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昼信基督夜信佛作文
精选作文:精品阅读:昼信基督夜信佛作文
昼信基督夜信佛
史铁生
大概是我以往文章中流露的混乱,使得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信基督呢,还是信佛法?我说我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法。
这回答的首先一个好处是谁也不得罪。怕得罪人是我的痼疾,另方面,信徒们多也容易被得罪。当着佛门弟子赞美基督,或当着基督徒颂扬佛法,你会在双方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努力容忍着的不以为然。
这表情应属明显的进步,若在几十年前,信念的不同是要引发武斗与迫害的。但我不免还是小心翼翼,只怕那不以为然终于会积累到不可容忍。
怕得罪人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机会兼听博采,算得上是因祸得福。麻烦的是,人们终会看出,你哪方面的立场都不坚定。
可信仰的立场是什么呢?信仰的边界,是国族的不同?是教派的各异?还是全人类共通的理性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终极性迷茫?
人的迷茫,根本在两件事上:一曰生,或生的意义;二曰死,或死的后果。倘其不错,那么依我看,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
这样说可有什么证据吗?为什么不是相反——佛法更重生前,基督才是寄望于死后?证据是;大凡向生的信念,绝不会告诉你苦难是可以灭尽的。为什么?很简单,现实生活的真面目谁都看得清楚。清楚什么?比如说:乐观若是一种鼓励,困苦必属常态;坚强若是一种赞誉,好运必定稀缺;如果清官总是被表彰呢,则贪腐势力必一向强大。
在我看,基督与佛法的根本不同,集中在一个“苦”字上,即对于苦难所持态度的大相径庭。前者相信苦难是生命的永恒处境,其应对所以是“救世”与“爱愿”;后者则千方百计要远离它,故而祈求着“往生”或“脱离六道轮回”。而这恰恰对应了白天与黑夜所向人们要求的不同心情。
外面的世界之可怕,连小孩子都知道。见过早晨幼儿园门前的情景吗?孩子们望园怯步,继而大放悲声;父母们则是软硬兼施,在笑容里为之哭泣。聪明些的孩子头天晚上就提前哀求了:妈妈,明天我不去幼儿园!
成年人呢,早晨一睁跟,看着那必将升起的太阳发一会儿愣,而后深明大义:如果必须加入到外面的世界中去,你就得对生命的苦难本质说是。否则呢?否则世上就有了“抑郁症”。
待到夕阳西下,幼儿园门前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亲人团聚,其乐陶陶,完全是一幅共享天伦的动人图画!及至黑夜降临,孩子在父母含糊其词的许诺中睡熟;父母们呢,则是在心里一遍遍祈祷,一遍遍驱散着白天的烦恼,但求快快进入梦的黑甜之乡。倘若白天挥之不去,《格尔尼卡》式的怪兽便要来祸害你一夜的和平。
所以,基督信仰更适合于苦难充斥的白天。他从不作无苦无忧的许诺,而是要人们携手抵抗苦难,以建立起爱的天国。
譬如耶稣的上十字架,一种说法是上帝舍了亲子,替人赎罪,从而彰显了他无比的爱愿。但另一种解释更具深意:创世主的意志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便连神子也休想走走他的后门以求取命运的优惠,于是便逼迫着我们去想,生的救路是什么和只能是什么。
爱,必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
白天的事,也都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
而一切及他之事,根本上有两种态度可供选择:爱与恨。
恨,必致人与人的相互疏远,相互隔离,白天的事还是难于施行。
惟有爱是相互的期盼,相互的寻找与沟通,白天的事不仅施行,你还会发现,那才是白天里最值得施行的事。
白天的信仰,意在积极应对这世上的苦难。
佛门弟子必已是忍无可忍了:听你的意思,我们都是消极的喽?
非也,非也!倘其如此,又何必去苦苦修行?
夜晚,是独自理伤的时候,正如歌中所唱:“这故乡的风,这故乡的云,帮我抚平伤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你曾经到哪儿去了?伤在何处?
