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业余京剧活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3:26:53 体裁作文
篇一:沧州名人
沧州名人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民风以醇厚勤劳、尚义任侠著称。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誉。历代薪火相传,武风沿袭不衰,到清末民初,达于鼎盛,有“小梁山”之称。据志书记载,仅明、清两代沧州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丁发祥、窦尔敦即为清初武功盖世的武术名师。
近代,列强侵凌,为驱寇报国,维护主权,沧州传艺习武风靡城乡:众多武林精英传德授艺。张之江任馆长的南京国术馆,曾有52位沧州拳师先后在馆任教。霍元甲、霍殿阁、王子平、佟忠义、王正谊(大刀王五)李凤山(燕子李三)等名师豪杰,即为沧州在南北镖行赢得“镖不喊沧州”的威名,又为御辱镇邪、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武林师表和民族的骄傲。
精武会创始人“霍元甲” 武术大师“王子平” 武术大师“佟忠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沧州武术如古树逢春,老将宝刀不老,新秀层出不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沧州武术拳种流派众多,特色鲜明,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有八极、劈挂、燕青(迷踪)、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种,占全国拳种的40%。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气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讲究实战,具有钢猛骠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人。十七岁举进士。武地,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脏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宋秘书省续四库书目》鞒录有诗一郑,《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编一卷,其中以《塞外》三首较好。事迹散见于《旧唐书》卷七《中宗纪》、《卷五十一《韦庶人传》、卷八十六《庶人重福传》及《唐诗纪事》卷十一。
冯道(882-954)五代大臣。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河北沧县景城人。后唐时,历任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后晋灭唐,归晋,任司徒、中书令。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他一四朝十君,一生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亡国丧君,未尝在意。长兴三年(932),在他倡议下,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镂版印行,是为官府记得印书籍之始。后世称为“五代蓝本”。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其高祖纪坤,字厚斋,系明末人。能文,著有《花王阁剩稿》。其父纪容舒,字迟叟,清康熙五十二年思科进士,曾供职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和故称姚安公。鞒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容舒凡三娶,原配安太夫人生卓(字晴湖)继朽张太夫人无出,又继配张太夫人之妹生前不见古人逝于清仁宗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终年八十二岁。死后葬于崔尔庄南,北村。其妻马夫人,共有四子三女:长子汝佶。乾隆乙酉举人,早逝,有《半舫诗钞》留世;次子汝传,曾任九江府通判和江宁府同知;三子汝似,曾任广东县丞;四子汝亿。长女嫁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雅雨)之孙卢荫文(举人);次女嫁内阁中书,军机章京袁煦;三女许婚戈源之子,年十岁未嫁而死。另有一孙十一人,其孙纪树馨,荫生,官弄部云南司
郎中,宜昌府知府。
