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太平天国人物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34:37 字数作文
太平天国人物关系字数作文

篇一:《太平天国》人物谱

《大平天国》人物众多,为方便观众欣赏,现简要介绍其主要人物如下: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金田起义就是在韦家祠堂宣布的。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4年后,这场气势磅礴、震惊世界的农民革命战争失败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的歌曲——“能共那苦中苦,难共那甜中甜;能过那生生死死般般险,难过那花花绿绿重重关;不问那千秋大业为何毁一旦,只叹那

剑上血还是那么成,风中泪还是那么酸”——非常贴切地道出了太平天国的衰亡之一:其领导人物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衰亡。

一、贪图享受

常言说,身正为范。一个人只有严以律已,才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贪图享受,这个人就会沿着下坡路走向洼地,甚至迈进深渊。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贪图享受,丧失了进取心。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则在他的金龙殿里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相当排场的。据说,洪秀全曾经拥有88个后妃,其数量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72后妃。太平军进入了天京,大兴土木,不少王府、将宅非常豪华,并且上下争奢赛富,竞相大搞华丽排场,连基层管辖25人的“两司马”也要乘4人抬的黑轿。东王杨秀清每次出行要乘48人抬的大黄轿,夏日轿下设玻璃注水养金鱼的水轿,每次出行时前后仪仗数里,像赛会一般。正是因为太平军上上下下抵挡不住贪图享受的欲望,从而导致了百万大军转瞬之间冰消瓦解,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二、骄傲专横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一个人如果取得了很大的功绩,那么他应该谦虚谨慎,这样会使他更上一层楼,会使他保一份平安。然而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物不采取这种正确态度,他们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飘飘然起来,昏昏然起来,不仅骄傲自大,而且专横跋扈,这样,他们就因这种性格缺陷绊脚而栽跟头。东工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建立过程中,显示了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但在革命成果取得的同时,他开始自恃功高,日渐专横起来。他对太平军将士随意处死,连许多王侯包括北王韦昌辉等人,也都受过他的杖责。1856年8月,清军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被打垮,太平天国的前景更加广阔,杨秀清乘机扩权,逼迫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对此,洪秀全表面上答应,暗中密令在江西的韦昌辉等人,迅速返回天京“救驾”。9月的一日,韦昌辉率心腹部队三千多人深夜赶到天京,迅速包围了东王府,大开杀戒,除杨秀清及其亲属外,还有两万多将士惨遭杀害。自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以后,开始转向衰退。杨秀清的被杀,是与他居功做校有关系的。

三、虚伪猜忌

俗语说:“巧伪不如拙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诚待人者的影响力是很强的,得到的收益也是很大的。与此相反,虚伪猜忌者,虽然自认为非常聪明,但却常常被聪明所误,因为与其交往对方得不到信任,自然也就不会与其倾心而交。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后,革命初期那种“寝食必俱,情同骨肉”的作风没有了,出现了“彼此暌隔,

猜忌日生”的局面。洪秀全杀了杨秀清、韦昌辉后对石达开也有猜忌,他一方面对石达开礼遇有加,赋予其在天京主持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又对其加以防范,封他的两个哥哥为王,对其牵制。这种虚伪做法,使得石达开感到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觉得在天京大展宏图之路已被阻绝,他对洪秀全不能以心换心而伤感不已,于是在1857年6月,负气离开天京,带走了十余万精锐部队。在太平军将领的眼中,石达开是个知书达礼、疏财仗义、居心仁厚、才能卓越的统帅,可是洪秀全没有给他应有的待人态度,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加大,形势逆转急下。石达开的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短短几个月后,清军乘机反扑,重建了江北、江南大营,围困住了天京。

四、心胸狭小

苏三娘是个俊美的太平女将,洪秀全想纳其为妃,可是苏三娘倾情于太平勇将罗大纲,洪秀全很不是个滋味。虽然罗大纲战绩显赫,功不可没,可是洪秀全就是没给他应有的官阶。从这件事上,众将领都意识到了洪秀全心里有一杆不公平的秤,这都是因为罗大钢的恋人苏三娘而起。将领们为洪秀全的心胸狭小而不满。

五、一意孤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应该改掉。石达开负气离开天京,振臂一呼,带走了十余万太平军将士,去了云、贵、川等省份另辟新天地。由于孤军作战,没有根据地,虽然多次击败清军,但支撑日渐困难,将士们越打越少。到后来,连他最亲近的部将信心也开始动摇了。他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石达开领导的道路是错误的,于是苦苦相谏。面对众将的多次劝说,石达开就是抹不下面子,不但不肯回归天朝,而且言明至死不会回头。 永安封五王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后期重要的王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杨秀清,称九千岁。

