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美丽风光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32:08 体裁作文
篇一:风景名胜_鼓浪屿
风景名胜欣赏
2012 年 4
月
摘 要
鼓浪屿是一个面积1.78平方公里的小岛,是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国家权威地理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音乐之岛”、“步行岛”、“万国建筑博览”等美称。改革开放之后,鼓浪屿风景区经过20多年的拓展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然而,从发展现状看,鼓浪屿风景区的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档次,风景区各项建设的发展现状很难与其“国家级”地位相适应。本文从鼓浪屿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研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和建议,意在为加快鼓浪屿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鼓浪屿 景区建设 存在问题
一、鼓浪屿风景区发展现状
鼓浪屿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经过20多年的拓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1.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情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鼓浪屿风景区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表1是近几年来厦门及鼓浪屿旅游接待人次数与旅游收入情况。
表1:旅游接待人次数与旅游收入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鼓浪屿旅游接待人次占厦门旅游接待人次的约1/4~1/3,但旅游收入却不足1%,两者差距颇为严重。作为一个享誉中外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鼓浪屿岛整个大景区不收门票的票务机制,一方面造成鼓浪屿旅游资源和旅游收入的流失,另一方面造成景区发展经费严重不足。有关评估报告显示,长期以来,每位游客进入鼓浪屿景区只收3元轮渡费。不到景区面积1/20的3个收费景点日光岩、菽庄花园、海底世界,近3年游客量平均117万,门票收入年均在4000 万元左右。在每年上岛的450万游客之中,2/3不进这3个收费景点。从景点收支来看,现有3个收费景点的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和税收,能够用于自身再投入的资金也很少。资金缺乏已成为鼓浪屿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2. 旅游接待和娱乐设施状况
鼓浪屿风景区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有19家宾馆、疗养院(所)。其中四星级酒店一家、两星级酒店一家和一星级酒店一家。但宾馆和疗养院多数是80年代各企事业单位给自己的职工建设的配套设施。服务既不完善也不规范,
缺少必要的配套服务。如餐馆、酒吧、娱乐和健身设施。在旅游接待上,岛上目前只有国内旅行社一家。
在文化娱乐项目建设上方面目前只有鼓浪屿音乐厅档次较高,而其它的娱乐场所环境差、品味低。其活动内容具有一般性的特点,没有形成风景区特殊文化和娱乐形式。
二、鼓浪屿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鼓浪屿风景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将鼓浪屿作为一个享誉中外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胜地来分析,在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 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旅游是无烟产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旅游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旅游业是非耗竭性消费”、“旅游业应当超前发展”等等,这些思想还在部分宏观管理者中起作用,前一种观念未把旅游环境耗损价值纳入旅游产品成本,这使得旅游资源耗费无所补偿,环境破坏难以恢复;而后者又容易忽视旅游业发展应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为依托,以各部门协调发展为前提。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的长期存在对鼓浪屿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2. 管理体制矛盾亟待解决
管理体制不顺是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景区的发展。鼓浪屿景区也不例外。鼓浪屿原是行政区域,长期以来,岛上众多景点分属于不同的单位部门,这种相关管理部门非协调化的多头介入不利于旅游部门对全行业进行整体规划和有力的宏观调控:一方面,作为旅游景区真正管理旅游的部门和人员不多,致使各方难以形成合力,无法体现发展旅游这个中心任务;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旅游法规并不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还存在问题,为旅游发展所制定的政策亦缺乏有效宏观指导。
3. 旅游产品单一,附加值低
