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拾棉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5:34:47 高中作文
篇一:安徽省地域文化(泗州戏)
《安徽地域文化》课程报告
——关于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原称“拉魂腔”,又叫“肘鼓子”。叫它“拉魂腔”,是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叫它“肘鼓子”,多数人以为是它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其实都说错了。“肘鼓子”是由“周姑子”演变来的。
早先,在山东有邱、葛、张三位民间艺人,把当地许多动听的民歌、小调和民间乐曲“太平调”、“猎户腔”等揉合成一种新的民间说唱,又分别传说到皖北、鲁南、苏北,后来发展成为受人喜爱的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
单说当年邱门老师邱哥,单枪匹马到安徽泗州一带演唱。由于他嗓音宏亮,唱腔好听,表演传神,再加上相貌英俊,待人随和,很是招人喜爱。他走村串户,上集赶会,许多男女老少跟着瞧、撵着听,直唱得人们魂不附体、忘了寝食。这一天,周家集有个姓周的大户人家为小姐过生曰,请邱哥去“唱堂会”。他在客厅唱,周家老爷起先只准小姐在绣楼上听。哪知,小姐听着听着就下了楼,来到客厅的屏风后面听。由于这位小姐平时爱好抚琴吟诗,所以她一边听、一边就能跟着邱哥唱。大概是 老爷和客人们都听迷了,小姐来了他们也没发现,一会儿唱完了,小姐除重赏他外,还在银包里偷偷夹了一只玲珑剔透的“玉斑鸠”(戴在手指上的玉器)。从此,这位周家姑娘经常和丫鬟一起偷跑出去听戏,还经常把自己的“私房”资助给邱哥添“行头”、“买乐器”,这样一来二往,两个渐渐地蒙生了爱慕之情。在那旧社会,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周老爷知道此事,狠狠地教训小姐一顿:“你是大家闺秀,金枝玉叶。怎能和一挨门乞讨的‘戏花子’接近呢!还把我的玉器偷给他,我看你的魂被唱戏的拉去喽!”一气之下,命家人连夜把邱哥赶出周家集。邱哥一走,四方谋生,去向不明。周家姑娘在绣楼上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地倚着楼窗哼着跟邱哥学的“拉魂腔”,呆呆地看着远方。小
姐的心思瞒不过贴身丫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买通家院,带着小姐从后门逃出家园。她们历尽艰辛,在泗州城附近找到了邱哥,结为百年之好。这位周姑娘聪明好学,不久就能和邱哥同台演唱小生小旦戏了。她那婉转甜润的唱腔。窈窕秀美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泗州。那才真的把听戏的魂都拉去了呢!起先人们还叫不出这叫什么调、什么戏,就直呼演唱这个调的人名字。一传十、十传百,就叫开了听“周姑子调”。后来他们又就地取材,自制一个两根弦的土琵琶,就用那只“玉斑鸠”套在指头上作为弹琵琶的拨片,以后又演变用竹子、牛角料子制成,一直沿袭到现在。
泗州戏有传统大戏八十多个,小戏和折戏六十多种,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中西乐队选用,影响颇大。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
我们宿州市还有许多民间剧团,是靠事主家和大队包戏的钱,大部分演员都40多岁,但他们唱腔优美生动,一般在泗县,灵璧县,埇桥区的一些县镇演出,像陈若梅、代兵等等一些演员深受观众喜爱,前不久还在元一新天地商业地产奠基仪式上举办持续一周的票友会,在市内反响热烈。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经一系列的努力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宿州人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泗州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篇二:泗州戏名旦刘荣芝
个人简介
刘荣芝,原名刘永芝,女, 1983年11月出生梨园世家,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当家花旦。与泗州戏孙梅、张廷、吕咸蔚并称“泗州戏四小名旦”。工李宝琴花旦流派、 宗李宝凤武旦流派;扮相甜美妩媚、嗓音嘹亮玉润。兼得宝琴、宝凤二派之风姿神韵,表演准确传神、动情入微。常能着眼于细微之处并自成一格,赋予人物新意和美感,使其扮演的人物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极具舞台感染力。
学艺经历
