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霸王别姬电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9:09 初中作文
霸王别姬电影初中作文

篇一:电影霸王别姬影评

《霸王别姬》观后感

电影赏析课上观看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感触很深。

这部在1993年出品的《霸王别姬》却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它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齐集港台内陆明星拍摄而成。这部电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好评,同时赢得了包括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被誉为“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影片的开始,表现了某京剧戏班培养后生的故事。小孩贪玩,被严厉的师傅发现后,师傅则拿着棍子,狠狠地拍打徒他们的屁股,即便徒弟们发出惨烈的求饶声,师傅也是无动于衷,照打不误。有一个小徒弟怕挨打,竟然上吊自杀!从这里可以看出,旧社会学想好一门手艺,离不开棍棒。在棍棒的逼迫下,段小楼和程蝶衣登上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成功舞台。我想对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作一点议论。

段小楼:打小时候起,就有一股子倔强、豪爽的性格。学艺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格外照顾其他的师弟,尤其是对有几份女性气质的程蝶衣“同学”,更是关怀备至。当初程蝶衣到戏班时,连个暖和被窝都没有,还是段小楼给了地方让他休息。在京戏舞台上,段小楼扮演的是西楚霸王关羽的角色,和他搭档的是程蝶衣扮演的虞姬。霸王别姬的爱情传奇,感动过一代代的中国人。舞台上,他们卖力地唱,玩命地唱,唱红了北平城,唱红了全中国。段小楼很有男人味,是个十足的硬汉。在抗战时期,他拒绝给日本人唱戏,藐视汉奸。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不愿意给达官贵人唱,厌恶腐败透顶的国名党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他坚持京剧艺术的表演规律,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换,他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文革”这样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段小楼当然没有逃脱残酷的迫害。在红卫兵的威逼下,在声势浩大的批斗运动中,这个曾经硬朗如铁的汉子迷惑了,坚强的内心被摧垮了。熊熊的烈火边,他揭发自己的师弟程蝶衣给日本人唱戏,揭发妻子菊仙是妓女。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人也疯狂了。

程蝶衣:在影片的开始,就为他的悲剧角色埋下了伏笔。他的母亲是红尘女郎,幼年时他在青楼长大。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把他放进了京戏班。在戏班中,她演花旦,长大后,自然扮演的是虞姬。他凭自己的表演实力,把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他虽是男儿身,但内心却是女人情。在他的心里,一直惦念、喜

欢着大师兄段小楼。当段小楼和青楼女子菊仙订婚、结婚时,他表现出的嫉妒、愤懑也就在情理之中。程蝶衣痴迷京戏,追求做人的完美,对内在的品质追求尤为苛刻,当他得不到师兄的“爱情”时,内心的痛苦超过了死亡。故最后他拔剑自刎,是有原因的。他真的做到了人戏不分,虞姬的悲剧传说隐隐中是他人生的一种影射。

菊仙:在影片的第30分钟,她方才出场。她是青楼里的台柱子,是风月场上的红人。当她被段小楼解救后,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段小楼。她用所有的财产,为己赎身。正是因为她的出现,才使得段小楼程蝶衣这对师兄感情慢慢疏远。即便段小楼不认识菊仙,段小楼最后也不可能真的守住师弟生活,他在本质上和程蝶衣师弟是有区别的。菊仙性格泼辣,敢作敢为,虽然出身卑贱,但心怀正义,忠心于丈夫,在丈夫最危难的时期都不离不弃,表现出了一个弱女子“威武不能屈”男子汉般的性格。最后,她在文革中上吊自杀,充分说明了性格刚烈,不堪侮辱。她眼里容不得沙子,容不得卑鄙和邪恶,宁可死,也要证明内心的高洁。 袁四爷:影片中作为配角出现。他是北平戏界的老大级人物,如同当今电影公司里的董事长,是经济投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懂京戏的铁杆戏迷。对程蝶衣万分垂青,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保护着程蝶衣。解放后,他作为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被枪毙。在枪决批斗现场,段小楼看着眼前的一幕,呆若木鸡,又百思不得其解。

在整部影片中,青楼女子菊仙可以说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个人。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和敏锐,窥到段程二人不一般的情谊。她处处为自己的丈夫段小楼着想,深恐段跟着程蝶衣在戏中迷醉,在每一个危急的关头都是她为段遮风挡雨。程对她的忌恨有些过分,即使没有菊仙,段小楼也不会陪着他唱一辈子的霸王,段没有这么高的秉性,他是一个俗人,懂得保护自己,懂得见风使舵(这里绝没有贬低段的意思)。菊仙跟着段程二人的沉浮历尽坎坷,虽遭程忌恨,但是看到程因戒毒万分痛苦时,以一个女人的母性包容了他,是她将程抱在怀中取暖,正如一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婴孩。然而世道连她也容不下,在文化革命中段被逼与她划清界限,菊仙忧愤自尽,让人倍感凄凉。

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真是过分的渺小,面对命运的摧残,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程蝶衣是这样,段小楼是这样,菊仙也是这样,就连精明的袁世卿也是

