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31:06 作文素材
篇一:描写时间的词语
关于时间的成语196例(附详解)
1 卒然 形容很短暂的时间。
2 转眼之间 〖解释〗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3 只争旦夕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4 只争朝夕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5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6 争分夺秒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7 兆载永劫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8 与时消息 〖解释〗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9 与日俱增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10 逾年历岁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11 议事日程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时间进度表。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12 以夜继日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13 以日为年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14 遗恨千古 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15 一时半刻 指很短的时间。
16 一日三秋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17 一年半载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18 一来二去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19 一馈十起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20 一刻千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21 一弹指顷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22 一寸光阴一寸金 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23 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24 夜以继昼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25 夜长梦多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26 遥遥无期 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27 扬眉瞬目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28 星移斗转 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29 新学小生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30 嚣张一时 指恶势力在短时间内喧闹一起
31 宵衣旰食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32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33 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34 物换星移 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35 五世其昌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36 五日京兆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37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38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39 枉费工夫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40 亡不旋踵 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41 万古千秋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42 偷安旦夕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43 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44 天荒地老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45 天长日久 时间长,日子久。
46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47 昙花一现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48 岁月蹉跎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49 随时随地 ①谓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50 似水流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51 死不旋踵 〖解释〗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52 硕果仅存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53 瞬息之间 极短暂的时间内
54 瞬息万变 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55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解释〗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56 倏忽之间 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57 视日如年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58 时异事殊 殊:不同;差异。时间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意思是事物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亦作“时异势殊”。
59 时移世异 那个时间已经过去,世情或处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60 时过境迁 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61 时不我与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62 时不我待 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63 石泐海枯 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64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65 师老兵破 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66 师老兵疲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67 少纵即逝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68 稍纵即逝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69 桑荫不徙亦作“桑荫未移”。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70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71 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72 日征月迈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73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74 日许多时 估量时间的词。谓已有许多时光。
75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76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77 日迈月征 〖解释〗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78 日久月深 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79 日久天长 时间长,日子久。
80 日久岁深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81 日久年深 指日子长,时间久。
82 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83 日旰忘餐 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84 日复一日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85 日短心长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86 日出三竿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87 日长似岁 〖解释〗一天像一年一样长。形容时间过得太慢。
88 日不移影 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89 日不暇给 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90 日不我与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91 人生如朝露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篇二:词语
七年级下册词语
qíju?
奇崛:(1)奇特挺拔 (2) 独特不凡
kūjí
枯瘠:贫瘠、枯瘦。枯燥乏味,无文采。多指饥民。
r?umai
柔媚:柔和可爱。温柔和顺讨人喜欢。应和奉承。
lùlí
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
xīlì
犀利:表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洞察力,语言直观,深入中心。mǎnǎo
玛瑙:宝石的一种。
shùfù
束缚:使人受到约束和限制。
fēngyú
丰腴:形容人体态丰满。
zhēngyánd?uyàn
争妍斗艳:竞相比美。
rěnjùnbùjīn
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qīngsī
轻飔:微风
línglì
伶俐:机灵乖巧,干脆利落。
jùanmiào
隽妙:隽永美妙
jùnyì
隽逸:俊秀飘逸;超群拔俗。
qìxī
憩息:休息
yōuqī
忧戚:忧愁
biǎn?
匾额:牌匾,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
jiǎnlia
蹇劣:驽钝,拙劣。
jiǎoji?
