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英语作文 > 教育资讯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35:58 英语作文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答案英语作文

篇一:200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必做题。(4分)

游山西村

[宋]陆游

(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4分) ....

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②宋廉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罗列了的“学于太学”的“诸生”学习环境优越的种种表现,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方面: 和 。

③文天祥《过伶仃洋》一诗中“ , ”的浩然正气,为后人世代传诵。

④在封建社会里,朝代的更替并不能让老百姓受益。正像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的那样:“ , ; , 。”

2.文学名著填空。(3分)

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临近毕业了,老师让你给七年级的小同学推荐一下《骆驼祥子》。请你写出这部名著的作者,并简要介绍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或情节。

作者: (1分)

人物或情节: (2分)

3.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

①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但是贪图个人方便。②在他们的眼

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③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少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啊?④使用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⑤奉劝诸君切勿贪图方便遗害环境。

(1)第⑤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2)第①句是个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4.读下面这则小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竹鸡看到猎狗追赶兔子,于是嘲笑野兔说:“野兔啊,你总说自己是飞毛腿,看来你的腿连竹杆都不如。”正在它得意的时候,没想噩运突然降临到它的头上,老鹰从天空俯冲下来,可怜的竹鸡顷刻便成了老鹰的点心。

二、口语交际(3分)

5.东街社区今天下午将要举行一次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现在假如要你去采访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张阿姨,向她请教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可性格耿直的张阿姨事先已经说明不会接受任何人的采访。想一想,你怎样对她说才能让她接受你的采访呢?(3分)

三、综合性学习(7分)

6.请你参加学校“讲秩序,抓安全,促和谐”主题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7分)

(1)[办板报]为了充实你所办板报的内容,请你在板报中至少引用一句与该活动有关的格言或警句。(2分)

(2)[讨论会]如果让你主持班级的主题讨论会,你将会做怎样的开场白?(2分)

(3)[写心得]写一段话,谈谈你在该主题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3分)

四、阅读理解(44分)

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7-10题。(9分)

①据新华社重庆12月13日电 (记者 郭立)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农民工最近有两件喜事:温家宝总理给他们回了信——11月18日,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1181名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总理能听听农民工合唱团演唱的《农民工之歌》,还希望《农民工之歌》能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鼓舞全国的农民工兄弟。12月1日,他们看到了总理的回信,总理说“非常高兴”。

②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传来消息:农民工们唱响的《农民工之歌》,已确定进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单。

③11月16日,农民工叶家发提出:“我们的歌最应该唱给一个人听,他就是我们的温总理。总理去年来看我们,与我们合影,我们给他送了安全帽,他太关心我们农民工了,我们应该让他听我们的歌,让他知道我们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好。”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到重庆考察工作时,曾与广厦重庆一建的李治华、叶家发等农民工聊天、合影。

④于是,大家纷纷出主意,商量怎样才能让总理听到这首歌。公司领导和农民工们最后决定给温总理写信,告诉总理农民工们这一年的变化。公司党委副书记梁界潮根据农民工代表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拟好了信的内容,又根据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做了反复修改。11月17日晚上,又征求了合唱团团员们的意见,最后定下了信的内容。

⑤11月19日,农民工给总理的信送到重庆市委有关部门,然后由市总工会送出。随信送出的有《农民工之歌》《“四好”幸福来》两首歌和11月4日在重庆市第一个农民工日文艺晚会上演出的光盘、剧照、去年农民工给总理送安全帽的照片和送安全帽的代表叶家发等演唱的特写照片。

⑥温总理收到信后,11月22日就批示给有关领导:“转告来信农民工朋友们,来信及所附照片、歌词、唱碟都已收到,非常高兴。请转致我对大家的问候,希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并批示将信抄送中央电视台。

⑦12月1日,农民工们看到了总理的回信。农民工陈汝强说:“得知总理回信的消息后,我心情相当激动,没想到总理回信那么快,总理那么忙,却在百忙中收到信就给我们回信了,我保证一定不辜负总理的希望,在自己变成新市民的同时带领更多的人学知识、学技术,让更多的人变成城里的新市民,我将不断努力成为优秀的新市民。”

⑧广厦重庆一建副总经理王利说:“中央电视台已经告知我们,农民工的希望将成为现实:《农民工之歌》今年将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进行演出。”

