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荷叶伞》评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7:50 字数作文
《荷叶伞》评课稿字数作文

篇一:荷叶伞评课

周老师的这节课以随文识字、朗读指导为重点。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上,周老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教学“伞”字时,让学生分析字形,加强了生字的记忆;在学习“翠绿”一词时,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好处,并引导学生还可以说翠绿的什么,这样不但加深了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有猜谜语、做动作等多种识字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都很高。

其次,周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孩子的朗读训练。由于农村的孩子从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说话、朗读时夹带着许多地方口音。在这时,周老师一一给孩子指正,帮孩子正确朗读。

此外,本节课从始至终,课堂气氛都很活跃,这一点离不开周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无论孩子回答的是否正确,发言是否积极,勇敢还是胆怯的孩子,周老师总是微笑地面对,耐心地指导,热情地鼓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们感到亲切,慢慢地孩子的胆怯消失了,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越来越高涨。

《荷叶伞》一课是篇充满爱意、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整篇文章处处都渗透着关爱他人、回报他人之心。休完产假后第一次有幸听到我校唐秀英老师讲授的《荷叶伞》一课,似乎又一次回到了去年教学一年级的情景。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首先唐老师用谜语导入新课,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进入学习课文的状态。随后,教师板书课题,在这个环节中唐老师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老师板书,学生书空),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生字,同时又不会使学生显得无所事事。

然后初读课文,巩固生字。在这一环节中,首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是:在学生读课文时,唐老师适时提醒孩子的读书姿势和倾听习惯。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年级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

接着是细读课文,学习全文。在这个环节中,唐老师重点侧重在朗读课文上,例如:“荷叶姐姐像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里。”指导学生读出荷叶姐姐的美来,引导孩子闭上眼睛来想象。重点讲解了小青蛙、蜻蜓、小鱼是如何来到荷叶姐姐身边的,并让学生自己来用行动演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跳、飞、游”这三个动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俗话说,任何事都没有完美的。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认为唐老师,在四十分中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在授课中,能够在启发学生发

散思维的方面再深入挖掘会更好,例如:还可以问学生“除了这三个小动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到荷叶姐姐的伞下呢?”我想,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也许这样的问题更会碰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1、利用优美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荷叶图,翠绿的荷叶,晶莹的水珠给学生带入了美妙的池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达到了极点,发言积极踊跃,接着带着激情自然地导入了本课。

之后,在讲述课文的过程中,我又播入了精心制作的Flash动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把学生一起带入了雨中,带入了课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2、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荷叶伞》评课稿)

课文中,有一段是写“小青蛙、小蜻蜓、小鱼”三种小动物采用不同的动作躲到荷叶姐姐的伞下。其中动词“游、飞、跳”是重点词语。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体会到小动物们的动作,我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我找了两组“演员”到台前进行了表演,学生一下子就把情绪提高到了极点,对小动物们的动作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不同的动词:游过来、飞过去、跳过来,使我们的语文课生机勃勃。

3、尊重学生,提倡创新精神

在讲课中,我设计了“还有哪些小动物可能躲到荷叶姐姐的伞下?”、“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你想对荷叶姐姐说什么?”等开放生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畅所欲言,丰富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思维。

4、注重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我在开始设计了师生比赛过关的游戏,以往都是学生之间比赛,这次我也与学生一起参加比赛,和他们分享快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上课纪律也非常好,之后,我又参与学生的读课文,分享劳动成果,充分拉近了师生距离。

不足之处:

1、个别词语没有理解到位

如,文中的小动物是一条小鱼,一群蜻蜓、一只青蛙,在学生表演的时候,我找的是一位学生表演小蜻蜓,没有让学生把一只与一群作比较,是一个漏洞。

2、文中的省略号没有点到

当学生说到在荷叶姐姐的伞下躲雨的小动物还可能有蝴蝶、小乌龟、小蝌蚪等时,应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书中都写了吗?”“用了一个什么号?”让学生懂得省略号在此的意义。

3、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自然段处理得有些仓促。

荷叶伞》教学反思

《荷叶伞》一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它带给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是无尽的。尤其是孩子们那入情入境的课本剧表演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实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教师是学生的首席,参与,引导,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现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仅

