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22:45 体裁作文
篇一:朦胧诗作品选
北岛(1949- ),原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宣告---献给遇罗克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从星星的弹孔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为了每当太阳升起 让沉重的影子象道路 穿过整个国土 悲哀的雾 覆盖着补丁般错落的屋顶 在房子与房子之间 烟囱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 温暖从明亮的树梢吹散 逗留在贫困的烟头上 一只只疲倦的手中 升起低沉的乌云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呵,我的土地 你为什么不再歌唱 难道连黄河纤夫的绳索 也象崩断的琴弦 不再发出鸣响 难道时间这面晦暗的镜子 也永远背对着你 只留下星星和浮云 我寻找着你 在一次次梦中 一个个多雾的夜里或早晨 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 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 我寻找海岸的潮汐 浪峰上的阳光变成的鸥群 我寻找砌在墙里的传说 你和我被遗忘的姓名 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 明天的枝头上 成熟的果实
必须承认 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 我,战栗了 谁愿意做陨石 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 看着不熄的青春之火 在别人的手中传递 即使鸽子落到肩上 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 它们梳理一番羽毛 又匆匆飞去 我是人 我需要爱 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 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 在摇篮的晃动中 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 在草地和落叶上 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 我写下生活的诗 这普普通通的愿望 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一生中 我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儿时的诺言 因此,那与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我,站在这里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倒下的地方 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 我的肩上是风 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也许有一天 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 垂放在 每一个不朽的战士 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 乌鸦,这夜的碎片 纷纷扬扬
履历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到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了 纠缠着,象无数个世纪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触电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它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了烙印 芒克(1950- ),原名姜世伟,出生于沈阳,朦胧诗人代表之一。 阳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死后也还会衰老 地里已长出死者的白发 这使我相信,人死后也还会衰老 人死后也还会有恶梦扑在身上 也还会惊醒,睁眼看到 又一个白天从蛋壳里出世 并且很快便开始忙于在地上啄食 也还会听见自己的脚步 听出自己的双腿在欢笑在忧愁 也还会回忆,尽管头脑里空洞洞的 尽管那些心里的人们已经腐烂 也还会歌颂他们,歌颂爱人
篇二:顾城朦胧诗歌选
顾城——朦胧诗歌选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一 代 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 和 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感 觉
天是灰色
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弧 线
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 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雨 行 云,
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似乎没有定轨只是时远时近...... 泡 影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带回现实的陆地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
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 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 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 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 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 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 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 等作品。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 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 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铁铃》、《黑眼睛》、《顾 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 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关于朦胧诗派与朦胧诗
从一九八○年开始,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
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回顾朦胧诗
