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关羽人物画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4:35 体裁作文
篇一:浅谈工笔人物画的步骤及方法(完善)
鸡 西 大 学 NORMAI
UNIVERSERTY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我的这幅《自画像》取材于本人的一张生活照片,只是构图做了稍微的调整与修改。在作画的时候,我是准备两幅同时画的,一幅做稿图,另一幅是作品,两幅同时进行,在作画时,我是先在稿图上试画,看看画出来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的一样,如果是,再在作品图上画。画工笔画需要的就是耐心,因为画完一遍后,整幅画都是湿的了,你得等它干了以后在进行下一步。
1
(自画像)
现在,我就我的这幅画说说工笔人物画的作画步骤及方法:
一、定稿
定稿就是制作的底稿,古代称为“粉本”。工笔重彩人物画底稿,无论是对初者还是造型能力极强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底稿有的是用铅笔,有的是用毛笔,但都要求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凡画面出现的所有形体,都要画得细致精确。切不可认为底稿不关紧要而在勾勒设色时来修改。底稿不具体,不精确,形象不生动,以后的程序就很难进行了,我这幅
2
画就是用铅笔定的稿。底稿要求画得精细肯定,形体结构准确生动。所谓精细肯定,就是线条表现的形体要每笔交待清楚,不能含糊。比如衣纹,哪笔在前哪笔在后,要清清楚楚。所谓准确生动是指造型的严格而言。如头面、手、脚还可以画出它的立体效果,以便着色时心中有数。因头面、手、脚结构复杂,变化细致,不比衣纹和其他形体,只取大的气势就行了。所以底稿要尽可能把形象的精神气质画准确生动。但我们决不主张把底稿画成明暗素描。忽视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规律,如果这样就会导致异端。另外,底稿的线要尽可能做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以便过稿落墨时胸有成竹。
二、过稿落墨
过稿就是考贝,这也是一道很细致的工序,不可草率从事。要求考贝得精细准确,线条一定要轻,以看见为度。当然考贝精细又不同于底稿的精细,因为还有落墨一环,铅笔考贝太细,容易弄脏画面。过稿后,稍作修改即行落墨。落墨就是用笔勾勒,这一环很重要,《六法论》中讲的“骨法用笔”的原理,都要求在勾勒时体现出来。一般要求做到用笔准确、流利、生动。笔气连贯,线条既有变化呼应,又有和谐统一的整体气势。在墨色的浓淡轻重变化方面,也要求符合表现规律。总之,用笔用墨应达到白描的要求,既富有造型上的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等表现力,又富艺术的节奏感,韵律感等装饰美。这一点因在第三章已谈得比较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
3
三、打底色
在打底色之前,应该设计一个小色稿,把大体色调和色块关系定下来。为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应该多作几种小色稿,最后选定一种,作为设色时的参考。小色稿虽不具体,但有整体气势。往往出现正稿画完之后,反而觉得不如小色稿的整体气势好,这就要根据小色稿来高速色彩关系。 有了小色稿,打底色就有了参考的依据。所谓打底色,就是用墨或色进行渲染,表现形体的凹凸、明暗关系,以加强形体的立体感、质量感、空间感;表现形体之间的色彩关系,以加强色调的对比统一效果。 打底色时一定要预想到罩色后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打底色一般根据形体的凸明凹暗、远虚近实的原理,渲染时即采取凸浅凹深,远淡近浓的方法。古人有以“三白”(额头、鼻梁、下颏)衬“三庭”(即三停)的面部着色法,就是根据凹凸关系总结出来的经验。打底色除了根据凹凸、明暗关系施用墨或色的浓淡外,还应根据形体各部分色彩冷暖关系注意色彩的性格。比如眉眼的暗处、唇颏间、两颊等处的冷色,或者光光照映的暖色等,在打底色时就要基本上表现出来。 总之,打底色这一步要求把色彩造型的效果基本上表现出来;大体色调关系也要表现出来,并注意不同民族、年龄、性别、阶层的人的肤色差别。
四、着色
着色就是在打底色的基础上进行罩色。因底色较薄而轻,再用较鲜而浓的色彩罩一次或几次,就显得厚重了,达到工笔重彩的设色要求了。 4
篇二:职称继续教育中外绘画最新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写意画中神似轻形似,多在(生宣 )上作画。
A.熟宣B.生宣C.绢帛D.羊皮
2.(工笔画 )谨严整饬,一丝不苟、刻画入微。
A.工笔画B.写意画C.水墨画D.版画
3. 没骨属于中国画用墨、上色方法中的(设色 )类。
A.白描B.水墨C.设色D.泼墨
4.(白描 )是中国画最古老、最基础的技法。
A.白描B.水墨C.设色D.泼墨
5. 长卷是古代书画装裱中最常见的方式,方便用手( 从右到左)舒卷展阅。
