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张伯行天下第一清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29:11 字数作文
张伯行天下第一清官字数作文

篇一:读《“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心得体会

读《“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心得体会

看了《“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文章,给我感受很深。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至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事,廉耻实伤;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每当吟诵起这首诗,我都被张伯行的浩然正气和高风亮节的品格所打动。

“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山东济宁时的开仓放粮,江苏按察使时不畏权贵,痛绝腐败之风,因为他的浩然正气被康熙委以福建巡抚的重任。张伯行在任福建巡抚期间“废除苛捐杂税“,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等等都表明了他的廉政决心。康熙五十年,江苏乡试的作弊案,更是让朝野感受到张伯行一身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豪气。我常想:“古今清廉,能有如此气概者几人?”

回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根据时代的不同对于好官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化,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自古以来,清官不仅为民所称颂,更受到封建帝王的赞许,唐太宗时期的“明镜”魏征,北宋时期的“青天”包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封建社会的清官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虽然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但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清官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一面,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与廉政建设,仍不乏学习、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客观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蔓延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反腐倡廉的形势愈加严峻,腐败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腐败问题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我认为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权与利的结合。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以治理腐败必须从“权利分离”入手,也就是说,要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制度,使权与利产生矛盾,则贪污腐败自然治理。对此,我觉得一方面要提高官员待遇,从自身利益出发,产生拒绝腐败的意识,构牢拒腐的思想防线,让官员自己认识腐败与前途利益,分辨出孰轻孰重,这样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另一方面要提高监管力度和监管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运用人员、制度、舆论等手段建立一个监管网络,切实加强监管面,给腐败之流以震慑。第三,要大力发展政治民主,推进各项体制改革,通过厉行法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措施,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腐败之流无处藏身。

腐败不仅仅是政府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重视的问题,为了国家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从每天做起,全力支持建平县纪委的反腐倡廉工作,为打造“廉政建平”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读《“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有感李国军

读《“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有感 清朝官吏张伯行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止饮江南一杯水”、“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他在任江苏巡抚时,为严禁下属官吏的行贿受贿行为,发布了著名的《制止馈送檄》,留下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不朽名言。

康熙五十年秋,张伯行因秉公查办科场舞弊案而遭诬陷,被朝廷免职。扬州工商市民罢市抗议,数千人围集公馆,哭声震撼扬城。张伯行挂印离开扬州任所时,扬城百姓携蔬菜水果等薄礼表达心意,并诚恳地说:“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后来,康熙查清事实后为张伯行平反复职,并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

张伯行病逝后,雍正帝赐谥“清恪”,清恪即“清正为官,恪勤职守”之意,扬州百姓则建春风亭来纪念他。

张伯行是勤于供职,造福百姓,对金钱毫不染指。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为官二十余年,从不带家眷上任,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正所谓无欲则刚,这正是他几遭弹劾,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是时至今日,他的高风亮节仍令人感动和钦敬的根本所在。 而今一些官员精神空虚,自律失控。物欲横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贪污腐败,走

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共产党的宗旨,一心一意为老百姓作想,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弘扬正气,带头当清官,当好官,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深受人民爱戴,争做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清官垂名千古,贪官遗臭万年!

2010.10.8

篇三:廉能素著的张伯行

廉能素著的张伯行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张伯行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1651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为官二十余年,累官至礼部尚书。有清一代,以文臣入祀孔庙者仅三人,张伯行便是其中之一。他持身惟正,深得民心,被康熙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其精神和事迹对今天干部的修身为政很有借鉴意义。

与民同心,清正廉洁。张伯行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圣贤之书,于治学为官有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治民以养民为先,教化为本”是张伯行一直躬亲实践的为政理念。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恰逢灾荒暴发,人民深受其苦食不果腹。张伯行当机立断“运家粟以赈,并载钱及棉衣数舟,分给冻馁者”,以解百姓燃眉之急。而后根据朝廷分道赈灾的指示,在汶上、阳谷两县共拿出两万余石粮谷救济灾民,全活百姓无数。事后,时任山东布政使弹劾其擅开仓谷,张伯行毫无惧色地反驳说:“我奉旨赈灾,不能说是独断专行。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应该以仓谷为重呢?还是以人命为重?”。他的据理力争使得弹劾者无言以对,只能放弃对他的无端指责。