皎洁:形容白与漂亮的词语。
r?ngr?ngyìyì
融融泄泄:形容和乐舒畅。
míngwán
冥顽:愚昧顽固。
叫嚣:大声宣叫吵闹。
yǐnháng
引吭:拉长嗓子。
júcù
局促:主要形容空间的狭窄,时间的短促或者拘谨、约束、不自然的状态。
shēchǐ
奢侈: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
kuīsì
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
shangzhuàn
盛馔:丰盛的饮食。
c?njì
岑寂:高而静、清冷
zuǒgùy?upàn
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迅速查看周围的环境。
sānyǎnyībǎn
三眼一板: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事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niashǒuniajiǎo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zhùlì
伫立:长时间的站着,没有动作。泛指站立。
piāohàn
剽悍:强壮而勇猛;强悍。
níngm?u
凝眸:目不转睛的看。
lu?yìbùju?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wúkěyányǔ
无可言语: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或形容。
yōuzāiyouzāi
优哉游哉:生活悠闲自在。
shùshǒuwúca
束手无策:指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
wújìyúshì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xu?lì
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
biàngù
变故:指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意外发生的事情、家变、灾难。
ch?ubàn
筹办:筹措办理。
w?ixīn
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
侮蔑:侮辱,蔑视、瞧不起。
kāngkǎi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不吝啬。
jiējì
接济:以财物等资助他人。
shīshě
施舍:出于怜悯或积德思想,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寺庙。
zhǐzhāi
指摘:指责,指出错误,给以批评。
d?ngha
恫吓:扬言灾祸或苦难就要降临,以此威胁。
bǎbǐng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的过失或错误等。 xiǎoyù
晓谕:明白地告诉,告知。
sǒngtīng
耸听:故意夸大其辞,使人震惊。
jǔsàng
沮丧:灰心、失望。伤心失意。形容震惊失色。
kaqínkajiǎn
克勤克俭:既能劳动,又能节俭。
yǐnjīngjùdiǎn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为论证的依据。
qīnghuángbùjiē
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经吃完,比喻暂时的缺乏。
nùbùkěa
怒不可遏:形容发怒至极无法自制。
shēngyá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经历。
pāngtu?
滂沱:形容雨下的大。形容丰盛。
tiānfan
天分:是指一个人生下来具有的。
du?lu?
堕落:就是不想背叛自己的意愿二背叛。
xiāngtíbìnglùn
相提并论:就是两个东西,或者人的水平,程度差不多的意思。
wúdìzìr?ng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羞愧。
qīngjǔwàngd?ng
轻举妄动:是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gūpì
孤僻: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
腼腆:害羞的意思
azhǐ
遏止:制止,控制。
juānjuānxìliú
涓涓细流: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不解之缘: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和关系。
爱不释手:喜爱的舍不得放下,形容及其喜欢。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一试。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控制。
雄心勃勃: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原意离开。
携手:手拉手。
嫉妒:由于别人比自己强而怨恨。
嬉戏:无忧无虑的玩。
饶舌:唠叨、多嘴。
对峙:相对而立。两山相对而立。
温馨:温柔甜美,温暖馨香。
翡翠:是一种玉石珍品。
淙淙: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潺潺: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鄙夷:轻视,看不起。
水泄不通: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的非常严密。
高瞻远瞩:站的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踽踽独行:孤零零的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豁然开朗:形容开阔;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的听。
