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蝶恋花,春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26:10 体裁作文
《蝶恋花,春景》体裁作文

篇一:10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晨诵教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古诗

2. 更深入体会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轼婉约的诗词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开启诗

二、 复习诗《惠州一绝》

三、 学习新诗

1. 播放课件,教师示范读。

2. 学生试读,读准字音

3. 出示停顿,学生齐读,读出诗歌韵律。

四、指导朗诵

1、读了这首诗歌,读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感受:你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具体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你准备怎样用朗读来表达出来?

3、指名读,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齐读。

5、自由读。

6、出示课件资料,介绍诗歌背景知识,学生加深理解。

6、“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都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这些经典诗句。

三、拓展延伸

苏轼往往被称为豪放派作家。他的代表作《赤壁怀古》就能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只需要你拿来一读,就能明显感受到两首诗歌的不同风格。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1. 学生练读

2. 学生齐读。

四、 总结作业

希望同学们课下通过更多的资料来了解苏轼,能更深刻的走近苏轼。背诵这两首诗歌。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篇二:《破阵子·春景》《蝶恋花》-教师版 - 副本 - 副本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教师版)

课时:2 编号:02 主编:赵淑英 朱乾锋

《破阵子·春景》《蝶恋花》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学习《破阵子·春景》借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质朴写法;学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景、抒情的方法及运用叠字之美。

3、领会晏殊所抒发的闲情逸致;领会欧阳修通过“闺情”题材,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激之情。

课前预习

一、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辞海》1989年版)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2.婉约派四大旗帜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二、文体文化知识

晏殊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写女性情感和闲愁为主。《破阵子*春景》是他的代表作。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三、基础知识

1、字音辨析

(1)碧苔 (2)踏莎行 (3)征辔 (4)危阑

(5)游冶 (6)雨横风狂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采桑径里逢迎( ) 元是今朝斗草赢( )

楼高莫近危阑倚( )雨横风狂三月暮( )

3、名句填充

池上碧苔三四点, 。

离愁渐远渐无穷, 。

平芜尽处是春山, 。

泪眼问花花不语, 。 四、初识文本

1、请说出北宋前期几个著名的词人及其词作特点。

见专题概要

2、《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分别表达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要点:《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

课堂学习案

第一课时《破阵子·春景》

一、初读词作,了解大意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后,清明节在望。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的清水,树叶底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叫。只见那柳絮在漫长的春日里四处飘飞。

在采桑路上邂逅娇笑着地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春晓美梦,原来是今朝和同伴们斗草得胜的吉兆,不由得脸上生笑。 二、再读诗歌,整体把握

1.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 春光融融、生机盎然、清新明快、闲情雅趣

组成了一幅春暖花开、燕语莺声的美丽春景。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春光融融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欢愉之情。

2. 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

朝气蓬勃、天真活泼、纯洁无暇的, 充满青春的欢乐气息的少女形象。

3.试分析本词中景物与人物的关系?

以秀美明丽的春景烘托青春活力的少女

三、赏析

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写景有什么特点?

碧苔,是静物;黄鹂,是动物。动静结合,“三四点”“一两声”看似实写,实为虚写,虚实相生,很好地传达出了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春天景致。

“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致。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2.下片在塑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白描手法,没有细致动作、色彩等工笔描写,选取相逢、疑怪、斗草、笑等几个典型动作,从神态(笑:巧笑→笑从双脸生) 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场面(斗草)几个方面表现了女孩活泼天真的个性。

虚实结合手法:实写少女在路上相遇;虚写春梦和斗草的游戏,展示了少女纯洁的心灵,洋溢着一种欢乐地气氛。

《蝶恋花 春景》

四、背诵

第二课时

《蝶恋花》

一、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1.根据注释,加上合理的想象,把词作翻译成现代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的寻欢作乐的地方,他们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章台路。 春天将过去,下了狂风大作的三月雨,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往春意。泪眼汪汪问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花儿默默不语,只有纷乱的落花,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二、再读诗歌,整体把握

1.