杨秀清是太平军由广西进攻至南京的实际指挥者,战功显赫。杨秀清有节制天王外其他各王之权。而且由于可以“天父下凡附体上身”,“代天父传言”,在神权上他的地位更高于天王。后因居功骄横与洪秀全矛盾渐剧。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少理政事,大权落在杨的手上。杨每每以天父上身,训斥以至要庭杖洪秀全;最终使得洪秀全指使领兵在外的韦昌辉、石达开等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全家,称天京事变。事后洪秀全追念杨秀清的功绩,将其忌日定为“东王升天节”。

萧朝贵(约1820年—1852年),壮族。太平天国中天王洪秀全所封之五王所之一,萧朝贵被封为西王,称八千岁。萧朝贵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重要领袖,每以“天兄下凡附体上身”感化将士,是金田起义核心领导人之一。 1852年9月攻长沙时被清军炮火击中,重伤不治。萧朝贵的妻子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

冯云山(1822年~1852年),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中天王洪秀全所封之五王所之一,南王就是冯云山,称七千岁。冯云山是洪秀全最早的支持者,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起初即在紫荆、金田一带传教。1852年4月太平军攻全州时被清兵炮火所伤,失救致死。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又名韦正,广西桂平人。是太平天国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天王洪秀全所封之五王中的北王就是韦昌辉,称六千岁。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领兵杀东王杨秀清及其部属,再欲杀石达开未果。后韦昌辉叛变攻打天王府,最终败于忠于天王的将士及东王馀众。北王韦昌辉死于乱军之中。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别名亚达,外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首封之五王之一,为翼王,称五千岁。

石达开早年在家务农,后加入拜上帝会,称天父第七子。1851年拜上帝会于金田起兵后,领左军主将。同年12月,在永安被封为翼王。其后屡立战功。1855年1月,在鄱阳湖大破湘军水师。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在天京奉洪秀全命辅政。后因洪氏兄弟揽权,知道自己在天京并无立足之地,于1857年潜逃出走到安庆,一路太平军相从者如云。后来石达开领兵到江西,1858年经浙江到福建,1859年分兵入湖南及广东再到广西,1860年率十万之众,北上过湘西,入川东,并在1863年攻下贵州遵义。1863年5月,石达开的太平军到达大渡河边。当地土司千户王应元拆桥防河。太平军在紫打地进退无路。6月13日,石达开向清军请降以救全军。于6月25日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石达开被认为是太平天国将领中最富有谋略的人。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则赞其为“绝代英物”。

洪仁玕(1822年-1864年)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天京事变后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洪仁玕是洪秀全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教最先的信徒之一(另一人为冯云山)。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洪仁玕在广东未有参与。1852年洪到香港,认识瑞典籍传教士韩山文。次年在广东受洗。1854年曾到上海,欲到天京而未果。后来回到香港,成为伦敦布道会传道人,并学习西方事物。

1859年3月,洪仁玕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终于到达天京。洪秀全见面后得知洪仁玕曾学习西方事物,大喜,封为军师、干王,让他总理天国朝政。不过天朝其他干部对洪仁玕未立吋功而封王感到不服,洪秀全于是亦封其他众人为王。

洪仁玕据他在香港及上海多年所见所学的西方知识,提出《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长远发展的纲领。《资政新篇》除了有政治上团结领导的主张外,在经济上更提出要学习西方:兴商业,办银行,建设铁路、开圹、办邮政;而且还提出要有保护人身的司法制度、办报纸传递讯息、监督政府等等。外交上,新篇提出放弃万方来朝的幻想,向西方开放,双方平等对待。《资政新篇》的内容基本上包涵各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要素,在某程度上比日后满清的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更为全面及彻底。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过《资政新篇》后,亦称“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不过洪仁玕在1861年初即开始失势,权力被削弱。而太平天国当时的客观环境亦没有机会让他认真推行新篇内的主张。至终《资政新篇》仍是纸上谈兵。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封英王。14岁参加金田起义。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太平天国忠王,在天京事变后同陈玉成一起成为军事方面主要统帅。主持第二次击破清朝设立在天京附近的江南大营。天京攻陷之后,带领幼天王突围,失散后被捕,后写下万言自首书,被杀。

篇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

重,中国的民族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各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感

到迷茫,不断进行着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先后出现了农

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以及辛亥革命。这些运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是这一次次的

探索与失败确是为国家的出路提供了借鉴,让人们跟清晰地认识

到中国必须走的道路。而最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有着

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851年,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爆发了。这就是从太平

