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倾听智者的呐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35:23 体裁作文
倾听智者的呐喊体裁作文

篇一:善于倾听的人是智者

善于倾听的人是智者

古时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造了三个一

模一样的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最后,一位老臣 用一根稻革试山了二个小金人的价值。他是怎么做的呢?这位 大陌把梧草依次插入二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小金人稻草从 另一边耳朵里出来,第二个小金人稻草从嘴里出来,只有第三 个小金人,稻草放进蚌朵后,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认定 第三个小众人最有价值。

同样的三个小金人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第三个小金人之 所以被认为最有价值是因为其能够倾听。其实,人也同样.只 有那些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也就是说,智者并不一 定是那些最能说会道的人。善于倾听,消化在心,才是一个有 价值的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c

事实上,生活中的人并不都善于倾听。人往往有一种表现 欲,喜欢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区域喋喋不休,喜欢将自己的 优点在别人面前展示得一览无余,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喜欢 看到别人被自己说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的表情。于是,人们之 间便多了一分隔阂,少了一些包容,多了一些冲动.少了点 理智。于是.寂寞、失意与种种怀才不遇便如同流感一样穿行 于大街小巷。

但是,出现上述情况并不是人人都愿意的c在日常牛活和 交际中.人都希望白已受人欢迎,也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于是, 就有不少人想方设法训练自己的口才,LL自己能言善辩,成为 雄辩的顶尖高手。这些人错误地以为沟通就是“听我说”q,其

实,能让谈话之花朵盛开的.并不是说话的人,而是真正懂得 聆听的人。

沟通大帅戴尔·卡耐基认为: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最重要 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有效地沟通始于真正的倾听。着想别人 同意你的观点,你得先给别人一个太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说” 与“听”是沟通不可或缺的条件,两者相互平衡,才会产生理 想的沟通c

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你和人说话的 时候.忽然会很不舒服地觉得对方根伞没有在听,或者一开始 就没有在Df。研到这样的情况,你也许不愿意夫间:“你是否在 听我说话?”谁也不喜欢自己在白费口舌。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能 认真听自己讲话,而量.对方能够丁解、体会自己所说的话。 事实上,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能高善辩者,而是缺少善于倾 听者e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研究言谈技巧时,总把 重点放在说话上,而不是放在倾听上。另一个原因则是:说话 的确比倾听容易些。

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般人听别人说 话的时候,只能听到所有话语的30%,过了一个星期,只记得 10%。因此,应该学习倾听,掌握听的秘诀,增加理解力.超 越那30%的限制。

善于倾听,是有效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假定有10个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同时参加冈一项目的活动,这10个人也许会 听到不同的事情o这是因为,这10个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 观点,并且希望听不问的事情,而对自已个希望听到的事情,

就小知不觉地忽略过去,这是重要的原因。

有效倾听是一全新观念,有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事。 在他们看来,听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生来就有耳朵一 样。但,有耳朵并不代表就能有效地倾听。只有有意识地强化 自己的倾听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人一旦学会方效地倾听, 就会觉得,听别人说话容易多丁.也会感到有趣多了。你听得 越多,听得越清楚,就越能真正懂得别人所说的,而且了解得

越深入、越清晰,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已。只要你愿意尝试新 的事情.愿意重新调整聆听的习惯,愿意表示对别人有真正的 兴趣,希望更成功地和别人相处,你就会面临愉快的经历,而 量会得到意想本到的收获,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cjmc%ddz

篇二:智者与愚者名言警句大全

智者与愚者名言警句大全

0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0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 03.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04.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

05.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

06.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 更多争论 07.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

08.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09.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

11.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

12.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

13.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 感兴趣的事

17.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

18.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

19.智者诚实可信,愚者虚伪可憎

20.智者照顾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1.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

23.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以冷水泼人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25.智者目标明确,愚者糊涂度日

26.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2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

28.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

29.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

31.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

32.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为名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

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

37.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 拿过失处罚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

39.智者对生活充满热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 总往最坏处设想

41.智者创造机遇,愚者等待好运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体力工作

43.智者热爱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 变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称工作狂

45.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弦紧绷

46.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

47.智者过好每一天,愚者浪费好时光

48.智者感受快乐点滴,愚者总是不快乐

篇三: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湖南))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二)(湖南)

一、(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访《蚁族》作者廉思

却咏梅

?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

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

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臵、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

