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叙事作文大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30:45 体裁作文
篇一: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探讨
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者:赵永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 要】
本文从注重欲扬先抑,制造文章波澜;灵活设置悬念,做到出奇制胜;掌握详略得当,突出层次分明等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叙事能力的技巧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叙事能力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叙事作文教学 技巧
叙事作文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匮乏和写作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所限,叙事作文水平差强人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写作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叙事作文水平。
一、注重欲扬先抑,制造文章波澜
欲扬先抑是指在写人或者事物时,通过叙事情节的翻转,让叙事的结果出乎在读者的意料之外,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出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初中叙事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欲扬先抑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在作文时加以灵活应用,提高其叙事作文的可读性。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分析《阿长与》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应用。开始,“我”对阿长抱着轻视之心,看不起阿长,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多,“我”对阿长慢慢产生了敬意,紧接着阿长为“我”买书,使“我”对阿长产生了空前的敬意,最后“我”对阿长有着深深的怀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我”的整个感情过程慢慢过渡,让学生细细揣摩欲扬先抑的表现方法,从而拓宽学生写作时的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应用欲扬先抑方法时,可以让学生从以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入手,以感情冲突强烈作为结尾,通过强烈的对比效果感受欲扬先抑的作用。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分析《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语言和动作的不断变化,感受欲扬先抑手法所体现的讽刺效果,加深学生对欲扬先抑方法的印象。
二、灵活设置悬念,做到出奇制胜
很多学生在叙事作文时,只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从而使文章缺乏亮点,让读者感觉审美疲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叙事作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设置悬念的方法,使文章可以出奇制胜,让读者回味无穷。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分析菲利普一直在说的那句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学生在读这句话时,自然会产生疑问:“于勒到底是谁?这一家为什么对他念念不忘,希望见到他?”而在文章最后“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马诺船,以免在遇见他。”前面设置悬念的效果就显现出来,将作者的父母嫌贫爱富、冷血自私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让读者对其充满愤恨之意,而这正是设置悬念所达到的效果。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的文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欲罢不能,而设置悬念的方法既可以通过作文题目表现,也可以在文章中设置,以悬念揭开让人恍然大悟,或者引起读者无限遐想,或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最佳,使学生真正掌握设置悬念的妙处。
三、掌握详略得当,突出层次分明
很多初中学生在叙事作文写作中,没有抓住写作的重点,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而是将笔墨平均分到写作材料中,这样既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也使得文章没有点睛之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叙事作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在需要重点描写时做到浓墨重彩,在需要言简意赅时做到惜墨如金,这样既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又可以突出文章的精炼之处。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描述,掌握文章中心确定详略描写的方法。“油蛉在这里抵偿,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回忆在百草园的幸福快乐生活,因此其描写的重点自然是百草园的景物,而对于其他则是一笔带过,这就是详略得当的用法,既让读者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又不会使读者感觉语言重复啰嗦,感情一直与作者产生共鸣。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详略得当写作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对人或事进行重点刻画,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事情的主线,这样学生在进行叙事作文写作时,就可以将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层次分明。
总之,叙事作文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住叙事写作的技巧,例如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和详略得当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叙事作文的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丹杰.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2】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3】张学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叙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4】饶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三段式”系统建构【J】. 学周刊,2013(13)
篇二: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作者:罗士权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
叙事性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人记事。可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圈子小,阅历浅,对生活体验不深,认识不足,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因此,这作文课往往成了学生的头疼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到处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积累,便能让学生坐拥青山,掘地成泉,粮仓满满,还愁学生“炊”不出可口的“饭菜”?