出生梨园世家,自幼受爷爷及父母熏陶,热衷泗州戏,六七岁就能唱《梳妆》、《观花》等泗州戏传统戏篇子,2000年以唱功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进入宿州市泗州剧团,刻苦钻研泗州戏的唱腔及四功五法。2006年年初,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举行戏曲演唱比赛,刘荣芝演唱了泗州戏的传统剧目《走娘家》,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总决赛冠军,并被推举到悉尼歌舞剧院演唱泗州戏,她成为泗州戏界第一人把泗州戏唱出国门,是整个泗州戏界的骄傲。
代表剧目
《走娘家》、《拾棉花》、《小二姐做梦》、《卖甜瓜》、《皮秀英四告》、《四换妻》、《张郎休丁香》、《白玉楼》、《杨三姐告状》、《智取威虎山》、《凤仪亭》、《白蛇传》、《杨排风》、《穆桂英搬兵》、《伍桂珍挂帅》、《潼台会》、《樊梨花诉唐》等剧目。
艺术特色
刘荣芝舞台表演格调高雅清新,自然天成。人物刻画细腻,恰到好处,且富有深度。扮相甜美妩媚、清丽脱俗。嗓音嘹亮玉润。兼得泗州戏四大名旦李宝琴流派、李宝凤流派派之风姿神韵,表演准确传神、动情入微。常能着眼于细微之处并自成一格,赋予人物新意和美感,使其扮演的人物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极具舞台感染力。继承传统“玩意儿”,并勇于创新将其运用于现代戏剧目中,从而创出表演新步伐,为塑造人物服务,潜心研习李宝凤武旦流派剧目。嗓音纯、甜、亮,念白清、脆、利。唱腔委婉柔情、缠绵悱恻、感人肺腑。做工细而不腻,俏而不俗。身段洒脱洗练、舞姿曼妙蹁跹。
所获荣誉
2004年参加宿州市青少年戏曲演员大赛荣获金奖
2006年参加梨园春荣获冠军
2014年荣获北京新京报、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和公益联合颁发“泗州戏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4年被师弟吕咸蔚先生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荣誉颁发“泗州戏李宝凤流派继承领军人”
篇三:泗州戏四小名旦吕咸蔚
个人简介
吕咸蔚,原名吕耀刚,男,(1989------),曾是著名泗州戏演员,"泗州戏贡献奖"获得者被誉为“泗州戏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泗州戏李宝凤流派继承领军人”。现媒体人,泗州戏研究者,中共党员,学历本科,安徽五河人。因他年少识广,在业内成名较早,被誉为“泗州戏少甘罗”美称,与泗州戏孙梅、刘荣芝、张廷并称“泗州戏四小名旦”。 出生于梨园世家,自幼受到祖辈李宝凤(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熏陶,学习泗州戏,在蚌埠、五河、泗县一带,颇有影响,巧妙的掌握了泗州戏的表演技巧,刻苦钻研其中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认真学习戏曲中的五功五法,是80后继承泗州戏传人不多的之一。可以说是一位卓越建树的青年演员,在泗州戏界被艺人称为"活字典",他会的传统戏太多,青衣、花旦、小生横跨不同领域行当,演员一忘词儿,就问他。在
戏曲道路上他刚刚出名就辍演了,真乃泗州戏的一大损失。2010年6月入职于中国最大报业集团之一的北京《新京报》报网编辑部,从事新闻工作。做一个笔耕不辍的文人、挖掘事实的报人。现媒体人、泗州戏研究学者、临沂市沂州柳琴戏剧团艺术指导、安徽宝凤泗州戏剧团艺术顾问。
演艺经历
幼时他体弱多病,身体很不好,一天到文工团看演员练功,见到演员在练毯子功,一些老艺术家见他面目清秀、鼻梁端正,就说应该学戏,一来继承戏曲艺术,二来练功增强体质。就这样他成了五河泗州戏剧团的一员。
每天早晨不见亮,就跟梨园子弟一起到城南的河边喊嗓,依、、、、啊、、、、因为惊扰居民晨睡,我们常常是被人恶言以对。喊完嗓子就回到文工团大院练功,"嘟--打仓",上场不管用什么锣鼓点,都要在这一节奏中运用手、眼、身、法、步这五方面的配合,双肩与手要放松,不能僵硬,眼要有神,身要立腰,收腹挺胸,全身要形成子午像,脚站丁字步,前脚尖虚点地,后脚跟站稳,全身有机的协调和统一聚焦在最后一锣的节奏中,形成一个完美的造型,术语亮相,老师一遍一遍的说。打戏打戏,只有打了,才能记住,只有练了,才有玩意儿,真是没有途径,一个字儿"练"。除了他受到奶奶的熏陶,又像著名泗州戏石金霞、许凤兰、郭素霞等老艺人求学。
练身段、吊嗓子、学唱腔、念本子,文化课也一点不落下。字儿、气儿、劲儿、味儿,所谓的练出"范儿",一学就是四年,四年代表可以出演了,四年出科演戏是就能拿工资了,下乡演戏条件很差,真是很辛苦,真是行外人无法体会的那份罪儿。在戏曲的生涯里,他一直没有忘记,不能丢下文化课,不能再让人看低我们,说我们是"没有文化的文化大军"。吕咸蔚说。
艺术特色
他博采众长,戏路宽广,字真句明,嗓音甜润,水音十足,被泗州戏老艺术家:李宝凤、蒋荣花、石金霞、郭素侠、孙凤华、马继英、杨华等誉为:"金嗓银调"。
他功底坚实,体态轻盈,做表规矩,承旧创新,寓文于武,表演别具一格。在蚌埠、五河、泗县一带有口皆碑。
代表作品
《走娘家》、《拾棉花》、《打干棒》、《小二姐做梦》、《双拜堂》、《鱼篮记》、《皮秀英四告》、《大书观》、《赵美容观灯》、《樊梨花点兵》、《三女拜寿》、《打青龙》、《打孟良》、《打焦赞》《打耶律》、《打韩昌》、《白蛇传》、《八仙过海》、《穆桂英搬兵》、《杨八姐救兄》、《四平山》《八盘山》、《大鳌山》、《小鳌山》、《秦香莲》、《秦雪梅》、《胡金婵》等等
