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初中叙事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5:18:54 体裁作文
初中叙事作文素材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作文素材

朋友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红盒子,里面放着几颗珍贵的红豆,它是代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位可敬可爱的朋友却离我走了,永远地走了。

那还是一年前的事。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听妈妈说,他是从台湾来的。他年轻的时候与外公是好朋友,现在国内没有一个亲人。他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可是年纪老了,特别思念家乡。恰巧现在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改善,他便放弃在台安逸的生活,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而且,他不愿住宾馆,要和我们在一起。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在阳台上晾衣服,口里唱着前不久才学会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着唱着,忽然停住了,因为我听到有人在伴着我的起唱。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他,那个台湾来的老爷爷。“您也会唱这首歌?”我好奇地问。“这首歌唱出我们游子的心声,我当然会唱了。”这时,我心里暗想:他在海外居住了那么多年,一口乡音丝毫没变,真是了不起。那天,我和他聊了一个上午。我们谈以他的过去,谈到香港回归,谈到祖国统一……

一天,我捧着他借给我的《可爱的中国》这本书去还给他时,见他正在抚摸着一盒晶莹的红豆。我说:“你很喜欢这红豆?”是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岭南红豆,珍贵的红豆。后来我写了一首《红豆》诗送给他,他默念着:“红豆生南国……”我看他的手在颤抖,他写了陆游的《示儿》给我。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人。

今年二月,他病倒了。一天下午,他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我魂归故里,本应知足,但眼见香港回归,澳门也即将回归,却未能见到海峡两岸的统一, 我死不瞑目啊!“他用颤颤抖抖的手拿出那盒

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对你的嘱托。”就这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一位怀着爱国心的台胞。安息吧,我尊敬的朋友。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您的朋友不会忘记你,因为你的爱国心打动了我,将永远激励着我。 点评

1、倒叙开头,先写我的书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红绒盒子,里面放着珍贵的红豆,它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朋友却离开了我,永远的走了,给人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

2、文章以一盒红豆为线索,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睹物思人,交代“我最好的朋友”“已经永远地走了。” 然后用了“那还是一年前的事”转入顺叙,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这种巧妙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更加曲折,正好与友情的发展合拍。

3、另外就是这篇文章选材新。少年的朋友通常是少年,而作者的是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忘年交”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4、此外,就是立意深,是因为这对“忘年交”的友情始终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一件件平常小事,蕴含着爱国的情怀。

电视机前的一家人

“老汉,换台”

“换哪个台也是新闻联播。”

还没进大门我就听到房间里尖锐的咆哮声。

“嘻嘻,有情况!”我猫着腰贼眉鼠眼溜进了客厅 ,果不其然,房间里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老爹如刘胡兰般一脸深沉的伫立在电视机前——撇着嘴默不作声,叉着手臂,紧紧攥着遥控器。总司令见敌军对她的命令置若罔闻,怒向胆边烧,虎眼一瞪,胳膊一抡,巴掌一拍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我目瞪口呆的盯着体态富贵的老母敏捷的身手,惊得连气都不敢出,不争气的毛发也都像被审阅的俘虏般立了起来。“暴风雨前的宁静啊,这磁场……”可爹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仿佛被下了符咒一动不动盯着看瓜子脸的欧阳夏丹叨叨……

“爸,换台吧——”仗着贴心小棉袄的地位我善意地提醒他。难道你老真的神经系统弱化了,总司令那两道Y射线正在扫描你啊!这感觉可不亚于受炮烙之刑,你老能撑得住吗?

可是老爸还是纹丝不动,战事处于僵化阶段。

四周围的冷气越来越凝重,处于低气压漩涡中心的我感觉到身上背着千斤重的巨石。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母亲一个蜻蜓点水“嗖”的靠近老爹,轻舒猿臂款扭狼腰一个漂亮的转体动作,父亲手里的遥控器就出其不意的被总司令揪走了。沉浸在彭丽媛优雅风采下的老爹还在咂舌品味,母亲已从容的换了台。这时老汉人才惊悟丢了法宝不由黯然神伤,自觉无味,只得悻悻去了厨房。高低已见,我轻轻躺在沙发上陪同圣母皇后“阅兵”。

战事仿佛画上了句号……

砰”厨房骤然响起锅碗倒地声。圣母听闻不禁皱了皱眉,不情愿地挪了挪屁股,伸长脖子瞧向厨房——手里的遥控就那么摇摇欲坠。

该出手时就出手。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一个鲤鱼打挺,从沙发上跃起,来个猴子摘桃不费吹灰之力就从皇后手中夺得兵权。“哈哈!”待母亲反应过来,江山早已易主。

不甘失权的总司令泪眼汪汪哀嚎一声——声波划破耳膜,刺向天际。可我才不会吃这招苦肉计。我学着诸葛孔明的样子扇着遥控板感受着夜幕降临下的丝丝清风,得意洋洋地吐出俩句:“兵法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嘻嘻!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织毛衣去吧!”看着我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看着新闻联播丝毫不为之动容,母亲只好铩羽而归。

身逢争兵夺权之际,不懂兵法,难矣……

篇二: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作者:罗士权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

叙事性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人记事。可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圈子小,阅历浅,对生活体验不深,认识不足,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因此,这作文课往往成了学生的头疼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到处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积累,便能让学生坐拥青山,掘地成泉,粮仓满满,还愁学生“炊”不出可口的“饭菜”?

