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冷落我好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1:35:34 体裁作文
篇一:别冷落了生命
别冷落了生命
高三(三)班 李玉兰
我们的一切从有生命开始从结束生命终止,只有有了生命,才可以谈人生。对于生命,我们既熟悉又陌生,面对生命,应该爱惜它、尊重它;可有人却轻视它,无视它。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就是在高校中也发生过多起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案件,用最极端的方法来对待生命,本应多彩的人生却终止于生命被践踏。所以,对于生命我们不仅要重视它,爱惜它,更需要理解它、安慰它和呵护它。
生命需要理解,别冷落了它。有多少鲜活的生命终止于误解?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件发生在一个中学的事,宿舍里丢了手机,一个女孩因为被怀疑,遭训斥,遭殴打,她没有承受住,吃药自杀了。这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其中的酸苦,我想只有那个女孩最清楚。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因为误解而结束了,再也没有机会去展望未来了。当然,错误是难免的,误会也是免不了的,但我们要原谅,要理解,别让误会成为终止生命的推手。如果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原谅,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体谅,这样就不会冷落了生命。
生命需要安慰,别冷落了它。失败和挫折早人生的道路中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学会奋力一搏,有人却经不住打压而选择放弃生命。在当今,学生因未考上好的学校,分数差,家人往往不能给予安慰,而在他们心灵的疮伤上一次又一次的撒盐,他们经不住压力而选择放弃生命;上班族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而选择结束生命。这样的事很多很多,面对这些,家人是否该反思呢?如果在他们有困难和挫折时,给予了他们安慰和鼓励,结果会不会好很多呢? 肯定会。可见,生命需要安慰和理解,也就不会冷落了生命。
生命需要呵护,被冷落了它。爱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有些人在爱的怀抱中快乐的成长,也有一些人因失去了家人的爱而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很多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但有些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先天的缺憾而遭到父母无情的抛弃,他们的生命因没有呵护而可能结束,也有可能被好心人和单位收养,可那些都不是父爱母爱,他们的生命也随之暗淡了,生命需要爱和呵护,别冷落了生命。
多彩的世界因生命的多彩而精彩。我们应重视和爱惜每一个生命。生命很脆弱,我们应多给生命一份理解,安慰和呵护。这样,世界才完美,生命才有活力。请记住,任何时候别冷落了生命。
指导教师:郑有元910
篇二: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罗容海
2013-3-17 5:25:42 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17日 06 版)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当下的经典阅读状况发出了呼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说:“除了每天读一些浅文化以外,我建议还是多读一点经典。”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也认为,经典书是书中的黄金宝石,“经典才是真正的时髦”。
自人类进入书籍时代以来,经典书就是阅读的首选和重点,这本是常识。代表委员为此常识而呼吁,其背景是网络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巨大冲击。诚如詹福瑞代表所言,进入到网络时代以后,阅读的情况有了新变化,人们开始从经典阅读越来越向轻文化阅读或者浅文化阅读转变。其后果如迟子建委员所描述,文科生“读过中国四大名著原文的比例并不乐观,有的学生只读缩编本,或者是通过电视剧来了解情节,而学生们对近些年涌现的一些畅销书却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这实在是悲哀!”
诚然,网络时代不可逆转,社交媒体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革命式的便利。从早期的QQ、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及社交网站等,总有一项是我们经常使用并乐此不疲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阅读和交流的时间本来就有限,既然网络难以舍弃,读经典乃至读纸质读物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然而,经典的功能,特别是其对人性和品位的滋养,绝非浅层次的阅读和交流所能代替。部分网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前不久,一个《我用刷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段落都有过修改,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诚哉斯言!
