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女师母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4:39 体裁作文
篇一:忆先师吴文藻与师母谢冰心
忆先师吴文藻与师母谢冰心
刘绪贻*
吴文藻先生是1923年怀着“教育救国”的志愿,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送往美国留学的。1928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和“最近十年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奖”。1929年年初回国,受到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两个大学聘请。因其未婚妻谢冰心在燕京任教,他就进入了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原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所有教材全是外国的,教师是外国人或回国留学生,一般都用英语讲授。学生学了以后,无助于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吴先生对此情况很不满意,除用汉语讲课,并为自己讲授的三门课程(西洋社会思想史、家族社会学和人类学)编写汉语教材外,还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鲜明口号,力求将社会学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上,使社会学这一学科能有益于中国的国计民生。那么,怎样才能使社会学中国化呢?当时的一般办法是:或者利用书本上既有的中国史料去填写西方理论,或者是借用西方问卷去收集中国社会资料。吴先生认为,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反映中国社会的实际。1932年9月~12月,燕京大学邀请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来讲学,他带来了“研究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吴先生对这种方法极感兴趣,认为这可能就是使社会学中国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并且了解到,美国社会学界已用这种“田野调查”方法创建了芝加哥学派,而这种方法是从社会人类学学来的。于是,吴先生决定钻进去社会人类学这一学科中去,认为这一学科中最先进、最有力的是功能学派,并大力宣扬这一学派及其社区研究法。自此以后,他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的事业:一是在北平市郊区建立清河调查实验区,并派学生参加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其他各种田野作业。二是弘扬功能学派理论。1935年,他在天津《益世报》副刊《社会研究》上发表了《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近状》和《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三篇论文。三是培养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派出林耀华、李安宅、费孝通、翟同祖等优秀学生到国外有关大学、导师那里学习。1936年,吴先生休假期间到国外学习、访友、调查研究,1937年“七七事变”*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早年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要研究美国史和社会学。
前一周回到燕京。经燕京校长司徒雷登苦苦挽留,他们夫妇在燕京又待了一年。1938年秋,他实在不愿留在已沦陷的北平,乃前往昆明,在事前联系好的云南大学利用英国退还庚款开设“社会人类学讲座”,由他主讲。接着又在云南大学创建社会学系,并任云南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系主任,还受司徒雷登委托,建立燕大云大合作的“实地调查工作站”。在此期间,他在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兼课。因此,我就有幸选读了他讲授的文化人类学,并认识了心仪已久的他的夫人、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他当时很忙,讲课时间好像不是很多,主要是指定6本当时比较权威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让我们自己阅读,读后写出读书报告。我不记得我的具体成绩,但我的印象是:即使不是全班之冠,至少也是很优秀的。
吴先生家原住昆明。1938年9月28日,日机轰炸昆明后不久,迁到了呈贡县城内一座小山——三台山上那座被冰心先生称为默庐的小别墅里。大约是1939年夏、秋间,我因收集毕业论文资料,曾经住在呈贡县城旧书院中,离吴家很近,往往在周末到他家拜访,费孝通先生一般也在那里。我们或玩桥牌,或一边喝咖啡、饮清茶,一边谈天说地,无拘无束,很是愉快。我因青少年时读过冰心先生优美的诗歌、散文,阅览过一些有关她的文字,听到过一些关于她的传说,常想象其为人。可能是第一次到她家,在她书房的窗台上看到一个小花瓶,既不名贵,也不华丽,不过是竹木为料的手工作品,但小巧玲珑,很是雅致。瓶之一侧,有一行清秀的小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冰心先生此时年约三十八九,体态清癯,淡妆素裹,清标照人,活脱一幅文学书籍插图中李清照画像。面对这新木焕香别墅,这绮窗,这雅致花瓶,这“西风人瘦”题词,联想到易安居士词与文中跃动着的高雅生活情趣,使我铭刻在心,至今如在眼前。冰心先生的这种高雅生活情趣也温暖着他人。当时陈达教授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设在呈贡县文庙里,工作、生活条件都很差。1940年春节时,冰心先生赠给研究所的全体人员每人一副春联。有位从美国回来不久的年轻教授尚未婚娶,爱上了原南开大学外文系一位姓赵的女同学,碍于师生关系,未敢坦率表态。冰心先生赠他的春联是:一间东倒西歪屋,住个千锤百炼人。横额是:怀璧居。这里用“怀璧归赵”的典故多么贴切,多么有趣!国情普查研究所同仁士气高昂固然主要是由于他们为学不忘救国,但与冰心先生的鼓舞也是分不开的。