晓岚二十四岁时,考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博古通今。正如自谓的“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骋。”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很得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赏识。他终身功名事业,充满艰难曲折,在居官五十多载中,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公试同考官视学福建,主持闽省院试。又迁任侍读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直至协办大学士,加入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
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终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七万九千九百三十七卷,抄写七部,藏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此书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总纂该书过程中,他还用了八年时间,为该书所括的一万余部书籍,精心撰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被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孙犁赞为“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学术著。”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吴珍,(生于光绪年间,卒年不详)书法家。字希彬、号恰庵。沧州市缸市街人。他妯生在书香门弟,少年上私塾,酪爱书法,并得其父指导,大见长进。青年时先后在“德利恒货栈”,“文德袷货栈”任帐房先生。
吴珍先后临过颜体,隶书,魏碑字等字体,几十年练习书法,功力颇深。他常给别人写牌匾、对联、中堂等,成为沧州一代书法名流。
贾墨桥(生于咸丰年间,卒年不祥)书法家。沧州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弟,上过私塾,当过教书先生,从小练习书法,先后临过王羲之、赵梦 等人的字贴。后又写篆书、隶书。经过多年苦练,贾墨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字是篆隶结合,风流而苍劲,成为沧州有名的书法家。
李奉璋(1850-1934)字子峨。书法家。沧州市马厂街人。一生酷爱书法,书工六朝楷书。不惑这年任河北柏乡县教谕官,后还乡为民。在家养鱼养花书写对联、条山、常年不断。晚年书写字体兼有魏碑风,求字者络驿不绝。沧州城乡及外匀有其墨迹。
马玉林(1856-1943),艺名“活要命”,沧县张官屯乡舍女寺人。工哈哈腔彩旦,并兼演所有行当。
马玉林原籍官厅乡北枣林村,20岁左右学会唱哈哈腔,开始了他的梨生涯。后来全家移居山呼庄,此时他试演的彩旦已很娴熟,因彩旦让观众捧腹不迭,故有“活活笑死人”简言为“活要命”之称。马玉林晚年(70岁左右)多工丑旦。1943年冬马玉林廖别梨园。他为哈哈腔剧种的流传和发展讴心沥血,至今为人传诵缅怀。
刘连升(1860-1926)艺名“飞来凤”,清咸丰九年出生在青县小牛庄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家境贫寒自幼讨饭,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会许多民歌。每到一处先唱后耍。主岁那年要饭到了涿县白塔村,该村“双顺和科班”老师丰盛眼识才,发现连升是唱戏的材料又仪表出众,免费收徒。飞艺四年,二十岁那年进京演出。被选进宫内为慈禧太后唱戏。刘连升为人正派,不肯越规行为。险遭毒害,得同乡大太监安德海(小安子)恩典,放出宫门。这里边中升来到天津,身无分文,进了戏园子。恰值该戏班《蝴蝶杯》戏报贴出,然小生因醉酒不能登台演出。刘连升自荐替演。因以轰动津城。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自荐替演。因此轰动津城。班主高薪挽留,问其姓名,刘连升因惧祸匿实未露。班主觉得飞来一只凤凰,翌日戏报便登出主演--飞来凤。由此而得艺名。
因京津颇近,唱了三天戏,离津赴东北乡村插班唱戏。流浪了二十一年,四十一岁(1901)年回到老家河北省青县小牛庄举办飞来凤科班,培养了大批河北梆子演员,为振兴河北梆子剧种立下了功劳。他的徒弟王春林、史金亭、王俊秋、韩俊卿、金宝环、高玉柱、灵芝仙、王玉庆的师付。
1926年病故于老家小牛庄村,终年66岁。
姜苹(1865-1952)字韵笙。书法家。沧州市人,曾任牛市街学校校长。自幼喜欢读书写字,书工楷隶。为节省纸墨,他用胶泥水在玻璃上,厚纸上写字,泥干后抖掉洗净再写。就这样年复一年,练就一笔好字。成为沧州的书法家之一。他写的“治家格言”早已石印成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书法资料。
于世海(1868-1939),乳名于桂,艺名“青菊花”。沧县于庄子人,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
他从艺三十多年,演出的戏目不下百出,代表剧目有《余唐关》《樊梨花》《穆桂英》《烈女传》《双官诰》《汾河湾》《对银杯》《走雪山》《南天门》等。1919年秋,应邀云彭店工。他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两年多先后教了《黑风洞》《打鱼街》《牧羊圈》《女起解》《赤桑镇》等十余出戏。
