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篡权4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17:32:29 字数作文
篡权4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篡权400字作文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们全都隐藏着自己的心事偶尔感慨生活会这么难过,没有人会去猜测别人的想法又是不是跟自己相同,可是偏偏就有人是这样多愁善感的,他们觉得自己无比坚强,说不哭就没再哭过一次,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说好了坚持就绝对不放弃,他们认为自己做到了?是觉得自己无比坚强,可你碰到让你坚强的事了吗?是说过不再哭一次,可你遇到让你泪流满面的故事了吗?是说过不放弃,可你真的还记得你的初衷吗?或许不应该再看表面了,他们都有自己不愿说的秘密,或者是没有可以诉说的人,又或者你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只是有些事需要深藏罢了。
  你们并没有那么要好
  你除了每天在这里感慨一下还能干什么呢
  你没有他们那么受欢迎没人会宠着你惯着你
  那么你必须坚强看起来无坚不摧

    高一:张若柠

高考作文

谈谈“泛话题”式作文

坚守成就人生的高度(34分)

每当老计庄重地向疾驶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时,从列车汽笛的久久回响声中,我们听到老计的坚守。正因为他的坚守,才保证了火车的安全。坚守不仅是那敬礼,坚守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有了坚守,才有了人格的辉煌;有了坚守,才有了人生的高度。

(“是什么”的问题)

坚守那不息的精神,人民为你而骄傲。(雷锋帮助困难的人是钉子精神)

坚守那不灭的信仰,世界为你而喝彩。(失去双臂的刘伟游泳、弹钢琴)

坚守那不移的信念,成功为你闪耀。(海尔公司坚持以诚待人)

(以上应该是“为什么”的问题)

结尾:重申三个“一种”,扣题目。

挑战,民族进步之魂(生乙摘“挑战”,论证型)36分

“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一个人永远成功。因此,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之中,我们要善于发出挑战,勇敢迎接挑战。挑战是一个人成长的的催化剂,是一种文化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笑对挑战吧!

挑战,一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仍记得那位梦幻骑士堂吉诃德。那位为了梦想而奋不顾身的勇敢骑士,敢于向强大的对手(风车、狮子)发出挑战,虽屡战屡败,却永远不改心中信念。正是那份敢于向对手发出挑战的强大信念,使堂吉诃德面对困难永不退缩,使他明知不敌仍勇于向前。挑战是一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而堂吉诃德的挑战精神,也同时激励着每位读者,使他们也拥有挑战精神。挑战是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勇于发出挑战的人才会成功,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笑对挑战吧!

挑战,是一种文化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

战国末年,诸侯兼并,百家争鸣。刚刚发展的儒家文化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道家,法家,墨家,每一种思想流派都在迅速的发展着,因而儒家文化正面对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正因如此,孟子,荀子等一代代儒家大家们秉持着善于迎接挑战的精神,不懈奋斗,融合了百家文化之精华,丰富了儒学的内涵。正是这份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使儒学成为当时文化中的蔚然大宗。而以后的儒学家们更是坚守着挑战困难的精神,使儒家文化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使儒家长久发展,挑战,一种文化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笑对挑战吧!

挑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中国近代史,是一篇用血与泪书写的英雄战歌。面对外国人的洋枪大炮,中国人民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坚持挑战精神,与列强英勇斗争。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坚守着挑战英法强权的精神,在广州进行了虎门硝烟;康有为,梁启超坚守着挑战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精神,进行了戊戌变法;孙中山先生更是坚守着挑战各国强权,本国军阀的不屈精神,开展了辛亥革命,使中国推翻了束缚自己2000多年的封建枷锁。挑战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笑对挑战!

一个人如果没有挑战,就会陷入安闲生活的泥潭;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有挑战,就会停滞不前;一个民族如果没挑战,就会体制蜕化,思想落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笑对挑战。要善于发出挑战,勇于迎接挑战。请记住:挑战助我们成长。

【简评】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沾边作文。从生乙中拈出一个词语——挑战,把它放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文化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进步的灵魂”的框架里便可形成一篇论证型的议论文。可以放进框架的词语很多,坚强、诚信、勇敢、坚持??套用一副框架,换一个主题词就可以批量生成一批作文,此种中学生作文之风应该休息。

文中硬贴标签之处甚多,如:挑战使儒家长久发展,成为当时文化中的蔚然大宗;林则徐挑战英法强权虎门销烟;康有为梁启超挑战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戊戌变法;孙中山挑战各国强权和本国军阀,开展辛亥革命。此种说你是啥就是啥的思维逻辑更是断然不可助长。

谈谈阐释性议论文

18.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 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拒绝平庸 阐释型议论文 (36分)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济 世