吴、谢两教授的婚恋生活,既有些传奇,也有些妙趣,很值得雅玩。1923
年8月17日,他们两人碰巧同乘美国邮轮“杰克逊号”赴美留学。冰心贝满女中同学吴搂梅事前已自费赴美,这时来信让她在船上找自己的弟弟、也是清华学校的留美学生吴卓。上船第二天,冰心请燕京同学许地山代寻吴卓,许却阴错阳差地找来了吴文藻。此时冰心正和燕京同学玩丢沙袋的游戏,只好将错就错地请吴文藻参加。接着,他们两人倚着船栏看海闲谈,互相询问将在美国学什么专业。当冰心说自然是学文学,并说想选读一些有关19世纪英国诗人的课程时,吴先生就列举了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著作,问冰心是否读过。冰心答没有。当时,冰心的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已很流行,是个颇有名气的青年女作家。船上的许多人(仅清华学校就有一百多人)都只是向她献殷勤 ,说些“久仰”、“久仰”之类的恭维话。吴先生却独出奇兵,严肃地对冰心说:“如果你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是白来了。”冰心初闻此言,未免感到刺耳,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从未听过的逆耳忠言,便认为吴先生是畏友了。
吴先生酷爱读书、买书,每逢买到一本文学书,看过以后便寄给冰心,冰心收到后便赶紧阅读并向吴谈心得体会,就像看到老师指定的参考书一样认真。使得冰心导师盛赞她的阅读范围广泛,学术视野开阔。1925年春,冰心寄给吴先生一张入场券,请他看自己和梁实秋,顾毓秀、闻一多、熊佛西等人为美国人演出的《琵琶记》。吴说功课忙实在走不开,回信道了歉。但据冰心说:“剧后的第二天,到我的休息处??来看我的几个男同学之中就有他。”同年夏天,冰心独自到康奈尔大学暑期学校补习法文,却发现吴先生也去了,同样也是补习法文,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且,这个暑期学校没有其他中国学生,因此,在那个风景如画的大学城内,他俩几乎每天课后都一同游山玩水;每晚从图书馆出来,便坐在石阶上闲聊,头上不是明月,就是繁星。秋天,吴先生寄给冰心一盒很讲究的信纸,上面印有冰心姓名的缩写英文字母。吴先生自己则几乎是天天写信,星期日就寄快递,因为当时美国邮局星期日是不发平信的。
1929年6月15日,同为燕京大学教授的吴、谢两先生,在未名湖畔临湖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招待客人费用为34元。新婚之夜别开生面,在北平西郊大觉寺一间空房里度过。临时洞房除自己带去两张帆布床外,只有一张三条腿的小桌。多么浪漫的两人世界!
冰心留美期间,曾给父母寄回两张照片以慰远念。1930年冰心母亲仙游后,吴先生便从岳丈那里要来那张大的,摆在自己书桌上。冰心问:“你真的是要每天看一眼呢?还只是一种摆设?”吴答:“当然是每天要看。”有一天吴先生上课去了,冰心将影星阮玲玉的照片换进相框里。过了几天,吴先生没有理会,冰心乃提醒他看看相框里的照片,他才有些尴尬地笑着将相框里的照片换了。
乔迁新居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晨,冰心和婆母等人都在楼前赏花,老夫人让冰心将吴先生请来共享。他站在丁香树前,大约心仍在书上,便应酬似地问冰心:“这是什么花?”冰心故意逗他说:“这是香丁。”吴先生心不在焉地点头道:“呵,香丁。”众人听了,都不禁哑然失笑。又有一次,吴先生随冰心去城内看岳父,冰心让他上街为孩子买点心:萨其马。由于孩子平时不会说全名,一般只说“马”。吴先生到了点心铺,也只说买“马”。另外,冰心还让吴先生买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送父亲,他到绸布店却说要买羽毛纱。幸亏那个店平日和谢家有往来,就打电话问冰心:“你要买一丈多羽毛纱做什么?”谢家人听后都大笑起来。冰心只好说:“他真是个傻姑爷。”冰心父亲笑道:“这傻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冰心想,她只好认了。
吴先生家住呈贡县城内时,有一次请清华校长梅贻琦(当时是西南联大校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老清华到他家度周末。冰心就将上述那些故事写成一首宝塔诗,把“一腔怨气”发泄在清华身上。诗曰: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梅先生笑着在后面加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当时在座的清华同学都笑得很得意,冰心只好自己承认是“作法自毙”。
文章源自《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3期。
篇二:从张爱玲的小说看上海家族文化的变迁
从张爱玲的小说看上海家
族文化的变迁
邓寒梅
内容提要 张爱玲力图通过回忆将旧上海拉回人们的视野,作品中表现出了对于旧上 海的物质存在和精致细腻的生活情趣的迷恋。但张爱玲的怀旧是失去以后的回望,因而 对以前的生活既厌恶痛恨,又感伤眷恋,难以忘怀。张爱玲并非旧上海的亲历者,她对 上海人日常生活细节和情趣的追忆,不是沉溺于过去,而是希望藉此突出城市的历史沧 桑感,是为了增加自己应对未来的定力。
关键词 张爱玲 上海怀旧 民间立场 人类有史以来, 一代代人对怀旧体验的不断重复,已经使怀旧融入了人类的血液中,成为人类的一种心 理机制和情绪功能。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南唐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可 以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怀旧意象的典型。还有现代市小说中的怀旧主题,20世纪80年 代末的校园民谣,90年代以来的感伤电影和“老”系列的摄影绘画艺术;西方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20世纪以来由长篇小说《根》掀起的寻根思潮等等,怀旧已 成为中外文学艺术不断书写、表现的一个母题。在此,笔者仅择取张爱玲两位 作家的上海怀旧小说作一比较。