他的一生是为戏曲艺术奋斗的一生,为河北梆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佩兰,书法家,生于光绪年间,府年不详。沧县黑徐家村人,他出身贫苦,小时在沧县小垛庄私塾里旁听。青年时,因家境 贫困,到东北谋生。他酷爱书法 ,在营口任要职时,不理政事,一心练习书法。后来回家乡务农。仍坚持写字。他先后临过多种字体,以颜体见长。经多年练习,形成了骨肉丰满,苍劲有力的笔法。
徐海云(1898-1971)河北梆子演员。河北南皮人。1937年加入沧州市场剧团,1947年转入建新剧团,1949年调沧州启明剧社。他应工净兼老生,唱、念、做、打颇见功力。他的嗓音坚实浑厚,行腔挺拔,人物特点,性格突出,为后来的花脸开辟了新路。他善于表演,着意人物刻画。代表剧目有《过霸州》、《凤鸣关》、《守玉关》、《夜审姚达》等。
1954年河北省戏曲汇演,他饰《秦香莲》中的包拯,获演员三等奖。1958年调天津河北梆子剧院。1961年调沧州戏校任教。
马少山(1893-1978)京剧小生演员,戏曲教师。早年跟班学艺,曾与姜妙香、杜福隆切磋技艺。其夫人金少梅是民国初年上海红极一时的旦角演员,不幸过早离世,马少山由此辍演而致力于授艺活动。曾给京剧演员童芷龄传授《馒头庵》。
1942年前在天津市天会景“稽古社”任教。后应“移风国剧社”聘请来沧州。为该社培养了不少演员并排演了大量传统戏和一些自编剧目。
1951年担任沧州市人民剧院第一任院长,1958年任沧县专区艺术学校教导主任,兼京剧科教师。
马少山后半生在沧州,为沧州地区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为京剧艺术在沧州传播作出了贡献。
冯金秀(1896-1982)曲艺演员。河北省辛集吴庄人。她九岁拜师学艺说西河大鼓,跟师傅走南闯北十年。艺术上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出师后艺游天津、北京等诸大城市,婚后驻足杨柳青,后来移居天津。因故,只身来沧,于城隍庙土地祠辟设说书场,经多年苦心经营,成为沧州颇有影响的第一个女说书人。
冯金秀出师后艺游北京、天津等诸大城市,主说《隋唐》《呼家将》、《杨家将》、《南北宋》、《春秋列国》、《前后齐国》、《三下南唐》等全本大书、节选、片段及一些应时小段。
孙楷弟(1898-?)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理论家、教授。河北沧州王寺村人。1928年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1929-1941年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助教,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辑,国立北平图书馆编辑,写经组组长。1945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3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他的主要菱有:《韩非子校正》(附庄子举证南子校正1927年,北京图书馆月刊)。《刘子新论校释(1930年,西苑丛书本),《述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1940年12月,北京图书馆季刊;1953年11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印本改名《也是园古今杂剧考》。首篇收入年表),《中国通谷小说书目》(1933年,北平图书馆与中国在辞典编纂处合印;1956年,作家出版社),《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六卷》(附大科书馆所见小说书目提要一卷。1932年,北京图书馆与《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合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沧州集》六卷(1965年,中华书局)、《小说旁证》七卷(1935年,北平图书馆月刊)、《元典家考略》(1953年,上海杂志出版公司;1958年《文学研究》第二期)、《镜春园笔记》(一部分曾在1963年《光明日报 文学遗产》发表)、《水浒传人物考》(载1964年《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
梁世诚(1899-1966),号去峰,艺名梁达子。1899年生于交河县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幼年逃荒到天津十岁拜当时著名艺人元元红(艺名)为师学习河北梆子,工老生。学成后曾与著名演员金钢钻(艺名)搭班组成剧团在京津一带演出。抗日战争时他曾深入农村演出,并到过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剧团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演出。
沧州解放初期,梁达子来沧加入了沧州实验剧团。沧州艺校成立时他到艺校任教,为培养艺术人才而忘我地工作。
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关于表演,注重刻划人物。他的代表剧目有:《云罗山》、《打金枝》等。