(选自《三秦都市报》2007年12月14日)

7.请为这则消息加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8.这则消息提供给我们的相关信息说明了什么?(2分)

9.如果要将这则消息分为两个部分,你将怎样来分?也请说说你得理由。(2分)

10.结合消息内容,请你用不少于3个的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温总理主要的思想性格特点。(3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说明文,完成11-15题。(12分)

2008:寻找登月证据

唯 诚

月球车上空无一人,但其上的摄像机则正对着登月舱忙碌地拍摄着,它在记录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此时,全世界都在屏息注视。这是1972年12月19日,月球,“阿波罗17号”回家的日子。

突然,登月舱被一分为二,它的底座依然留在月面上,而上部则载着宇航员吉恩·瑟南和杰克·施密特一跃而起,升上了茫茫“月空”,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旅程。

这便是人类最后一次离开月球的场景。很快,月球车上的电池消耗殆尽,电视转播设备停止了工作,一切归于沉寂。没有人再回到那个地方,只有月球车、登月舱舱座以及一些相关设备散放在遍地尘土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

自那以后,所有这些东西便再也没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没有照片,也没有其他任何信息表明它们的存在,这种情况使一些人疑虑重重。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根本就没有

登上月球,“阿波罗计划”是一个骗局,是太空竞争导致的丑闻。

那么,那些见证人类登月的设备和痕迹是否存在呢?如果它们存在,现在怎样了?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拍摄下来呢?“阿波罗计划”共有6个登月点,它们始终面对着地球,难道像哈勃望远镜这样功能强大的望远镜也不能看清它们吗?

是的,尽管哈勃望远镜非常强大,但假若要用它拍摄月球上人类留下的登月遗痕,即使从地球上拍摄,也是勉为其难的。要知道月地距离有384400公里,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中,哈勃望远镜只能分辨大约60米见方的物体,而人类遗弃在月面上的设备最大的尺寸也只有9米,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这样小的尺寸还不够一个像素。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得到改变了。2008年,当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轨道勘测器飞向月球的时候,它将带着一部功能强大的照相机进入月球的低轨道,这部照相机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寻找人类登月的证据。它要拍摄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登月点,还有宇航员们遗留在月球上的设备,包括月球车、登月舱舱座等等。

这部高清晰度的照相机名为LROC,是月球勘察轨道器照相机的简称。它的分辨能力可达到半米,这表明,月面上半米见方的物体在它传回的照片中便可以显示为一个像素。而“阿波罗”月球车大约有3米长,2米宽,这样的物体在LROC的照片中可用4×6的像素显示出来。

科学家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他们用同样分辨率的相机从高空拍摄一个机场,结果发现,人们不仅能通过照片清晰地看到下面的飞机和跑道,那些和月球车相同大小的物体,例如小型服务车等等也同样清晰可辨。LROC的首席审查官、来自伊利诺伊西北大学的科学家马克·鲁宾逊说:“阳光将使我们看到月球车不同的阴影,从车顶到坐席都会因光线的不同而不同,在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月球车留下的车辙。”

科学家估计,在LROC拍摄的照片中,登月舱底座将显示更加清晰的图像。因为这些登月舱舱座有4米见方,将以8×8的像素显示出来,加上它们伸出的4条腿,整个面积因此更大,这样,它们就占据了更多的像素,并显示出更加独特的形状来。研究人员认为,阴影将帮助人们更好地分辨月球上的人造物体,黑色的阴影和灰色的月面将使月球车和登月舱舱座从背景中显示出更加清晰的轮廓来。

根据计划,LROC将用一年的时间对月面上所有登月点进行多次拍摄,这是因为多次拍摄可获得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呈现的各不相同的图像,通过比较和分析,人们便可以判断物体的更加准确的形态。科学家期待着LROC在寻访登月遗痕的过程中不辱使命,到那时,人类是否已经登上月球的疑团便会迎刃而解。

(选自《飞碟探索》2007年第6期)

1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登月证据”有哪些,为什么要“寻找登月证据”。(2分)

12.本文开头为什么不直接说明如何“寻找登月证据”的问题,而要对“阿波罗17号”从月球返回地球时的情形呢?(2分)

1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说明方法?(3分)

1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科学家估计,在LROC拍摄的照片中,登月舱底座将显示更加清晰的图像”一句中加点的“科学家估计”这个短语为什么不能否删掉?(2分)