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
所以就,“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夜晚是心的故乡,存放着童年的梦。夜晚是人独对苍天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来?我能不能不来,以及能不能再来?“死去原知万事空”,莫非人们累死累活就是为了最终的一场空?空为何物?死是怎么回事?死后我们会到哪儿去?“我”是什么?灵魂到底有没有?……黑夜无边无际,处处玄机,要你去听、去想,但没人替你证明。
白天(以及生)充满了及他之事,故而强调爱。黑夜(以及死)则完全属于个人,所以更要强调智慧。白天把万事万物区分得清晰,黑夜却使一颗孤弱的心连接起浩瀚的寂静与神秘,连接起存在的无限与永恒。所谓“得大自在”,总不会是说得一份大号的利己之乐吧?而是说要在一个大于白天、乃无穷大的背景下,来评价自我,于是也便有了一份更为大气的自知与自信。
“自在”一词尤其值得回味。那分明是说:只有你——这趋于无限小的“自”,与那无边无际趋于无限大的“在”,相互面对、相互呼告与询问之时,你才能确切地知道你是谁。而大凡这样的时刻,很少会是在人山人海的白天,更多地发生于只身独处的黑夜。
倘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拘泥于这一个趋于无限小的“我”,烦恼就来了。所谓“驱散白天的烦恼”,正是要驱散这种对自我的执着吧。
执着,实在是一种美德,人间的哪一项丰功伟绩不是因为有人执着于斯?惟执迷才是错误。但如何区分“执着”与“执迷”呢?常言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执于前者即是美德,执于后者便生烦恼。所以,其实,一切“迷执”皆属“我执”!用一位伟大的印第安巫士的话说,就是“我的重要性”——一切“迷执”都是由于把自我看得太过重要。那巫士认为,只因在“我的重要性”上耗费能量太多,以致人类蝇营狗苟、演变成了一种狭隘的动物。所以狭隘,更在于这动物还要以其鼠目寸光之所及,来标定世界的真相。
那巫士最可称道的品质是:他虽具备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神奇功能,但并不以此去沽名钓誉;他虽能够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另类存在,但并不以此自封神明,只信那是获取自由的一种方式;他虽批评理性主义的狭隘,却并不否定理性,他认为真正的巫士意在追求完美的行动、追求那无边的寂静中所蕴含的完美知识,而理性恰也是其中之一。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这样,他就同时回答了生的意义和死的后果:无论生死,都是一条无始无终地追求完美的路。
是嘛,历史并不随某一肉身之死而结束。但历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进步、繁荣、公正?那只能是阶段性的安慰,其后,同样的问题并不稍有减轻。只有追求完美,才可能有一条永无止境又永富激情的路。或者说,一条无始无终的路,惟以审美标准来评价,才不至陷于荒诞。
基督信仰的弱项,在于黑夜的匮乏。爱,成功应对了生之苦难。但是死呢?虚无的威胁呢?无论多么成功的生,最终都要撞见死,何以应对呢?莫非人类一切美好情怀、伟大创造、和谐社会以及一切辉煌的文明,都要在死亡面前沦为一场荒诞不成?这是最大的、也是最终的问题。
据说政治哲学是第一哲学,城邦利益是根本利益,而分清敌我又是政治的首要。但令我迷惑的仍然是:如果“死去原知万事空”,凭什么认为“及时行乐”不是最聪明的举措?既是最聪明的举措,难道不应该个个争先?可那样的话,谁还会顾及什么“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为了“及时行乐”而巧取豪夺他人——乃至他族与他国——之美,岂不也是顺理成章?
