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闰土比童年生活
篇一:语文竞赛题
九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
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
C.睿智(r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
D.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脑羞成怒 黎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不孜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
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7.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8.辨识作品
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故乡》
C.《藤野先生》
D.《阿长与<山海经>》
二、(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
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9、下面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
A、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C、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实践证明了这一真理。
D、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有无限创造力。 10、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11、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C、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中国从古以来就不缺乏“脊梁”。
12、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其充分的理由是( )
A、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B、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
C、中国的脊梁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D、中国的脊梁有确信、不自欺,一直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着。
13、下列有关"中国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三处加横线的"中国人"含义是不相同的。
B、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自欺"的传统,因为"自欺"而无法自信。
C、评定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要看的不是状元宰相的文章,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说话的人们。
D、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论调中的"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三、(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故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8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4、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但 而且 D、虽然 而 况且
15、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奔波;“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16、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愿望”是指闰土渴望生活有所改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第二个“愿望”是指我心中对自由平等的新生活的向往。
B、闰土的希望在眼前,较实际,比我的愿望更容易实现,所以说他的“切近”,我的“茫远”。
C、从“只是??罢了”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我”的“愿望”与闰土
篇二:9.故乡练习作业
9.《故 乡》练习
姓名:
⑴鲁迅是伟大的家。原名,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著有小说集《 》、《 》和《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多部著作。《故乡》选自《 》。 ⑵本文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文中主要的对比有五处:
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
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 的对比,反映“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⑶小说是以塑造 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 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字形式。它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 、 、 及 。《故乡》应属于短篇小说,因为它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⑷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其中, 又是主要因素。
(二)阅读《故乡》选段,完成各题。
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的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sèsuǒ( )( )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③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④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8.在语段中的括号内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sè suǒ( )( ) ②寒噤( ) .
9.在语段的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既然??那么?? C.即使??也?? D.既然??但是??
10.选段中第一段从、、、、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
11.第一段的“这我知道”中的“这”指代的是
12.“老爷!”闰土这样称呼“我”的原因是
13.第五段中的“厚障壁”一词用了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
14.“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闰土见了“我”之后,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问题。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②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原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③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A,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自己手制的偶像B么?只是他的希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④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8.第③段中说“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害怕什么?
19.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0.第④段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结尾处为什么又重写这些美好的景物?
21.第④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22.第③段中加点的“偶像”一词有什么特殊含义?请分别解释。
“偶像”A:; “偶像”B:。
23.第④段中“我想”后面的冒号的作用是24.解释第②段中加点的三个“辛苦”的含义。
“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25.为什么说闰土的希望“迫近”,“我”的希望“茫远”?
《故 乡》参考答案
1.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⑴鲁迅是为大的家、 家。原名,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著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多部著作。《故乡》选自《呐喊》。
⑵本文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文中主要的对比有五处: 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 的对比,反映
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 “我”与闰土前后关系 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杨二嫂与闰土形象 的对比,反映出闰土淳朴善良的个性; 故乡前后景况的对比,反映出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 水生与宏儿的关系 的对比,反映“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⑶小说是以塑造 人物 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 环境 的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文字形
式。它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 长篇小说 、 中篇小说 、 短篇小说 及 小小说(微型小说) 。《故乡》应属于短篇小说,因为它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⑷小说的三要素是 人物 、 情节 、 环境。其中, 人物 又是主要因素。
二、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故乡》选段,完成各题。
8.①sè suǒ(瑟)(索)②寒噤(jìn)
9.在语段的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 〗(2分)A.虽然??但是??
10.选段中第一段从 身材 、 脸 、 眼睛、 服饰(衣着) 、 手 等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
的描写。(3分)
11.第一段的“这我知道”中的“这”指代的是(2分) 指代的是“在海边种地的人,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12.“老爷!”闰土这样称呼“我”的原因是(2分) 指闰土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尊卑有序的封建礼教束缚。
13.第五段中的“厚障壁”一词用了 比喻(借喻) 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3分) 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所产生的心灵上的隔膜。
14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3分) 答:“欢喜”写出了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但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二)阅读《故乡》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18“我”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19. 反问和比喻。
20. 表现了“我”对“希望”的美好憧憬。
21. 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22“偶像”A:指的是闰土所崇拜的神佛; “偶像”B:指的是“我”手制的希望。
23.提示(引出)下文。
24. “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辛苦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
25.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三)答案提示
14、通过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闰土的外貌(肖像)变化,反映了闰土艰难困苦的生活。
15、C
16、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17、“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有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落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
18、如:为什么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
为什么故乡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
为什么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缺失?
