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23:46:20 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高考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篇一: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评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评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
——既看能力素养也看价值理念
作为高考改革“启动年”的首个高考科目,高考语文今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改革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既对考生进行了一次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检测,又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高考命题专家说。
选材亮化、设计活化、作文强化、操作细化
试题材料融入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的内容。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以考试促进立德树人?命题组设计了“四化”的命题策略——“选材亮化、设计活化、作文强化、操作细化”。
在选材上,选取社会生活中能够突出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为试题材料。如“一带一路”“南水北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
为了避免僵化刻板的说教,试题注意命题技巧。例如,全国一卷作文写信谈“女儿举报”事件。如何解决法与情的矛盾?如果考生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会对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理解。
今年高考语文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查力度,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译、古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又有断句、在具体情境中默写名篇名句等新题型。如四川卷“两汉经学”、安徽卷“中国经典”、重庆卷“传统技艺”等试题,无不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关注数据时代阅读特殊性,考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语文将学科能力要求与改革要求相结合,作为试卷结构构建、素材遴选、能力考查点设计和试题研磨的标准,提升了试题的整体设计感,全面推进了考试内容改革。
在考查阅读能力时,关注数据时代阅读的特殊性。阅读试题的设计积极反映时代要求,所选材料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形和表格。
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时,兼顾广度与深度。试题从推敲词句,到分析文章结构,再到评价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设计了不同广度、不同深度的试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归纳演绎、推理论证的能力。例如,上海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静者居记》,要求考生对文章连贯而下的说理特点进行分析。
语用题注重创新,作文题增加任务驱动元素
创新试题设计是实现考试内容改革的必要手段。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语文守正创新,积极调整,探索试题创新设计。
已经进入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字之外,从图片、表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成了阅读“新常态”。而图表阅读题、图文转换题为考查阅读和表达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如全国二卷语用题“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由多国旗帜巧妙构成,考生要根据图形内容要素写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的寓意。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为了使考生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传统文化,2015年语文试卷增加了考查文化素养的新题型,对4个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进行解释,要求考生判断正误。如全国二卷中的“古代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全国一卷中的“登进士
篇二:语文命题组专家解析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语文命题组专家解析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2015年高考(课程)语文科目结束后,对作文题目的关注与讨论又成为社会焦点。记者采访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组专家,对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做以分析。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3套,各省市自主命题13套,总计16套,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作文试题坚持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对考生积极面对人生、体味文化传统、理解高尚人品、追寻科学创新精神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同时,作文在命题技术上稳中有进,部分试题在提高作文的测试功能方面作了新的尝试,主要体现出四大特点。
特点一:坚持立德树人,试题立意体现育人导向
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典型的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命题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理解英雄人物不朽的精神价值,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命题比往年更主动、更积极地引导考生去思考人生观与世界观,探寻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符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能体现传统社会刚柔相济的修养问题,又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题“老实与聪明”、湖北作文题“地下的泉水”、广东作文题“感知自然的远和近”、安徽作文题“显微镜下看蝴蝶”等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各省的作文命题普遍在如何调动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守正与创新”“科技与当代生活”等问题上作了深入研究,在激发考生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特点二:精选材料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引导考生激活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写出个性风采。例如,天津作文题是有关“范儿”的流行语,贴近学生生活,亲切平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山东作文题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名言民谚形式,重庆作文题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等,都易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探索科学发展的深层内涵。这种“三贴近”的材料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选材的常态。
特点三:激发深度思考,突出考查独立思考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今年的作文题从整体上注重强化材料内容、含意和考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比较中说理论证,既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都有发挥空间,又强化试题的选拔功能。如江苏卷以“智慧”是经验、
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对智慧探讨的话题,既打开写作思路,又可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和深度思索。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浙江作文题对“人品与文品”、全国汉语文作文题“阅读意义的反思”等试题都给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而有条理地组织思想和语言,才有可能将写作向深度展开。从这些试题可见,目前高考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以往有了更高的期待。
特点四:加强功能设计,材料型作文题更加成熟
通行的材料作文测试形式尤其是事件类和事理类这两大题型,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熟。今年作文题的设计,在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浙江作文题引用古人“文如其人”的精炼概括,要求考生思考“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总体而言,2015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甄别考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发挥“言为心声”的表达特质。将当代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融入作文试题的材料,使作文的考试能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在广东省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高考作文题目依旧延续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这已是连续
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下对自然或“远”或“近”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华南师大文学院院长、语文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
●预计均分不会低于往年
考题给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又能让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有较大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从审题来说,偏题和抓不住主题的可能性不大,失分在于写作能力和水平上面。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能力去展示主题。因此,预计均分不会比往年低。
——华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语文科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
"新瓶旧酒不难上手"专家解析2015天津高考作文天津历年高考作文的难易程度
高考作文的题目难度,大概可以分为三档:
最难的,是“旧书”、“母语”这样的题目,要求考生从文化的高度入手,不单要求熟稔文化事件的相关细节,而且要求提出文化层面的体悟和评析,操作起来,难度最大;次一等的,是“手机”、“老规矩”、“兽首拍卖”这样的题目,要求紧密结合当下社会现实,或是对具体事件展开层层深入的评价,或是要了解当下社会的宏观特点,并围绕相关话题加以展开。如果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上手就不大舒服,写偏、套作的情况,也就容易发生;
比如2015年其它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广东“与自然的远与近”,就是介于一档和二档之间的好题目,或从文化高度谈对自然的体认,或结合天气预报、网络搜索,谈当下社会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而河南的“给违反交规父亲的一封信”,则显然是
下页余下全文篇三: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
根据统分命题的安排,全国940多万考生共使用12套语文试卷。今年的语文命题有什么新特点?新变化?考生今后要做哪些素质准备?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为我们做了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理解了吗?
