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1:46:17 写作技巧
篇一: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二部分 新闻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讲、新闻评论的选题
一、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选择和确定评论什么问题,一篇评论的选题往往不是孤立的,有的与新闻报道有关,有的与以前有关,既可以使一段时间的评论选题;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的选题。
(一)选题与立论异同:
自选题:一般是题到意到
非自选题:一般是题到意不到
(二)选题与命题异同:
一般是选题在前,命题在后;
选题一般是范围,命题一般是观点
二、选题的主要来源
主要是指党报新闻,归纳于邓拓的5个方面
(一)从“上头”的精神中选题
新闻评论的选题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离不开有关领导对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的解释。即从文件、领导文件、批示中选题。
1、原因:a、由党报性质决定
b、“上头”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都是实践的反应
2、注意问题:a、要吃透精神,不当简单的“传声筒”、“收发室”;
b、要联系实际
(二)从“下头”的实际中选题
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从广大干部群众身边的事情中选取题材,也包括从作者日常生活和调查研究中了解的情况,读者来信中了解的情况。
原因:1、从理论上看,新闻评论的内容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生活的反应,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反应;
2、从政治上看,这是反映人民呼声的一种重要表现;
3、从评论写作上看,这种方式一般比较具体、实际,离读者较近,较受读者欢迎,是提高评论质量的重要途径。
上下结合出选题。
(三)从新闻报道选题
(一)新闻评论价值:新闻报道和新闻事实中蕴含的重要的、新鲜的值得阐发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它是评论员配写
评论的依据。
1、可议性:报道蕴含了某种思想观点
不具有可议性的报道: 纯粹自然界报道;述评;与新闻政策、宣传纪律有关的敏感题材
2、重要的、新鲜的:价值关系相对性的表现。其中“重要”是指关注人较多,程度较高;“新鲜”指事件蕴含的观
点过去较少提及。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评论价值关系
1、一般而言,新闻价值越高,新闻评论价值也就越大,但也有例外,有的有新闻价值但不发表评论,有的只发表
评论却不写报道(如法轮功);
2 、新闻价值一般是针对事实而言,评论价值一般是针对报道而言;
3、以下报道较容易被评论:经验性新闻、方向性新闻、批评性新闻、对比性新闻。
第六讲、新闻评论的立论(立意)
一、新闻评论立论的含义与意义
确定新闻评论的基本观点,是评论写作中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二、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原则
(一)求真:形成的观点要正确
衡量观点是否成立的3个条件:
符合客观实情,揭示事物本质,正确反映舆论;
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针对党报新闻评论)。原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社会;
符合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政策制定是二者的结合)
(二)求新:文章要有新意
1、原因:
文章归根到底都是客观事物的反应,而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
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无穷尽的;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总是接近真实而没有达到真实。
2、如何写出新意:
(1)有新意的文章首先是文章有新观点、新思想、新见解;可以来自上面;
从生活实践中观察而来,如《谨防精神贿赂》、《停建莫停管》
注:我们要追求新意,但这不能建立在闭门造车的基础上,要符合实事求是,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新。
(2)文章可以从新角度出发来写出新意.