目前鼓浪屿旅游产品的开发仍侧重于观光产品的开发,旅游内容主要还是几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老景点,虽然近年来增加了夜景工程、海底世界、钢琴博物
馆等新景点,但旅游活动内容单一的现状仍然未能完全改观,大多数游客的消费还是停留在1~2个景点的门票,外加一瓶饮料水或是一些小纪念品的水平。旅游产品以单一的观光产品为主容易造成两大缺陷:一是产品的附加值低,一味靠扩大游客量来增加旅游收入将对旅游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二是缺乏对资源内涵的深层次挖掘,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高品位需求,从而导致游客重游率低。
4. 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任何一个景区都有一定的容量,这里既包括景区的环境容量,也包括游客的心理容量。一个旅游风景区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和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旅游区内的游客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必然会践踏风景区的绿化地、花圃、园林,甚至造成旅游设施、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的破坏。
。
三、加强鼓浪屿风景区开发管理的对策及措
1. 增强对鼓浪屿风景区重要性的认识
景区管理就是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开发,使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效益。鼓浪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如果不重视管理,不提高对景区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就难以使鼓浪屿旅游资源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景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经营单位,要统一认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思想,克服各自为政,强化一盘棋的经营理念。要转变观念,把旅游作为鼓浪屿景区经济发展的“金饭碗”。要加强对个体经营的管理,制止乱收乱要现象,重新树立起鼓浪屿文明风景区的形象。
2.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管理
科学、合理、优化的旅游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对旅游景区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鼓浪屿,其管理水平和国际惯例的接轨还跟不上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需要,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方法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矛盾导致管理难度加大,执行规划力度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景区的规划管理。
篇二:鼓浪屿的美丽风光
鼓浪屿的美丽风
604中队 胡泓玥
八月,是湖城中最热的时候;八月,也是同学们最快乐的时候。趁着今年这炎热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厦门,欣赏了鼓浪屿上的美丽风光。
清晨,刚刚亮,我们就乘公交车到了去鼓浪屿的码头。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船,踏上了去盼望已久的鼓浪屿的途中。海风在我的耳边呼呼吹过,船只在海浪的拍打下有节奏的摇晃着,不一会儿,就到了鼓浪屿的码头。
刚踏上鼓浪屿一步,我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碧蓝带白的海浪有规律地拍打着金色的沙滩。远处,一棵棵参天大树像一把把巨伞为人们遮挡住毒辣的阳光。我们走在树荫底下,这儿树的品种真多,有挺拔的松树,有高高的椰树,还有巨大的榕树。我们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着。
眨眼间,一个上午过去了。参观了几个有名的博物馆的我们吃了一些小吃,继续游玩。 不知不觉,像熟透了的西红柿一样的夕阳已经亲吻着西山了。刚吃完晚饭的我们开始了去鼓浪屿最高处——日光岩的旅途。
走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走到了日光岩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顶上的大石头就是日光岩。日光岩好像一个大仙桃正好落在那儿,在风中摇摇欲坠。我们向上攀缘着。一阵阵海风向我吹来,黏黏的。我们踩着一个高一个低的石级,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爬到了山的顶端。此时,我的汗水已湿透了我的衣服,一阵阵风吹来,好凉爽!从走廊边望下去,整个鼓浪屿尽收在眼底。那片树林不就是我们刚进来时的地方吗?那个墙上爬满藤蔓的二楼房屋,,不就是珍藏许多钢琴瑰宝的钢琴博物馆吗?那些只有蚂蚁大小的人们在海边一定玩得很开心吧!一群海鸥从我们头上飞过,它们洁白的身影让天空显得更加生机。几只海鸥飞落在扶手上,好像也被鼓浪屿迷人的全景迷住了。
夜幕降临,我们下了日光岩,在海边玩了一会儿猴,欣赏了许多鼓浪屿的美丽风光的我们踏上了归途。我们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了一路朦胧的月色……
篇三:美丽的鼓浪屿
美丽的鼓浪屿
四年级八班 范荣
