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阳有关的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40:17 作文素材
篇一:信阳历史人物
熊晋阁:熊宾(1867一1924年)字晋阁,号雩娄,商城县人。出生时,父年51,母年49,取乳名百龄。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副榜。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二十年(1894年)联捷进士。任礼部主事,充顺天乡试官。熊宾与张之洞是同榜进士,张以一甲一名(状元)“大魁天下”,张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实业家,熊宾在京,与之交游,受其实业报国思想影响至深。熊宾对张之洞兴学校、办实业、重交通等洋务措施,莫不积极采办,颇受张之洞激赏。
熊宾曾两次回商城。第一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湖北天门扶母棺回籍,接替蒋艮任商城劝学总董,主持一县学务。废科举,兴学校,创办初、高等小学堂。第二次,辛亥革命爆发,由云南回商城,民国3年(1914年)腊月,白朗破商城,毙县令许中书。大兵之后,葬死赈恤皆由熊宾综理策划,并成立支应局以应军差。
1917年调回湖北,除仍兼督署秘书长外,还任沙市运销局、鄂岸榷运局长。1920年冬升襄阳道尹。在任5年,创办了《鄂北公报》,开工厂,兴学校,设残废寄养处等。襄阳是七省通衢,舟车辐辏,客商云集,但街道凹凸不平,残砖破瓦到处堆积,每逢雨雪,泥泞难行。1922年熊宾用四乡官户通匪之罚款和商店居民之捐款,作整修襄樊街道之费用,将襄樊城内主要街道均以青石条铺垫,改变了襄樊市容。是年,又以襄阳距省会遥远,交通不便,开拓襄阳至沙市的公路,筹办襄沙长途汽车公司。从踏勘路线、筹措资金到延聘工程技术人员皆亲自操劳。施工中,熊宾亲赴各段督察,并命令沿途各县分段负责。历时11个月襄沙五百里通车,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条长途公路。熊宾离任后,钟祥县知事汪翔立路碑于宜城、钟祥两县衔接处,以表熊宾筑路之功。至今犹存。熊宾还集资合办了老河口发电厂、汉口交通大旅馆、武昌谦和钱庄。并担任这些企业的董事。在鄂北还办有官机布厂、草帽辫机制厂。曾任汉口慈善会会长,北平政府赠“急公好义”匾额,及二等“文虎”、“嘉禾”勋章。1924年11月,宾从襄阳回省述职,于武汉因突然吐血而逝,终年57岁。归葬商城。宾一生著述甚丰,有《滇南壮游集》、《三邑治略》、《续修太和志》、《商城失陷记》、《医法药编》、《汽车汇编》等书。还汇编有《熊氏遗集》。
蒋仲仁:蒋艮(1851一1910年)字仲仁,又号后山,商城伏山乡人。其有“神童”之称,12岁即能作“擘窠书”(大字)习帖,攻诗文词,写作甚美。同治十二年(1873年)乡试中举。光绪六年(1880年)为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年(1884年)入直书上房,为皇族子弟溥伦、溥侗之师。钦赐纱制宫灯一对,上镶“圣旨”书“上书房行走蒋艮大人”,历任武英殿协修、纂修,国史馆协修学习。管镶白旗、正白旗官学,任内,每年节约千余金归库。
为京官时,正值慈禧听政,太监李连英擅权。曾上疏千余言劾李,语甚切真,权臣作梗,留中不报。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生父醇亲王重病,慈禧不允光绪探病。艮以人子之义上书慈禧和光绪帝,伏请亲省,称说:“皇太后皇上以孝治天下,必使天下之为人后者,先爱其本生父母而后推其爱。”又疏劾河督成孚,误工殃民,致河决郑州,并请筹款赈灾。清政府采其议,列京察一等。某年回乡省亲,取道武汉,一路不让地方官迎送。途经麻城,宿一旅店,遇县令硬让店主腾出所有房间为他客用,蒋艮得知后便说:“我们换个地方把。”随人不服,挂出“上书房行走蒋艮大人”的宫灯。县令闻讯大惊,急急赶来跪伏于门外,乞求宽恕,蒋艮却亲自出门来,平和地说:“你回去办事吧。”
他疾邪怜贫,力主教育,修祠墓,纂宗谱,还以堪舆为趣。一同窗好友求其为子点秀才,未能如愿。便生气的说:“仲仁不仁,后山不厚”蒋艮闻知挥笔作诗“鹤云霄中星斗寒,读书容易做官难,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耕二读振中原。”艮用历年薪俸节余银两,买200石置“义庄”,作为教育基金。创办了育婴堂、劝学所、商城高等小学堂(实验小学前身),被推为学堂第一任校董和商城教育总董。艮精工书法,有晋唐之风,名噪豫南。闲暇则书写对联条幅,送故旧和贫穷人家。受者有的变卖以度年关,有的珍藏至今。晚年居里,街巷逢遇卖柴、担粪等旧识,便与之倾谈,谦和下处。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八日病逝。享年59岁。葬苏仙石乡看旗山南麓。
祝庆藩:祝庆藩(1777—1853年),固始县城关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十九年(1814年)殿试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詹事府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内阁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管理三库大臣、兵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吏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使、贵州按察使、太傅、礼部尚书,并历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庚子科、癸卯科、甲辰恩科会试阅卷大臣等官职,诰授光禄大夫。
祝庆藩教辅 宁(后为道光帝)时很严格,宁小时候顽皮,学习不用功。一日,皇后来寻太子用膳,见太子正被罚跪,很生气,对祝庆藩说“吾儿学亦为君,不学亦为君”。说罢拉起太子便走。祝庆藩对曰:“学则为尧舜之君,不学则为桀纣之君。”皇后觉得言之有理,很感激祝对太子严教。祝在70寿辰时,道光帝赐其“资敬延祺福寿”匾额。祝庆藩住宅称“宗伯第”。死后葬于固始城东10公里的张家店。
胡煦(1655-1736年),字沧晓,号紫弦。光山南向店老虎山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常潜心钻研《周易》,造诣颇深。经引荐,自陈所学于康熙,后屡被召见,见卦爻中疑义,命画图以讲解,甚得康熙赏识,夸其为“真苦心读书人”,随即被提升为南书房检讨官。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擢升为鸿胪寺卿。