A.从左到右B.从右到左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
6.长卷大多采用(散点透视 )来组织画面。
A.焦点凝视B.分层布局C.散点透视D.固定视点
7. 狭长的立轴被成为(条幅)
A.横幅B.立幅C.长幅D.条幅
8. 横式画心,装裱后上下翻阅的册页被称为(推蓬装 )。
A.推蓬装B.蝴蝶装C.蝙蝠装D.册页装
9. 册页中的“蝴蝶装”采用的是(竖式 )画心。
A.横式B.竖式C.毯式D.针式
10.装裱为通折连为一体的册页被成为(经折装 )。
A.蝴蝶装B.推蓬装C.经折装D.蝙蝠装
11. 明朝以后折扇由(日本)传入我国。
A.朝鲜B.伊朗C.印度D.日本
12.黄河以北(阴山 )山脉岩画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图画遗存。
A.阴山B.华山C.玖山D.九华山
13. 阴山山脉岩画的制作年代可以追溯到(新时期 )时代早期。
A.旧石器B.新时期C.河姆渡D.半坡
14. 南方岩画多以(绘制)手法为主。
A.磨刻B.敲凿C.线刻D.绘制
15. 我国最早的彩陶文化是(.老官台文化)。
A.老官台文化B.半坡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16. 在已经发现的彩陶文化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半坡文化
17.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花纹中,动物纹以(鱼 )为主。
A.龙B.鸟C.鱼D.兽
18.仰韶文化彩陶花纹中,人面纹多和(鱼 )纹结合在一起。
A.龟B.鸟C.鱼D.鹿
19. (龙山文化 )中的黑陶纹饰也达到了很高的装饰水平。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半坡文化
20. 先秦时期绘画的首选载体是(丝帛 )。
A.纸张B.丝帛C.羊皮D.竹木
21. 《人物御龙图》出土于长沙(楚 )墓。
A.汉B.秦C.楚D.宋
22. 在缣帛上创作的古画,后人称作(丹青)。
A.飞衣B.丹青C.帛美D.小样
23.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
A.雕刻B.壁画C.漆画D.帛画
24.今天所能看见的秦汉壁画,唯有汉代(墓室 )中的少量壁画。
A.墓室B.石窟C.寺院D.书画
25. 画像石的材料为石,以(刻凿 )方法制成。
A.煅烧B.刻凿C.模印D.彩绘
26. 画像砖的材料为(土 ),通过模压焙烧方法制成。
A.土B.沙C.石D.金
27. 南阳画像石受(楚 )文化影响大。
A.秦B.楚C.赵D.越
28. (山东 )画像石以表达儒家道德理想的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居多。
A.河北B.山东C.安徽D.河南
29.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是占压倒优势的宗教。
A.道教B.佛教C.祆教D.埁教
30.佛教重视图像的感召力,因此又被称为(像教 )。
A.图教B.像教C.观教D.显教
31.石窟寺的形制来源于(.印度)。
A.印度B.暹罗C.大食D.高丽
32.石窟寺的形制大约于(.三)世纪传入我国。
A.二B.三C.四D.五
33.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
A.河北邯郸B.四川大足C.甘肃天水D.河南洛阳
34. 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三)世纪。
A.六B.五C.四D.三
35.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 )。
A.拜城B.石河子C.和静D.塔里木
36.克孜尔石窟的主要是(佛教 )题材。
A.神话传说B.佛教C.历史故事D.儒家
37.敦煌第一个石窟兴建于(366 )年。
A.365B.366C.367D.368
38. 总体看来,(北朝 )以后的敦煌艺术是一个逐步本土化的过程。
A.南朝B.北朝C.隋朝D.唐朝
39. 娄睿墓壁画共(71 )幅,无榜题。
A.71B.72C.73D.74
40.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比较典型的( 南朝)作品。
A.三国B.两晋C.南朝D.北朝
41.画家宗炳生活在(刘宋)。
A.后汉B.北魏C.南韩D.刘宋
42.《山水画序》的作者是(宗炳 )。
A.宗炳B.娄睿C.荣启期D.山涛
43. 《叙画》作者是(王微 )
A.宗炳B.娄睿C.荣启期D.王微
44. 山水画专论的开山之祖是(《山水画序》 )。
A.《叙画》B.《山水画序》C.《金谷园画序》D.《刀笔集》
45. 山水画的兴起表明,自( 战国)以来绘画的表现对象从人物逐步转向自然。
A.商周B.春秋C.战国D.西汉
篇三:国画大家 谢玉玺大师作品赏析
