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两朵向日葵,梵高油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3:34:07 小学作文
两朵向日葵,梵高油画小学作文

篇一: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

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

引言:

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思考:画向日葵不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吗?为何梵高在艺术面前走向自我毁灭呢?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生平,追问梵高是何人,何人是梵高。 参考文献: 《梵高传》作者:欧文·斯通

文森特·梵高(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梵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的负担,自杀身亡,享年只有37岁。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是这幅画有16朵的《向日葵》。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但为何却成了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他自己则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如此看来热爱生命与选择灭亡并不矛盾。梵高身为一个画家,成就了艺术却蔑视了生命。

他曾说过:我想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梵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一个如此热爱向日葵的画家为何却为如此轻视生命,自己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

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以前听过台湾某艺人见到梵高《向日葵》原画泪流满面的报道,心想未免夸张,可当我见到这幅《14朵向日葵》时,也不由黯然叹息:这样拼了老命出力地画,不疯才怪,不短命才怪。

自从梵高画了一组11张向日葵油画后,向日葵就属于梵高。《14朵向日葵》隔邻是高更的《梵高画向日葵》从未有人为向日葵投注这样激烈专注的热情!梵高化的向日葵好像在燃烧,浮雕般色彩如此强烈厚重,感情笔触如此饱满有力,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阳旋转之花。梵高嗜画向日葵,因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农民之花。画向日葵即画太阳,也是自画。太阳、向日葵及梵高融成一体。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

梵高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高贵向日葵及炙热目眩般的阳光。他不无自嘲:“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

梵高是天才,也是疯子。你说他陷入癫狂割下自己的耳朵,可他偶尔清醒冷静得可怕。向日葵用色如此大胆强烈,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可那股以螺旋的涡流向外喷射

的金黄色烈火,百年之后还能深刻感受到。百年前的向日葵不是更加金黄炙热吗?我们都爱梵高的光与热,因为我们正常聪明世故得不会把自己逼向绝境。梵高知道高更喜欢他的向日葵多于莫奈的向日葵而高兴万分。高更这么形容:在我的黄色房间里,带紫色圆环的向日葵突出于一片黄色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只黄色壶中,壶放在一张黄色桌上。金黄色的太阳透过我房间里的黄色窗帘,生气盎然沐浴在一片金黄色中。 仅用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绘成的《向日葵》,堪称梵高的化身,也可说是他的代表作。梵高集中精力创作《向日葵》系列作品时,正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此时他非常喜欢使用黄色。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梵高的十一幅《向日葵》中,有十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梵高总是一人独自生活,在他为爱徘徊的时候,唯一伴随他的只有强烈的孤独感。而 象征梵高化身的《向日葵》,在他死后则被西奥家人珍藏,一直保留至今??

梵高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疯狂天才”,其代表作《向日葵》历来是为人称颂的名画之一。如今,这幅《向日葵》又获得一项殊荣———竟能引来蜜蜂驻足花蕊,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大师笔下惟妙惟肖的向日葵竟让蜜蜂误以为真。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

玛丽女王学院的拉尔斯·希图卡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研究结果将刊登在《光学与激光技术》杂志上。希图卡说,用进化的观点很容易解释“花朵类”油画的吸引力。他相信人类对颜色的选择是由进化而来的。希图卡指出,科学家已经证明,人类对颜色的分辨是从吃水果开始的,而梵高的画吸引蜜蜂的原因也和颜色有关。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所作。在法语里面,向日葵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梵高的向日葵不是一种亮丽明快、充满着希望和幻想的向日葵,而是比较疯狂的。在梵高的精神世界里面,他看到的一切对象都充满着一种生命———一种存在着压制和反压制关系的生命。

尽管向日葵那么美,高更因艺术理念分歧,无法与神经崩溃的梵高相处最终离开了。画了向日葵后的梵高便是金黄色的化身,把这金黄色的火焰撒遍天际田野,也涂上夜晚的星空,卷成旋涡直到麦田群鸦乱飞,才举枪结束了这场金黄色的癫狂。金黄色从此属于梵高。

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画作一九七八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向日葵》以大约五十九亿日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了,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无论是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还是《向日葵》真的找到了会欣赏它的人。但是商业上的巨大利益,与梵高生前卖画所比,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后来,梵高的作品《鸢尾花》和《迦赛医生像》分别以七十三亿及一二七亿日圆卖出。如果说现在画价飞涨是由梵高所引起的,也不为过。可是,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四百法郎而已。在梵高死后不久,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惜的是,梵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自己拉下了人生的帷幕。