以此共勉。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演兴趣。在教学《荷叶伞》时教师创设情境,用情境渲染法,让学生入情入境,自己感悟。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出示一把绿色的雨伞,我问学生:“这篇课文中的每个人物都这么可爱,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课本剧?”我的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好,下面我们就用这把漂亮的雨伞作道具,表演课本剧。”首先我们进行分组排练,请同学看具体要求:仔细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角色,想象你的动作表情。例如:小蜻蜓是怎么躲在荷叶下的?它可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大屏幕出示要求)学生兴奋极了,纷纷自由结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还带上自做的头饰,投入到排练中。此时已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二、尊重学生,提倡创新精神。在巡视指导时,韩旭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不想演课文中的小动物,我有小乌龟的头饰,我想演小乌龟。”他把一个漂亮的小乌龟头饰举到我眼前,我眼睛为之一亮,欣喜地接过小乌龟头饰赞叹道:“啊,多可爱的小乌龟呀,韩旭小朋友的想法很有创新,你想想小乌龟是怎样来到荷叶伞下的?”边说边亲切地把头饰戴在韩旭的头上,韩旭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创作表演了。于是我启发同学们想一想,还可能有哪些小动物来到荷叶伞下躲雨呢?老师的肯定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打开了想象的闸门,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小蝌蚪、小乌龟、蜜蜂、蝴蝶纷纷来到了荷叶伞下,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乐趣,丰富了课

文内容,拓展了学生思维。

三、关注差异,培养学生自信。当我走到教室后排时,发现这一组同学各个沉默不语,我一看,原来他们几个平时普遍胆小,不爱发言。我真诚地对他们说:“我可以加入你们组吗?”几个孩子高兴极了。我又问:“你们希望我演谁?”“荷叶姐姐!”他们异口同声。我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么们给我这个机会。那谁演美丽的小蜻蜓?” “我!”景兴港选择了角色,接着,王帅演青蛙,李男演小鱼,王珊读旁白。我非常投入的扮演我的角色,伸展双臂,优美的旋转,表现荷叶姐姐为别人遮风挡雨,不怕自己淋湿的奉献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了,李男夹紧双臂,在身体两侧摆动着小手做小鱼游过来,景兴港张开“翅膀”飞过来,王帅做小青蛙的样子跳过来。我关切地问:“你们冷吗?”这个说:“不冷,谢谢荷叶姐姐。”那个说:“荷叶姐姐,你真好!”他们幸福的偎依在我身旁,感受着荷叶姐姐

的温暖,也感受着老师的爱。

当然在全班汇报表演中,各组表演惟妙惟肖,朗读绘声绘色。我们组的演出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正是教师的参与,引导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增强了自信,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享受语文的快乐。表演的同时,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不同的动词:游过来、飞过去、跳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小乌龟爬过来,蝴蝶飞过来,小蜜蜂划着花瓣船飘过来等等。学生亲身感受了躲在荷叶姐姐的伞下是多么幸福,温暖,快乐!发自内心的表达着对荷叶姐姐的感激之情,一句句话语真令人感动,

我们的孩子是何等的聪明、可爱呀!

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而是把学习的结论与学习的过程结合起来,营造宽松的氛围,尊重学生,赞赏学生,真诚与学生合作,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指导每一个学生去把握,去调控,去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更好的发展创新“会

学”的能力及优良品质。

篇二:《乌鸦喝水》评课稿

《乌鸦喝水》评课稿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有机结合进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近日,林诗维老师执教的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便做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紧凑合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兼顾,从而使这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低年级生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林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林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林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生就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吴老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学生记起来十分方便,且不太会搞错。

二、抓关键词理解感悟

林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采用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处”一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这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方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到了乌鸦找水的辛劳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导学生用“到处”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用。

三、注重进行朗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林老师带着孩子们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一节。第一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却又喝不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读文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篇三:《变色花》评课稿

《变色花》评课稿

吴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生疑——制作紫甘蓝水——探秘——再变——应用。从整体上看,是纸花这条主线穿插始终。

吴老师首先以纸花为道具进行魔术式导入,白花白叶变成红花绿叶现象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猜测纸花为什么变色,老师现场制作紫甘蓝汁。紫甘蓝汁制好后,学生会很激动地想去和老师一样体验奇迹时刻。可就在学生实验后,发现自己的有一朵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另一朵并没有成红花绿叶。学生的好奇心再一次被纸花勾起:这两朵纸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采取看、闻的方法探究两朵花的不同。于是进入到下一个重点环节到探究纸花变色的原因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能保持着学习热情。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明白了纸花变色的原因,同时知道了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领略到科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后面的生活中酸碱性物质的检验又正好满足了它们的探究愿望,让学生学会了辨别身边物质的酸碱性的方法,修正和确定了自己原有的猜想。吴老师在所检验的物质中放了盐水来检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可以自然地引出了另一个概念:中性物质。之后通过思考实验中紫甘蓝水有什么作用,引出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引出也非常自然。科学知识注重学以致用,吴老师最后环节的酸碱性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让学生明白了解物质酸碱性是如此重要。