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

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

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蚁族现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存在,它反映出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认真审慎地对待这一现象,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B.“蚁族”群体特点鲜明,他们年轻,坚忍,个人条件较欠缺,来自较落后地区,群居城市边缘,但仍积极融入自己所处的城市。 C.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使许多大学生不能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自我的定位,奋斗目标的预设不切实际。 D.大量民工涌入、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大了“蚁族”生存的竞争压力,“蚁族”绝大

多数是“穷二代”,他们无法获得“富二代”那样的家庭帮助。

13.下列不属于“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

( ) A.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如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的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

就读的高校,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B.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民工潮相汇聚,使得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而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还没有完全转变。

C.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相脱节,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

数划定的风向标。

D.传统思想观念、家庭的期望迫使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同时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确

实发展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比在其他地方的学生强。

14.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6分)

二、(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强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画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存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

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12.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1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画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等同性。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14.综观全文,请你概述造成基因污染的原因。(6分)

答:

三、( 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

走出书斋的阅读

凸凹

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感到,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人的心灵,是开在路口的客栈,谁愿进来谁进来。这种对事物的多样性追求,才使生命绚烂激越起来。所以,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却在有些读书人那里悄然丢失了。何以至此,盖因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厮熟的书斋环境,培植了阅读者的生活惯性和生命惰性。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

于是,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纪德在 《 地粮 》 一书中说:?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俄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别人能写得跟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凡是你感到直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梦代的人。?

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对一种思想的眷恋,就意味着对其他一切的放弃。而这其他一切却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恋的更有价值、更可取。因此,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同

时,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创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如果这还不能让读书人醒悟,那么,反对思想多元、主张文化霸权的人,往往是读书人这一事实,也应让偏执的阅读者警醒了。

不用讳言,读书人是对书籍伦理有过分嗜好的人。所谓书籍伦理,就是书本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所以,读书人与市井人的分野,就在于读书人对享物的判断,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断;而在市井人那里,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别的智慧。因此,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读书人更灵活的?变通?能力,他们生活得更灵动、更有生气,也更有力量。

书籍伦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长期处在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考虑之中,犹豫踯躅,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确信,只有干脆一动不动,才不会犯错误。

在生存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甚至是唯一的原则的现实面前,在不容分说的生活洪流面前,书籍伦理显得多么苍白,书生的面孔显得多么柔弱。读书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于书本。也正像家庭把伟岸的丈夫奴役为庸夫,书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腐儒是什么,是与自然、社会和生气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是离开书本就不能发出生命之音的人。他疏离了社授民生的所在,非但倾听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创击而发出的人性的呐喊,更不会听到正义的讼辞。

走出书斋吧。

美的东西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们心中的价值;过于魇饱的阅读,会淡化读书的生命乐趣。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因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俄,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

(选自《 书摘 》,有删节)

12 .下列对本文中心观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 .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C .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D .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我们应该走出书斋,离开书本,走人市井,这才是读书的一种天伦之乐。

13 .下列对作者在文中引用纪德在 《 地粮 》 一书中的话的目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读书但不要眷恋书,被书所束缚。

B .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 .眷恋书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

D .因为饥饿,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14 .作者主张“走出书斋的阅读”。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做到“走出书斋的阅读”。( 6 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

从2005年起,我国首批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获得批准设立。这是在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直接定向培养?翻译?的新专业。翻译专业的出现,翻译学生的培养,能缓解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吗?记者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首届翻译系学生进行了职

业意愿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把文学翻译作为?第一职业?选择的,几乎为零。

这个令人堪忧的现象,值得深思。

?为出版社做文学翻译,千字50到60元,耗时费力。做商务翻译,轻轻松松,千字300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美文学专业的今年应届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个?价差?,毅然从文学翻译?改行?走上商务翻译之路。她说,每月上千元的房租是不能拖欠的。谁不想选择薪酬高的职业?

在翻译界,商务翻译包括合同翻译、广告翻译、文件翻译等,而文学翻译主要是将相关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商务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相较之下,文学翻译不仅?不来钱?,而且要求更高。根据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文学翻译不仅要求文字精到传神,更强调语言流畅优美。

为何文学翻译如此不被看好?受访学生表示,职业前景的黯淡,也让他们胆寒。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认为,文学翻译人才难觅的现象,与翻译行业本身的地位、待遇有关。比如说,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并不被纳入体系,文学翻译的学术地位下降。

而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对译者的文学水平要求相当高。?会说两国语言,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主任吴青说:?文学作品是一个社会、民族和生活的窗口,翻译文学作品需要对整个思想根基、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作为一个翻译,应兼具母语、国学、知识面、阅历、文化积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原强介绍说:?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周期很长。加上经济原因和选择多元化,年轻人选择做文学翻译的越来越少。?