我早就听说过鼓浪屿是一个美丽温馨、清洁环保的小岛,有不少文章描述和赞美那里空气清新,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琴声悠扬。但百闻不如一见,我一直盼望着能登上这个小岛,目睹一下鼓浪屿的真正风采。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鼓浪屿,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一直描绘着鼓浪屿的样子:那里的人们都行走在遮天蔽日的大树下,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歌唱,而美妙的琴声源源不断的传入每个人的耳朵??尽管我心中已经描绘出了一幅美景,但当我登上鼓浪屿的时候,还是被它的景色迷住了,那简直就是一副美不胜收的风景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大榕树,一簇簇翠绿的树叶随风舞动,漾起一树的波纹,而那一座座各具特色别墅建筑在绿树葱笼中时隐时现。
我正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一阵琴声出入了我的耳中。这琴声时而汹涌澎湃,放佛移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观景象,哗——哗——时而却婉转低回,好似小雨点一滴滴落地,沙沙,沙沙,润物细无声??我听着听着,不由的陶醉其中。这悦耳的琴声,给鼓浪屿增添了无限生机和韵味。
走在岛上,我还发现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一阵左顾右盼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鼓浪屿是一个没有汽车尾
气的小岛,因为这里只允许电动车和自行车上路,而汽车是不能行驶在街道上的。正因如此,鼓浪屿的居民和游客才得以在林荫小道上就着清新温润的空气谈笑风生,真是天人和谐,一片祥和,一片安宁。
榕树、琴声和清新的空气构成了美丽鼓浪屿独特的风景——榕树给鼓浪屿带来了无限生机,琴声给鼓浪屿带来了高雅的品味,而清新的空气则成为鼓浪屿生机活力的源泉。
天渐渐黑下来,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鼓浪屿。在对岸的厦门岛上,远观鼓浪屿灯火辉煌,光影摇曳,我想:如果大家都来保护环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像鼓浪屿一样美丽清新,生机勃勃,充满绿色,充满和谐。
篇四:鼓浪屿的美景
鼓浪屿的美景
鼓浪屿,是厦门十大美景之一,来厦门的人必定要去一次鼓浪才算是真正的来到了厦门。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暑假的一天,妈妈和爸爸带我去鼓浪屿,我们踏上了去鼓浪屿轮渡大船,开始一天旅程。终于到了鼓浪屿,哇!不愧是十大美景之一呀!光是小吃就已应有尽有了。看,有鼓浪屿著名的牛肉干和猪肉干,闻一闻真香啊!吃起来那才叫一个美。还有鼓浪屿的鼓浪屿馅饼也是闻名天下,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东西数也数不清。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鼓浪屿远近闻名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的鱼真多啊!海底世界就像一座陆地上的“龙宫”,漂亮极了。人站在里面,好像来到海洋的世界。这里的鱼真多呀!“哇!鲨鱼、海鱼”我大叫起声。鱼儿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眼睛圆溜溜的,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瞧!一群吸盘鱼正欢快地向我游来,好像在展示它们的与众不同,让我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金色的沙滩,一望无际的大海太美了,我
迫不及待地冲向沙滩,踩着细软的沙子,舒服极了。我跳入海中,只见海浪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向我撞击着,使我连连后退。我跟着浪花捉迷藏,玩的不亦乐乎??黄昏将至,在爸妈的催促下,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鼓浪屿。
春游鼓浪屿
车辆的海上花园。同学们要今天真是美好的日子,学校组织去春游。校长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鼓浪屿是一处不通行带眼睛去看那里的美景;带耳朵去倾听那里的鸟鸣,海浪的声音;用鼻子去闻那里的花香,海浪的味道;用嘴巴去交流,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长见识。带着校长的嘱咐我兴高采烈地上了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一下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马头观赏大海,啊!鼓浪屿那秀丽的景色美极了!像一块磁铁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海面上,游船作舫,轮渡汽艇,穿梭往来,一片繁忙。碧绿的海水将厦门与鼓浪潮屿分成两半,座落在大海中的鼓浪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山青水秀,独领风骚,令人神往。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上轮渡。我情不自禁地喊:“啊,太美了!”——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飘动,海鸥在水面上自油自在地飞翔,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眨眼工夫我们登上了鼓浪屿。地面上连一张纸屑都没有,难怪被称为:“环保之城“。可见夏门人爱干净!