这样。当十年浩劫终于过去,段程二人再度同台演出《霸王别姬》,然而终是年华老去,不复当年神韵。蝶衣一生追求艺术,与世无争,无奈造化弄人,唏嘘不已。霸王已老,戏该落幕了。虞姬在戏中拔剑自尽,蝶衣的生命也随之殒没。可怜一个柔弱之人,受尽百般苦楚,然而他最后的一幕却是何其决绝,可悲可叹。

字数统计:2070字。

篇二:电影《霸王别姬》的赏析

对《霸王别姬》的浅析

众所周知,《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是陈凯歌导演的经典巨作之一。首先,这部电影是以京剧、一对师兄弟的恋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为影片的题材,随时间的向后推移而循循向后展开的。这部影片讲述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名出生卑贱的妓女的孩子(程蝶衣,张国荣饰)与京剧之间发生的种种悲欢离合之事。

从整部影片来看,它的描述中心是“情(因为入戏,而在男人之间产生的那种情)”,它的可贵之处是“入戏”,其中当然离不开国粹——京剧了,以至于戏中的程蝶衣恍然认为自己就是一女儿身,它的经历过程是“那段屈辱的近代史”,它的精神境界是“从一而终,不离不弃”,用一句话作出概括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整部影片从服饰到每个人的说话、动作、神态以及各种拍摄技术都做的相当好,因此给每个场景都显示了非凡的排场与气度。下面我就以历史为线索来展开对影片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文学阐述、灯光技术分析、镜头技术分许、拍摄技术分析、空间背景分析、声音技术分析、音响技术分析等方面的些许技巧的浅析。

人物塑造分析: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可谓极其细致传神,如小豆子在唱错《思凡》后被“洗嘴”的恍惚神情;在大师兄被抓走后程蝶衣的焦急以及对大嫂对他的求助而故意刁难时的面部表情;在审判程蝶衣汉奸罪时程蝶衣的那种坚定之色;在大师兄娶妻时候的愤怒与不解,在小四看见共军齐唱“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时的惊讶和喜悦;在最后菊仙被出卖后的悲愤与绝望;这些面部特写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人物性格被塑造得更丰满。

《霸王别姬》的对白很精炼,最大的特点很有京味,把那种京剧,京腔味表露得一览无余。《霸王别姬》的人物对白简短但很倾注感情。当然,对白在蒙太奇中也发挥着发挥重大的作用。譬如一些台词:“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得人后受罪”(梨园里师傅对刚入喜福成科班的小豆子的训话),“真他妈想当太太奶奶啦你,做你娘的玻璃梦去吧!你当出了这门儿,把脸一抹洒…你还真成了良人了,你当这世上的狼呀虎呀的,就都不认得你啦?我告诉你,那窑姐永远是窑姐,这就是你的命”(菊仙从良时,老鸨对她说的话)… …这些对白在一定程度也交代了人物以后的命运发展。用一句北京话说:“很有艺术的范儿!”正是这种诸多表现元素反映了中国的古老的文化底蕴,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片子的最后当蝶衣拔出剑时,实现了他“从一而终”的梦想时,小楼对蝶衣的呼唤:“蝶衣…”再到“小豆子”,称谓的变化,也足见小楼对蝶衣的感情,这一段很是让人回味无穷。关于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张国荣把虞姬给演活了。最经典的那一段莫过于那段“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空间背景技术分析:影片中的每个场景、每个画面都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真实写照,导演并且很巧妙地将文化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街市、四合院、古老的城墙、传统的小吃、鸟笼、蛐蛐罐儿、大烟等等……这些中国独特的人文景观被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影片之中,就连胡同中的各种吆喝声都被渲染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当然,片中的京剧——作为中国国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文化亮点。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有着深刻中国文化内涵的影片。

影片中几场湖边长吟的过场戏,镜头空间内容更为宽广,使原本局促于院落的空间舒展开来并且从容的完成率时空的过渡。画面表现四季,镜头运动缓慢,

色彩对比度小,浓度偏低,柔和而少刺激,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霸王别姬》里,总的说《霸王别姬》在空间环境的描述是偏重于再现的;但是,浓重的现实色调常常铺满了画面,把再现性的空间构成上升到风格化的层次。在本片里导演陈凯歌无疑在艺术表现的分寸感方面进了一大步,整体气氛的营造取代了单个造型的突兀,当然,顾长卫的摄影指导亦功不可没。影片中以浓墨重彩泼洒情感,冷暖两极色调的交叉混用,将本来就五色斑斓的京剧造型、脸谱、服装、动作推到形式美的顶端。

灯光技术分析:《霸王别姬》用光让人看上去相当舒服,它既不是那种单一、冷冷的暗沉,又不是绝对的暖色调。它介于两者之间,一面尽可能表现了旧中国时代的衰败,另一方面对人物摄像时达到了足够的暖色调,使人物看上去不单一,很具有血色。在色调处理上,尽量照顾到人物在该场景中的情绪。譬如:当文革时期来临前夕,菊仙和段小楼的家对比他们俩刚结婚时洞房,这点对比在对观众关于时间环境的交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本片前半部分对小豆子、小癞子、小石头的面部刻画,机位都是处于侧45度角,光也是尽量模拟到自然光,打到半张脸,随着时间转换,人物刻画开始以正前方拍摄为主:这样做的效果在于利用光的效果,儿童们的一张张脸在逐渐展开,逐渐清晰,很有讲故事的意味,这是创作者在驾驭故事时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