篇二: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

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

摘 要:倘若用浩瀚银河来形容西方美术历史,那么出生于荷兰的伟大画家文森特·梵高是当之无愧的一颗闪耀的巨星。他画风鲜明浓烈,富有激情,即使在他坎坷曲折充满磨难的生活中,也从未放弃过。梵高在色彩上的运用成为了他的绘画标志之一,受无数后人膜拜,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到了无数行走在艺术道路上追求美的艺术家。未能在生前获得至高荣耀的他,作为西方近代艺术大师中后印象主义杰出代表的他,终于在死后被世人所承认,得到了应得的尊重与认同。

关键词:野兽派 后印象派 色彩 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99-01

文森特·梵高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880年学习绘画,并一直坚持到生命结束。他早年受到印象主义影响,作品关注现实,主要是用阴郁的色彩来刻画底层人民。后在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中受到日本绘画的启发[1]。生命的最后几年通过绘画自由展现内心感受。其代表作良多:《吃土豆的人》《向日葵》《自画像》《星月》等。梵高一生坎坷波折,在感情和事业上的长期失败使其换上了精神病,于1890年10月27日开枪自杀。如今,梵高已经成为了被无数人膜拜的艺术家。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使者,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发展,特别是在其死后所发展形成的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

1 创作背景概述

《向日葵》这流芳百世影响无数人的大作就是在拥有明媚阳光的法国南部所作。明亮刺眼的黄和近乎变态的蓝交替相织,粗犷不羁的笔触线条,造就了其巅峰之作之向日葵系列。时年35岁的梵高,创作达到生命中的高潮,甚至到了物我两忘的地步。他迷恋上向日葵—— 一种表达太阳的植物,并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油画。他曾说过:“在这位伟大的画家趋向成熟稳定的日子里,梵高用生命全部的热情和灵魂来创作。”从这时开始,几乎他每一幅画都在犹豫中迸发出热烈,在阴暗中透射出阳光。“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梵高用厚厚的颜料堆积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永远的挽留下了独属于他的那抹最灿烂的阳光。

2 《向日葵》作品色彩的艺术体现

荷兰画家梵高在绘画上取得的艺术成就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对色彩的体现。在梵高短暂的生命中,以熊熊烈焰的情感和对艺术执着坚实的追求,创造出了一个绚丽多姿、熠熠生辉的色彩世界[2]。“未来的画家就是尚未有过的色彩家”,这出自梵高对色彩的感悟。古典主义的固有色和印象主义的条件色在梵高创作的后期已经被逐渐忽略,色彩在梵高的艺术世界中完美是升华成为了一种精神现象。在绘画中将色彩的运用作为表达画家创作激情的印象派画家们,仅将其作为一种肤浅的表层自然再现,对艺术精神内涵的体现和创作艺术的感染严重匮乏。

梵高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创新并非凭借着过人的艺术天赋凭空出现,而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在梵高早期的绘画作品中,这种运用到极致的色彩表现并没有体现出来,直到他受印象派画家的启示,奔放大胆的情感抒发和饱满富丽的色彩表现的创作方法深刻的影响到梵高。自此,梵高画板上的色彩越来越纯净而明亮,不再拘泥于具体实物上的描述,而是转向用画笔直接抒发自己丰富的内心和复杂的情感。在梵高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结识了高更等具有强烈创作精神的画家以后,认识到创新才是当代艺术家最高的艺术追求。

3 作品的表达

在梵高作画的时候,他往往怀着极其狂热的冲动,抓住一闪而逝的灵感痴狂的挥笔而作。向日葵金灿灿的花瓣,带给他温暖的感受。梵高喷薄而出的情感挥洒在默默无闻的油画布上,色彩艳丽华美,痕迹粗犷不羁,整体却又优雅和谐,给人感觉细腻单纯又对比鲜明,强烈的冲击了每一个观众的视觉神经。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震颤了无数后人的心灵,刺激他们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世界中。《向日葵》已经不仅仅是一副呆板的油画,而是化身为带有自然原始冲动和热情洋溢的有机生命体。他曾经说过:“我想试着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能够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直到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熠熠发光;我想要给这些作品配上最为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可以说就像是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作为一个拥有强烈性格和坎坷人生经历的画家,梵高的艺术语言不仅有热烈奔放的狂躁情绪,还充满着抑郁和孤单的悲剧意识。他不单单是对线条和色彩的的运用上有极高的造诣,同时还强调着在绘画中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梵高通过自然物象来承载他主观情感,借助描绘物体而抒发情感,在绘画上做到了寓情于景。向日葵是光明与美好的象征,是热爱生命的表现,承载了梵高苦难的一生。

