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名师谈作文老老实实地去写吴非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33:58 体裁作文
名师谈作文老老实实地去写吴非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名师谈作文老老实实地去写吴非作文

  老老实实地去写    吴非" TITLE="名师谈作文   老老实实地去写    吴非" />

老老实实地去写

■ 吴  

 之所以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并非我的学生品格不诚实,而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太“花”。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刚刚高一的学生,文章开头,二话不说,劈头盖脑就是一组排比句!或风花雪月,缠绵悱恻,或激情慷慨,热泪翻滚……像我这样进入老境的,看了就有点受不了,像是看到陌生人强行挤进门来献花、送礼。这些学生的招式,如程咬金的三斧头,一组排比句过去,其后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话了。——当然,这种过于急切的排比表达,也会让教师像接连挨了三闷棍,昏头晕脑之下,给出一个高分。

 我们以往的经验,写到需要的地方,为了增加议论的力度和表达的语气,或是为了必要的抒情,可以在叙述中间或结束之处,适当地使用排比,表现自己的情绪,以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滥用排比句的现象呢?“这是中考前老师教的”,学生说。因为考试作文,阅卷教师快速阅卷,不一定会看见“漂亮话”,那就得“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于是排比句的位置最终调往开头,成了蒙人的“三板斧”了。又因为用了这种方法至少没吃亏,甚或讨了点便宜,于是竞相仿效,流行开去。

 还有一种“花”,是装腔作势说大话,背后好像也有老师的影子(我说这样的话不怕得罪同行: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当年用这类路子写应试作文的一代学生,现在已经站在讲台前了)。比如,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文章“大气”,不是鼓励他们多读书,攀登精神高地,不是引导学生质朴为文,我口说我心,而是让他们多背豪言壮语,以势压人。我每次在文章中看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不以为然:学生不是会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将成名万骨枯”吗?怎么就这么缺乏人文教养,缺乏悲悯情怀?在高中生作文中,还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不断地看到学生发出这样豪迈的呼喊,听多了,也许你会庆幸:幸亏没有谁能给他一个“支点”。可是现在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他们为什么要“撬地球”?他们把地球撬起来是想证明什么?证明他们野蛮吗?证明他们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吗?我不明白,青年为什么如此不敬重地球?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阿基米德说的,他惟恐世人认为他发现的杠杆原理不重要,于是一定要说得惊天动地,其实他才不会犯傻地去撬地球呢。

 不好的文风也来自学习的环境。我在一所学校就看到张贴的“排比句”:“……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因为处处可见,几乎每名学生都熟悉这段话了,但是如果推演到“给你一个支点,让你去撬起地球”,就能看出思维与文风方面的缺憾了:应当属于学生的一切,包括时间,竟都是学校“给”的,而不属于学生自己!——学生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他动不动说要“撬地球”,他甚至对自己也不负责,也就很自然了。

 有一次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学生和作家交流,听到有学生问作家黄蓓佳:“为什么你的作品文字总不太华丽?”——学生的提问令我惊异,没想到一些同学习非成是,竟以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应试技巧不但可以打通高考之门,也能指导文学创作,认为“华丽”应当是文学追求,这就近乎荒唐了。黄蓓佳当时回答说,我只想让读者关注我要表达的意思,我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堆砌,否则我就不是黄蓓佳了。我注意到那位提问的学生仍然一脸困惑。的确,他已经接受、并已成瘾的东西是不会因为一位作家的意见而放弃的。

 由于在考试作文评价中良好的文风并未显优势,一些教师主张的简约平易文风就很难推行。学生追求形式,往往东施效颦。比如,很多高初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千字不足,却是前有“题记”后有“后记”,语言花里胡梢,而且很多是模仿甚至抄来的。“功架”很大,却是虚张声势,正文一无可看,以丑为美,自得其乐。令人遗憾的是,这也来自一些教师的“指导”,其基本思路,可能也和“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同出一辙。

 如今的教育教学过于功利,没有直接的“好处”,学生不屑于去做,教师也懒得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抒真情,说真话,质朴为文,究竟是多难的一件事呢?我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远的不说,就说语文教科书,成百篇文章,有哪一篇是教你学花架子、野路子的?