1966年3月,梁达子病逝于沧州市。
韩茂春(1899-1976)沧县郭村人。著名河北梆子琴师,其父韩福贵涉步梨园,工青衣行当,因行二,人称“韩二大青衣”在津沧一带很有名气。茂春八风头父亲组织的戏班里跟班学艺,十六岁出科去天津搭班操琴,至1916年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琴师,他擅操板胡,对京胡、唢呐等管弦乐吕也较精通,他善用长弓(比一般的长1/3左右),指法巧妙,弓法娴熟,板稳眼准,音亮且柔,滑而刚。伴奏时和演员配合默契,托唱、嗓恰到好处。他先后给金钢钻、小香水、韩俊卿、银达子、李春庭等著名河北梆子演员伴奏。从
1916到1936年二十年间他到过奉天(现沈阳市),长春、北京、天津、南京、太原,等大城市和江西、山东、河北的县城演出。他们的戏班所到之处对琴师韩茂春更是有口皆碑。
韩茂春性情刚烈,为人正直,孜孜追求艺术,不计较个人得失颇为后人称道。
筱翠云,女(1903-1962)。原名耿慧玲,艺名金飘香。河北省交河县人。七岁时逃难到天津,拜李岭荀为师学习青衣。九岁登台,曾和李华周(艺名十三红)同台演出《南天门》,十七岁和魏连生(元元红)同台演出《血手印》、《三疑计》、《南天门》。她早期艺术活动深受“元派”艺术影响。元故后,她改工须生,集元派唱腔之大成,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她的嗓音似哑非哑,哑中透亮,行腔委婉跌宕,气口舒适,喷 字有力,音韵洒脱,字正腔园。她做功细腻,以演袍带戏见长。早期活动于天津、北京、济南、营口、威海、大连等地。
筱翠云1953年加入沧州实验剧团。1954年参加省戏曲汇演,饰《打金枝》剧中的唐王,获荣誉奖。1958年调天津梆子剧院。1961年调回沧州戏校任教。
张治友(1903-1980)艺名“瞎友”,沧县黄递铺乡北张村人,吹歌老艺人。
他十五岁丧父,与其母苦度日月,发奋学习吹歌,1918年先拜李化春为师,十七岁时又拜路天霞为师。出师后,先云南皮县店子竹振海窝棚领班,共十二年之久,经过多年锻炼,张治友已成为沧州一带的吹歌高手,被同行们公认与路天霞名,人称张治友、谭宝山、路天霞为“瞎友、谭肥、路葫芦”是吹歌三大家。
张治友的演奏特点简方言之为:“刚柔并进”中波涛汹涌,柔似和风戏柳,可谓沧州一代吹歌巨匠。
刘仁和(1906-1989)陈缺屯乡刘世印屯村人。其父人称刘四爷,家有良田一顷多。好戏。于是集得女孩数人自训练戏班,仁和随学。后常到菜芜、博山、济南、绥远、江西等地演出。仁和艺名艳奎关,工武净角色。
刘缺屯村褚氏女嫁给刘仁和,岳父劲其止艺为农,刘仁和从命,荣誉称号户刘缺屯。民国二十三年后,他为村里好唱者教了《乌龙院》、《别窖》、《武家坡》、《斩子》、《艳阳楼》等几出戏。
解放后,1950年村里建剧团,县委宣传部长张杰同志为之命名“更生剧团”,七十余人,刘仁和任导演。他执导了《通天荡》、《忘本》、《金雁桥》、《丧巴丘》、《收关胜》、《铁公鸡》、《珠廉寨》、《甘露寺》、《回荆州》、《捉放曹》、《艳阳楼》等四十多出戏。
1953年应本溪市京剧团聘请任教师至1989年10月病逝,终年83岁。
伦金兰(19-7-1987)。生于吴桥县南丁庄一个农民家庭,十一岁跟人学杂技。1918年至1938年,他主要是学杂技或跟人搭班。到南方各省、到香港、新加坡以及南洋演出。.938年到1956年他有时与人搭班,有时自立班子,这一时期还是云南方及南洋演出。
解放后,他在吴桥自建马戏团第四分团,1956年建立了沧县马戏团,伦金兰任团长。
伦金兰的绝技是耍“飞钹”。1960年五一节,毛主席到天津视察,观看了伦金兰的“飞钹”演出。
1961年沧县马戏团与沧州地区杂技团登工,为沧州星火杂技团,伦金兰任团长。 伦金兰为河北杂技团,沧州杂技团培养了人才,为杂技团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因而,他被先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
冀桂云(1909-?)。河北省南皮县人,出身于梨园世家 ,幼年随父张占福(张黑)进
篇二:北二村文艺人才与社团组织 - 沧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北二村文艺人才与社团组织
篇三:沧州武术大师
沧州武术大师
丁发祥 字瑞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丁庄子村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初练家传查拳、弹腿、和戳脚,后幸遇并受业于绰号为"邋遢道人"的黄绝道长,学得绝技八极拳,当时,八极拳包括八极长拳和八极短打两种练法。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夏,他在北京值我中华武林豪杰被伤亡多人而不敌之危急情势下,勇揭招武贤皇榜,登神州第一擂台,一举打死来华立"国擂"的两名号称"打遍全球无敌手"的技击家、大力士"大牤牛"和"二牤牛",保住了大清在世界上的荣誉和地位,被亲自观擂后的康熙帝敕封为"铁壮士武侠"。
窦尔敦
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敦。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将领。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和《彭公案》、京剧《盗御马》、国剧《连环套》中的豪侠。最后被清政府处死 窦尔敦从十五岁开始,就为地主扛活种田为生。一次,他在集市上见数名流氓欺侮一老一少卖枣者,欲打抱不平,被一韩姓老者阻挡,此人是流落民间的一名起义军头领。他