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首先得养成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

大凡能选入课本的范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特殊的、耐人寻味的句子,易于学生记忆并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妙处后再进行摘抄、仿写。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对称的句式,便于学生摘抄积累: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学以致用,摘抄只是积累素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每次让学生摘抄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灵活的仿写。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恋》一文,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写景的文字很美,不仅色泽艳丽,而且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走出苦闷、重燃生活的信心后对母亲深切的怀恋。我让学生摘抄后反复诵读,并进行了仿写,有两位同学写得特别好:

又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信步来到田野欣赏那无边的春色。青青的小草顺着小路一直铺向天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在晚霞的照耀下绽放出珍藏了一冬的笑容,好不开心热闹。

又是橙黄橘绿时,我随外祖母来到果园采摘果实。火红的柿,酡红的枣,黄橙橙的梨,碧青的橘,正满含笑意,在秋风中探头探脑,等着主人来采摘呢。

瞧这两位同学,仿写得有模有样,情趣盎然,这样摘抄多了,仿写多了,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写作水平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摘抄不一定非得摘抄书本上的东西,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俗语、格言,同学们创作得好的句子、平凡人比较经典的语句,同样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可以“拿来”充实我们的素材库。比如丘吉尔的那句“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相信,我是一只萤火虫”很耐人寻味,同学们仿写的时候,有如下句子: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白杨树。

每个人都是动物,但我相信,我是一只毛毛虫。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向日葵。

瞧这些仿写的句子,多么有气魄,多么有思想,多么耐人寻味啊,一点不比原来的句子差!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警句收入同学们的素材库呢?本人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也有幸被同学们摘用:“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二、做好专题积累

记得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篇《谈笑》的文章,一度编入初中语文教材。那篇文章中分门别类收入了一百多种不同的“笑”,可以说是一篇关于“笑”的专题集锦。同学们可不可以仿照这种方式,进行小专题的收集、整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小专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分组进行,学生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既操作简单,又让学生受益无穷,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熏陶,我曾经在学生中开展过许多专题积累的活动。同学们在收集诗句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含义,标明作者与出处,不能一味贪多求胜。下面是部分专题名称:

轻重缓急四季风——古诗词中对风的描写

千姿百态的雪——古诗文中咏雪名句

愁深似海恨无穷——离愁别恨名句积累

细数古诗文中的名酒——古诗词中游名山

繁花似锦任你猜——猜猜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一种花

……

这种分门别类的积累方法,闲时备急时用,若是做好目录索引,方便今后查找,实在是事半功倍。

三、勤写观察日记,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犹如天上的云彩,总是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当我们带着一双慧眼,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随时记录下来,这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好习惯。

刚入初中的孩子,虽然年龄幼小,观察力不强,但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很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倘教师适时加以正确引导,必将收获颇丰。同学们每天接触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家长,可不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观察和写作的对象、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呢?本学期我班只有27名学生,但这27名学生外貌、性格、品行各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嘛。我在开学初就下达了任务:本学期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十篇写人记事的观察日记,每篇只能记一个人,要求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进行描写,突出所写同学的特征。再比如我们每天到操场跑步,有谁认真观察过操场周围的植物呢?我曾经布置过一道作文题:《操场上的植物》,学生们开始无话可写,等我把他们带到操场采集标本,集中起来一一归纳,发现小小的操场上居然生长着几十种不同的植物。尽管这些植物大都很常见,但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更不了解其特征与习性。有很多学生甚至连兰花草与葱都分不清,不禁令我哑然失笑。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积累第一手素材,我从菜市场买来一株葱,从操场上采来兰花草,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初看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通过看、嗅、摸发现二者相去甚远:小葱的叶片一般笔直向上生长,叶片中空、薄而柔软,有辛辣的气味;兰花草的叶片呈扁平的带状,硬而厚实,气味较淡雅,叶子向四周散开,花朵六瓣……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养成了勤于观察、探究的好习惯,可谓一箭多雕啊!按照此法,我又布置学生观察合欢树与含羞草,枇杷树与玉兰,把操场上的植物一一道来。不用说,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的观察日记都是一大本。

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撷取源头活水

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出狭小的课堂,来到广阔的社会,你会发现,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街头小景,广告用语,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盲人过街,美女遛狗,赶车的大叔,收废品的小贩,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我们生活浪花之一朵。只要我们调动感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心去想,并随时记录,聊以备用,只怕我们的笔不够写,本子不够用,作文素材何愁不丰?人物形象何愁不腴?

愿每一位初学写作的同学,勤阅读摘抄,重观察积累,以耳聪、目明、手巧之身,蓄得春山、活水、粮仓,写得一手美妙文章。

篇三: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怎样简捷积累初中叙事性作文的素材

作者:罗士权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3期

叙事性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人记事。可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因为生活圈子小,阅历浅,对生活体验不深,认识不足,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因此,这作文课往往成了学生的头疼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素材,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呢?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身边到处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积累,便能让学生坐拥青山,掘地成泉,粮仓满满,还愁学生“炊”不出可口的“饭菜”?