雍正元年(1723年),授内阁学士典礼部侍郎。四年,授兵部侍郎,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五年,协理左副都御史摄刑部右侍郎。八年,充《明史》总裁,入直尚书房为兵部侍郎知贡举。九年,转礼部左侍郎。这年六月,河东总督田文镜奏其“嗣子孟基本异姓,不当冒官眷中选”等因,被罢官返回故里。1736年,(乾隆元年),官复原职,荫封其子入国子监读书。不久,病故于北京。帝念其为三世老臣,赐白金500两,治丧如典礼。
胡煦平生以厚风俗,敦教化为先务。在安阳任教谕时,主张诸生带头移风易俗,凡侈丧有停柩而未葬者,限日入葬达1500余柩,对婚嫁则提倡“毋犯过费”,从简办理。进京后,力谏朝廷。“重农桑刑罚,先仁义而后功利”、“广言路,裕积储,汰浮粮,省冗官,平权量”。
煦一生著述甚多,最具代表的是有《周易函书》。另外尚有《农田要务》、《卜法说考》、《韵玉函中》、《诗文集》等27卷。《周易函书》至今仍有很学术研究价值,其中“原图”部分更“独具心得”。因部分真知灼见和哲学思想与统治阶级利益相矛盾,故其大部分著述未能刊行于世。
李若星:字紫垣,息县城关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授知枣强县(今河北枣强县),迁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以廉洁品德和超群才干,被朝野所器重。因坚持弹赅奸臣魏忠贤而不得重用。天启元年(1621年),起官陕西,召为尚宝司卿,再迁升大理寺少卿。辞行时再次向皇帝揭发时弊与魏忠贤,朝野尽惧其刚直。翌年,出任河西(甘宁边陲)巡抚,筹集粮饷,训练士兵,遣将攻击侵扰河套、松山(辽宁锦州市南)等边界的诸部藩镇,斩首240多。西疆边陲民众百姓,赖以安居乐业。朝廷不但不叙其功,反而偏信谣传;魏忠贤趁机令许显纯取囚犯汪文言狱中供词,诬加其贿赂赵南星(天启宰相,选贤任能,被魏忠贤诬害卒于戍所)。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李若星被削职,到河南任职。六年(1626),河南抚按依照魏忠贤暗示,将李若星发配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庄烈皇帝即位,改元崇祯,大赦天下,李若星遇赦得返还,起用为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追论甘肃功,进秩二品。值黄河决口,洪水淹没泗州(今安徽凤阳,为明太祖祖陵所在地),李若星请修祖陵,移睢宁县治于他处,疏浚黄河,修复堤坝。崇祯八至十年(1635-1637年),李自成起义军来息县一带活动,李若星吁请合兵向义军反击,义军死伤千余。李若星因反义军有“功”,被召为兵部右待郎。十一年(1638年),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理朱燮元总督两湖、川、云、贵五省军务、兼巡抚贵州。在西南各郡县,增设驿站,开避通道,扩大边疆区域千里,所有军政事务,都亲自筹划,不失机宜。福王时,以老乞休,因乡邑残破,寄寓贵州之黔阳。桂王迁武冈(湖南境),召李若星为吏部尚
书,未赴,因遭乱死于兵。
刘绘(1505-1578年)字子素、少质,光州人。自幼好学,8岁能诵《诗经》,16岁举乡试第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授官行人,后改户科给事中、重庆太守。
刘绘目锐躯长,处事果断,对皇帝敢于秉笔直谏。上第一个奏章《治河疏》就被皇帝采纳,后再上《九庙灾上封事》、《昼晦封事》等奏折,弹劾宰相夏言,抨击权臣时弊。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两次弹劾夏言,被排挤出京城,出任重庆知府。后挂冠辞职,回到光州故乡,建元湖,设坛讲学,人称嵩阳先生。作《易勺》、《春秋管》,均未完稿成书。有《通论》40篇和诗、赋、序、记等20卷流传于世。
刘绘之子刘黄裳,字子玄,擅诗赋,工书法。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官授兵部主事。万历二十年(1592年)奉朝廷之命,同李如松、宋应昌率兵救援朝鲜。李任征东提督刘任监军。明军获胜,刘黄裳因战功显著升为兵部郎中,但因父刘绘曾得罪夏言,受夏党排挤,终不重用,晚年归光州,著有《藏征馆》、《东征杂记》、《元符图》、《海上编》。
宋士杰:据说,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的古代信阳人都三个,一个是楚相孙叔敖,一个是息夫人,一个就是书生宋士杰。宋士杰,明成化信阳州(今信阳市)人。幼年,家道贫寒,虽读过经书,但却未仕进。正德年间,曾干过代书的营生。嘉靖初,在南汝光道衙门当过刑房书吏的差事,但由于他生性耿真,不善阿谀奉承,平素行侠好义时常代人书写状子,不收分文,为民伸冤鸣屈。道台老爷本来对宋士杰入衙门后,没有银钱“孝敬”自己,就大为不满,又见他常管闲事,经常据理力争、顶撞自已,更是十分恼怒。因此,便找个机会,以“办事傲上”和“包揽词讼”等罪名,革掉他刑书吏的差事。此后,宋士杰便在信阳州外小街开设饭店。当年宋士杰为民告状的道台衙门就是现在的信阳市委所在地,不过当时的衙门面朝南。宋士杰当年开饭店的遗址,就是现在的信阳市油厂西端邻街之处。
明朝嘉靖十三至十四年间,有山东博兴人顾铎(京剧《四进士》将顾铎改为顾读),到信阳任按察副使期间,河南上蔡县居民姚廷椿和妻田氏谋夺家产,设计毒死弟弟廷梅。由于主犯倚仗其弟(田伦江西巡按)官高势大,恣意妄为,在害死夫弟之后,又诬陷弟媳杨素贞与人通奸,串通其兄将她卖掉,途经信阳州郊区,买妻者杨春见素贞遭遇可怜,便扯碎婚书,愿与素贞结为兄妹,同去信阳,越衙上告。这事正被微服察访的河南巡按毛朋看到,很是感动。当场(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给他们写了上告的诉状。义兄妹到了信阳,又遇到了一贯见义勇为、专爱打抱不平的宋士杰,他决计要替杨素贞伸冤报仇。可是这件案子所牵涉的官吏位高权重,知县刘题贪杯受贿,江西巡按田伦(田氏之弟)密信行贿,信阳道台顾读贪赃枉法,而且他们和毛朋是同年进士,四个人还是结义弟兄。但宋士杰不畏要势,足智多谋,替民伸冤,抓住了案情的关键,终于把刘题、顾读、田伦三个地方官一齐告倒。毛朋不肯徇私,秉公办事,也获得了当时百姓的赞扬。宋士杰爱打抱不平为民告状申冤的事迹,赢得了世人普遍的赞扬和广泛的传颂。
宋士杰行侠仗义,在当时是确实存在而又一直被广泛传颂着的人物。他死于明嘉靖中晚期,葬于信阳市西郊贤首山东南山坡。遗憾的是“文革”期间,其墓碑下落不明,以致现在无法辨认其墓了。
篇二:有关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1.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5分
①( 愚公 )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③( 诸葛亮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④( 包公 )断案--铁面无私