愚昧、落后、贫穷为什么轮回?
故乡的希望在哪里???
(四)(16分)
5、语言(对话)描写,1分;当地淳朴的民风,1分;少年闰土善良的性格,1分;
6、封建等级观念(礼教观念)的束缚(毒害),3分。
7、没有消失。依据:①我的母亲曾对“我”说:“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②闰土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时,对“我”母亲说:“我实在欢喜的了不得。”③在贫困的情况下,还送给我“干青豆”。④闰土看见“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项得1分;计3分。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本题满分4分)
喜欢“母亲”的理由:她心地善良,关心、同情闰土,送东西给闰土,2分;没有等级观念,仍希望闰土与“我”哥弟相称,2分;计4分。
喜欢“我”的理由:珍惜童年的友谊,1分;同情中年闰土的困苦与不幸,1分; 否定封建的等级观念(渴望打破封建的尊卑秩序),1分;心中怀有创建新生活的美好愿望,1分;计4分
喜欢“中年闰土”的理由:珍惜童年的友谊,2分;勤劳、善良,生活贫困还送我干青豆,2分;计4分。
5、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3分)
6、中年闰土与“我”不像儿时那样平等、自由交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7、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已经消失;也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并没有消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选文中找出依据(不少于三处)(3分)
8、“中年闰土”、“我”、“母亲”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喜欢的理由。(4分)
篇三: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号考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密级班 密
校学
泰安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等内
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0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匀称.(chèn) 归省.(xǐng) 莫衷一事 语无伦次 B.嗔.怒(chēn) 妖娆.(ráo) 无人问津 器宇轩昂 C.琐屑.(xiè) 哂.笑(xī) 潜心贯注 消声匿迹 D.怂.恿(sǒng) 凛.冽(lěn) 断章取意 深恶痛疾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
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B.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C.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令人陶醉。 D. 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我市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圣”王羲之的《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而唐代颜立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很
语文试题 第1页 (共8页) 深远。有‘学书当学颜”之说。
B.《童年》中的阿廖沙是个善于观察、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家里,他饱受欺凌;但在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和许多善良正直的人影响下,他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但 而且 D.虽然 而 况且 6.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奔波;“辛苦恣睢”
语文试题 第2页 (共8页)
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7. 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此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D.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连月不开.(放晴) 春和景.(日光)明 B.长烟一.(全,都)空 把.(持,执)酒临风 C.增其旧制.(规模) 去.(离开)国怀乡 D.薄.(少)暮冥冥 吾谁与归.(返回)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衔/远山,吞/长江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语文试题 第3页 (共8页)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C.“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三、(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译文:
(2)译文: 12.古诗词填空。(5分)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
勉:“长风破浪会有时,。”
(5)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
,”的理想。
13.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3分)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如,;如,。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四、(本大题8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
与?低碳?同行
①不论在国际话语空间,还是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间,?低碳生活?,正在成为我们主要的话题。
语文试题 第4页 (共8页)
号考
题 答
得 名 姓不 内 线 封 密级班 密
校学
当人类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需要的资源、能源越来越稀缺,气候变化越发异常灾害频繁时,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生存观念?于是,?低碳生活?这种新的人类生存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流行起来,成为时尚。
②所谓低碳,英文为?lowcar-bon?,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直接与碳排量有关系:到了夏天,碳排量会激增,你少开一天空调可以节省8公斤碳,你如果自驾车消耗了100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公斤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树才能弥补,办公室冷气8小时人均消耗10公斤;用电脑10小时消耗0.18公斤;洗热水澡15
分钟消耗0.42公斤;吹头发5分钟消耗0.036公斤;煮咖啡两杯消耗0.03公斤……
③实现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以联合国近日发表的一份数据报告为例: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这可以每天减少大约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④过去这些年,我们欠下地球不少?碳债?,是开始偿还的时候了。只要我们戒除各种高能耗的不良生活习惯,节能减排便水到渠成。
⑤在以低能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方式中,我们不仅要低碳,更要加入?碳补偿?的队伍。所谓?碳补偿?,是指个人或组织向二氧化碳减排事业提供相应资金,以充抵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家庭、企业和运输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碳补偿?作为一种自主减排新方法正日益受到瞩目。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好机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⑥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植树造林等碳汇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作为?碳补偿?,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林业碳汇?这项活动中来。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大森林的保护,使碳补偿迅速发展,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为企业志愿参加造林和森林保护与经营活动增加森林碳汇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国绿色碳基金,并在七个省实施碳汇造林项目试点工作。
⑦环境是成本,也是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对企业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携手,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做出共同的努力! 14.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实现“低碳”的途径。
答: 15.文中列举了大量数据,请结合第②段内容说明其作用。
答:
语文试题 第5页 (共8页) 16.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林业碳汇”的理解。