4 艺术特征和内涵

梵高用色彩来体现人的生命,承载人的精神。如《向日葵》这被世人所熟知的画作就具有这种鲜明的艺术特征。向阳葵花豪放的表达出画家对积极乐观现实生活的无比向往,流露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干净而鲜亮的明黄色调,毫无疑问的展现出作家内心世界中那仿佛永远不会枯竭的艺术热情和活力。透过这明快和炙热,又会感受到那种特有的令人始终琢磨不定而又异常着迷的若隐若现的情感。

梵高写给弟弟的信中多次论及《向日葵》,说明12株和14株的不同寓意。梵高用12来代表基督12门徒,14是梵高本人和弟弟再加南方画室12个成员。关于向日葵的寓意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梵高将自己比作向日葵,用不同的花姿来表达自我。因为生活的不如意,所以他创作出一副跟境遇完全相反的作品。用代表阳光的向日葵作为主体,画面体现着活力与激情。

5 结语

梵高只活了37岁,他生命中最后面的一段日子是无比黑暗的,他的身躯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苟延在不得志不被认可的现实世界里,而他的精神却始终翱翔在常人所无法企及的艺术高空中。不可否认梵高的伟大,即使在穷苦潦倒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也从未丢弃掉那维系他精神世界的画笔。梵高所创作的向日葵,已经远远不止是自然的写照,而是他灵魂的展现和生命的延伸。

从历史上来讲,梵高是以为非常超前的画家,作品处于现代艺术前沿。他当时在艺术的探索中具有开创性。但其作品中所包含的悲剧含义和独特的个性追求,难以被当时人们所理解。在他政治创作高峰之时,恰恰是群众对他误解最深的时候。直到19世纪末,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梵高的作品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认可。梵高影响到了无数后人,促成了表现主义,尤其是对于野兽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辐射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画家。

参考文献

[1]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m].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2](英)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篇三:【凡高名画系列】向日葵系列、素描欣赏、精品油画系列

尽管凡高许多作品都是世人一眼就可以认出的,但是他的向日葵系列最知名。他早在 1886 年就在油画中画 过向日葵,不过大部分他的大胆美丽的向日葵是 1888 年在阿里画的,当时他想以此欢迎高更来他的“黄房 子”向日葵之巴黎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三合板布面油画 21.0 x 27.0 cm 巴黎: 1887 年 8-9 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77, JH 1328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50.0 x 60.0 cm 巴黎: 1887 年 8-9 月 伯尔尼: 伯尔尼艺术博物馆 F 376, JH 1331四朵剪下的向日葵 Four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60.0 x 100.0 cm 巴黎: 1887 年 8-9 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F 452, JH 1330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43.2 x 61.0 cm 巴黎: 1887 年 8-9 月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F 375, JH 1329 早些时候画的一幅风格细腻的向日葵已被明朗和绚丽的调子所取代,同时,细心敷设的一层层颜色也 比过去更加厚重。 接下来是向日葵之阿尔部分 1888 年 8 月文森特·凡·高开始描绘向日葵。在保罗·高更到达阿尔之前,凡·高开始构思向日葵系 列作品。在给埃米尔·伯纳德的信中他写到"我在用半打向日葵装饰我的工作室时想到,这未经粉饰的铬黄 燃烧在蓝色的背景之上,从孔雀绿到品蓝。 文森特最终于计划在他和高更作为工作室的黄房子里开始画 12 朵向日葵的工作。"我想为墙壁搞点装 饰,只用向日葵……好,如果我完成了计划,那将做为墙的表面。所有的东西将因此成为蓝与黄的交响乐。我 每天从日出开始工作,因为那些花会很快凋零,哪怕中间有一朵打蔫都很麻烦"(L526)。不巧,文森特竞争不 过多变的季节,在 1888 年的 8 月,他仅完成了四朵向日葵,包括这幅作品。 毫无疑问地,研究凡·高这项工作的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他给提奥的信。用他典型的详尽和精确的 描述习惯,凡·高描述了这次创作的开始三幅画:"我画了三次,第一次,三朵大向日葵在一只绿花瓶里,明亮 的背景(15‘)(A);第二次,三朵,一朵枯萎并掉了叶子,另一朵是蓓蕾,背景是品蓝(25‘)(B);最后一幅是明 亮的,我希望,开始创作第四幅。这第四幅有 14 朵花,黄色背景。"(D) 这幅有五朵向日葵的静物画是值得注意的作品。它的遗失是个悲剧。 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i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8.0 x 69.0 cm 阿尔: 1888 年 8 月 二战时毁于火灾 F 459, JH 1560 十四条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3.0 x 73.0 cm 阿尔: 1888 年 8 月 伦敦: 国立美术馆 F 454, JH 1562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 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

