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35:32 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课件)
篇二:七年级记叙文 课件
【记叙文训练 课件】
自信第一课
毕淑敏
①1972年的一天,我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
②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菌素。
③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菌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菌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④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⑤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⑥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菌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菌素的话,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⑦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⑧我说:“分数并不重要。”
⑨教室的门开了,老先生又要来了。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⑩他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 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
11我只有站起来。
12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 13全班寂静无声。
14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叔敏所在的那个5000米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菌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
15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 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16这席话zhìdìyǒushēng。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
17我的三年习医生涯,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从生理上明了了人体,也从
精神上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zhìdìyǒushēng( )
2、从全文看,关于治疗方案,老先生认为使用抗菌素无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务老师认为老先生讲得很有道理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淑敏使用抗菌素的具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结尾处强调“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从内容看,目的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赞扬老先生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磊落的品格。
B.批评唯权威是从,没有独立见解的行为。
C.告诉人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坚持正确的。
D.体现医生忠诚于病情比忠实于导师更重要。
6、选择一个角度,就文中“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行为谈谈看法。
篇三:[中学课件]记叙文复习
寻找记叙文的统帅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记叙文的统帅。 2、寻找记叙文的统帅的方法。
3、尝试着驾驭记叙文的统帅。 记叙文中统帅的位置 主题思想 考点点击 1、对记叙要素、
详略、顺序的分析理解。 2、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3、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 4、
对文章表现形式与语言技巧评析。 5、对特殊词句的理解。 6、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揣
摩和创造。 中考题型示例 1 1、作者写鸟语旨在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表达了对大自然
的挚爱和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07.金华中考《鸟语》) 2、通读全文,
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文章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及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
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2008.南充中考《泪水中收获力量》)
3、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的理解。(慈善需要金钱,但更需要的是一颗爱
心。为别人捐献一分钱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有钱人一样富有爱心,同样值得尊
敬。)――(2007.遵义中考《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4、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
义。(蕴含着浓浓的父爱。)――(2008.莆田中考《棉花糖》)中考题型示例 2 中考题型
示例 3 9、文中第四段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因为本段插叙交代了拮据的生活背景,
解释了我的心“一阵阵战栗”的原因,有利于更好的展开情节,描写人物,表明中心。)――
(2008.襄樊中考《你在伞里吗》) 10、本文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
个作简要的分析。(以前人与人和谐的交往和交流,现在人人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比
手法鲜明的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的表达出主人公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热爱和怀念。)――
(2008山东潍坊中考《怀念一种声音》) 11、当文中的老人与伊瑞克开心的逗笑时,为什
么“餐馆里的每个人都看着我们,脸色古怪”?(因为餐馆里的人认为,让小孩与这样身上
又脏又臭的老人逗笑有辱大人的身份,这反映了餐馆里的人以貌取人的庸俗心理。)――2008.
浙江杭州萧山区中考《一个婴儿的拥抱》) 12、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请从第五段摘录一个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摘录句子。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
之情。)――2008.资阳中考《雨的四季》) 锁定文本(语文版) 1、写人记事类 《山中避
雨》《小巷深处》 《背影》 2、写景状物类 《巴东三峡》《周庄水韵》 《春》
《白鹅》 《济南的冬天》 3、抒情咏怀类 《白杨礼赞》 《囚绿记》 《石榴》 《海
燕》 4、小说 《故乡》 《孔乙己》 《一厘米》 《百合花》 5、童话 《小溪流的歌》
《骆驼寻宝记》《犟龟》 《巨人和孩子》 演习训练场 《1+1=?》 《著名物理
学家江之华教授学术报告会》会标下,坐满了大学生。他们当中,不少人是在江教授的业绩
鼓舞下步入科学殿堂的,今天能够亲眼见到江教授,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江教授
静下来,然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大家说:“我想首先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我。”众学
生立刻精神抖擞起来。“1+1等于几?”江教授问。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江教
授用尽可能纯正的语音重复了一遍。有人张了张嘴但终于没有出声。一种屏息敛气的沉默。 江教授环视会场,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很难吗?没有人能够回答?”确实没有人回答。 “1+1等于2嘛!”江教授举起两个手指。 噢??”会场如释重负,又如梦初醒。 “ 1+1等于2,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这是科学,这是真
理。,这是我要对大家讲的第一个问题。” 又是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中听起来比刚才的掌声似乎少了些什么?? 点击
中考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 汶
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
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
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
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
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批
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
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
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
里指挥救灾。(??) (续)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
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坍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
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
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
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鲜血
的的人排队占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
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
莫大的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
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
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
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续) 曾
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
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载《人民日报》,2008年5月14日,有改动。) 思考题 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1)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2)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2、文中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4、根据你的见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试题解析 试题解析 (2)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试题解析 2、文中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 试题解析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试题解析 4、根据你的见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 * 六要素 人称 表现手法 内容结构 材料详略 顺序线索 5、小说结尾处,“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他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意。)――2008.山东潍坊中考《怀念一种声音》) 6、请简要说说第八段划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爱恋之情。)――(2008.江西中考《年的召唤》)
7、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2008资阳中考《雨的四季》) 8、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突出水的珍贵,从而反衬出小比利用如此珍贵的水来抢救小鹿的纯真善良和最美丽的心灵。)――(2007.广州花都区中考《感恩雨》) 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 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1)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透过这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人物的精神风貌:“星夜兼程”写的是总理争分夺秒赶赴灾区的情形。 【参考答案】表现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 【思路分析】“但”字突出强调成都市民不顾余震威胁,心系灾民的感人情形。【参考答案】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
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民,献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意思对即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联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来看,“奥秘”指的是前句中的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本文所要赞颂的也正是在灾难面前人们“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的精神,这就是战胜灾难的“奥秘”。 【参考答案】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或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思路分析】本题要求从选材和结构两个大的方面对文章进行赏析。主体部分的材料,选取的是一桩桩感人的事件,一个个动人的细节,这些典型材料反映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文章用了六个排比段,每段开头都是“这一刻”突出强调“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的主旨。 【参考答案】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活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军队到百姓,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 结构:文章连用六个排比段,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思路分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求写清楚一个事例或细节。 【参考答案】例如: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