张爱玲的老上海怀旧首先表现在对遗留的物质存在的渲染,如对种种古旧繁 复的家具摆设、服饰器皿的描绘是不遗余力的。张爱玲对这些记忆犹新,“松子糖装在 金耳的小花瓷罐里。旁边有黄红的蟠桃式瓷缸,里面是痱子粉。下午的阳光照到磨白了 的旧梳妆台上”;创作时则信手拈来,“漆黑的天上一个小而白的太阳,屋里看得分明 那玫瑰紫绣花椅披桌布,大红平金五凤齐飞的围屏,水红软缎对联,绣着盘花喜字。梳 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盂,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喜果,帐檐上垂下五彩金 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下面滴滴溜溜坠着指头大的琉璃珠和尺来长的桃红穗子” 。(《金锁记》)尤其是对于服饰,张爱玲有着天生的爱好,她最初的回忆之一就是她母 亲站在镜前,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她在旁边仰脸观看,羡慕不已,并发愿:“八岁 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二三岁时,她创作的《理想中的理想村》里有 盛大的时装表演;中学时代,“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成为她的梦想之一。但事 与愿违,父母离异后,她跟父亲与继母生活,衣服也只能拣继母的剩余,“永远不能忘 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长冻疮;冬天已经过 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事隔多年,当时的感觉仍是如此强 烈、清晰,可见张爱玲对于服饰甚为讲究,以至后来博得了“奇装异服”的美名。
张爱玲也在作品中对这些物饰进行了不厌其繁的描绘,“这房间分成里外两进,中间 半挽天鹅绒的幔子,流苏垂地,半掩了一张大床,床上铺了绿色的缎床罩,打着褶皱, 也是垂地。一盏绿罩子的灯低低地悬在上方。外一进是一个花团锦族的房间,房中一张 圆桌铺的是绣花的桌布;几张扶手椅上是绣花的坐垫和靠枕,窗下有一张长沙发,那种 欧洲样式的,云纹流线型的背和脚,橘红和墨绿图案的布面。茶碗是那种金丝边的细瓷 碗,茶是绿茶,又漂了几朵菊花”。(《长恨歌》)张爱玲继张爱玲之后再一次将视角倾 注于时装。她认为,女人的爱美之心支撑着服装,女人的服装又支撑着城市的美和繁华 ,“上海马路上的虚荣和浮华,在这里像找着了自己的家。王琦瑶饭桌上的荤素、茶是 饭店酒楼里盛宴的心;王琦瑶身上的衣服,是橱窗里的时装的心;王琦瑶的简朴是阔绰 的心”。王琦瑶甚至认为衣服是女人的文凭,可以“把内部的东西给个结论和证明,不 致被埋没”。因而在参选“上海小姐”期间,粉红的缎子旗袍,苹果绿的开司米洋装, 雪白的结婚礼服,融注着王琦瑶的全
部希望,衣服“是要与她共赴前程的,是她孤独中 的伴侣,她与它们是有肌肤之亲,是心贴心”。几十年后,当王琦瑶向新的时髦女性回 顾过去的花团锦簇时,依然是津津乐道,神往不已。
张爱玲没有停留于浅层的对物质存在的怀旧,更深层的怀旧是对城市民众的 心理,即上海人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对于精致细腻的生活情趣的迷恋。譬如对于服装,张 爱玲、张爱玲认为,衣服不是不相干的行头,它是人物情绪的载体和话语,是人物心态 最直接的表现,“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 [1]没有衣服的人是不完整的,女人更是如此。张爱玲对民国时期的时装并不倾心,而 是眷恋古人衣着的“那种婉妙复杂的调和”:“日本花布,一件就是一幅图案。买回家 来,没交给裁缝之前我常常几次三番拿出来鉴赏:棕榈树的叶子半掩着缅甸的小庙,雨 纷纷的,在红棕色的热带;初夏的池塘,水上结了一层绿膜,飘着浮萍和断梗的紫的白 的丁香,仿佛应当填入《哀江南》的小令里;还有一件,题材是‘雨中花’,白底子上 ,阴戚的紫色大花,水滴滴的。”[1]张爱玲在奇装炫人时多是古式衣着,在交代小说 中人物时也不忘精心描摹她们的装束。《封锁》中的吴翠远“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 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 “穿着一件拖地的长袍,是最鲜辣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移动了一步, 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扯开一寸半裂 缝,用绿缎带子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因而,夏志清先生曾赞 赏张爱玲的《传奇》中关于闺阁所下的写实功夫,对房屋、室内陈设、服饰等的大量的 细节描绘,与她的贵族化的生活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养成的精致纤巧的趣味有直接关系 。
张爱玲的服饰话语背后还隐含着深刻的时代特征或时代精神。《好婆与李同志》中, 李同志完全融入上海这个繁华大市的标志是她的小辫子被烫成了长波浪,列宁装变成 了旗袍。《逐鹿中街》中古子铭之所以“衣服穿得又新潮又得体”,“这全是陈传青栽 培的结果”。当古子铭以穿牛仔裤的方式来反抗陈传青对他的控制时,陈传青只为他做 了一套西装,便让他生出输了一盘棋似的沮丧与气恼。陈传青对布尔乔亚生活方式的追 求,在古子铭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革期间,曾经养尊处优的欧阳端丽在用两件旧 衣服翻改一条棉裤时,