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 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了。 或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短 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 他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 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而不想像中的幻像。 "作为一个因不平等和社会罪恶而发疯的失败的‘传教士‘,凡·高是 19 世纪写实主义的替罪羊 之一;而他称为‘可怕的清醒‘的心境的调子是那么高,直到现在,所有人都能听到它,这说明了为什么 1888 年画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一幅静物画,一幅以植物为题的《蒙娜丽沙》"(休斯)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 Three sunflowers in a Vase 布面油画 73.0 x 58.0 cm 阿尔: 1888 年 8 月 美国: 私人收藏 F 453, JH 1559 十二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1.0 x 72.0 cm 阿尔: 1888 年 8 月 慕尼黑: Bayerische Staatsgemäldesammlungen, Neue Pinakothek F 456, JH 1561 "我现在正以马赛人吃蒸鱼的热情拼命画画——当你听到我画的是一些高贵的向日葵的时候, 会不会感 到惊讶呢?"(凡·高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2.0 x 72.5 cm 阿尔: 1889 年 1 月 费城: 费城艺术博物馆 F 455, JH 1668 乍看起来,花似乎有一种糕点的色彩效果,一点没有花的娇嫩。 明白艺术并非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我们 会立刻感到被背景托出来的片片叶子的厚实形式与扭曲线条,一个精神柔弱无力的人是绝对画不出来的。 (布雷默)十四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our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5.0 x 73.0 cm 阿尔: 1889 年 1 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458, JH 1667 凡· 高在阿尔居住期间,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巨大的金色向日葵的千姿百态,既有紧闭的苞蕾,也有 盛开的花盘,花朵的黄色呈现出丰富的色调,从深橙色到近乎绿色都有。 1888 年 8 月,凡·高画了大量的向日葵写生,他打算用这些习作装饰"黄房子" 内他自己房间。他 在 12 月病倒后,借绘画帮助自己恢复健康。次年 1 月,他根据早先的写生,绘制了这幅令人叫绝的作品。无 论在原作还是后来的复作中,凡· 高的用意都是利用色彩表现自我,"我越是年老丑陋、 令人讨厌、 贫病交加, 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高更前几天对说,他在莫奈家看到一幅向日葵的油画, 向日葵插在一个精美的日本花瓶中,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我画的这一幅。" 在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向 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

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 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 用了蓝色。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 "在黄色背景前面的一幅十四朵花,好像我以前所画的一样。 不同之处是这幅画更大一些,它有一种 相当特殊的效果,我认为这一幅是以更加简练的手法画出来的。"(凡·高) "在我的黄颜色房间里——带紫色圆环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黄颜色的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只黄颜 色的壶中,壶放在一张黄颜色的桌上。画面的一角上,画家的签名:文森特。黄颜色的太阳透过我房间里的 黄颜色窗帘,一派生气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晨,我在床上醒来,想象这一切必定是芳香扑鼻。" (高更) 十四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our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100.5 x 76.5 cm 阿尔: 1889 年 1 月 东京: Seiji Togo Memorial Sompo Japan Museum of Art F 457, JH 1666 凡·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 轻亮。这幅画被认为是凡·高在黄色小屋里面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篇四:梵高作品赏析——《向日葵》

梵高作品赏析——《向日葵》

学院:资源学院

班级:测绘1202

学号:120510232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两朵向日葵,梵高油画)

姓名:金米

梵高作品赏析——《向日葵》

《向日葵》创作于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的阿尔勒,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勒,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梵高早期的作品主要受荷兰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绘画风格比较写实。1886年后受巴黎的印象主义画家和日本的浮世绘作品影响。因此他的视野大为开阔,作画的色彩变得明亮起来,而黄色就是一种充满激情而易于表达感情的色彩,对于渴望鲜明色彩的梵高来说,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具有特殊意义;同时,阳光又象征爱情,他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坚持使用黄色的用意。另一个原因呢就是梵高特别喜欢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勒的房间。当他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时,他就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欣喜,更为住处附近正开得金灿灿的向日葵而深深感动。于是一部真实体现梵高艺术风格和钟爱的作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889年出炉了。

