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无名的小花,顾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33:02 单元作文
无名的小花,顾城单元作文

篇一:无名的小花教学设计

《无名的小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无名的小花》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的诵读《无名的小花》。

2.通过诵读《无名的小花》,体会诗人默默无闻奉献的感情 。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诗歌能够体会诗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开启诗《向着明亮那方》。

师:用最美妙的词语,用最动听的声音。晨诵,与黎明共舞。开启一个个生命中重要的日子。全体起立,女生读绿色的字体,男生读黄色的字体,红色的字体全班一起读。!

二、诵读复习诗《捉月亮的网》

师:灌木丛中的小草,向着阳光洒下的方向;夜里的飞虫,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我们走了那么远,也是在寻找着一盏盏灯。

三、学习新授诗《无名的小花》

师: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有一盏灯叫“诗歌”,它像神秘的咒语,在每个黎明被我们念起的时候,照亮的是我们的灵魂。如顾城的这首——《无名的小花》。

1.师配乐范读。

2.孩子们自由练读,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投入地去揣摩,去练读。

3.请三个朗读功底好的女生分别朗读。师评价。

师:这是一朵无名的小花。同学们在诗人顾城的眼里这还是一朵什么样的小花?

预设:(默默地无私奉献 可爱)

师: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读出它是默默地?

生:它只有微小的花,

和瘦弱的枝叶,

把淡淡的芬芳

溶进美好的春天。

师:它是为春天奉献了自己。请你再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么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朵小花的平凡?

生: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

生:像遗失的纽扣,撒在路边。

师: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生:它还有其它的优点。

师:同学们,请你们发挥一下想象,它还会有哪些优点呢

师:同学们,从它的外表上看,这朵小花比不上玫瑰,比不上百合花,它是那么的默默无闻、平淡,但是它却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你能告诉老师你又读出怎样的小花? 生:它虽然很平凡,但是有梦想。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次读一读第二节,读出对小花的理解和感受。

指名读第二节。

师:从这首诗中我们又读出怎样的诗人顾城呢?

生:像小花一样的默默无闻。

师:诗人顾城用他平凡的生命借助他优美的诗歌,给自己的生命注入芬芳和色彩,

四、师生共创诗歌

师:我今天送一首给郭景豪。(课件出示)

师:无名的小花虽然平凡,但是他却无私奉献的装扮着春天。只要怀揣着梦想,平凡的生命也会演绎绚烂的色彩。

篇二:眼中的顾城

眼 中 的 顾 城

提 要: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以其鲜明的诗歌风格和创作个性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称号。在前一辈对顾城的评价面前,本文通过?黑眼睛的哭泣?和?童话历程?描绘了自己眼中的顾城的形象,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幻想 黑眼睛 童话 回归 比较

顾城他还活着,只不过活在另一个不受打扰的梦的世界里,请不在再去打扰他,让他在梦里继续描绘自己的童话,让他的?黑眼睛?不再哭泣,让?我?与?我们?真正融汇,请不要再打扰他。作为诗人的顾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真正的回归?自我?,因为他真的能够?回家?了,将那?病态?的诗性作了一个匆匆的结束后又匆匆地离开我们而去。但为什么评论家说那是?远离诗歌的一种纯病态行为?,因为他们没有诗的情感,诗的同情。为什么把顾城的诗学说是死亡哲学、死亡诗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体会那颗飘零的心需要构筑感情的堤岸。顾城没有病态,只是在迷途中走进童话的梦里,在那梦中苦闷地遨游、挣扎……

一、“黑眼睛”的哭泣

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以一首《一代人》而一举成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简洁的意象,真挚地表达了一代人的处境和心声。?黑夜?那是十年浩劫的身影,时时笼罩着那双企图寻找?光明?的?黑眼睛?。可那?黑眼睛?里沉淀的黑暗始终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诗人的一生,他痛苦过,哭泣过。

