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
篇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调研测试(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八 年 级 物 理 2013.09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内) 1.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 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
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3. 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
次声波在声源处减弱
A.声波按频率分可闻声波 B.减弱噪声的途径在传播中减弱 超声波在人耳处减弱
频率传递信息
C.声音的特征响度 D.声音的利用
音色传递能量 4.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5. 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6. 水烧开后,壶嘴向外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
A.先液化再蒸发 B.先汽化再凝华 C.先升华再液化 D.先汽化再液化
7.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
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
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页
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霜、冰等,下列物态
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冰的形成 9. 太阳、月亮、烛焰、镜子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和月亮 B.太阳和烛焰 C.太阳和镜子 D.月亮和烛焰 10. 下列仪器和设备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
A.灭菌灯 B.验钞机 C.夜视仪 D.遮阳帽
11. 下列现象:(1) 小孔成像、(2) 影子、(3) 日食 ,其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1)、(2)、(3) B.(1)、(3) C.(1)、(2) D.(2)、(3)
12. 小明在照镜子。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b)图中的哪一个?(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
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_____________(强/弱)一些。 14.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
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15. 噪声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公害之一,人们总要想方设法
控制噪声。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的隔声板,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那是因为大雪蓬松且多孔,是通过___________的
16.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
层,就很快__________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______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页
第14题图
方法来减弱噪声。
第15题图
17. 一般情况下,冰的熔点是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热量,
温度却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人将读数为38.8℃的体温计未经甩动,直接用来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这两个人的实际体温
分别是37.2℃和39.3℃,则体温计的两次读数分别为 ℃和 ℃。
19.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
影子如图所示,其中 (甲/乙)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
A
第19题图
B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
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仍能/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1.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
光,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将温度计放到_________(A/B)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22.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
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第22题图
甲 乙
丙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23.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
第23(1)题图
第23(2)题图
第23(3)题图
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页
2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接通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_。(大/小)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5. 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
指
第25题图 第24题图
抽气
瓶中由此
。(2分)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26.
的情况。
②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 ℃。此时水的沸点为 ℃;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升高/不变/降低)
③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4分)
④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页
①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前
。(说出一条即可)(2分)
甲
乙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外,采用
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
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
另外一块,会因为: 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2分)
(4)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______ (A/B)这一侧观察。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
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2分)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 、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
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
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页
篇二: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图所示,晒干扬净的麦子在水泥地面上堆成一个高大的圆锥形。这堆麦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少呢?如果给你一根足够长的卷尺和竹竿,一只塑料桶,一把量程不超过10千克的杆秤,请对这堆麦子的质量做出估测,并阐述具体的步骤和办法。
2、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秤称它们的重,记录了下表的数据。
(1)通过分析此表,小红同学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________。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3牛,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千克/米。
3
3、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l)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 ②① B.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 (变亮/变暗/不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
定在50cm
处,如图所示.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
5、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学规律的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得到下列四组数据:
①表格中错误数据是 ,正确的是 ;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出的光的反射规律是: ;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烛焰距凸透镜16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若要在光屏上成缩小、清晰的像,他们应将蜡烛向 移动(填“左”或“右”)。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
6、有一种五角棱镜实际上是一个玻璃棱柱,几个平面都经过精密磨光,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器件,图a是它的横截面图.图中∠A=∠B=∠C=∠D=112.5°,∠E=90°,AB和CD两个平面外侧镀银.
1.如图(a)所示,一束光线PQ垂直射入AE平面,画出它射入棱镜后直至射出的路径,标出在每一个镀银界面上的入射角.
2.如图(b)所示,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平面镜 M.如果用一个箭头形小纸片“→”挡光,请在磨砂玻璃R上以箭头标出纸片的影.设光源、小纸片的方向和磨砂玻璃的位置都不变(图3c),用上述五角棱镜代替平面镜,如果也要在磨砂玻璃上得到小纸片的影,应该怎样放置这个棱镜?在图c中作出五角棱镜位置的示意图并以箭头标出磨砂玻璃上的影.