看到这个题目,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老者一个人大山深处实现着自己对社会造福,巡视铁路,保证行车安全??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场景令我震撼。我深知工作在深山并没有多少利益可得,可老计这般的再平凡不过的人竟也有着这样一颗济世之心,无怨的于深山中造福着社会。或许会令我们这些有文化将来注定比他富足的读书人汗颜吧! 据我所知,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来找个好工作。学生中的勤奋者有大志者也无非是想考北大清华哈佛剑桥,将来过上宝马轻裘的生活,把老计一样的不顾个人利益造福社会的行为都看做为傻,就更不用说理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再来看看我们的教授,院士,专家学者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人群,他们终日忙着拉关系立项目,沽名钓誉,唯利是图,更有甚者,学术腐败,贪污科研经费,保养二奶??经世济民的思想早已荡然无存!这些所谓的读书人,精英人群在我看来远比不上底层的没文化的老计崇高,我们那在华夏大地上,流淌在中国士人的血脉里绵延千年的济世情怀哪里去了! 其实,“书为天下而读,”这种情怀就似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曾经浸透在每一位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与灵魂里,也就是说,济世情怀在中国读书人中源远流长。

自儒家入世精神确立以来,一代代的中国读书人就成为了无悔的殉道者,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为万世太平。当这种济世的天下情怀深入骨髓时,个人的得失利益荣辱便无足轻重了。

于是即便自己已知如浮萍般漂泊,济世之心坚如磐石不变,韩愈获罪海隅,被贬潮州家破人亡之时兴修水利赎汲奴隶,造福百姓东坡惨遭诬陷,死里逃生后不久为民修建苏堤;林则徐连坐虎门销烟流放伊犁之际治理荒地,亲视瓜田,富民一方。于是即便深谙自己自不量力的坚持会招来甚至杀身之祸,一代代读书人仍似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当孔融只身揭穿曹操篡权之

阴谋,当魏征再三直谏呈上《谏太宗十思疏》,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初读书本就是为了兼济天下,以死殉道又何妨?

知识分子应是一个国家的良心,一个国家的昌盛仅仅只有老计这样的有济世情怀的人是不够的,只有知识分子这个大群体都能似老计这般拥有执着的济世情怀,这个国家才能驶向繁荣的未来。而反之,一个民族,如果连知识分子都不能以天下苍生为念,都把个人利益看的至高无上,那么谈何未来?

我辈作为准知识分子,作为读书人,更应该有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崇高。

眼前,老计又在蹒跚的巡视着,默默的造福着,只是何时,我们的读书人也能这般执著无私?

自信些,中国(由生乙立意,阐释型)

鹿特丹世乒赛以中国包揽全部金牌结束。喜事成双,前一段时间的广州亚运会,中国亦以金牌榜

七步作文

2015最受瞩目作文加盟课程——七步作文横空出世 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福音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和中华文化魅力的体现,本应该是我们值得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当我们需要把它们落在纸张上,将它们连字成句、连句成章的时候,很多人却把汉字当成了敌人,谈“文”变色。于是作文就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学生最厌烦的东西。

所谓的作文就是写文章,作文不仅仅是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作文是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是用笔讲述真实的故事;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跃然纸上的过程。生活是作文的积淀,作文是生活的体现,生活很美好,作文很简单,会生活、会说话,就会作文。其实写好作文很简单,只是大家被一层薄薄的纸模糊了视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那层纸,帮助大家写出好的文章。原国内著名教育品牌语文主创团队联袂奉献,2015最受瞩目作文大餐——七步作文,在今夏亮丽登场!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写作文就像是说话一样简单,快跟着小编一起走进七步作文的世界吧。

三国时期,曹丕登基后担心弟弟曹植篡权,就借口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体现兄弟情谊的诗,否则就以欺君之名治他的罪。曹植含泪完成了流传千古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之所以能七步成诗,离不开他的八斗之才。而当下很多学生谈“文”色变,却是因为胸无点墨。本作文课程取名“七步”,一方面是借助曹植鼓励鞭策当代学生,另一方面,是借“七步”的谐音“起步”,期望学生可以由此起步,用手中的笔还原中华文字的魅力。七步作文秉承“会生活、会说话,就会作文”的理念,遵循“定点、激趣、导法、示例、练习、反馈、拓展”的七步原理,坚持在快乐的体验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七步作文的三大特色首先体现在与国学经典的完美结合。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它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魅力结晶。国学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中国人的洒扫应对、为人处世。在举国上下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真正的落地,尤其是面对学生群体的笃行,却成了最大的难题。七步作文研发团队的老师们经过夜以继日潜心钻研,终于找到了国学与作文的最佳契合点,将三十六计、弟子规、诗词歌赋等国学经典融入作文教学。例如利用三十六计教给孩子如何写作文,因为文法如兵法,作文也需要有技巧的“排

