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教学设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9:32:26 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第 课时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
米宏
【教学目标】
1、梳理有关记叙文的知识点,明确中考记叙文的考查要点。
2、了解记叙文阅读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阅读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中考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
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二、“记叙文阅读”复习要点:
1、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分析课外语段或短语
2、弄清记叙的六个要素
3、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4、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材料的主次与详略,过渡与照应,线索、层次)
5、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7、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
三、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记叙文的特点
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
2、分类:
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
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
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
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
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
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记叙的人称:
A、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
文章记叙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觉。文
中如有心理活动描写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是“我”猜测的,不可直接描写他
人的心理活动。
B、第二人称: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出于直接抒情
的需要。但记叙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
经过告诉读者。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谓,没有“我”这个代词。其好处在于人物
事件的展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
题,文中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写。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指记叙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记叙的材料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
用顺叙写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从时间
推移、程序推进、空间转换等标志着手,理清思路。
2、倒叙:先把事件的结果写出,或先把后发生的事(或是某个突出的片断或结局)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记叙,最后落到结果,
使首尾呼应。其注意点:
①开头一般先写结果,或是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回忆;
②开始追述时,文章一般要用一两句话表明以下要追述以往的事;
③追述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
插叙:在顺叙过程中插入与中心思想有关的事件。
分析插叙要把握两点:一是转入插叙的过渡句。二是由插叙转到顺叙的过渡句,它们衔接
要自然、完美。阅读时要注意插叙前后的过渡性文字。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四)记叙的中心与材料
1、记叙的中心:就是作者凭借记人写景,给景状物告诉读者,自己对生活
的看法。
2、中心的把握:
(1)、内容:一是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二是作者的感受、文章的意义。
(2)、方法: 抓具体材料: 写人为主的,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
征和思想意义入手;叙事为主的,通过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进行归纳,从把握文章通过叙
写的事件所要说明的道理入手;写景状物为主的,要根据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把握文章通过写
景状物抒发的感情进行分析归纳。
抓文章题目,抓开头结尾, 抓议论抒情语句
记叙的材料(内容):就是根据需要围绕中心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叙述的生活内容。材料
必须为中心服务。
抓记叙的要素:如:写人为主的材料主要有:①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②人物
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记事为主的材料主
要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③场面、细节描写④作者对事件的态度.
写景状物为主的材料有:①景物特征②景物与人的关系③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④作者对
景物的态度感情
抓关键性词句
(五)记叙的详略
详写:就是具体细致地记叙描写,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一般说来,与中心
关系密切,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详写。
略写:是简洁地介绍某一问题或某些情况,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
楚。略写的材料,一般是与中心关系不太的,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
(六)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另外还用到议论,说明和抒情。
1、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可分
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其作用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事件和景物加以
具体形象的描绘,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枯燥。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描写,其作用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3、说明: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4、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进直接对叙述内容发表见解、判断、表明态度,或从个别
事物中说明它的普遍意义,使读者加深理解。
5、抒情:作者在记叙基础上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七)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选材剪栽、详略搭配、结构安排、表达方式及语言运用。
(八)记叙文的语言特征:
①具体生动、形象鲜明 ②合乎语法规律和逻辑顺序,并适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
偶等修辞方法以及反问、疑问等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
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
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
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
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
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 总分总(掐头去尾)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
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
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
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
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 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开门见山。 G、倒叙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2) 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16.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17.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 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①时间推移法②空间变换法③稳步换景法④分门别类法
19. 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20.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写 (4 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
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
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
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
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1.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2.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3.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4.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篇二: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人物描写)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一.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二.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和侧面、想象) 重点难点
一.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二.如何让语言贴切
教法学法
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先仿写短文,再写整篇文章
二.寓教于乐,以活动促写作,让学生体会写作的乐趣 教具安排
一.如有条件,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二.录音机、磁带,漫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常见的各种描写手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修辞、、正面和侧面、衬托、想象)
2. 用各种描写手法扩展句子,描写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大家先来看一幅图画(展示图画)。请老师和同学们猜猜这幅图画上的人物:他的年龄是多少。(大家竞猜)
这是快50来岁的武打巨星——李连杰。为什么近50岁的李连杰,看起来只有二三十岁的样子了?这是因为经过了包装和打扮。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经过包装、打扮,人漂亮了年轻了。但要怎样包装打扮才会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作文里的人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些方法。
板书课题: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点出课题) 那么有哪些主要人物描写方法了?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句子,指出它们的描写手法。
二.学生阅读,指出下列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
1.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朱自清《荷塘月色》)。 注:“拍”写出妻的安详,动作轻;“哼”写出妻的随意。
2.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唐弢《琐忆》)。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与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鲁迅《药》)。
4.(夏四奶奶)惨白的脸上,现出写羞愧的颜色(鲁迅《药》)。
5.他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
来了(孙犁《《荷花淀》)。
6.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马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发朗!”(莫泊桑《项链》)。
7.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
8.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欧·亨利《警察与赞美事》)。
学生归纳:
1.动作 2.动作 3.心理 4.神态 5.心理 6.动作 语言7 肖像8.动作 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上述句子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实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描写手法使自己做作文中的人物活龙活现。这我们可以运用添加法。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句子。
三.运用添加法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
1.老师说:“你又做错了!”(指做错了题目)
我无地自容。(“你”指学生)
这组句子写了二个人物,但我们读完后,对这二个人物有何印象?没有任何印象!