15.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大胆地对“LROC”届时拍摄到的月球照片进行一番描述。请将字数控制在50-80字内。(3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完成16-20题。(12分)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佚 名

①一直以来,我们总在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可是我却要说,这种没有深入调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自夸是不应该提倡的。

②因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虽然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美国、印尼等国而居第6位,绝对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名列世界第80位。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为2695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土地资源的状况与此相类似。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却不足0.001平方公里,约为世界人均土地的1/3;我国现有耕地97.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耕地的7%,居世界第4位,而人均耕地却只有约0.001 平方公里,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36%。我国林地面积125.3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001 平方公里,约占世界人均林地的18%。了解了这些事实,谁还会再自夸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呢?

③说这个话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忧患意识,都来珍惜祖国仅有的一点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提出的走持续性发展的致富之路。

④也许有的人会说:“人活着就得使用资源。”对,只要你是地球生物界中的一员,你就摆脱不了食物链的定律,活着就必须不断吃掉其它的生命,而且在任何营养的转换中,会有大量资源被浪费。如果不倍加珍惜,现有的资源一定会消失殆尽。所以,人类必须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如 。

⑤近年来,每当元旦春节到来之际,我们都会听到“4000张贺卡=1棵大树,谢绝贺卡”的呼吁;我们还经常听到,某地举行不用一次筷子、杯子大签名活动??这样的倡议让不少人备感欢欣鼓舞,以为民众环保意识增强了,可我却怀疑,这样的和倡议真正能有多少效果,能持续多久?应该说,提倡不寄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确实有进步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一些仅仅是为了配合形势需要的短期行为,或只是有关部门的官样文章。这样的活动往往都是声势浩大:领导讲话,媒体报道,万人签名??一段时间后回头看,一切却又依旧:每逢节日,纸质贺卡照旧飞来飞去;超市店铺,塑料装袋重新得到重用;快餐店里,一次性木筷收复失地。久而久之,这样的活动非但无益于环保事业,还会让民众有觉得被愚弄的严重后果。

⑥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地繁荣昌盛,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足够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请自觉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选自“中国作文网”,有较大改动)

16.本文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又是什么?(2分)

17.请用文中的原句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2分)

18.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列举一符合上下文内容要求的事实论据。(2分)

19.下面的这句话应该放在文中那两自然段的中间?为什么?(3分)