2010年底整理了40多万字的泗州戏传统剧目《泗州戏集锦》《泗州戏简介》《戏曲身段理论讲稿》。
篇四:泗洲戏及其唱腔特点的初探[1]1
目 录
摘要.................................................. .... .......(3) 关键词..................................................... .. ....(3)
一、前言................................................ .. .......(3)
二、 泗洲戏...................... .................... .... .......(4)
(一)关于泗洲戏来源的说 ......... ................. .. ........... (4)
1、认为泗洲戏可能发源于苏北的海州................. .. .. ...... (4)
2、起源于丘老門嗣.................................. .. ........(4)
3、源于山东武家兄弟.............................. .. ..........(4)
4、源于山东临沂.................................. . ... .......(5)
(二)泗洲戏的流传与发展..................... ....... ............(6)
2、党和政府对泗洲戏发展的重视.................. .. ........... (7)
(三)泗洲戏的演唱及伴奏形式的演变....... ......... .. ............ (8)
1、泗洲戏的演唱形式............................ .. ............(8)
2、泗洲戏至今的伴奏演变............ .......... .. .............(9)
三、 泗洲戏的唱腔特点..................... .... .. .. .............(9)
(一)泗洲戏的代表剧目..................... ... .. ....... ........ (9)
(二)作品分析《拾棉花》................... ... ..... .............. (9)
1、《拾棉花》歌词大意......................... .. ..............(9)
3、总结歌词.................................. .. ........... ..(11)
(三) 唱腔特点................................ .. .......... .....(11)
四 、泗州戏戏曲艺术的“歌舞化”和在当今地方戏中的地位... . .. .. .. (12)
(一)泗州戏戏曲艺术的“歌舞化”.................. . .... .. ... ..(12)
(二)泗洲戏在当今地方戏中的地位......................... .. .....(13) 结语............................................... ... .. .......(14) 参考文献.............................................. .. ... ....(15) 致谢............................................... .. .. ... ...(16)
泗洲戏及其唱腔特点的初探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泗州戏拾棉花)摘 要: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泗州戏是皖北民间剧种之一。本文主要从泗州戏的渊源、流传与发展还有唱腔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探索了泗州戏的唱腔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泗州戏 唱腔特点
Si chau play and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drama is picking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art treasures in the world, the artistic treasure-house position in the SiZhouXi folk opera, one is obviou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origin, SiZhouXi and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nging, and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iZhouXi singing style and features.
