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结果作文
精选作文:过程与结果作文
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过程与结果
高考作文素材:过程与结果
名言
比赛的过程更重要。——孙继海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而应当对琐事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培根
梯级不是为休息而设,它只是供人一足踏上使另一足更高而已。——赫胥黎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谚
经典素材
美国的愚公故事
(漫长过程缔造伟大结果)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当今,美国南达科他州也出现了一位“愚公”,他要把一座高183米的山变为世界最大的雕像。这虽然是为了实现一些印
思想素质教育让学生弄明白究竟怎样做人,身心素质让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学生有能力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综合文化底蕴,这样,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由知识上升为能力和素质,在学生身上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有潜力、有能力、有素质靠自己的力量长大和生存,谋求发展和有利于社会。
启功先生“文革”中一事
(把苦难看成人生的一段过程)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文物鉴赏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老已年过九旬,但精神依然矍铄,言谈之间充满乐观豁达的精神。他回忆起自己50多岁时处于劳改之中,妻子亡故,生活极度艰难,自己为自己做了一则墓志铭。但是尽管当时心境苍凉,墓志铭里却还是充满幽默。
启功先生的学生曾向外界提及启功先生“文革”时候扫厕所的事。那时很多文艺工作者和他一起被劳动改造。大部分人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启功先生却依然乐观。有一次启功先生和另一个先生打扫公共厕所,启功先生一边打扫一边谈论起扫厕所的方法诀窍来,另一个先生深深叹服启功先生做任何事情都乐在其中的精神。
扫厕所而从中总结经验,这真是懂得重视过程的典型啊。
中医治病的过程需要明朗化
(过程很重要)
中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但是与西医相比,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还是太小了。究其不能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就是因为过程太晦涩。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因此西医在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通过科普宣传和患者的自身感受,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本来治病是应该注重结果的,但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危时,人们也就多投入了几分精力,不但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这一看过程,西医就明显地占有了优势。检测手段,复杂仪器让患者感到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在支撑着他;高烧不退,频繁换药他心里都觉得踏实。因为他明白高烧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而不同的药是针对不同的菌群,细菌也具有耐药性,新药会杀灭耐药菌群,病毒还会变异,等等,不一而足。
看中医治病的过程就非常的难,难以科普宣传,难以让外行明了。而且简单的诊病手段也让患者感到忐忑不安。你能让一个接受过现代科技教育的人接受阴阳五行吗?你能让一个普通患者明白脉象的浮滑沉涩?我曾在医院里听一患者问医生:中医怎样消炎?医生回答:中医没有这个概念,比较相近的是清热。医生的回答应该说也没有错,可这样的解释患者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在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医应该有一些调整,让过程变得明朗一些,便于理解一些。
爱迪生的发明过程
(任何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
爱迪生为了研制灯丝,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研制蓄电池整整花了9年的时间,试验了9000多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连他最好的助手也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却坚忍不拔,毫不动摇,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每项发明都有一个艰辛的、充满心血和汗水的过程。
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敢于面对漫长艰辛过程的精神。
杰出作品的形成过程
(过程是一种苦涩的历练)
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大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
西汉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西晋左思写《三都赋》,写了10年。宋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前后共用了19年。明代的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共花了30年。清代的孔尚任写《桃花扇》,前后花了15年,易稿5次。清代的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前后增删5次。
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的故事
(过程可以多样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追寻成功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事在人为,关键是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去走。经过不懈的努力过程,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发明显微镜从而发现细菌的列文·虎克在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不好,中途就辍学了,在荷兰一个市政府做看门人。
他没有受过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但他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他喜欢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他觉得生物世界奥妙无穷,有一种巨大的魅力让他着迷。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他长期钻研,1665年,列文·虎克研制出了一台显微镜,对他来说,这无异于如虎添翼,仿佛有了一张走向微观世界的通行证。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些肉眼很难看清楚的东西,比如苍蝇的翅膀、蜘蛛的脚爪、羊毛的纤维。微观世界的精彩令他兴奋不已,他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
1673年,他将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一文,寄给英国皇家学会。这篇文章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许多人对文章中的内容抱怀疑态度。因为文中所述的微观世界谁也没有见过。列文·虎克并不气馁。他想只有更有力的证据,才能扫除权威们的偏见。他继续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细菌。
1680年,列文·虎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是对他20年来刻苦钻研的最好褒奖。
发现煤气的过程
(成功的过程是多样的)
今天,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煤气作为能源。把煤变成煤气的实现,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与此同时,人类也将永远记住煤气的发现者,英国化学家威廉·梅尔道克。
威廉·梅尔道克小时候有一天,在山坡上挖到一些页岩。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石头可以用火点着。然而,小梅尔道克突发奇想,把这块石头带回了家。之后,他找来一个水壶,把页岩放进壶里,然后给水壶加热。
“把它加热后,会变成什么呢?还能点着吗?”小梅尔道克边想边认真观察水壶里的变化。
过了一会儿,水壶嘴里开始向外冒出气体。小梅尔道克打开了壶盖,然后划了一根火柴,想看看页岩还能不能点着。没想到燃烧的火柴刚一伸到水壶上面,火焰就猛地往上蹿了起来,气体燃烧了!