深爱窦尔敦的为人,便出手将流氓打倒,收窦尔敦为徒,授艺三载。后来,窦尔敦杀死作恶多端的知县父子,为躲避官府缉拿,流浪四方,遇静慈和尚,学得软、硬气功、轻功和护手双钩等技艺,武功大大长进。不久,他回到家乡举起义旗,招兵买马抗清朝统治。出家后江湖人称“铁罗汉”。清军几次攻打窦寨未能奏效,于是拘捕了窦的母亲,并张贴告示称如窦不投案即杀其母。窦乃孝子,为救其母,自缚投案。其母责备他作了糊涂事,撞墙自尽。窦尔敦悲痛万分,挣断了绳索与差人搏斗,腿部负伤遭擒,后被清廷秘密杀害。 大刀王五
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人。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戍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
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将顺源镖局团团围住。终因寡不敌众,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一心护国的英烈,就这样惨死于卖国贼的屠刀下!死时56岁。
篇四:浅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临清业余京剧社团的成因及其时间上限问题
浅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临清业余京剧
社团的成因及其时间上限问题
赵广善
临清业余京剧演唱活动的历史很长。根据看到的有关史料和前辈老领导、老同志的口传,我个人认为,临清有业余京剧活动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1931年可视为临清业余京剧活动的酝酿、起步阶段,从1931年建立第一个业余京剧组织—《中山国剧社》开始,临清业余京剧活动便进入到了初步成熟和发展阶段。从1928年前后至1939年2月3日日军第三次侵占临清,这十余年可视为临清业余京剧发展的第一阶段。
临清业余京剧活动于此间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诸多方面的原因。
1、临清作为汶卫枢纽和运河名城,明清时期一直是漕运咽喉、商业都会和军事重地,是十三省总路,是江北九大商埠之一。这里商旅云集,货物山积,人文荟萃,文化昌明。这就为各地曲艺声腔艺术在临清的传播、融合和扎根,奠定了物质基础,这种历史渊源后来也成为临清人民很容易接受新兴的京剧艺术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
2、1928年国民革命军成功北伐,促成了整个华北时局的稳定。临清人民在大革命余波的冲击下,通过建立和参加工、青、妇、学等群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包括查禁、焚烧日货和男人剪辫子、妇女放足、剪短发等)以及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等,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和进步,所有这一切也为新兴京剧很快地在临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临清城区商铺集中,教育事业发达,商民和小知识分子众多。他们是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主力军,也是积极参与临清业余京剧活动和京剧社团的主要力量。
4、鲁西民团指挥部于1931年迁住临清,是推动临清业余京剧活动广泛开展和建立京剧团体的重要客观原因。
对于这里讲到的第四个原因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不得而知。但我认为这一条原因却是不可忽视的。正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的道理一样,要创建一个艺术团体,首先要有人倡导,有人出面发动和组织,而倡导组织者自身,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鲁西民团指挥部里的人正符合此一条件。说得更具体些,赵仁泉指挥部班底的人都是来自河北省雄县,那里毗邻北京郊区。可以肯定他们中的人不乏有京剧爱好者。还有一点,赵仁泉与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有老乡和亲戚关系,即是说赵是有背景有靠山的。正是在这个政治背景下,通过赵仁泉的副官张云涛等大力倡导和出面组织,才促成了1932年临清“中山国剧社”的成立,进而在此基础上,于1933年又创办起《进德剧社》。从而剧社的阵容更加强大,
演出的剧目愈来愈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促进了临清业余京剧演唱活动的更广泛开展。