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出版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一批杨宪益那样的大师级人才呢?

《中国翻译》常务副主编杨平建议,国家应把对文学翻译现状的关注,上升到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并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证,如改革高校评估办法,提高文学翻译稿费等。

而更多人还认为,翻译大师也并不是钱能?堆?出来的,需要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下大气力。

吴青特别强调,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并非翻译界孤立的现象。她认为,五四以来,一代又一代著名翻译家不少都是集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于一身,如鲁迅、周作人、冰心、徐志摩、巴金、萧乾等;有的翻译家虽以翻译为主业,但也有过文学写作经历和兴趣,并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出色的文学才华,如傅雷、朱生豪、董乐山等。?没有整个教育制度对母语的重视,就无法培养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对母语的热爱。?

尽管北外翻译系非常强调母语教学,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生太多重视。调查问卷显示,在2007级翻译系学生中,24.3%的学生在母语学习上所花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的比例不足10%,有70.3%的人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有的甚至一部都没有读过。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学翻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学翻译后继乏人,这不是翻译界孤立的现象,而是诸多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

B.文学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地将有关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且要根据“信、达、雅”标准,力求文字精到传神,语言流畅优美。

C.文学翻译之难,是客观的。不是在技术上掌握了几门语言,就能做好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者,需要深厚的自身学养与文学底蕴。

D.大多数受调查者并不重视母语学习甚至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所以他们就算勉强选择了文学翻译也难有大成就。

7.下列陈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篇四:智者名言

智者与愚者的区别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 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 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 ·3.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 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 智者善于倾听, ·4.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 第二章 不做无意义的争辩 ·5.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 ·6.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 更多争论 智者让别人逐步说“ 智者让别人逐步说 ·7.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 ·8.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第三章 说话不说破 ·9.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 ·11.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 ·12.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 第四章 学会随机应变 ·13.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 感兴趣的事 第五章 做个让人喜欢的人 ·17.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 ·18.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 ·19.智者诚实可信,愚者虚伪可憎 ·20.智者照顾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六章 关心他人,快乐自己 ·21.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 ·23.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以冷水泼人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第七章 高效率做事 ·25.智者目标明确,愚者糊涂度日 ·26.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2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 ·28.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 第八章 行动成就梦想 ·29.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 ·31.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 ·32.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 第九章 不钻生活牛角尖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为名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 ·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 第十章 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 ·37.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 拿过失处罚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 ·39.智者对生活充满热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 总往最坏处设想 第十一章 别和工作过不去 ·41.智者创造机遇,愚者等待好运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体力工作 ·43.智者热爱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 变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称工作狂 第十二章 享受生

活,享受快乐 ·45.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弦紧绷 ·46.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 ·47.智者过好每一天,愚者浪费好时光 ·48.智者感受快乐点滴,愚者总是不快乐

篇五:倾听智者的心声-读凡高自传《亲爱的提奥》有感

倾听智者的声音

——读凡高书信体自传《亲爱的提奥》有感

青岛五中11级2班 (学生姓名隐去)家长

和很多人一样,因名画《向日葵》初识凡高,被其作品中浓郁的色彩、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后又因阅读了《亲爱的提奥》更加贴近了这个伟大的人。

文森特·凡高(1853-1890)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一个主要画家。他是荷兰人,早期做过店员、教师与传教士,对穷人十分同情。二十七岁开始作画,其人物画也多描绘劳动人民。他一生饱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最后发疯开枪自杀,死时才三十七岁。凡高在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做了大量的油画、素描和版画,这些画正和他的性格一样,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以强烈而鲜亮的色彩、刚劲而跃动的笔触,来表现他的追求、他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可以这样说,凡高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同情穷人的一个画家,是在艺术上最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探索的一个画家。然而,他的宝贵遗产并不只于绘画,他的几千封书信,尤其是他写给弟弟文森特·提奥的信,更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梵高、了解凡高的宝贵资料。其文学价值和思想启迪,更令后人受益匪浅。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倾听智者的呐喊)