客观来说,《向日葵》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15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这似乎暗示着某种宿命,虽然在强烈阳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还是逃脱不了苍老颓败的结局,仿佛一切都那么短暂地辉煌,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像太阳一样永恒放光,短暂似乎是一切万物的宿命。而以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却引起人们精神上大振奋《向日葵》,体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激情和活力,它有着单纯的色面和明确的造型,是凡高同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它以黄色调为主,加上一点青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黄和绿的交响曲。这些花在画面上有一种装饰性的安排,由于笔触有力,显得富有生命力。一种说法是梵高把自己比拟成了向日葵,用《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然而一生坎坷,爱情、生活都不如意的他却画出了一幅跟他境遇色彩完全相反的作品!生活中有的只是孤独、抑郁、和悲剧,梵高只能将渴望生活得到满足的潜意识倾注进想象的作品中去,因此,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更狂

放地表现出梵高对生活的热烈渴望、顽强追求和热情的赞歌;向日葵所代表的意义的第二种说法是感恩的象征,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Stranger on the Earth:by Albert Lubin)诠释此图说:“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阳,而文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他自己(在给西奥的信中)也说过,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征。” 第三种说法就是向日葵代表了农民的精神,粗茎糙叶、花序奔放、可充饲料的向日葵富于泥土气与草根性,最能代表农民的精神。《尘世过客》中也有写过“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此花就等于农民的画像”。

我觉得,在一片饱满而纯净的铬黄色调画布上,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披着夏日里炽热的阳光,犹如一群年轻的舞者狂热地扭动着身躯,拥抱在一个外形圆滚滚、色彩暖洋洋的陶瓶里,散发着浓郁的、秋天般的成熟。我不能完全体会到梵高当时创作此话时真正的心理情况,也不能完全理解他对艺术那种痴迷的程度,但从他的这幅作品中让我感受到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此画中的向日葵一改往日的和蔼风格,个个面目狰狞,花盘铿锵有力地向四周张扬着,好似怒视着一切,又好像在用愤怒控诉着什么来掩盖内心的脆弱。15多花中老幼皆有,各个形态不一,老花盘虽已过了用花瓣来表现自己狂野的季节,但仍不甘落后与新花盘,各个强劲有力,在阳光下它们各个抬起了它们高昂的头,用一个个饱经风霜的“面庞”来向世人展现它们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与老花盘相比,新开的花盘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略显的低调点了,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在画中的位置和高度低于老花盘,而且还有它们给人所带来的那种视觉印象,突出更多的是那“一脸”的稚嫩却有着桀骜不驯的外表。而画面的冲突来自作品中间部位花盘处的一圈鲜艳的红。这成为人们观看作品的视觉落脚点,同时画的右下角却有一枝暗色调的垂下的花,是垂死的挣扎,抑或孕育的新生,都已不重要。画中向日葵的各个花盘以各异的方式表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画家内心的感受。此画从外表上看搭配完美,各个向日葵花盘布局格局适宜,不致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整幅油画以黄色为主色,颜色鲜亮,不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很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向日葵本是太阳花,是阳光、开朗、快乐、乐观的象征,而根据我本人对梵高的了解,他是一个生性多疑、孤僻的人,孤独寂寞充斥着他的后半生,起初我很是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会对向日葵如此钟情呢,在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个

人认为有一些宗教因素在里面,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解放,梵高虽然性格上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给他生活上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但是外界再大的困扰也不能阻挡他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既然肉体上不能得到满足,那只能借助信仰来满足心灵的空虚,而向日葵是生命旺盛的太阳旋转之花,因为永远面对着阳光,所以象征着虔诚,象征追随耶稣基督的灵魂,这正符合了梵高的心意,成为了他精神世界的归属地。从此幅油画中,我可以发现它就是梵高和向日葵的融合,它既有向日葵的阳光和灿烂,也蕴含有梵高内心的愤懑和忧伤。正如那句话所说:“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就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梵高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来作画。如果说他是个精神病人,那么他就是我们当中最杰出的精神病人。语言和观念的不同会给不同地区的人交流起来造成一些麻烦,但是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表现方式是没有国界的,虽然只是一盆向日葵油画,其中蕴含的情感是每个热爱绘画艺术的人士所能体会得到的。梵高去世距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但他的忧伤和情感通过他的作品已经渐渐的展现在我们这些后人面前,他的肉体已去,灵魂却长存。绘画作为人类情感宣泄的一种途径,对梵高来说,他做到了。

