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论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29:08 体裁作文
篇一:《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的作者是赫赫有名的马克思,马克思更多的让人所了解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现已为多个国家所采用,其中不乏我们中国,追求共产,意味着排除资本主义,其实这本资本论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工具,一个向资本主义开炮的工具。
开始阅读之前,去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学的是理科,所以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所知甚少,而他的著作《资本论》时而出现在一些我认为比较高端的场所,憧憬着什么时候也能去研读下,因此一直没有去拜读,借着这次机会,能满足我一个多年未了的遗憾吧。
写这本书的马克思之前的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走上了革命的一条路就意味着艰险难当。马克思在伦敦的革命失败后遭到多国的遣散,因为不能按时支付房租被各个房东赶来赶去,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找到了一个图书馆的阅览室,作为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沉思,困难的环境造就了非同一般的忍耐力,当时马克思思考的问题是那些资本家剥削的意义,剥削的是什么。为了研讨问题的答案,他每天工作16小时,终于在某日完成了这一革命史上的著作《资本论》。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对于资本的重新定义,马克思充分的解释资本这个人类设置的定义在实际的社会应用中是怎样的一种情况,首先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了如下一个问题:工人的工资A,商品的价值是A+B,那么B就是资本家所剥削的,因为一个工人能创造的价值远不止于A,但是他们只能拿到A,不管他们所创建的是多么富有价值的事物,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定义,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马克思完全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一般所思考的,是成本问题,我们的固定思维就是工人的价值只能是A,其实我们已经被资本主义的剥削潜移默化,资本主义的最基础也正是如此。
马克思在全书中让我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发现家,善于发现和善于思考,一件事物的发展,联系到另一件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好坏,影响到其他的发展好坏,资源的配置多少,影响到了其他的资源分配,虽然都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我要多分给A,虽然从表面意义上看,可能是A创造的价值更多,但是深
层次的去探究,A为什么会价值更多,A可以理解为资本,也可以理解为其他的事物。我们学过经济学,知道许多商品的价格(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往往是由其材料,做工难度,所耗时间和产量所决定的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剥削在了哪一块,为什么要剥削这一块,也是发人深省的,马克思的许多思想就是资本的再分配,让资源在社会中利用的最大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整本书的精髓,在于“剩余价值”,纵观全文,第一章马克思所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定义,第二章所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章所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章则讨论的是剩余价值的后续发展如何。马克思整本书的大背景是英国,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初步小成,也可以说是带来了一定的成果,资本主义的利益最大化和资本的定义不谋而合,所以一切都是利益优先,伦敦的雾都,就是牺牲环境换来利益的最明显后果,马克思在书中反复地指出资本主义的不利之处和利用剩余价值创造价值是一种短期收益,是不长久的,对于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是不利于的,而最终社会主义才是一直持续下去且稳定的。
马克思在书中阐述了工人,劳动的关系,利用工人的劳动创造收益,这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在现今社会,这个模式在所有的企业都得到了体现,甚至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马克思《资本论》提及的注定消亡的资本主义模式,这不经值得人深思,理论和实践,时间和事物的发展,到底是时间改变了事物,还是事物的变化影响了自身,马克思的《资本论》尽管
是100多年前的理论,但是至今阅读,还是感觉到他的理论的严谨,辩证和理性。看完了这本书,获益匪浅。
篇二:《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巨大的体系。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在此,我将所得所感,陈述如下。
《资本论》的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
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通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 或许,大家跟我一样,一开始也知道剩余价值理论,看了《资本论》以后才发现,还有个劳动价值理论。让我再一次发出对马克思的赞叹!然我不得为马克思折服!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其巨大可行性,让我们不得不让其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资本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经管管理劳动,生产精神产品劳动,科学研究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曾被马克思定义为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
篇三:《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受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历史如镜,兴替之后总会留下痕迹,顺着那些斑斑点点,我们去追寻那个时代的记忆,并憧憬着今天的真理。——题记
如果将历史比作一幅画,那经济可以看作是描绘这幅画卷最神奇的画笔,它沾着资本、土地和劳动等不同的颜料,渗透到画卷的每一个角落,让历史的每一处都精彩纷呈。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些执着的人们,他们以逻辑为舟,热情为桨,不断地探求这幅画卷的秘密,发出时代最智慧的声音,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凯恩斯等等。他们仿佛都能从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找到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他们起着各种有意思的名字。“财富”、“看不见的手”、“资本”和“经济增长曲线”等等,而我们这篇文章要讲的是一个叫做托马斯?皮凯蒂的经济学家,他从这些孩子中领养了一个叫做“资本”的家伙,细心地观察着他几百年来的成长,耐心的感悟着它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谨慎的思考着如何从他那里获得让世界更加幸福的力量。他为它在新时代写了一本传记,名为《21世纪资本论》,许多的经济学家对其大加赞扬,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连续发表评论,称其为“最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使用丰富详实的数据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事实,并提出收入差距会继续增大。显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具有本质差异,然而,本书在给资本主义寻找药方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思考,原因很简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当前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其次,本书的理论分析对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对于发达国家面临经济问题的思考有益于我们规避未来经济中可能会遇到困境。