(3)选择新的材料和语言,如《话说其他费》
(三)求准:文章的议论要有针对性,因为同样的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议论,应言当其时、言当其事。 从形式、大局出发;
从全部材料出发;
论点要集中(基本论点只能有一个)
三、新闻评论立论的方法
1、根本方法
调查研究,是形成对事物客观认识的方法,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实事求是的过程。
(1)原因: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评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应,要提高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从新闻评论的写作实践来看,优秀的选题不管是内容、观点、材料或语言都是来自于调查研究。
(2)什么是调查研究?(包括3个环节)
尽可能多地占有所评论问题的材料、具体事情
对全局和有关政策文件的把握了解,尤其是对评论作者而言,此块占的比重比一般记者要大;联系以上两者进行思考、构思
(3)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访问
观察
问卷调查
抽样
隐性采访
(4)记者和评论员调查研究的主要差异
目的 记者了解情况侧重于了解事件真相,而评论员不仅要了解事,也要了解识;
方式 记者现场调查研究较多,而评论员主要是“坐冷板凳”;
评论员更多地要关注大局、形势,提出问题是他主要目的,而记者在此方面所占比重较小
(5)调查研究中应注意的3个问题
要从全部材料出发
要从现实需要和全局出发
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
2、思维方法
(1)分析:通过分析来认识事物本质,提出观点
①纵向分析:由表及里的一种分析方法,即通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分析发现本质,提出观点;
②横向分析:由此及彼,抓住特点,提出论点
③反向分析:不按常规进行思考,往往是我们能得出创新型见解的分析方法
(2)综合:一般以分析为基础进行综合
①归纳概括,提出论点,把同类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出他们共同本质,提出自己观点。
②由点到面,提高升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把个别事件放在全局背景、历史发展、理论高度来透视个别事件的意义,提出观点
四、新闻评论的标题
1、类型:标论点、提范围、表态度、其他
(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要求:
(1)准确:a.标题
b.标题表述观点和文章内容一致
c.标题概念明显,不要有歧义
(2)鲜明:a.态度要明确
b.要一针见血
(3)具体:题目不要太宽泛
(4)生动
2、比较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标题
看文学作品:自由恋爱
看新闻作品:一见钟情
消息、通讯:把内容放在标题中
评论:把观点放在标题中
消息、通讯、评论标题异同
同:其新闻标题都很重要,也都比较难,准确、生动是它们的共同要求
异:消息:标题一般是实题,格式比较复杂,有一栏、两栏和多栏,一般为陈述句式;
通讯:和消息相比较简短,一般会虚化
评论:往往是判断句式,少量有副标题
第七讲 新闻评论的结构
若选题和立论主要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则结构主要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一、新闻评论结构的含义和意义
含义:即写作新闻评论的谋篇布局问题,也就是说按一定规范来组织和安排评论论点与材料、总论点与分论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意义: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骨架,能把血肉组织起来
二、新闻评论安排结构的一般规范
(一)文章
1、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2、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
3、服从读者阅读的需要,如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富有变化等。
(二)新闻(主要指消息和通讯)
和一般文章相比,新闻具有明显的纪实性和报道性。除了要符合一般文章的结构安排规范外,还要符合:
1、符合事实本身的结构(逻辑),一般按食物的重要性或时效性排列;
2、快速地传达信息:“倒金字塔”结构;
3、结构较简单;
(三)新闻评论
主要特点:新闻性、意见性
1、文章论点往往放在较醒目的地方,如标题、开头、结尾,用观点统帅材料
构思:从材料出发,材料越多越好,通过对材
料的调查研究,形成论点;
表达:从论点出发,根据论点来选择、裁剪、组织材 料;
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一般文章结构的要求:比如结构完整紧凑、 层次清晰;富有变化;
4、符合不同新闻评论类型的特点;
5、文无定法,贵在创新
三、新闻评论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
1、三段论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按照引论、正论、结论来组织文章,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点:逻辑上比较完整严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两段论式(点睛式结构):在小型言论中使用较多,分为两层意思。前一层是关于基本事情的介绍,后一层是画龙点睛式的评论。常常是叙事多于说理,其论述和结论往往连在一起。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生动、活泼
3、波澜起伏式:新闻评论文章各层次间波澜起伏、正反结合的形式
优点:比较吸引读者,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常常是有疑问、迂回、变化
4、递进式:主要使用在文章论证部分,按事物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性强
5、并列式(平面展开):用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互相紧密相连的论据(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3种并列方式:
并列事实;并列分析;逐项反驳
优点:能扩宽论述的广度,有利于对事物进行
分析综合,条理清楚
四、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一)开头:
往往为下文定下基调,非常重要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踏破楚天浓雾,纵横江汉千里”
1、类型:
摆论点;
摆材料;
介绍写作缘由
2、要点:
(1)开门见山
(2)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3)简洁
(二)结尾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类型:
挽结收口,综合全文
点明结论,表明态度
深化主题,引人思考
鼓舞激励,发出号召
2、要点
紧扣主题,不要画蛇添足
简短有力
不落俗套
第八讲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证