“但悲不见九州同”确是一种政治的高尚,但信心分明还是靠着“家祭无忘告乃翁”,就连“王师北定中原日”也难弥补“死去原知万事空”的悲凉与荒诞。所以我还是相信,生的意义和死的后果,才是哲学的根本性关注。
当然,哲学难免要向政治做出妥协。那是因为,次一等的政制也比无政府要好些,但绝不等于说哲学本身也要退让。倘若哲学也要随之退一等,便连城邦的好坏也没了标准,还谈的什么妥协!妥协与同流合污毕竟两码事。
佛法虚无吗?恰恰相反,他把“真”与“有”推向了无始无终。而死,绝不等于消极,而是要根本地看看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全面地看看生前与死后都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换一个白天所不及的角度,看看我们曾经信以为真和误以为假的很多事都是怎么一回事……
故而,佛法跟科学有缘。说信仰不事思辨显然是误解,只能说信仰不同于思辨,不止于思辨。佛门智慧,单凭沉思默想,便猜透了很多物理学几千年后才弄懂的事;比如“惟识”一派,早已道出了“量子”的关键。还有“薛定锷的猫”——那只可怜的猫呵!
便又想到医学。我曾相信中医重实践、轻理论的说法,但那不过是因为中医理论过于艰深,不如西医的解剖学来得具体和简明。中医理论与佛家信念一脉相承,也是连接起天深地远,连接起万事万物,把人——而非仅仅人体——看作自然整体之局部与全息。倒是白天的某些束缚(比如礼仪习俗),使之在人体解剖方面有失仔细。而西医一直都在白天的清晰中,招招落在实处,对于人体的机械属性方面尤其理解得透彻,手段高超。比如器官移植,比如史铁生正在享用着的“血液透析”。
要我说,所谓“中西医结合”,万不可弄成相互的顶替与消耗,而当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正如昼夜交替,阴阳互补,热情与清静的美妙结合。
不过,说老实话,随着科学逐步深入到纳米与基因层面,西医正在弥补起自身的不足,或使中医理念渐渐得其证实也说不定。不过,这一定是福音吗?据说纳米尘埃一旦随风飞扬,还不知人体会演出怎样的“魔术”;而基因改造一经泛滥,人人都是明星,太阳可咋办!中医就不会有类似风险——清心寡欲为医,五谷百草为药,人伦不改,生死随缘,早就符合了“低碳”要求。不过这就好了吗?至少我就担心,设若时至1998年春“透析”技术仍未发明,史铁生便只好享年四十七岁了,哪还容得我六十岁上昼信基督夜信佛!
篇一:昼信基督夜信佛
昼信基督夜信佛
信仰,恰是人面对无从更改的生命困境而持有的一种不屈不挠、互爱互助的精神。
编者按: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也许这是一篇读起来不够轻松的文章。编辑会议在热烈争论之后,决定把史铁生先生这篇遗作推荐给大家。相信您读完本文后定有收获,因为再浮躁的生活也不能少了对生命价值的悟证和思考。
大概是我以往文章中流露的混乱,使得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信基督呢,还是信佛法?我说我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法。
这回答的首先一个好处是谁也不得罪。怕得罪人是我的痼疾,另方面,信徒们多也容易被得罪。当着佛门弟子赞美基督,或当着基督徒颂扬佛法,你会在双方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努力容忍着的不以为然。
这表情应属明显的进步,若在几十年前,信念的不同是要引发武斗与迫害的。但我不免还是小心翼翼,只怕那不以为然终于会积累到不可容忍。
怕得罪人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机会兼听博采,算得上是因祸得福。麻烦的是,人们终会看出,你哪方面的立场都不坚定。
可信仰的立场是什么呢?信仰的边界,是国族的不同?是教派的各异?还是全人类共通的理性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终极性迷茫?
人的迷茫,根本在两件事上:一日生,或生的意义;二日死,或死的后果。倘其不错,那么依我看,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
这样说可有什么证据吗?为什么不是相反——佛法更重生前,基督才是寄望于死后?证据是;大凡向生的信念,绝不会告诉你苦难是可以灭尽的。为什么?很简单,现实生活的真面目谁都看得清楚。清楚什么?比如说:乐观若是一种鼓励,困苦必属常态;坚强若是一种赞誉,好运必定稀缺;如果清官总是被表彰呢,则贪腐势力必一向强大。
在我看,基督与佛法的根本不同,集中在一个“苦”字上,即对于苦难所持态度的大相径庭。前者相信苦难是生命的永恒处境,其应对所以是“救世”与“爱愿”;后者则千方百计要远离它,故而祈求着“往生”或“脱离六道轮回”。而这恰恰对应了白天与黑夜所向人们要求的不同心情。
外面的世界之可怕,连小孩子都知道。见过早晨幼儿园门前的情景吗?孩子们望园怯步,继而大放悲声;父母们则是软硬兼施,在笑容里为之哭泣。聪明些的孩子头天晚上就提前哀求了:妈妈,明天我不去幼儿园!