⑤( 孙悟空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⑥(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⑦(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1.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2.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3.霸王别姬--无可奈何
4.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5.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6.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7.仓官不识“串”字--中中
8.程咬金上阵--三板斧
9.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
10.东吴杀人--嫁祸于曹
1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2.关夫子对曹操--饶他三不死
13.关公老子--满面红
14.关老爷赴会--单刀直入
15.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上
1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17.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18.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19.黄忠出阵--不服老
20.黄忠上阵--老当益壮
21.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2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姜子牙的坐骑--四不相(像)
2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5.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7.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29.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30.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31.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3.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34.梁山上的好汉--逼出来的
35.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36.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阵阵出马
37.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
38.潘金莲的脚趾头--一个好的没有
39.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邪不压正
40.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
41.隋炀帝游江南--自坐龙舟人拉纤
42.孙二娘开店--宰客
4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4.唐三藏过火焰山--没咒念了
45.唐僧跑进和尚庙--同吃一碗斋饭
46.唐僧上西天--取经去了
47.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48.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发
49.武大郎打虎--没长下那拳头
50.武大郎登梯子--想高出一头
篇三:2014届河南省信阳市二模历史试题
信阳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
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2.《隋书·地理志》记载:秦。A
B
3.古罗马法中的“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表明在古代罗马
A.重视遵循自然规律 B.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C.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D.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4.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可见,
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A.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B.没有传统约束的创新能力
C.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D.条纹简洁且能普遍适用
5.右图是1896年日本《团团珍闻》刊登的日本画家田口米作绘制的漫画,漫画的题目是《日清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这主要表现了当时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B.欧美国家联合继续抑制日本
C.日本联合欧美的意识日益加强
D.战争结果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
6.“很显然的,日本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就必须在军
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
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
D
7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
C.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 D.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时期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宣传画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对右面的宣传画所