顺便说及,《中国京剧史》(上卷)第20页,在谈到北京原有的昆腔、弋(阳)腔与外地进京的徽班、汉调、 等在同台演出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兼收并蓄,最后形成京剧艺术的历史进程时,最后也有一句话:即“封建统治者的征歌选舞是京剧艺术得以在北京孕育形成的重要客观原因。”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清业余京剧活动的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培育出了许多的票友。他们中一直留在临清的自然就成为四五十年代乃至更后一些时间临清业余京剧演唱活动的推动者和组织者。此间还有两位京剧票友于三十年代离开了家乡,后来都成为全国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人物。一是李景波(1913-1981),本市胡里庄张芳庄人,著名演员。视野中消失了。还有一位就是张宝彝(1917-1989),本市大义街人,著名京剧导演、编剧、评论家。
除了上述两位代表人物外,从临清走出的老干部、老领导之中,也有好几位是当年的京剧票友和京剧爱好者,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临清市第一位市长黑伯理便是其中之一。记得大约是1991年前后,市领导为接待黑伯理老领导,特让市业余京剧协会在市招待所大会议室组织了一场京剧清唱会,老市长得悉其三十年代临清十一中的老同学、老
朋友,从台湾返里探亲,张蓬洲也在临清,便特邀张也一同听戏,这期间我曾亲耳听到张蓬洲鼓动黑伯理上台也唱了一段《法门寺》或《捉放曹》的话。三十年代黑伯理曾扮花脸演过曹操和刘瑾
。老实说,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清业余京剧社团的许多具体活动情况,我个人由于受到阅历和知识多方面的限制,知之甚少。我看到1992年3月复印的《临清文史》(第六辑)刊有祁长安老师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临清业余京剧活动》,该文谈到当年的许多情况。另外,我还从1990年4月复印的《临清文史》(第四辑)看到过王洪辰老馆长撰稿的《临清文化舞台》一文,其中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建议可以这些篇和有关资料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征集整理,刚才会上同志们有谈及了许多情况,研究考证,去伪存真,切实把三十年代临清的业余京剧史搞清补全。
在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清业余京剧发展的历史时,我以为有必要将其时间上限即临清业余京剧活动究竟大约始于何时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讨论。在我看到过的材料中,有的是把临清业余京剧史与徽班进京联系起来,也有的称至迟也可追溯到清末。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极小,有以下三条理由。
一是从概念上要把徽班进京的历史与京剧诞生的历史这两条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按照《中国京剧史》(上
卷)提法,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谈起,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经历了两个时期,即大约从1790年至1840年为京剧孕育时期,大约从1840年至1917年为京剧逐渐成熟时期。京剧从北京开始流向全国时,津浦铁路已经开通,山东是流向最早的地区之一,首先是到济南,再次是到达曲阜孔府。
二是从客观条件的变化看,由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遂造成会通河淤塞,尽管同治十一年(1822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曾领皇命督导挑河清淤,终因河床淤沙严重,未能疏通,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北漕运已完全废止。在此种情况下,临清便逐步地走向了封闭和落后,加之清末和民国初年以后,北方地区军阀混战,地方势力割据,即使京剧成熟后向外地传播,也不太可能立即流向临清等鲁西北地区。
三是从史书记载看,称清末或清末以前临清已有京剧活动之说,缺乏文字依据。《临清县志》(1934年编撰)载道:“吾临所尚秦腔最多,次则为乱弹,演皮簧者几如广陵绝调。乡曲之间有所谓四根弦者。”《清平县志》(1935年稿)也有类似记述,称“清俗所尚秦腔、乱弹外,演皮簧者已成绝响。”(以上均转引自《临清文史》第四辑第83页)
在这里我首先要对“皮簧”一次稍作解释:所谓“皮簧”是指用胡琴伴奏的一种声腔。皮簧也称作二簧。二簧腔原来
篇五:薪火相传京剧社
薪火相传京剧社
华中科技大学关工委
在华中科技大学,一群爱好京剧的老同志,视传承京剧艺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满腔热情扶助年轻学子开展京剧文化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京剧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生根、开花、结果。
一、炽热的民族文化情
