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特别的一课
篇一:小学作文:令人难忘的一课
令人难忘的一课
让我难忘的事有很多,有让我高兴的,有让我悲伤的,其中我最难忘的就是那一节难忘的作文课。
作文课上课了,老师走上讲台,说:“今天我们只来折衣服,不用写作文。”听了这句话,有的同学目瞪口呆,有的同学竖起耳朵。我想:老师真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呀?有课不上,干什么教我们折衣服呀?
老师先让两个同学走上讲台折衣服。第一个同学神气扬扬地走上了讲台,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件特别乱的衣服递给那个同学,之间他信心满满地折着衣服,不一会儿功夫就折完了。老师给我们看一看,哇,折成了一个大肉团,第二个同学把衣服折成了一颗好吃的大麻花。两个同学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神采飞扬地走上去,却垂头丧气地走下来。
老师见两个同学折得都不好,就教了我们正确的方法:先把钮扣给扣好,如果是拉链的话就拉上。再把两边折一小部分,最后,把下面向上折一半,把上面折回另一半,就折好了。
这节课真有趣啊!这节课真难忘啊!它就像烙印一样印在我的脑海里。
篇二:作文第一课
作文第一课
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金风并没有吹散夏日的炎热,这几日倒比前面几天热多了。就是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迎来了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
这是孩子们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次正式作文,和一二年级的写话是有很大区别的,已经提前好几天告诉孩子们啦。“同学们,我们三年级啦,要正式写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老师相信你们可以写好的,也许有一天你们中就会有作家产生呢。”我对他们如是说,孩子们对这次作文都很期待。
作文,从兴趣开始
写什么呢?对于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不能先就给他们下马威,让他们一开始就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而是要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作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用心,谁都可以写出好文章。所以,我没有完全按教材上的要求写课余生活,而是选择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活动。
我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笑盈盈地看着他们。
“老师,节日快乐!”真开心,谢谢你们!
“今天,我们要搞一个活动,你们想吗?”
“想!”声音震耳欲聋。
“今天的活动就是——大眼瞪小眼。”
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跃跃欲试的表情,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先介绍游戏规则:全班分为两队,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每队派出三个人,两两对决。对决的时候两个人要互相看着对方,不许动手,可以采用表情这样的方式逗对方笑,一分钟之内谁先笑谁就输。
定好规则后,各队给自己的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最后男生起的名字是“英雄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英雄,口号是“英雄,必胜!”女生队给自己的起的名字是“无敌队”,他们相信自己所向披靡,口号是“无敌无敌,所向无敌!”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的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作为裁判站在一边不免也受感染。很快,三局比赛结束了,最终男生英雄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作文,从方法入手
孩子们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立即和他们一起回忆刚才比赛的过程,思考
今天这个作文怎么写。
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一个好听的题目,就像一张美丽的图片,容易吸引大家有读下去的兴趣。对很多孩子来说,给作文起题目是一个难题。
趁着做完活动的热乎劲,我让他们思考、讨论,我呢则顺势提醒。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大眼瞪小眼”,这个短语直接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所以可以直接用它做题目;这是一次活动,而且大家都觉得是一次有趣的活动,所以题目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这次活动的内容是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所以还可以这样起题目,“男女生PK赛”,这样的题目就显得很有新意啦??通过这样一引导,孩子们的思路大开,于是,好题目不断涌现。什么《“英雄”VS“无敌”》《男生必胜》《女生加油》等题目就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
第二步:写过程。
这是第一次写作文,所以我给孩子们讲的顺序就从简单出发,直接用时间顺序。特别还给他们讲解我们不可以再写成流水账了,所以首先要弄明白哪些是重点就要详写,哪些是次要的就要略写。
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刚才的活动过程,开头可以写老师进教室带来要活动的喜讯,老师的表情同学们的心情这一步建议略写,可以只用两三句话写完。提示孩子们可以用哪些词,比如“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听了,几乎快跳起来。”老师选择把一些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选择使用。这样他们不会再无话可说。
然后重点是活动的过程,这次活动是三局两胜制。每一局比赛,上场的两个队员是什么表现,脸上的表情、肢体的动作等。观战的学生又是什么表现,怎么说怎么做都可以详细写下来。如果你是参赛队员则可以写当时自己的心里在想什么,如果是观战的,可以写看到他们比赛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当然,这个对孩子们有点难,我就专门选择了第一组队员的比赛情况,详细讲了该怎么去写。)因为是三局,不需要每一局都写得很详细,只需要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来详写,其余的一笔带过。
最后,写结尾。活动是怎么结束的就怎么写。要写出谁赢了谁输了,再用一两句话写写赢了同学的表现和输了同学的心情,直接就可以写自己。
最后,孩子们自由作文。提醒孩子们,每次作文时,都请带上《好词好句好段》一书,一些词语、句子都可以去模仿甚至直接拿过来,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讲,能把别人的东西恰当地用在自己的作品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后记:孩子们陆续把作文交上来,他们的第一次作文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我很欣慰。孩子们,加油!