20年以后,1792年的一天,梅尔道克在研究煤矿物质时,想起了童年时代玩煤的游戏。他想:“能使火焰突然蹿高,说明气体燃烧了。这种气体也许有些利用价值。”就这样,人类运用煤气的时代开始了。
吴士宏:从小护士到董事长
(成长的过程)
吴士宏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每一次命运的转折给予她的都是沉重和收获并行,众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传奇,已经成为她人生中沉甸甸的财富。1985年,在获得高等自学考试英语专科文凭后,她从医院的小护士进入IBM中国公司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从办公勤务、销售员直至IBM公司华南分公司总经理,被同行称为“南天王”。1998年,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1999年6月,“因事
业和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辞职,再次引起震动。1999年10月,出任大型国有企业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2001年,出任TCL为
从一无所有到身家显赫,一砖一瓦演绎着神奇传说??
登山的过程
有一个人看到一座山,他很想知道山的那一边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攀登那座山。但是,他慢慢开始怀疑:“山的那边,真的有我想要的东西吗?有许多山,我为什么偏要上这座?我真的能到达山顶吗?如果不能,我还有路可退吗?”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人看到一只雄螳螂为了追逐雌螳螂,落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他不禁对着这奄奄一息的雄螳螂说:“难道你的爱就是为了粉身碎骨吗?”
螳螂用虚弱中透着坚定的语气答道:“不。我的粉身碎骨是为了爱。”
那人彻悟。释然。
自己在乎的原来并不是看到山的那边,而是体会登山的感觉。
跳龙门重在过程
鲤鱼们都想跳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它们就会从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了。
可是,龙门太高,它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摔打得鼻青眼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它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让我们都可以跳过去。如果连一个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它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它们的要求。
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地变成了龙。
不久,变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什么两样。于是,它们又一起找到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们要想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只有在跳龙门的过程中,你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变成了真正的龙啊。”快乐在于忙碌的过程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美好
有两个人出去探险,目的是找到一种珍贵的史前动物化石。途中经过一个大山谷,谷中鲜花绽放,芬芳异常,鸟语清脆,清泉泠泠,简直是一个世外仙境。一人流连其中,行步缓缓,左顾右盼,诗情焕发。另一人不停地催促他,提醒他们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他们的目标在于那种化石。
这两个人,谁更正确呢?这两个人的矛盾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生活态度的矛盾。人生,为我们设置了这样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在于你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哪个对你而言更加美好。如果你喜欢成功的鲜花和掌声,喜欢鹤立鸡群的感觉,那么心无旁骛地去追求你的结果吧。然而,当你老了,回顾你的一生,你不要因为错过了路边的风景而遗憾!爱,重在过程
下页篇二: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
一、黄荣华老师介绍