谢玉玺,1944年生,现为易从字画商城签约画家、天津南开画院一级画师、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湖社画会会员。以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见长。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面对浩瀚的自然环境和情感动态的人类社会,用独特的造型艺术视线,通过深厚的笔墨功力,表达出内心蕴含的对外部世界深情厚谊。其作品《易水悲歌》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天津市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唐韵》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欣赏
一、谢玉玺四尺竖幅人物画作品《醇风通灵》
易从字画签约画家、人物画大师谢玉玺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上以变型、怪诞而形成独特的画风,人物诙谐的丰富表情和拙朴的身体语言跃然纸上。人和猴子和谐共处,超然世外的那
一份洒脱跃然纸上。在国画大师谢玉玺的画作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永恒不变的中心意境,因为在他看来,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它与其他东西的处境是多么不同,或高或低,或热或凉,或干或湿,或净或脏,只要是合于自己的原本真性,它就会生活得很自在,以致达到什么都不感觉,什么全都忘记的程度。庄子把这种情况称为“相忘”,意思是完全适宜、无所感知。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谢玉玺就是“相忘于江湖”的那条鱼,坦荡淡泊,顺其自然。有人曾评价谢玉玺的画作,说到“功力深厚,匠气太重”,对于这些评价,谢玉玺不挂怀于心,只说是不懂他的画,那不是匠气,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淀,是一种国画的底蕴。
庄子说,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生活。一旦打破了这种生活环境,哪怕是进入一种看上去很为豪华、很为荣耀的境地,也很可能带来与自己的追求完全相反的结果,因为这种环境的改变与自己的本性、真笥不相适应。所以,谢玉玺对于现在人们看重的所谓的“名和利”一向不以为意,那是与他真笥不相适应的环境,即使拥有了也不会舒服,索性不去追求,这是国画大师谢玉玺这么多年来不谙世事、一心绘画的原因所在。
二、谢玉玺四尺竖幅人物画作品《关圣帝君像》
男人需养四气。一养骨气:铁骨铮铮,傲然独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二养豪气:男人就得像个男人,“伪娘”只适合于舞台。三养侠气:不一定飞檐走壁行侠仗义,但是勇于捍卫人间正道,坚守公平正义是做人的原则。四养义气:义薄云天,人神共仰,不讲义气的人,难容于江湖。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神”,让后世敬仰崇拜,就是因为关羽将这四种气质发扬到了极点,成为了忠义的代名词和化身。
易从字画签约画家、人物画大师谢玉玺的这副《关圣帝君像》通过精妙的笔法,将关羽的以上四种气质唯妙唯俏的表现在了纸上,让人透过画像仿佛看到了关羽那穿透千年的忠义,顶天立地,义薄云天,让天地为之动容,万事为之敬仰。
关圣帝君像是中国最有名的“神像”之一,深受尊敬,是多元化的神明:商界守护神、医药神、财神、战神等,悬挂在中堂、客厅、书房等地方可镇宅兴业招财辟邪,亦可作为商务礼品馈赠友人之佳品。
来源:易从字画
篇四:人物的肖像描写 教案
人物的肖像描写 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 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3. 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了解和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照片,设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肖像描写就是给人物画像,即把人物的外部特征――身材、容貌、服饰、姿态、神情、气质、风度等,像静物写真那样的写出来。
肖像描写的目的:以“形”传“神” 在写作过程中,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加以描画,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作用。
二、 阅读片断、展开课题:
1. 朗读下面两个文段。
(1)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长的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 思考问题:
(1)找出文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2)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3) 第(2)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的?