篇二:中考语文试卷3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2008 年西安市中考模拟试题语文(满分:120 分,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 分)1.古诗文默写。(8分) (1)必做题。(4分) 游山西村 [宋]陆游(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4分) .... 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通过写明月来表 达对人生美好祝愿, 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 ” ②宋廉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罗列了的“学于太学”的“诸生”学习环境优越的种种表 现,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方面: 和 。 ③文天祥《过伶仃洋》一诗中“ , ”的浩然正气,为后人世 代传诵。 ④在封建社会里,朝代的更替并不能让老百姓受益。正像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说的那样:“ , ; , 。” 2.文学名著填空。 分) (3 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临近毕业了,老师让你给七年级的小同学推 荐一下《骆驼祥子》 。请你写出这部名著的作者,并简要介绍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1-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人物或情节。 作者: (1 分) 人物或情节: (2 分) 3.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分) (3 ①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但是贪图个人方便。②在他们的眼 中, “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 菜篮的尴尬。③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 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少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啊? ④使用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祖国并不地大物博答案)关。⑤奉劝诸君 切勿贪图方便遗害环境。 (1)第⑤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分) (1 改为 (2)第①句是个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分) (2 4.读下面这则小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 分) 竹鸡看到猎狗追赶兔子,于是嘲笑野兔说: “野兔啊,你总说自己是飞毛腿,看来你的 腿连竹杆都不如。 ”正在它得意的时候,没想噩运突然降临到它的头上,老鹰从天空俯冲下 来,可怜的竹鸡顷刻便成了老鹰的点心。二、口语交际(3 分)5.东街社区今天下午将要举行一次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现在假如 要你去采访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张阿姨,向她请教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可性格耿直的张阿姨 事先已经说明不会接受任何人的采访。想一想,你怎样对她说才能让她接受你的采访呢?(3 分)三、综合性学习(7 分)6.请你参加学校“讲秩序,抓安全,促和谐”主题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分) (7 (1)[办板报]为了充实你所办板报的内容,请你在板报中至少引用一句与该活动有关的格 言或警句。 分) (2 (2)[讨论会]如果让你主持班级的主题讨论会,你将会做怎样的开场白?(2 分) (3)[写心得]写一段话,谈谈你在该主题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 分) (3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2-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四、阅读理解(44 分)现代文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 7-10 题。(9 分) ①据新华社重庆 12 月 13 日电 (记者 郭立)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农民工最近有两件喜 事:温家宝总理给他们回了信——11 月 18 日,广厦重庆一建公司的 1181 名农民工写信给温 家宝总理,希望总理能听听农民工合唱团演唱的《农民工之歌》,还希望《农民工之歌》能 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鼓舞全国的农民工兄弟。12 月 1 日,他们看到了总理的 回信,总理说“非常高兴”。 ②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传来消息:农民工们唱响的《农民工之歌》,已确定进入中央电 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单。 ③11 月 16 日,农民工叶家发提出:“我们的歌最应该唱给一个人听,他就是我们的温 总理。总理去年来看我们,与我们合影,我们给他送了安全帽,他太关心我们农民工了,我 们应该让他听我们的歌,让他知道我们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好。”去年 4 月,温家宝总理到重 庆考察工作时,曾与广厦重庆一建的李治华、叶家发等农民工聊天、合影。 ④于是,大家纷纷出主意,商量怎样才能让总理听到这首歌。公司领导和农民工们最后 决定给温总理写信,告诉总理农民工们这一年的变化。公司党委副书记梁界潮根据农民工代 表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拟好了信的内容,又根据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做了反复修改。11 月 17 日晚上,又征求了合唱团团员们的意见,最后定下了信的内容。 ⑤11 月 19 日,农民工给总理的信送到重庆市委有关部门,然后由市总工会送出。随信 送出的有《农民工之歌》《“四好”幸福来》两首歌和 11 月 4 日在重庆市第一个农民工日 文艺晚会上演出的光盘、剧照、去年农民工给总理送安全帽的照片和送安全帽的代表叶家发 等演唱的特写照片。 ⑥温总理收到信后,11 月 22 日就批示给有关领导:“转告来信农民工朋友们,来信及 所附照片、歌词、唱碟都已收到,非常高兴。请转致我对大家的问候,希望他们的工作和生 活一天比一天好。”并批示将信抄送中央电视台。 ⑦12 月 1 日, 农民工们看到了总理的回信。 农民工陈汝强说: “得知总理回信的消息后, 我心情相当激动,没想到总理回信那么快,总理那么忙,却在百忙中收到信就给我们回信了, 我保证一定不辜负总理的希望,在自己变成新市民的同时带领更多的人学知识、学技术,让 更多的人变成城里的新市民,我将不断努力成为优秀的新市民。” ⑧广厦重庆一建副总经理王利说:“中央电视台已经告知我们,农民工的希望将成为现 实:《农民工之歌》今年将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进行演出。” (选自《三秦都市报》2007 年 12 月 14 日) 7.请为这则消息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分) (2 8.这则消息提供给我们的相关信息说明了什么?(2 分) 9.如果要将这则消息分为两个部分,你将怎样来分?也请说说你得理由。 分) (2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3-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10.结合消息内容,请你用不少于 3 个的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温总理主要的思想性格特点。 (3 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说明文,完成 11-15 题。 (12 分) 2008:寻找登月证据 唯 诚 月球车上空无一人,但其上的摄像机则正对着登月舱忙碌地拍摄着,它在记录一个具有 历史意义的时刻。此时,全世界都在屏息注视。这是 1972 年 12 月 19 日,月球, “阿波罗 17 号”回家的日子。 突然,登月舱被一分为二,它的底座依然留在月面上,而上部则载着宇航员吉恩·瑟南 和杰克·施密特一跃而起,升上了茫茫“月空”,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旅程。 这便是人类最后一次离开月球的场景。很快,月球车上的电池消耗殆尽,电视转播设备 停止了工作,一切归于沉寂。没有人再回到那个地方,只有月球车、登月舱舱座以及一些相 关设备散放在遍地尘土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 自那以后,所有这些东西便再也没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没有照片,也没有其他 任何信息表明它们的存在,这种情况使一些人疑虑重重。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根本就没有 登上月球, “阿波罗计划”是一个骗局,是太空竞争导致的丑闻。 那么,那些见证人类登月的设备和痕迹是否存在呢?如果它们存在,现在怎样了?为什 么不能把它们拍摄下来呢?“阿波罗计划”共有 6 个登月点,它们始终面对着地球,难道像 哈勃望远镜这样功能强大的望远镜也不能看清它们吗? 是的,尽管哈勃望远镜非常强大,但假若要用它拍摄月球上人类留下的登月遗痕,即使 从地球上拍摄,也是勉为其难的。要知道月地距离有 384400 公里,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中, 哈勃望远镜只能分辨大约 60 米见方的物体,而人类遗弃在月面上的设备最大的尺寸也只有 9米,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这样小的尺寸还不够一个像素。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得到改变了。2008 年,当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 轨道勘测器飞向月球的时候,它将带着一部功能强大的照相机进入月球的低轨道,这部照相 机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寻找人类登月的证据。它要拍摄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登月点,还有宇航 员们遗留在月球上的设备,包括月球车、登月舱舱座等等。 这部高清晰度的照相机名为 LROC,是月球勘察轨道器照相机的简称。它的分辨能力可达 到半米,这表明,月面上半米见方的物体在它传回的照片中便可以显示为一个像素。而“阿 波罗”月球车大约有 3 米长,2 米宽,这样的物体在 LROC 的照片中可用 4×6 的像素显示出 来。 科学家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他们用同样分辨率的相机从高空拍摄一个机场,结果发现, 人们不仅能通过照片清晰地看到下面的飞机和跑道,那些和月球车相同大小的物体,例如小 型服务车等等也同样清晰可辨。LROC 的首席审查官、来自伊利诺伊西北大学的科学家马 克·鲁宾逊说:“阳光将使我们看到月球车不同的阴影,从车顶到坐席都会因光线的不同而 不同,在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月球车留下的车辙。”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4-