成年人呢,早晨一睁跟,看着那必将升起的太阳发一会儿愣,而后深明大义:如果必须加入到外面的世界中去,你就得对生命的苦难本质说是。否则呢?否则世上就有了“抑郁症”。
待到夕阳西下,幼儿园门前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亲人团聚,其乐陶陶,完全是一幅共享天伦的动人图画!及至黑夜降临,孩子在父母含糊其词的许诺中睡熟;父母们呢,则是在心里一遍遍祈祷,一遍遍驱散着白天的烦恼,但求快快进入梦的黑甜之乡。倘若白天挥之不去,《格尔尼卡》式的怪兽便要来祸害你一夜的和平。
所以,基督信仰更适合于苦难充斥的白天。他从不作无苦无忧的许诺,而是要人们携手
抵抗苦难,以建立起爱的天国。
譬如耶稣的上十字架,一种说法是上帝舍了亲子,替人赎罪,从而彰显了他无比的爱愿。但另一种解释更具深意:创世主的意志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便连神子也休想走走他的后门以求取命运的优惠,于是便逼迫着我们去想,生的救路是什么和只能是什么。
爱,必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
白天的事,也都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
而一切及他之事,根本上有两种态度可供选择:爱与恨。
恨,必致人与人的相互疏远,相互隔离,白天的事还是难于施行。
惟有爱是相互的期盼,相互的寻找与沟通,白天的事不仅施行,你还会发现,那才是白天里最值得施行的事。
白天的信仰,意在积极应对这世上的苦难。
佛门弟子必已是忍无可忍了:听你的意思,我们都是消极的喽?
非也,非也!倘其如此,又何必去苦苦修行?
夜晚,是独自理伤的时候,正如歌中所唱:“这故乡的风,这故乡的云,帮我抚平伤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你曾经到哪儿去了?伤在何处?
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
所以就,“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夜晚是心的故乡,存放着童年的梦。夜晚是人独对苍天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来?我能不能不来,以及能不能再来?“死去原知万事空”,莫非人们累死累活就是为了最终的一场空?空为何物?死是怎么回事?死后我们会到哪儿去?“我”是什么?灵魂到底有没有?……黑夜无边无际,处处玄机,要你去听、去想,但没人替你证明。
白天(以及生)充满了及他之事,故而强调爱。黑夜(以及死)则完全属于个人,所以更要强调智慧。白天把万事万物区分得清晰,黑夜却使一颗孤弱的心连接起浩瀚的寂静与神秘,连接起存在的无限与永恒。所谓“得大自在”,总不会是说得一份大号的利己之乐吧?而是说要在一个大于白天、乃无穷大的背景下,来评价自我,于是也便有了一份更为大气的自知与自信。
“自在”一词尤其值得回味。那分明是说:只有你——这趋于无限小的“自”,与那无边无际趋于无限大的“在”,相互面对、相互呼告与询问之时,你才能确切地知道你是谁。而大凡这样的时刻,很少会是在人山人海的白天,更多地发生于只身独处的黑夜。
倘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拘泥于这一个趋于无限小的“我”,烦恼就来了。所谓“驱散白天的烦恼”,正是要驱散这种对自我的执着吧。
执着,实在是一种美德,人间的哪一项丰功伟绩不是因为有人执着于斯?惟执迷才是错误。但如何区分“执着”与“执迷”呢?常言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执于前者即是美德,执于后者便生烦恼。所以,其实,一切“迷执”皆属“我执”!用一位伟大的印