(4) 你受到什么启发?
3. 同桌交流、讨论思考结果。
4. 全班交流。
5. 教师进行小结。
三、肖像描写的技巧(阅读范例讲练结合)
练习准备:
仔细观察班级里你比较熟悉的同学或老师,找到人物外貌的主要特点并构思外貌描写。
1、粗描细摩
肖像描写最常用的笔法是写实,有蜻蜓点水的粗描淡写,有细致入微的工(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工笔画关羽人物画像)笔描绘。
示例一:
“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点评〕在这里,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方法,对主人公的进行刻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台词。
示例二:
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愣帽,身上青皮衣服就如油篓一样;手里拿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拱手,一屁股就坐上座。
2、善用比喻、夸张
示例三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
〔点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面目可憎、让人生厌的嘴脸,为了使自己的厌恶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了使这张肉麻的面孔活灵活现凸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连用一串比喻,在肖像的勾画中,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溢于言表,让读者对其面目产生无限的遐想。
示例四: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点评〕眉毛与眼睛天各一方,空作牛郎织女之叹,令人忍俊不禁,拊掌叫绝,没有如此新颖别致的夸张,很难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3、侧面衬托
以上所云皆为直接描写,写实的细描让人感到贴近真切,比喻、夸张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示例五: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点评〕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
四、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显示人物的身份:
根据人物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我们写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像什么样的人。 范例:王蒙在《青春万岁》中这样描写一位教师――袁闻道
他浑身――头发上、鼻子上、耳朵上、眼镜、衣服上都 沾满了粉笔灰,他也不掸掸。他曾经对别人说笑话:“等我死了,解剖开,把粉笔灰抖出来,足可以再造三打粉笔。”他显得很衰弱,脸上布满皱纹。用他的话就是布满了“山脉河流”。但由于做教师,他腰板挺得很直,而且嗓门洪亮,说话拉长音,声音抑扬顿挫,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听得清楚。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可以归纳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吗?
〔解析〕这段话抓住了人物外貌的主要特点,写出了一位长期执操粉笔生涯的老教师形象。
2、 运用“特写镜头”通过局部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个性。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可以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某一部分,诸如眼、眉毛、鼻子、
嘴、手等进行细致的描写。
范例:鲁迅在《故乡》里对闰土的手进行特写: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着一个纸包和一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作者很短的一段文字,深刻的刻画表现了岁月流逝、生活的艰辛给闰土留下的印记。
3、 肖像描写切忌千人一面 。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4、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
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
5、要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 展现人物肖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高潮部分,便成功运用了动态中进行肖像描写。写菲利普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从“神色不安”到“神色张皇”,再到“神色很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滞。这样,人物的神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即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可鄙的嘴脸。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五、成篇训练
布置成篇训练作业。
自拟一个题目或参考下面题目,结合提示写一篇写人文章,500字以上。
A我的自画像 B皱纹 C 一位邻居 D同桌 E笑吧,姑娘 F爷爷的照片G教师的眼睛
提示:1。要注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可以采用集中一处描写,也可以在时间、情景变化中作逐步加深式的描写。
2.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爱好相联系,和情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
篇五:人物画2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幼教部 部 美术 学科教师备课活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