Keywords: SiZhouXi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国民族文化的日益兴博,日新月异的民族民间戏曲也在人文文化中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和爱好,多个高等院校也把民族民间戏曲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中国民间戏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随着广大群众业余生活不断丰富,戏曲也成为他们的爱好。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昆曲、秦腔、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泗洲戏,或许不为太多人所知,但它却是淮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它以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优美动人的唱腔,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被淮河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一、泗洲戏
(一)泗洲戏的渊源
泗州戏,自古被人们称为“拉魂腔”,起源于皖北苏北地区,据说是出自山东。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中说到:“柳琴戏为单声腔剧种,属于‘拉魂腔’系。声腔起源众说不一”,据安徽戏剧史料丛书之三《泗州戏浅论》(《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主编完艺舟著)中对“泗州戏来源的传说”列出四种:
1、认为安徽的泗州戏可能发源于苏北的海州。
据艺人们说,当时在江苏省北部海州、盐城一带的民间,流行着两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调:一种是劳动人民在丰收的季节里,由于心情喜悦,便根据当地所流行的秧歌、号子等,创造出一种曲调,名日:“太平调”,另一种是当地打猎的猎户们,在打猎之后,心情舒畅,便根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并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顺口唱出一种曲调,名日:“猎户腔”(过去曾有人称“拉魂腔”为“猎户腔”)。基于这两种曲调,后来就由当地的民间音乐爱好者丘老、葛老和张老(另一说,还有个杨老)三位民间的音乐家,对流行于当地各种民间曲调予以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并且编出简单的人物故事,进行演唱,这便形成了最原始的“拉魂腔”。后来,这三位民间音乐家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四处流浪,以演唱为生。张老则仍然留在苏北,葛老流浪到鲁南滕县和峄县一带去演唱,丘老则流浪到安徽的淮北。据说丘老来到淮北之后,又吸取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山歌号子、民间音乐以至妇女哭腔等,不断进行丰富和创造,终于形成了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唱腔“拉魂腔”,也就是目前受到广大淮北人民所喜爱的泗州戏。
2、起源于丘老門嗣
据南路老艺人徐步俊、魏玉林所说,丘、葛、张三老曾经逃荒到苏北徐州的九里山,他们在讨饭的时侯,便望风采柳,随心所欲地唱上几句吉利话、庄稼话,或初具故事情节的‘小篇子’、‘小段儿’,在农户人家的门前说唱,后来又配上了柳叶琴,作为说唱时的伴奏乐器,这便孕育出雏形的拉魂腔。目前安徽泗州戏的艺人,大部分是出自丘门的徒嗣,都自称是‘丘门腿’,意思是说他们的上辈,是在丘老门下学艺的。
3、源于山东武家兄弟
传说在一百多年之前,山东省滕县东门外,有一家姓武的兄弟,擅长演唱当地流行的‘锣鼓铳子’,其后他们嫌‘锣鼓铳子’太单调不好听,便改唱随心所欲的 ‘胎心调’。因武大和武二原是唱‘周姑子’出身的。所以群众都称他们武大周姑子、武二周姑子。其后武大和武二的门徒们为了尊敬师傅,避叫他们的名讳,便把周姑子改称‘拉呼腔’(即拉魂腔)。据老艺人吴学勤(他是北路)说,武大曾收徒八人,他的第八个徒弟李八爷曾来安徽传过艺,便派生出安徽的拉魂腔。
4、源于山东省临沂市
据山东省柳琴戏介绍一文中指出:“拉魂腔”是发源于山东临沂的,该文也提及到武大和武二,并认为他们是把“周姑子”“和拉魂腔”逐步糅合成一种形式,仍称“拉魂腔”的创始人。这也是一种未可厚非的意见。早在二十年前的1986年11月举行的“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上,对“拉魂腔”的源流就进行过热烈而友好地交流和探讨,大家达成过一些共识,但也存在着一些异议。此后,各地都相继编纂出版了有关的戏曲志,对同属“拉魂腔”系的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三个剧种的源流,又有了“备自阐述”。
经以上介绍,若是以安徽同志所列的“其一”传说,与江苏卷中的所述源流做对照,倒是有诸多共同之处;而若是以源流出自山东的武大、武二之说,那安徽大部分泗州戏艺人自称是“丘门腿”之说就很难沟通。所好的是,淮海戏老艺人的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邱、葛、杨(张)的师傅是来自山东的唐姓大牛、二牛,这就与山东又有了一定的关系。但就淮海戏自身而言,它又很强调是在本地区的“太平歌”、“猎户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怡心调”与“拉魂腔”这就很难
说是“源”自山东。淮海戏的老艺人却说,是由海外的“葛”姓带着拉魂腔去山东传授后才形成柳琴戏的;而安徽的泗州戏,也是由海州的“邱”姓带着拉魂腔去传授后才形成的。—赛一说法与安徽的传说又是一致的.是得到安徽大多数唱泗州戏的“邱门腿”认可的。但不管怎么说,苏、鲁、豫、皖的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的所有艺人们都承认,它们三个剧种是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拉魂腔”!而究其源流,目前只能是“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各自表述。”要研究探讨三剧种之中的共同点,大家的谈话更加和谐融洽,诸如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剧目、共同的唱腔方法、共同的表演风格等等,对于将来的发展,也可以共同商讨。而如要继续探讨“源流”,也还可以在“共同点”上再细做文章,比如说大家都叫“拉魂腔”,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这“拉魂腔”中到底有什么共同点:一是唱腔优美,特别是女腔,行腔中多音程大跳,显得既明快爽朗,又委婉动,二是唱腔尾部经常翻高七度、八度,更是“拉魂腔”独有的特点。