黄荣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1984年走上语文教育岗位。2001年始先后师从陈文高先生、黄玉峰先生、于漪先生。现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在几十年的语文教育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育观:教育就是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唤醒、解放其生命力。这种对生命约束与解放的双重意义,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伴随这种语文教育观的形成,也逐步形成了“生命体验”和“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教学特色。
实践→总结,总结→实践??循环往复的探索,使语文教育始终处于行进状态。2000年和2003年发表的《语文学习的
家一致认为,要通过作文题的引导,把他们逐步引向生活深处,引向阳光地带,真正感受到“物质的诗意光辉向着我们微笑”(培根语)。于是,我决定给学生提供“世界,早安”这一题目,作为
只有
低呈现出来的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不是教师自己对学生作文给出的静态的分数或等
说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转化,是一个生命体的某种欲念、情趣、意志等等的表达,它带着作者可感可触的体温,响着作者或舒缓或急促的呼吸与心跳,展现着作者非常个人化的爱好与趣味??个体人生独特的酸甜苦辣哭笑悲喜爱恨情仇尽在文章之中显现。所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清人叶燮论诗时说:诗中表现的“事”、“情”、“理”三种内容,全部紧贴诗人本身的人生,“事”反映诗人多种多样的生活经历和人际遭遇,“情”表现诗人各式各样的人生欲念和人生感慨,“理”述说诗人不尽相同的人生概念和人生哲学。其实,无论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还是一般的作者,他们作品中所述的“事”、“情”、“理”,都是作者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开掘与把握。正是这种开掘和把握,使得文章有了作者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我们读懂了屈原;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我们仰视苏东坡;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我们感喟柳三变??
如果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理解,我们可以给文章一个这样的定义:文章是借助特定的形式表达作者生意念的独立成篇的文字,经典文本都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个性化文本。
何为作文?它不等同于中考或高考的应试文章(目前中学作文训练基本上以近年高考作文题目隐含的写作方式为基本的训练方式,实际上是将作文等同于应试文章了)。它远不只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一般应用文写作有固定的格式,复制即可,不需要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它应当是学生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表达的对世界的发现(发现的自我与他者),它是学生介入生活时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对他者与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的缺点、缺陷)。
作文于学生有何意义?这一答案也许多种。在笔者看来,作文于学生的意义,是语文教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学生升学的必须,更是学生文化生命成长的必须。学生通过作文,通过整体性生成的作文过程,在逐步习得作文之法的同时,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困惑,解开一个个情感纠结,获得一次次思想启迪,成长为具有文化表现力的文化生命体。
这里用“文化”二字修饰“生命”,是想强调:人的生命体不是自然生命体,而是文化生命体。与其他动物比,人因为文化性而显示出他的卓尔不群。或者说,人因为有文化而区别于动物。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性即人性,人性即人的文化性。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不由自主地降生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以某种文化方式生活着。这种文化方式由语言、习俗、道德等构成,它基本上规定了人的行走方向。就普遍性而言,人类几千年来形成了一些共通的生活准则,如诚实、担当、进取、友爱、仁德、悲悯、创新、追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写作者的个体特质而言,他既要传承共通的历史文化,张扬人类的基本生活信念,同时又要表达个体的生命意念,体现个体生命意念的独特性。
中学的作文教学应当看到“文化”二字的意义,也只有认识到了“文化”二字对学生文化生命成长的意义,才可能真正有一个整体性生成的“过程化结果”。
??