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开启了诗歌的多个方向,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它的源头性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来说,朦胧诗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含金量罕见、挖掘不尽的宝库。一般认为,朦胧诗是自1978年北岛等主编的《今天》杂志开始的。当时活跃于《今天》杂志的诗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舒婷、顾城、杨炼、江河、梁小斌、芒克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这一概念,事实上自产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它来自评论家章明的一篇评论的题目《令人气闷的“朦胧”》,章明认为这些诗歌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不好的影响,过于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有时显得晦涩,整体意境显示某种荒诞而诡异的色彩,有时还呈现某种灰暗低沉的情绪。其实这一概括并不足以涵盖后来所说的朦胧诗的全部,而且文章里面涉及的诗人也没有一个是后来被公认为朦胧诗的代表性人物。但有趣的是,“朦胧诗”这一简单化的命名后来却成为约定俗成的名词。不过,在另外一些支持朦胧诗的评论家那儿,朦胧诗代表一种新的“崛起”,当时有三篇非常有影响的诗歌评论,后来被称为“三个崛起”,即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先生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当时还是吉林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这三位评论家正好老中青齐备,他们的这三篇评论,概括和总结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肯定了朦胧诗的作用和成就,可以说为朦胧诗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朦胧诗的历史功绩及艺术成就是无法忽视的,在一篇回顾当代汉语诗歌二十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的文章中,我曾这样评价朦胧诗:当代汉语诗歌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努力有三次,即朦胧诗、口语化努力、叙事性的强调。其中,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
意识。确实,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文革”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即使现在读起来,不少朦胧诗人的诗作仍深具魅力,比如北岛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杨炼的“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或许召唤只有一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诺日朗》)、舒婷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等等,当年称得上传诵一时,在当时思想解放、人性开放的启蒙思潮和时代背景下领风气之先,自然好评如潮。如今读来虽然已无当初震撼,但还是不错。有些甚至可以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也有些诗作,不乏概念化、简单化甚至口号化的痕迹。
朦胧诗自《今天》杂志始,当时被誉为代表性诗人的是后来被称为“朦胧诗五人”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如今这五人各自东西,北岛仍然是重量级的,却主要改写随笔;顾城惨死异国他乡;杨炼还在到处漂泊,诗作却已很难引起兴奋;江河隐姓埋名,离群寡居,与外界很少来往;只有舒婷一人功成名就,在诗坛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其他当时活跃的朦胧诗人,如今更是不见踪影……诗人黄灿然说十年就能看出一个诗人是否有生命力,此言不假。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诗歌和诗人总是屈指可数的。另外一方面,却有一些当年算不上风云人物甚至还有些落寞的诗人,经过时间的淘洗,其重要性却日显突出。(李少君 海南日报 系摘编 )
评论文章
赏读舒婷的三首女性诗歌
(作者 王向荣)
作为女性的一员,诗人深感女性独立人格易受忽视,女性解放道路进程艰难,诗人为此沉思、探索,批判、抗争,用诗歌呼唤社会关注女性人格独立,社会文明进步。
一.《致橡树》 现代女性的爱情新观念
我如果爱你-- 也不止象泉源 不,这些都还不够!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也不止象险峰 株木棉, 我如果爱你-- 增加你的高度,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衬托你的威仪。 在一起。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 甚至日光。 根,紧握在地下 曲; 甚至春雨。 叶,相触在云里。
每阵风过 象沉重的叹息,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我们都互相致意, 又象英勇的火炬。 坚贞就在这里: 但没有人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 听懂我们的言语。 霹雳; 身驱,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 象刀、象剑, 虹霓。 下的土地。
也象戟; 仿佛永远分离,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却又终身相依。
《致橡树》一诗,诗人假托木棉,通过木棉对橡树的独白,表达现代女性全新的爱情理念。
诗的开头,用一系列否定性比喻,批判了世俗的爱情观念。虽然诗人并不完全反对为相爱的人的“高度”和“威仪”做铺垫,甚至也默认了女性应该奉献自己的“日光”和“春雨”, 但是,诗人坚决反对女性像凌霄花一样,“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或者像痴情的鸟儿,在对方冷漠的绿荫下“重复单调的歌曲”。诗人冲破传统,突破了爱的世界中只提倡为对方奉献、牺牲的藩篱,明确表达了女性不能只是充当陪村的态度。在诗人眼里,女性充当“春雨”,充当“日光”无可非议,但这决不是爱情的真谛。
“不,这些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木棉的宣言,鲜明地表达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地位平等”的爱情主张。不仅如此,诗人还强调了相爱的双方应该“心灵相通,志同道合”,做到“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除此之外,在诗人眼里,男性,他必须有男子汉的阳刚,“像刀、像剑”;女性,她要女性的柔韧,像“红硕的鲜花,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爱的双方须同甘共苦,一起分担“风雷”,共享“虹霓”,甚至生死相依。
品读《致橡树》,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种女性:她们有着女性的温柔美丽,同时又不乏坚韧刚毅,她们外表沉静,内心火热,她们既理解男性的价值,又珍视自身的生命价值。这样的女性,岂不叫人肃然起敬,神往之至。
二.《惠安女子》:女性生存环境的关切
野火在远方,远方 啊,浪花无边无际 间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约束柔软的腰肢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女的梦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嘴里 面上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