以文学为例,从理论上说,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其有着与一般作品不一样的“话语蕴藉”,它总是比一般作品更丰富、更高深,更有多重解读性。所以,经典可以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可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牵动人的感情甚至直击灵魂。
人类离不开经典,网络时代亦如此。其实,网络文化并非与经典格格不入,目前呈现“浅文化”或“轻文化”状态只是其尚未成熟和健全的阶段特征。可以预见,网络文化的发展壮大,必定需要经典来滋养和提升文化品格,届时,经典将借助网络手段而大放光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长时间、有意识的努力。
篇三:别冷落了“曝光台”
别冷落了“曝光台”
“曝光台”是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负面激励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影响面大、警示性强。在基层安全管理中,利用“曝光台”曝光一些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及违规操作等行为,能够起到强化思想认识、杜绝违规行为的积极作用。
然而,当前这一传统有效的手段在基层安全管理中却有逐渐被冷落的趋势。个别单位的“曝光台”始终处于空白状态;有的则变成了信息窗口,丝毫不见曝光内容;还有的干脆销声匿迹,被彻底取消了。
在笔者看来,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现代网络传播手段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所含信息量较小的“曝光台”不再看好;也可能是少数管理者对安全工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办法;还有可能是少数基层管理者存在狭隘心理,不愿对外张扬不安全现象等等。
避免“曝光台”遭冷落,使其重新发挥应有作用,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基层单位要把建立“曝光台”纳入安全管理要点之中,确保一线生产单位都建立起自己的“曝光台”。在此基础上,基层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曝光台”,敢于较真、敢于揭短,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二是加强对“曝光台”的管理,规范曝光内容的审查流程和曝光时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曝光的内容恰如其分、公正客观,增强“曝光台”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篇四:别冷落孩子 别输掉孩子的未来
别冷落孩子,别输掉孩子的未来
【摘要】著名幼儿教育管理学家赵春梅女士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解是:一只独秀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幼儿园应该接受好孩子的同时也接纳和包容“坏孩子”。教育应该是公平的,不偏私的。老师应该适当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和犯的错误,不要冷落了一个孩子,冷落的不只是孩子求好的童心,更可能因此输掉了孩子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 公平 冷落 宽容 尊重
《学前教育期刊》中有不少名人名言,有一期主题是爱:“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爱,不需要辱骂,而需要宽容。”“冷落”这个词让我不禁的同不公平,自卑还有无助联系在一起。 没错,大家都喜欢好孩子,乖宝宝,我们都喜欢那些招人喜欢的,放得开的,能力强的孩子,可是有句话这样讲“有阳光的地方注定就有阴影。”世界上没有一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我们又怎么去强求每个孩子都一样的出色。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阴影”更需要老师这个太阳的照耀,这些备受冷落的孩子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重拾自信和欢颜。
著名幼儿管理学家赵春梅女士对于幼儿教育是这样理解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这理念用自己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爱是我们直达孩子心灵的桥梁,只有爱每一个孩子才能看见他们不同的闪光点,要相信牡丹有牡丹的美丽,野百合也可以拥有春天。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这样写道:要善于透过幼儿淘气,不听话的现象发现其美好的品质。如果美好的品质得到蓬勃,那么恶习就会收到排挤。
一.如果孩子受到冷落
每一个来到幼儿园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爱护。一旦孩子受到冷落,孩子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会受抑制,他们会不开心,不合群。久而久之,他们很可能用暴力或伤害同伴和自己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很可能用更加叛逆的方式吸引老师的目光。当他们的内心愿望与老师的实际关注不能相符时,他们厌学,甚至怀疑和讨厌自己。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沃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受到老师行为的冷落,孩子们会丧失对自己的自信,以一种沉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抗议。之后他们极有可能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变得孤僻,性格也会有很大变化,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形成。 另外,孩子受到冷落也是与“教育公平”相违背的。每一个来到幼儿园的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得到平等的关怀,平等的关注。冷落一个孩子造成的教育不平衡也反映出教师狭隘的心灵和单薄的爱。老师的心灵应该是美丽的,心胸应该是宽容的,爱应该是博大的。原谅孩子的不完美,宽容孩子的小淘气,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让我们这样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真正是孩子的启蒙者和领路人。
二、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天空