请同学们添加老师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检查同学们的习作,请两三个同学朗读自己的大作后,教师评价。然后欣赏老师的下水文段。
教师下水文段:
瘦瘦的杨老师就像一株红高粱站在我的面前,左手抓着试卷,右手在我面前用力的点了几下,双目圆睁,盯了我约二分钟,然后一字一句的说:“怎么又做错了,你?唉??”杨老师长长的一声“唉”就像一块长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身上使我喘不过气起来。我偷偷瞥一眼杨老师手中的试卷,!最后一到二十分的题上面,一把烧红的铁火钳烙的我面红耳赤,我无地自容!我还以为自己这次考满分了!“唉,”又是一次滑铁卢!我何时才会迎来诺曼底登陆?
我不敢正视杨老师的眼睛一手接过试卷,转身像老鼠一样的溜了。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下水作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四.修辞使描写更加生动,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一幅照片(展示照片)。
1.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
她叫苏明娟。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 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所小学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来求学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中间,他发现一个女孩子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龄最小,但却十分坚强。虽然她每天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还要经过一座大水库,但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小姑娘不畏艰难、顽强求学的精神使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当小姑娘抬起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就是这双大眼睛,让无数真
诚善良的人落下了滚滚泪珠。在照片展览的10天时间,数万人蜂拥而来,他们拥挤在展板前,流连忘返。许多人边参观,边擦泪水。人们主动捐款,由于没设捐款箱,捐款者就把钱放在地上。还有一万人为影展签名助威,对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希望工程”真诚的道义支持。
2.请同学们观察照片,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专心、忧郁、清澈、美丽、乌黑透亮、渴望读书)看到这双大眼睛就让人思绪万千。"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这是一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加上一些修辞主要来描绘一下这个小女孩的眼神和心理活动。
例句:
①.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②.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简单评价学生习作
五.总结和作业
1.小结:如果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能够细致的观察、抓住特征、合理想象、运用方法、适当扩展,这样我们作文中的人物一定会丰满亮
篇三: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明确记叙文阅读的具体要求,探索试题的呈现方式;并通过本文的解读,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记叙文阅读考什么?
一、根据阅读分析06、07年的试题(《风吹一生》《心灾》)的体会,说出记叙文阅读“考的是什么”(即各对应了《考试说明》上的哪些点)。
记叙要素 记叙线索
记叙顺序 记叙人称
记叙内容 记叙思路
中心意思 词句的语境义
叙述描写 议论抒情
作者情感 读者感受、评价、启示
教师小结:试题特点:
1、取材内容文质兼美,突出一个“情”字,
2、试题的内容,紧扣考试说明。由于题量限于4~5题,所以两年的“异”,只是考点的不同,并非本质的改变。
3、试题的形式,灵活多变,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始终紧扣文本。
教师建议:答题时:
1、首先要基本读懂文本,千万不要在没理解之前匆忙答题;
2、要认真审题,要透过创设的情境看出“考点”所在。
教师过渡:什么叫读懂文本?
1、“写的是什么”(记叙文主要从写的什么人、记的什么事、状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等方面来理解),
2、“怎样写的”(思路、结构、主要手法等),
3、“为什么要这样写”(欣赏角度)。
三、下面,我们就以《能给予就不贫穷》为例,来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
写的?
1、学生阅读思考
2、交流:写的是作者到山中拜访大自然的朋友
怎么写的:采用了拟人手法
四、阅读《山中访友》,组织学生解答、讨论、评价老师的题目。
13、为什么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和我说话,和我交流,和我成了好朋友)
14、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作者的游踪。
走出门,进山访友——(首访古桥)——(树林奇想)——(山谷俯仰)——(驻足遥想)——(树下凝神)——踏上归途。
15、请根据第③节的内容,品味“德高望重”在文中的含义?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古老,持久不变的坚韧个性,热爱身边的一切)
16、仔细阅读第⑤节,想一想六个称呼是否可以互换?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 )
17、作者满怀热爱到山中访友,触摸着历史的年轮,感受着绿色的亲情,涤荡了心中的浑浊,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城市。但是城市中却有一些人不是那么热爱自然,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假如你是作者,请你对这样的人说一段话。 ()
五、假如请你根据归纳的记叙文阅读考点来命题,你能在本文中找到哪些命题点?请结合课文举一例说明。
六、课堂小结。请同学谈:通过本课学习,你的收获或疑惑。
附:
《山中访友》李汉荣
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②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③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④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⑤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⑥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我头戴鲜花,眼含柔情,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
⑦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⑧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