交流试题会员交流资料科学家估计,在 LROC 拍摄的照片中,登月舱底座将显示更加清晰的图像。因为这些登 ..... 月舱舱座有 4 米见方,将以 8×8 的像素显示出来,加上它们伸出的4条腿,整个面积因此 更大,这样,它们就占据了更多的像素,并显示出更加独特的形状来。研究人员认为,阴影 将帮助人们更好地分辨月球上的人造物体,黑色的阴影和灰色的月面将使月球车和登月舱舱 座从背景中显示出更加清晰的轮廓来。 根据计划,LROC 将用一年的时间对月面上所有登月点进行多次拍摄,这是因为多次拍摄 可获得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呈现的各不相同的图像,通过比较和分析,人们便可以判断物 体的更加准确的形态。科学家期待着 LROC 在寻访登月遗痕的过程中不辱使命,到那时,人 类是否已经登上月球的疑团便会迎刃而解。 (选自《飞碟探索》2007 年第 6 期) 1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登月证据”有哪些,为什么要“寻找登月证据”(2 分) 。12.本文开头为什么不直接说明如何“寻找登月证据”的问题,而要对“阿波罗 17 号”从 月球返回地球时的情形呢?(2 分)1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说明方法?(3 分)1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科学家估计,在 LROC 拍摄的照片中,登月舱底座将显示更加清晰 的图像”一句中加点的“科学家估计”这个短语为什么不能否删掉?(2 分)15.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大胆地对“LROC”届时拍摄到的月球照片进行一番描述。请将字 数控制在 50-80 字内。 分) (3(三)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完成 16-20 题。 (12 分)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佚 名 ①一直以来,我们总在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可是我却要说,这种没有深入调 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自夸是不应该提倡的。 ②因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 2.7 万亿立方米,虽然在世界上仅次 于巴西、美国、印尼等国而居第 6 位,绝对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名列世界第 80 位。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 12900 立方米, 我国为 2695 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土地资源的状况与此相类似。我国土地 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 3 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却不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5-

篇三: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A卷(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Wēi xiào shì wēn xīn de yǔ yán

2.结合语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

得身在山间。(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们胸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B.市委市政府强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施工中.....

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C.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天分高,智力强) ..

D.益阳市政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坚持阳光操作,仅55天就完成了本项工程的征迁工作,..