求完美的行动、追求那无边的寂静中所蕴含的完美知识,而理性恰也是其中之一。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这样,他就同时回答了生的意义和死的后果:无论生死,都是一条无始无终地追求完美的路。
是嘛,历史并不随某一肉身之死而结束。但历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进步、繁荣、公正?那只能是阶段性的安慰,其后,同样的问题并不稍有减轻。只有追求完美,才可能有一条永无止境又永富激情的路。或者说,一条无始无终的路,惟以审美标准来评价,才不至陷于荒诞。
基督信仰的弱项,在于黑夜的匮乏。爱,成功应对了生之苦难。但是死呢?虚无的威胁呢?无论多么成功的生,最终都要撞见死,何以应对呢?莫非人类一切美好情怀、伟大创造、和谐社会以及一切辉煌的文明,都要在死亡面前沦为一场荒诞不成?这是最大的、也是最终的问题。
据说政治哲学是
佛家反对“二元对立”,我以为,反对的是二元的势不两立。二元的势不两立,实际是强烈的一元心态。然而,这世界所以是有而不是无,根本在于二元的对立。所以,佛家实际是在强调二元和谐。一切健康的事物,都是基于二元的和谐,身体、社会、理想、修行……莫不如此。
“万法归一”是说这世界的本源,“三生万物”是指这个现实的世界。二者的位臵一旦颠倒,莫说他史铁生了,众生的享年都要回零。
佛法之“空”,料与“空空的行囊”之“空”绝不一致。亚里士多德说,无中生有是绝不可能的。老子却说,有生于无。不过佛家还有一说:万法皆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所以我猜佛家必是相信:有生于空。空,并不等于无。根本的二元对立,并非有与无的两极,而是有与空的轮回,或如尼采所说的“永恒复返”。
而“有”,也不见得就是有物质。有什么呢?不知道。物理学说:抽去封闭器皿中的一切物质,里面似乎还是有点儿什么的。有点儿什么呢?还是不知道。那就可以猜想一回了:有的是“空”!万法皆空,而非万法皆无,所以“空”绝非是说一切皆无。空不是无,空只好是有了。那么它又是一种怎样的有呢?空极生有,料必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势能!即强烈地要创生出无限时空、无限之可能性的趋势。创世的大爆炸,据说就始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这个“点”可否让我们对那个“空”有所联想?
说佛法跟科学有缘,佛门弟子多会引为骄傲。但,若说二者的问题也有同根,未必信众们就都能不嗔不痴。
所谓同根,是说二者的信念有一个相同的前提,即先弄清楚这个世界的究竟,而后,科学的理想叫“人定胜天”,佛法的心愿是“人人皆可成佛”。问题是谁都没说,如果世界尚未究竟或终难究竟,人当如何?就算可以究竟,究竟者也总在极少,尚未究竟和终难究竟的大多数又拿什么去作信的根基?我相信佛门确有其非凡的智慧,确有其慧眼独具的奇妙功法,能够知晓甚至看到理性所无从理解的事物。但是
那么你认为,我讲的对还是不对?
问题是,大众所信的佛法,未必跟个例高人所理解的一样。不管谁到那烟雾腾腾的庙堂里去看看,都会相信,这世上广泛流行的是另种“佛法”。
如何另种?
求财的,求官的,求不使东窗事发的……许愿的,还愿的,事与愿违而说风凉话的……有病而求健康的,健康而求长寿的,长寿而求福乐的,福乐不足而求点石成金或隔墙取物的……
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怎么就成了他们的事呢?莫非也是佛说?