说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论证的过程即在说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新闻评论的三要素
(一)论点
1、分论点(中心论点)
2、总论点(从属论点)
(二)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1、事实论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事例,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以及一些统计数字等。是写评论的主要论据,经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为此意。
(1)为什么事实论据具有最大的说服力
①事实本身寓理。任何道理都是从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所以摆事实等于还原了道理形成的过程,故事实具有最大的说服力。
②事实喻理。通过打比喻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
例:《“搬家”还得乱几天》
(2)如何选择事实材料
依据:
①要选择真实的材料。
依托真实材料形成的看法才有说服力
②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个别代表一般;偶然出现的个别不是典型
典型材料: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手段,源自前苏联
例:恩格斯《论权威》
3个例子:
大海航行时船长是权威;
火车运行时时间是权威;
棉纺厂里蒸汽机是权威
③尽量选择生动、新鲜的材料
2、意见论据(理论论据)
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大家公认的观
点作为论据来证明尚待证实的新论点。
最常见的意见论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方针政策,权威语录,常识,格言等
(1)为什么有时还要使用意见论据
①要论证有些观点,有时无事实可摆,只能用理论论证
例:论证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
②虽然有事实摆,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意见论据会更有说服力
例:《第九条最重要》
(2)如何选择意见论据
①尽量选择权威意见。意见来源越权威,其说服力越大。
“假如论据属于意见性材料,就要看这些意见是否来自读者的权威。”(美-约翰·赫尔顿)
②注意意见的背景和出处。引用符合原意,不要断章取义。
例:《邓小平文选》:“中国的发展战略需要的时间,除了这个世纪的10年以外,下个世纪还要50年,那么50年怎么能变呢?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更加开放。既然这样,怎么会改变对香港的政策呢?”
篇二: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
作者:卢国文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24期
摘 要 新闻评论写作前,要作好选题和立论,选题和立论正确与否,是文章成功的关键。选题和立论确定后,就要把握好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对所要评论的事件各种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和论证。同时新闻评论的标题也是写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新闻评论;选题;立论;逻辑关系;标题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9-0007-02
写新闻评论是每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写新闻评论有那些方法和要求呢?今天本人就就新闻的写作方法,谈几点想法,以求共同学习。
1 选题和立论
提笔写作评论前,必须过好选题和立论这一关。
1.1 论题的选择和确定
一篇新闻评论在写作过程中,第一道工序是要考虑它的写作根据。一般地说,这个写作根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的客观形势;二是实际生活。选题时,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首先,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的选题,要结合形势任务,以避免就事论事。根据客观形势的选题,要注意社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某种工作、生活、现实的特点,以免脱离实际。其次,选题题目要小。因为新闻评论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选题内容受文章字数限制。另外,题目小一点,写得实在一点,容易把问题讲得透彻。再次,选题角度要新。一篇评论,善于选取新的角度,会使人产生新鲜感,便于论题从广度深度上步步展开。选题时要注意:选取“人人心中有之,人人笔下却无”的新
内容。
1.2 论点或论断的提出
1)落笔切题,亮出论点。一般重要的解说性和说明性的评论,常常采用这种立论方法。例如《光明日报》2006年1月11日刊登的本报评论员写的《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自主创新——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系列评论之二》这篇评论,开篇就落笔切题,提出论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科学创新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
2)运用论据作由头引出论点。这种方法是用新鲜吸引人的事实或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放在文章开篇作为“由头”,从而引发议论,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或结论。如:1981年5月1日《辽宁日报》的题目为《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的评论。此文采取的是通过事实性由头引出论点的立论方法。作者先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某商店在学先进活动中,制定了改进服务态度的“三个一样”、“四个满意”措施,并将它贴在墙上。文章接着写道:可是,说是说,做归做,服务态度并无起色。评论以此为由头指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它贴于墙上以督促自己,这完全应该。问题在于订了措施并不行动,照样是一纸空文。结论是:“应当让它(措施)从墙上?走?下来,走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里灵巧地运用拟人化手法,使静态之物转化为动态之人,显得俏皮、幽默、引人。由此可见,巧用由头可达到理从事出、顺理定论的目的。
3)通过提问或设问的方式引出论断。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论断,如《光明日报》1979年2月8日发表的《“文”“理”议》一文。文章采取开门见山揭露矛盾、提出论题,并辅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立论:
“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股?重理轻文?之风,高中以上学生和部分学校领导人尤甚。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心里却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这种想法和作法对吗??理?和?文?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很值得议一议”。
提出论题后,论述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进而引出结论。第一层说明我国古代是文理并重的;第二层分析论证文理不可分家;第三个层次是结论:应当重理不可轻文。很明显,文中通过提问,顺理成章地引发议论并作出结论。
4)通过辩论得出结论。同一论题的评论可以采用多种立论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取得各自的效果。也可以采用通过由头或通过辩论展开论证得出结论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时效果会更好一些。例如:在上海市中学作文竞赛中获奖的《重理岂能轻文》这篇评论,就是采用通过辩论得出结论的立论方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文特点是通过批驳重理轻文的错误思想进行立论,进而提出了也要重视文科、文理并重的结论。文章指出,“重理轻文”这一错误思想来自人们的思想偏见和社会上错误舆论的压力。归结起来有下列几条:一曰“学文科无真才实学,学数理化才是真功夫,实现四个现代化少不了”;二曰“学文科政治风险太大”;三曰“学文科待遇差,奖金少”。然后,对此逐一展开批驳和说理。通过辩论,展开积极的思想交锋,在明辨是非中坚持分析说理。最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理同等重要,不能重理轻文。有志于从事文科学习的青年要拿出勇气顶住错误思想不要彷徨”。
通过辩论得出结论的立论方法,有助于评论立论有的放矢,尖锐泼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过程中,以及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矛盾、
思想阻力甚至流言蜚语。作为新闻评论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善于运用各种立论的方法尤其是通过辩论进行立论,以扫除思想障碍,扶正祛邪,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 把握逻辑关系
新闻评论,它的论证过程是一个推理过程,主要靠逻辑的力量说服读者。逻辑学要求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评论要求合乎逻辑地进行说理论证。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评论写作的逻辑关系呢?
1)依理定形,顺理成章。评论是发议论、讲道理的文章。它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楚某个道理。因此,评论的结构形式只能以理为中心,必须服从事理的发展逻辑,实事求是。所以在写作前必须充分占有材料,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选取材料,理出思路。在写作时,要紧紧抓住自己所要阐述的论点组织和使用材料,用严密的论证来说明和证实自己的论点。
2)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要使文章的中心突出,首先要确定论证的重点,然后在材料的安排方面下功夫,即先找出材料安排的顺序,看看哪些材料该先用,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如果材料属于平行关系的,谁先谁后没多大关系,即可采用分类法安排材料。如果是递进关系,谁先谁后有顺序要求,即可采用层递法安排材料。此外,还有接续关系和对立关系等。总之,安排材料,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得恰到好处,层次清楚。
层次分明还要求:段落之间的衔接要紧凑,文势的曲折变化要自然。为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要讲究文章如何开头,如何收尾。要考虑讲哪几层道理使文章连贯,气通理顺。有时要退一步讲,有时要抓住关键性的字眼反复挖掘深意,有时需要间接证明,有时要用顿笔造成奇峰突起,使文章峰回路转,波澜起伏,等等。
3 标题的确立
3.1 新闻评论的命题
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吸引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太实、太露,或太虚、太玄的标题都不好,因为它很难抓住读者。
给一篇新闻评论命题,大致有以下三点提起注意:一是要贴切,二是要简洁,三是要醒目。贴切就是指标题必须切合文章所写的内容,两者之间要恰如其分。恩格斯认为,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当然,简洁并不完全等于字数少,它是对于文字量与质全面衡量的一个要求。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标帜、眉目,那就应当醒人耳目。例如《延边大学报》1997年1月5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比较贴切、简洁、醒目,有一种诱人深入的力量。当读者认真看内容时,就会将延边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五校合并、进入“211工程”这两件大事有新的认识。这对延边大学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永载史册的丰碑,因而用《一个新的里程碑》作题,恰如其分。
3.2 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如下种类:
1)号召式:如《一定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
2)论断式:如《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3)论战式:如《驳陈水扁的“两国论”》、《斥……》、《评……》。
4)告诫式:如《不能再吃大锅饭》。
5)赞颂式:如《赞余热发光》、《赞家丑外扬》。
6)褒贬式:如《坚持党性,拒绝派性》。
7)提问式:如《经济政策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
8)并列式:如《井水与河水》、《“找米下锅”与“找锅下米”》。
9)成语式:如《黔驴技穷》、《贼喊捉贼》。
10)成语变换式:如《好事不要“磨”》、《“异想”定能“天开”》。
11)散文式:如《别了,司徒雷登》。
3.3 新闻评论标题的“立意”
立意,即确定中心思想。立意的核心是一个“新”字。刻意求新,应该是评论员的追求。立意新,首先是要求观点的新。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意思来。其次是角度要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努力去寻找新的角度,找出新的突破口,给受众以新的启迪。再次是材料要新。新闻评论就是根据新闻(材料)发表的评论,材料是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政治评论或思想评论的明显特征。
参考文献
[1]穆青,叶圣陶,李普,等.新闻采写经验谈[M].新华出版社,1983.