肆意:指不顾一切由自己的性子去做。
咆哮: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也可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忧郁:忧愁苦闷。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弥漫:充满,布满。
涟漪: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
萦回:要回来的意思。
独孤伶仃:孤独,无依无靠。
家喻户晓:形容很出名,家家户户都知道。
嘶哑:嗓音低沉,不圆润。
激怒:用过激的行为或者语言是对方发怒。
温柔:是指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
篇三:汉语时间词谓语句的限制条件
【原文出处】中国语文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03
【原刊页号】217~221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09
【 标 题】汉语时间词谓语句的限制条件
【标题注释】本文部分内容曾经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学术论坛(2001年2月22日)上报告。 特别感谢以下各位在本文研究过程当中所给予的帮助(按拼音顺序):Elaine Francis、Terri Griffith、蒋严、李行德、李艳惠、Carson Schütze和石定栩。此外,衷心感谢编辑部提出的审读意见。本文如有漏洞和缺点,与上述各位无关。本研究获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经费G-T334的部分资助,特此致谢。
【 作 者】邓思颖
【作者简介】邓思颖,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内容提要】本文论证了汉语名词谓语实际上受制于指示限制:具有指示作用的时间词不能做谓语。除了解释时间词以外,本文还指出,凡是有定的成分都不能做谓语。从功能角度来考虑,谓语的无定要求跟句子的新旧信息分布有关。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关 键 词】名词谓语句/时间词/指示词/指代词/有定
【 正 文】
○ 引言
在汉语语法研究里,一般语法专著把“星期一”、“今天”等名词分析为同一类词, 都当作时间词来处理, 同样表示时点(例如朱德熙1982)。本文借用语义学和语用学有关“指示作用”(deixis)的概念,把两类时间词区分开来,并且认为其中一类时间词属于“指示词”(deictics),分析为有定名词。基于这一点,本文进一步提出有定名词不能做谓语,这个要求跟句子的某些功能原则有关。
一 顺序义的角色
在汉语里,除了动词和形容词外,可以做谓语的词类还有名词,例如(1)的“星期一”是名词,在该句子里做谓语, “今天”就是这个名词谓语的主语。在文献中,由名词做谓语的句子称为“名词谓语句”,如例(1)。做谓语的名词是很有选择性的,比如说, “今天”跟“星期一”倒过来说就不行,“今天”不能做谓语,如例(2)。
(1)今天星期一。 (2)*星期一今天。
为什么像“今天”一类表示时间的名词不能做谓语? 马庆株(1991)曾经对这个问题作过仔细的讨论,提出了顺序义理论的分析。在讨论名词谓语句的限制之前,先让我介绍顺序义理论和马庆株对汉语时间词的分类。
按照有无顺序义,马庆株(1991)把汉语的时间词分为两个大类:有顺序义的时间词和无顺序义的时间词。无顺序义的时间词是本身缺乏顺序义的时间词,不出现在一个系列当中,例如“生日”、“此时”、“那会儿”等词。至于有顺序义的时间词,它们都在一个系列中,例如“昨天、今天、明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
根据时间的推移性,有顺序义的时间词可以再分为两个小类:相对时间词和绝对时间词。 相对时间词的所指是变动不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词所指的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也跟着变动。比如说,“昨天、今天、明天”是相对时间词,说话的时点总是“今天”,而“昨天”和“明天”所指的时间与说话时点是相对的,而这种相对关系是不会改变的。
绝对时间词所指是固定的,与时间推移无关。例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天”是绝对时间词,“星期一”只能指星期一,不能指别的日子;而且绝对时间词可以构成一个循环的系列,例如星期一到星期天是一周,星期天之后接着是另外的一个星期一,周而复始。其他的绝对时间词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月、二月、三月”、“一点、两点、三点”等。
根据这些对汉语时间词的分类,马庆株(1991)认为在主谓结构里,相对时间词总是在前,而绝对时间词总是在后。换句话说,相对时间词不能做谓语。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2 )的不合语法就可以解释为:“今天”是一个做谓语的相对时间词。(注:邢福义(2001)也有相似的论述,他认为时间名词“星期一”的指称是确定的,只能指特定的某一天;然而,时间词“今天”的指称是泛代性的,可以用来指任何一天。因此,他认为泛代性的时间词不能充当谓语。)
马庆株(1991)指出,如果无顺序义的时间词和有顺序义的绝对时间词同样出现在主谓结构里,无顺序义的时间词必须出现在绝对时间词之前。就是说,无顺序义的时间词不能做谓语。这一个提法主要是针对(3)和(4)语感上的差别:(4 )的不合语法是因为无顺序义的时间词“这个月”做谓语。
(3)这个月二月。 (4)*二月这个月。
虽然顺序义理论配合马庆株(1991)对汉语时间词的分类基本上可以很好地描述汉语名词谓语句的一些特点,但是我们还可能会对上述分析产生一些疑问:
(i)为什么相对时间词不能做谓语?
(ii)为什么无顺序义的时间词不能做谓语?