天国运动。她从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

定都天京。正是建立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1864年天京沦

陷结束,历时13年。

如果对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进行评价,那么既要看到农民战争

自身的弱点,也要看到这场运动为历史为社会所提供的新东西。太平

天国的许多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和历次农民战争所不同的是它提出了《天朝

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自己的纲领。这个纲领基本上没有实

行。但在革命进程中,它却是当作一种理想被提出来的,曾经对太平

天国运动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并且为历史提供了新的东西,是可贵

的。太平天国的另一个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

的主张,如鼓励兴舟辑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

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其进步

意义十分明显。

第二,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中国

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初期。他们则把予头直指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

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给清王朝以深重的打击。

至于反对帝国主义,太平天国的旗帜也是很鲜明的。1862年有个外

国侵略者来到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

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

成之后,引鬼入邦。”太平天国的反帝反封建,在近代中国起了开启作

用,是应当给予充分重视的。

第三,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皆通商。由于鸦片战

争的失败,鸦片输入成为合法,在中国许多地区鸦片泛滥成灾。因此,

对鸦片输入的态度,成为外交上是否独立自主的试金石。太平天国的

英雄们对鸦片输入的态度是很强硬的。在和外国人的往来方面,太平

天国的政策则十分灵活,他们积极主张和外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杨秀清便向英人表示,在太平天国辖区里做

生意,可以“自由出入,随意进退”。外国人或“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

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第四,太平天国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

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

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後,全国兵权、财

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裏,造成

晚清中央政府无权、各省总督巡抚专政的局面。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

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

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所以武昌起义,全国响

应,太平天国不仅是直接影响了辛亥革命,而且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

路。 太平天国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雄气概和爱

国主义精神,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

图,使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他们决不可能直接统治如

此英勇坚强的中国人民,从而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太平天

国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在十九世纪中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

各国进行侵略的时候,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潮,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这次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洪峰,它推

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

争。

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却失败了。总所周知,一场战争的胜负,很

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战争指挥者的决策与谋略。后期的太平天国领导者

们在军事上的失误使得整个起义运动失败已成为必然,而领导者们在

政治上所犯的错误,极大的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步伐。

第一,没有能统筹全局和团结一致的坚强领导核心。太平天国

起义初期,虽然形成了一个以洪秀全为首的六王领导核心,但内部存

在着广东、广西等派别和较为明显的宗教迷信色彩。建都金陵后,太

平天国的领导者之间不仅宗派情绪有所发展,而且迅速滋长了享乐腐

化思想,他们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并实行严格的阶级制度,

愈来愈脱离民众。加上太平天国强制推行一些违背民意的措施,例如在首都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凡此种种皆不得民心。 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利,最后引致领导集团的分裂。1856年秋,正当太平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挑战洪秀全的地位,引致洪秀全下密诏诛杨,触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二万余人被杀,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后来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疑和有意迫害,带领大军出走, 天京内讧以前,洪秀全未能善处矛盾,事后又没有正确汲取教训。他不是大胆地选拔和重用有威望有才能的将领,组成新的领导核心;相反,却增加了疑忌心和宗派情绪,开始搞家天下。石达开被迫出走以后,天京的军政大权操于洪氏家族手中,引起不少将领的埋怨和不满。到了晚期,洪秀全不得不依靠陈玉成、李秀成等有作为的年轻将领支撑危局,但对他们同样不是真心信任,竟滥封诸王,致使陈、李不能发挥统一指挥的作用,结果助长了分散主义,甚至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没有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有权威的领导中枢,对前线也就不能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调度。清军则相反,由开始时的多头指挥逐渐改变为由曾国藩集中统一指挥。这是太平军

在后期战争中经常失利,并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未能制定一套适合时宜的政策和策略。洪秀全等用拜上帝

教的形式,创立了一套以朴素的平等思想为内容的农民革命理论,对于发动农民群众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硬要人们只拜“独一真神”——上帝,企图用在中国社会中没有群众基础的外来的宗教迷信代替旧有的宗教习惯,不仅一般群众难于接受,而且造成了与以中国

社会旧有宗教为号召的其它各种起义组织的隔阂。当时,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全国掀起了革命的高潮,但是太平天国基本上没有能把各地的起义武装团结起来,形成广泛的革命的大联合。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反对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思想和文化,对于解放农民的思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自身却不能冲破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罗网,在建都金陵以后,竟将封建等级和世袭制度以及“三纲五常”等与神权相结合,作为巩固其政权的工具,结果日益走向封建化,并愈来愈严重地脱离了群众。