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首先得养成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
大凡能选入课本的范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特殊的、耐人寻味的句子,易于学生记忆并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妙处后再进行摘抄、仿写。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对称的句式,便于学生摘抄积累: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学以致用,摘抄只是积累素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每次让学生摘抄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灵活的仿写。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恋》一文,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写景的文字很美,不仅色泽艳丽,而且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走出苦闷、重燃生活的信心后对母亲深切的怀恋。我让学生摘抄后反复诵读,并进行了仿写,有两位同学写得特别好:
又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信步来到田野欣赏那无边的春色。青青的小草顺着小路一直铺向天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在晚霞的照耀下绽放出珍藏了一冬的笑容,好不开心热闹。
又是橙黄橘绿时,我随外祖母来到果园采摘果实。火红的柿,酡红的枣,黄橙橙的梨,碧青的橘,正满含笑意,在秋风中探头探脑,等着主人来采摘呢。
瞧这两位同学,仿写得有模有样,情趣盎然,这样摘抄多了,仿写多了,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写作水平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摘抄不一定非得摘抄书本上的东西,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俗语、格言,同学们创作得好的句子、平凡人比较经典的语句,同样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可以“拿来”充实我们的素材库。比如丘吉尔的那句“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相信,我是一只萤火虫”很耐人寻味,同学们仿写的时候,有如下句子: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白杨树。
每个人都是动物,但我相信,我是一只毛毛虫。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向日葵。
瞧这些仿写的句子,多么有气魄,多么有思想,多么耐人寻味啊,一点不比原来的句子差!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警句收入同学们的素材库呢?本人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也有幸被同学们摘用:“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二、做好专题积累
记得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篇《谈笑》的文章,一度编入初中语文教材。那篇文章中分门别类收入了一百多种不同的“笑”,可以说是一篇关于“笑”的专题集锦。同学们可不可以仿照这种方式,进行小专题的收集、整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小专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分组进行,学生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既操作简单,又让学生受益无穷,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熏陶,我曾经在学生中开展过许多专题积累的活动。同学们在收集诗句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含义,标明作者与出处,不能一味贪多求胜。下面是部分专题名称:
轻重缓急四季风——古诗词中对风的描写
千姿百态的雪——古诗文中咏雪名句
愁深似海恨无穷——离愁别恨名句积累
细数古诗文中的名酒——古诗词中游名山
繁花似锦任你猜——猜猜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一种花
……
这种分门别类的积累方法,闲时备急时用,若是做好目录索引,方便今后查找,实在是事半功倍。
三、勤写观察日记,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犹如天上的云彩,总是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当我们带着一双慧眼,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随时记录下来,这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好习惯。
刚入初中的孩子,虽然年龄幼小,观察力不强,但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很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倘教师适时加以正确引导,必将收获颇丰。同学们每天接触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家长,可不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观察和写作的对象、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呢?本学期我班只有27名学生,但这27名学生外貌、性格、品行各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嘛。我在开学初就下达了任务:本学期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十篇写人记事的观察日记,每篇只能记一个人,要求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进行描写,突出所写同学的特征。再比如我们每天到操场跑步,有谁认真观察过操场周围的植物呢?我曾经布置过一道作文题:《操场上的植物》,学生们开始无话可写,等我把他们带到操场采集标本,集中起来一一归纳,发现小小的操场上居然生长着几十种不同的植物。尽管这些植物大都很常见,但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更不了解其特征与习性。有很多学生甚至连兰花草与葱都分不清,不禁令我哑然失笑。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积累第一手素材,我从菜市场买来一株葱,从操场上采来兰花草,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初看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通过看、嗅、摸发现二者相去甚远:小葱的叶片一般笔直向上生长,叶片中空、薄而柔软,有辛辣的气味;兰花草的叶片呈扁平的带状,硬而厚实,气味较淡雅,叶子向四周散开,花朵六瓣……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养成了勤于观察、探究的好习惯,可谓一箭多雕啊!按照此法,我又布置学生观察合欢树与含羞草,枇杷树与玉兰,把操场上的植物一一道来。不用说,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的观察日记都是一大本。
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撷取源头活水
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出狭小的课堂,来到广阔的社会,你会发现,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街头小景,广告用语,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盲人过街,美女遛狗,赶车的大叔,收废品的小贩,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我们生活浪花之一朵。只要我们调动感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心去想,并随时记录,聊以备用,只怕我们的笔不够写,本子不够用,作文素材何愁不丰?人物形象何愁不腴?