[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默.新闻采访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篇三:新闻评论写作技巧及模板
新闻评论
文章论点往往放在较醒目的地方,如标题、开头、结尾,用观点统帅材料 构思:从材料出发,材料越多越好,通过对材料的调查研究,形成论点;
表达:从论点出发,根据论点来选择、裁剪、组织材料;
一般步骤:
简单叙述现象并提出疑问
各方反应:政府,大众,媒体,学术界,事件起因者,时间受害者
现阶段主流观点、立场和态度
造成影响:大环境(道德,法制,社会,价值观,示范引导作用)
得失(损失,收获,希望,教训,经验)
现象的分析:
直接原因分析,深度分析: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潜规则,国民性,制度,潜意识,限制因素,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历程,经验背景)。分析角度:受害者立场,受惠者立场,不同的群体,情感立场,科学立场,法律角度,道德角度。
下结论:未雨绸缪,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严厉打击,防患于未然,杜绝此类现场,道德扬颂,道德鞭挞,情绪渲染等。
新闻评论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
1、 论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按照引论、正论、结论来组织文章,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点:逻辑上比较完整严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 论式(点睛式结构):在小型言论中使用较多,分为两层意思。前一层是关于基本事情的介绍,后一层是画龙点睛式的评论。常常是叙事多于说理,其论述和结论往往连在一起。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生动、活泼
3、 波澜起伏式:新闻评论文章各层次间波澜起伏、正反结合的形式
优点:比较吸引读者,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常常是有疑问、迂回、变化
4、 递进式:主要使用在文章论证部分,按事物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性强
5、 并列式(平面展开):用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互相紧密相连的论据(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3种并列方式: 并列事实;并列分析;逐项反驳
优点:能扩宽论述的广度,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条理清楚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一) 开头:往往为下文定下基调,非常重要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踏破楚天浓雾,纵横江汉千里”
1、类型: 摆论点; 摆材料; 介绍写作缘由
2、要点:(1)开门见山 (2)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3)简洁
(二)结尾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类型: 挽结收口,综合全文 点明结论,表明态度 深化主题,引人思考 鼓舞激励,发出号召
2、要点紧扣主题,不要画蛇添足,简短有力 不落俗套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的使用
a、 事实论据:丰富的事实,数据化论据,史实作为论据
b、 理论论据:名人观点,法律法规
1、 事实论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事例,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以及一些统计数字等。是写评论的主要论据,经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为此意
2、 意见论据(理论论据) 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大家公认的观点作为论据来证明尚待证实的新论点。
最常见的意见论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方针政策,权威语录,常识,格言等 突出重点:写评论要抓住主要矛盾
防止片面:现在有很多评论一边倒
立与破相统一
立:从正面确立自己观点
破:驳斥相反观点,间接确立自己观点 评论的说理论证多数以立为主 在以立论为主时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看法进行驳斥,在以驳论为主时也要确立自己观点,这样就能增强自己文章说服力。
新闻评论作品立意的范例:
(1)、新的提法