(二)泗州戏的流传与发展
一、泗州戏的流传
据说该戏是由很多贫苦乡间艺人“跑坡”传入安徽北部的淮北地区,然后借鉴当地的民间小调和戏曲,逐渐形成“拉魂腔”的南路流派。关于“跑坡”它以前的意思就是指人们在野地里奔跑,打寻猎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乞讨食物,像现在的一些流浪艺人乞讨一样,靠自己的嗓音和表演能力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食物,据说,民国1930年前后,在东郊‘长淮卫’和市区,有徐步俊、魏月华等拉魂腔艺人与卫调花鼓戏 “卫调花鼓戏”因起源于‘长淮卫’地区,故称“卫调”,它与双条鼓、花鼓灯齐名,统称为“凤阳三花”。自从明代以来,一直活跃在安徽北部的五河、凤阳、固镇、怀远、淮南、寿县等江淮两岸的大地上,后来,以安徽省的唯一剧种被收进《中国戏曲、剧目大辞典》。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的花鼓灯会、正月十五的龙灯会、七月十五于兰胜会等长淮卫庙会,从明朝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其中以龙灯会最为隆重。有蟠龙、舞狮、高跷、旱船,花车等二三十个节目,演员达到2000人左右,观众达5万人左右。
关于“长淮卫”我要说明一下。 长淮卫;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位于蚌埠市边陲的一个小镇,长淮卫,可不同于千千万万个农村小集镇。它由来的
篇五:蚌埠风物调查报告
淮河之畔的一颗明珠
—— 关于蚌埠文化风物的调查报告
2008.5
淮河之畔的一颗明珠
—— 关于蚌埠文化风物的调查报告
近日来我校积极响应中央教科所“关于实验学校学生开展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通知”,组织学生参与调查了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地方文化等方面知识。通过活动,增进了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向着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又具有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发展。本次调查内容涉及面广,参与学生多,调查方法多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走访询问,查找有关书籍,报刊等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 地理位置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2004年末,蚌埠市一市三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 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601.5平方公里, 其中,淮河以北面积240.66平方公里,淮河以南面积360.84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352.4万(市区91.43万)(2008年市区人口突破百万),民族主要为汉族 。
蚌埠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
二、建置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祐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
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明、清时称蚌步集,1911年津浦铁路蚌埠站建成,蚌埠市成立。日军侵华时期,蚌埠一度曾是伪安徽省会。之后的淮海战役(徐蚌会战),蚌埠解放,1947年蚌埠成为新中国在安徽的第一个设市城市。
蚌埠是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区号0552,牌照皖C,与芜湖大体相当),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军坦克学院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四所重要军校均驻蚌埠,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是我军创办最早的两所士官学校之一,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蚌埠拥有科研院所众多,原电子工业部40、41所,兵器工业部214所(华东微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军工部门附设于此。解放军第123医院设于蚌埠。
蚌埠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一级站,原铁路分局,现上海局铁路办事处仍驻蚌埠,管辖安徽全省及江苏铜山段铁路。所有列车除直达车Z字头外均经停此站。蚌埠是京沪、皖赣、淮北线枢纽,南下列车在此变次换头,很多列车越行徐州、南京,但必停蚌埠,如T105;现京沪线每日直发特快T字头,全线仅停济南、蚌埠两站;蚌埠站也是上海至拉萨铁路仅有的几个非省会站(工程要求一省一站)。蚌埠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蚌埠新站(在建)是京沪高铁首设站、华东地区中心站。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蚌埠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铁路日接发能力320列,拥有中国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并拓展了铁海联运业务。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国家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在蚌埠设站。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已建成,界首——阜阳—