兵布阵”,谁“冲锋在前”,谁“殿军善后”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所以七步作文不是教你如何完成一篇作文,而是教你如何布局各种文章。结合了三十六计的七步作文,深入剖析作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从素材的积累与提炼、细节的捕捉与升华、构思的技巧、审题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彻底解决学生不会写、没得写、写不长、写不多、流水账、口水话等作文难题。

另外,好作文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它的行文技巧,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关怀。能写出这种人文关怀的人也必定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教给孩子们一个一个的作文技巧,而是要培养孩子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一直以各种形式隐藏在传承了几千年的国学经典中,这也是七步作文与国学经典相结合的重要原因:做人与作文齐头并进。

七步作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融入故事教育法。经典故事贯穿七步作文的整个课堂,这些故事不仅体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无限的正能量,还涉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勿忘初心、保持自我并最终走向成功,与故事教育法的结合也是国内首家。另外故事本身的教育价值也不容小觑,它在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心灵的净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来说也是一股积极的推动力。

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写作文是因为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个不速之客,特别想把它拒绝在门外,所以七步作文的

假轻松搞定作文。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章,留下经典,今天七步作文与你一起征服作文,这个暑假,你也可以七步成文。小伙伴们你们还在等什么,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想要愉快的玩耍吗?想要在游戏中学习吗?那么加入七步作文吧,很快你也可以出口成章,过一个愉快又有意义的夏天,你就是我们的七步小作家。七步,起步就与文豪齐步!

作文经典素材七稽康

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 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

嵇康与孙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

名家点评

(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

(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杂感》)

(宋)李清照:两汉本绍继,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 素材运用

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2004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2002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

话题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材料加工: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1999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 话题4:包容

材料加工: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5:家庭教育

材料加工: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

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

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

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

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

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话题6:自虐

材料加工: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7:坚持自我

材料加工: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8:路

材料加工:

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

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节选)

话题9:交友

材料加工:

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 成品展示

正义的选择

(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的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

他内心的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的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的琴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琴声,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几成绝响的妙曲:一个年轻的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的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的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的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的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的《广陵散》,那绝世的《广陵散》。

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的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的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的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的风波。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的铁,种他的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的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的人被他的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阳西下,他的小车经过你旧时的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的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的绝响为何不闻?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的凉风夹带着辽远的笛声,吹过残败的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语。

嵇康的影子终于在风中找到……

陶渊明与高考满分作文

陶渊明与高考满分作文

陶渊明

【人物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67年) ,渊明十二岁时,父亲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父亲过世后,母亲孟氏即带着渊明兄妹二人,扶丧回到了寻阳柴桑,靠仅有的一二百亩田租维持家庭生计。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常以曾祖陶侃自强不息,终于建立功勋,成为国家栋梁的事例来勉励自己,暗自发奋,努力学习。每日清晨,鸡鸣即起,习武练剑,晚上则常常秉烛夜读,直到夜半之时。到了十七八岁,已是文韬武略,多所通晓。太元七年(公元382年)渊明十八岁时,孟夫人见爱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遵照先夫临终遗言,命渊明北上广陵,前去投奔陶敏生前的挚友谢玄。

谢玄其时正担任兖州刺史要职。当年渊明父亲陶敏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为掾属时,谢玄也被桓温召入幕府,二人性格相合,互相倾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时隔不久遂成莫逆之交。渊明按照父亲的遗愿,千里迢迢来到广陵,受到了谢玄的热情款待和欢迎,让他先与其子谢焕一起读书习武,准备过段时间正式聘请他到自己军中帮助参谋军事。不料,时过一个多月,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母体欠安,嘱其速回。渊明还来不及接受军中任职,就告别了谢玄一家,踏上了回乡的路途,这一别竟成了陶渊明的终生遗憾。太元十年(公元385年) 八月,陶渊明接到了谢焕的来信,报知其父谢玄因招致当时专权的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猜忌和攻击,抑郁成疾,溘然长世。这一天他大声地吟咏起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吟后,他大碗喝酒,以酒浇愁。从此渊明再也离不开酒了,只要一天不喝他就感到四肢无力,浑身不自在,而且每次喝酒总是一醉方休,有时家中无酒,但凡亲朋邻居相邀,他也都欣然前往,大醉方回。醉后,他就坐在宅树之下或吟诗作赋,或放声长啸,以慢慢化解心中的怨愤,常年如此,遂成癖好。这就是陶渊明