第三, 太平天国未能争取外国支持,后期清军却得到洋人支援,形势此消彼长。西方国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相差甚远,实为异端。太平天国又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入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后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 李秀成进攻上海失败,导致战局更为不利。 天王洪秀全后期不肯放弃天京,不肯转移至外国列强不能深入的内陆地区发展。 太平天国连年战争及其内部的统治,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失,使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繁华之地繁华不再,江苏、浙江两地人口锐减,太平天国再也无法得到人民支持。

第四,不善于招贤纳士,缺少谋士。洪秀全等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中,有的虽有一定的文化,但毕竟阅历不深,知识有限,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都知之不多,缺乏全面地分析形势和制定正确的政策与策略的能力。但只要他们能象历史上某些起义领袖那样,广招贤士,虚心求教,是可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领导经验不足的。可惜,太平天国的

篇三: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组长:李钟杰 组员: 杨磊 梁杰英

摘要:太平天国,是在满清统治后期的一次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朝联合列强镇压下去,虽然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小组以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及其意义为研究对象开展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 起义

一. 研究方法:

①.阅读相关历史书籍。

②.参观历史遗址。

在研究开始阶段,我们小组成员首先进入图书馆翻阅了关于太平天国的有关书籍,对太平天国这个起义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经过1周多时间的学习,我们小组成员已经能大体上了解太平天国这个起义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小组成员决定来到广西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进一步加深对太平天国起义活动的了解。

广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广西烈士陵园内中轴线上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国防教育的中心场所。我们小组成员由烈士陵园入口进入,在纪念馆前的路上有许多太平天国中烈士的纪念雕像,在馆内虽然没有浏览到太多有关太平天国活

动的物件,但此次参观我们收益仍然很大。

二. 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

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

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

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

主张和方案,由于西方的资本主

义的入侵加上长期的残酷压迫

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

路。在反抗期间,虽然清政府调

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三. 太平天国的的发展历程:

四.起义爆发的原因: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导致国内阶

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后,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朝全以捐税形式转嫁到

民众身上。加之鸦片和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使中国农村

出现大批游民饥民,引起人民多次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就

是这许多起义中比较壮大的一次。

② 南方大饥荒是人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③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沉重剥削。

④ 西方宗教的影响。在洪秀全等人通过拜上帝教的宣传也对这场起义爆发奠定了一

定的基础。

五.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如准备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开学校,办报纸,兴士民公会,创行人民推举乡官,罢免行政人员的民主政治,打倒封建社会的偶像孔子,颁行天历,提倡“文以纪实”、“一目了然”的文体等,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与欧美国

家“并雄”的新国家。

第二、太平天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具体形势,顺应农民的愿望,采取“著佃交粮”政策,和向农民颁发田凭的措施,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若干变动。自耕农的增加,是活跃商品经济的有利因素。而地主阶级经过革命的打击,不少人“视田业为畏途”,把部分资金投入工商业,成为民族资本的一个来源。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冲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

第三、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太平天国与侵略者和统治者战斗的业绩一直在民间广泛地传播,激励著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第四、太平天国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後,全国兵权、财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裏,造成晚清中央政府无权、各省总督巡抚专政的局面。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所以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太平天国不仅是直接影响了辛亥革命,而且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第五、太平天国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使他们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他们决不可能直接统治如此英勇坚强的中国人民,从而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六、太平天国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在十九世纪中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的时候,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这次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洪峰,它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随著中国大陆的政治理念由“解放下层”转变为“和谐社会”,“精英阶层”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过去被推崇的“暴力革命”的评价的口径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歌颂下层的反抗、到如今指责太平天国造成破坏、义和团愚昧落後、辛亥革命让中国的和平改革夭折,认为它们都妨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对这一系列针对中国近代史的贬评、翻案思潮,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了解其政治色彩高于学术色彩的本质。

六.收获与感想

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提高了对时间的合理利用,丰富了课外活动,另外我们不仅对自己的历史知识进行了补充,还提高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这次研究也许还仅仅停留在表面,部分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因此我们接下来仍需要继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补充,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篇四:摭谈洪秀全人格特质与太平天国失败的关系

摭谈洪秀全人格特质与太平天国失败的关系

卢玲利

(安徽阜阳一中 236000)

摘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50年来,史学界对其失败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较少关注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太平天国失败的内在联系。本文试图从洪秀全个人的人格特征入手,发掘洪秀全个人的个性特征如太平天国最终覆亡的关系。

关键词:洪秀全 太平天国 性格特制 能力

1851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100多年来,研究者们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国帝国主义联合镇压等各个角度对其覆亡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对洪秀全人格特征方面进行考察相对较少。狄更斯说过:性格即命运。众所周知,人格特征是人生历史的沉淀,它在人的各项活动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领袖人物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对他们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洪秀全的某些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洪秀全人格特征中发现一些与其迅速败亡有关的因素,以收引玉之效。

