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微生物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1:44:05 体裁作文
微生物说明文体裁作文

篇一: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指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核舟记》、《恐龙》。语文课本上的《中国石拱桥》《海底世界》、《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等等。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指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

区别:依据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按语言风格分(说明语言的特色、说明语言的生动程度等)

平实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能使语言达到生动效果的方法有:1.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强;

2.现身说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让人接受;3.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可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无味。采用生动语言的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这类文章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文章的生动性。

区别:

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按说明特点分:

自然科学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

社会科学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

三要素

1.内容的科学性:

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

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逻辑顺序

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

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

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核舟记》、《晋祠》、《故宫博物馆》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使之浅显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打了……比方,体现了事物的……特点)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作诠释

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作比较

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这种说明方法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引用说明

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

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

区别

打比方只是一种说明方法,适用于说明文。而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适用于各种文体,但除说明文,如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文章都可广泛运用。

如《苏州园林》:“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着眼在画意,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2、通过引用故事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引用诗歌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解题方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走进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500~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⑧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

2.根据对第①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1)生物资源:植物资源、________ 、微生物资源。

(2) _________:林地土壤、水分等。

3.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

4.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

5.文章第⑧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6.据报道,中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河北省2004年中考试题)

[解析]

第1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只需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或是总括句即可。参考答案为: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或是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第2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解题思路是:依据题意,确定信息筛选范围是第①段文字,再从中提炼,浓缩有效信息。参考答案是:动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

第3题考查对语言材料作用的评价能力。仔细通读全段,你会发现画线句子是全段中心句“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支撑句,是围绕“涵养水源”进行的具体说明,于是答案可以组织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意相同即可)

第4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能力。这种题型一般要先解释它准确地说明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删除或替换以后的结果,最后总结答案。参考答案为: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意思对即可)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全面。通读全段就会发现后面的文字主要写了森林的两个作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这样文段的中心句可以概括为: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

篇二:说明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兵场】

说明文阅读一

植物的抗旱本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千克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

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千克。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

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

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有

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

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

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

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

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

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

作用。

③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

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

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

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

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

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

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

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

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

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

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上部分大大缩小,

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

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

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 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根据文段内容,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

3、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植物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3分)

(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 )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 ×)

说明文阅读二

淘米水的妙用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15.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内。(3分) 作去污剂、 作化妆品(护肤美发)、 有药用价值、 作饲料、肥料

16.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3分) 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

17.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3分) 不可以。因为加着重号的词语起限制作用,说明了淘米水药用价值是有限的,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8.选文第⑥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强调人们要重视对淘米水的使用;呼应开头。

说明文阅读三

“长信宫”灯

①“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镏金铜灯。它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②“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全器为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宫女身穿广袖内衣,外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宫女头梳髻,发上覆巾帼,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头略向前倾,面目端庄,神情恭谨,表现出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灯火的映照,使宫女的形象更加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其巧妙独特的艺术造型广受赞誉,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巅峰

之作。

③“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与灯盘方柄相扣。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盘的口沿饰宽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④“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炱(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⑤“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长信宫”灯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

2.简要说明“长信宫”灯为什么堪称“中华第一灯”。

答:“长信宫”灯的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设计科学,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所以堪称“中华第一灯”。

3、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这三段文字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安排的,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了。

说明文阅读四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

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5.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根据内容提问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①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 发明’?”不能人云亦云。

【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 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16.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

【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7.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3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

【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18.依照下面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测字解说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