镜头技术分析:镜头是摄像师的艺术,包括前面的光。而所有的影视元素就像一辆马车,导演就是车夫。本片的摄影师是顾长卫。从片子的镜头美观程度就深知顾导的功底和用心。由于影片中人物经常处于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状态,摄影师实在太有理由大用特用夸张的、变形的短焦距镜头了,比如花满楼“相亲”一场,铺天盖地的大红色调,几乎能把银幕点燃;而程蝶衣和袁四爷扮装调戏的场面则用清冷阴郁的调子,加上淡淡的放烟效果——雌雄难分,真假莫测,一派迷离情调。影片里多处可反映出顾长卫深厚的影像掌控能力和丰富的影像创造经验。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既能把握导演意图又心思细腻敏锐的优秀摄影师。原来,陈凯歌一贯的执导作风通常使演员的表演偏向抽象理性一端,故人物的情感表达往往流于粗线条,而顾长卫恰好能予以弥补和润色,在本片多处利用光色的细部微调,衬托人物的微妙心理变化,给观者几多回味之处。

《霸王别姬》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影片,将近三小时要讲述跨越半个世纪的发生在一对戏子身上的事,考验摄像师的镜头叙事能力。场面的调度和人物的调度尽善尽美。在本片中,所安排的演员的调度形式的着眼点布置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出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中的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的性格,拍摄时更强调遵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为了使电影形象的造型更具艺术感染力,在处理电影场面调度时,更注重从剧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场面调度。使这部电影的过渡也显得自然而流畅,在前一个主题结束之后,画面悄无声息地由亮转暗、由暗转亮,婉转而出下一段主题。比如:在片子的开头,小豆子被切去手指,小豆子的脸部特写,手部特写,反复两三次出现街道,再结合音响“磨剪子来,镪菜刀”以及“低沉的鼓声”。

音响技术分析:片中的音响运用了很多,尤其是动作音响,比如:关师傅打弟子屁股的声音,以及打破杯子的声音。其实片子中有很多摔东西和东西掉地上碎掉了的声音,稍微留意一下,就会注意到,片子中的文革前这种场景比较多,破碎的响声正预示着“打倒走资派”的到来。可见音响也是直接参与了叙事。另外在音响方面,值得拿出来细抠的就是音响师在音响的处理上运用了大量的混响,增加了声音的通透感和层次感。关师傅反复强调了一个“道理”:人各有命。混响的加入在叙事也向观众传达了“人很渺小,命运弄人”的信息。

《霸王别姬》运用视听语言的强大组合能力,蒙太奇思维巧妙剪切,影像节奏上的调整在摄影构图上的强大构造能力,把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作为了电影的主题,描绘得淋漓尽致,再衬托以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背景,让电影在豪情万丈中又不失细腻的情怀;而正是特定的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的命运才更加地多舛!这般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果!

拍摄技术分析:这一段场面纵深调度对人物命运的铺垫起到了很多作用。就像摄像师对整部片子镜头的把握程度其实用两个字来形容:“精”、“炼”,“精”指的是摄像师慧眼,他找到最能传达情谊的镜头,譬如小楼从花满楼救下菊仙,回到戏院蝶衣和小楼两人背靠背坐着对话的那一段,先不说哪一段对白是如何如何精彩,单看镜头,两人背对着坐着,摄像师给的角度是平视,人们面前都摆着一块镜子,这种格调的设置,比两人傻傻站着对白更具意味深长性。“炼”,指的是摄像师对镜头逐个的提炼,导演找对了场景,演员弄清楚了对白,但摄像师要思考的是:把人物角度如何摆,机位如果设置,是动还是静,才能最具效果。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在《霸王别姬》的镜头里,多次出现人物甲通过镜子看人物乙,也就是说在片子里镜子作为一种视线介质多次出现,当然这其中肯定包含导演的想法,关于镜子在生活中的用途我就不多扯了,我想说的是这一运用正暗暗对应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说法。越是经典的片子越没有必要把画面蒙太奇一一抠出来逐个分析。它的蒙太奇思维应该是一个整体,存在于导演的的脑海中。从转场来说,小豆子和小石头从童年变成少年,是在湖边念叨:“力拔山兮气盖世…”转换的,通过两个摇镜头叠化,表示时间过渡。另外小豆子和小石头从少年变成程蝶衣和段小楼时,则是通过照相,前一镜头是和师父以及众师兄弟合照,后一镜头则是他们已成为角儿是的合照。一前一后,时空交代。前后镜头一两秒,就跨越了好几年,这一方面说明了影视艺术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蒙太奇在影视中运用的欺骗性,看起来就是真的一样。