答: 17.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与“低碳生活”有什么联系?
【链接材料】?地球一小时?是指公众关闭灯光或其他电器一小时,它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2010年3月27日20点30分到21点30分,北京故宫、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帝国大厦、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伦敦眼?摩天轮和世界第一高楼——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等世界知名建筑熄灯一小时,全球数千个城市参加了今年的活动。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
语文试题 第6页 (共8页)
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8.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答: 19.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答: 20.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 答: 21.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五、(本大题1小题,共50分。)
22.电影《把爱传下去》讲述小主人公崔佛为改变世界,想出了一个方法——“Pay it Forward”(把
爱传下去)。就是说,他去帮助三个人,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被帮助的人再去帮助三个人。按这样发展下去,人人都会去帮助别人,人人也有机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世界将因此得到改变。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以“把传下去”为题,补全题目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 第7页 (共8页) 参考答案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3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11.⑴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
⑵在朝廷做官则替百姓担忧,退处偏远的江湖则替君王担忧。 12.(1)学而不思则罔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直挂云帆济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3.示例: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14.一种是直接减排,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一种是间接减排,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等碳汇措施实
现“碳补偿”。
15.要点:第②段列举大量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直接与碳排量有关。 16.“林业碳汇”是指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林业活动。
17.答案要点:①关闭灯光和电器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量。②开展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公众节能
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18.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9.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
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20.运用比喻和对比,表现出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巨大反差,表达了我突然产生的惊喜之感。 2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
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2.略
语文试题 第8页 (共8页)
篇四: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一)
语文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合(qiè) 沉淀.(diàn)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 B.折.腾(zhé) 迸.溅(bèng) 相形见绌.(zhuō) 面面相觑.(qù) C.追溯.(shu?) 针砭.(biān) 锲.(qì)而不舍 风雪载.(zài)途 D.挑衅.(xìn) 休憩.(qì) 怒不可遏.(è) 强.(qiǎng)词夺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泛滥 沦陷 语无伦次 再接再厉 B.取缔 泄气 莫名其妙 一泄千里 C.浮躁 愧怍 迫不急待 按部就班 D.证券 拮据 苦心孤诣 根深帝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 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
在我们面前。 4.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览室里静的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B、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C、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我市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7、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初中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散文集。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不惧困难。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作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奴仆。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8、对下列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山早行》颔联写鸡蹄、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了,具体化了。
B.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共62个字,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生活情景,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重境界。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为现实而悲叹,为人生而悲叹。
D、《月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中“透”字传神,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 9、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恰当的一项是( )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吵起来。这时,班长说:“ ”
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10、下列诗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C.物事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故乡》中一段文字,完成9-12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
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但 而且 D、虽然 而 况且
10.“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11.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奔波;“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12. 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此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D.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四、阅读《敬业与乐业》中的一段文字,回答17-20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甲】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乙】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丙】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丁】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7、下面是文段中的一句话,它应还原到原文中的 ( ) 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8、在节选文字横线处加一句名言,较合适的一项是( ) A.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人是其事业之子。” B.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心灵里没有音乐,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C.清代学者梁章钜说:“凡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D.苏联作家高尔基说:“如果享受工作的乐趣,那么人生是天堂。” 19、概括“职业趣味”每一点的意思,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每项职业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看其自身变化,给人以新鲜感。 B.第二,经艰苦奋斗取得成就,会有成功的喜悦。