篇三:第一课 作文真奇妙
第一课 作文真奇妙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人 第1 -2 课时
教学步骤与安排
开课语:
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常奕阶梯作文的课堂,我们的口号是:常奕作文,快乐写作,yeah!
一、点名
(并通过自我介绍,使同学之间互相认识。)
师 :
欢迎同学们来到常奕作文。这是我们第一次课,老师点一下名字。
大家还不认识我,所以老师呢,先自我介绍一下。(自我介绍)
大家都认识我了,我还不认识你们,另外你们之间呢,也不认识,所以,你们是不是也 要介绍下自己呢?
生 :
是
师 :
这样 我们来个(板书)接名介绍。怎么做呢?大家分成*排(老师指明是横排还是竖 排),第一位同学这样说,比如是李晓萌同学(指着本班一位学生),她就说我叫李晓萌, 来自市实验小学。然后坐下,第二名学员就站起来说我是李晓萌后面的***,来自*** 学校。然后坐下,他后面的第三名接着再站起来说:我是***后面的*** ,来自***学校。 依次进行。大家听明白了吗?
一排结束之后再倒着进行回来 ,然后是第二排,第三排 。咱们来个比赛,看看哪组 接的快还没有错误。(学生介绍时老师可及时提醒那些声音小的学生声音大些,否则后 面的同学听不清。)
二、发教材
(介绍教材及常奕阶梯作文的结构图)
正式上课:
(一)开心积累
有始有终 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 有头有脸 有利有弊 有头有尾 有板有眼 有尽有让 有棱有角 有情有义 有说有笑 有偏有向 有凭有据 有条有理 有头有绪 有根有据 (朗读,背诵教师自己按排,记录在4页开心积累里)
师 : 打开教材第4页,现在咱们学习第一课——作文真奇妙。作文怎么奇妙呢?一会儿老师就会给同学们讲解。现在提问一个问题:大家吃过糖葫芦吗? 生: 吃过。
师:好,谁愿意在黑板上画个糖葫芦?(可同时让两到三人画)
生: (画)
师:大家画的非常好。那么我们看书上P4多彩画廊里,同学们画的糖葫芦是不是和我们书上左边的糖葫芦一样呢?(是的)那同学们你们在看下右边的,是不是也是一串“糖葫芦”呀!
生:是的。
师:那我们黑板上同学画的,和我们书上右面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书上的糖葫芦中间特别大。
师:非常聪明,那你们想想,为什么书上的糖葫芦中间大呢,又和我们写作文有什么关系 呢?其实我们写的作文就像这些糖葫芦。那怎么像糖葫芦呢?大家看P5页那篇例文 ——《羽毛球大战》。这篇文章从上往下,是不是有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呀? 生:(是)
师:糖葫芦是由一颗颗山楂组成的,一篇文章是由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组成的,所以 我们说——作文就好像一串糖葫芦,是不是很奇妙呀,并且中间的内容写的最多。所以中间的糖葫芦最大。大家能明白吗?