影片总结:《霸王别姬》所搬演的中国历史十分的眩目。随着小豆子的成长,观众经历了近代中国最纷乱的时代。不到三小时的影片时间内,中国江山已经数度易主。影片细心地安插了各种情节去让观众感受这段期间内政权交替的频繁,片子展现那都是中国一个个真实的年代,因此片中包含了清朝的太监张公公、北洋政府时代、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文化大革命等细节。包括人们生活状态,京剧文化,都对中国的那些年代一个很好的复现。借助人物的命运,以小见大,窥视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霸王别姬》有着清晰的叙事框架,即学戏、从戏与最后的殉戏,而且有着连贯的叙事线:以程碟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体现蝶衣与小楼的分分合合,以历史的演进以及“霸王别姬”这出京戏为两条副线。

《霸王别姬》的镜头语言明确简洁,基本围绕着故事展开,而不是刻意营造意义。影片剪辑流畅规则,构图精美;同时影片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与不同景别的静止镜头交叉使用,形成行云流水而有放有收的节奏效果。

影片的音乐音响也挣脱了沉重的寓意,而主要用来刻画人物心理、营造场面氛围以及创造场面节奏。整部影片总共有四十多段音乐,以胡琴、笛子、鼓等民族乐器为主,巧妙的将京剧、昆曲及各种配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与影片风格相契合的凄凉与沧桑韵味。音响上,影片经常巧妙地对现实音响进行恰到好处的提炼,有效的营造出了场面的空间感,托起了整个场面的情绪和气氛。

《霸王别姬》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也极为丰富深广,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更具历史深度。它把戏剧小舞台与人生大舞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剧中演员的艺术声涯和现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又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音画的综合表现效果,是一部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的佳作。

篇三:《霸王别姬》影视分析

知天易,逆天难

————浅析《霸王别姬》

第一次看《霸王别姬》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的我并不明白程蝶衣那深邃的感情,只知道可能是她从小就有一种阴柔之美,在大师兄小石头的阳刚之气的庇护下,自然会产生一种区别于爱情的依恋之情,只知道他是入戏太深,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事隔许多年之后的今天重新审视《霸王别姬》之后却明白了程蝶衣那不疯魔不成活背后,却一直是为了那四个字而活的,活的如此纯粹,如此洒脱。

这也是我第一次没有参照网上众多影评来写的分析,只是想自己一点点悟出些许道理,只怪自己看书以及阅历真的不多,最起码无法赶及导演,也就无法十分深入,纠集情感,能悟出多少算多少吧,本文将从三个时段来分割电影的脉络,近我所能挖掘细节,

我觉得一个部好的电影,能百看不厌的原因,除了那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那些能够不断被找到的细节魅力了。

一、少年时期——40十分钟被扭曲的童年

影片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从两人的少年时期说起,而是以两人十一年后重聚为开端,几句简短的台词就已经模糊的道清了两人的关系、以前的身份、以及二人的性格——蝶衣心思缜密如女子、小楼粗犷豪爽。之后舞台之上的光慢慢亮起,霸王别姬的字幕出来,电影进入正片叙述。

每个人的性格,大抵都是在童年的时候形成的,大多都是跟童年的遭遇有关,程蝶衣也不例外,影片一开始就是由蒋雯丽饰演的艳红抱着年幼的程蝶衣穿梭闹市,观赏喜福成戏班街头卖艺。此时通过周围人的态度已经明白艳红的身份很特殊,是属于封建时代遗留的悲剧产物——妓女,而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在此之前的蝶衣生活环境是怎样一种状态。也就在看戏的时候,蝶衣第一次邂逅了段小楼的阳刚之气。这一场戏也是始终追求自由的小癞子的第一次逃跑,而此时的蝶衣还想不到,小癞子这个角色会成为困扰他半生的梦魇。之后艳红把蝶衣送到喜福成,求关老爷子收留。关老爷子也是促使蝶衣日后品格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和后面即将出现的大太监张公公一样,关爷也属于上朝遗老,或者说整个戏班子的风骨都是清朝遗留下来的,有着那个时代的骄傲,与新旧时代交替的迷茫与执着。在关爷审查蝶衣是否具备唱戏的条件时,导演却意外的插入了一个胡同磨刀匠吆喝的镜头,这个突兀的镜头也就暗示着,接下来的事情,会跟这个有些许关系。果然,关爷在发现蝶衣天生六指的时候说了一句:您这孩子,天生没有吃戏饭的命。关于命,在关爷的嘴里不只出现过一次,这

也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一条比较重要的认知,也就是天命论。天命论最早大约出现于夏代,后孔子将其继承发展,孔子认为天命有绝对的权威,不可抗拒,违背天命就是要出事情的。那么按我的理解以及之后故事的发展,无一不印证了这一在唯物论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而此时艳红的做法却是出乎意料的,她将蝶衣带到巷口,用磨刀匠的刀将阻碍她目的的六指切掉,这一举动就表明了艳红的反抗精神,作为一名风尘女子,她不仅想反抗自己儿子的命运,更多的是想反抗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年幼的蝶衣第一次遭遇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疼痛,自此,母亲这一形象也在他的脑海中坍塌而模糊,却没有消散而是形成了一个无法抹去的阴影。蝶衣一生之中只存在过两个女人,而这两个女人恰恰都是风尘女子,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会对菊仙有着复杂感情的铺垫。