C.第三,与同业比较骈进,因竞争而得快乐。 D.第四,专心于工作,省却无限闲烦恼。 20、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B.这段文字作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淘神
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最后谈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这段文字论证严谨。 C.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D.选段结尾处作者引用孔子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1如果在节选文字横线处加上一句名言,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是其事业之子。”(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心灵里没有音乐,决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英国诗人柯尔律治) C.“如果享受工作的乐趣,那么人生是天堂。”(苏联作家高尔基)
D.“凡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之,必在慢之。”(清代学者梁章钜) 22.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 ( ) A.要乐业。
B.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C.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
23下面的事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种看法的一项是( )
A.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是因为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他们为之奋斗,乐在其中。
B.宇航员在进行失重适应训练时要忍受难以想像的痛苦,但伟大的使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 C.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喊累,因为他们身入其中,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D.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五 陈涉世家
17、挑出下列各组中黑体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B、发闾左适(zhé)渔阳九百人。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xíng),为屯长。 D、道不通,度(du?)已失期。 18、下句中的黑体代词分别的是何人,选择正确的一项:( )
1)若.为佣耕。 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忿恚尉,令辱之.。 4)以激怒其.
众。 A、吴广 守丞 将尉 陈胜 B、陈胜 将尉 吴广 将尉 C、陈胜 扶苏 吴广 将尉 D、吴广 扶苏 将尉 吴广 19、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 A、《陈涉世家》一文中的人主要人物是陈胜。
B、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他所说的“鸿鹄之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
C、《陈涉世家》一文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实质,就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D、《陈涉世家》一文充分表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 20、选出对下列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 ( )
苟富贵无相忘。
A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追求高官厚禄的远大志向和与同伙生 死与共的感情。 B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 C此句反映了陈胜要改变自己和同伴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地位。
D此句反映了陈胜要与同伴们一起推翻之后共享胜利果实的迫切愿望。 六 课外文言文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
月光下的探访
①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 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和闰土比童年生活)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 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 一定是怀念着它新
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 ,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 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④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 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息咽了回去--我 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但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如晓的智慧.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它们俯瞰过,超越过多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橡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我踞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而此时它空着,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夜光,这使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微型的天堂。
⑤如果人真有来生,我期望我来生只是一只太阳雀鸟或者更鸟,几粒草籽、几滴露水就是一顿好午餐。然后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云彩,掠过大地,不伤害一片草叶。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一一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28.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作者在月夜探访了哪些对象?表达了种什么感情? 答:
29.下面是节选自选文中的两个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①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②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答: 30.品味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
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看、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答: 31.作者月夜探访后竟然产生了要做一只鸟的奇妙想法,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
立 春
筱筱,你问我为什么不把纪念册写给你时,我说了谎,说我忘带了。好几个夜晚,我坐在写字台前,咬着笔头,想把我们这四年来的辉煌写满,我怕你会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可我们这四年来,又似乎没有什么,只是肩并肩一路向北,然后不说“再见”,就天各一方。 2003年,我们十三岁。
阳春三月,日历上说,今天立春。你被老师带进教室,“她叫筱筱,是今天转到我们学校的。”你热情地和大家问好,我有幸和你成为同桌。你一直和我说话,而我则羞涩地说,我不爱说话。你说没关系,我说你听。那年,我们五年级,即将小学毕业。 2004年,我们十四岁。
面临升入中学的考试,我一直冒汗。眼看考试时间要到了,我还有很多题没做。你顺手扔来一张纸条,不幸被老师发现。你一直不肯说答案是给谁的。结果影响了你的成绩,你却笑着说:“我们又可以在一个班了。”那年,我恨,是我的自私和懦弱害了你。 2005年,我们十五岁。
你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七,那天,你约我爬上屋顶,大声喊:“妈!我十五岁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原来没妈的孩子也可以这么快乐。那年,我感到我们都很幸运。 2006年,我们十六岁。
面对雪花似的试卷,你的成绩开始出落到顶尖,而我则一退再退。我开始逐渐与你疏远,而你则在这个春天告诉我,因为后母的原因,你要转学了,并把纪念册给我填。那年,我后悔自己不懂得在失去前的珍惜。
2007年,我……十七岁。
离别的感伤像图书馆墙壁上潮湿的藤蔓,从立春开始悄然爬满整个校园。没关系,我们说过,十七岁不哭!