生:能
师:那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作文除了像糖葫芦,它还像什么呢?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正确,作文是不是真奇妙呀。(是)那有同学说了 ,老师 ,作文为什么非要分开头、中间和结尾呢?不分开头、中间和结尾不行吗?大家说,行不行? 生 :不行
师 : 任何东西都有个样子。比如咱们人类,正常的人是不是要有头、身子、胳膊腿,就是四肢呀?
生:(是)
师:对,你长得是这个样子那就是正常的人。那如果你不长这样子,没有头,只有身子和四肢,或者有头,但没有身子,这样行吗?
生:(笑)不行。
师:那肯定不行呀,那成了什么人啦?
生:残疾人,成了怪物了。
师:对。我再举个例子,自行车、汽车,或者飞机的轮子是圆的吧?
生:是。
师:那有同学说了 老师,我不用圆的,我想把圆的轮子改成方的,行吗? 生:(笑)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圆的跑得快,方的没法跑。
师:对,人家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的,因为圆形是最科学的,重心在一个点上,骑在上面可以保持平衡。如果你骑个方形轮子的自行车,重心一高一低,那会怎样?
生:颠。
师:对,会很颠,把你颠的一上一下,一上一下(老师学着很颠簸的样子),那能舒服吗?
生:不能
师:所以,任何东西都有它一定的样子,有最科学的样子,最好看的样子。作文也不例外。 作文最科学 最好看的样子就是要分开头、中间和结尾。你不分,那这样的作文读起来就感觉不舒服,成了畸形作文 、残疾作文。
我们来看一篇作文。(教师准备一篇小文章哦),作文不就是分开头、中间、结尾吗? 于是这位同学也写了一篇作文——吹泡泡。
小文章: 吹泡泡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到操场上吹泡泡。
同学们吹出来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就像一个个彩色的小气球,真美丽。
看着那些飞起来的小泡泡,今天真高兴。
那这篇作文好不好呢?
生:不好。
师:这篇作文也有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呀,不是畸形作文,也不是残疾作文,为什么不好呢?
生:他中间部分没写具体。
师:对,一篇作文的中间部分,一定要写具体。而这篇文章的中间部分只有二三十个字,全篇总共才75个字。大家看这篇作文,我找个同学给大家读读他中间部分是怎样写的?
生:读
师:大家觉得具体吗?
生:不具体。
师:那大家出出主意,怎么写才能具体呢?这一段里可以写哪些内容,使中间部分变得具体起来呢?
生:(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比如同学们做了哪些准备?是怎样吹的?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飘起来的?同学们高兴的样子?我的心情?等,可以写出这些来,就具体了。)
师:对,把这些内容再好好写写,就具体了。希望大家以后别写这样的作文。不过,我知道,其实你们都写过。
生:(纷纷纳闷)
师:你们上2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写这样的作文,一段式——从头到尾就一段,不会分段。是不是,都写过吧?后来进步了,就写两段式——从头到尾就两段。 现在大家都是3年级、 4年级了,当然进步更大,不再写一段式 、两段式的作文了,都至少是三段式的了,或者中间部分再分段,整篇文章分四段、五段、六段,甚至更多。 是不是这样?
好,大家看羽毛球大战这篇作文,整体分三段——开头、中间和结尾,中间部分又分成 5个自然段,这样这篇文章看起来是不是更美观、更好看呢?
生:是。
师:(最后总结该环节) 好,我总结下刚才我们的学习内容,大家记住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样子,科学的样子,好看的样子。作文最科学、最好看的样子就是: 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而且中间部分内容最具体,字数最多,所以最长。 (二)智慧屋
总结: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四部分组合成的。
学习把中间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按顺序多分解过程写具体。
(三)范文欣赏
师:那怎样才能把中间部分写具体呢?大家有什么办法?你们平时写作文,老师是不是也要求写具体呢?
生:是
师:那你们都是怎样写的?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具体?都说说。
生:(引导学生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办法,你们把它抄写在我的课堂记录里。
按顺序多分解过程写具体。按顺序很好理解。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最后怎样了,要把这件事的前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这就是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比如羽毛球大战这篇例文,请你们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注意这篇例文先写的什么,后来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生:(读)
师:先找个学生回答,老师再板书。过程是不是这样?