手印画押之后,小豆子(程蝶衣幼年名)成了喜福成的小师弟,在拜师的当天晚上,小豆子抱着艳红留下的衣服被同门们嘲笑,小豆子毅然的将母亲信物烧掉,这一动作也表示了小豆子与他过去决裂的决绝,也是他第一次与自己的命运抗争,而从这个情节我们也不难看出小豆子的性格以及“窑子”这个词给他的刺激。而这个时候,冰冷内向的小豆子也逐渐被大师哥小石头融化。

我认为小豆子的少年时期是奠定了他延续之后几十年悲剧的基础,因为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件让他身份发生错位的事情。一曲思凡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困扰,有最开始的“我本是男儿郎”到“又不是男儿郎”,小石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导演决定用《思凡》一曲作为促使他身份错位的催化剂可谓用之巧妙。在这里导演也并没有忘记另一个困扰小豆子的梦魇——小癞子,在之前的逃跑不成功之后,小癞子计划了第二次逃跑,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于这些每天练苦功的孩子们无疑有莫大的吸引,小癞子和小豆子逃跑之后去了戏院,看到了当时的名角,小癞子由喜转悲引人遐思,孩子最单纯的想法往往是最不容易实现的。而就在这时,小豆子也从霸王的身上看到了师兄的影子,由此决定重回戏班,回到师兄身边。接下来的情节在前半段来说是一个小的高潮,那就是小癞子的死,他受不了练唱的哭心系自由,于是选择了逃避,而在死之前他吃下所有的糖葫芦,眼神坚决的像霸王,也许他认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霸王似的举动,他也终于获得了自由,也扭转了戏班子老戏骨们的态度。在这之后关老爷子说了一大段的对白,讲述《霸王别姬》背景,以及讲授两条他认为的做人的道理——人要自己成全自己和从一而终,这也分别是后面出现的小四和蝶衣的终身信条。在把小四捡回来的晚上,有一个小豆子的特写镜头,耳边是嘈杂的话语,师父教授的道理以及那声冗长的磨刀调,这些一直在小四脑海中残存,挥之不去的梦魇。第一阶段结束。

关于天命论,细关本片,可以算是本片的一条暗线,其实整部剧中的所有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在与“命运”周旋。本片故事发生的年代极为特殊,属于新旧朝代交替的时节,国民政府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却没有彻底扫除封建残存势力,这里面的大太监张公公以及后面的袁四爷都属于前朝遗老,与关爷一样,张公公也对于过去的辉煌抱有执着的态度,这从他问小豆子今年是何年就可以看出,小豆子说是民国二十一年,而张公公却一口反驳,严词厉句的告知今年是宣统二十四年。而在张公公府上发生的事情,导演用隐晦的手法表现出,小豆子最后一条防线被攻破,最终导致了他身份错位的完成,如果说对大师兄的依赖之情是内因,那么张公公的非礼就是外因。在离开张府的清晨,小豆子发现了被人遗弃的小四,这时候关爷又说了一句: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小四的命是被人抛弃,还是注定被小豆子捡去,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当时小豆子的举动告诉我们,他所认为这个弃婴的命,并不是被遗弃在这儿。但是后来的发展却再一次印证了,违背天命的悲哀结果,。张公公的反驳和小豆子的举动都可以看做对命运的反抗,亦或者说是对从前天命的顺从,正如孔子所主张的一样,顺应天命,却不应该消极的顺应它,这自然是矛盾的,也正是这样的矛盾心理才让这些人物具有强力的戏剧性。

在第一阶段的末尾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张府,师兄弟俩第一次看到了那把霸王剑,这把剑是贯穿本片的一个信物似的的存在,这把剑的由始至终也代表了蝶衣那份从一而终的执着。

二、成年时期——起起伏伏中纯粹的执着

第二阶段一开始就交代了因为唱《霸王别姬》而一举成名的程蝶衣和段小楼的状态,两人已经成角儿了。而时下正处于国家危在旦夕时期,七七事变爆发在即。楼梯上的一场戏将成长之后的几个人性格表露无疑,也简单明了的说明了当时学生群体的可利用性,一个简单的口号就能将群情激奋的学生思维扭转。分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便可知这里存在一种盲信的表现,学生只存激情却盲目。这里的段小楼依旧是敢打敢骂,性格刚烈,而蝶衣却说:“领头喊得那个唱武生倒是不错”,从这里已经能看出,蝶衣心中纯净无暇,只有戏。这里又提到了那把剑,而张公公的府上现在却成了棺材铺,暗喻着封建旧势力已经几近灭亡。

人力车把蝶衣载到当初他和小癞子看戏的地方,在这里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又悠然响起,时过境迁,当时喜欢冰糖葫芦期望成角儿的小癞子已经不在,这里不知可不可以理解为在蝶衣心底,却依旧羡慕小癞子那奔向自由的方式。