半真半假地说:“我老太婆了,难看就难看,随它去了。”(《 流逝》)女性对服装时尚的放弃,就仿佛对生活的妥协。《长恨歌》中的严师母体会更 为深刻:“要说做人,最是体现在穿衣上的,它是做人的兴趣和精神,是最要紧的。” 因此,她与王琦瑶在服装上的那一番你追我赶的较量,其实是想在做人的精神上分出高 低、压倒对方。对文革后大上海争奇斗艳的服装潮流,张爱玲在许多作品中有所描绘 ,但在感情上却不完全予以认同,“如今的姹紫嫣红万种风流,也是磨灭个性,总归是 花如海,人如潮,分不出个你我他。”[2] 其次,张爱玲的上海怀旧定位于民间立场。她们关注小市民的日常生活, 表现出对于世俗生活的热爱。这与她们独特的历史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张爱玲出生于三 不管的上海租界,这种生活环境有助于她成为一位个性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她认为现 代市人的主体是那些软弱的凡人,“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关的事”[3 ],在于世俗的普通和日常。因而,她力图作一个超越的“边际人”,真切体验人生, 冷眼旁观人生。张爱玲也意识到:“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 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4]她更直接地表述自己的叙述视角:“小说这个 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保持距离的,是独立而存在的,所以我以为它的创造者往往是由 边缘人来担任的,他们很难立足于社会中心这样的位置。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主流而言,主流“是由经济、政治、历史的规律来形成的”。[ 5]张爱玲就是这样一种对社会主流持观望态度,与社会中心保持距离的边缘人。 《文革轶事》明显体现出张爱玲回避政治的叙述方式。“文革”在那个时代席卷了乡村 与城市的主流生活,但她采取的或者寻找到的是这主流生活之外,或被这主流生活遮蔽 着的另一种生活,相对于文革而言,它们只能算做“轶事”。《长恨歌》也采取这样的 边缘视角,而且精心塑造了一群处于时代边缘、城市边缘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并不遵 循大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潮流,他们有自己发展的逻辑与原则。当1946年上海的电影圈中 孕育着革命的种子时,王琦瑶沉醉于自己的梦想之中;当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时,王琦瑶 参选“上海小姐”;当内战蜂起,王琦瑶独守爱丽丝公寓;反右斗争此起彼伏时,王琦 瑶们却围着火炉有滋有味地过自己的生活??叙述者有意回避主流意识形态,将大时代 的变迁作为建构其小说世界的材料和人物背景的历史印证。王琦瑶从“闺阁”到“爱丽 丝公寓”再到“平安里”,从平民社会
走进上流社会的边角,再回归平民社会,生活的 起伏、地位的变化,始终没有改变她的生存方式。在张爱玲看来,真正的老上海的芯子 积淀在市民日常的生活中,具有大众化、稳定性的特点。张爱玲将历史的沿革埋藏在琐 碎的日常生活下面,在叙述中构建或真实或荒芜的时间感,并由此发掘出生命的本质。 在张爱玲的笔下,同样没有时代潮流的风云变幻,没有新感觉派描绘的市色彩的瞬息 万变,有的只是平庸的日常生活,诸如吃穿用度,小菜市场的茄子,油漆汽车的气味等 等。张爱玲在关注新老市民的生活、精神状态的同时,也折射出文化、价值的转型所带 来的种种矛盾现象。张爱玲的这种叙述方式无疑把表现城市人真切的生态和内 在的精神向纵深推进了一步。” 马尔科姆·蔡斯(Malconlm)和克里斯托弗·萧(ChristopherShaw)在《怀旧的不同层面 》一文中认为:“构成怀旧的存在有三个先决条件:第一,怀旧只有在有线性的时间概 念(即历史的概念)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发生。现在被看成是某一过去的产物,是一个将要 获得的将来。第二,怀旧要求某种现在是有缺憾的感觉。第三,怀旧要求有从过去遗留 下来的人工制品的物质存在。如果把这三个先决条件并到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 怀旧发生在社会被看作是一个从正在定义的某处移动的社会环境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 换句话说,怀旧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它同时为确定性和解构提供肥沃的土壤,它是对 现代性中的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6]张爱玲敏感到社会转型时期剧烈的文 化冲突,因而在小说创作中不断采用回忆性叙事,企图将旧上海拉回人们的视野。但他 们的怀旧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一,张爱玲与张爱玲的怀旧空间不同
书写一个城市的故事,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空 间结构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当城市与文学创作有机交融 在一起时,空间结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文化的隐喻和符号。张爱玲在小 说文本中注意书写充满怀旧色彩的老上海公共空间,但前者擅长于描绘庭院深深的古 宅,后者则钟情于形形色色的弄堂。
张爱玲是没落世家的后裔,她所生活的老式洋房永远是阴暗的、凄冷的,弥漫着鸦 片的烟香,“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风流女师母小说)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 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永远弥漫着一种春日迟迟的空气。张爱玲的 小说中几乎每篇有着这样一幢令人不寒而栗、似
篇三:高二语文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同步练习 第12课 围炉夜话]
第12课
一、课内双基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渲染(xuān) 寒暄(xuān) ..