《亲爱的提奥》正是根据凡高写给其胞弟提奥的数百封书信,由美国美术史论家欧文·斯东夫妇编缩而成。

凡高生前,他的画不为社会所重视,也卖不出去。他一生全靠弟弟提奥提供生活费用。他写给提奥的信,不仅真实的记述了他贫困孤独的生活,突出的反映了他在艺术上艰苦卓绝的探索,以及他独到的艺术见解,还充分反映出他和提奥之间深厚真挚的手足之情。读来深切感人,甚至催人泪下。欧文·斯东是这样评价凡高的文学成就的:“凡高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他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解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才能,这两种才能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同时兼得的。”

读《亲爱的提奥》,自始至终感受到凡高对贫困生活的抗争和不屈,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从未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他在生活上保持最低要求,每天只吃半块面包,将自己有限的一点钱都用来买绘画的工具和雇请模特。他将自己毕生的热情和心血都投注到绘画这一事业当中去,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财富,“??伟大的艺术就是这样,那些用自己的心灵与智慧来进行创作的人,他们的言行充满着活力与生命。艺术是多么丰富啊!要是一个人能回想起他所看到东西,就绝不会感到无聊和空虚,永远不会孤单。”读来不由得不令人感慨:在物质奢华的当今,追求并且拥有精神财富是一件多么伟大而难得的事情!凡高对绘画有一种的狂热的爱,“??回家时我弄了一身的泥浆,因为我们有大约半个小时是踩着一条溪去的。但是画画就像打猎一样使我感到兴奋——实际上,画画是一种对模特与美的狩猎。”这不由得令我们想起那句千古名言:“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凡高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着强烈的自信和天才的预感,他说:“你知道,芍药是杰宁的,蜀葵是科斯特的,而向日葵则是我的。”正是这样不懈的追求、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自信,造就了他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巨大成就。

凡高热爱劳动人员,他孜孜不倦的观察、描绘他们,“……我时常用无限同情,甚至是尊敬的眼光,仰望那些衰老的面孔,在这种面孔上好像写着:实际的生活在这儿留下了痕迹,”“……我感到一种对常青灌木与松树林的相思病,还有那些有特色的人物(一个捡柴的小女人,一个翻地的农民)。总之一句话,那些简单的事物中包含着某种海一样的崇高伟大……”其作品和文字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吃土豆的人》是凡高著名油画,“我想要明白的表现出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伸进盘子里的同一双手去锄地的。因此这幅画所叙述的是体力劳动,说明他们是诚实地挣到他们的食物的。我要表达一种与我们这些有文明教养的人完全不同的谋生方法的印象。所以我并不急于每个人都喜欢这幅画,或者马上称赞这幅画。”凡高对艺术沉着,务实,不浮夸和甘于平淡的品德令人肃然起敬。

凡高能有此成就,离不开提奥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鼓励。《亲爱的提奥》由凡高給提奥的几百封书信构成,字里行间充斥着手足情深,和对困苦生活的抗争,对艺术的艰难求索。提奥省吃俭用定期付给凡高生活费用,凡高就利用这可怜的一点费用,买画笔,买颜料,买画纸,雇模特,还不忘将一片黑面包分给比他更加饥饿的穷人吃。同时,提奥也是当时少数几个能欣赏到凡高作品生命力、看到其价值的人,这在精神上极大的鼓舞了凡高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下去。他看到凡高的画中“波浪长了爪子,将船牢牢抓住”,这样的评论令凡高觉着“可怕”。“可怕”这个词,表达出了凡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能有人看到自己作品中的活力,是一件多么激励人心的事情啊!正是提奥在事业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帮扶,才使得凡高在生活困窘、疾病折磨的情况下,坚持了十年的艺术之路。

悲哀的是,天才最终没有战胜疾病和困窘,来自肉体和心灵的磨难让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临终之前,文森特·凡高对提奥说:“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痛苦将永存)”。他的离世让提奥悲痛欲绝,半年之后,提奥也不幸因病去世。“痛苦将永存”,凡高的一生一直备受后人争议,然而不争的事实是,他留给我们的非物质财富是永远的。正如凡高的一位崇拜者加歇医生所言:“??他的爱,他的天才,他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真正的天才如果没有财产,是无法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而天才如果没有生活在所描绘的人中间,没有对人民的真诚的爱心,也是不可能生产出感人的不朽的作品的;天才的创造,是艰苦探索的结果,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故意的标新立异,耍弄手法,把画画当做儿戏。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要读几部好书。 读好书就是与智者交谈,倾听智者的声音,汲取伟大的精神营养和财富。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亲爱的提奥》会出现在你的书单之列,它值得一读再读。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