因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幼儿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的责任是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1. 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我们的教育,应该从观察开始,不应该一味的将幼儿分为好,中,差三组,而是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幼儿进行不同的评估和分析。评估与分析要建立在全班幼儿平均水平上衡量,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自理能力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要加以鼓励,低于平均水平也不能“被放弃”,采用这种方法更能够实实在在看出个体的差异并能够有的放矢的去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实施教育。
2. 根据培养目标,创设良好的心理,物质环境。
我们要努力的让每一个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立足感和存在感,树立他们信心。内向寡言的孩子也许动手能力比较强,顽皮的孩子也许也在活泼好动中发现了生活中的小秘密,而这些就是他们能够被认可的资本。
我们要尽可能的为每个孩子创造均等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可以让能歌善舞的孩子参加六一节
表演,可以让爱画画的孩子参加绘画比赛,爱阅读的孩子给大家说故事,为喜爱运动的孩子开展运动会。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展示舞台,他们不会感觉孤单和受冷落,更加关爱集体融入集体。
3. 每个孩子都是能人
我一直在教育中给我的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谁是我们班级最聪明的孩子?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最聪明的。要在孩子的心中,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孩子,自己是好样的,让他们欣慰的是“老师也很喜欢我,我也很能干。”
二、温暖孩子的心灵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1.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
每一个来幼儿园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好孩子”。所以,老师评价孩子的时候要谨慎,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明显的孩子,更不能凭借主观印象作出判断。
陈嘉恒平时很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跟不上集体的步伐,做点事情磨磨蹭蹭。有一次吃中饭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准备看图书了,陈嘉恒还是一个人磨磨蹭蹭的吃着饭,我上前本想催促他快点吃完,又一想他平时就是这样吃饭的,通常软磨硬泡才能把饭吃完,今天怎么一个人那么有耐心。我上前问:“陈嘉恒,今天的饭真香啊?”“老师,你平时不是说过么,要珍惜粮食,米饭都是我们农民爷爷奶奶辛辛苦苦的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今天我要把粮食吃光光。”我真庆幸没有批评恒恒,这样多善良纯真的一颗童心被我破坏了。
这件事我知道了,要冷静对待教育过程中孩子的种种行为,也许是一个小的询问,一点多的耐心,就能成全一颗美丽的心,一颗成为好孩子的真心。
2.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粗暴
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利用孩子自己的积极性去克服消极因素。即使是对待经常犯错误的孩子,也要保护他们内心最脆弱最敏感的角落:自尊,自爱之心。
1.防患未然
有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而每出现一次,不良行为就会得到一次强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不良习惯。老师应该给孩子重复良好行为,把工作坐在前面。
有一次户外活动,我看到咪咪和宝宝在一起玩滑滑梯,我想到咪咪比较任性一点,他们俩经常为了争个玩具而打架,我就走上前,利用咪咪轮滑滑的好,要他表演轮滑给我们看,这样既转移了注意力,又消除了咪咪再一次和伙伴打架抓伤伙伴的可能
2.动之以情
孩子做错事情,老师不能粗暴的批评孩子,而是要讲道理,使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用已经懂得的道理来教育别的孩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不仅能够平复孩子的心情,更能够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育中认清自己的错误,得到反思和羞愧。粗暴的教育,蛮横的批评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能使孩子反感并且放任自己的行为。
3.留有余地
学龄前儿童具有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年龄较少,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与适当的谅解和宽容,给幼儿自我改正的余地。
三、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1.帮助但不包办
幼儿年龄小,能力有限。老师要在他们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给与一定的帮助,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但不能包办,要留给孩子自己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老师的积极
帮助中,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给予的温暖。取得成功过后,孩子也能在自己这种主人翁般的创造过程中树立自信。
2.树立榜样,寻求参照
孩子是群体中的一员,要通过榜样带头,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这样的孩子是出色的。通过对榜样的慢慢模仿和参照,那些坏习惯的孩子也有可能改掉坏习惯,那些不良的行为也能在榜样力量的熏陶下慢慢得到改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惊讶的发现,我也行,也行变得这么优秀。
4. 不吝啬表扬,多多鼓励
孩子的一点一丝进步都没有我们大人想象的这么容易。对于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来说,他们通常生活在“阴影”之下,没有“光环”孩子那么的引人瞩目,他们心底的自卑和对自己的不信任使得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改变自己是那么的可贵。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留意这些阴影孩子的一举一动,不经意的改变都要灌输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知道老师正在关心他们,关注他们,老师也喜欢他们。通过老师不定期的表扬和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对于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不佳的幼儿更是要多些耐心,维持和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头等大事,只要对于学习的热忱在就没有学不好的幼儿。