我们先到海洋馆看海狮表演,只见驯演师让海狮——雅琳娜唱歌,还和她跳舞。呀!原来她能歌善舞,是个善良的小女生。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掌声和欢呼声不断。驯演师真有办法,能让动物们如此听话,使表演精彩绝伦。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海洋馆来到海底世界,其实,海底世界就像一座陆地上的“龙宫”,漂亮极了。人站在房子中间,好像来到海洋中一样。这里的鱼真多呀!“哇!鲨鱼啊!”“海鱼啊!”同学越叫越大声,看来是一山比一山高!鱼儿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让我目不暇接。有的周身插着好些扇子,游动时飘飘摇摇;有的张着大嘴巴,像要吃东西似的;有的眼睛圆溜溜的,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瞧!一群吸盘鱼正欢快地向我游来,好像在展示它们的与众不同,让我眼花缭乱。我真想抓一只回家饲养。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金色的沙滩,一望无际的大海太美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向大海,任凭老师在岸边大喊“同学们,要小心”都被抛在脑后了。大家争先恐后脱下鞋,踩着细软的沙子,舒服极了。我跳入海中,只见海浪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向我撞击着,使我连连后退。我们跟着浪花捉迷藏,玩的不亦乐乎??黄昏将至,在老师的催促声中,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游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中间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岛上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鸟语花香,无车马喧嚣,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我心中一直期盼能够到鼓浪屿实地游玩。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便去鼓浪屿一睹它的风采。
来到鼓浪屿,我们看到了郑成功的塑像、林巧稚奶奶的纪念馆、日光岩、海滩……其中,我最喜欢的景点还是日光岩和海滩了。日光岩是厦门的最高之处,在这里你可以把整个厦门的美景尽收眼底,来此游玩者非登上不可。我迫不及待地三步两步地跑上去。一阵阵微风吹来,十分凉爽。向远处眺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郁郁葱葱的树林,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目睹眼前这番美景,我心旷神怡、赞叹不已!从日光岩下来,我们来到了海边。这里的沙滩被太阳晒得金灿灿的,爸爸对我说:“不要光看沙滩,也看看大海呀!”我立刻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啊!大海那么的浩瀚无边,那么的一望无际,我的心胸顿时也宽广起来。一排排海浪向岸边涌来,击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真是美丽极了! 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空中,虽然我汗流浃背,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游兴浓厚,我们沿着鼓浪屿的海滩一路游玩,不知不觉,已近傍晚时分。妈妈说:“该回家了!”于是,我们乘船返回,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鼓浪屿。
鼓浪屿的美景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真不愧是名不虚传的“海上花园”啊!
篇五: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文化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文化
一、名称由来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又叫“圆洲仔”,最初只是一个半渔半耕的村落。因海滩上有一块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并在明朝正式命名。明万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题刻“鼓浪洞天”。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于此,训练水师,使鼓浪屿的声名得以张布。
二、历史溯源