下台之后的一场打闹的戏,两人静止于镜子前,此时的段小楼一定也是心生疑惑,对于二人身份的迷茫,可惜他的理性把他强制的拉出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在这个时期的前半

部分,有这样一个细节对比,在但凡是台下唱罢的时候,段小楼都是不带妆的,而蝶衣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卸妆的,这就暗指蝶衣仍在戏中,而段小楼早已心系戏外,与菊仙的相遇,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片的另一主要配角袁世卿和女主角菊仙都在这个时期出场。袁世卿这个人物对程蝶衣来讲很关键,袁四爷就像是张公公的延续,他也是前朝遗老,只不过懂得变通所以才能不管什么世道都可以玩的通,他懂戏也入戏更爱才,在入戏这个角度来说,与蝶衣有几分相像。在入戏深浅程度上,无疑是蝶衣大于袁四爷大于段小楼的。而菊仙这个性格同样刚烈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好像就是蝶衣母亲艳红的延续,激起蝶衣心中本能的厌恶,他不知道自己将这两个角色重叠,只是预感菊仙将会抢走段小楼。小楼在花满楼与菊仙相遇继而定亲,这个玩笑似的举动给了菊仙一个与自己命运抗争的契机,菊仙净身出户,对幸福的果敢追求让她不择手段,而此时,青楼老鸨的一番话使得命理说再次被提及,这次是菊仙的命。菊仙不信命,却在文革的时候身份再次被揭发,也就印证了青楼老鸨的话:窑姐儿永远是窑姐儿。老鸨的一番话也可以认为是他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妥协,看到菊仙能如此反抗命运的一种羡慕与嫉妒。

相比段小楼宁愿投身纷繁的红尘,蝶衣则是活的纯粹与单纯。在青楼救菊仙之后的那场戏中,蝶衣第一次提到了从一而终四个字,蝶衣央求小楼想与他唱一辈子戏,“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这就是他单纯又纯粹的想法,这种纯粹需要莫大的勇气,这种勇气段小楼是不具备的,所以他说“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儿里,咱们可怎么活啊”在他的眼里,蝶衣的从一而终被他主观的认为成“不疯魔不成活”。在大多数带有同性恋意味的片子里,偏阳刚的一方对待这禁忌的情感总是带有一种优柔软弱的感觉,感情大多都是隐忍的,这样矛盾纠结的性格无一不导致了对方悲剧的结局。而阴柔的那一方却是纯粹、勇敢以及执着的(例如断背山)。段小楼就是这样矛盾的人,从小跟师弟相依为命的他,不敢说段小楼对蝶衣一点超乎常理的感情都没有,但是他全都隐藏住了,因为他现实,也可以说是懦弱。这就与蝶衣的勇敢执着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方面,蝶衣与菊仙也可以说是十分相似。菊仙也渴望从一而终,所以她百般阻止段小楼与蝶衣唱戏,只想与他好好过日子。可惜菊仙的坚持也不彻底,可以看出这些人物除了对命理有着矛盾的思想之外,在干感情的处理上也是矛盾的。世上鲜有人能做到从一而终,人们同时又期望从一而终,而蝶衣纯粹的单纯好像就是我们一个梦想的的代表。

段小楼执意与菊仙成婚,这在蝶衣的眼里无疑成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桥段,而这时蝶衣也认同了袁四爷的看法,把段小楼比喻成黄天霸,说明此时的段小楼在蝶衣看来不过是威而

不重的假霸王,这一点是无法接受的,但即便这样,蝶衣还是不希望师兄起自己而去,那一声“别走”则放下了之前的矜持与骄傲,却依旧没有挽回什么。在袁四爷的府上,蝶衣又看到了那把剑,为了履行当时的承诺换回那把剑,蝶衣甘愿做了袁老板的知己,袁老板在知己的前面加了红尘二字,蝶衣再一次陷入身份错位的漩涡之中,在与袁老板酒后唱戏的过程中,蝶衣第一次举剑想要自刎,戏里戏外在这一瞬间重叠,袁四爷悬崖勒马,从戏中跳了出来,可见蝶衣入戏之神,疯魔之重。

日本人进城之后,蝶衣在出演《贵妃醉酒》过程中,戏院遭到日本人的占领,此时出现一个对比,台下的嘈杂混乱与台上蝶衣泰然自若的演戏成为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在之后的情节中还有,这也说明了在台上的蝶衣眼中只有戏,唱戏的时候也要从一而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论是台下乱成一锅粥还是突然的断电,这当然也是一种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在从日本手里救下段小楼之后,蝶衣高兴的告诉小楼,有一个日本的军官懂戏,这在蝶衣的眼里显然没有家国的概念,只有戏,纵使他恨日本人,但没有什么比京戏能传出中国走向世界有意义,艺术不分国界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只不过段小楼不理解这种情感,将蝶衣认成是给日本人唱戏的亡国奴,也没有感激的意味,这无疑给蝶衣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蝶衣染上了抽大烟的陋习,在从烟馆里出来的时候,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再次响起,就像小癞子的再次呼唤,正当他遐想之际,却被烟呛到,说明他终不能像小癞子那样舍弃一切赶赴自由。