常言说得好,幼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着。顾城的童年时代是在暗无天日中度过的,这恶梦般的童年影响了他的心路历程甚至一生的幸福。这在《无名的小花》的序中有记载:《无名的小花》长久以来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文化大革命中一个随父?下放?少年的畸形心理……当然,随着一个时代沉入历史的地层,《无名的小花》也变成了脉纹淡薄的近代化石。我珍视它,保存它,并不是为了追忆逝去的青春,而是为了给未来后考古学者提供一点根据,向他们证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间,有一片多么浓重的乌云,一块多么贫瘠的土地。这些内心独白似的言语,使我深深地颤粟,心也越来越沉。

有的人认为,顾城他们是在无病呻吟,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五四?时代要求个性解放的回声,这恐怕也是过去简单的否定吧。是的,如果我们站在居高临下的位臵,往往很容易把本来是上升运动的螺旋错当成周而复始的圆圈。事实上是,历史毕竟不会重演,不管它们有时是如此惊人地相似。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已经不是六十年前的中国和世界了,这是大家都能看得明白的。因此,即或这些诗作中有着消极的甚至是颓废的一面,但是我们不应否定社会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有多么的刻骨铭心。

有人认为,新的一代是思索的一代。思索,这确是抓住了一代人的主要特征。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光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这是顾城1968年写的,当时,林彪和?四人帮?及其高级顾问的倒行逆施,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作者年仅十二岁。这首诗也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地方,但它的确说明了一个历史的客观过程:文化大革命初期被人为地制造出来的狂热逐渐冷却了,各地武斗升级,血泪成河,所有佩戴过或者羡慕过红卫兵袖章的孩子们开始进入了生活的新阶段:思索、一叶知秋。这就是一叶,接下来顾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遇见过这么一个小男孩,他独自一人在荒凉的河滩上踽踽而行,他不时地望望昏黄的天空,怨恨着为什么要刮这么大的西北风,而瘦小的身子也不由自主地瑟缩起来;忽然他又天真地一笑,希望西北风刮得更猛烈,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捡到更多的枯枝;他的那个新近迁来的下放人员家,喘息着灶火正在等待着柴草。这个小男孩酷爱读书,但偏偏命运把他从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出来,仿佛他偷吃了什么禁果,犯了什么罪。此刻,他只好在劫后余生象小牛犊那样反复咀嚼着《辞海》。他的一切权利(包括受正常教育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唯一剩下的只有任谁也剥夺不不掉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既然幻想有着独特的魔力,顾城发现了以后,就再也走不出了,他喜欢幻想一个没有丑恶、没有污染、没有曲扭的?童话?世界,可

见这个?童话?世界经常被现实撞得支离破碎。顾城是在幻想中成长的,他仅有幻想的乳汁。这样,他便有了病态的早熟。他写了一首题名《生命幻想曲》的诗,由衷赞美了大自然、太阳、月亮、大地和谷物。表露了积郁在这最年幼的心灵中对祖国对人类的无尽的爱,我们能说他不热爱生活吗?

幻想是现实的折光。有时,幻想象一位魔术师,的确能变化色彩斑斓的东西来。然而,人毕竟不能通过万花筒看世界。结果,幻想也终不免掺进去了对于现实的辛辣讽刺。浪漫主义一个斤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是从现实中腾空而起,也不能不落回现实中来。试看以下这首小诗:

我们小小的茅屋

成了月宫的邻居

去喝一杯桂花茶吧

顺便问问心的问题

历史在迂回曲折中前进,在它的某一阶段,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逆流倒冒名顶替了主流,而真正的革命大潮却被斥之为?妖风恶浪?,就在这样反常的氛围之中,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应该怎么办?有的堕落了,当了?白卷先生?一类的?当代英雄?;有一小部分则扎扎实实深入到人民中去,如同蚯蚓之于土壤,但大多数人却因为?既不能前进,又不愿后退?只好像顾城那样,以《铭言》来自勉:

且把搁浅当作宝贵的小憩

也不要去随浪逐波

宁愿?搁浅?,这在奋发有为的年华,实在是一个悲剧。他们在?搁

浅?时,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与痛苦之中,他们失望了、迷惘了、彷徨了,便深陷?幻想?的泥潭。那?黑眼睛?便同处寻找光明。

顾城属于?后红卫兵?一代,与比他年长几岁的红卫兵一代相比较,?黑夜?沉淀着不尽相同的?黑暗?的内容。最显著的不同的是,在顾城幼小的心灵世界是一个纯粹的、彻底的黑夜,没有受到理想主义的阳光温暖地普照过、真心关怀过。顾工曾在《顾城和诗》里这样描述顾城的童年?在文革初期,有人在我们楼窗下马路对面的潮湿墙壁上,刷了两条大标语,不知是贴反了,还是贴错了,马上被众多的路人围拢来,死命地缠住、揪住,按下头,用脚踢……顾城起初是从窗户的缝隙中久久凝视,后来他恐惧了,脸色惨白。他关紧窗户,蜷缩在床头上,躲开眼睛,躲开喧嚣、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有人只有天籁的世界。?一双稚气的眼睛里呈现人的冷酷无情,人的粗野暴性,看见了人对人无耻的摧残,?可怕的人的世界?是那样的坚固而又牢不可摧,那是?黑暗?无情和洗涤。顾工想挽救处于黑暗的儿子,在《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中曾说过?努力驱散他心灵的阴霾,让他心灵中永远充满瀑布般的阳光。?在那人类社会中找不到出路的顾城把矛头指向?天籁的世界?。

麦可在《我所理解的顾城和他的文学》中这样评论顾城?一个隔绝于现实、沉迷于虚幻,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处在外围世界的我们,竟这样给一个在特殊环境中长大并受过很大心灵伤害的诗人定位,这未免有些冷酷无情。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一大劣根性。想起来真有些胆颤心惊,追问中国人的仁义道德哪去了?中国美好的文化传统哪去了?为什么要去嘲笑一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顾城曾想过寻

篇三:【毕业论文】论顾城诗歌人生之悲剧

【标题】论顾城诗歌人生之悲剧

顾城??诗歌??人生??悲剧??自然??童话

业】中文 【正文】 【作者】杨正顺 【关键词】? 【指导老师】梁平 【专

1993年10月8日,顾城作出了让世人惊跳的举动,杀妻自缢。当这噩耗自激流岛传遍海内外文化界时,人们对他以及与他相关现象褒贬不一,昔日的“童话诗人”也许成了凶残的杀人恶魔,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隐痛。无论是偶然也好,还是必然也好,事实毕竟是事实。顾城用斧子给人们劈下了一个叹号,结束了他的童话幻境,震惊了世界,同时,也给人们划下了重重的问号。顾城为什么要杀妻?顾城为什么要自缢?顾城为什么在后期选择了激流岛?在这个文化扩张的时代,顾城事件毋庸置疑地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成为文化媒体的关键词。这一事件的传递过程难免有所衍生、变异,从而这过程中就渗入了质变的非客观的文化语境层次。由顾城事件带来的文化语境虽不乏对顾城现象作入里的解析,但表层的感性色彩多于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难以公允。顾城死了12年有余,我们不能偏颇地从伦理、道德、法律上来审视这一现象,尽可能地少一份冲动和茫然,多一份理智和清醒,不至于无法言说的尴尬。“一切血迹都可能因为时间的推移变得黯淡和冰凉,而诗人留下的诗作却作一种固化的精神产品继续延伸着诗人的精神生命”〔1〕。顾城,以诗歌为生命,以生命为诗歌,这也可看作是他诗歌人生的悲剧的必然性。

????????????????????????????????