 我同时认为,虽然青少年中任何风气的形成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具体在文风问题上,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认识,往往特别重要。

篇一:老老实实地去写

老老实实地去写

之所以强调要“老老实实地去写”,并非我的学生品格不诚实,而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太“花”。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刚刚高一的学生,文章开头,二话不说,劈头盖脑就是一组排比句!或风花雪月,缠绵悱恻,或激情慷慨,热泪翻滚??像我这样进入老境的,看了就有点受不了,像是看到陌生人强行挤进门来献花、送礼。这些学生的招式,如程咬金的三斧头,一组排比句过去,其后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话了。——当然,这种过于急切的排比表达,也会让教师像接连挨了三闷棍,昏头晕脑之下,给出一个高分。

我们以往的经验,写到需要的地方,为了增加议论的力度和表达的语气,或是为了必要的抒情,可以在叙述中间或结束之处,适当地使用排比,表现自己的情绪,以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滥用排比句的现象呢?“这是中考前老师教的”,学生说。因为考试作文,阅卷教师快速阅卷,不一定会看见“漂亮话”,那就得“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于是排比句的位置最终调往开头,成了蒙人的“三板斧”了。又因为用了这种方法至少没吃亏,甚或讨了点便宜,于是竞相仿效,流行开去。

还有一种“花”,是装腔作势说大话,背后好像也有老师的影子(我说这样的话不怕得罪同行: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当年用这类路子写应试作文的一代学生,现在已经站在讲台前了)。比如,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文章“大气”,不是鼓励他们多读书,攀登精神高地,不是引导学生质朴为文,我口说我心,而是让他们多背豪言壮语,以

势压人。我每次在文章中看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不以为然:学生不是会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将成名万骨枯”吗?怎么就这么缺乏人文教养,缺乏悲悯情怀?在高中生作文中,还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不断地看到学生发出这样豪迈的呼喊,听多了,也许你会庆幸:幸亏没有谁能给他一个“支点”。可是现在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他们为什么要“撬地球”?他们把地球撬起来是想证明什么?证明他们野蛮吗?证明他们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吗?我不明白,青年为什么如此不敬重地球?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阿基米德说的,他惟恐世人认为他发现的杠杆原理不重要,于是一定要说得惊天动地,其实他才不会犯傻地去撬地球呢。

不好的文风也来自学习的环境。我在一所学校就看到张贴的“排比句”:“??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因为处处可见,几乎每名学生都熟悉这段话了,但是如果推演到“给你一个支点,让你去撬起地球”,就能看出思维与文风方面的缺憾了:应当属于学生的一切,包括时间,竟都是学校“给”的,而不属于学生自己!——学生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他动不动说要“撬地球”,他甚至对自己也不负责,也就很自然了。

有一次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学生和作家交流,听到有学生问作家黄蓓佳:“为什么你的作品文字总不太华丽?”——学生的提问令我

惊异,没想到一些同学习非成是,竟以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应试技巧不但可以打通高考之门,也能指导文学创作,认为“华丽”应当是文学追求,这就近乎荒唐了。黄蓓佳当时回答说,我只想让读者关注我要表达的意思,我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堆砌,否则我就不是黄蓓佳了。我注意到那位提问的学生仍然一脸困惑。的确,他已经接受、并已成瘾的东西是不会因为一位作家的意见而放弃的。

由于在考试作文评价中良好的文风并未显优势,一些教师主张的简约平易文风就很难推行。学生追求形式,往往东施效颦。比如,很多高初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千字不足,却是前有“题记”后有“后记”,语言花里胡梢,而且很多是模仿甚至抄来的。“功架”很大,却是虚张声势,正文一无可看,以丑为美,自得其乐。令人遗憾的是,这也来自一些教师的“指导”,其基本思路,可能也和“把花戴在最显眼的地方”同出一辙。

如今的教育教学过于功利,没有直接的“好处”,学生不屑于去做,教师也懒得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抒真情,说真话,质朴为文,究竟是多难的一件事呢?我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远的不说,就说语文教科书,成百篇文章,有哪一篇是教你学花架子、野路子的?