一位特级教师如是教,那么我们那些职初、中级或是已经高级的老师们的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虽然这篇文章讲述了关注作文教学“过程化结果”,但是我倒想说,假如我们课堂教学有了过程化、有了反思与感悟,那么结果一定会是“良性”的。
篇三:关于过程与结果的优秀高中考试作文
材料主题:过程与结果
优秀的高中考试作文
作文题目:
1.享受花开,刹那芳华
2.过程与结果
3.享受路边的风景
4.注重过程
5.沿途风景也很美
享受花开,刹那芳华
人生在世,总是于过程和结果中不停穿梭,一些人驻足于过程的美好,一些人注目与结果究竟如何。我想,人生是一朵花,我们只需用心享受花开的过程。不必在意最终的花瓣凋零抑或花香湮灭。
在乎过程或者是结果有时可以决定我们的成败。专注于过程可以让我们身心更加自如,不必考虑结果自然会减轻我们心灵上的焦虑和压力,也许无形中我们会获得更好的结果。也许享受并欣赏过程,成功便会自然而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确,我们在评判人物成就时,更应注重的是过程是否精彩,而不是其结果如何。西楚霸王项羽一生金戈铁马,气吞山河,英雄气概无人能敌。“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他豪迈的写照。尽管最终没能称
霸天下,位临至尊,落得乌江自刎,无奈别姬的下场。但他人被后人千古称诵,五代敬仰,奉为英雄的代表人物。究其原因,是因为项羽的一生有精彩的过程。这过程中足以获得世人的尊敬。又如诸葛亮,尽管“出身未捷生先死”,但他的一生中辅佐刘氏三分天下所展现的忠心与才智也足够折服世人,流芳千古,也可以“长使英雄泪满襟”。是的,是过程的精彩让人生换发光芒,是过程中的品质让英雄成为榜样。
让过程更加精彩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二结果不过是一种附属品而已。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着,拼搏着,为心中的梦想奋斗着。固然好的收货更会让生活绚丽多彩。即便结果不随人愿,但只要我们用心享受过程,感受美好,我们就不是失败者。
昙花一现,但它在刹那的过程中展现了永恒的美好;杨柳已枯,但它在翠绿的时节中记录分别的滋味;白云已散,但它在存在的时刻见证了蓝天的永恒。过程之魅力,就在于此。
人生是一朵花,只要我们用心去享受花开的过程,哪怕只是如昙花般一刹那的美好,也足以留下永恒的芳华。
过程与结果
注重过程,淡对结果。居里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人,她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使其被后世敬仰。在她成功的时候,她没有注重功名。当好友见她将金章给孩子当玩具时大惊不已。可她却回
答,我注重的追求梦想的过程而非结果。这枚金章对我无用,还不如给孩子当玩具,教育他不要在意名利。
现在的我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少年时代,正是一个编织梦想的时代,我们在梦想的激励下艰难前往。有多少人能情景下来。一步一步地沿着梦想推引的方向前往。又有多少人只是一味的幻想,只是想象结果如何,而不将丝毫的力量去实际的追求。结果虽然难道过程不是更加精彩吗?注重过程,去追求,对于结果,淡然处之。
注重过程,结果如何,不会留下惭愧。叹天下三分,益州衰微;七擒孟获,六出齐山,纵出师未果,亦无愧与先皇。英雄不以成败相论,正更高歌千古。结果如何又能怎样,依旧中二表传今,正史留名。
七十年代是一段充满灾难的岁月,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这个民族再次陷下水深火热之中,正是由于忽视过程,过分追求结果,这才是国民越发穷困。灾难连连。八十年代的中国为追求美好而光明的未来。注重结果,无疑是幻想家的做法。
真正的成功这往往是不断地追求。追求在梦想道路上的奇花珍草,而不是驿站短暂的休息;真正的强者收集的是在道路上落下的汗水与热泪,而不是终点一瞬即逝的笑声。过程中的脚印见证了我们人生的风和雨,艰难和险阻,只有在过程中用尽全力是自己以最佳姿态面对困难,才能得到胜利时温故过程的舒心之笑。
人生是一个登山的过程,所有人都想到达山顶,一览天地山川。但却只有那些规划路线的人能真正的获得结果;而那些只是在山脚下幻想登顶之人无疑是麻雀,不可能像大鹏一样游绝天地,看尽上河风光。在过程中你不仅见证奇景,而且俨然成为景中之物。追求既是一种美景。
享受路边的风景
在通过人生成功的道路上,即使有万般苦难,即使有荆棘密布,即使有鲜花掌声名,但朋友不要忘了路边的风景,当你向他挥手时,你便选择了成功。
生活中总是有很悲哀,而应将悲哀化为力量的翅膀。试想,如果登山者一心想要到达顶峰而忽视山中的美景,即使他成功了,他的人生会有很多的美好吗?试想如果冒险家一心想发现宝藏,那么冒险的刺激,冒险的娱乐对他来说有意义吗?正如一位名人说:“当你追寻成功,为什么不回头望一下自己的脚印……”成功固然重要,但缺少了美好的印象,就很难成功。
肖恩史蒂芬森,一生下来就发现他患有成骨不全病。但他打破的毅力活到了30岁,虽然他遭受过数百次骨折,他的身高只有3英尺,体重只有49磅。但他励志成为演讲师,并在大学主修政治。他并没有想着自己的生存时间的长短,他享受着他成功路上的每一处光景,从而为自己赢来了无数人的掌声。享受生命的历程,为人生添彩!