反映的时代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美苏两极支配着世界各种力量
B.国内“左”倾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前苏联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9.《上海合作组织: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一文中说,10年来上合组织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顺利完成了相关合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制度化建设。文中所述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域因素促进成员国间加强合作 B.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推动
C.成员国倡导互信安全和互利合作 D.中国在该组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10.有史学家估计:二战后联邦德国从1949年起,人均获得140却人均负债2500马克。下列因素可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是
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
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联营
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
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
11
A
C.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12.《旧唐书·食货志》记载: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
分,重二铢四絫,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这主要表明
A
D.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13.《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
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广种薄收”的弊端 D.“地无遗利”的思想
14.有史书载,宋代“田制不立,畎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
视古为 薄”。该记载表明 A.土地制度变革影响人口流动B.人口快速增长影响土地制度
C.宋代小农经济得到长足发展D.放任土地兼并影响政府收入
15.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
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得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
A.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B.商品经济开始冲击专制统治
C.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转型前兆 D
16.1860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说明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19.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
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
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 A.“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B.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
C.“如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 D.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20.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
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俄共中央希望
A.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21.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后,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不必再缴纳高达47.6%欧盟委员会2013年8月2日正式批准了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该协议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这一事件反映了
A.世贸组织在协调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B.
CD22AC. D.“人欲”乃人之常情
23.14—15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
B.说明理性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C.预示了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 D.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描绘了蓝图
24.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
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