【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说明文阅读五

寻找外星球栖息地

① 茫茫的宇宙无边无际,总是引起人们丰富的幻想。多少年来,人们为此编造了无数美

⑦ 丽动人的故事,想象“九重天外”有“天上仙境”,能让人们摆脱在地球上的苦难和不幸。其中,月亮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主题。印第安人看到月亮上有一个男人在劳动,印度人看到月亮上有兔子在奔跑,萨摩亚人看到一个女人在纺织,中国人则看到一位因偷吃仙药而奔至月亮上的娇女嫦娥??至今,人们仍在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在宇宙中,类似地球这样的天体简直不计其数,地球在其中只能算作沧海一粟。那么,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有没有生命存在?人类是否可以离开小小的地球到外星球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随着地球上人类的逐渐增多,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在外星球找到自己的邻居,渴望能发现一片天外绿洲,以便在患难时能另辟一块栖息地。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随后科学探测器分别在1975年10月22日和1976年7月20日降落到离地球最近的另两个行星──金星和火星上。古代人遥远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着实让人类兴奋不已,但当人们从高度的兴奋中冷静下来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星球上既没有我们的同类,也不是我们能居住的地方。拿月亮来说,已有近20位宇航员去过月球,累计在月球上考察的时间超过600小时。结果完全证实天文学家早已作出的结论: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被荒沙和砾石覆盖着的寂静星球,从来就没有过生命的存在;如果没有特制的宇宙服保护,任何来自地球的生物将立即窒息而死。对金星的探查得到的结果更是令人生畏。金星表面大气太稠密,比地球上的大气压高100倍,且几乎全是二氧化碳,昼夜温度都在500°C左右,地球上的生物置于其中将立即化为灰烬。而火星上的表面气压又太低,相当于地球表面30公里以上高空的大气密度,且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碳,温度时常低至-130°C,也未发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人们对水星的探测结果同样让人失望。1974年和1975年水手10号飞船三次经过水星,发现它和月亮一样荒凉死寂,没有空气,夜间温度是-160°C,白天是300°C,自然亦不会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了。就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虽然品种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生命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却又是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家们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时,都是以是否有碳氢化合物存在为前提依据。如果发现某个星球上存在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个星球上至少有了同地球生命相似的信息存在。此外,适当的温度,必要的水分,合适的大气压,足够的阳光和一定比例的各种元素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宇宙中任何一个天体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近年对太阳系中离地球和太阳都很远的几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的探测结果表明,它们不但质量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而且大气成分都以氢为主(其次是甲烷和氨),表面气温都在-140°C以下。这样的条件,生命自然没法生存了。看来地球生命是太阳系中孤独的旅行者了。那么宇宙中其他星系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近年来多方面的科学考察证实,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科学家们相信,碳氢化

合物是宇宙发展过程中化学作用的产物,一旦具备了适合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分子完全有可能演化成为生命。几百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并不是无垠宇宙中的孤立事件,仅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就有约1000亿个以上类似太阳的恒星,每个恒星都可能有自己的行星,因此宇宙中应该“别有人间”。但是天文学家们目前能够找到的、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更为年轻的“太阳”──半人马座比邻星(中国名叫南门二丙星),距我们也有4.2光年,约合40亿公里。光都要走4年多才能到达,人类对此真是望尘莫及了。

篇三:说明文专题

说明文专题

(一)声音:让你又爱又恨

①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声音的总汇。小到元粒子,大到银河系,万物都在震动。人类的耳朵能够感知的振动频率非常有限(16赫兹—20000赫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听觉范围之内的声音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比如,就振动特征而言,低级下流的言词不仅伤害出言不逊者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的身体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②任何人只要按以下方法做个简单的试验,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在播种以前,对一部分种子说祝福的话,对另一部分说粗话,你会看到:前一部分种子很快吐出嫩芽,而且发芽率是百分之百;而后一部分则只有很少的种子发芽,发出的芽也是干枯暗淡的。难怪俗话说:恶语伤人!

③就振动频率和强度而言,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有害。举个例子来说吧,莫斯科西南区的一处楼房安装了电梯。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结果却适得其反。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疼。原来,日夜运转的机器成了噪声源,而电梯则像一个巨型喇叭,又加重了这种噪声。忍无可忍的居民正打算同莫斯科市政府交涉此事。

④噪音有害,美妙的音乐又如何呢?实际上,音乐声在50分贝左右时会使人身心放松,给人以美感。而声音一旦高于85分贝,就会造成听力损伤。一般情况下, 当人耳较长时间地听到音量达100分贝的声音时,无论多么美妙的音乐都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