全国二卷的“一带一路”、安徽卷的亚投行、湖北卷的南水北调……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国家大政等内容很多。
“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说,我们在考查语文基本读写能力基础上,力求把核心价值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有机渗透到试题中去。
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指出,今年命题的一大重点是要给学生上“生动一课”,通过精选材料、明确设问考查学生对社会现实和时政政策的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举例来说,全国一卷的阅读题《马兰花》讲述了小商贩过世后,其家人坚持还债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人物群像的高贵品质,也体现了社会和谐友爱的主题。全国二卷的阅读题讲述了中国远征军
今年的语文试卷增加了考查文化素养的新题型,对四个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进行解释,要求考生判断正误。如全国二卷中的“古代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全国一卷中的“登进士
篇四:2015作文题解析
语文命题组专家解析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2015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后,对作文题目的关注与讨论又成为社会焦点。记者采访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组专家,对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做以分析。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3套,各省市自主命题13套,总计16套,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作文试题坚持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对考生积极面对人生、体味文化传统、理解高尚人品、追寻科学创新精神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同时,作文在命题技术上稳中有进,部分试题在提高作文的测试功能方面作了新的尝试,主要体现出四大特点。
特点一:坚持立德树人,试题立意体现育人导向
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典型的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命题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作文题,聚焦岳飞、林则徐、张自忠、邓稼先等古今中华英雄,直接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理解英雄人物不朽的精神价值,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当代青年的真情实感,带动大家赞英雄、学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命题比往年更主动、更积极地引导考生去思考人生观与世界观,探寻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符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能体现传统社会刚柔相济的修养问题,又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四川作文题“老实与聪明”、湖北作文题“地下的泉水”、广东作文题“感知自然的远
和近”、安徽作文题“显微镜下看蝴蝶”等都紧密联系生活事理,有助于发挥高考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各省的作文命题普遍在如何调动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守正与创新”“科技与当代生活”等问题上作了深入研究,在激发考生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特点二:精选材料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长,引导考生激活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写出个性风采。例如,天津作文题是有关“范儿”的流行语,贴近学生生活,亲切平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山东作文题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名言民谚形式,重庆作文题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等,都易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探索科学发展的深层内涵。这种“三贴近”的材料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选材的常态。
特点三:激发深度思考,突出考查独立思考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今年的作文题从整体上注重强化材料内容、含意和考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比较中说理论证,既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都有发挥空间,又强化试题的选拔功能。如江苏卷以“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为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引出对智慧探讨的话题,既打开写作思路,又可以引发考生的自由拓展、多向发散和深度思索。题目本身并不复杂,但要阐释清楚、论证合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的思维水平。浙江作文题对“人品与文品”、全国汉语文作文题“阅读意义的反思”等试题都给写作提出了逻辑阐释的要求。这类思考强度较大的作文题,需要考生调动课内外积累的背景知识,清晰而有条理地组织思想和语言,才有可能将写作向深度展开。从这些试题可见,目前高考作文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以往有了更高的期待。
特点四:加强功能设计,材料型作文题更加成熟
通行的材料作文测试形式尤其是事件类和事理类这两大题型,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熟。今年作文题的设计,在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浙江作文题引用古人“文如其人”的精炼概括,要求考生思考“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
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总体而言,2015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甄别考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发挥“言为心声”的表达特质。将
当代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融入作文试题的材料,使作文的考试能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