历代的领袖人物,其成功往往和个人魅力、人格特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洪秀全也不例外。然而,不论是与古代的开国君主还是与某些成功的农民运动领袖相比,洪秀全在能力和性格方面都显得较为逊色。可以说,这样一位在能力上不很突出,人格上存在诸多缺陷的书生领导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可能是一次错误的选择。难怪英人摩尔斯说:“太平军是有纪律、最勇敢的,远胜清军。

1惟因领袖无学识,无才干,故而失败”。下面,我仅就洪秀全人格特质进行分析。

一、无远虑 难把全局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优秀的人格特征,也是个人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太平天国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则是这次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金田起义时,洪秀全仅仿效刘邦的约法三章,宣布“遵条令,别男女,秋毫莫犯,公心和傩(粤语和睦),同心合力”。2对于今后向何处去,洪秀全心中无数。当太平军势力日渐壮大,清王朝对其束手无策之时,洪秀全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后来提出了一个模糊的“小天堂”的奋斗目标,但“小天堂”无法解决随后出现的诸多问题,占领武昌后在北上中原还是东下南京的犹豫不决和争论就是因之而起,而诸多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次犹豫不决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战略、战术上的目光短浅显而易见。起义之初,面对清军的围剿,洪秀全消极防御,不能有效的打破清军的包围和封锁。永安突围后,局面虽有所改观,但太平军仍然是流动作战,毫无定止。如果不是清军的不堪一击和地方官员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话,恐怕太平军早在广西就已被消灭殆尽,根本谈不上出湖南、战湖北,攻占南京。

攻克武昌后,太平军不是乘胜打击尾随而来的清军江忠源部,而是忙于在武昌搜刮财物、美女,终使之成为太平军的肘腋之患,长期摆脱不掉,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发展。

定都天京后,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心头之患未去,洪秀全即匆忙派遣精锐北伐和西征,结果,深入清王朝腹地的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更能说明洪秀全1

呤唎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第94页

缺乏远见,当太平军顺江东下时攻克的一个个重镇皆弃而不守,现在只得重新从清军手中去夺取,浪费了时间、人力和物力。

二、拙调和 缺少领袖魅力

调和、驾驭下属是形成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一环,这方面个人的人格魅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综观洪秀全起义前后的心理、行为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他更象一位宗教“教主”,而不象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使太平天国领导层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较低。

这可追溯到起义酝酿阶段。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深入广西传教,但刚开始就显示出洪秀全的人格魅力的欠缺。由于某些原因,广东的李敬芳、洪仁玕等早期信徒在入教不久就与洪秀全分手。广西贵县的传教活动也没有任何结果,洪秀全两手空空返回广东。如果不是冯云山继续深入紫荆山发动群众,拜上帝教很可能不会发展成为太平天国。

拜上帝教在广西紫荆山蓬勃发展之后,领导集团内部就已经围绕着权力问题展开了斗争,杨秀清和萧朝贵结成了同盟,并且装神弄鬼,使自己在统治集团内部占有了重要位置;在金田起义爆发前夕,杨秀清为了取得更高的地位,用装病的方法来胁迫洪秀全,洪秀全无奈,不得不让杨秀清和萧朝贵做了第二把和第三把交椅。此时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洪秀全只得采用裙带关系,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萧朝贵,借以拉拢萧朝贵。

金田起义以后,杨秀清独揽大权,洪秀全处于被架空的地位。洪秀全只能迷恋于美色和宗教,使杨秀清的权力欲极度膨胀,为后来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种子。在处理天京事变时,洪秀全也应对韦昌辉的大规模杀戮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在不去或不能制止其过度杀戮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既不能独立地处理天京内外的政务,又对颇有才干的石达开心存疑嫉,让其两个没有任何政治才干又贪得无厌的哥哥干预、牵制石达开,致石达开负气出走,分散了太平天国的实力,使太平天国开始走向衰败。

虽然,在石达开出走之后,洪秀全大胆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但又让他们各自为政,互不相能,再也不能形成强大的团体力量,最终给清王朝的各个击破创造了机会。

上述种种事例,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洪秀全缺乏一个领袖人物应有的个人魅力和驾驭下属的统治才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洪秀全的失败是必然结局。