颍河(yǐng) .
腻人(nì) . 澡堂(zǎo) .霓裳(nǐ) .缅怀(miǎn) .
煊赫(xuān) .
砌牢(qì) .
喧嚣(xiāo) .
俯瞰(kàn) .B.命运多舛(chuǎn) . C.狩猎(shǒu) .舂米(chōng) .堆叠(duī) .D.泔水(gān) .
【答案】 D(A渲:xuàn,B霓:ní,C狩:shòu)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专心致志 醇厚 脱颍而出 停滞
B.哀恸 锋芒毕露 逆来顺受 沉缅
C.井底之蛙 柔情蜜意 如数家珍 狩猎
D.咫尺 甘之如饴 焕然冰释 拭目以待
【答案】 C(A颍—颖,B缅—湎,D焕—涣)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湎(沉溺) 咫尺(喻距离很近) 停滞(停止)
B.如数家珍(如同数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所说之事十分熟悉) 泥淖(烂泥,泥坑)
C.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脱颖而出(喻人的才华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不计前嫌(不计较以前的嫌隙。指大度和解)
D.唱反调(提出相反的主张,采取相反的行动) 湮灭(湮没) 美仑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壮丽,文中错用)
【答案】 A(停滞: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B.《北京欢迎你》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以北京普通人家的角度,用热情的音符表达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和对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当前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答案】 A(B“以??的角度”不搭配,应是“从??的角度”;C成分残缺,“回答”缺少可搭配的宾语;D语序不当,“往往”应该在“是”的前面)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刻写历史,____________;鞭挞黑暗,____________;思索人生,____________;憧憬光明,____________。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它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所有这一切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①它字字带泪 ②它笔笔入理 ③它刀刀见血 ④它孜孜不倦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答案】 C
6.下列语句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李杜已远,惟有几篇新乐府;湖山之边,尚有三座旧祠堂。
③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④译书未成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
A.杜甫 李商隐 苏轼 鲁迅
B.李白 白居易 陆游 巴金
C.杜甫 白居易 陆游 鲁迅
D.李白 李商隐 苏轼 巴金
【答案】 C
7.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萨沙体味到一种精雕细作的人生的快乐。这种人生是螺丝壳里的,还是井底之蛙式的。——“螺丝壳里的”、“井底之蛙式的”是说他们生活在收缩的空间内,远离了时代的主流。
B.严师母无限感慨地说:要说做人,最是体现在穿衣上的,??假如完全不为别人看的做人,又有多少味道呢?——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严师母眼中的做人,吃是里子,穿是“支撑起全局,作宣言一般”的面子。
C.这是火炉边最温情脉脉的时刻,??带着肚腹间的暖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眼中只有自己低俗的人生享受,全然与社会隔绝,渴饮今朝,不思过去,不顾将来,这就是
D.④③②①
王琦瑶们。
D.他们全都不计前嫌,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弄不懂为什么要彼此生隙,好都好不过来了。他们简直是柔情蜜意,互相体谅得要命,这真是善解的时刻,除了善解又能做什么呢?——这段描写说明这些人全都胸怀宽广,心胸豁达,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他人着想,是一群善良无私,团结友爱的人。
【答案】 D