(2)、质疑法律条文、行政法规
(3)、质疑某种做法或说法
(4)对新做法或者新现象的赞许
这是褒扬类的评论,尤其应注意表扬代表了社会进步方向的现象。
(5)关注细节和细致的分析
就别人提供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的细节;自己是新闻的目击者所观察到的细节;生活中的细节。
(6)、深入全面的思考与分析
(7)、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
(8)、理性的分析
论证的方法
简短是新闻评论的特征,往往不可能有较长的论证过程。因此新闻评论的论证
过程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些短评,可能只是直接提出观点。
a、 直接论证
如果是事实论据,要考虑事实发生的概率,要看事实的代表性如何;若为理论论据,要注意观点的权威性,寻找相对有权威者的观点作论据。
b、 比喻论证
c、 比较论证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d、 间接论证
选言论证
为证明某一观点A的正确,穷尽地列举出除A以外的可能即B、C、D??,
并证明B、C、D??的不正确,从而证明A的正确。
反证法(近似说法:归谬法)
要证明A为正确,提出与A相反的观点-A,并证明-A的不正确,从而证明A正确。
新闻评论的结构
(1)、遵守基本范式和不拘一格的统一
a、基本范式是何样的以及形成基本范式的原因:
基本范式即:新闻评论在结构上往往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2)、“开门见山”模式
范荣康所说的这个“山”指的是:1、事实(由头事实而非论据事实),2、
观点(作者的观点或作者要批驳的观点)。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在文章开头就将引起写作的事件或现象说出来;把观
点、论点放在文章开头,此时,事实是普遍情况且是大家能感知的,先凸出观点,没必要多说事实。
这里的“观点”又分为两种情况:作者的观点;作者要批驳的观点。
立论:以建立自己的观点为主体的文章。
驳论: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体的文章,驳论不以反驳作为目的,反驳只是手段,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4)、全文的写作:论点的逐步深入
指的是:如果在一篇新闻评论中,通过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那么,
结论中比较浅的、简单的、社会影响性比较轻的放在前面;比较深入的、复杂的、社会影响性比较重的放在后面,逐步深入。这样更符合作者的思维规律和读者的阅读心理。
(5)、结尾
应有收束力,应能概括全篇,且要简练,是谓“豹尾”。或引而不发,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新闻评论的标题
标题的拟定,大多有三种情况:引发议论的事件在标题中显现出来,事件
本身很吸引人;观点很吸引人;所批驳的观点很引人注目。
标题的拟定,大体应做到:生动、简明;艺术化的效果(诗意的、耐人咀嚼的);
语言新颖。
作为编辑结果的评论标题:通过标题来表达文章的观点,增加读者在短时
间获得确定的信息的量。
评论标题的类型
a、 论断题《有才无德最可怕》《科学不相信等级》
b、 论战题《非名校不上之议》《为什么不能提党员优先?》《对杰出科学家
能“法外开恩”吗?》
c、 号召题《把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坚持到底》《到西部去》
d、 赞颂题《为广州的民企投诉中心叫好》《“伙计闯祸,老板遭殃”,好!》
e、 批评题《博士离校即可任职“副县”,不妥》
f、 研判题:文章内容体现为对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或新情况的研究、
判断。“专论”多用。《看两岸民商法律统一的可能性》《竞选“造势”
不可缺少制度保障》
g、 商榷题:对某一做法,提出异议,该异议是商榷性的。《通缉犯走上商
业广告,值得商榷》《以户籍确定选举权可能是一种误解》《能否适当公
开对外援助的缘由》
h、 建言题:提出建议性的言论。《邓小平手植树可否改称“邓公榕”》《高
校对毕业生应加强就业指导》
i、 告诫题:对一些不良倾向、可能出现或扩大化的不好现象提出告诫。《媒
体不要误导高考考生》《愚人节:恶作剧当心违法》
j、 设问题:既可表达倾向;又可引导思考。《媒体必须与法院保持一致?》
《请娱乐业老板监督警察?》《快速增加文化底蕴?》
k、 杂文题:杂文中的社会题材杂文被称为“边缘性新闻评论”。杂文的新
闻性比新闻评论弱,艺术性比新闻评论强。杂文的特点:讽刺与幽默;
“灵感”思维。“灵感”思维——也即注意使用联想手法,新闻评论不
突出此点。《戒烟杂感》《领导通讯录、厕所地图与难言之隐》
l、 化用题:化用的对象很多,包括:成语、谚语、诗词、警句、格言、歌
词、著名的理论论断等等。用得好可使文章更生动,可增加文章的文化
品味和吸引力。《杞人忧车》《欣赏需要接近》《纸上得来总觉陋》《莫为
“民愤”遮望眼》
周俊生: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如何调整
本报特约评论员周俊生