三、避现实 沉湎于虚幻世界

如何应付失败和挫折可以折射出人格的意志特征,而乐观的、积极的应付失败和挫折的手段是成功的保证。然而,洪秀全应付各种挫折和失败的主要手段则是沉湎于虚幻的宗教不能自拔。第三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他卧病在床四十多日,“病中昏迷不醒,时有梦幻。梦见一老人在天庭接见了他,赠以宝剑,命其斩妖”。3假定这段记载确有其事,也只能说明洪秀全将自己在迷乱中的幻觉当作神灵的启示,终于在遭遇挫折后找到了逃避现实、进行不当自我防卫的途径。此后,这段“光荣经历”却成了洪秀全神化自己的依据。

此后,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洪秀全总是利用这种虚幻的想象求得自己的内心平衡。且恶性循环。定都南京后,由于和杨秀清的争权夺势一直不利,他干脆整日躲在天王府想入非非,并把某些不切实际的幻觉作为“圣旨”发布出来,让人哭笑不得。

1864年,当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包围了南京后,李秀成等一些较

为清醒的将领劝说洪秀全突围再求发展时,他不但拒绝突围,而且幻想天兵天将会来帮助自己。直到南京即将告破前,他还说自己的江山是“铁桶江山”,幻想着“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4在自杀前,还下了一道诏书,要“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在起义后的十几年里,洪秀全多数时间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试想想,这样一个整天生活在虚拟现实中的领袖,怎么可能领导太平天国走向最后的胜利。

四、远贤才 重猜忌

信任、宽容是良好的人格特征,是人际交流的基础。然而,洪秀全猜忌导致了人才的匮乏和上下级之间的不信任。广揽人才,求贤若渴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但是由于个人恩怨和宗教信仰等原因,洪秀全将招揽人才的大门紧紧地关闭,防碍了自身的发展。

虽然,洪秀全和他的领导集团在定都南京后也曾开科取士,希图笼络人才。但是,他们的科举制度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一方面,人才来源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各王各自开科取士,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各自为政,增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从金田起义的主要领导成员来看,真正的忠心不贰的贤才屈指可数。杨秀清虽很有军事才华,但实际上只是一位战术家而非战略家。否则,也不会在起义后,处处为营,被动挨打。永安北上后,将有限的兵力分散,致萧朝贵和冯云山先后牺牲,使太平天国日后失去了能争善战的重要将(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太平天国人物关系)领。不仅如此,他还处处争权夺利,最终引发了天京事变。

韦昌辉更是一个钻营的高手,在太平天国处于酝酿阶段时,他广散家财;进入了领导集团,其个人野心不能实现后,则利用天京事变诛杀杨秀清及其手下将士两万多。正是这些人的不贤才使太平天国在内耗中由盛而衰。

对天京事变心有余悸,洪秀全在其后期的活动中,在用人时采取相互牵制的策略,如石达开。被公认为太平军中最有军事和政治才能的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由于众望所归,负责处理太平天国的日常事务,但却深受洪秀全的两个昏庸无能的长兄的牵制,被迫愤而出走,使太平军的力量进一步削弱。

对于亲手提拔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也是放心不下,采取各种手段使陈、李二人相互牵制,相互制肘,陈玉成最终失败被俘;此后,洪秀全滥封诸王,各王各自为战,虽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但也无力和清军抗衡。

天京被围后,洪秀全不是考虑如何破围或突围,而是将精力放在防止下属对自己的不忠上,对李秀成“深为疑忌”,将“京中政事,俱交其兄洪仁达提理。要紧城门、要隘之处,概是洪姓发人巡查掌管”。5

此外,由于狭隘的思想意识,洪秀全失去了几次扩大战果、获得盟友的机会。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爆发后不久,刘丽川就派人向洪秀全求援,但洪秀全仅口头答应,在实际行动中却“任其孤立无援,终至败亡”。虽然,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洪秀全在当时无力东顾,但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洪秀全曾经与广西的三合会(小刀会会员也即三合会成员)的矛盾较深有关,“或可于天王早年在广西时与三合会之关系寻得之(意谓两者积不相能)”;6另外,有人认为是由于小刀会的宗教信仰与洪秀全不一致所致。

五、性格软弱 裹足不前 4 《李秀成自述》

5 《李秀成自述》

缺乏坚强的性格品质,遇事退缩是洪秀全的一贯表现,这种软弱的性格特点成为其悲剧的根源之一。

作为一个后来“信奉”了基督教旧时代的封建文人,洪秀全灵魂深处流淌的仍然是儒家的血液。因此,遇事忍让的处世哲学对洪秀全应该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多次的失败(包括在广州加入基督教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自卑和无助感,日渐形成了软弱的人格特点。