我同时认为,虽然青少年中任何风气的形成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具体在文风问题上,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认识,往往特别重要。

篇二:考场作文写作

考场作文技巧漫谈

考场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否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细观最近几年中考作文都是以话题作文为主流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只给考生一则材料,一些提示、一个话题和一些注意事项,让考生任意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任选一个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来抒发与话题相关的某种思想、认识和情感等。给学生广阔的发挥天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也正因为这类作文的要求宽泛而让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此,要写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需要多方注意,切不可掉以轻心。几年的九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审题

在作文考试中,

须老老实实地按照记叙文的规矩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老老实实地写下去。千万不要分不清楚说明和记叙,抒情和议论乱搅和。写诗歌必须要有形象和意境,写戏剧一定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不怕题老虎,只怕小马虎”。我们要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

二、孰能生巧

考场作文要写得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多看、多写、多练、多思考。

所谓“出口成章,文不加点”,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心里装着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部件”,在需要的时候只要将这些部件重新组合便是一篇优秀文章。应考前也应当提前造点“部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适当记忆,熟练掌握。考试时可以在已有的“部件”的基础上,变换角度,组成新的文章,使之与考试的命题要求相符合。这些“部件”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需要走熟路,即建立起熟悉的结构框架。尽可能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新角度,新形式,新体裁,搭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的框架。然后纵观框架,就可以领悟到全文是否紧扣题意?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全文的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观点是否正确、感情是否健康?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照应得怎样?如此,虽不能做到文不加点,也能顺风顺水了。

三、熠熠生辉

一篇优秀的文章要有亮点,正如白天因为有太阳万物才能生长:夜空因有群星才不寂寞。文章同样如此。亮点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平凡中寂寞徘徊。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先声夺人——醒目标题、精彩开端。

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题目宜“大题小作”,切入口以窄小为好,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或借用名言佳句拟题;或巧用修辞手法拟题。议论性的文章,标题要使人一目了然;记叙类的文章,要生动形象。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

人死不休”彰显了语言的魅力。一篇考场作文通篇都文采飞扬是很难做到的。但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议论,却不难。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个别句子表达,句式多样灵活,个别段落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个别地方恰当引用,言由心发,文自情生,就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

3.文之气质——整洁文面。

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整洁文面犹如文章气质,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4.画龙点睛——深邃结尾

文章的结尾同文章的题目和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同学草草结尾,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意犹未尽的惊喜。

四、千锤百炼

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法国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应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修改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学生时代的

作文训练当然不必追求文学创作中的这种炉火纯青,但对修改过程一定要重视。

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考场作文要“自找毛病自诊治”。如果说先前的搭架是成文前“着眼于防”,那么,成文后的修改就是“着手于治”。考场作文应以积极防治为主,因为写完后不好“另起炉灶”,否则时间不允许。基于修改的时间有限,修改时最好是两遍:

篇三:作文就是老老实实说话

作文就是老老实实说话

作者:徐福生

来源:《启迪·教育教学》2014年

曾经发现小学刚上来的一位初一学生,我教了他半个多学期,作文写了很多篇,但每一篇作文无非是这两个题材,一个反映学校生活的,一个反映家庭生活的。不管什么作文题目,不管是考试作文还是平时作文,他总能运用这两个题材中的一个,用的还勉强说得过去。我就非常诧异,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已经锻炼出这种“应变”能力。之后找他谈话,他说,我这两个题材是经老师把过关的,我六年级的老师就教我如何用好这两个材料,调皮的男生讲的时候还洋洋得意。可想而知,小学老师的这一绝招已在小小的心灵刻下深深的烙印。不难发现,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大讲特讲写作技巧、传授“灵丹妙药”的大有人在。

当今,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假大空大行其道,很多孩子失去了感知真善美的能力,这看起来是作文的事,细想,是人生的事啊,多可怕!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可能真成了葬送孩子成长的刽子手了。

我认为,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这一点至关重要。老师只要教育孩子,作文就是老老实实地说话,把话说清楚,说真话,仅此而已。真话说多了,说清楚了,应该相信文采会有的,技巧也会有的,深度会有的,创新也会有的,不用急。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都没有经受系统的写作技巧指导,照样成为文学大师,他们就是在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如何引导学生作文老老实实说话?