北京市此次决定取消燃油附加费,顺应了市场的变化。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政
府需要对现行的出租车定价制度进行“顶层改革”。
《北京市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办法》日前出台。经市政府批准,北京自1月15日起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1元/运次,出租车运价中不再含有燃油附加费。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腰斩”和我国成品油市场出现“12连跌”以后,北京宣布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以此减轻市民出行支出,无疑值得称道。
北京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是在2009年年底开收的。其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升,我国成品油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使出租车运营的燃油成本支出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出租车价格是由政府统一管制的,在严控物价上升的环境下,出租车要以加价来消化上升的燃油成本缺乏可行性,因此以推出燃油附加费的措施来平衡市场。这表明,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本来是在成品油价不断上升的压力之下采取的一项临时措施,在油价出现下跌后,它理应取消。因此,北京市此次决定取消燃油附加费,顺应了市场的变化。
从油价在半年前步入下跌通道开始,有关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呼声就不断出现,但很多地方的交管部门反应冷淡,与当年设立这一收费项目时的态度大相径庭,有的城市甚至准备在取消燃油附加费的同时提高出租车价,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在于出租车价格完全由政府定价,这种价格机制形成了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格局,也使出租车的运价丧失了由市场决定的条件。
就北京市的情况来看,2013年7月本市实施《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办法》。根据该办法,燃油附加费实行动态调整机制,3个月为一个周期,周期内油价加权累计平均值每提高(或降低)0.8元/升,燃油附加费相应提高(或降低)1元/运次。联动周期长,就使得燃油附加费的调整可能跟不上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节奏。再加上算法繁琐,公众难免多有疑问。
由此,短期来看,不妨考虑缩短调价周期,使燃油费的调整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大体同步。长远来看,出租车服务的市场化色彩鲜明,其价格不妨由提供服务的司机和作为消费者的乘客经过博弈得出。实际上,燃油作为出租车运营的一种成本,完全可以纳进运价之中,当油价持续上升致使出租车运营成本上升的时候,在市场机制作用之下,出租车有理由提高运价,而不必另外设立燃油附加费。
出租车市场的政府定价,已经对这个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某种体制性困扰,甚至引发了一些复杂的矛盾。为了让出租车在市场机制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政府需要对现行的出租车定价制度进行“顶层改革”。取消燃油附加费值得点赞,但它只是出租车价格管理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取消政府定价,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相关报道见A07版
(原标题: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该如何调整)
刘雪松:爱国言论,怎可遭此嘲讽
香港演员赵雅芝微博晒了自己途经北京天安门广场时的一张私照,并配文字分享自己此刻心情说,“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不料赵雅芝在收获众多点赞的同时,也遭到不少网友的激烈吐槽。有网友直喷:到大陆捞金就用正当方法,出来讲谄媚的话,要脸吗?
不差钱的赵雅芝,路过天安门表达一下爱国情绪,却引来这么多嘲讽谩骂,令世人再次领教了中国部分网民了无底线的网络素养。一个公民表达自己的爱国言论和情怀,是世界上任何一部法律都不会被禁止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应该被法治所剥夺和限制的,倒是此类野蛮暴戾的攻击言论。遗憾的是,这种突破道德与法律双重底线的冲撞,竟然能够成为中国网络现状中司空见惯的常态,这不得不说是一些网民长期以来自我的娇生,与网络言论环境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