洪秀全的软弱性格方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由于无法得到幼年时期的详细资料,我们只能从他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中进行分析。和传统的文人一样,洪秀全读书的目的是走向仕途,然而,他的希望一次次的破灭,1837年前,洪秀全三次应试均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和挫折 ,洪秀全不是去正视、抗争,而是选择了逃避,卧床不起40多天。在发动起义前的准备阶段和起义之后,每当遇到需要抗争的情境时,逃避和退缩是洪秀全首选的方式。如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去广西发动群众,在遇到挫折之后,洪秀全就选择了回家的方式,而没有去继续努力;当广西的农民被发动起来之后,他重返广西,面对杨秀清、萧朝贵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他不是去捍卫自己的权威,而是默认了杨秀清和萧朝贵的装神弄鬼。进入南京以后,为避免和杨秀清的正面冲突,洪秀全避居深宫,任杨秀清弄权,终危及自己的地位和生命;天京事变后,他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石达开的关系;在石达开负气出走后,他无力应付危局,而是向石达开乞求,这实际上是间接地鼓励了石达开,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天京被围后,他不积极地寻求突围或抵抗的策略,而是消极防守,自己仍沉湎于他的虚幻的宗教之中,坐视天京的陷落而不闻不问。在天京军民抗击清军的最后关头,选择了自杀这样一种懦夫的行动。上述种种事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性格的软弱使他自己构筑了自己的悲剧,洪秀全不是被清王朝所打败,打败他的正是他自己。

六、图奢华 缺乏进取心

贪图奢华,不思进取的人格特征是事业成功的最大障碍。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洪秀全定都南京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虽然反映出他的战略目光短浅,但也和他们自身的人格缺陷有一定的关联。进入南京后的洪秀全和李自成有异曲同工之妙。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行为断送了太平天国将士们历经千辛万苦消磨了将士们的进取心和意志,也断送了将士们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其实这种思想在攻占武昌时就已经暴露无疑,在武昌,洪秀全和他的高级将领们不是致力于考虑如何打破清军的围困,而是派出士兵在武昌大肆搜求财宝美女,供自己享用;进入南京后,他们不顾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南京的威胁,而是在南京城内大肆搜刮,名为充实圣库,实则为自己的荒淫生活服务。在南京和周围的一些城镇,洪秀全和他的兄弟们大兴土木,建造供自己享乐的宫殿和府第。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也对其奢华的生活和府邸吃惊不已。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占领区大肆搜求美女供自己享用,仅仅洪秀全自己就占有了108位青春少女,其行为实在令人发指。而且,由于高级领袖之间的争风吃醋,相互攀比加剧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追求享乐盛行,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成风,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丧失了军心、民心,减轻了清王朝的压力,客观上帮了清王朝的大忙。如1856年,杨秀清和清王朝江南大营的向荣激战正酣时,向荣病死,此时的杨秀清不是去乘势攻破江南大营,而是把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部下,而自己却回到南京去实施自己的篡权计划。终于酿成了促使太平天国走上了下坡路的天京事变。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的失败不仅是中外统治者共同绞杀的结果,更重要的

是,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由于在运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失误,加之他们在人格和个人魅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断送了革命的前途。

篇五:历史课本里的“太平天国”为何迥然不同?

历史课本里的“太平天国”为何迥然不同? 读八十多年前的《开明中国历史讲义》,顺便找来孩子用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课本,浏览目录,翻阅了几章,我不由得大吃一惊:一茬茬的孩子还在被这样的教材塑造着,怪不得女儿说“历史课与政治课一样没劲”。

该套课本的荒谬枚不胜举,仅举一例。

在谈及“文化大革命”时,课本称毛泽东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而“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毛泽东的接班人和妻子利用其错误犯罪?这就是他们解释的文化大革命的真相。

历史在编篡者手里,变成了任人驱使的奴婢。以论代史式的叙述,让无比丰富的历史降格为干瘪的论证材料,人类的全部历史只是为了等待真理神的出现,并为其做注脚。他们贩卖给读者的仍是一个他们臆想的世界图景,而非世界本身。以这样的历史观看世界,要么成为痛苦的精神病人,要么成为狂妄自大的专制铁粉。毋庸置疑,大多数人将在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中,被迫吐掉毒素,重新认识世界。

将历史课程变为认识历史的障碍,这就是编撰者们所要做的事情。

对照八十年前的讲义和如今的课本,百感交集。前者讲述客观存在过的历史,材料详实而丰富,细节逼真,立论端庄,大多令人信服,文字雅正,娓娓而谈,亲切有趣;后者以论带史,大多为概括性叙述,干瘪无味。