为什么汉语时间词谓语句要遵守这些规则?这两个要求彼此有没有关系?基于马庆株(1991)的观察,本文将尝试联系(i)和(ii),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时间词做谓语的条件,提出限制名词谓语句更深层的原则。
二 指示词的语义和形态
相对时间词(如“今天”)和无顺序义的时间词(如“这个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本文认为,它们都属于“指示词”(deictics),也称为“指示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 具有指示的作用(deixis)。“Deixis”又译作“指别”或“直指”,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点。从语义上考虑,指示词是一种用于指向人物、时间或者地点的词类。指示词以说话者为中心,让话语跟某人物、时间或者地点发生直接的联系。它们的指向是相对于使用这些词时的言谈语境而言的,由语境决定,因而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注:有关指示词的理论背景,见J.Lyons(1995:10)的综述性介绍和Fillmore(1997 )的详细讨论。有关汉语的介绍,可参看徐烈炯(1990:13)和方立(2000:1)。)
汉语指示词的例子有人称代词“我/你”、时间名词“现在/那时候”和“今天/昨天”等。这些指示词的指向并不具有确定的意义,它们所指称的客体需要通过语言行为在一定的言谈语境里发生关系。指示词的意义往往由说话者的特征、听话者的特征、语境的时地和说话的位置决定。比如说,如果说话的时间在一月一日,那么“今天”则指“一月一日”,“这个月”则指“一月”;如果说话的时间在二月一日,那么“今天”便指“二月一日”,而“这个月”就指“二月”。在适当的语境中,指示词如“今天”的指称对象不会含混和产生歧义,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应该清楚。
在形态上,汉语某些指示词有一个指代词(demonstrative), 作为给听话者可以直接辨认指称客体身份的标记,具有指示的作用。指代词还可以配合一定的手势和姿势,在语境里直接指示所指称的对象。例如,“这里”的“这”、“那里”的“那”就是汉语典型的指代词。近指的“这”和远指的“那”,在实际语境里可以通过手势来区别。
至于“今天”的“今”,本文认为它也可以分析为一个指代词,间接的证据来自指代词的共
现限制。我们知道一个名词短语里头不能同时有两个指代词。如果把“今”分析为一个指代词,那么(5 )的不合语法就应该跟(6 )的不合语法一样:两个指代词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名词短语里。例如:
(5)*这个今天 (6)*这个这里
请注意,虽然本文把“今”分析为一个指代词,但是,它不能跟名词自由搭配,它的搭配能力远远比不上那些典型的指代词“这/那”。除了“今天”以外,“今”可以搭配的名词不多,包括“今晨、今年、今春、今生、今人”等。不过,在其他汉语方言里,比如说粤语,“今”跟量词搭配稍为自由,粤语的例子有“今次、今趟、今铺、今匀、今餐”等。
假设本文对“今”的分析是对的,“今”是一个指代词。那么,“今天”的“天”和“今年”的“年”又有什么语法地位呢?丁声树等(1961)、陆俭明(1987)和赵强(2000)曾经论证“今天”的“天”和“今年”的“年”应该分析为量词。如果它们的分析成立的话,换句话说,“今天”就是一个“指代词+量词”的组合。(注:如果本文对“今天”的“今”的分析推广至“昨天”的“昨”、“明天”的“明”和“后天”的“后”,那么,它们都应该分析为指代词。不过,支持证据仍然有待研究。)
综上所述,除了纯粹从语义上考虑外,我们还可以凭名词的形态决定时间词的语义特征。如果在形态上时间词有一个指代词,它就应该分析为指示词,具有指示的作用。因此,无论从语义还是从形态来考虑,汉语时间词“今天”都应该分析为指示词。