(这里指公开的,在群众监督下进行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刘翔在2012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轻松夺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监管部门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非法使用地沟油的现象不再反弹。

B.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C.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

D. 预防甲型H7N9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

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

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

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

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对偶)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

强地活着。(排比)

C.天边几颗调皮的星星,时隐时现,似乎在不知疲倦地和月亮捉着迷藏。(拟人)

D.看着眼前的木槿,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半截了,还

开花!(反复)

7.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

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他又为后主刘禅提出

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陈涉世家》出自《左传》,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

们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

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

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

局诠释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

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

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9.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5)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就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

(6)《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人生志向、品格的句子是————————,————--。

(7)“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对亲人的怀

念与祝福,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则表现了由望月而牵

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8)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10—15题(15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

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

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

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

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

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

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

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

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

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

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1分)

——————————————————————————————

11.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

——————————————————————————————

12.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任选一词加以赏

析。(3分)

————————————————————————————————————

13.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3分)

——————————————————————————————————

14.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3分)

——————————————————————————————

15.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

(3分)

———————————————————————————————————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

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

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公输》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舍其文轩( ) 臣之妻私臣 ( )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荆之地方五千里 王之蔽甚矣 ..

B、今有人于此 皆朝于齐 ..

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

D、子墨子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19.结合选文,说说墨子的论辩技巧成功在哪里?(3分)

—————————————————————————————————

20.齐国朝政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分)

—————————————————————————————————

三.写作(40分)

21.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以“生活因 (奋斗、乐观、宽容??)而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2)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

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明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

美好??

请以“拥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B卷(50分)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2.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1)(2)题。 (4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2分)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漂泊无定的杨花、啼鸣凄厉的子规的描写了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的景象。

B. “过五溪”写出了朋友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C.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关心。

D.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真切的关怀。

23.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完成第(1)(2)题。(6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时值安史之乱。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3分)

————————————————————————————————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

五.课外阅读(20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

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

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

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

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

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

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

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

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

“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

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

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

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

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

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

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

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

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

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

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

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

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

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

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

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改动)

24.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5.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26.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3分)

篇四: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A卷(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报负 如法炮(páo)制 B。充其量 人才济(jì)济

C.有文采 古刹(chà)钟声 D.消防拴 春风拂(fú)面

2.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花香。 .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生活。 .

C.萧瑟的秋风吹落了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机张二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

动了无数市民。

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

C.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D.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到山下,....

分类处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描绘了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农民因失地而濒于破产的景象,这对他这个来自农村的作家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B.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创新,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言语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C. 在天水举办的韩国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韩国影片,都是近几年韩国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D. 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主张通过对话谈判等和平方式,希望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当前克里米亚危机,推动乌克兰局势尽快走向缓和。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回文 B.反复 C.对偶 D.比喻

7.下列猜谜活动谜底有误的一项是:

A.奉先到,即挽公台(打一风景名胜)——布达拉宫

B.小院花香(打一词牌名)——满庭芳

C.代父从军未挂花(打一字)——栏

D.胯赤兔,走千里(打一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8.下面语句强调了“科学技术”并且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

成了现实。

B.它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它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

现实,它是科学技术。

C.科学技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

成了现实。

D.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是

科学技术。

9.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

们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

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诠

释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

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

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10.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古诗句

(课内外均可)。

(2)梦想的实现,需要劳动来完成。请写出表现“劳动”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3)《人民日报》在《遵守礼仪亦是社会责任》一文中指出:不影响他人是底线和最基本

的要求,即所谓的“―,―”。(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回答)

(4)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写出古诗文中与传统

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

(5)请写出杜甫在《秦州杂诗(七)》中描写古秦州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的两句诗。

(6)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

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完成11―15题(15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

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

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1分)

12.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

13.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3分)

14.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3分)

15.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3分)

16.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3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D?D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F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舍其文轩 (2)臣之妻私臣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荆之地方五千里 王之蔽甚矣 ..

B.今有人于此 皆朝于齐 ..