3.如图(d)是一种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示意图,镜头L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f 7、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14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方法二:如图14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是由于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选填“吸收”、“透过”)。 方法三:如图14丙所示,对着阳光,在光屏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当出现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时,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__。 8、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 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9、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 10、粗测一高度为 的酒瓶的容积,办法是先测出瓶的直径测出水面高度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水面高度 ,再倒入部分的水(大半瓶水,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 ,则瓶的容积为_____. 11、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有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是外层半径的1/3。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1/2。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篇三:七下第二章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下第二章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2007宁波14)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是一种波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常用于医学上的辅助诊断 2、(2007绍11)下列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阳光透过树林 B.人在镜里成像 C.筷子在水中“形’’变 D.投在屏上的手影 3、(2007丽7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4、(2007温7)PO入射至平面镜上的O点,那么,反射光线沿下列哪条路径射出A.OA B.OB C.OC D.OD 5、(2007温9眼球成像模型,( )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D 6、(2007 下列关于该人远、 (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7、(2008杭12)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D.③④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2008湖17)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9、(2008金2)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湖岸边的树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 B、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10、(2008温13影的是( ) 11、(2009浙教杭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D. 12、(09浙温6) (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13、(09浙金16)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2010温州19)“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5、(2010嘉兴1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 16 17 竹在水中 的倒影 B 铅笔好像在 水面断了 C 18、(2011嘉舟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19、(2011绍兴卷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2011温州卷)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A( ) 21、(2012绍兴7)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22、(2013金丽-7) ( ) A.平面镜成像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手的影 23、(2013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24、(2013杭州-2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l. 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 (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 25、(2013义乌-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二、简答题 26、(2007台24)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正常人远处物体在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 。如图为物体在某人眼球内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的眼睛疾病为 。 U>2f 近视眼 27、(2008绍22)患近视眼病的人,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暖和的房问时,常常发生镜片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凹 房间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引起 28、(09浙台22)2009年7月22这是利用了 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平面镜 直线 29、(2010义乌21) 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1)______ (2__ __ __ 。 (1)静止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回答出光沿直线传播即可得分) 30、(2010台州23)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 直线 反射(或漫反射) 31、(2010义乌24)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 __ ,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__ __ __ 像,导致了近视。 前 实 篇四: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初二物理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全部答在答卷纸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 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 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太阳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A B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6.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一点点都没有熔化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3) B.(2)(4) C.(3)(4) D.(1)(2) 9.“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 双”的理解,正确的是( ) 1 A.“我”和“你”成双 B. “我”和“你的影子”成双 C.“我”和月光下地面上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 10. 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 ) 11.冰的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80℃的酒精是液态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13.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 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4.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 类至今发 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C.“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D.“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15.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 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6.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 发出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7.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所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___▲___℃和___▲___℃。 2 18.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 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 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 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 利用了 ▲ 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甲 乙 丙 19.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 环境保护问题,最后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达成了一致意见。温室气体包含 ▲ 、甲烷、水汽等均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通过,但却阻碍地表 ▲ 的 热散发到大气层外,这种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故称为温室效应。请举出温室 效应的一个危害: ▲ 。 20.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 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选填“上 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1.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属于升华的是 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过程.(选填“放热”或“吸热”)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00022.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 ▲ ,若入射角减小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 00角为 ▲ 。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 ▲ 。 23.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 冰熔化时温度 ▲ (升高/不变/降低)。 24. 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高1m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为 ▲ m; 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2s后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 m,此 时像的大小 ▲ (变小/ 不变/变大)。 25.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甲 乙 离你约 ▲ 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__m. 26.“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 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____▲____成蒸气,并___▲___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____▲___成液体,并放出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27.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 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乙 3 甲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029.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如图,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3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找出发光点S和像点S′,并完成整个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3分) 31.(4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 态,在第3.5min时 ▲ 态, (2)根据数据可以判断,该过程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 ▲ (选填“熔化”或“凝固”). 32.(6分)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⑴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丙 乙 甲 ⑵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_▲___℃.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3)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2分) A.a B.b C.c D.d 33.(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 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4 图甲 图乙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 蜡烛的像,从而确定 ▲ 。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 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 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像. (5)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 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 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 ▲ ,理由是: ▲ 。 (6)若现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 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34.(6分)如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 。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 关系。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 ; 理由是 ▲ 。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 ▲ 。 进行的研究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 关系。 35.(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 色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 色; (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 。 5 篇五: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5)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7分) 1.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如 从教堂里的摆钟来回动现象中受到启发,发现 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2.图1是张伟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1000m赛跑的成绩。由图中的 秒表示数可知:他的1000m总共用时 秒。 3.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 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 适的物理量单位). 图1 4. 如图2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测得物体长度为 . 图 2 图3 图 4 5 . 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7.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如图6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 的是日_____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_____ 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 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 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 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道理解释;如图乙 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 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甲 乙 图 6 1 原理。 8.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7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 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 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 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图 7 9.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8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图 8 (1) ; (2) ; (3) . 10.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11.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 12. 如图9所示的建筑,是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 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该建筑的穹顶 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 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 度 ,硬度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图 9 13. 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 _______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 2 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甲 乙 图 1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4.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如图11所示。妈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6. 如图12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 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 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 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图 12 17.如图13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图 11 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 ( ) (a) (b) (c) (d) 图 13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8.如图14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3 A.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 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图14 19.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0.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有效措施.图15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 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图15 21.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 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 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2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 和体积的关系如图16所示,由图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33C.b物质的密度是2×10kg/m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16 3 三、作图题(每题3分,计6分) 24.在图17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 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图17 图 18 4 25.如图18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四、实验题(3分+6分+5分+6分,计19分) 26.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 27.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 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 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 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将点图 19 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 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28. 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 点,其原因可能是 . 2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的左右偏转情 况如图20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根据以上操作可求出盐水的密度ρ= 。 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