何为神说,何为人传,基督信仰千百年来都有探讨。哪是佛说,哪是人言呢?佛门也曾有过几次集结,高僧们相约一处,论辩佛法真谛,可惜这一路香火已断多时。失去大师们的不断言说与探讨,习佛已流于照本宣科,徒具其表。失去高僧的指点与引领,人性就像流水,总是要往低处去的。如今是人们由着性儿地说佛与“佛说”,人性的贪婪便占上风;众生要“多快好省”地上天堂,庙堂前便“鼓足干劲”地卖起票来。这类“信”徒,最看佛门是一处大大的“后门儿”,近乎朝中有人好办事。办什么事呢?办一切利己利身之事。如何能办到呢?耐心听“芸芸众生”们说吧,其津津乐道者,终不免还是指向某些神功奇迹——免灾祛病呀,延年益寿呀,准确或近乎准确地推算前世和预测未来呀……等等这些我都信,只不信这叫信仰。佛家(道家)的某些神奇功法我也见过,甚至亲身体验过,但我仍认为“看不见而信”才是信仰的根本。如果信仰竟在于某些神奇功法,高科技为什么不算?科学所创造的奇迹还少吗?可就算你上天入地、隔墙取物、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莫非这世上就不会有苦难了?没有了当然好,可那就连信仰也没有了。信仰,恰是人面对无从更改的生命困境而持有的一种不屈不挠、互爱互助的精神!
听说有人坐飞机赶往某地,只为与同仁们聚会一处,青灯古刹、焚香诵经地过一周粗茶淡饭、草履布衣的低碳生活。想来讽刺,那飞机一路的高排放岂是这一周的低消费所能补偿!真是算不过这笔账来?想必是另有期求。
又据说,有位国人对西人道:“还是我佛的能耐大。瞧瞧你们那个上帝吧,连自己儿子的死活都管不了!”
先不论基督与佛均乃全人类所共有,岂分国族!却只问这类求佛办事的心态,原因何在?说到基督与佛,何以前者让人想到的多是忏悔,后者却总让人想起许愿?忏悔,是请神来清理我的心灵;许愿,却是要佛来增补我的福利。忏悔之后,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检讨自己;许愿之后呢,则要看看佛的态度,满足我愿的我为你再造金身,否则备选的神明还很多。
哈!这不过是你的印象罢了。事实上,此类信徒各门各派里都有。
那么,您是否也有与我相同的印象呢?
印象能说明什么!可有什么“统计学”证据吗?
“现象学”的行吗?现象之下自有其本质在,正如佛说“因果”。
……那么你的“夜晚信佛法”,到底信的什么?
首先我相信佛法是最好的心理疗法。佛看这人间不过是生命恒途中极其短暂的一瞬,就好比大宴上的一碟小菜,大赛前的一次热身,甚或只是大道上的一处泥淖。佛的目光在无始与无终之间,对于这颗球体上千百年来的蝇营狗苟,对于这一片灯红酒绿的是非地、形同苦役的名利场,说到底,佛是一概地看不上!而如今的心理疾病多如牛毛,又都是为了什么?比如说方兴未艾的“抑郁症”,你去调查吧,统计吧,很少不是因为价值感的失落。说白了,
下页余下全文篇二:精品阅读
青春是本仓促的书
走过一生,来过一生。告别13的喜怒哀乐,站在14的渡口。看遥远的天边,寂寥的星空,孤独、恒远。一弯新月,无语的悬挂在万家的窗前。守护者多少疲倦的灵魂,安然在平静的梦想。
站在一世的渡口,回眸一生的红尘。盘点一年的心情。年头的期望,年尾的无奈。亲情,爱情,友情,五味杂尘。感情亲情。无怨无悔守候我一生。是我跋涉千山万水,历尽所有挫折之后永远的港湾。
感谢爸,感谢妈!赐我生命,与我健康。
感谢姐,感谢哥。呵护我千娇百媚的成长,纵我古灵精怪的存在!
感谢我的初恋。眼眸点燃我如花的笑脸,唇齿激扬我青春的血液。拥抱抚慰我无尽的芳华,誓言镌刻成灵魂的守候,寂静陪我走过每一个孤独的清晨、午后;每一个寂寥的黄昏夜晚。
感谢我的文友们。生活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更精彩。有那么多的文友,一直默默关注我支持我,与我激励。分享我的喜怒哀乐,见证我每一步迈向成长的历程。很温暖,很感激。并包容我的虚荣我的浅薄我的幼稚我的张扬我的骄傲!请相信那些缺点我是纯在,但那绝不是唯一的品质。我的优点,终于有一天,如同大浪淘沙,磨尽沙砾之后,会闪烁出一片耀眼的光——这是我的自信,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承诺!