建校之初,原华中工学院就活跃着一批京剧爱好者。1956年学校成立了教工京剧社。文革期间,京剧社的活动虽被迫中断,但京剧艺术却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学校流传下来,在当时成立的样板戏剧团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被留校任教。文革后的1989年,教工京剧社重新恢复成立。到了90年代,这批同志纷纷退休或即将退休。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同志们感觉到:作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这一古老艺术,虽然它的独特魅力依然吸引着一批票友,但在这些京剧爱好者中,“白头发”居多,“黑头发”不足,为此,他们感到忧虑,认为京剧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才有前途和希望。他们萌生了要将京剧在校园中、特别是大学生中传承下去的强烈愿望。
1995年“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后,上海京剧院把三台新戏带进北京,给首都大学生免费公演了十场,结果从发不出票,到演出后受到热捧,再到最终供不应求。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老同志认为,虽然京剧的发展出现了裂痕,但通过努力,大学生接受京剧还是完全可能的。怎样把京剧传给学生呢?京剧社社员、当时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姚中干提
议,在大学生中开设京剧选修课。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校长的杨叔子院士的大力支持。
当时学校正在倡导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杨叔子校长指出:京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人际关系及家国的命运变迁等,彰显着惩恶扬善、同情弱者等价值观,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可以对年轻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京剧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有利于改进当时严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
1996年3月,学校首次开设了京剧选修课,当年就有600名学生报名。京剧社中几个水平较高的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承担起授课任务。2003年,“第二课堂”——学生京剧协会成立,为那些对京戏产生浓厚兴趣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京剧协会的同学和老同志京剧社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至此,通过京剧这个共同的爱好,通过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致向往,两代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上下同欲者胜”
说着容易做着难。从在大学生中开设京剧选修课,到京剧文化活动在校园内蓬勃开展,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过程。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同志的愿望、学生的追求,具有“同欲”性,目标一致,才能够凝心聚力,克服困难,获取成功。
京剧社的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工会为京剧社提供活动场地、并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学校老协在活动用房紧张的情况
下,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作为老同志开展京剧活动用房。学校人文素质基地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出经费支持京剧活动。校团委、宣传部除提供一些经费支持外,还发挥部门优势,为京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为了京剧文化的长远发展,学校人事处采纳了老同志提出的引进京剧特长人才的合理建议,于2003年物色并引进一名有京剧特长的青年教师。这位青年教师承担起京剧选修课教学和京剧社团艺术的指导工作,成为联系老同志和学生的桥梁,为京剧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同志为京剧社的发展更是竭尽了全力。杨叔子院士一直高度关注京剧文化的传承工作,反复强调京剧社团要抓好两件事:一要有吸引力,二要有凝聚力。多年来,他不仅经常亲自观看京剧社团演出,而且每年过春节时还自掏腰包请京剧社全体社员聚会。1999年元月份,杨院士被文化部授予“第二届振兴京剧?