幼儿园不仅仅接待“好学生”“好孩子”同时也应该包容“坏学生”“坏孩子”。教育应该是海纳百川,应该有利于每一个孩子。一个人优秀不是教育的成果,桃李满天下才应该是教育的硕果。老师应该收起偏私和狭隘,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来求学的孩子。冷落的不只是童心,还可能是孩子输掉的未来!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2000年第11期 《让孩子认为我能行》
《幼儿教育》1996年78期 《温暖孩子的心灵》
《学前教育》1999年12期 《用心诠释爱》
中国教育出版社《迷途的孩子》一书
《知心家长》 《孩子也有精神病吗?》
《幼教园地》2006年6月《给孩子穿上自信的鞋》《论孩子的需要》
中国教育网 幼教园地
篇五:别冷落了孩子的交往
别冷落了孩子的交往
点击:13035
本文Tag标签:
幼儿交往是实现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在独生子女尤其需要培养交往能力,交往能力差也正是许多青少年出现问题的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一、注意社会规范的引导。遵循一定的准则及社会规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事实上稍大一点的幼儿在交往中以感觉到这个前提的存在。如主动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别人的玩具,而很少去抢。但幼儿这个前提的认识是靠感觉得来的,还很模糊。一次,应注意引导。我们可以利用孩子模仿力强的特点,多教给他们一些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礼貌用语和文明举止,久而久之化为习惯。这些优良的行为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怎样让孩子变得爱举手
点击:11492
本文Tag标签:
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在重视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时积极参与、主动举手回
答问题的好习惯。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一些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予以小奖励,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由孩子告状想到的
发表日期:2006年8月2日 【编辑录入:】
由孩子告状想到的
孙艳云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玮找我告状说:“孙老师,陈如不让着张岩。” 事情过后,我回想起李玮的话,我想:“人与人之间应互相谦让,孩子也应如此,我整天教育他们应互相谦让,可李玮为什么要陈如让着张岩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三年前张岩两岁半刚入园时的情形,她年龄小,哭得很厉害,身体不太好,整天不离老师半步。为了照顾好这个乖巧、漂亮的小姑娘,我可是没少费心,成天哄着抱着,喂饭、提裤、擦鼻涕。由于老师说她小,孩子们也把她当作小妹妹,事事都让着她,时间长了,张岩认为大家照顾她好象是应该的,也就不知道谦让别人了。
孩子的话提醒了我,其实每个班里都有想张岩这样的孩子,入园初确实需要老师和小朋友的特别呵护,可当他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时,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及时调整心态,公平地对待他们,不能一直让他们生活在一种特殊照顾中。否则,会形成他们自私不谦让的性格,好象一切事情别人让着她照顾她都是应该的,而不知道体贴照顾别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适当的时候不妨迂回一下
任云丽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呜呜……”看着瀛瀛扑在妈妈怀里哭泣的样子,看着瀛瀛妈为难的,又有点责怪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瀛瀛从别的幼儿园转入我们班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月里,为了让瀛瀛尽快的适应班级生活,所有的生活、活动环节都有一个老师跟在她身旁告诉她怎样做。在这段时间里瀛瀛过的很快乐,每天都笑嘻嘻的入园,高高兴兴的和老师说再见,看到瀛瀛的快乐老师很高兴,妈妈也很欣慰。瀛瀛已经完全适应我们的班级生活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是让瀛瀛独立的时候了,于是跟在瀛瀛身边的老师悄悄的退到了其他小朋友身边,而且对她的要求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了。事情远没有想像中的好,瀛瀛手足无措了,不知往哪儿站也不知往哪儿坐了,早上哭着不想来幼儿园。
针对瀛瀛的这种情况,我认为更应该给她些锻炼的机会,让她学会自己来。于是吃饭时不再帮她找座位,站队时不再替她找位置,午睡时要求她自己脱?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湛妓赡芑岵皇视Γ奔浠崛靡磺卸己闷鹄吹模蛭庹卸云渌⒆雍苡杏谩5孀攀奔涞耐埔疲嚼丛讲辉溉朐傲恕?/p>
从与妈妈的交流中我找到了答案,瀛瀛自小身体瘦弱,家人对她有些宠溺,很多事情都代劳了,这造成了瀛瀛的依赖心理,而且很多事情还不能独立完成,像穿脱衣服,盛饭……
看着别人轻松的完成
老师我不吃饭
闫晓旭
鸣鸣入园快一个月了,一到吃饭时间他的情绪就不好,当他看到老师分饭时,就哭着说:“老师我不吃饭,我要找妈妈。”我对他说:“你看这饭多香呀,你尝一小口好不好。”鸣鸣的情绪稍微有些缓和,拿起勺子吃了两口,又眼泪汪汪的说:“老师我不想吃饭了,我要找妈妈。”我只好又一次进行劝说。
后来我想可能是鸣鸣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又一想为什么其它孩子不这样,从鸣鸣家长那里得知,原来鸣鸣之前在别的幼儿园上过一段时间,说鸣鸣只要不吃饭,老师就让他站到厕所里,我听后感到非常震撼,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正是由于这位老师的错误行为,深深的打击了鸣鸣的幼小心灵,让他对在幼儿园吃饭产生了恐惧心理,认为只要不吃饭老师同样会让他站到厕所里。知道真相后,第二天鸣鸣来幼儿园虽然没哭,但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接过鸣鸣,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不吃饭”。我对他说:“鸣鸣先去洗洗小手好吗?”洗完后鸣鸣坐到了自己的小板凳上,我们开始分饭了,我边分边说:“今天的饭菜可真香呀!”开始我给鸣鸣盛了一点,很快他就吃完了,我赶紧对他进行表扬。我问鸣鸣:“还想吃吗?”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鸣鸣边吃我边对他说:“慢点吃,老师会等着你。”通过这次鸣鸣对吃饭获得了成就感,再也不说老师我不吃饭了,对吃饭的恐惧心理也在逐渐消失。鸣鸣妈妈高兴地对我说:“以前上幼儿园,去了几天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