至于时间词“星期一”,在形态上,它没有任何的指代词。利用同样的测试,(7)的指示词“这个”可以跟时间词“星期一”搭配, 反映了“星期一”不存在任何的指代词。在形态上,“星期一”跟“今天”应该是两类不同的时间词。
(7)这个星期一
在语义上,“星期一”不是一个指示词,并不具备指示的作用。如果说话者光说“星期一”,而又没有任何指代词或者语境资料的帮助,听话者是不能确定“星期一”的指向的。试比较(8)和(9)。所有听话者对(8)的理解都绝对没有问题。如果说话的时间是在一月一日,张三的生日必定是在一月一日当天。但是,如果光说(9),以2002 年为例,张三的生日就有52个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时间词如“星期一”在语义上缺乏了一种表示指示的作用,跟“今天”不一样。
(8)张三的生日是今天。 (9)张三的生日是星期一。
根据本节的讨论,汉语时间名词和名词短语可以划分为两类:指示词和非指示词。“今天、今年、此时”等是指示词,而“星期一、春天、一月”等属于非指示词,不具备指示作用。
三 谓语的指示/有定限制
根据前文谈及汉语时间词的指示词与非指示词的分类,本文认为汉语名词谓语句跟名词的指示作用有关,所有名词谓语句都受到(iii )的制约。
(iii)指示词不能做谓语。
由于(iii)的限制,在名词谓语句里, 凡是具有指示作用的名词都不能够做谓语。因此,前文我们讨论过的不合语法的例子, 例如(2)的“今天”和(4)的“这个月”, 这两个做谓语的时间词都属于指示词,违反了(iii)。
有了(iii)这个限制, 我们就不必分别规定无顺序义的时间词和相对义时间词不能做谓语。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利用(iii )来解释汉语名词谓语句就变得更为简单和合理。 此外,(iii)除了解释时间词外, 还可以适用于时间词以外的例子。比较(10)和(11),有指代词的名词短语“这位先生”不能做谓语;至于(12)和(13)这两个例子,代词“他”不能做谓语。由于“这位先生”和“他”都属于指示词,(iii)马上解释了为什么(11 )和(13)不合语法的原因。至于(10)的“大学教授”和(12)的“山东人”,它们并不是指示词,没有违反(iii), 所以这两个句子都能够接受。(注:事实上,马庆株(1991)也承认表示籍贯
的名词(例如“山东人”)似乎跟顺序义没有关系。理论上,没有顺序义的名词是不能做谓语的,(12)会因此被错误地当作不合语法。由此可见,本文提出有关指示限制的说法可以回避因顺序义理论所产生的问题。)
(10)这位先生大学教授。 (12)他山东人。
(11)*大学教授这位先生。 (13)*山东人他。
本文提出有关名词谓语指示限制的说法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相反,这个说法可以进一步得到其他语言的支持。
指示词属于有定名词(definites)的一种。所谓有定名词, 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讲,其指称都是熟悉的和可以辨认的(C. Lyons 1999)。正如前文指出的,在适当的语境下,指示词“今天”的指称是非常清楚的,说话者和听话者不会产生不同理解。
有定名词有一个句法特点,就是它们不能做谓语。这一点,文献上对英语谓语的有定限制已经有过详细的讨论(Higginbotham 1987,Rapoport 1987,Stowell 1989等)。例如,在英语句子(14 )里“John”和“a fool”可以组成一个小句子(small clause),“John”是名词谓语“a fool”的主语。(15)不合语法是因为名词谓语“the fool”是一个有定名词, 而(16)的不合语法是由于名词谓语“that man over there”是一个含有指代词“that”的名词短语,语义上是有定的。(15)和(16)都违反了有定名词短语不能做谓语的限制。名词谓语必须是无定的(indefinite)。
(14)I consider John a fool.
(15)*I consider John the fool.
(16)*I consider John that man over there.