今天,我去给你寄纪念册,忽想起,有一年春天,你带着诗一样的心和纯真的脸庞来到我身边。从此以后,每逢立春,我便都会感觉如此甜蜜,那么美好!留下祝愿那些和我们一样即将分别又来不及说“再见”的人。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构思新颖、形式独特的考场作文。作者将同学之间的生活和纯真的友情定格为一帧帧流动的画面,在平淡中叙述中将真情化作了永恒的美丽。文章以送纪念册始,以寄纪念册终,收尾呼应。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摄取了几个典型的场景,表现出同学之间的纯洁的友谊。文章的结构开合自如,布局缓促有致,表现出小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
微笑面对生活
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很多件事。其中,不乏失败的事。面对失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一听说做什么事失败了,马上就一蹶不振,整天自暴自弃;而另一些人则不同,面对失败,他们总会积极的寻找失败的原因,重头再来。
有一句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罗曼罗兰也曾说过:“要化悲痛为力量。”的确,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一定不能一蹶不振,要学会微笑面对失败。不要把失败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去狠它,因为狠你的敌人会影响判断力。我们应该把失败看得轻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它,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古今中外,有成万上亿的人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面对过失败。他们有人迎难而退,有人曾做过努力,有人坚持到了最后。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后来有了成就,而另两种人则相反。
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年轻的时候,作生意、竞选仪员,前前后后努力了将近二十多次,均以失败告终。但他最后终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林肯相反的,是国民党军队的薛岳将军。薛将军在国军中有“华南虎”的称号,是蒋委员长旗下得力干将之一。他运筹帷幄,巧妙击退日本人多次进攻。当薛将军被媒体神化之际,他却因为骄傲被日本杀的大败。从此以后,华南虎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指挥过什么像样的战役了。
再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多次失败。有的失败,甚至都要大得超出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我们不能气馁,不能向失败认输,那样的话,就相当于抛弃了自己。我们应该勇往直前,一心只想着战胜失败,或得成功的那一刻,也不要有任何杂念,不只是狠,太乐也会影响判断力。
面对缺陷
缺角的月亮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却同样可以把清柔的光芒撒满人间;清澈的溪流虽然没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但却同样可以让溪边的小花摇曳生姿。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时候缺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仍可以放射出光彩。
缺陷有时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张海迪,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翻译出大量的作品;霍金,一个永远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他的思想却穿越了宇宙,到达了那神秘莫测的黑洞;史铁生,双腿的残疾让他有了对社会清醒的思考,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他向文学道路迈进的步伐??我们不能不说他们的人生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可正是他们的缺陷,激励他们前进,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想像的勇气和毅力,让他们的人生因为缺陷而更加绚丽!