鼓浪屿,孤悬厦门西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是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宋代有一李姓人氏上岛开发,捕鱼晒网,耕作生息,以后繁衍兴旺,逐步形成“内厝澳”,现在是鼓浪屿的一条街。
元代,厦门设立“千户所”,鼓浪屿当有兵员守御。
明初,厦门设立“中左守御千户所”,鼓浪屿开始设立汛口,建有墩台,派弁兵防守。嘉靖间,参将玉麟抗击倭寇于鼓浪屿海面。万历元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在日光岩上题“鼓浪洞天”四个大字,这是鼓浪屿正式得名。明未,郑成功屯兵鼓浪屿,训练水师,建有“龙头寨”,寨门至今尚存。
清初,又设鼓浪屿澳,为厦门五大澳之一,由提标前营管辖,派澳甲管理商船、渔船、渡船。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厦门设立闽海关正口,鼓浪屿设青单小口。这时的鼓浪屿,已相当繁荣了。
1841年8月,英军强占鼓浪屿,前后达5年之久。1843年11月,英国在鼓浪屿首先设立“领事事务所”,首任领事就是侵略厦门的英国海军舰长。接着,德国、美国、法国、日本、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3个国家竞相在岛上设立领事馆,领事们策划成立了“工部局”,使鼓浪屿沦为“公共地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独占了鼓浪屿,直至我国抗战胜利。1949年10月17日,鼓浪屿回归祖国。
2003年,撤销行政区,归属于厦门市思明区。区划调整后,“鼓浪屿—万石植物园风景名胜区”将管辖10个著名风景区,陆地和海域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
鼓浪屿,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
之首,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88年被辟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
三、气候特征
鼓浪屿和厦门一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季相变化颇有规律:春季季风由东北转偏南,由冷转暖,雨水增多;夏季有海风和雷雨的调剂,给热天带来凉意,时有台风;秋季少雨多晴;冬季有东北季风,冷而不寒。
厦门年平均温度为21.2℃。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4.5℃,年平均最低温度为18.7℃,年极端最高温度38.4℃,年极端最低温度2℃。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3℃以上,全年无霜。海水表层年最低温度为10℃,最高为31.5℃,年平均温度为20.7—21.6℃。
厦门的海陆风极为明显,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风(一般1至2级,最大4级),午后起至半夜前吹南至东南风(一般3—4级,最大6级)。夏季风一般为东南至西南风,从六月份开始,七月份盛行,八月份次之,平均只有2—3级,九月份下旬开始至来年的四月上旬为冬季风。风速以十一月份最大,一般为东北至东北东风。
海雾从十一月份至来年的六月份产生,以三月份最多,月最多次数8次,次之为6次,7—10月份为纯雾期,如有雾,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3—5月能见度较差,7—10月能见度最好,浓雾一般产生于午夜及早晨,连续最长3天,最短1小时。雷暴5—8月份最多,12月至来年2月为无雷期,雷暴的产生常造成暴雨。
最佳旅游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
四、文化遗产
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鼓浪屿发展的独特历史,使鼓浪屿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因人均钢琴和小提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琴岛”、“音乐之岛”。又因岛内面积
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称为“步行岛”。鼓浪屿成为拥有人文景观、建筑景观、艺术与风景旅游、历史与音乐等多种精晶荟萃的著名岛屿。
1、多元宗教文化
鼓浪屿宗教形式多样,而且颇成规模、颇具影响。原先鼓浪屿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鸦片战争之后,天主教、基督教在鼓浪屿迅速传播。鼓浪屿成了区域性的宗教中心,天主教厦门郊区主教及基督教“三公会”都设在鼓浪屿。
佛教:日光岩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僧瑞球重兴日光岩寺,梵宇时新,吸引诸多名人造访唱和,留下不少诗作。日光岩之法是传承清同治年后为禅宗云门宗,之前
无考。清康熙年间,厦门虎溪禅寺瑞光法师,分灯住持鼓浪屿三丘田码头妈祖宫,后改妈祖宫为瑞光庵,复改为法海院。日光岩寺留下许多高僧的足迹。1926年11月,太虚大师至日光岩寺与主持清智法师等僧众座谈,并为信众作《战时斋姑应参与组织救护队》演讲。