—蚌埠、蚌埠——南京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现代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埠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 民间艺术
(一) 泗州戏
1、简介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2、历史溯源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戏和淮海戏属"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戏是"拉魂腔"的南派。该剧起源于江苏海州,发展、成熟于泗州,故名。
据传,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成为猎户腔。后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誉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串门卖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则在泗州一带传艺卖唱,由于是"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是 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称泗州戏。
和所有的民间小戏一样,早期的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显的说唱和沿门乞讨的痕迹。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有所谓"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说法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老艺人徐步俊、魏月华、马兰玉等人进入皖北交通枢纽城市蚌埠的演出,一般视为是泗州戏的正式进城。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曾组织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抗日斗争现实的小剧目。这些经历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以《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到会参演。其中,生活小戏《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这一次的华东汇演,推出了泗州戏建国后第一代担纲演员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等。
1956年,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又推出了现代戏《女社长》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一批剧目。使泗州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
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老板娘》一剧表现下岗女工自谋职业是的种种心理障碍。从题材上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反映了泗州戏表现现实生活的主动与热情。
3、艺术特色
泗州戏的脚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
"压花场"是泗州戏表演艺术的根本,分"单压"和"双 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艺人从师学艺时,学唱腔从八句子开始,学表演从"压花场"开始。观众对"压花场"的要求非常严格。演员在表演时,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泗州戏能够叫出名字的身段和步法有数十种,如整鬓、拨鞋、提领、顿袖、叉腿双蹉步等。有些行当的表演堪称绝技,如《拦马》中头顶水碗急走圆场,点水不泼;《大书观》中用碎步表演打水,演员必须是小脚,脚大了则无法表演;表演身段"燕子拨泥"时,必须把脚下的泥块从后面拨起,再从头顶上飞过去。老艺人黄兆林(艺名黄八圈子)则因能头顶水碗,用矮子步在场上转八圈以上而得名。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发展。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讲究自由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以便于演员的发挥和创造。艺人们还把这种形式名之为"怡心调",可见它带有相当多的随心任性的因素。
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除了大部分是后半腔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着板眼,有不稳定的感觉。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采,又自然和谐。
泗州戏在说唱时期无乐队,形成戏曲后乐队建制和伴奏形式也极为简陋,只有1-2把土琵琶,鼓佬一人,有的还由演员兼奏。民国九年之后,才有较大班(如民国20年有徐步俊带领的大毛班在西游乐场唱摊子戏,唱一段,收钱,然后再唱。民国30年,淮北抗日根据地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抗日民主政府为配合抗日宣传,召集当地艺人百余名,组成小分队,演出《樊大娘送子参军》、《全家抗日》等剧目,轰动一时)。解放以后,正式登上舞台才逐步有了小型民族乐队。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了"四大件"。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中西乐队选用,影响颇大。
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