8.《呼兰河传》与《长恨歌》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兰河传》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而《长恨歌》诞生于90年代,虽然两部作品诞生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但是这两个年代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女性文学史上的兴盛和繁荣时期。
B.这两部小说的作者虽然都是女性,但是她们叙述的视角和叙事技巧迥然不同。萧红的《呼兰河传》更接近于一种“天然的女性写作”;而王安忆的《长恨歌》能让读者很明显地感受到叙述的理性。
C.这两部小说都着眼于“日常”的图景,倾注女性所独有的目光和情感,呈现女性所特有的视界,抒发普通的人性和她们的时代,关注“细节”背后的大关怀。
D.这两部小说的作者都继承了鲁迅先生的笔法,对社会现实持批判的态度。
【答案】 D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夜晚是悉心过的。他们围了炉子猜谜语,讲故事,很多谜语是猜不出谜底的,很多故事没头没尾。王琦瑶说,他们这就像除夕夜的守岁,可他们天天守,夜夜守,也守不住这年月日的。毛毛娘舅说,他们是将夜当成昼的,可任凭他们如何唱反调,总还是日东月西。严师母说他们还像守灵,不过那死去的人是上几辈的高祖,丧事当喜事的。萨沙说他们像西伯利亚的狩猎者,到头却是一场空。他们各形容各的,总之都是爱这样的夜晚,有许多吃食在炉上发出细碎的声音和细碎的香味,将那世界的缝隙都填满的。这世界的整块砖和整块石头,全是叫这些细碎的填充物给砌牢的。他们在炉边还做着一些简单的游戏,用一根鞋底线系起来挑棚棚。那线棚棚在他们手里传递着,变着花样;最后不是打结便是散了。他们还用头发打一个结,再解开,有的解开,有的折断,还有的越解结越紧。他们有一个九连环,轮流着分来分去,最终也是纠成一团或是撒了一地。他们还有个七巧板,拼过来,拼过去,再怎么千变万化,也跳不出方框。他们动足脑筋,多少小机巧和小聪敏在此生出,又湮灭。这些小东西都是给大东西做肥料的,很多大东西是吃着小东西的尸骸成长的。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9.读本段文字,分析他们的“夜晚是悉心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①围炉猜谜语,讲故事,像守岁。②许多吃食的声音和香味填满了他们的生活。③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
10.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四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单调,无聊,却又悠闲、满足的生活状态。
11.结尾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在弄堂阁楼里的上海市民,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即使外面的世界如何动荡不安,他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生存求得一个温暖、坚实的小天地。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男孩儿和狗
休·B·凯夫原著 王续增译
在饥饿难挨的第三天的晚上,诺伊想起他那条狗。在这块漂浮的冰岛之上,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伊失去了他心爱的雪橇、裘衣以及食品和刀子,而只救下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尼木克——这感情就如同他们正在经受的饥饿和寒夜,如同他腿上的伤口撕心裂肺的疼痛那样真实。
然而,尼木克在饥饿难忍时是会觅食的,诺伊告诫自己:“看来,不久我们也会互相残杀,”他想,“所以??”
赤手空拳的他不可能杀掉那条狗,尼木克比他更有精神,因为狗毕竟比人能忍饥挨饿。所以,他得弄件武器。
诺伊脱掉手套,解开腿上的夹板。几周前,他的腿受伤时,他把两块铁片当甲板箍在腿上。
他跪下去,把一块铁片插进冰缝里,一下一下地磨了起来,动作虽慢却坚定有力。 尼木克望着他。诺伊似乎感到狗的眼睛里闪烁出夺人的寒光。
他继续磨下去,竭力不去想动机所在。铁片磨出了边缘,渐渐成了一把刀子。天放亮时,刀磨成了。
诺伊把磨好的刀从冰缝里抽出来,轻轻地用大拇指试了试。太阳照在上面,反射回来的光直射他的眼睛睁不开。
诺伊硬起心肠。
“过来,尼木克。”他轻轻喊道。
狗疑惑地望着他。
“过来”,诺伊又叫了一声。
尼木克来到跟前,诺伊从其眼神中看出了它的恐惧。狗喘着粗气,它坐立不安的姿势分明在诉说自己的饥饿和痛苦,诺伊难受极了,他痛恨自己,又压制自己的这种感情。
尼木克又往前凑了凑,意识到它的主人要干什么。诺伊感到喉咙哽塞,狗的眼里也充满了痛苦。
时机到了!
诺伊却不忍下手。他失声痛哭起来,身体急剧地颤抖。他诅咒那把刀子,盲目地乱舞一通,然后甩手把它扔了个老远。诺伊伸出双臂向狗扑去,却重重地摔倒在地。
狗绕着男孩儿的身体嗥嗥地叫着,诺伊吓成了一团。
扔掉刀子等于是束手就擒。他的身体虚弱得连爬过去取刀子的力气都没有了,性命完全掌握在尼木克手中,而尼木克饿坏了。
狗又绕着他转了一会儿,然后从后边爬上他的身体,只听得它的喉咙里吼吼直响。 诺伊闭上眼睛,祈祷这一切尽快结束,他感觉到狗的腿踩在他的脚上,尼木克滚烫的呼吸直袭他的脖子,他尖叫一声昏了过去。
过了良久,他感觉着狗炽热的舌头温柔地舔舐着他冻僵的脸颊。
诺伊睁开眼睛,泪水溢满了眼眶。他伸出双臂,一把把狗揽进怀里??