一?、“自然的我”

???“顾城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2〕,两岁时就发明了一种近乎鸟叫的语言,六七岁时,自己口授,姐姐顾乡执笔,写下了“星星在闪耀/月亮在微笑/我和姐姐呵/等得爸爸回来了”这样只限于顺口溜式的押韵诗,在其父亲顾工的单位里还引起了一点小轰动。顾城说自己真正有诗歌感觉是在读小学时,看见“塔松绿汪汪的,枝叶上挂满亮闪闪的雨滴”时。十一二岁时,顾城的童稚心灵里有了“自然”这一表象,许多时候沉迷于大自然世界里,甚至法布尔的《昆虫记》使得他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狂热的昆虫爱好者”。在当时文化语境下,是大自然给了他诗的语言。他梦中浮动的是瓢虫和蛱蝶身上怪诞的图案,大自然把他引入了无限神奇的世界,这为他往后的童话世界铺就了坚硬的基石。

“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怀着无奈的心绪,1969年顾城与父亲被下放到山东东北农场火道村。顾城本以为无奈中能够走到昆虫中去,然而眼前出现的是“暗色的茅顶、土墙和漫无边际的碱滩”。“一个人只有在达不到目的时才会有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从而也才能找到自我。在绝望的境地里继续抱有希望的人,比别人更接近星光灿烂、彩虹高挂的天堂”〔3〕。顾城没能上学,没能去研究昆虫,然而改造成了放猪者和拾柴者,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对美的信仰却并没有削减,这种信仰有了另一种表达,就是写诗”〔4〕。在下放期间,碱滩上划下了《生命幻想曲》、《怀念》、《铭言》、《割草谣》、《找寻》、《无名的小花》、《我赞美世界》等等让人憧憬、向往的童话世界,大自然的气息扑鼻而来。顾城同情路边孤寂的小花,把这期间写的新诗自编成诗集《无名的小花》,由于喜爱古诗、古典文学,还自编了一册格律体诗《白云梦》。当然,在那凄清的荒滩,顾城与父亲只有在猪棚对诗取乐,那时的读者只有土灶的火焰,许多诗歌随稻草化为了灰烬。

?在下放长达五年的艰辛历程中,顾城长期与大自然身心交融,提升了他的审美直觉捕捉能力,透过大自然光和影的奇妙变化,顾城窥见了生命的另一重自由境界;大自然从而同化于他的心理结构,成为他内在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柱碎成晶亮亮的一片,雪水映照着深蓝色的苍穹,紫色绿色的小草在路边微笑,大雁和野鸽的鸣叫声充彻整个荒原??顾城的灵魂何尝不为之溶化呢?这一溶化就成了诗。

?文学,是一个神奇的精神领域。顾城立足大自然,凭着幻想和纯美之爱,打开了诗歌这扇门。顾城局限于大自然的审美体验的心理定势,其诗洋溢着唯灵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审美意识源于自然,也就构成了他的原初童话意识。

?文学世界是人为主体与客观世界(自然、社会、人以及自我)之间错综复杂的审美关系结构而构成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心理世界。在顾城认知、把握文学世界时,自然作为大部分的审美心理结构,支撑着他的诗歌创作内驱力。自然是顾城在审美实践中人化了的自然,是以主体认知与感知的方式来充分展现主体认识的自然。

顾城一直追求一个纯粹、简单的田园世界。他想要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世界,一

个与尘俗世界相对立的“天国”。他生活在疼痛、贫乏而动荡的年代,少年时期在碱滩度过,苦难的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是无言以对的。顾城是一个富有幻想质的孩子,在寂寥的大自然中与外界社会失去了联系,在他的审美理想中,自然是富有诗趣和美的。他以稚嫩的心眼,纯情般地触动自然的每一根神经,怀着感恩的心,用朴实、明净的诗回报自然。他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来回于自我与自然之间,是自然教会他写诗,他也永远感谢自然。生命与自然应该有一种感应。这也就在顾城潜意识中,寻觅一方没有污染的净土来建自己的诗歌牧场,是必然的心理效应。