感谢那些试图闯入我生命的风景。你们赐予我不同的人生经历,赐予我成长的营养。让我懂得了欣赏,懂得了原谅。经历过风雨见证过彩虹。拥有过希望有收获过失望。懂得了精彩过后是平淡。懂得了繁华之后是寂寞。学会淡然的微笑:千帆过尽不是帆,白云深处尽悠悠~你把我当风景,我把你当过客。南来的回南去,北往的回北去。红尘陌路,回眸一笑,各道珍重,各奔天涯。也是一个记忆,一种浅淡的缘分,遗落在尘缘,绽放成一朵名字是经历的小花,生长在人生的渡口。。。。
感谢一些朋友。虽然,我在你们的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出现。却允许我放肆的折腾在你们的世界。如果,我的刁蛮任性,不小心伤害了你们,请你们一定要懂得,我的刁蛮背后是无尽的依赖。因为把你们当成是最重要的人,我才会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我的坏脾气:不讲理,吃醋,刁难,胡搅蛮缠,诸如此类。。。。。。其实那不是真实的我。
因为在乎,所以害怕。因为想要拥有,所以刻意去隐藏。喜欢文字的人,特别是嗜好文字成癖的女子,往往会有多面性。有时,有时,会把自己描述的很虚荣很浅薄。有时会把自己表现的很完美。
其实,最真实的我,隐藏在各类文字之下,有谁能真正读懂我的内心?我,冯玲玲,既有凡俗女子的弱点,亦有超越常人的优势。既不强悍,亦没有世人眼中的高傲。我只是在某些时候,以强悍的面具隐藏我无助的软弱。以貌似高傲的面庞掩饰我易于感动的的灵魂。我伤害自己,为轻易地为某个人某句话某一个眼神,激动地热泪盈眶!
我也害怕,在内心深处把你们化为朋友的那类人突然给予的伤害。如果我不曾把你视为不可失去的朋友,就不会存在害怕失去。如果不是害怕失去,我无需表现出微酸的味道。生命中,真正可以成为朋友的朋友并不多。孤单的我,敏感的我,自是不愿让自己在意的变味。于是,为了友情,单一而纯净的友情,我依然会傻傻的吃醋。一向过于在乎情感,所以,我的情感过于偏执。爱情如此,友情,亦如是。。。
如果,我没有把你当朋友,我不会让你看到我脆弱的一面。不会在你面前失态伤心刁蛮任性。在陌生人面前,我可以表现的优雅而从容,华贵而娴熟,冷艳而知性,如果,你真是我朋友,真的能懂我,
篇三:暑假三升四年级语文阅读与作文练习二
三升四年级语文阅读与作文练习二
姓名
一、成语乐园
1、填空
一()一()一()一()一()一()
()柳梢旭日()()西下
()一现()迷人()怒放
()言()语()言()语()言()语
2、写出表示颜色的成语3个:
3、写出带“心”的成语3个:
4、写出带“海”的成语3个:
5、写出“不~不~”的成语3个:
6、根据意思写成语
如同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
没有精神,不高兴,不振兴。
()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
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
二、古诗词天地
1、请将古诗词补充完整。
①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鹊楼》)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⑤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天门山》)
⑥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⑦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按要求填空。
“可以一日不吃,可以一日不睡,不可以一日不读。”
这句话让我明白。
写一句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名言。
写一句努力学习的名言。
2、我会连
空山不见人《凉州词》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山行》王维
天门中断楚江开《鹿柴》王翰
远上寒山石径斜《望天门山》杜牧
三、积累库
(一)、根据提示写出合适的成语。
例:最高大的人:(顶天立地)
1、最长的腿:
()2、最快的阅读:
()
3、最长的文章:()4、最昂贵的稿费:()
5、最长的一天:()6、最大的地方:()
(二)根据要求填空
1、被人誉为“诗仙”的是唐代诗人(),请写出他的一首诗。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文房四宝是指:()、()、()、()
4、()名丘,字仲尼,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5、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风筝也叫朩鸢,纸鸢。我国的山东潍
坊是著名的(),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
四、我是小书虫
1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
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2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
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
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的:______________
3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他说了一
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
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
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
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5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风雪里卖火柴,可是她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她一根一根点燃火柴,在火光中幻想着美好的生活。新年的
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孔子,字,家乡。他年轻时已是。他在岁时,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决定到拜家为师。
2、从文中的、和这三个词可以看出孔子在去
洛阳的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
3、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老师?