一个小时后,从南方飞来一架飞机。飞行员——海岸巡逻队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下面有块硕大的浮冰,还看到什么东西一闪一闪。
那是太阳照射在一个移动的,发光的物体上的反光。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把飞机倾斜下去。他这才发现冰峰的阴影处有一个——或者说是两个——黑黑的,一动不动的像人一样的东西。
他驾着飞机沿着一条水道飞行。不错,是两个——男孩儿和狗。男孩已失去知觉但还活看,狗在微弱地哀鸣却已动弹不得。
那个发光的,引起飞行员注意的物体是那把刀子,刀尖扎在远处的冰块上,在寒风中微微抖动。
12.本文多处出现“刀”,它对本文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多处出现的“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线索的作用。从诺伊在困境中将铁片磨成刀,到不忍心杀狗而扔刀,再到因刀的亮光而获救,主要情节均由“刀”贯穿起来。
13. 文章结尾描写“那把刀子,刀尖扎在远处的冰块上,在寒风中微微抖动”,有什
篇四: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分析
红颜弹指老,长恨歌无尽
——简析《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爱情
《长恨歌》完成于1995年,作者王安忆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也展现了一个女人——王琦瑶40年哀婉动人的情与爱。作者以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将一段尘封已久,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生活艺术的再现出来。
王琦瑶是一个典型到极致的上海弄堂女儿。她爱漂亮,会打扮,有点小虚荣,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幻想。她美丽却不张扬,有一股天成的气质和风韵,这也就成就了她上海“三小姐”的美誉。虽说只是“三小姐”,远没有大小姐、二小姐来得光彩艳丽,但是三小姐其实是最体现民意的。“大小姐二小姐是偶像,是我们的理想和信仰,三小姐却与我们的日常起居有关,是使我们想到婚姻、生活、家庭这类概念的人物。”(59)
王琦瑶的一生是可以用华丽来形容的。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就被选为了“上海小姐”,从此就走上了繁华的上层生活,看尽上海的纸醉金迷。虽然其后的人生命运多舛,但是在他人眼里,她依旧是那个惹人艳羡的“上海小姐”,即便委身于曲折深长、藏污纳垢的平安里,她也是那些柴米夫妻吵架时作比的对象。“那女的会说:我不如去做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男的就嘲笑道:你去做呀,你有那本事吗?”她的一生就像张爱玲曾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197)
但是张爱玲也说过这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没有谁
的人生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在王琦瑶看似风光无限的外表下面,实际上是一段暗淡无光的人生。她的一生都被一个“情”字所围困。
王琦瑶是不缺乏爱情的,她的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看似可以白头偕老的男人,但是终究也还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给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李主任是在“上海小姐”的决赛上认识王琦瑶的。这样一位军政界的大人物,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了各地的女人,而这次却单单对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动了心。王琦瑶打动他不仅仅是因为那娇媚的面庞,而是王琦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稍显稚嫩的羞涩,让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心生怜惜,在他的眼里王琦瑶更像是个孩子。王琦瑶最初也不是爱他的,只是他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男人,让她有点心生畏惧,但是又有点兴奋。深知这个男人不可能给她一段平静的生活,但是那个年纪的女生谁没点向往与憧憬,于是也就这样深深地陷进去了。本以为自己一生就这样在“爱丽丝”的温柔富贵乡里度过的王琦瑶,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绵延无情的战火会烧掉她安身立命的梦想。一九四八年的春天王琦瑶搬进爱丽丝公寓,一九四八年的深秋李主任死于飞机失事。
阿二是王琦瑶在邬桥避乱认识的。阿二是邬桥的孤独者,他看不起邬桥一事一物,自觉地将邬桥与自己划分开来,发誓要走出邬桥,到大世界里去闯荡一番。阿二初见王琦瑶就被王琦瑶所吸引,但是吸引他的不是王琦瑶自身,而是王琦瑶身上所带有的那种上海繁华梦的景象。在阿二的眼里王琦瑶就像是他的影子,是他那个未完成的梦。