自然,作为顾城早期诗歌创作的内核,有着不可忽略的场性效应。顾城沉浸在审美创作的境界中,自然与自我相拥,他“像青草一样呼吸”,他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地开放在寂寞的人间”;在自然的律动中,他的脚步声如同一支歌,生命也如同白云一样展开。“时间带来死亡,也为人带来生命”,顾城凭着自己的悟性和灵感,运生出一种生命意识、死亡意识。

早在五岁时,顾城就和梁小斌那样恐惧、惊怕着那“雪白的墙”,“那时候已经知道每个人都可能要死,但是我没想到我要死,我知道人死了要变成一种灰,白色的,我想到这灰烬离我这么近。我看着白色的墙,心里忽然有种空虚的感觉,好象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了我是要死的,第一次看见离我这么近??”〔5〕。在幼小的心灵里,有着惊骨悚然的死亡意识,历史动荡的黑暗中,赋予了顾城心灵创痛,深沉、颓废的情绪以及恐慌的生命意识植入了本该嫩绿、年轻的童年经验里。 法布尔的《昆虫记》曾打动了顾城,“它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欢迎它,石头是摇篮”。一些虫子在岩石中间顽强地求存,有的被阳光晒死,有少数活下来,变成了飞虫,飞走了。这仿佛是世间的人们在死神的追踪下本能地挣扎,小小的顾城感受到死亡和命运的逻辑演绎。

顾城在童年经历中,在草丛中悉听蟋蟀的歌声,一个小虫子的生命就是一支歌曲。可见,顾城在自己的自然情怀下,是何等痴迷而固执,有着堂吉?诃德式的意念。“文革”初期,他就想“躲开人类的纷争,躲开喧嚣的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只有天籁的世界。这个天籁世界一直在他的心理机制里演化成浓郁的自然情结。他在自我世界旅行,用孩童的纯银般的声音赞美世界,“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和花朵的诗”。用一首《生命幻想曲》建造了一个没有被污染的童话天国,奠定

了他以后创作的大致方向。在顾城的童话天国,自然表象和自我达到了异质同构的境界。凭着他的天赋,敏锐地捕捉到了“幻想曲”的节奏,也寻到了实现这种可能的审美把握方式――“大自然给了他诗的语言”。《生命幻想曲》成了他早期有代表性的诗作,审美个性淋漓尽致地发挥,以纯真而奇幻的心感应着人类在文革时代的沉痛反思,渴望真善美,形成了顾城的审美范式。这种审美范式占据着顾城的主导创作风格,规范着他以后的审美实践。这个审美范式下的先验内容注定将会艰难跋涉,并以一种箴戒、召唤、启悟的抒情情调无限地逼近他的精神世界,甚至现实生活。

顾城在现实生活以及诗歌创作中,偏爱于自然,对自由无羁的异类、纯净无暇的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和向往。由是他在更多的时间里将自己完全地封闭起来,并在心中精心而又无意识地营造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童话世界。在虚幻的童话世界,没有真实,唯有虚幻;没有凶恶,唯有善良,而顾城则在自己营造的温房做着浆果一样的梦,然而生活毕竟是生活,无情的现实生活冲撞着顾城童话似的梦。社会生活的反自然的城市生活在不断地削弱和扭曲人的天性,横流的物欲使人性之光变得越来越暗淡、微弱,几乎趋于熄灭。

顾城从小就显现出了孤僻、自卑、内敛的心理,“堂吉?诃德式的性格:不太合乎潮流的好心?、勇敢和在根本愿望上的不屈服”〔6〕。他的诗“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显示了早期他心中已雕塑出了自我意识的雏形,在自然中他是主角,张扬着主体意识。只有沉浸在梦幻世界里,顾城才能获得温暖纯净的抚慰,解放自己倍受现实生存原则压抑的心灵,使梦想的非理性激情得以尽情释放。然而,悲剧的序幕已经在黑暗中不知不觉地拉开了。

二、“文化的我”