为什么指示词/有定成分不能做谓语?本文认为这个限制跟句法形式无关,它纯粹是一个功能上的限制。乔姆斯基(Chomsky 1998, 2000)也指出,句子除了必须符合形式限制以外, 还可能受制于某些功能的要求,呈现一些“表面的语义效果(”surface semantic effects),包括“主位-述位”(theme-rheme)、“主题-评论”(topic-comment)等对句子表层作解释的关系。
根据信息在句子里的分布方式,已知的信息(例如主位和主题)一般出现在新的、待传的信息(例如述位和评论)之前。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在一般叙述语体里“主位-述位”和“主题-评论”的语序,体现了可处理原则(processibility principle),即从听话者熟悉的内容说起,再引出新的、重要的信息。(注:有关汉语句法新旧信息的功能分析,可参看方琰(1989)、张伯江和方梅(1996)等人的论述。)
如果我们假定谓语所表示的信息是新的、待传的,那么,由一个指示词/有定成分在一般叙述的主谓句里做谓语显然破坏了“主位-述位”的语序,也违反了功能上的限制。因此,符合(iii )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满足语言功能性的要求。
四 小结
在汉语的名词谓语句里,某些时间词不能做谓语。本文基于马庆株(1991)的观察,进一步把无顺序义的时间词和相对时间词这两种条件合并,论证了汉语名词谓语实际上受制于指示限制,即,具有指示作用的时间词不能做谓语。除了解释时间词以外,本文还指出,凡是有定的成分都不能做谓语。
从功能角度来考虑,谓语的无定要求跟句子的新旧信息分布有关:已知的信息一般出现在新的、待传的信息之前,谓语一般由表示新信息的无定成分充当。因此,指示/有定限制并不是汉语名词谓语句特有的条件,而应该是人类语言共同遵守的有关信息分布的原则。
【参考文献】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方立 2000 《逻辑语义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方琰 1989 《浅谈汉语的“主语”——“主语”、“施事”、“主位”》,胡壮麟编《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53-62页。
陆俭明 1987 《说“年、月、日”》,《世界汉语教学》第1 期。
—— 1993 《陆俭明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11-114页。
马庆株 1991 《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59-83页。 —— 1998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39-69页。
邢福义 2001 《说“句管控”》,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的讲演,香港城市大学。
徐烈炯 1990 《语义学》,语文出版社。
赵强 2000 《复杂的数量结构》,陆俭明等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814-822页。
张伯江 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Chomsky, Noam 1998 Some observations on economy in generativegrammar. In Pilar Barbosa et al. eds., Is the Best Good Enough?Optimality and Competition in Syntax, 115-127. Cambridge, Mass.: TheMIT Press and MITWPL.
——— 2000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In RogerMartin, David Michaels, and Juan Uriagereka, eds., Step byStep: 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89-155.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Fillmore, Charles J. 1997 Lectures on Deixis. 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Higginbotham, James 1987 Indefiniteness and predication.In Eric J. Reuland and Alice G. B. ter Meulen, eds., TheRepresentation of (In) definite, 43-70. Cambridge, Mass.: TheMIT Press. Lyons, Christopher 1999 Definitenes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poport, Tova Rebecca 1987 Copular, Nominal, and SmallClaus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Stowell, Tim 1989 Subjects, specifiers, and X-bar theory.In Mark R. Baltin and Anthony S. Kroch, eds., AlternativeConceptions of Phrase Structure, 232-262. Chicago and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篇四: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
间: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晓:清晨。“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顷之:过一会儿。“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 久之:很久。“久之,目似瞑”(《狼》)
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暮:傍晚。“暮投石壕村”(《石壕吏》)
寻: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顷刻:一会儿。“顷刻两毙”(《狼》)
未几:没多久。“未几,夫鼾声起”(《口技》) 旋: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瞬息:一眨眼。“瞬息可就”(《活板》) 俄而: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少顷: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口技》) 是时:这个时候。“当是时”(《口技》)
即: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立:立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日:天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曩: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
旦日:第二天。“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素:一向,平素。“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朔:夏历每月初一。“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孟母三迁》
望: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
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
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年逾从心,犹多著述。”
19..耄mào 耋dié:指八九十岁。如“耄耋老人”。
20.期颐:指百岁。如《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这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篇五:词语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微言大义:指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人意料:指在人的意料之外。
始料不及:表示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且令人措手不及。
事与愿违:指事情完全按照与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
争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含有贬义。
异想天开:常比喻荒唐离奇、根本不能实现的事。
取长补短: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推陈出新:多指对旧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新文化。
各自为政: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含贬义。 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易之论:是指不可更改的,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神情自若:指不改常态,神情态度跟原来一样自然。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含贬义。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含贬义。
泰然自若:往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沉着冷静,不改常态。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用于写文章。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奄奄一息: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息息相关与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关强调有一定关系,相通强调互相连通,融会贯通。 休戚与共和休戚相关:休戚表示欢乐和哀愁,有彼此的欢乐和哀愁共同承担或互相关联之意。
兄弟阋(xi)墙:指兄弟之间的争斗,一般指内部争斗。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所说的事情不一定存在,也不一定是坏事。
骇人听闻:指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震惊的坏人坏事。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不容置疑:指不容许表示怀疑,实事确凿或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因人而异:指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多含贬义。现在常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很红,很抢手。 红极一时:指在一段时间内受人追捧,强调的是时间。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江郎才尽:比喻才情减退。
琳琅满目:比喻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纷繁芜杂:指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然有缺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疑窦重重:指有很多使人怀疑之处。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心血来潮:形容心中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或突然想做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