1936年,弘一法师至日光岩寺闭关,编定《南山年谱》与《灵芝年谱》,整理《释门自镜录》、《释氏要览》、《释氏蒙求》编成《佛学丛书》第一辑,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应日光岩寺念佛会缁素之请,开示《净土法门大意》,弘扬净土法门,并手书《佛说无量寿经》赠与寺主清智法师。1938年,弘一法师应邀到闲别墅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厦门沦陷期间,许多法师避居鼓浪屿租界,抵制日本人把持的大乘佛教会活动,迎来鼓浪屿佛教的空前兴盛期。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光岩寺邀请厦门佛教界举办大规模礼拜万佛法会,为抗战期间阵亡的将士暨罹难的各方人士超度。1948年,日光岩寺住持善契法师应邀至菲律宾弘法,促进佛教交流,并筹款重修妙释寺、日光岩寺。鼓浪屿在家信徒先后成立 “莲池助念团”、“佛教地藏法会”等佛教群众组织,自发开展宗教活动。
日光岩寺石室供奉观音菩萨,称为圆通殿。明万历十四年(l586)十二月重建,时称“莲花庵”,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清宣宗道光年间,林鍼重修寺宇,又翻建东西两厢房,并在石室前建拜亭。民国15年,住持僧清智进行翻修拓建。民国25年,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曾在此闭关静养,所居称“日光别院”。20世纪30年代末,改为“念佛堂”。
基督教: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通商口岸,西方传教士相继到鼓浪屿建立教堂传教。1842年2月7日,美国传教士雅俾理在英军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的支持下,捷足先登登上鼓浪屿,建立归正教。1844年,英国传教士施约翰建立英国伦敦会。1850年,英国长老会派遣用雅各医士、宾为霖牧师到厦门开展教务。以上三个教派各自成立公会,时称“三公会”,“三公会”设于鼓浪屿。1905年美国基督教环球“安息日会”派遣牧师韩谨思、安礼逊到岛上传教。鼓浪屿真耶稣教会是安息日的支派,建立于1922年,为福州人郭多马、郭美德创建。1940年前后,蔡志文医师及郑瑞麟牙科医生成立“基督教聚会处”的宗教团体。在岛上建立了许多教堂,有福音堂、协和教堂、讲道堂、基督教“小群”堂、基督教聚会所教堂、基督教聚会处教堂、安息日会教堂、真耶稣教会教堂、三一堂等不同教派的基督教堂。鼓浪屿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基督教为最多。
天主教: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国家的天主教“多明我会”派传教士到鼓浪屿田尾路租用民房进行宗教活动。1898年迁到西班牙领事馆(今鹿礁路34号)。民国5年(1916年),天主教多明我会传教士马守仁就任厦门教区主教时,在西班牙领事馆之西隅旷地上建起一座罗马哥特式的天主教堂(以下简称鼓堂)。鼓堂建筑面积287平方米,小巧玲珑,典雅别致。引人注目。1929年,鼓堂已发展教友72人。历任鼓堂本铎人员有高道岸、林茂
才、庞迪仁、胡德禄、庞迪仁等人。马守仁将天主教厦门主教署从鹭岛迁到鼓浪屿旧教堂,称为主教楼。天主教厦门主教区管辖闽中、闽西与闽南等地区计25个县镇堂的教务。
2、经典荟萃艺术文化
鼓浪屿不仅音乐人才辈出,孕育出举世闻名的钢琴、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如:有“中国第一个声乐女指挥”称号的周淑安等;这里也是国内最早接受西洋美术熏陶的地方,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新潮画派(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的理念与技法已经被鼓浪屿画家融入到创作中。
音乐
天风海涛赋予了鼓浪屿音乐的情怀。古代民间即流行有“音乐化石”雅誉的南曲和雅俗共赏的锦歌(台湾称“歌仔戏”)。五口通商之后,许许多多的鼓浪屿人通过教会音乐的薰陶走进西洋音乐殿堂。
据美国归正教会所藏档案,自1846年1月5日起,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厦门的礼拜堂都举办“中国每月音乐会”(Chinese Monthly Concert)。1878年礼拜堂添置了管风琴,这是西洋乐器在鼓浪屿出现的最早记录。当时西洋音乐在鼓浪屿似乎只有在礼拜堂才听得见。西洋音乐真正走向社会,是在全国性兴办“新学”之后,音乐教育成为“新学”的一项课程。189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1906年创办的厦门女子师范学校,都设有音乐课。在公共租界时期,致力于让音乐从教堂走向社会的人,不能不提到科思牧师( George Kots)和美国归正教会的牧师娘闵加力太太(Mrs.Stella Veenschoten)。1925年,寻源书院的音乐教师乔治?科思先生组织了一支有20件乐器的中国学生乐队,到教堂和鼓浪屿的公园演奏,影响很好。钢琴家闵牧师娘从1917年以后一直在鼓浪屿从事音乐教育和推广工作,她用心于小学音乐教师和礼拜堂合唱队指挥的培养,“还着手帮助毓德女子中学的一支管弦乐队使用唯一的中国乐器”。钢琴演奏家李嘉禄先生当年就是她的学生。