福建惠安,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十雨九涝”的地方,闭塞,贫穷,封建陈规陋习,给惠安女子带来了许多苦难。早婚,长住娘家,集体自杀,历史留下过触目惊心的记载。惠安女子社会地位底下,生存环境恶劣,但外部世界看来,惠安女子裹方巾,戴斗笠,着短褂,束银带,古老而美丽的服饰,加上自然绰约的身姿,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惠安女由此博得世人普遍的惊异和赞赏,于是她们出现“在封面和插图中间,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有着博爱情怀和敏锐洞察力的诗人,从人们普遍的猎奇心态下对惠安女子的浅表性的欣赏的背后,看到了世人浅薄。南国家乡的姐妹的生存处境,普天之下女性的“并未苦难已经绝迹”的命运,激发诗人“为妇女请命”,抗议世人对惠安女乃至普天下女性生存处境的麻木“忽
篇三:朦胧诗赏析
经典朦胧诗赏析
《雨巷》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本诗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望已久的、高洁又忧郁的姑娘,也可把其当做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苦闷,对未来的渺茫憧憬。 1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另外,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回答》鉴赏
《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23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这首诗是北岛早期的诗 2
歌,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此时的诗人还在地下进行着神圣的诗歌创作,和一些与他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这首诗是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那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诗题取名《回答》,要“回答”就要有回答的起因、回答的对象。诗人的回答对象很明显,就是那沉闷的社会现实,那充满悸谬的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
中国内乱的十年(1966——1976),给了北岛太多的感触,而他的朦胧诗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试图给自己的灵魂有一个负责的交代。《回答》展现了北岛一代的知识青年对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全诗共7节,北岛企图在一个封闭的逻辑空间内构建一个完整、自足的“自我”形象,并依靠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关系来强化这一形象的独立性。
作品开篇以悖论式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它是一很奇怪的陈述句,这明显也是一个隐喻句,简单来说就是“卑鄙”是“通行证”,而这“通行证”是“卑鄙者”的,这给原属中性词的“通行证”沾上了“卑鄙”的负面感情色彩。事实上,意象感情色彩的改变往往是阅读意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若从语言规范的角度看,在这个短句内,出现两个相同的词“卑鄙”和“卑鄙者”的情况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但这种不规范不洗练的语言现象,在文学文本强调陌生化效果的前提下,便变成吸引读者注意的手法。读者不禁要问:“卑鄙”为何能够成为“通行证”呢?诗人刻意把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目的是让读者思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卑鄙”是指语言、行为很恶劣,不道德的形容词;若在语言上、行为上是恶劣,又如何成为“通行证”呢?“通行证”意指到达某特别地方的证明,而这地方是限制进出的,“通行证”一般是给有资格人士进出的凭证。可是如果结合这两个意象在一起,“卑鄙”是“通行证”的话,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个限制进出的地方是以行为语言恶劣或不道德作为进出标准的。读者不难由此推断:这以“卑鄙”为“通行证”的地方,必然是乌烟瘴气、是非混淆、黑白颠倒、道德沦亡的地方!
《断章》赏析
《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短短4行,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组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镜头里,桥上的“你”就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 3
化。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认为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究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错误》赏析
郑愁予是台湾著名诗人, 原名郑文韬, 原籍河北,1933 年出生于山东。1949 年随家人去台,1954 年开始在《现代诗》发表作品, 佳作迭出, 为纪弦《现代诗》主要作者和“现代派”的筹委之一。《错误》一诗被收入诗集《梦土上》,这个诗集是郑愁予的成名作。童年在大陆形同漂泊的南北转徙所留下的美好记忆, 青年时代在台湾家世的零落和无法回归的实际的流浪, 纠结成他诗歌时间和空间、理性和感性、社会和个人的虚虚实实的错落的悲剧, 从而传达出一种恍如置身于“梦土上”的缱倦的思绪: 这是郑愁予全部创作中最牵动人心的一个情结。《错误》写的是思妇闺怨, 却充满着一种羁旅乡愁的悲郁情调和堪足玩味的苍凉, 加之中西合璧的优美意境和语言运用, 一经刊出即广为传唱, 成为作者诗作中脍炙人口的抒情名篇。
《错误》全诗只有九行,分为三个小节。诗人借无法归抵的离人的情怀, 抒写出一个倦守春闺的少妇内心的寂寞、期待和怅惘。诗的第一小节只有两行:“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诗在全体的分段中低两格排列,具有“诗序”的作用, 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首句六个字的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次句十五个字的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第二节五行是过客的想象之景,实写思妇。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从《诗经·召南·殷其雷》和《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等篇章已经开启了歌咏, 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 更是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这些诗词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 却假借女子口吻, 抒写思妇怨女的不尽情思。而《错误》别出新意, 以浪子过客的眼睛观察江南小城, 想象思妇独守空室的情感、心态。这正是江南的春天,诗人独自策马经过空寂的小城。也许是因为他也在想念着心中的情人, 所以他仿佛感受到了那楼上思妇的孤寂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春天也变成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季节。她听到了远处街道 4