生:
姐弟俩打球,不分上下。
没打过姐姐。
学会观察,识破姐姐打球弱点。
(比赛结果)打败姐姐。
师:是不是分解成了这4个小过程呢?
生:是。
师:把这4个小过程分别写具体,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一篇作文就ok了。是不是?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写具体的方法——按顺序多分解过程写具体。
(四)做贴驴尾巴的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做完以后大家要把这个游戏写成一篇作文。看看大家能把这篇作文写成至少三段式吗?如果中间部分再分段,写成四段式、五段式,那就更好了。另外,就是要用多分解过程的方法把中间部分写具体。这篇作文就考察大家这两点。好不好?
生:好。
师: 下面我们做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叫什么呢?我先不说,大家看老师画的这头驴,认为我们可以做什么游戏呢?
生:没尾巴,应该是画尾巴吧?
师: (老师出示做好的驴尾巴)它的尾巴在这里呢。不是让大家给驴画尾巴,而是让大家给驴贴尾巴。好,到这里,谁能把刚才的总结一下,总结出一个过程来,待会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按这个过程写。
生:(猜做什么游戏 )
师:对!游戏的开始是老师让大家(板书)猜游戏,就是让大家猜猜要拿这头驴来做什么游戏。大家猜是画驴尾巴,结果老师拿出来一条用纸板做的驴尾巴,让大家给这头驴子贴尾巴。
分解过程:
师:好,我们继续。那么怎样贴呢?怎样才算赢呢?大家再看这条围巾,我用这条围巾把参加游戏的同学蒙上眼睛,再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让他把驴尾巴贴在驴屁股上,谁贴的最靠近正确位置谁就算赢。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到这里,谁能把刚才的总结一下,总结出一个过程来。刚才我们总结的这个游戏的开始过程是猜游戏,那现在这个过程是什么?
生:老师说游戏规则。
师:对,老师讲这个游戏的做法和规则。
讲做法和规则
师:知道做什么游戏了,知道怎么做了,知道规则了,那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生:做游戏。
师:对。接下来就是开始做游戏了。
猜游戏
分解过程 讲做法和规则
做游戏
(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做游戏。游戏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比如观察:当老师把学生的 眼睛蒙住,转几圈后,这个学生的表现是不知道往哪走了,还是伸着胳膊摸索?下面的 同学是哈哈大笑,还是呼喊着乱指挥?谁谁谁由于蒙住了眼睛,是怎样往黑板前走的?是不敢迈步往前走生怕掉进万丈深渊还是挪动着小步往前走?谁谁谁把尾巴贴在了哪个位置,距离驴屁股十万八千里还是非常接近?是贴到了驴肚子上还是贴到驴后面去了?你这时是什么表现?是高兴的跳起来还是说人家真笨?你这时心里的想法?当你被蒙住眼睛的一刻又是怎样的?你贴到了哪里?下来后怎样想的?)
篇四:精彩的一课
精彩的一课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东方之珠”》这篇课文,这是一堂生动、活泼又非常优美的一节课。
上课一开始,在音乐声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组优美的照片,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有一望无边的沙滩,有繁华的街市,有美丽动人的夜景,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美食,真让我们大饱眼福。老师介绍说,这就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她经济发达,美丽富饶,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就像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人们把香港叫做——“东方之珠”。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介绍香港的。
接着我们在朗读、对话、交流中学习课文。你听,老师的声音甜美圆润,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再看老师的脸上布着红晕,还挂着微笑。“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浪平沙细、阳光和煦中读出了什么?人们来到浅水湾是怎样放松他们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嘴巴里还喊着“我来说,我来说”,甚至有的同学还站了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发现他,喊他回答?? 大屏幕上海洋公园的画面更是精彩,海狮海豚正表演精彩的节目呢,我们看着有趣的图片,读着课文的句子,仿佛就真的来到香港的海洋公园亲眼看到了精彩的演出。老师告诉我们海洋公园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但是作者只选取了海狮海豚的表演来写,选典型的重点的写,不记流水账,这种
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不知不觉,下课的音乐铃声响了,可我的心仿佛还在香港呢。这堂生动有趣的课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篇五:作文学案 第一课 找到合适自己的文体
作文学案 第一课 找到合适自己的文体
说起一篇好文章的要素,我们可以罗列出很多,比如字迹、结构、主题、语言、内容等等。但在详说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题目。
以下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武功名称,请你按照对人物和武功的了解给他们配对。 黄蓉 ( ) 乔峰 ( )
小龙女( ) 段誉 ( )
移花宫主( ) 欧阳锋 ( )
移花接玉 玉女心经 蛤蟆功 六脉神剑 落英缤纷掌 降龙十八掌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其中一个人物,你对自己所练武功还满意吗?