1913年,鼓浪屿出现第一架钢琴,后经教堂音乐的传播,普及到学校、社会、家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鼓浪屿拥有钢琴的密度居全国之首,获得“钢琴之岛”之美誉。目前鼓浪屿建成了“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馆内收藏有近百架世界珍贵的古钢琴与钢琴烛台,清晰地展示钢琴的发展史。
鼓浪屿音乐人才辈出,孕育出举世闻名的钢琴、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如:有“中国第一个声乐女指挥”称号的周淑安;前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林俊卿;钢琴演奏家殷承宗、许斐平、许兴艾、卓一龙;指挥家陈佐湟;小提琴演琴家许斐尼;钢琴教育家李嘉禄,及许斐星、殷承基、顾圣婴、洪昶、吴天球等音乐家。岛上曾有100多户音乐世家,“家庭音乐会”是鼓浪屿非常独特的音乐活动,活跃在音乐界的鼓浪屿人士曾达200多人。2002
年5月,中国音协授匾命名鼓浪屿为“音乐之岛”。2002年起,鼓浪屿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至今已历四届。同时,举办颇具影响的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选拔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美术
鼓浪屿有两位中国油画艺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一个是林克恭,另一位是周廷旭。 林克恭早年留学英国,先后在伦敦大学斯雷德美术学院、法国裘里安美术学院和日内瓦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回国后任厦门美专校长,创作了许多鼓浪屿题材的油画写生作品。周廷旭是鼓浪屿的名门世家子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美术学院、伦顿皇家美术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是第一位被聘为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会员的外国人。除此之外,鼓浪屿还养育了杨赓堂、郭应麟、龚鼎铭、叶永年等一大批西洋画家。
不过,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仍旧是鼓浪屿民间社会之最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居住在鼓浪屿的著名中国画家郑煦(霁林)、龚植(樵生)的作品,无论中堂还是册页,都被视为珍璧;书法名家更是不胜枚举,1918年前后黄仲训把70多幅书法佳作镌刻在日光岩的巨岩上,成为公共租界时期中国人弘扬国粹的一处景观。
3、同根同祖侨台文化
闽南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近代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与华侨有关。但是,很少有地方像鼓浪屿这样,如此小的地方,居然集聚如此多的福建华侨富商及其眷属。他们早年移民东南亚谋生,致富后回归故土,携眷属在鼓浪屿定居,或客居,鼓浪屿因而留下他们深深的烙印。当日的豪华与繁华,今日虽不可见,然大量留存的壮观别墅,别致庭园,虽陈旧,或破败,但风致犹存,潺潺流水,依稀诉说昔日之盛况与壮举,幽幽小径,悄然铺展昔日他们的足迹。
福建很早就有人出海谋生,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从福建南部经由厦门移居海外的华侨人数颇巨。据戴一峰先生估算,从1845-1949年百余年间,闽南华侨总数高达120余万,约95??布在东南亚,而此期间经由厦门出人国的流动人数约达970余万,平均每年9.2万人。二次大战前的东南亚华侨普遍怀有“落叶归根”的家乡情结,这使他们与家乡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或纯粹为追求利润、增殖自己的资本,或纯粹热心桑梓、为家乡慈善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进步需要,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住家多在鼓浪屿。根据1946年5月人口调查,鼓浪屿人口二万四千多人,侨眷近万人,占总人口40€?岛上的华侨或侨眷对鼓浪屿的发展极其重要,不可或缺。随着鼓浪屿居民人口不断增长,工部局在岛上进行市政建设,以及部分洋人开设公司、洋行和银行等,一定程度促进了鼓浪屿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大量华侨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