以“太平天国”为例。二者篇幅均约略为四千字,但读者得到的却是迥然不同的知识。

关于洪秀全,《历史》课本所有的事实为:应考不中的洪秀全得到了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由此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称“天王”,分封诸王。1853年攻克南京,定为国都。北伐西征,攻城略地,进入全盛时期。然后发生了内讧,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相继死去。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轩总理朝政。李秀成东征,湘军攻陷安庆,陈玉成战死,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穿插介绍了两个重要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仅有的三个知识点为: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杨秀清万岁逼宫惹杀身之祸,杨秀清洪秀全拒绝卖国。

而《开明中国历史讲义》则要丰富得多。先讲广东人朱九涛创立上帝教,洪秀全、冯云山拜他为师;朱死后,洪秀全创立三点会,自命领袖。之后,叙述洪秀全、冯云山与杨秀清、韦昌辉、萧朝贵、石达开等联合传教,入会规则,会规,天国的来由。三点会与团练冲突,随之起义。“长毛”的由来。然后是封王、太

平天国的政制,还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介绍,如禁鸦片、禁娼妓、禁酒,如均田制、历法等。还有军制介绍,洪秀全的《奉天讨胡檄》,还有列强的常胜军、曾国藩及湘军、曾国藩之《粤匪檄》。除此之外,还有捻军马化龙和白彦虎的回民起义。

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历史》课本是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章里讲述,其褒贬昭然若揭,课后的“本课测评”题为“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随后的“学习延伸”里,给学生出了一个倾向性非常明显的题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网上流传的标准答案为: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他们所本的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与马克思的看法大相径庭,那个德国人对太平天国进行了严厉审判:“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见《中国事件》一文)

西方记者曾经描述过太平天国军队对昆山造成的破坏:“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自从它们在两三年前被天平军叛匪摧毁之后,没有人愿意出钱去修缮它们。在那些变得荒芜的开阔平原上,人就更少了,昆山周边的一些田地又重新长出了植物。那些以前有人耕种并收获粮食的田地,现在完全被野草和灌木丛所覆盖,成了野鸡和其他动物的掩蔽所。”(1864年3月12日《伦敦新闻画报》,见《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开明中国历史讲义》编者一语中的:“计太平天国与清朝抗争先后凡十五年,军队所过十六省,为有清中叶以来最大的变乱。”这可否算暗合了马克思的思想? 《历史》课本编撰者基于自己的历史观,对人物爱憎分明,甚至常常修改史实。 比如,洪秀全的死,《开明中国历史讲义》这样表述:“同治四年,曾国藩弟曾国荃攻陷南京,洪秀全服毒自杀。”《历史》则如此行文:“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太平军将士同围攻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前者客观,后者充满深情,且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饶有兴味的是,启功于书信里记述,时间到了1973年7月28日,他还在“承命查洪秀全卒之病因,是病死还是自杀”。

《历史》回避宗教问题,使读者无法理解太平天国的实质及其事变根由。为了凸显洪秀全灭杨秀清的正当性,特意以“学想

之窗”的方式,讲述了杨秀清逼宫的事情。问题在于,若不讲太平天国“神道设教”,就无法理解洪秀全的成功及内乱。朱维铮先生指出,冯云山被捕后,杨秀清、萧朝贵模拟洪秀全冯云山“神道设教”方式,假托天父天兄附体,用神谕收拾会众人心,宣称洪秀全乃上帝次子,洪秀全不得不当众承认他们有代上帝或耶稣传话的特异功能,造反的神谕也由杨秀清萧朝贵二人假托天父天兄名义发布;封王后,天王洪秀全即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发号施令都由两正军师共同署名,表明天王自始就徒有其名。他认为,东王杨秀清实际上控制了太平天国,铲除杨秀清,洪秀全的独裁皇帝梦才能做成,这才是理解天京内讧的钥匙(见《重读近代史》,中西书局2010年8月版)。 更荒谬的是,《历史》课本说,洪秀全“断然拒绝”英国参赞帮助太平天国消灭清朝平分中国的要求,“这与清政府开门揖盗的卖国行径形成鲜明对照”。一个王朝的拥有者比他的反抗者更愿意卖国?这得有多大的想象力才行啊。郭世佑先生说得好:“其实,在晚清历次对外战争中,既没有哪个督抚官员投降过侵略者,也没有哪个最高统治者蠢得要卖国,??卖国对他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们有那么愚蠢吗?”(《历史的误读》,三联书店,2014年3月版)

对失败的原因,《开明中国历史讲义》一针见血:几个领袖的结合没有“主义”,全靠感情,一有误会,便找不到“感情”这个东西了,互相残杀;农民没有享受到均田制的好处,却引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