金菊奖?”。第一届京剧社社长、今年已经80多岁的陶绪楠教授,一直充满着一股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当年,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和其他老同志想尽方法,克服重重困难,自己编写教材,制作音像资料,认真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的工作;一旦发现学生对京剧有兴趣,特别是发现有演唱京剧的好苗子,他都会热情地鼓励、帮助,不断给予个别指导;学生社团搞活动,受到经费限制,他就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到处“化缘”,有时甚至自己掏钱贴进去;对那些有组织才能的同学,就安排他们担负一定的管理工作,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在学校内担任工作,陶教授还以他卓著的成绩,赢得全国高校同行的认可,被推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京剧教育研究会会长。余胜生教授作为
学生京剧社的“义务”琴师,常年坚持为学生伴奏。他说:“从外面请琴师伴奏是要有报酬的,但在京剧社完全没有这个事;上京剧选修课的学生一茬接一茬,能够进来学唱的都是比较执着的,我觉得自己好像就应该给他们拉琴,要没有这把琴,他们的唱功很难提高。”
学习京剧必须开展活动。为此,老同志每年都要和学生组织联谊会,同台献艺,在融洽的气氛中,切磋技艺,老少同乐。对学生组织的京剧演唱晚会,老同志都会去精心指导,保证取得一片赞誉的良好效果。一次精彩的晚会,往往又吸引若干学生加入到京剧爱好者的队伍中。京剧文化活动日渐红火,学生京剧协会还走出校门,同其他高校京剧社团开展交流活动。
18年来,选修京剧课的同学超过7000名。近10年来,约20人规模的学生京剧社团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并不断取得佳绩,夺得全国奖项,京剧文化活动在学校声名鹊起。
2013年,教工京剧社、学生京剧协会联合以“喻园京韵”名义,参评学校2013年度十大校园文化品牌立项活动,不仅在经费上得到支持,也被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周建波强调,关工委工作要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社团指导、大学生涯导航、老少共话等十大品牌,其中对学生社团指导是重要切入点之一。学校规划,以京剧社为统领,下设老同志、在职教工、学生三个分社,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校园京剧文化活动迈上新台阶。
三、学生的文化素质在这里提升
在学唱京剧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那种深厚底蕴和炽热情感被植入学生心田。
京剧课程培养了同学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京剧课程结束时交的小结中,一些同学谈到,京剧非常美,它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有文学、艺术、国画、音乐,还有中国人的思想等,浓缩在一出出戏里,一出戏就好似一本教科书。一些同学发现,学习京戏后,自己文化底蕴增加了,身上中国人的味道多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深刻体验。有的同学回顾自己上京剧课,由为学分到入迷,后来常常提前一小时进教室占座位的转变过程;有的同学描述了每周上京剧课的期盼,以及在无课周的遗憾心情;有些同学说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京剧,并谈到对所欣赏的某些段子,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
同学们从老同志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做事。一些同学说,京剧社的老师们不少都是教授,却那么和蔼,对我们很关心、很爱护,考虑和处理问题那么周全,言行举止那么温文尔雅,只要和他们一接近,就会感到有一种和谐的、积极的力量。特别是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是那么执着,从他们身上可以深深感受那种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在学京戏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实际上演一折戏是非常难的,需要打磨,每一个字、每一个身段、每一个表情都要融入心血;台下会唱会演是一回事,是否能上台又是一回事,能够演得像那个样子更是另外一回事了。闯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决赛的查根晗说,京剧社的老同志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使他逐步对京剧演唱精雕细琢,最终感到受益匪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