从古至今的科学家,他们从未想过成功会带来什么,他们只埋头于自己的兴趣,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即使失败多次,他们也欣然面对。给人类出行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杂交稻是袁隆平先生的旅程;两弹一星是邓稼先先生的骄傲;辽宁舰是罗阳先生的汗水。。。他们享受过程,所以取夺了巨大地成就。相反多少人因为想成功不择手段丢失本性而落得个家婆人亡;取悦没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带来的下场人人皆知。但为何多人重蹈覆辙?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身边众多的美景,失败是必然的!
欣赏享受路边的风景,你会看到夕阳的炫美,发现百草互相召唤的故事。这样成功时,咀嚼嘴里的苦涩也是甜美的。
注重过程
无论经历还是挑战抑或是学习,都有一个过程。当然,同时存在一个结果。但不去想结果是喜是悲,带给我们的只是赞美或勉励,而真正充实我们内心的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无法抹去,对我们来说,也是最重要的。
过程才是最牵动人心并使人常记与他人心中的最无可替代的珍品。爱迪生发明电灯,大家都铭记于心。因为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以及他的永不言弃。发明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换来一次又一次的试炼。并在发明过程中,他知道各种材料的属性,虽然很难,但是受益匪浅。
下页余下全文篇四: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过程与结果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过程与结果
一、过程与结果
思想l: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俗话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比如小学有个结果,中学也有个结果,这些结果只是人生大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长亭更短亭,驿站后还有驿站。个体人生这个大过程又从属于人类历史这个更大的过程,而人类历史也只是宇宙时间上的一小段。为此,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充实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中某一点上的成功而停止奋斗。错把一个驿站当作人生这列火车的终点站,那只能有一个结果.我们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北宋三苏之一苏辙,后半生筑室于许,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中国文艺词辞典》)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可谈?其实,死这生命的最后一个站台,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意义的终点,因为死只是更大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驿站而已。生命停止了,有了一个结果,但人生的意义却可以永恒,是的,人生的意义正是永恒!看苏格拉底、看鲁迅,他们就是这样。
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
阐释: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曰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一论断引导国人正确地认识到抗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历史证明,伟人的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超前的。当时抗战十月,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中国必亡论,一是中国速胜论。这两种对抗战的过程和结果的认识无疑是错误的。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抗战发展过程中的波折和复杂,或夸大或缩小了抗战的波折和复杂。
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
阐释:有一本畅销书,纸张不多,价格却不菲,书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凭什么征服得读者?其实就是凭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么一个哲学思想。我们现在拥有了奶酪。并不等于明天你也还能拥有这些奶酪,因为世界每天都在运动变化中。我们要想持久地拥有新鲜的奶酪。我们就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的变化。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
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带来消极的结果。
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谁违背,谁将受到惩罚。种瓜固然可以得瓜,种豆也固然可以得豆,但张三与李四的瓜豆收成却有差别。为何?原来二人种瓜种豆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张三勤施肥,勤锄草,瓜豆的收成自然好些;李四无为而治,结果当然也有些无为了。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任何投机的过程都没有好结果。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达到一个结果的过程只有一个,没有捷径。捷径其实就是一种内容最符合规律的过程。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