愿每一位初学写作的同学,勤阅读摘抄,重观察积累,以耳聪、目明、手巧之身,蓄得春山、活水、粮仓,写得一手美妙文章。
篇三: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作者:罗士权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
叙事性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人记事。可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圈子小,阅历浅,对生活体验不深,认识不足,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因此,这作文课往往成了学生的头疼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如何
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到处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积累,便能让学生坐拥青山,掘地成泉,粮仓满满,还愁学生“炊”不出可口的“饭菜”?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首先得养成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
大凡能选入课本的范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特殊的、耐人寻味的句子,易于学生记忆并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妙处后再进行摘抄、仿写。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对称的句式,便于学生摘抄积累: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学以致用,摘抄只是积累素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每次让学生摘抄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灵活的仿写。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恋》一文,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写景的文字很美,不仅色泽艳丽,而且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走出苦闷、重燃生活的信心后对母亲深切的怀恋。我让学生摘抄后反复诵读,并进行了仿写,有两位同学写得特别好:
又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信步来到田野欣赏那无边的春色。青青的小草顺着小路一直铺向天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在晚霞的照耀下绽放出珍藏了一冬的笑容,好不开心热闹。
又是橙黄橘绿时,我随外祖母来到果园采摘果实。火红的柿,酡红的枣,黄橙橙的梨,碧青的橘,正满含笑意,在秋风中探头探脑,等着主人来采摘呢。
瞧这两位同学,仿写得有模有样,情趣盎然,这样摘抄多了,仿写多了,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写作水平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摘抄不一定非得摘抄书本上的东西,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俗语、格言,同学们创作得好的句子、平凡人比较经典的语句,同样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可以“拿来”充实我们的素材库。比如丘吉尔的那句“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相信,我是一只萤火虫”很耐人寻味,同学们仿写的时候,有如下句子: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白杨树。
每个人都是动物,但我相信,我是一只毛毛虫。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向日葵。
瞧这些仿写的句子,多么有气魄,多么有思想,多么耐人寻味啊,一点不比原来的句子差!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警句收入同学们的素材库呢?本人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也有幸被同学们摘用:“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二、做好专题积累
记得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篇《谈笑》的文章,一度编入初中语文教材。那篇文章中分门别类收入了一百多种不同的“笑”,可以说是一篇关于“笑”的专题集锦。同学们可不可以仿照这种方式,进行小专题的收集、整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小专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分组进行,学生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既操作简单,又让学生受益无穷,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熏陶,我曾经在学生中开展过许多专题积累的活动。同学们在收集诗句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含义,标明作者与出处,不能一味贪多求胜。下面是部分专题名称:
轻重缓急四季风——古诗词中对风的描写
千姿百态的雪——古诗文中咏雪名句
愁深似海恨无穷——离愁别恨名句积累
细数古诗文中的名酒——古诗词中游名山
繁花似锦任你猜——猜猜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一种花
……
这种分门别类的积累方法,闲时备急时用,若是做好目录索引,方便今后查找,实在是事半功倍。
三、勤写观察日记,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犹如天上的云彩,总是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当我们带着一双慧眼,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随时记录下来,这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好习惯。
刚入初中的孩子,虽然年龄幼小,观察力不强,但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很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倘教师适时加以正确引导,必将收获颇丰。同学们每天接触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家长,可不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观察和写作的对象、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呢?本学期我班只有27名学生,但这27名学生外貌、性格、品行各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嘛。我在开学初就下达了任务:本学期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十篇写人记事的观察日记,每篇只能记一个人,要求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进行描写,突出所写同学的特征。再比如我们每天到操场跑步,有谁认真观察过操场周围的植物呢?我曾经布置过一道作文题:《操场上的植物》,学生们开始无话可写,等我把他们带到操场采集标本,集中起来一一归纳,发现小小的操场上居然生长着几十种不同的植物。尽管这些植物大都很常见,但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更不了解其特征与习性。有很多学生甚至连兰花草与葱都分不清,不禁令我哑然失笑。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积累第一手素材,我从菜市场买来一株葱,从操场上采来兰花草,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初看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通过看、嗅、摸发现二者相去甚远:小葱的叶片一般笔直向上生长,叶片中空、薄而柔软,有辛辣的气味;兰花草的叶片呈扁平的带状,硬而厚实,气味较淡雅,叶子向四周散开,花朵六瓣……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养成了勤于观察、探究的好习惯,可谓一箭多雕啊!按照此法,我又布置学生观察合欢树与含羞草,枇杷树与玉兰,把操场上的植物一一道来。不用说,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的观察日记都是一大本。
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撷取源头活水
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出狭小的课堂,来到广阔的社会,你会发现,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街头小景,广告用语,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盲人过街,美女遛狗,赶车的大叔,收废品的小贩,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我们生活浪花之一朵。只要我们调动感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心去想,并随时记录,聊以备用,只怕我们的笔不够写,本子不够用,作文素材何愁不丰?人物形象何愁不腴?
愿每一位初学写作的同学,勤阅读摘抄,重观察积累,以耳聪、目明、手巧之身,蓄得春山、活水、粮仓,写得一手美妙文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