从《向日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高纯度色彩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明亮的铭黄作为背景,衬托着用中黄和橙黄描绘的向日葵,令画面有一种极致的灿烂效果。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多次描绘《向日葵》。梵高画的向日葵好像在燃烧,浮雕般色彩如此强烈厚重,感情笔触如此饱满有力,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阳旋转之花。梵高嗜画向日葵,因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农民之花。画向日葵即画太阳,也是自画。太阳、向日葵及梵高融成一体。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高贵向日葵及炙热目眩般的阳光。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这种激情和真诚正是作为一个伟大艺术家难得的重要品质。

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萎,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他的画作在强烈色彩背后浸润的却是怜悯与忧伤。他是第一个将热烈狂放的自由激情与孤寂伤怀的黯然情愫结合在一起的画家。

梵高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凸显出他那种非同寻常的仿佛想要突破画框的一股奔涌而出的力量,和一种难以克制的自我表达的欲望。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对事物热烈赞赏的质朴精神和本能的强烈表现冲动相融合的特征。他创作时并不顾忌形式,却反而开拓了形式。大胆、简单的笔触中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和傲慢。他对束缚、制约、规范有着深恶痛绝的反感。在他对事物的描绘和色彩的酷爱中,显示出他内心的粗野狂暴和温柔单纯、他内心的战栗和斗士般激情相混合的奇特秉性,在他对天空、田野、房屋的描绘中,既有着他深沉力量的一面,又有着孩子般稚气的一面。他将色彩作为画作的“主角”,强调色彩赋予的情绪要比描绘的对象更重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作品处在现代艺术开端的前沿。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在当时具有开创性。他同塞尚、高更遥相呼应,强调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杰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

《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但却是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尼采说:有些人要到死后才真正出生!这句话用在梵高身上再贴切不过!

篇五:美术鉴赏《梵高与他的向日葵》

梵高与他的向日葵

第一次见梵高的《向日葵》就被深深的震撼了,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我明显感觉的到那旺盛的生命力、热烈的追求及无限向上延伸的渴望,尽管那时我还不懂。慢慢的,我开始了解,也开始思考:向日葵不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吗为何梵高在艺术面前走向自我毁灭呢?

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生平,追问梵高是何人,何人是梵高。

文森特·梵高的艺术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的激情色彩、夸张线条。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世界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熏陶,所以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他极其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也比其他印象派画家多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说:“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其实某种激情。”创作《向日葵》时,达到了他艺术的巅峰,也将印象派推向更高的高度。

文森特·梵高的苦难一生,造就了他的作品的灵魂及生命力。梵高生性善良,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愿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过着一样的困苦生活,村里的病人他全都护理过。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他经历了贫困潦倒,到处流浪,感情不顺,终于回到绘画事业上来,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一改往日的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对生活的热烈渴望开辟出一个艺术的新天地。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画有16朵的《向日葵》,现在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已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这幅我最爱的作品就诞生于法国南部小城。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所向往的美好。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

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如今,这幅《向日葵》又获得一项殊荣——引来蜜蜂驻足花蕊。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最近,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他的《向日葵》系列也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1987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而那深深浅浅交交错错织成的黄色暖调,对疲劳而受伤的视神经,真是无比美妙的按摩。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只要去追求,就可以飞翔,可以拥抱天空,太阳触手可得。

《向日葵》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

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画的因素加以巧妙融会,在最惨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丰碑。

然而,梵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却成了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在冷酷和污浊的现实中无限向上生长,追求,渴望阳光。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尤其是弟弟提奥)的负担,于1890年7月23日自杀,几天后身亡,享年只有37岁。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因为大多数人是灰色,所以人们喜欢一切更浓烈的生命,这样公认的璀璨,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证明了什么,相反,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失去,且失去的远比别人要多。只有了解他的疯狂,才能洞悉这个苦难的生命背后隐藏的意义,才能理解《向日葵》所代表的情感与渴望。凡高虽然只活了37岁,但他的生活和艺术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状态,即使穷困潦倒,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画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气,令人联想起中国神话的夸父追日,希腊神话的伊卡瑞斯奔日。中国也有诗可以与之相和: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