⑤一些在听觉范围之外的声音对人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火山学家对这一点非常了解。熔岩喷发时发出的响声是一种低音波(<16赫兹),它使人不自觉地产生恐惧感和躲避的念头。有实验表明:声频为4赫兹时,会导致海洋性疾病,达到5赫兹使人就会感到恶心,6赫兹时会令人恐惧不安,当声频达到7赫兹时,就会致人死亡。

⑥, 。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知道,教堂的钟声能杀灭细菌和微生物。有意思的是,这个在唯物主义看来荒诞不经的观点,恰恰得到了科学实验的证明。根据教堂钟学专家提供的资料,当中的振动频率超过25000赫兹时,属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范围,这时钟声的确能够治疗一些传染(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

病,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中波范围(100赫兹—20000赫兹)的钟声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血流和淋巴流,低波范围(40赫兹—100赫兹)的钟声能起到镇定神经的作用。

⑦当今医学界也已经在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俄罗斯生物学家运用声音渐次减弱现象获得的数据证明,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而音乐对疾病的疗效也是广为人知的。专家发现,胃肠道具备音符“fa”的共振频率。音符“do”能够治疗牛皮癣,而“si”“so”和“do”的和声对肿瘤病患者。

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运用声音治疗疾病的经历,尽管我们自己没意识到。难道您从未试着通过抚摸小猫来放松疲惫的神经?科学家证实:能带来疗效的既不是小猫柔软的毛,也不是猫身上散发的特殊气味,而是温顺的小家伙发出的低叫声。现在,猫打呼噜的声音已经录成微型磁带用于医疗。

⑨声音,真是让我们爱恨交加。

1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⑥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既能概括上下文内容,又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 。

12、根据上下文,第⑦段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2分)

A.大有作为 B.大有裨益

C.大显神通 D.大有希望

13、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疼。 ...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15、阅读原文,结合下面这则新闻摘要,用亲切的语言给“MP3”一族协议则“温馨小贴士”。(60字左右)(贴士;音译词,通常指提示、建议等)(6分)

近日,一个15岁的少年竟因长期用耳机听音乐造成耳朵失聪,成了“聋子”。 记者调查时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挂着“MP3”、塞着耳机、边走边听歌的年轻人。他们上学、吃饭,甚至睡觉时,都习惯性地塞着耳机听音乐,而且为了保持音乐清晰,他们经常会提高音量。

温馨小贴士:

别让美妙音乐刺伤你的耳朵

(二)光啊,你慢些走

①在人们的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蜿蜒爬行。

②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29.979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2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③1 999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实验,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了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时速60公里)。随后,又接近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1.6公里)。2001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④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传输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⑤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是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的。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一273.1 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1 924年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环境中,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使光可以通过,然后经过调节可以使光速降为零。这种控制激光束可与某种“手闸”相类比:当钠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时,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光通过时表现为透明介质;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降低强度,钠原子不再表现为透明介质,转而吸收光。 ⑥科学家们将一束黄色激光通过该“冷凝物”后,成功地观测到了黄色激光

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现象。穿过“冷凝物”后出来的激光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仪器显示它的颜色与进入时的激光颜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实验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认为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⑦慢化光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均意义非凡,在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纵光子以便把信息输入光子,然后根据需要再将光子发往某地以及某时再发。这种可能性使人们看到了新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曙光,它将比目前计算机的功能强大几千倍。

⑧此外,利用它可以开发将不可见的红外线转换为肉眼可识别的可见光的技术、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噪音以及研制性能更好的视频显示和夜视装置等。

17.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阅读全文,试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4分)

18.文章第①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9.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0.根据第④段说明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分)

21.认真阅读第⑤段,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慢化光速实验采用的新“介质”的形成过程。(不超过60字)(3分)

22.在一般人看来,光速是无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学家经过努力使光速慢了下来,并将造福人类。你从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你的看法。(4分)

(三)预报沙尘暴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10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所预报一般要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一些其他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1)的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2)相对较近;(3),沙粒的传输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80%。此处,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温度和积雪覆盖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使具备了形成了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④如何才能考虑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呢?这就要靠遍布各地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采集的数据。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很大部分在境外,所以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对于监测和控制沙尘暴有重大的意义。

⑤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温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暴。

⑥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要重演。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