他对王琦瑶的向往,可能有爱的成分,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膜拜。而王琦瑶也只是把阿二的心当成少年之心来领会。虽然此时的王琦瑶比起阿二来说不算老,但是在经历了李主任这件事后,王琦瑶的心远比外表来的苍老。阿二在王琦瑶的生命中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他缓解了王琦瑶在避乱时荒凉孤寂的心,也再一次勾起了王琦瑶对上海的思念。
毛毛娘舅,也就是康明逊,是书中最应该给王琦瑶一个家的男子。在我看来,他也是王琦瑶唯一真心喜欢的男子,“是王琦瑶心里那一半明,也是那一半晦,虽是不敢想,却还是要去想。”(165)王琦瑶在听完严家师母叙述康明逊小时候当伴童的故事,去想象他穿西装的样子,“竟有些怦然心动”。(145)这是王琦瑶第一次主动对一个男人动心。
在康明逊的眼里,王琦瑶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她简单朴实的装扮下蕴藏着一段凄艳的历史,难以被人猜透。正是因为这种美丽与那些难以被人猜透的历史,深深地吸引了康明逊。在亲戚朋友的眼里康明逊是个极乖顺的孩子,周旋于大妈二妈之间,为姐姐妹妹跑前跑后。但是康明逊的内心又是极度压抑的,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又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做人,他需要一个人来听他倾诉,而王琦瑶正是这样一个人。
康明逊和王琦瑶之间的爱情就像是在“捉迷藏”,你来我往,既怕捉,又怕不来捉。王琦瑶知道自己的身份与经历是不配与康明逊在一起的,也知道必然会遭到康明逊家里人的反对。康明逊也知道,“王
琦瑶再美丽,再迎合他的旧情,再拾回他遗落的心,到头来,终究是个泡影。”(171)但是爱情这个东西,不是“明知道”就可以“不能为”的,纵使康明逊对王琦瑶说出“我没有办法”,王琦瑶也只是说“我求的是你的心”。在知晓康明逊内心的压力和抑郁之后,王琦瑶更是对他心生怜惜,所以王琦瑶在知道自己怀孕以后,毅然决然就决定去医院打掉,并且坚持不要康明逊陪她一起去。为了她爱的这个男人,王琦瑶是什么都愿意做的。他们之间不仅是爱,还是体恤。
萨沙与王琦瑶之间本可以只是下午茶上的一个朋友,但是因为康明逊,王琦瑶不得不牺牲他。王琦瑶初识萨沙是非常不喜欢他的,自以为是,傲慢,刁钻,再加上康明逊对他万般迁就,萨沙就像个上海小瘪三。其实萨沙是很可怜的,虽说是革命的混血儿,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血缘冲突让他在人群中显得特立独行,总是惹来人群中好奇的目光,其实他更像是这个城市的流浪者。萨沙对女人,是当做衣食父母那么来喜欢的。但他的内心又是恨女人的,因为透过女人,他看出了自己的无能。对于王琦瑶,萨沙是将她当做许多喜欢他的女人中的一个。因此当王琦瑶主动向他示好时,他竟当作了理所应当。王琦瑶最初找萨沙当“替罪羔羊”时,内心是有不忍的,可是当看到萨沙内心的可怕时,王琦瑶在内心里认定了找他来承担这件事是对了。
萨沙是书里很无辜的一个男人。他很无赖,但是他的无赖是因为他那略带凄凉的身世,他只是以这种无赖的方式隐藏自己内心的软弱。当最终王琦瑶咬定他时,他终于崩溃了,“你到底要我怎么办?”如此的委屈却无处哀告,最终只能选择远走他乡。
程先生与王琦瑶是命里的有缘无分。他给王琦瑶拍的照片,也是他把照片推荐给《沪上名媛》杂志。在王琦瑶竞选“上海小姐”时也是他尽心尽力的出主意,是他一手将王琦瑶推向了人生的最高峰。他爱王琦瑶,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而王琦瑶也只是对他“不承诺”。因为不承诺,以此减轻内心的罪孽感。与程先生故人重逢时,王琦瑶怀着身孕在黑市典当衣物。这是的王琦瑶看起来有点狼狈,但丝毫不影响她在程先生心目中的感觉,反而这种久别重逢更加深了程先生对王琦瑶的感情。“程先生与王琦瑶的再度相遇,是以吃为主。这吃不是那吃,这吃是饱腹的,不像以往同严师母几个的下午茶和夜宵,全是消磨时光。”(196)程先生照顾王琦瑶依旧像以前那样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王琦瑶不说他也不说。而这时的王琦瑶对程先生是充满感恩的,曾想晚上留他在这过夜,但却又怕程先生嫌弃她。这样的想法里没有欲望和爱,只是单纯的想报恩。本以为两人就可以这样糊涂下去,但终究是敌不过现实,当程先生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时,还是难以掩盖内心的委屈,这种委屈让他难以再去面对王琦瑶,于是选择了不告而别。
老克腊与王琦瑶的爱情被人称为“畸恋”,而我更愿意称之为“忘年恋”。老克腊初见王琦瑶是在一次年青年人的聚会上,那时老克腊早已对这位“上海小姐”的名字如雷贯耳。老克腊热爱怀旧,王琦瑶就是那段历史。两个人在激烈的迪斯科音乐下跳着四步,他们是舞池中的异类,他们处在这个时代之外的孤岛。其实对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我很难用爱情去定义。王琦瑶更像是把老克腊当做一个孩子一
篇五: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
学 号:031140035
姓 名:杜林
工作单位:老河口市八中
目 录
1、沈从文简介?????????????????????5
2、《边城》作品简析??????????????????5
3、沈从文的文化观和其在《边城》中的体现????????8
4、沈从文作品的艺术特色????????????????10
写作提纲:
一、沈从文简介
二、《边城》作品简析
三、沈从文的文化观和其在《边城》中的体现
1、从人物设置看
2、从社会关系看
3、从民俗看
4、从社会生活看
5、从自然环境看
四、沈从文作品的艺术特色
1、评论恰倒好处有远见
2、语言优美亲切
3、幽默有涵养
4、充满爱意
内容摘要: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关键词:人性 牧歌 神性 地域文化 文化观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