1974年夏天,顾城父子被允许回北京。“强大的社会风向我吹来,听天由命的薄帆破碎了”,顾城怀着一种幼稚的责任感,到街道服务所里拼命地干活,当过木工、油工、钳工、壮工,“他狂热地劳动着,好象真正成了枚万能螺丝钉”〔7〕。用顾城自己的话说,“为了生存,为了艺术,我走向城市”〔8〕。回到城市的顾城,凭着往前冲的精神,为所欲为,开始面对大社会,探求真理,在众多的书籍里吮吸精神营养,试着与外界讲和。有一天,他接触到与他写的《无名的小花》相似

的诗,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那块净土。

他开始投稿,脚步迈向了现实中的大世界,与当时崛起的朦胧诗接轨,搭上了时代的列车。

朦胧诗崛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人们以反叛形象出现于诗坛,既有对荒谬现实和专制暴力的反叛,也有对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写作的反叛。他们以愤怒的呼喊,无情的控诉,沉重的反思,成为“文革”末期的“异端”,成为新时代来临之前的思想启蒙者。顾城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诗歌中着意于给被专政践踏(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无名的小花,顾城)、损害、侮辱的芸芸众生提供温暖的情感抚慰,象一个人性修补者而立身于诗坛。当其他的朦胧诗人都在忙于揭开社会的伤疤,控诉“文革”给生存个体带来的深重灾难,意欲彻底颠覆过去的意识形态话语时,他却思索着怎样修补被文革十年践踏、摧毁贻尽的创作忧愁。他也继续张扬“自我”,理想色彩上的“自我”。“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仍然是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口吻来传达审美理想,执着地以一颗似乎永远不大的心,醉心于乌托邦的童话抒写和自然描绘,专注地营构诗性而浪漫的精神世界,在“布满齿轮的城市”里,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承传上部分论及的“自然中的我”,顾城的“童年经验”对他这个时期审美创作的影响,愈是明显。在他的“童年经验”世界中,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对手,只是和父亲两个人,在远离人世的碱滩,自然成了他的伙伴、倾听者。他曾说,“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但进入城市的喧哗中,社会、文化则是一种压抑性的力量,它毁灭和摧残自我与自然间的二元和谐的关系。城市一时间无法接纳他这个来自农村的城市人,当他对不可驾驭的社会话语恐惧到了尽头时,抗衡也就油然而生。他固执地信奉在他的诗中,城市将消失,最后出现的是一片牧场。即使他的精神世界被现实世界挤得沉重起来,也要“去寻求相近的灵魂,/因为我的年龄”。

顾城生活在混浊的尘世,仍没有改变他的追求,对自己、对世界、对诗,采取一贯的态度。他承认自己身上有种堂吉?诃德的意念,老向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高喊前进,这种堂吉?诃德精神依然是他城市生活的精神动力。虽然,有朋友为他做了心理测试后警告他要小心发疯,可顾城的心理结构中,存在偏执、绝对的

篇四:顾城部分诗歌鉴赏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是顾城作为“童话诗人”的代表性*自白,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真幻境的无限迷恋。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方面,我们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语境,我们仅知道,在1981年,“文革”的岁月仿佛已经离得很远,但人间的痛苦依然存在,顾城已经失业,正与谢烨陷于热恋之中,爱意和被爱使诗人对生命充满了童真的信念,仿佛世界可以由他“任性*”地加以描绘和构筑。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得到幻觉式膨胀的年代。在思想和文学领域,人们经常谈论的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一旦获得这种解放,我们就可以企及真正的生活天堂。 正是私人的和时代的这两种浪漫主义交汇成了顾城的“童话”,“任性*”只是打开这一童话的性*格钥匙,或者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理由,它使“童话”世界的呈现有了心理的契机。 接着是童话世界的逐层展开。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在一支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甚至,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四周环绕着爱她却又得不到她的许多男人。此时,顾城与谢烨已经相识,我们不知道顾城为什么需要在一个实在的灵魂之外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幻象。也许这暗示着顾城的内在渴望已经超出了谢烨所能承担的部分。 耐人寻味的一节是诗人的自画像:像一只“树熊”,“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这段幻象显示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惊人的预兆力——十年以后,他真的进入树熊出没的澳洲,居住在英联邦(“维多利亚”)国家新西兰的丛林旁,并且最终在那片丛林里