太元18年(公元393年) ,陶渊明时年已经29岁,受江洲刺史王凝之之聘,担任了洲府别驾祭酒。王凝聘用陶渊明的用意并非看重他的才能,以治理好江洲的事务,而是将他当成一块金字招牌,想利用他的声名以抬高自己的威望,从而博得求贤若渴的美誉。所以,陶渊明名义上虽然是洲府的首席幕僚,实际并未握有实权,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王凝之还诱迫他参加五斗米道,陶渊明执意不从,只勉强度过了一个多月,就自愿离任。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庞遵带着荆洲刺史桓玄的亲笔信,来到上京里,礼聘渊明到桓玄军中任职。在庞遵的再三劝说下,在荆洲府地江陵,陶渊明接受了桓玄任命他为军府参军,并在这里供职一年多时间。后来由于上京面见堂叔,通过分析桓玄的篡权野心,使他认识到屈身桓玄,有悖他复兴晋室、重正朝纲的愿望,而恰在这时,又传来了老母病逝的噩耗,于是他递上辞呈,迅即回到了家乡上京里。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建威将军、江洲刺史刘敬宣突然来访,他带来了驻扎建康城北石头城的镇军将军、南徐洲刺史、八洲都督刘裕的亲笔信,礼聘陶渊明到京就职。在担任了几个月镇军参军之后,他又被派回到寻阳,担任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成了刘敬宣可以信任和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时间有2年多。晋安帝义熙元年二月,刘敬宣被免去宣江洲刺史前,任命渊明为彭泽县令。一个月后,渊明辞别家人,来到了彭泽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后来由于督邮发难,愤然挂印彭泽,回乡隐居。

4、彭泽挂印

当时彭泽县,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二是隐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

这一片菊海,竟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在菊丛中穿行奔跑,又喊衙役将随身带来的酒拿来,坐在一块山岩上,边渴酒边赏菊,乐不开支,简直到了忘我的程度。衙役见此,悄悄把乡长叫来牛头山,乡长见过彭县令,请他到乡中议事。陶渊明边渴酒边说:“好一片黄菊啊!”他一望,江边有座凉亭正好在牛头山尽头,就说:“你去把那几位财主领到亭子上来,我与他们谈谈登记户口的事。”乡长诺诺而去,不一会七个大财主都来了,见县令亲自驾到,事先又听说何泰家也核实了人口,就一五一十将隐瞒的户口如实上报了。

这次到东流,陶渊明又查出隐瞒人口500多人。清查户口工作告一段落,渊明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心中好不高兴。从此他一有闲空,就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衙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用瓦罐从江中吸水浇菊,渐渐与东流的名人雅士熟悉了,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乐不思返。陶渊明从东流艺菊中,进一步得到了启发,悟到了人生真谛,促使他最终下了归隐田园的决心。因此,东流也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仕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地方。

6、改名陶潜

渊明彭泽挂印,后被新任江洲刺史何无忌知道,大为恼火,立即派人把浔阳太守传去,命令他罢免了刘云督邮的职务,

陶渊明拉着少年来到自己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边,指着已经长到一尺多高的禾苗说:“你蹲在这棵禾苗旁,仔细瞧瞧,看它是不是在一点一点地长高?”

少年对陶渊明说:“我看不到它正在生长!”

陶渊明没有马上回答,反问道:“真没见长吗?那么,春天只是稻芽,现在怎么就变得一尺多高呢?”

少年无话回答。陶渊明进一步说:“田里的禾苗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可是长得很慢,在短的时间内是看不到的。学习写作也是这样,需一天一天地进步,一点一滴地积累。这进步,这积累,甚至连自己也觉察不出来。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止,勤写不已,写作经验便会越积越多,文章也会越写越好。‘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接着,陶渊明又领着那少年来到溪边,指着溪边的那块磨刀石问:“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说:“是刀刃磨损的。”

“那你可曾见过,是哪一次磨损的呢?”

少年摇摇头回答:“不曾见过。”陶渊明又说:“这是农民们天天在上面磨镰,磨锄,日久天长,年复一年磨损的,并非一次磨的呀!”他又接着说:“通过这块磨刀石,我们又可以悟出另一个道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练习写文章如果写写停停,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退步!”

少年得到陶渊明的指教,恍然大悟,连忙上前叩头再拜说:“多谢先生指教,小辈一定牢牢记住,不忘勤学苦练,不再妄想寻求什么灵丹妙法了。”

【名家点评】

1、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2、苏轼《与苏辙书》:“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3、辛弃疾《贺新郎》:“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4、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5、元好问《论诗绝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6、鲁迅:“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7、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素材运用】

1、话题“自我”: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出自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满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

2、话题“距离”:周敦颐有诗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中国人关于距离美的含蓄表达。难道称不上精吗?绝世的美人难道非要放大到毛孔可见才看得见美?五彩的油画难道必须被肢解为一块块的色斑才能体味?精妙的诗句一定要把一个字扩成一段话才能欣赏?这个世界已经够烦琐了,一定要将细节一一展现吗?滚滚红尘,不尽爱恨情愁,芸芸众生,谁能乘云归去?与其在世间滚打,不若畅饮山巅,共红日沉浮。南山下的名菊,映着一张沧桑而同样有花般笑容的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污浊的尘世,无尽的诱惑,金钱、爵位、

下页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