(二)五彩池
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
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池子边沿是金黄色的,
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
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
1、这段话用十分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五彩池的特点。
2、五彩池的形状像,像镰刀,像,像。
3、文中的“??”表示。
(三)找骆驼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
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
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
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
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1、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仔细读短文,完成下面填空。
商人的骆驼左脚;左边驮着,右边驮着;牙齿。
2、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再仔细读一读,完成填空。
(1)老人看骆驼的脚印,就知道骆驼。
(2)老人看见路的,由此推断。
(3)老人之所以知道骆驼缺了,是因为他看见。
3、商人要想找回自己的骆驼应该怎么做?
4、先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再用“果然”写一句话。
“果然”在文中指
造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
花是最惹人喜爱的。人们常用花来美化环境,用鲜花来敬献或馈赠亲友。
在百花姐妹中,各有各的姿态。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妩媚含娇,有的潇洒俊逸,
有的纤细秀丽??花儿的形状也各种各样。牵牛花像吹奏进行曲的小喇叭,蝴蝶
花似翩翩起舞的小蝴蝶,拱手花篮的花如红艳艳的宫灯,鸡冠花多么像大公鸡挺
立的红冠??花儿的大小更是千差万别。印尼热带丛林中的大王花,直径达一米
以上;而人工培育的一种微型月季,花茎不到二厘米;至于无花果的花得借助放
大镜才能看清它的面目呢。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红艳艳()()()
3、短文的
下页篇四:精品阅读
老枣树
(1)母亲逝世已经十年了,我依旧每两星期回乡一次,坐100公里公交车,来到自家门口,朝院里喊一声:“娘,儿子回来了。”依旧找出水桶和担杖,到老官井挑回一担水,浇到北屋窗前的枣树坑里。面前的老枣树是母亲不变的身影,不老的diāo像。
(2)八十年前,小枣树作为母亲的伴娘,从姥姥家的沙土窝,嫁到父亲村子的盐碱地。这是一棵滩枣树,结的枣紫红色,皮薄肉厚,甘甜如蜜。可是移栽过来,根须扎进苦水,苗泛得很慢,半死不活,可怜巴巴。
(3)父亲生来是个穷小子,靠刮碱土熬小盐为生。1936年参加冀南暴动,跑地下工作。
(6)枣树和我一起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了,我上中学、大学,枣树也进入高生长期。春天有小粉花的梦,秋天挂满了果实,圆溜溜,亮晶晶,绿时像翡翠,红时赛玛瑙。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打个了。母亲举起竿子梆梆一敲,熟透的枣子,红雨般噼里啪啦落下,砸在母亲头上、身上,溅起甜蜜的笑。摊在房上一片红云,堆在炕上一堆火焰。但是母亲从不肯吃一颗,全背到集上卖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多年,母亲让枣树给我交的费。枣树是我家的小银行。母亲看到我健康地成长,欣慰地笑了。
(7)”文化革命”时期,我和爱人都被打倒了,进了学习班,家庭生活困难。母亲便把存下的红枣烘干磨面,过了筛子又过箩,变成孩子们的代乳品。直到粉碎“四人帮”,孩子们才回到省城上学,这样,母亲和枣树又救活了我家
2.
6.阅读
④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
16.称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原因
是。(3分)
17.
下页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