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写”的问题

是着眼于为了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还是着眼于今后生活的需要而作文?作文功能的转变是前提。人与人交谈是作文,应聘自我介绍是作文,演讲辩论是作文,教师讲课也是在作文……生活离不开交流,就离不开作文。作文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向学生讲明了这一点,就会大大增加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在作文中老老实实的说话。因为学生知道,作文说假话就跟平时与人交谈说假话一样,人品问题。做人要老老实实,文章也应老老实实。

二、作文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孩子作文老老实实说话,就是引导孩子作文关注生活。叶圣陶先生有言:“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作文源于生活,作文关注生活,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认为,只要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人、记真事、说真话,都是值得肯定的。现在的初中学生个体意识增强,已经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我们不能一味的抹杀。有位学生在写自己的一位思品老师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你个子不高,走路还蹒跚,让人忍不住偷笑。你总是把一句话说一遍又一遍,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任凭唾沫飞溅,粉笔的灰尘沾染了你的手。你的“唠叨”声引起了公愤,常常有学生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你生气了,生气的你很恐怖。你会把桌子拍得“咚咚”响,你那涨红的脸上,写满了不悦,你拉着喉咙吼着,教室里顿时乌云密布。可以这么说,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喜欢你这位严师,没有人记得你叫什么,只是你说话老喷唾沫,大家便任性的称你为“子弹头”。你却不以为然,依旧用那双沾满粉笔的手揪起一个个不听话的学生。

读了这位学生对老师的描写,我为这位学生肃然起敬,在假大空盛行,一味对老师歌功颂德的今天,这样敢于说真话的学生就值得作为榜样好好表扬。我们不能阻止学生在背后议论老师,又何必在作文中抹杀孩子的真情抒发。

三、要给学生说老实话的自由

初中学生具有童心玩念依旧旺盛、兴趣广度逐渐增加、青春欲望渐渐萌发、厌学情绪渐渐滋生、群体意识日益增强、个人意识开始出现、自我管理逐渐变难、自尊反叛意识强烈等等诸多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要丰富作文的形式,要少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少一些纯理论的说教,多搭建些孩子创作的平台。

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写“随笔”少写“作文”,能多写就多写,实在写不出就少写点,不要怕学生记流水帐,只要能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即可。要鼓励学生多写“自己的”少写“别人的”,多写“小事”少写“大事”。初中学生,由于认知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还很有限,理性思辨能力还很稚嫩,写脱离他生活实际的大事,往往会陷入假大空的套路。只有学生切身经历过的、感悟过的小事,才会有感性的表达,写出来的才会更真切、更灵动。

即便是命题作文,教师更应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命题作文,就学生心理而言,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这与走生活化道路的作文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弄不好就会大大打击学生作文积极性。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拿到题目,挠头搔耳,难以下笔。但为了应试的需要,又不得不训练,怎么办?那就要求老师在设置作文题目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欲望。

比如我在教苏教版七下

老老实实说话,是作文贴近生活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作文老老实实说话,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不是什么教学智慧。课程改革这么多年,“作文回归生活”的话题其实是老生常谈,很多专家也一直在呼吁。但我们教学一线的很多老师,却仍然在延续应试使然的早已习惯的种种教学行为,老师们的这种言行背道的作文教学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针对这一现象,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是这样说的:“先把这群面黄肌瘦的孩子扶起来,让他们先坐着,告诉他们作文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老老实实说话而已。然后再教他们走路。然后再教他们奔跑。”

篇四: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系列

【推荐】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系列

编者按: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同时也是著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进入南师附中任教至今。

主编《高中文言读本》、《初中文言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江苏教育出版社)等20多种教学用书,为《新语文读本》编委,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1500多篇,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等。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是王老师的教学基本目标。为了让学生喜欢,为了使语文课有吸引力,王老师主张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对于教材,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包括对于作家作品、社会现象,都要有自己独到的、力求深刻的见解。其次教师要有表达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甚至不惜改变课前准备好的教案。同时,能抓住一两个有价值的、有效的问题组织教学,这样的问题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

意的教材是不可能的,任何努力都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局限,而只有融入了教师实践智慧的教材才是有价值的;对写作教学而言,教师的实践可能更为重要。现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批评很多,然而,不深入中小学写作课堂,根本不会知道在那里发生了些什么。

这本笔记,不可能涵盖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教程”或知识,卑之无甚高论,仅仅是个人的实践体会,其中也有许多值得记取的教训。几家杂志曾约写作文教学实践方面的稿件,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张蕾和王希文,腾出版面连载我的教学笔记,试图抛砖引玉,好在不过是老生常谈,并非做苦工,于是一写就是几年。想到这堆旧砖积多了,庶几可作为路石,给正在泥泞中摸索的人去垫脚,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有几篇笔记在发表时可能用过别名吴非,望读者见谅。

为了方便,甚或因为我的卑微,选用了这个书名。中国有一百多万语文教师,每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作文教学笔记。

是为序。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小编搜集了一些王栋生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系列笔记,这些笔记通过一系列教学实例,表达出王老师独特的教学思路,希望能给其他老师予以方式方法上的启发与帮助。

作文教学笔记之一:“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

作文教学笔记之二:学生何以“故纸堆里讨生活”?