一芥不取,是张伯行廉洁自律的直观表现。他说:“直者一事不敢询人,廉者一介不敢自污” 。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照惯例,应向总督、巡抚共馈送“约四千金“的见面礼。张伯行断然摒弃这种陋习,义正言辞的说:“我做官,从来不取老百姓一分钱,怎能置办这么厚重的礼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帝南巡至苏州时对大臣说“朕至江南访问,张

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于是,提拔张伯行任福建巡抚,并说:“今朕自保举之。将来居官好,天下以朕为明君。若贪赃坏法,天下笑朕不识人。”张伯行到任福建以自己的廉洁之举,彰显了康熙帝的慧眼识人。到任后见衙署“铺设甚盛,金银器皿,锦绣帷幕,炫耀于目”,询问缘由,衙吏回答说:“行户协备, 往例如此。”张伯行对此严厉斥责:我从来没有如此铺张,绝不可以这么过分。况且行户就是老百姓,怎么可以拖累他们?于是,让百姓把各自器物领回。不仅在福建,后来移江苏巡抚后,张伯行一样克勤克俭,持身惟正。以致后来解任时,百姓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

整风肃纪,刚正不阿。张伯行敢于向陈规陋习开刀,努力开创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便发布《禁止馈献谕江苏等七府一州示》:“照得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存心爱物,吏治之本原。迩来习俗移人,廉隅日顽,括民财以肥己,疾苦罔闻;敲民髓以媚工,迎逢绝巧。其驭下惟货贿是视,奉上以献款为能,就令盈万盈千,止图此身温饱。谁知一珠一黍尽属民间膏脂,亦思宽一分受一分之赐,期于自尽吾心,若思爱一文即受一分之污,何以无惭矜形。”此檄于情于理的表露了张伯行杜绝贪污行贿决心,被誉为整风肃贪的“金绳铁矩”。由于张伯行立法严明,执法公正,收到了“官吏莫敢冒法贪滥”的效果,营造了官民和谐的良好氛围。

张伯行执法威严,敢于向权贵开刀。康熙五十年(1711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江南科考舞弊案。副主考赵晋和总督噶礼等,上下勾结,收受贿赂,使几个平常胸

无点墨的人高中举人;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数千江南士子抬着财神进入文庙示威抗议,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案发后康熙帝命尚书张鹏翮、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及安徽巡抚马逸姿等会审此案。由于案情涉及到权势滔天的噶礼,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会审迟迟未有结果。张伯行一腔正气,忍无可忍,在明知“言出祸随”的情况下,大胆揭露噶礼“擅作威福,卖朝廷之官,卖朝廷之法,复卖朝廷之举人”的贪赃枉法行径;并发出“振千古之纲常,培一时之士气,除两江之民害,快四海之人心”的呼声。其后,噶礼倒打一耙,上疏捏造张伯行七大罪状。督抚互参后,局面愈加复杂,康熙帝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玉严审此案,依然迟迟未有公议。幸赖康熙帝明察秋毫,一针见血的指出:张伯行居官清正,天下妇孺无不尽知;朕以张伯行为天下清官第一,断不可参。于是下旨将噶礼革职,张伯行复任江苏巡抚。消息传出,吴中百姓奔走相告,欢声雷动,在门板贴出“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的大字。福建民众亦欢呼雀跃,与江苏不谋而合。不畏权贵、公心肃贪的张伯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百姓的拥戴。

张伯行一心为公,为民众之事鞠躬尽瘁,惩贪腐之徒铁面无私。直到临终前,他还在《遗疏》中建议朝廷:“崇正学,励直臣,厚糈以养廉吏,明法以惩贪墨”;其为国为民之心,青史难寻。

以史为鉴才能继往开来。广大党员干部不妨以张伯行为镜,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信念内化于心,将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外化于行。见贤思齐、躬亲实践,努力做一名知民爱民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注:本文已在2015年11月23日的《学习时报》发表,如有引用,务必注明。

审题三部曲

1、审题: 想象类记叙文

2、选材:

物——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科技、公园等的变化。(现代科技) 人——你和老师、亲朋好友的变化以及相逢的场景。

(精神面貌)

3、立意: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构思:

1、思考中……

“回故乡”?说明此时你外地,在哪儿?二十年没回了,为什么想回去?