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至理名言:指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居无定所:表示没有固定的居住位置,甚至是属于自己的定居点都没有,从不在同一个地方多做停留,随遇而居。 无依无靠: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形影相吊:表示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形容非常孤单。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
易如反掌:形容毫不费力。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
唾手可得:比喻事情很简单,非常容易完成。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侧重强调完成时间短。
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形容亲身见证,千真万确,强调事情是真实的。
耳濡目染: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言之凿凿(zao):形容说的非常确实。
一无是处:指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
面目全非:形容事物的样子改变得非常厉害,多含贬义。
柔情蜜意:指温柔甜蜜的情意。
诗情画意:指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包罗万象: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无法遏制:多形容潮流和趋势等不可阻挡,侧重于“势”强而非影响深刻。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脍炙人口: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惹人耳目:形容事物吸引人的眼球。
引人入胜: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比新的还要好。或者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
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亘古不变:指经历了很久都没有变化。
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盛气凌人:指以骄傲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
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一般用于“道理”而不是“事实”。
毋庸讳言:表示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
扞(han)格不入:强调彼此意见完全不合,扞格指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大相径庭和截然不同:强调差别巨大,无共同之处。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此起彼伏: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不断,多用来形容声音、潮浪、斗争等。
刀光剑影:形容环境凶险,多用作贬义。
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坚韧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矢志不渝:指立下誓言或志愿,绝不会改变。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以点带面:指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穿凿附会:指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断章取义:至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的不详细。
陈词滥调:指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强调论点陈旧。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贬义。
不着边际:形容言语空泛,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
信口开河:指随口乱说一气。
独辟蹊径:指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
离经叛道: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在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 门庭冷落:形容事业由盛转衰之后,少有人上门拜访。词义较门可罗雀轻。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常形容美好的景象。
和光同尘:意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匠心独运:形容艺术构思运用得很独特。
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一般用来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
奇形怪状:奇奇怪怪的形状,常用来形容具体事物的形状。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精巧。
光怪陆离:形容景象奇异。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名声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精妙绝伦:意为精致巧妙,无与伦比。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没有一致的看法。
千娇百媚: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丽动人。
精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罪有应得:意为干了坏事或犯了罪得到应有的惩罚。
咎由自取:指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独当一面、如鱼得水只能形容人,而不能形容做事
听风便是雨: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起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贬义。
见微知著:指看到微笑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褒义。
脱胎换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多如牛毛:含贬义,一般用于不好的事物。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3.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4.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35.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36.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38.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43.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44.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5.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6.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47.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48.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49. 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50.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51.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54.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56.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7.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58.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59.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60.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61.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62.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63.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64.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65.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66.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67.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8.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69.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70.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71.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72.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73.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74.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75.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76.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7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8.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79.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80.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81.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82.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83.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84.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85.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86.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87.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88.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89. 若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