总的来说,吴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非常流畅,能注意到细节。实验材料准备充分,发放器材的时机恰当,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很好地呈现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三维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她在这节课中三维目标都能很好地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我认为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真的。

篇四:《反比例》评课稿

《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以学生发展为主,创造性使用教材 ”

《反比例》评课稿

陕西省神木县第四小学 王香爱 因为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它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又为中学数学的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历来都是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内容。但经过谢军老师上完这堂课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准确抓住反比例的意义。

首谢王老师这节课的导入采取联系旧知,抓住概念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渗透重点难点,为引出概念打下伏笔,减轻学生理解概念的困难程

度,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轻松有效。本节课《成反比例的量》中重点和难点都是学生理解“成反比例”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得出要从研究数量关系入手,实质上是对数量之间关系一种新的定义,一种新的内在揭示。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反复强调过,本节课的教学从已学过的正比例的量着手,让学生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忽然教学方向一转,直接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如果王老师能够引申一道成反比例的题型,让学生去思考,从而在揭示课题,感觉可能会让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一定的激发作用。

在随即的教学环节中,谢老师不仅能够较好的将概念落实到实处,而且让学生采取了不多的学习方式,有独立思考,也有总结归纳,更有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既让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不过整堂课来讲,学生

的参与并不算积极,而王老师点名的学生人数也实在有限,可能也和学生的自身水平有关。最后的环节,谢老师很好的将已学知识和新学知识进行了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正反比例量的异同,学生也比较准确的将老师预设的结果一一展现,达到了谢老师的教学目的。

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

1、教学预设与生成该如何平衡感觉整节课教师对学生太过于扶了,如果能够更放一些,教学效果会更好。而且如果都是教师的预设,生成的成分很少,这样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2、在练习巩固中应该要抓住判断的三要素:(1)两种量是否相关联;

(2)这两种量是不是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3)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总的来说,谢老师上课教学仪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明确,教学过程流畅,虽然也有不少细节的疏忽之处,但整堂课的教学还是很成功的。

篇五:《g k h》评课稿--李艳

《g k h》听课及评课稿

授课人:吴慧波

评课者:李艳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图。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湖边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g、k、h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美丽的湖边画荷花,小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在图中相应的画面旁边出现了三个词:荷花、哥哥、弟弟。 学习目标

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重点:g、k、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

难点: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我们现在又要畅游拼音王国了,去认识三位新朋友g k h,拼音王国的大门马上就要打开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

二、学习g、k、h:

(一)自主学习字母的音、形

1、出示带字母的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图片后,结对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2、分享发现的秘密:

引导法:把鸽子的鸽读的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g的发音。

学生自学发现k h的发音。

[评: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字母的发音方法

1、 触摸喉咙、嘴唇,感受发音时发音部位的变化。(小组合作完讨论变化)

2、 小组成员汇报:按不同的字母发音部位变化不同,呼气大小也不同。

3、 游戏(摘苹果):拼读字母、拼音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的天性,在这里让学生动手实践、游戏拼读,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到的声母g、k、h在游戏中进行熟练拼读]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发现字母宝宝在四线三个中的位置。

2、师范写、讲解。

3、生描红、仿写。

三、复习巩固:

“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四、拓展延伸:

1、编儿歌

2、小老师领读

[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

总评: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亮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吴老师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吴老师就将学生带入到拼音王国中,用童趣的语言引出g、k、h,将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自己动手感觉发音部位的变化、“摘苹果”认读字母、让学生编编顺口溜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浓浓的。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

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地显露出来。

四、指导书写层次清楚,有助于学生识记。

吴老师指导一看笔顺二看位置,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再范写,再自己在书上描红仿写。层次清楚,学生也学会了写拼音的方法。

五、关注全体,因材施教。

吴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关注学困生,指出读得不准的读音,对于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做到了个别指导,因势利导,耐心细心。

教学建议:

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很成功的拼音教学,如果在时间上能整体把控,设计环节会更好的呈现出来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