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26:29 优秀作文
篇一:名句解析
名句解析
2009-05-13 22:06:34|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句名句,就是一扇哲理的窗户,一位良师益友。多读一些名句吧!读一句名句,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生命的海洋。对名句的认识和理解,不仅能知道它自身的涵义,更懂得它能给予我们“真?善?美”的启发和优秀文化的积淀,那就是解读!
(一) 中国古代名句
[先秦名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 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日新: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
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喜爱。前“恶”(è):缺陷和丑恶。后“恶”(wù):讨厌,憎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 醴(lǐ):甜酒。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勤勉,快速。慎:谨慎,慎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并按照榜样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长了。尧舜:上古时代的国君唐尧和虞舜。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礼记·中庸》
[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解读] 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解读]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解读]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不埋怨。打了胜仗不骄傲,是因为胜利来自战术的高明,不值得自己骄傲;打了败仗不抱怨,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失误的地方,不能再怨人尤天。不骄、
篇二:名言名句赏析大全
名言名句赏析大全
(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五)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 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10、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1、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2、 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八)立志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九)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9、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十)黄河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
(十一)长江
篇三:精彩哲理名言名句赏析
精彩哲理名言名句赏析 名句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出处】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
【释义】
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评价】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赏析解读】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名句二
久居兰氏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觉其臭。
【出处】
三国·王萧《孔子家语》。原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释义】
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或居住,就像进入了种满兰芝香花的房子,时间久了,反而闻不到花的芳香气味,这是因为与之融为一体了;与品德低下的人相处或居住,就像进入了卖鲍鱼的集市,时间久了,反而感觉不到鲍鱼散发出来的腥臭气味,这是因为习以为常了。
【赏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受到周围风气和身边人的习性品德的影响。因此对于明智的家长来说,一定要选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居住;而作为已经在社会中独立的年轻人,也要注意选择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和没有不良习气的朋友,这是自己不断进步,事业有成的前提条件。所以君子应当谨慎选择他的朋友和生存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给我们以启示: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与善人处,就像住进了有香草的屋子里,时间长了,就闻不到香气了,自己完全消融在其中,与之化而不觉。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了咸鱼铺子,时间久了,也闻不到臭味,消融其中,同样与之融化而不觉。我们何不选择善人与之同化呢?同样在《孔子家语》还有“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有方,仕必择君”,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名句三
对于坚强者,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对于懦弱者,挫折是失败的万丈深渊。
悠悠人生路,挫折伴你行
人生是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你而行。即使当你获取成功后的辉煌,感受辉煌后的喜悦之际,挫折也并未远你而去,却是隐没于朝霞的明艳中??从不存在没有挫折的人生,人生没有刻骨铭心的挫折,既不丰富,又不完整。对于坚强者,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对于懦挫折弱者,挫折是失败的万丈深渊。
挫折像雨,冰冷的雨点使你惊悸,促你清醒;
挫折像风,它会鼓胀你已调整的风帆,使你乘风破浪,昼夜兼程,驶向成功的彼岸;
挫折像闪电,刹那间照彻大地,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挫折像分水岭,人生在世,烦恼如发,苦痛如海,挫折如林,不甘沉沦的奋进者不以挫折为羁绊??在一次次挫折中使生命的意义得以升华;
挫折像一面镜,可照出世态炎凉、冷暖人情;
挫折像一把剑,能斩断你不醒的梦,也能斩断你彷徨的心;
挫折像一支歌,能唱出你“大江东去”的豪情,也能唱出你“晓风残月”的悲愤凄清;
挫折像一双手,将攀岩的勇士拉上希望的峰顶,也能将懦弱者推下绝望的深渊。 挫折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超越;
挫折是一种困惑,也是一种选择;
挫折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责任;
挫折是一种失落,也是一种挑战;
挫折是一种知足,也是一种追求;
挫折是一种厌世,也是一种觉悟;
挫折是一种损失,也是一种丰收;
挫折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确认;
挫折是一种愚蠢,也是一种成熟;
挫折是一种死亡,也是一种再生。
悠悠人生路,挫折伴你行。
名句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出处】
这句话是诗人北岛诗《回答》诗中的很著名的两句。
【释义】卑鄙者可以用卑鄙的手段达到一定目的,高尚者确可以因高尚品质而流芳百世。
【赏析】
诗句出自北岛,意在批判社会。卑鄙是贬义词,高尚是褒义词,但前者连接的是较正面的意象“通行证”,而后者连接预示死亡的“墓志铭”,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和矛盾。这种矛盾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于是引出诗人没有明说的前提——这是发生在一个扭曲的社会。
扭曲的社会有他扭曲的规范,如果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正常社会的规范,那么好人没好报就是扭曲的社会中的规范。但这不是说善是错误的,或者在这种扭曲的社会中善和恶的定义也颠倒了,善仍旧是善,而恶就是恶,卑鄙永远无法成为
高尚,诗人表达了以高尚为墓志铭的愿望,是不愿意与堕落的社会同流合污,在思想渊源上可以说是回溯到屈原。
抛开诗人在其中寄托的思想情感,只讨论理性,其实有一个类似的寓言更加方便,狂泉的故事。一个国家的人除了国王都喝了狂泉的水变成疯子,只有国王是正常的,但国王反而被其他所有人指责是疯子,于是他只好也喝下泉水成为一个真正的疯子——变得和其他人一样。
这是哲学家很喜欢的故事,他隐晦的提醒我们,人类自傲的理性很可能建立在十分荒谬的基础上(只是我们不自知)。
诗人绝对无意鼓励把卑鄙当做通行证的做法。同样的,国王的选择看似是合乎理性,其实大谬。他选择成为疯子,这本身就放弃了理性,是对理性的最大背叛。卑鄙者的做法绝对不是什么“识实务者为俊杰”,他的本质是反智的。
因此诗人也留下暗喻,因为通行证总是短暂和易变的,而墓志铭却是永恒久远的。虚假和扭曲的东西必然无法长久,为了一时之利出卖人格,非智者所为。 名句五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出处】
这是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一副励志对联, 主要就是以“项羽灭秦”和“勾践破吴”两件史事,说明有志者, 事竟成的道理。
【释义】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是主题,(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是史事,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是主题,(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史事。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后终老未得意于科场,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援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创作高峰,为后世所称道。另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蒲松龄聪明颖慧,才智过人,青年时期热衷举业,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抑郁侘傺。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此联。
【赏析】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
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
蒲松龄撰写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