菊仙的幻想也破灭了,不唱戏的段小楼一事无成,不仅没有好好过日子,而且每天荒废度日;而没有了霸王的蝶衣也不如从前,自甘堕落,这个时候,他们的师傅关爷再次出场救火,担任起了教训二人的职责,一番训斥之后,关爷继续训练现任科班的弟子,在知道一名弟子如何扮演林冲的时候,轰然倒地,结束了一生。关爷这个人物可以说是蝶衣和小楼的信仰,关爷交给他们什么霸王之气,什么事盖世英雄,传授唱戏和做人的道理,在两人走歪的时候扶持匡正,也可以说,关爷这个人物也是天下所有有良知的师傅、老师形象的缩影,将老师的严厉与慈爱都发挥到了极致。科班解散的时候蝶衣和小楼发现了仍旧罚跪的小四,问其原因,小四只说了一句:师傅说过要自己成全自己。这句话也就成为了小四的人生信条,以至于他之后做的事,全都凭这句话而为。

接下来日本投降,小楼和蝶衣给国民党军队唱戏,此时全无秩序,就连入戏疯魔的蝶衣也无法应对如此糟蹋戏的行为愤然立场,小楼更是与国民党军大作一团,此时的国军,在无法克制自身劣根性的同时也憎恨日本人。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活动即便到了今天的大陆,今天的中国民众,也是随处可见,便是一种中国自古的文化心理——面子心里。大闹一番之后,蝶衣被以汉奸罪带走,而这时的菊仙也在争斗之中丢了孩子。一面是被带走的蝶衣,一面是

篇四: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影视语言

《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霸王别姬》,一部92年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的电影,讲述了程蝶衣,一个视戏剧为生命,对爱情无比忠贞的戏剧大师悲剧的一生。他从小被母亲切掉了第六只指头卖进戏班,接受严格的戏剧训练,与戏班的大师兄段小楼相依为命。经历过许多磨难,终于成长为一名红极一时的戏剧大师,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爱的大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谁知道命运赋予他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程蝶衣悲剧的人生穿越多个复杂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他被宫中大总管猥亵;抗日战争时期,他被迫为日本人唱戏,而在此时,心爱的大师兄段小楼也娶了青楼女子菊仙;抗战胜利后却被国民党当汉奸抓去审判;全国解放后却迎来文化大革命,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悲惨的一生最终在打到“四人帮”后得到结束,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楼的怀中,就像虞姬一样。

电影当中有许多精彩的配乐,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其中多处音乐更是由中国京剧院乐队和中国中央乐团演奏。

下面就几处精彩配乐做下简单赏析。

小时候的程蝶衣在唱【思凡】一段时,总是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

并且因此差点失去了被栽培的机会,这时候小石头不得已粗鲁的拽着小豆子坐在院子中央的椅子上,用烟管捣烂小豆子的嘴来惩罚他,在小石头拖拽小豆子的这段时间, 插入了一段京剧的节奏,是用京胡和板鼓在一起演奏的, 同时击打着板鼓和拉着京胡,节奏越来越快,充分表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以及奏出了小石头的迫切的心态和小豆子害怕惊恐的心情。在小豆子被自己最亲近的小石头惩罚了以后,嘴角流着血,坐在院子中的椅子上,周围是其他的孩子们在练习京剧,此时想起了京剧中的伴奏,运用铜锣,钹、京胡在一起演奏,声音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暗示了周围环境对小豆子的压迫和催促,同时也暗示了小豆子自己内心的煎熬和挣扎,突然音乐戛然而止,在伴奏人敲打板鼓的引导下,小豆子终于完成了自我的转变和性别意识的转换,开始将自己揉入京剧之中,流利地唱起“我本是女娇娥 ,又不是男儿郎 。。。”,开始了自己“不疯魔不成活”的戏梦人生。。。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名字也是来源于京剧《霸王别姬》,剧中也多次运用了京剧《霸王别姬》的选段,这些选段在增加观众听觉上的享受的同时,也具有影视的叙事功能,在某些地方起到了暗示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作用:

程蝶衣演的是虞姬,而他最喜欢的角色也是虞姬,再加上他“不疯魔不成活”的性格,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虞姬她怎么演,也终有一死不是?”;

段小楼在妓院救了菊仙后,菊仙对他芳心暗许,又一次来戏院看戏,正是霸王与虞姬的戏。戏台上是程蝶衣与段小楼的表演,霸王的台词是“四面俱是楚歌声,。。。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暗示着由于菊仙的介入,程蝶衣与段小楼分道扬镳之日不远, 他要和他的师哥“ 唱一辈子的戏 !”“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的理想破灭了!