19世纪以来,马尔萨斯、李嘉图和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他们都对贫富分化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给与了充分关注,直到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不平等的程度会随着经济增长自动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证方面,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30年里也的确出现了不公平程度下降的现象,似乎事实已经给该理论提供了支撑,这个观点似乎也让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过程中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学术界对于财富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似乎以“经济增长会自动解决分配问题”的观点为定论,对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逐渐沦为枝节。 然而,托马斯?皮凯蒂认为之前的理论支撑只是一段时期的特例,收入分配差距的状况好转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加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出现了大规模的再分配调整。依靠数据工具,皮凯蒂分析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典型国家收入与分配的变动趋势,他指出收入不平等并非倒 u 形曲线,而是 u 形曲线。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21 世纪将回到 19 世纪状态: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战争。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极为缓慢的,平均增速仅仅为2‰,与之相伴的是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皮凯蒂以资本(存量)/国民收入(流量)为指标,发现历史上存量资本普遍是当年国民收入的6-7倍,而社会上1%的人占据了存量资本的绝大部分。在人类历史上这种资本的高度集中只有一次例外,1930-1950年,这段时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资本重新分配;两次工业革命导致
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同时国家职能扩张,使得20世纪中期资本分配集中趋缓。但是到了20世纪末,资本再次有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趋势。那么,资本高度集中的根源是什么?这个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说,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发言权,我们必须意识到,数据如水,分析若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拥有详实的数据只是向真理的灯塔迈进的必要条件,数据和正确的分析思路与方法的结合,才是通往真理制高点的充分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大规模详实的数据为作者提出关于收入差距理论提供了可靠的现实支撑,然而,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洞察这种机理不仅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导向作用,更是我们解决和规避问题的有效手段。作者为了找出只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因,进行了三个层次问题的分析。
首先,资本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缘由是什么?为分析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两个资本主义定律,资本主义第一定律: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α=r*β,(α是资本创造收入的比重,r是资本收益率,β是资本/国民收入);资本主义第二定律:β=s/g,(s是储蓄率,g是经济增长率)。推导如下:第一,资本收益率始终大于经济增长率,r>g。这确实挑战了传统观点“资本收益率是实体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作者认为,如果资本收益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持有人倾向于及时消费而不是投资,消费的增长继而刺激产业对资本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刺激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即r>g。第二,资本收入比β=s/g(储蓄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历史上一直呈现极低的增长,3%-5%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新兴国家一旦赶超发达国家后,也会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而老龄化的社会将激发储蓄率的提高,由此导致资本收入比β的提高。第三,由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的收益率增长远远高于工资收入的增长,这会进一步提高资本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 这从更本上否定了依靠劳动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性!
其次,资本收入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根源是什么?以上分析了导致资本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超高比重的原因,为了分析导致资本收入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的根源,作者又提出收益率不平等的概念。第一,更高的资本能够占有更多资源,比如聘用高质量的投资机构;第二,大资本抗风险能力强,在风险中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使得大资本对小资本进行排挤、兼并和取代;第三,当前各国税收体系对于大资本更有利:资本利得的税率远远小于实体经济税率;富人的边际税率小于中产阶级承担的税率。
最后,资本集中到被少数人手中的事实能否有所改善?作者指出,基于以上原因,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现行的继承体系,使得资本代代传续,持续的高收益使得继承人成为超级“食利者”。 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美国出现超级经理人,他们的劳动收入毫无理性的远远高于普通劳动收入。超级经理人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教育、技术扩散带来的收入平等。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有一种强大的机制在交替性推动收入与财富趋同分化,而这力量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趋同的力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扩散,而分化要在于 r>g,即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如此看来,现实条件告诉我们分化的力量要远远大于趋同的力量。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解决资本高度集中的根本途径:推行累进制的资本利得税。作者回顾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详尽分析了资本无限积累和自我增值的内在特性,指出,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在低增长的新常态社会,资本必然高度集中在垄断财阀手中。解决之道就是利用政治强制
力量,推行累进制的资本利得税,对极少数垄断财阀征收合理税金,促进教育、医疗、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作者的理由是市场力量必然导致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导致“食利”,长期以往损害经济活力、阻碍创新。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的途径主要是以上分析的利用通胀再分配和税收。通胀很难控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是国家应有责任。考虑到欧洲大陆发达国家每年投资于教育的金钱仅仅占国民收入的1%,对垄断财阀、超级富豪7-8倍国民收入的存量资本征税,将有效推动各项公共事业进展。但征税的政策手段需要满足的条件过多,可谓困难重重!
许多人认为该书所描绘的许多现象在当今的中国有所印证,作者本人也在中国版的绪论中提出:“因为眼下在中国,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据估算约占30%-50%。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中国可能在21世纪初的现在最终找到了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良好妥协与平衡,实现真正的公私混合所有制经济,免于整个20世纪期间其他国家所经历的种种波折、朝令夕改和从众效应。”笔者认为,我们在分析《21世纪资本论》对于中国问题的启示时,应该把握的是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排除数据误差和对中国实际问题错误理解带来的错误观点。
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的唯一目的是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一些通向未来的钥匙,我只是将这些历史呈现给读者,但历史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路径,这些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实际用处还有待考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