2、想象中……

你在他乡那么久了,魂牵梦系的是故乡的什么呀?惦记的是什么?

3、描绘中……

想象一下,故乡有哪些变化?回到故乡,你和同学、伙伴再相聚的情景是怎样的?

例文分析

1、第一段:我决定回去探亲。

2、第二段——第五段:描写了二十年后我的旧居、大剧院、菜市场、母校、同学与老师的变化。(对比)

3、第六段:感叹家乡的变化!

篇四:张伯行

张伯行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八年,卒于世宗雍正三年,年七十五岁。康熙二十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为尤著。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谥清恪。康熙称它为"天下清官第一"

伯行著作宏富,有正谊堂集十二卷及道南源委、道统录、伊洛渊源续录、居济一得、小学集解、二程注录、续近思录、学规类编、性理正宗、广近思录、濂洛关闽书、困学录集粹、濂洛风雅(均四库总目)等,并传于世。

江南第一清官

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张伯行生于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河南仪封人,也就是现在兰考县。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后来焦玉禄就是在这里做县委书记的。张伯行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又改号敬庵。

张伯行自幼即聪敏好学,受父亲、祖父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十三岁时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在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张伯行考中了举人,四年后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1692年,补授内阁中书,从此步入仕途。

张伯行做官虽晚,但他任官始终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因而声名闻于天下,不但康熙皇帝对

他多次表彰、擢升,百姓也称赞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在康熙四十二年,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当时正值灾荒,人民流离失所。他就让人从家中运粮食救济灾民,又捐出几船钱帛分发给百姓。到任后立即开仓赈济,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为此,他被指控擅动仓谷,应该革职问罪。张伯行认为"仓谷为轻,民命为重",据理力争,最终使上司免去了给他的处分。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

康熙四十五年,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这是巡抚的属下。按照当时的官场旧例,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也表示请求以后关照提拔,这大概需要白银四千两。但张伯行秉性耿直,从不巴结上司,对此腐败风气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拒绝送礼。不但如此,在任内他还尽力革除地方弊病,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常受到他们的排挤。

第二年的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皇帝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就对总督、巡抚申斥道:"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转向张伯行:"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名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康熙当场破格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

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兢兢业业,明察秋毫,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民做了很多好事,最主要的就是买粮抚民。福建地方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要从他省购买,但前几任官员从不过问此事,致使奸商乘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牟取暴利。百姓则深受其害,叫苦不迭。张伯行经过调查,弄清原委之后,当即决定由政府从江西等地买来粮食,再平价卖给百姓。这样一方面使百姓免受奸商盘剥,另一方面也可以赚些钱用在下一年买粮济民上。此外,他还以身作则,捐献衣物钱财,赈济一些受害的百姓。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没有因灾荒和饥饿而背井离乡。

到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如失青天。赴任后,张伯立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以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音聂)盟心,各司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音居)永杜,庶几风化日隆。"对于百姓所得张伯行视为民脂民膏,力求赋税宽简。平常公务也杜绝礼品,不受一分一毫。有的州县官吏为了考科成绩,以利升迁,就不顾百姓困苦,任意加重赋税,百姓不堪忍受。张伯行果断地废除了许多的苛捐杂税。因为和总督的矛盾很深,备受压制,在康熙四十九年,即1710年,张伯行以病为理由请求退休。