蝶衣收养的小孩小四与蝶衣争角儿,本来打算不唱了的段小楼与蝶衣在戏院的铃声中一起走出戏院,这时菊仙出现并阻拦了段小楼,铃声戛然而止,小楼还是选择了菊仙,伴随着小楼的一声“来也~”蝶衣的梦想彻底破碎。。。伴随着小四的虞姬唱段,这段唱词被导演赋予更深得意义,堪称经典。

到了电影结尾,程蝶衣假戏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剑自刎,段小楼转过身来,一声“蝶衣!”带出的却 是 《歌唱祖国》,段小楼惊讶过后最后的表情却是扯着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见,对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受时代的摧残实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话来说,这时代好像就是跟他过不去似的。或许对他来说,活着已经太累了,他已经再也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压力,所以他选择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自刎,这也叫是跟段小楼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吧??

篇五: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是《牡丹亭》中的一句话。用来形容我对Leslie的感觉再合适不过。电脑里存着他许多电影,最爱《霸王别姬》和《春光乍泄》,一直不舍得删掉。他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只是他去世的时候,满城似乎都在议论他为何纵身一跳的秘密。一直到后来喜欢陈奕迅,听陈奕迅唱张国荣的歌、听许多人模仿张国荣,才知道,这样一个男人,为什么会赢得那么多歌迷影迷的死心塌地。

“人生已经太匆匆,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忘了我就没有用将往事留在风中,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这是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中的片头曲。《霸王别姬》的作曲家是赵季平。他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精品率和获奖数也是最高的。

影片一开始,是段小楼和程蝶衣出现在剧院里,然后是段小楼和剧院管理员的对话,由此引出两人已22年未同台演出。倒叙的手法,画面转接到程蝶衣小时候。小豆子母亲为了让小豆子进戏班被挥刀斩断了他多出的小指头,随着小豆子的尖叫声,便是沉重的一声鼓。此时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之后是一声又一声的鼓声,再来是稍加紧凑的鼓声,这声音似乎在预示着故事的开展。小豆子被戏班其他孩子押着跪倒在地上,唢呐声在这时响起,这时京剧演奏中相当重要的乐器之一,它的出现,就像戏曲的开幕,程蝶衣的人生悲剧,正式拉开了序幕。小豆子签下卖身契后披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ハ钒嗪⒆用撬醯姆考涫焙咦潘揭ぷ永锏男∏⒆用潜憧汲靶π《棺樱《棺右痪浠耙膊凰当惆岩路樟耍亲宰鹦募康?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火光闪耀下,取笑他的孩子们

霸王别姬电影

纷纷闭上了嘴巴。第二天白天,戏班大爷抓着小豆子衣服,“是戏子就得听戏”,大鼓声一声一声又便沉重地响起。小石头帮小豆子踢掉压腿的石头被师父举水盆罚跪在冰天雪地里,回到屋子里时,小豆子拿着被子一把抱住小石头。这时候是一段笛子的声音,悠远辽阔,似乎是从远方传来,又似有一丝哀婉。我想,蝶衣应当是从这时候便已“入戏”了吧。小石头对他的好,在他眼里是及其难能可贵的。母亲抛弃了他,他再也无依无靠,而入戏班成为戏子必将承受难以承受的苦痛。这时候,小石头是他唯一的依靠。只有小石头真心真意对他好。而在后来文革开始后,段小楼的落井下石让我感到心冷,菊仙对小楼的付出也败给了小楼的懦弱。心灰意冷的菊仙最终穿着她的嫁衣吊死在屋梁上,此时广播里播放着的却是新时代的戏曲,这无疑是一种讽刺。或许是文革让他们都见到了真相,又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戏子无情,婊子无义。而我认为,无情的是段小楼,有义的是菊仙,走不出的是程蝶衣。戏总归是戏,霸王别姬,虞姬总会自刎,曲终总会人散。对蝶衣来说,他的这一生就挣扎在“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说到这一句,这部电影中有一个让我触动的情节,便是在那爷到戏班里听小豆子唱思凡时,小豆子仍旧无法改口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时,小石头一怒之下把烟嘴往小豆子嘴巴里塞,烫的小豆子嘴角都流出了血,小石头摆起了阵,为了留住那爷。而小豆子此时终于有所领悟,张开了满是鲜血的嘴巴,唱道“我本是女娇娥”,那时候的背景乐也是配得极好,锣鼓声在此时安静下来,唯有小鼓跟随着小豆子的声音,一声一声清脆地落下。似是一种催促,又像是戏班师父激动而恨铁不成钢的内心独白,而随后正是京剧版《霸王别姬》响起。

再回到《霸王别姬》的片头曲。一整部电影,之所动人,除了剧情及演员的演技不凡之外,配乐也极其重要。配乐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能将我们引入其中,仿佛置身戏内,仿佛我就是那程蝶衣你就是那段小楼。片头曲《当爱已成往事》唱的便是蝶衣。“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张国荣生就一张俊秀的脸,不能用帅形容,而是一种美丽,一种让人不由自主怜惜的美丽,而美丽总是易逝的。或许段小楼没有程蝶衣并不会有所不同,而段小楼却是程蝶衣的唯一,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总是为你心痛。

无论来生是否再相逢,无论今生是否言不由衷,就将往事留在风中。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