长眠和安息。这种先兆力在顾城的许多诗篇中都有显现,它使我们看到命运之手的严酷。 这首诗还流露出顾城的一些重要的精神特质:他作为“东方民族”个体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作为流亡者的对“大海”的无限渴望,以及“涂去一切不幸”的浪漫主义立场。要理解顾城,就必须对这些精神特质给予必要的关注。 然而,尽管顾城竭力营造着天真的幻象世界,这个“任性*的孩子” 最终不能走进他自己的话语乌托邦里,经过三十七年的努力,他发现了这一切的徒劳,最后,他用锋利的斧子拆毁了自己的童话。 对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识读,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语言事实,即顾城的诗并没有像许多人曾经攻击过的那样“朦胧”和“晦涩”,相反,它呈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明快风格,所有的段落都以“我”为开端,展开了某种主体中心的句式,仿佛是一个孩子半梦半醒时分的自言自语。这种语言气质与顾城的童话精神是紧密融合的。

《别》 顾城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顾城诗集》

美点赏读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被誉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此诗写于1979年6月,发表于1980年的《星星》诗刊第3期。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爱情诗,主要抒写了“我”在与恋人的“别”时瞬间的怅惘情怀,借以表达穿过黑暗的时光隧道初见曙光的“一代人”的矛盾心境,也道出了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

开篇以“手帕轻挥”这一象征性动作营造出一个在融融春日中情人分别的场面。春天原本是爱情萌发、生机勃勃的季节,是情侣们缠绵厮守的美好时光。就在这“杨柳弄春柔”的烟花三月,“你”和“我”却面临着令人伤怀的离别,可谓“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手帕轻挥”这一满溢柔情的动作描绘出情人依依惜别时的黯然神伤与若有所思,它有着太多意蕴,不由引起“我”的疑虑与猜测:“是让我远去,/还是马上返回”?“远去”是意味着毅然决然放恋人去单飞追梦,还是潇洒背后独自吞咽相思之泪?“马上返回” 是对放飞爱人的暗自悔恨,还是对“我”的万般不舍与眷恋?一切尽在不言中。

“手帕轻挥”的心思无以言说,却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复杂微妙的思绪与愁怀。诗人精心选择了两个独特的比喻性意象“水中的落花”和“花上的露水”,诉说情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春花含情,朝露无意。这两个意象都是无比美好而脆弱、短暂、飘忽、难以捉摸、惹人伤感的。分手是无因的,离别是无由的,仿佛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便是不可知的命运。诗境至此,便脱出喧嚣纷繁的尘世,飞升至一个静谧、透明、单纯、和美的天国中去了,达到了生命与自然、灵魂和本体高度和谐的境界,迷惘变得明朗,感伤变得平静,失落变得无谓。人生自古聚少离多,“别”是造化的注定,是命运的安排。叩问之后终得释然。

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心非木石岂无感”,“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因为”,这心平气和的自语只是“我”貌似洒脱的自我安慰罢了,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沉隐痛与哀怨,更进一步加重了“我”的迷惘、彷徨与忧伤。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落寞、孤独而怅惘的情怀别人不懂,无以对人言说,也无须言说。“只有影子懂得,/只有风能体会”,水中落花的心思只有影子懂得,花间朝露的情怀只有清风明白,有此已足矣。连用三个“只有”将诗人落寞与怅惘的“别”恨挥发得淋漓尽致。