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幽居深院的因伤春及怀人而充满哀怨的少妇形象。

三、赏析:

(1)鉴赏“深”、“堆”二字。

【参考答案】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堆”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2)这三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参考答案】庭院深深,但有多深远呢?远处是茂密朦胧的层层杨柳,近处是重重密遮的帘幕,构成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

居处的幽深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着一“怨”字。

【参考答案】“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 着一“恨”字。

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参考答案】在猛烈的风雨之中,春天将去,一天又逝,黄昏时独自掩门,人既未归,又无计留春,将无限的孤独凄凉和红颜易逝的凄苦表达得深沉感人。

着一“伤”字。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参考答案】采用层层深入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第一层,女主人公因伤春孤寂、被冷落而落泪。第二层,因落泪而问花。女主人公已将花已幻化为人,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和倾诉,想要获得安慰。第三层,花儿缄默无言,不予应答。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弃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的另一边去,与章台的那个男子一样,都对她报以冷漠!此句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充分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凄苦无告之情。

着一“苦”字。

四、【课堂小结】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五、背诵

篇三:蝶恋花·春景 下阕赏析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此处用隐显手法,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扩展了“显”的意境。

“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但“情 ”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人生际遇而烦恼,可以说是“无情”。

下阙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中不得排解的心绪。

从“墙里秋千墙外道”直至结尾,词义流走,一气呵成。修辞上用“顶针格”。词律上,《蝶恋花》本是双叠,上下阙各四仄韵,字数相同,节奏相等。

篇四:《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学生版 - 副本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课时:2 编号:02 主编:赵淑英 朱乾锋

《破阵子·春景》《蝶恋花》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2、学习《破阵子·春景》借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质朴写法;学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景、抒情的方法及运用叠字之美。

3、领会晏殊所抒发的闲情逸致;领会欧阳修通过“闺情”题材,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激之情。

课前预习

一、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辞海》1989年版)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2.婉约派四大旗帜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二、文体文化知识

晏殊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写女性情感和闲愁为主。《破阵子*春景》是他的代表作。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三、基础知识

1、字音辨析

(1)碧苔 (2)踏莎行 (3)征辔 (4)危阑

(5)游冶 (6)雨横风狂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采桑径里逢迎( ) 元是今朝斗草赢( )

楼高莫近危阑倚( )雨横风狂三月暮( )

3、名句填充

池上碧苔三四点, 。

离愁渐远渐无穷, 。

平芜尽处是春山, 。

泪眼问花花不语, 。

四、初识文本

1、请说出北宋前期几个著名的词人及其词作特点。

课堂学习案

第一课时《破阵子·春景》

一、初读词作,了解大意

二、再读诗歌,整体把握

1.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 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

3.试分析本词中景物与人物的关系?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三、赏析

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写景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在塑造少女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四、背诵

第二课时

《蝶恋花》

一、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1.根据注释,加上合理的想象,把词作翻译成现代文。

二、再读诗歌,整体把握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三、赏析:

(1)鉴赏“深”、“堆”二字。

(2)这三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四、【课堂小结】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五、背诵

篇五:蝶恋花 春景 苏轼

24 文史知识 2015.2

人怕出名,句子也怕出名;出名的 人常被流言蜚语中伤,千古传诵的好 句子也往往受到“以今度古 ”的误解。 误解的关键在于违背常识,与别解、臆 解、新解等不能混为一谈。在不违背常 识、常理的前提下,读者自可有“六经 注我”式的创造性阐释,这也正是古诗 词的魅力所在。遥想王国维先生当年书 写事业学问“三境界”时,宋人小词名 句纷纷奔凑笔下,那种悠游惬意之感, 委实令后人欣羡。

常识的违背需引起警惕,尤其是一 再出现在正规的鉴赏文章中。笔者之所 以不得不对苏东坡这一名句费点口舌,是 因为又一次读到鉴赏文章中的误解。这 篇鉴赏文章刊登在《文史知识》2013 年 第2期(《离而不舍的深情眷恋——苏轼 〈蝶恋花·春景〉》),文笔优美,赏析 细腻,只是对“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句 理解有误。为便于辨析,先将原文部分 转录于下:

“天涯”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作者 有眼前所见的漫天飞絮和遍地芳草,不 禁联想到,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 节,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各个角落,都 会是芳草遍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是在一个暮春季节离开京城

的,虽然此刻百花残败,但果实新结,紫 燕轻飞,依然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表明了作者的乐 观精神和对同仁们品质操守的肯定。海 角天涯,大漠穷荒,无论身处何地,作者 深信这些与自己同时被贬离京的朋友们 都会同自己一样,保持自身品质的高洁, 将芳草的清香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天涯何处无芳草”正解

——也说苏轼《蝶恋花·春景》 撰文/韩立平

诗文欣赏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