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首先得养成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

大凡能选入课本的范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文中有许多优美的、特殊的、耐人寻味的句子,易于学生记忆并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妙处后再进行摘抄、仿写。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对称的句式,便于学生摘抄积累:

1.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学以致用,摘抄只是积累素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每次让学生摘抄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灵活的仿写。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恋》一文,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写景的文字很美,不仅色泽艳丽,而且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走出苦闷、重燃生活的信心后对母亲深切的怀恋。我让学生摘抄后反复诵读,并进行了仿写,有两位同学写得特别好:

又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信步来到田野欣赏那无边的春色。青青的小草顺着小路一直铺向天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在晚霞的照耀下绽放出珍藏了一冬的笑容,好不开心热闹。

又是橙黄橘绿时,我随外祖母来到果园采摘果实。火红的柿,酡红的枣,黄橙橙的梨,碧青的橘,正满含笑意,在秋风中探头探脑,等着主人来采摘呢。

瞧这两位同学,仿写得有模有样,情趣盎然,这样摘抄多了,仿写多了,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写作水平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摘抄不一定非得摘抄书本上的东西,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俗语、格言,同学们创作得好的句子、平凡人比较经典的语句,同样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可以“拿来”充实我们的素材库。比如丘吉尔的那句“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相信,我是一只萤火虫”很耐人寻味,同学们仿写的时候,有如下句子: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白杨树。

每个人都是动物,但我相信,我是一只毛毛虫。

每个人都是植物,但我相信,我是一株向日葵。

瞧这些仿写的句子,多么有气魄,多么有思想,多么耐人寻味啊,一点不比原来的句子差!是不是也可以作为警句收入同学们的素材库呢?本人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也有幸被同学们摘用:“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二、做好专题积累

记得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篇《谈笑》的文章,一度编入初中语文教材。那篇文章中分门别类收入了一百多种不同的“笑”,可以说是一篇关于“笑”的专题集锦。同学们可不可以仿照这种方式,进行小专题的收集、整理,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小专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分组进行,学生可以温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上网查资料,既操作简单,又让学生受益无穷,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熏陶,我曾经在学生中开展过许多专题积累的活动。同学们在收集诗句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含义,标明作者与出处,不能一味贪多求胜。下面是部分专题名称:

轻重缓急四季风——古诗词中对风的描写

千姿百态的雪——古诗文中咏雪名句

愁深似海恨无穷——离愁别恨名句积累

细数古诗文中的名酒——古诗词中游名山

繁花似锦任你猜——猜猜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一种花

……

这种分门别类的积累方法,闲时备急时用,若是做好目录索引,方便今后查找,实在是事半功倍。

三、勤写观察日记,培养良好习惯

生活犹如天上的云彩,总是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当我们带着一双慧眼,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随时记录下来,这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好习惯。

刚入初中的孩子,虽然年龄幼小,观察力不强,但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很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倘教师适时加以正确引导,必将收获颇丰。同学们每天接触的无非是老师、同学、家长,可不可以将他们作为我们观察和写作的对象、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呢?本学期我班只有27名学生,但这27名学生外貌、性格、品行各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嘛。我在开学初就下达了任务:本学期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十篇写人记事的观察日记,每篇只能记一个人,要求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方面进行描写,突出所写同学的特征。再比如我们每天到操场跑步,有谁认真观察过操场周围的植物呢?我曾经布置过一道作文题:《操场上的植物》,学生们开始无话可写,等我把他们带到操场采集标本,集中起来一一归纳,发现小小的操场上居然生长着几十种不同的植物。尽管这些植物大都很常见,但很多我们都叫不上名字,更不了解其特征与习性。有很多学生甚至连兰花草与葱都分不清,不禁令我哑然失笑。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积累第一手素材,我从菜市场买来一株葱,从操场上采来兰花草,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初看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通过看、嗅、摸发现二者相去甚远:小葱的叶片一般笔直向上生长,叶片中空、薄而柔软,有辛辣的气味;兰花草的叶片呈扁平的带状,硬而厚实,气味较淡雅,叶子向四周散开,花朵六瓣……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拓展了视野,又养成了勤于观察、探究的好习惯,可谓一箭多雕啊!按照此法,我又布置学生观察合欢树与含羞草,枇杷树与玉兰,把操场上的植物一一道来。不用说,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的观察日记都是一大本。

四、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撷取源头活水

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出狭小的课堂,来到广阔的社会,你会发现,普通的人、普通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街头小景,广告用语,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盲人过街,美女遛狗,赶车的大叔,收废品的小贩,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我们生活浪花之一朵。只要我们调动感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心去想,并随时记录,聊以备用,只怕我们的笔不够写,本子不够用,作文素材何愁不丰?人物形象何愁不腴?

愿每一位初学写作的同学,勤阅读摘抄,重观察积累,以耳聪、目明、手巧之身,蓄得春山、活水、粮仓,写得一手美妙文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