然而,过度压抑便会有幻觉,过分感伤总想有超脱。这种落寞、孤独、惆怅的情怀,剪不断,理还乱,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终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叹息”之沉重竟惊起彩蝶纷飞。而“彩蝶”意象只不过是往日浓烈的恋情与未来模糊的憧憬在潜意识中的象征而已,对已逝的浓烈旧情的眷恋和对未来飘渺无望的希冀方是“彩蝶纷飞”的真实内涵。小诗至此,嘎然而止,挥之不去的愁绪却仍“彩蝶”般于心头萦绕往返,撞击翻飞,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穷。 此诗以朴实的语言抒写了走过荒谬、动荡年代的“一代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人生驿站中无处不在的“别”,诗人抒发的不仅仅是古典送别诗中纯粹的离愁别恨,而是包蕴着更丰富复杂的情怀,通过“别”时瞬间所经历的疑虑与猜测——叩问与释然——超脱与向往的情感波折,道出了对难以把握的爱情、理想与同样飘忽不定的人生与命运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此诗诗情含蓄,意象独特,以清新、纯净而凝炼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空灵悠远、淡淡的忧伤与淡淡的憧憬相交织的动人情境。诗人以极其细腻而敏锐的触角,出色地捕捉到了“别”时瞬间心灵深处的情感变幻,以蒙太奇的手法组合,造成了意象的撞击和转换,激发读者以丰富

篇五:顾城诗歌赏析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主要作品集有《黑眼睛》《英儿》《灵台独语》等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诗人是天生的忧郁者,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为细腻的感觉,更灵敏的触觉。快乐更纯粹,忧伤也更直接。对待生活更热情,也更偏执。他们的世界,自成一个王国。于是在顾城的笔触里,我们读到一个明亮宽广的世界,也读到一片永远来不及长出草的牧场;读到一个孩子的任性和张狂,也读到他面对现实的忧伤和迷茫;读到坚持,读到慌张;读到梦想,读到绝望;读到天黑,读到天亮。最终,他用他行云流水般的疯言疯语,用一个孩子般的固执天真,紧握住手中的力量,直面绝望,坚持希望。

接下来我们欣赏几首顾城的小诗。

【赏析】《小花的信念》

有很多人喜欢顾城这位诗人,喜欢他在《一代人》当中,写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他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总喜欢仰着头看树,低着头看花,蹲着身子看蚂蚁。这首诗也许就是他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看到一片黄色的小花,写下来的吧!让我们放开声音来读一读这首诗,找找诗带给你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学生齐读)

你有什么感觉?你一时说不上来,是吧?我也和你一样。一开始读,我们就被带入了一条“山石组成的路”,我们边读,边驻足,因为文字组成的诗句总让我们要停一停,要想一想,例如想:“小花遇到石头怎样的冷遇呢?”“石头真的会发芽吗?”“令它发芽的力量是什么?”

读这首诗,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很奇怪,在脑海里是接连不断席卷而来的,当你读完整首诗,我们又会继续思考下去:小花的信念究竟是什么?是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吗?小花,它像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这样的思考,就使得读诗有价值了,也使得你有长进了。你还可以模仿着写写《小草的信念》《小树的信念》《小雨的信念》,同样在写的时候,要学着边写边思考哦。

这首诗不长,仅仅只有9句,但是却通过石头的变化巧妙地写出了小花的信念: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真诚地期待真诚,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谢谢那片长在山石上的小花,带给了我们这么多可贵的思考!

【赏析】《星月的来由》是顾城12岁时写的诗。星星和月亮是我们太常见的事物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它们从哪儿来的?我们已经忽略。但诗人以它永远好奇而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体悟生活,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顾城的这首儿童诗,用清澈透明、亲近自然的语句,表达他奇异的想象,给我们一个神奇而纯粹的世界,因此,读来让人感到纯净、透明,充满孩子的童趣与好奇。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孩子的世界,还有这么美丽吗?

【赏析】《调》表达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土块》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诗里,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一切,太阳、月亮、星光、树林、花草……都充满着和谐的美。我们也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相信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