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

D.子墨子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结合选文,说说墨子的论辩技巧成功在哪里?(3分)

21.齐国朝政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分)

三、写作(40分)

22.题目:1. 碰撞

2. 语文的魅力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B卷(50分)

四、古诗文欣赏(1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23-24题。(4分)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②眠似听朝鸡③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④。

【注释】①这首词是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④邯郸道:《枕中记》(唐)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2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起首二句的“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显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B.“茅屋数间窗窈窕”中,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尘不到”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尘”即实指“尘土”。

C.“午枕觉来闻语鸟”和“欹眠”句,写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

D.“忽忆故人今总老”二句,反衬自己已老,而今只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黄粱幻梦。

24.关于这首词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人描写了隐居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自己晚年生活的困窘,表达了一种伤怀之感。

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追求平静生活的意趣志向。

C.作者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足见其“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 D.全词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

(二)阅读下面节选自《宋史》之文言文,完成第25—28题。(共8分)

刘清之,字子澄,临江人,甘贫力学,博极书传。调万安县丞,时江右大侵①,郡檄视旱,徒步阡陌,亲与民接,凡所蠲②除,具得其实。州议减常平米直③,清之曰:“此惠不过三十里内耳,外乡远民势岂能来?老幼疾患之人必有馁④死者。今有粟之家闭不肯粜⑤,实窥伺攘夺者众也。在我有政,则大家得钱,细民得米,两适其便。”乃请均境内之地为八,俾⑥有粟者分振⑦其乡,官为主之。规画防闲⑧,民甚赖之。

【注释】①江右大侵:江西又称江右;大侵:古代称荒年。②蠲(juān):除去。③常平米直:古时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买入,谷贵时减价卖出,以稳定米价。直,价值,价格。④馁(něi):饿。⑤粜(tiào):卖米。⑥俾(bǐ):使。⑦振:同“赈”,救济。⑧规画防闲:谋划和防范。

25.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乃 请 均 境 内 之 地 为 八

A. 乃 请 均 境 内/之 地 为 八 B. 乃 请 均 境 内 之 地/ 为 八

C. 乃/请 均 境 内 之 地 为 八 D. 乃 请/均 境 内 之 地 为 八

26.翻译“此惠不过三十里内耳”的意思。

27.找出选文中表明刘清之设想的赈济灾民的最终结果的句子。

28.从选文中能看出刘清之在为官方面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五、课外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

篇五: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全卷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 )

A.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

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们胸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B.市委市政府强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

(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C.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

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天分高,智力强) ..

D.益阳市政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坚持阳光操作,仅55天就完成了本项工程的..

征迁工作,(这里指公开的,在群众监督下进行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

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

D.刘翔在2012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轻松....

夺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监管部门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非法使用地沟油的现象不再反弹。

B.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C.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

D. 预防甲型H7N9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

“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

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

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

“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对偶)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

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排比)

C.天边几颗调皮的星星,时隐时现,似乎在不知疲倦地和月亮捉着迷藏。(拟

人)

D.看着眼前的木槿,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半截了,还开花!土埋

半截了,还开花!(反复)

7.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

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他又为后

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陈涉世家》出自《左传》,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

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

散文集,我们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

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

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诠释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

师米开朗琪

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

强奋斗的精

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9.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5)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就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

(6)《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人生志向、品格的句子是————————,———

—--。

(7)“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

对亲人的怀念与祝福,白居易《望月有感》中——————,—————

—则表现了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8)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10—15题(15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

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

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

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

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

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

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

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

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

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1分)

——————————————————————————————

11.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

——————————————————————————————

12.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任选

一词加以赏析。(3分)

—————————————————————————————————

———

13.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3分)

—————————————————————————————————

14.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3分)

——————————————————————————————

15.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

举例说明。

(3分)

————————————————————————————————

———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

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

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

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公输》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舍其文轩( ) 臣之妻私臣 ( )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荆之地方五千里 王之蔽甚矣 ..

B、今有人于此 皆朝于齐 ..

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

D、子墨子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19.结合选文,说说墨子的论辩技巧成功在哪里?(3分)

—————————————————————————————————

20.齐国朝政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分)

—————————————————————————————————

三.写作(40分)

21.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以“生活因 (奋斗、乐观、宽容??)而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2)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

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明

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

请以“拥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B卷(50分)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2.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1)(2)题。 (4

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2分)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漂泊无定的杨花、啼鸣凄厉的子规的描写了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的景象。

B. “过五溪”写出了朋友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C.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

和关心。

D.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真切的关怀。

23.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完成第(1)(2)题。(6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时值安史之乱。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3分)

——————————————————————————————

——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