上传来的声声蹄音, 那是远方的他回来了吗?但是春来秋去, 几多等待, 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她没有揭开春帷,但她在聆听,期待有足音走近,来叩响她紧闭的心的窗扉。但是——终究是“跫音不响”——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诗人仿佛感受到了那深深的期盼和失望后更深的忧伤, 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点明了诗题和全诗的抒情视角,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短短九行,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全诗词句明朗,却是蕴藉深沉, 令人回味无穷,如入梦幻之境。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精心运用的中西合璧的艺术技巧。
《错误》中,“莲花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窗扉紧掩”、“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各种意象翩然飞入, 无一字写人, 可总有一个美丽的倩影若隐若现。“不来”、“不飞”、“不响”、“不揭”, 四个否定句式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呼应重复, 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性, 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诗人把思妇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把思妇的心喻作“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比喻新颖巧妙; 而且这三句的语序原本应是“开落的莲花”、“向晚的青石的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 如今把“开落”、“向晚”和“紧掩”这些动态的语词倒装在后,既照顾了音韵的谐美, 更是化板为活, 去俗取新, 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至于最后一节的“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更是已经成为经典名句。“达达的马蹄”与“青石的街道”相照应, 既突出了江南小城的寂静和思妇内心的苦寂, 更喻示着这马蹄声声仿佛敲打在思妇的心坎上,牵扯出无尽的愁思。“美丽的错误”则是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及修辞学中所谓的“矛盾语”, 即由矛盾的句法、不合逻辑的比喻、互相冲突的意象等等联结形成一个新的和谐统一的秩序。“美丽”和“错误”这两个词语的表层意义是互相背离的, 作者把它们搭配在一起, 表现出游子的马蹄叩响了思妇的希望之门,却不能在思妇身边驻足的悲凉与无奈。“美丽”和“错误”相反相生,韵味无穷,令人涵泳不已。
《错误》一诗恰如其分地运用意象、潜心于语言的锤炼, 营造出美妙而迷幻的意境, 流溢着唐诗宋词一般的隽永、幽美, 使作者无愧于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赏析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曾经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不过,它是以“手抄本”的方式流传的。这种回归“原始”的流传方式,既暗示了此诗所遭受的特殊命运,又为其历史价值提供了某种证明。现在,人们倾向于认为,此诗的作者食指(1948年生,原名郭路生)作为60—70年代中国诗歌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是“真正、也是唯一带着作品从60年代进入70年代的诗人”。或者用70年代末发起新诗潮(“朦胧诗”)运动的诗人们的话来说,他是这场诗学革命的“真正的先驱”,例如多多就曾说过“郭路生是我们一个小小的传统”。一定程度 5
篇四:一、“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朦胧诗正值文革后期,诗人常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感,因此成为朦胧诗。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未来,但是经历了文革的诗人不可能也不会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把所有的思想曝光,于是他们任然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让人琢磨不透,且深刻动人,完全让人很放松、朦胧诗论崇高,具有神圣使命。他们满怀着救世主的态度,高度赞扬扬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在艺术上追求诗歌的内在美的旋律。代表作北岛的《我不相信》,顾城的《黑眼睛》,杨炼的《大雁塔》等。这种隐喻和象征在后来的“复制者”的作品逐渐过于平淡以致产生了乏味和淡薄感,于是显得不再为人所接受了。这便产生了不同于朦胧诗派的第三代诗。第三代诗完全不再隐喻和象征,他们从朦胧诗的晦涩中解脱出来,提倡“拒绝隐喻”的口号,余坚认为诗是对隐喻的拒绝,对隐喻拒绝,破坏得越彻底,诗就越显出诗自身。拒绝隐喻就是要达到诗歌的“澄明”, 于坚把诗歌的语言资源放在了民间,选择了口语,以日常生活为诗。[5]“第三代诗人”就是在寻找一种不确定不明晰的方向,他们受到了前朦胧诗人的影响但是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他们以平民的身份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六街》,李亚伟的《中文系》等。从杨炼和韩东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塔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看出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区别。韩东的大雁塔是历史作为一种反方向存在,由于人们已经走出了那段历史将永去不返,消失于黑暗宇宙的深处,于是我们就去领略一种与我们没有实际关系的的东西,直接捕捉和触摸个人和个人当下的生活。诗人向人们诉说大雁塔生命的所有的记忆,而人们只不过是一群过客,人们来观大雁塔赋予它以光荣和崇高,它站在一动不动着;给它灾难和慰藉,它依然存在着;给它忧郁和希望,梦想还有羞愧大雁塔仍然在那里从没改变过。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从通过诗人的口中呈现出来大雁塔历史存在的画面。而杨炼的《大雁塔》里的大雁塔,将自己的梦想的力量积聚起来,晦涩而又想要冲出牢笼,有着梦想和希望,将带领所有的人,重新发芽,重新斗争,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和神圣的使命感。与朦胧诗表现出来的怀疑、孤独、期待、信念、深沉、反思、批判情绪相比, 第三代诗歌虚妄、灰暗、庸常、世俗、叛逆, 他们嘲弄权威,蔑视崇高, 消解神圣, 沉湎于世俗生活之中, 对既有文化、道德、价值观念表现出
前所未有的背叛与疏离。[6]
篇五:现代朦胧诗
现 代 朦 胧 诗 欣 赏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
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朦胧诗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郭路生(食指)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初宣泄:“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过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