缺陷有时可以成就另一种美丽。一只漏水的木桶是不完美的,每次打水,都会因为它的缺陷而洒下一半的水。可是不经意间,那些洒下的水却成了小花们的生命之泉。就是这些漏下的水浇灌出人们脚下的一片芬芳。不错,缺陷并非永远都是不好的,也许不经意间就造就了另一种美丽。
有时,因为有了缺陷,才能拥有更多的美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圆失去了一个角,它很伤心,便决定去寻找那丢失的一个角,因为有了缺陷,所以这个圆转动得很慢很慢,所以它在前进的过程中,可以与蝴蝶相互追逐,可以和溪流玩耍,也能和小花们一起快乐地歌唱。一天,这个圆找到了它丢失的一角,它很开心,可已是完整的它开始了飞快地转动,从此,它来不及和蝴蝶打招呼,没办法听溪流的歌唱,也不可能停下来嗅嗅花朵的芳香。它就在那里飞快地滚动着,直到有一天,这个圆毅然扔掉了自己刚刚找到的那一个角,它宁愿做一个有缺陷的圆,也不要失去那么多。是啊,有了缺陷,才有动力去努力挑战自我,才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更多的美。
缺陷也是一种美,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因为每个人的缺陷,世界才会多姿多彩;因为缺陷,我
们才会奋起直追,成就另一种美丽,创造令人惊叹的辉煌!
篇五:选择题——故乡
故乡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3)阿!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⑷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5)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1.“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是因为( )
A.将要搬家到异地谋生,心里难过。 B.回故乡时值深冬,天气阴冷。 C.离开故乡多年,已经人地两生。 D.看到故乡衰败景象,触景生情。 2.第四段最后一句“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本没有什么好心绪。”的意思是( ) A.“我”认为自己之所以感到悲凉,是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 B.家乡虽变坏,但它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因而进行自我安慰。
C.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寻找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二)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A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的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 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B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请为选文第一段的括号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
A.即使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而 况且 D.虽然 但 而且 2.文中划线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旧中国社会落后,贫穷在下层人民之间的轮回。
B.“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通过对比表现了闰土生活的劳碌与命运的艰辛。
C.“可悲的厚障壁”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
D.“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生活磨难已经使闰土变得麻木了。
3.曾经英俊、活泼、能干、健谈的少年闰土变成了一个憔悴、迟钝、麻木、寡言的“木偶人”,作品所揭示的主要原因是( )
A.无情的岁月打下了自然的印痕。 B.生活困窘,受苦太多扭曲了人性。 C.沉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造成的。 D.心里觉得异常痛苦,抑郁而成的。 4.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 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5.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
A.生性沉默寡言。 B.苦难生活的磨练使他意志坚强。 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 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
6.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 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7.下面对“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8. 下列选项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B.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9.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有条不紊地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所忆。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主要是
因为已是冬天,触景生情。
C.文中“闰土”的着墨最多,因为“闰土”的命运就是当时广大贫苦劳动人民的命运,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D.文中多用对比的写作方法,使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10.选出对《故乡》主题概括不准确的一项( )。
A.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B.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表现了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悲惨现实,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可悲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希望下一代亲密友爱、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
C.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他们不奋起抗争的强烈不满。
D.这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同时指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11.“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到:‘老爷’!”,理解句中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A.“终于”说明封建等级观念最终还是压倒了闰土心理保留的对迅哥儿的纯洁友情,“分明”表明那叫声给“我”的感觉是刺耳的,令人心寒的。 B.“终于”写出了闰土的态度到头来还是“恭敬”的,“分明”写出了那叫声给“我”的感觉还是清清楚楚的。
C.“终于”说明闰土曾经犹豫了很长时间,“分明”写出了那叫声还是很清楚的。 D.“终于”表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分明”就是清楚。 12.对闰土“欢喜和凄凉”、“没有作声”的原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很高兴,但悲惨的生活又使他痛苦难言。 B.悲喜参半,不知从何说起。
C.内心矛盾纷乱,理不出头绪。 D.老实忠厚,不善言谈,不善表达情感。 13.对中年闰土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闰土受到多重的压迫,生活艰辛,但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闰土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闰土遵守封建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闰土见到“我”时虽没有很多的言语,但儿时的记忆不会忘记,两个人的心灵又融合一处。 14.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奔波;“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15.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此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D.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16.对“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眬”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
1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
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
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 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
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18.对文段中各知识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B.“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C.“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D.文中写出“我”对同闰土的隔阂发展到这地步感到惊愕的一个词是“隔绝”。
《故乡》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1.D 2.C
(二)1.D 2.A 3.C 4.D 5.D 6.B 7.A 8.D 9.B 10.C 11.A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D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