康熙爱惜人才,不准他退休:"张伯行操守清洁,立志不移,朕所深悉。江苏重地,正资料理,不得以衰病求罢。"张伯行只好忍辱负重,继续任职,为民为国尽力。

在康熙五十年,江苏乡试发生了作弊案,副主考赵晋内外勾结串通,大肆舞弊,发榜时,苏州士子大哗。康熙皇帝命令张伯行、噶礼同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审此案。由于牵涉到噶礼受贿银五十万两,案子错综复杂,审理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任何结果。

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就买通官吏,得到张伯行弹劾奏稿。然后又捏造事实反过来诬告张伯行。主审官畏惧噶礼的权势,逢迎巴结,案情无法审结。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解任,再命主审官审理。扬州百姓听到消息之后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百姓拥到会馆,因为平时就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不会接受礼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不要推脱百姓的一点心意)

"万不得已,张伯行才收下一把青菜。受审结束回来听候结果的路上又路过扬州,百姓们为防青天有什么不测,竟有数万人聚集江岸护送。

到最后,案子结果下来,竟然是噶礼免议,张伯行革职治罪。康熙皇帝痛斥大臣们是非颠倒,然后亲降圣旨:张伯行留任,噶礼革职。消息传出,江苏官民争相庆祝,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更有上万人进京到了畅春园,跪谢皇恩,上疏表示愿每人都减一岁,以便让圣上活到万万岁。福建百姓也奔走相告,在供奉的张伯行像前焚香祈祷。可见张伯行受人民爱戴之深。

在康熙五十四年,有人以"狂妄自矜"的莫须有的罪名弹劾张伯行,但康熙皇帝还是认为他无罪可治,留任南书房行走(一种和皇帝关系很密切的官职),后来,在康熙五十九年又任户部右侍郎。康熙六十一年,张伯行奉旨赴千叟宴,康熙皇帝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

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张伯行也很敬重,军国大事都听从他的建议。雍正元年,即1723年的九月,升张伯行为礼部尚书,两年后,1725年的二月十六日,一代清官张伯行不幸病逝,享年七十五岁。皇帝赐谥"清恪",意思是为官清廉,恪勤职守,很精确地概括了张伯行的一生。

篇五:习近平用典

◎借古警今: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

【解读】《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这段的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底色。“全党必须警醒起来”,2012年习近平一上任就为全党敲响了警钟。紧接着,习近平发出“整风”动员令,并从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再次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

◎重拳反腐: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典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苏辙《上皇帝书》

【解读】句中的“腹心”即肚腹和心脏,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意思是,清除百姓的祸患,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样。苏辙把百姓疾苦提升到“腹心之疾”的高度,意在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不可稍懈。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人民的期待。”对人民群众来说,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种特权现象无疑就是“祸患”,也最令人痛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打虎拍蝇”,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用实际行动激浊扬清,回应着人民的期待。

◎推行法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典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解读】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度”,就是有法度。韩非子把“奉法”作为治乱兴亡的关键。本句典语的意思是,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现代社会表明,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何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习近平引用韩非子的论述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和立法、执法、司法者要秉公执法,在实践中贯彻法治思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官治官: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典出】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王通《中说·礼乐篇》

【解读】《中说》是一本哲学著作,体例效仿《论语》语录式。这句典语的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逝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领导干部如何交友?习近平用这句古语给出了遵循。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行为。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同时,习近平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文中强调“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习近平用此三字道出了当官的法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能否干干净净干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

◎习式外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典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解读】孟子的这句古语意思是,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孟子指出,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五倍、十倍,甚至千倍、万倍。倘若你将它们同等看待,就是扰乱天下。

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要表达的都是“多样性”的思想。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历史,怎么可能千篇一律?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吸引眼球,这是中国人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的道理。正所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每个国家都可以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全书收录他引用苏轼的地方达7次。习近平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在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句。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杨立新说,这段话是《晁错论》的首段,表达的思想是“坐观其变”而不对祸乱采取措施,那么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敬民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明]于谦《咏煤炭》

● 释义

《咏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

尾联“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者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 解读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如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就可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这个意思。

【为政篇】

政者,正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解读

习近平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南宋]吕本中《官箴》

● 释义

吕本中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 解读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领导干部做到这三个字,根本上说还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