作文教学笔记之三:老老实实地去写

作文教学笔记之四:评语要少而精

作文教学笔记之五:抓住机会,适时写作

作文教学笔记之六:指导课与讲评同样重要

作文教学笔记之七:这是写给你看的

作文教学笔记之八:要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

作文教学笔记之九:要提高辨析信息的能力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请说说大米多少钱一斤?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一:“怎样把文章写长”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二:读书形成的经验也是写作的经验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三:谁让你不看报纸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四:仍从“滥用排比句”说起

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五: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

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五

有老师问,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一般有哪些特征。问得有意思。在一个新班,只要安排一两次作文或随笔,教师便能很快地发现那些所谓的“写作尖子”。这些学生读书涉猎广泛,文学阅读超出一般教学要求;他们富有生活情调,同时很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交游面未必很广,但是交流的质量很高,这些学生往往都有无话不谈的二三知己;——更重要的,是

他们在精神和意志上比一般人具有独立性,往往有许多自由的想法。

我教过的一位学生,他交来的作文中夹了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我本来不想这样写,我的观点可能你不认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作文符合教学要求,但是既然他表示这未必是他的真实想法,我就觉得这次作文他写得并不愉快。我在他的作文上批了几句话,大意是,你不能畅所欲言,看来是我的教学存在问题;分数并不重要,你的不愉快使我遗憾。后来这位学生在随笔中对教育现状,对社会问题发表了许多非常自由的想法。——应当说,那位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一般教师的认识,他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比较理性客观,并没有那种带几分狂热的“青春病”,而且世界大事,国计民生,都在他的思考当中。我并不主张用“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去鼓励或诱惑青年,然而青年能“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则一定会是民族的希望。我一直希望学生能自由地思考问题,如果学生缺乏自由思想,那很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失责。

为什么会是老师的责任?道理很简单:学生主要的思想活动发生在学校,产生在课堂,他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学生不敢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言论?在中国社会,一个人要想平安生存,他会有许多顾忌,在中国文化的熏染下,学生很小就明白“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在他的长成阶段,会有多少“古训”在等着他!一位学生想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往往会先看看他的教师是何等样人。他犯不着让教师脸色大变,他犯不着自讨没趣,他会担心各种对他不利的评价,因为他是学生,他还有许多学习任务要完成,他不可能用有限的时间为自己的言论去解释、去周旋。我们的教育,管头管脚管嘴巴,总是能把孩子们从小就管得只能循规蹈矩,不能乱说乱动(有些小学甚至有“报告制度”,每个班发展两三名“安全信息员”),这些,都是违背教育常识的。要求孩子在公德方面“听话”,是正确的;全面要求孩子们“听话”,则很可能意味着禁止自由思想,这就把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全扼杀了。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往往是在学生随笔、周记中发现了“思想倾向”、“思想苗头”,于是不由自主地就“关心”起来,于是自觉地扮演“思想警察”的角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不去想这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去什么。

前面说到的那位学生,还知道“试探”一下教师的态度,更多的学生则根据教师平时教学中的“思想倾向”,直接把自己隐藏起来了。面对学校和教师的威权,他有什么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呢?他的学习本来就不轻松,他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他看到很多事“说了也白说”,于是他可以不说,他可以少说,虽然他一直在想,不停地想。有人说中国知识分子不说话的本事世界

目课时,减去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却没有引起社会关注……这些观点来自一名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很像“唱反调”,教师如何评价他这种独立见解,是对自身学养的一种考验。

又如,时下中小学没完没了的“检查”、“验收”、“评比”,总是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很多学校弄虚作假,校园整饬一新,规定师生说话口径,背诵讲稿;准备礼品,宾馆宴会,奢侈铺张;校长油头粉面,送往迎来,谄媚无比……这些,学生全看见了。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成功的,这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不大可能和学校“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他必然会在情感上和这种学校风气疏离甚或决裂,他必然有能力分析这种现象的根源,他极有可能以此来判断其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作为教师,你是让他说,还是不让他说?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孩子敢于说皇帝什么也没穿,也许是他没有受过中国式的教育,要不就会老气横秋地反问出一句:“这个,你说他是穿了,还是没有穿呢?”