打这个比方是为了挑明一个常被大家忽视而阻碍提升自己作文满意度的问题:你找对合适自己的文体了吗?在我们高中作文所涉及的文体,粗略分为两大类:记叙文和议论文。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一个趋势:能写议论文的都写议论文,不能写议论文的写形似议论文。的确,议论文的结构比较明晰,套路比较易学,得分比较平稳。然而,几年下来。对于议论文的过度追求导致的问题着实不少,考生也很难用议论文“骗取”一个中庸的分数了。江苏高考语文组专家骆冬青教授说:“大多数中学生并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写不好议论文。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训练议论文,大道理说的都一样,写作格式就是三段论,千篇一律,怎么可能得到好分数?我特别想说,中学千万不要大面积写议论文,让作文失去了灵气和才气,把分数也降下来了。”那么,高考风向标一转,会不会出现大量写记叙文的趋势呢?我们究竟是继续练习议论文,还是跟着专家走去练习记叙文呢? 再借用武侠世界来说说道理。“华山论剑”论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顶尖高手,可谁也不能说哪家的功夫最厉害。也就是说,把合适自己的练好了都能傲视群雄。所以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我们在开始作文训练前最好也能找准合适的文体文风。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风格鲜明的作家及其作品选段供大家赏鉴。
汪曾祺,字句朴实,大量短句使用,平静恬淡的叙述下是准确的描写和让人感同身受的生活感。有人评论:“读了汪曾祺的小说,犹如兜头一瓢清水,让人笃然多了清醒、沉静、自信。看人生大戏似也不那么懵懂了。”
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茶干》、《泡茶馆》等
推荐书籍:《汪曾祺散文》、《汪曾祺小说》。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
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为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张正方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个兔子,以子儿押在上面。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铁拐李,就寻另一个铁拐李,把子儿押在那个铁拐李上。如果数至里圈的什么图上,则到外圈去找,退回来。点数够了,子儿能进终点(终点是一座宫殿式的房子,不知是月宫还是龙门),就算赢了。次后进入的为“二家”、“三家”。“逍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个四个人玩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叫做“逍遥”。
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舂粉子。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读后感:
龙应台,早期多写针砭时弊的杂文,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语言精致而洒脱,抒情而不腻人,用细小的事引发对生命、亲情、家园、文化的思考。
代表作:《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
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
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后感:
陈丹燕,早期作品重于青少年心理、状态描绘,后期作品多为游记,语言精致细腻,充满浓浓的文艺风情。当代都市文学和游记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女中学生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咖啡苦不苦》
上海的弄堂(节选)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那是上海的中层阶级代代生存的地方。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温饱的生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有进取心,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识时务,懂得离开空中楼阁。他们定定心心地在经济的空间里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着可能有的机会,期望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是那种纯真的人,当然也不太坏。
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就是在最动乱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后门开着烧饭,香气扑鼻,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乡下姑娘样子的人匆匆进出后门,那是做钟点的保姆最忙的时候。来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地胖起来,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来,有一点肿了似的。她们默默地飞快地在后门的公共厨房里干着活,现在的保姆不像从前在这里出入的保姆那样喜欢说话,喜欢搬弄是非了。可她们也不那么会伺候上海人,所以,厨房里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家房间里。
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读后感: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