我们都讴歌唐诗的伟大,“唐朝的诗,诗的唐朝”,我的学生知道唐朝没有一位诗人因为写诗而坐牢,其反应并不如六七十岁的人强烈,盖因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尚不丰富,不太了解近现代历史。中国有文字狱的时代,都不可能是文学艺术的盛世,也不会出杰出的思想家。在唐代,我们竟没有听说有哪位是“反动诗人”,也从没有听谁说过“利用诗歌谋反是一大发明”,所以唐诗的辉煌不是偶然的。经典的出现也和自由思想有关,我们不必责备当代作家写不出传世之作,当然,在处处设置禁锢的语文课堂,我们同样不能责备学生写不出青春的激情与独特的见解。

十多岁的中学生,作文说假话套话空话,教师不以为怪;他偶尔真实自由地想了一些问题,教师却如临大敌,感到不好处理,这样的语文教育,只能培养识字的奴才。

自由的思想,也有助于拓大学生的写作空间。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走神,有时,他们神情愉悦,若有所思,我就猜他们是在想自己开心的事了。我在写作指导课上举例说,这种表现,就是“狂想欣快症”,学生都笑起来。思想是“管”不住的,谁都会有自由想象的空间,但是你能把这些写出来吗?同样,这也要看教师是什么样的人了。我看一些学生随笔中的“连载”,他们的想象体现了青少年正常的情感,没有什么可笑的。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的这种无拘无束,面对学生的作文,他们经常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们要这样乱写?”“学生为什么这样胡思乱想?”按教师的思维逻辑,没有实际生活就不该写,他们否认积极思维的价值,不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然而他们错了,他们能否分辨“胡思乱想”与“奇思妙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

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钱学森临终之问”震动了许多人,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中国无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有关评论很多。但多数评论只注意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精神,而忽视基础教育的落后。基础教育的落后不完全在于经费的投入,而在于没有树立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观念。当一个人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进入大学时,他的人生观已经充填了一些基本内容,他的思维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也就是说,12年的基础教育已经给他打下了一定的“精神底子”。如果这位学生为了考试分数一直不懈奋斗,已经不会、也不敢自由地思想,即使他考进大学,又怎么可能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又能有什么“创造”呢?

仍从“滥用排比句”说起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四

我在《老老实实去写》(本刊2009年

时,曾以一句精短概括语惊四座,他说:“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据报道,“许多委员都对贾平凹的评论表达了认同”。可见这个“排比句”不但在中学语文界传为笑谈,在公共生活中也开始令人厌烦。

江苏有个校长调动工作,有报纸闲得无聊,想炒作一下,访问了他原先工作的某乡镇中学,有教师介绍该校长当年很能说,称其“特别善于用排比句”,“善于背诵格言警句”。记者可能比较年轻,也是排比句爱好者,竟把那位老师的话看作一种表扬,照实记在报道中。据说很多语文教师看到这里便捧腹大笑。当然那位教师是诚心敬佩排比句,绝非故意调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排比句虽招人厌烦,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有这样的教学修养,就不会奇怪中小学生滥用排比句的文风了。

语言环境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表达。现今学校的标语口号经常用排比句,社会话语也处处可见排比句,始作俑者大概就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教师,以“排比句”培养出的一代人很多已经成为记者、公务员和教师。原先诗人散文家的手段,如今成了中小学生作文的法宝,老师传授考试作文真经,也把这个排比句作为三斧头。这是一种“易学、上手快”的手段。非语文学科出身的校长做报告用一下排比句,会有学生认为那算是文采;至于语文教师用排比句,偶尔用几次也就罢了,如果“特别善于用排比句”,只能算是搞笑,因为排比句使用已趋低龄化。我为某报评选优秀作文,多次看到小学生中年级的排比句,也是有模有样的。

滥用排比句不过是一典型现象,它反映的还是文风不正。学生的文风受环境影响,他到处看到排比句,便会以为那是最优秀的表达,岂有不学之理?

我在学生的“成长日记”(学校统一发的一种记录本)中看到学生照抄学校的“育人目标”,这个目标把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归纳为:“

下页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