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阅读素材:李清照:最美“女汉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3:40:17 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李清照:最美“女汉子”作文
李清照:最美“女汉子”
张峪铭
篇一: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十四——李清照
太平庄中心小学
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中共延庆县委《关于开展
施方案》。县教委张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通过动员会,我校党员同志进一步明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抓好学习,提高认识,深化教育
我校党支部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两种学习形式,主要以《党章》,《读本》,《先锋》等为学习内容。7月24日至26日为集中培训时间,其间,我校邀请延庆二中副书记刘雪梅同志作了《党旗飘飘铸师魂》的专题报告,本校党支部书记刘景起同志作了《牢记宗旨保先进》的党课讲座。在三天培训中,全体党员不怕苦,不怕累,冒着30多度的酷暑,参加学习,超额完成了25课时的集中培训任务。其他时间党员同志自学,据查每位党员同志保质保量完成了万字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完成了20课时的自学任务和个人表述的任务。
(三)、研讨交流
8月3日,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在学校,首先由组织委员组织学习《党员八条标准》,安排了活动内容并提出要求,然后由支部书记强调了活动目的,意义及要求。接着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学校党政干部都分别参加各小组。由党小组长负责,党员同志对《党章》和《八条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本职工作,认真研讨。根据各小组讨论记录,党支部研究讨论通过了本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并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公布“六个自觉”,即:自觉学习,提高素质;自觉工作,提高效率;自觉创新,悟出规律;自觉守纪,争当模范;自觉服务,热情周到,自觉节约,爱校如家。要求党员同
志会后认真做到“六个自觉”。通过
动,参与指导教学,党员应在各方面工作中,活动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根据群众对党员同志提出意见,建议,支部安排时间,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党员之间党群之间面对面的谈心活动,校长,副校长与班子成员,学校员之间面对面的谈心活动。8月19日上午分别举行了党员和党员干部民主会。,每人宣读了《党性分析材料》,根据《八字标准》和“六个自觉”,每条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批评。每位党员在会议上还以格言形式写出的一句话,进行了交流。当日下午,党支部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实际表现,对党员进行了评议,并写成书面的评改意见。8月24日,党支部向党员反馈了意见,每位党员在自己的“评比意见表”签字。当时党支部书记在职代会介绍了民主生活会的基本情况,党支部,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情况,同时向群众通报民主评议党员情况。8月27日上交镇党委,教委党办
名党员的整改措施,并提出修改意见和限整改时间。10月15日之前,校长,副校长的整改措施上交给督导组审阅。
2、10月15日之前,学校党支部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结合分析评议阶段群众意见,结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建设工作创新的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党支部《整改方案》及《整改计划表》,并按时上报给康庄镇和教委各一份。
(二)认真进行整改
10月11日至23日,我校每名党员按照党支部审核后的“个人整改措施”,按照时间的进度,措施安排进行整改。党支部为了长期教育引导党员把落实先进性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党支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机制方案”上,制定党员教师“十条”工作推测(详见《方案》)。
党支部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马上整改,例如:群众提出的教师饮水困难,学校购置一台大型饮水机。食堂饭菜质量很低,花样少。现改为每天中午保证两样菜,主食增色,保质保量。保证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学校门口的出租车乱停现象,学校负责安全的主任与有关部门联系并解决等问题,学校加强干部值班的措施。以上4个问题在教师节前解决。对通过努力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计划的整改,例如: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问题,定期组织党员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问题,学校党支部在逐步解决。教师工作环境条件比较落后,例如办公桌椅破旧,需要更换,教师的工作
下页余下全文篇二:2012高考作文素材之专题素材:历史人物素材考场热用
历史人物素材考场热用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
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清照??
经典素材
1.《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考场热用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四川考生《那阵风吹过》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经典素材
1.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王安石《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蒲松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威震江东,历一代兴亡,自有光辉标吏册;歌传垓下,定千秋功罪,莫将成败论英雄。
考场热用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当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地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而去的乌鸦,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地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河北考生《题乌江亭》
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虞姬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
自己。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成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
——河南考生《英雄》
司马迁(著成信史照尘寰)
经典素材
1.《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考场热用
泪已尽,心已碎,本以为你引刀自决:身已残,心已钝,本以为你引药自戕;朋友弃,亲人离,本以为你悲赴黄泉。而你却活下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那个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在那个推崇“名节重似命”的时代。
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的临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左氏失明而有《国语》,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花香自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你想起了英志尚未竟。
——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毅力和追求的支撑,才使他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湖北考生《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王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
经典素材
1.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李白《王昭君(其一)》:“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3.王安石《明妃曲》:“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4.“青冢”墓碑: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5.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考场热用
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般的脸庞,罂粟花般的樱唇,夜色般的黑发,绝色美女昭君将自己定格在了茫茫大漠中,于是杜甫盛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安徽考生《准确定位,彼岸开花》
拨开纷繁的是非,透过你耀眼的光环,我看见你的宁静,你的淡泊,你的坚贞不渝,你的忠于心灵。当华美的叶片都落尽,你白杨一般屹立的身影,清晰而美好。那一瞬,我忽然理解了你的选择,确在情理之中。
马蹄扬起细小的沙尘,折射着皎皎月光,折射出一个安宁而美好的未来。
——安徽考生《昭君出塞》
杜甫(天下寒士俱欢颜)
经典素材
1.《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考场热用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惊诧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何等博大,爱民何等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四川考生《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的叹息绵长幽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被伤了;登楼望远,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一个诗人小小的心胸怎容得下这么沉重的叹息!杜甫若懂得适时而“出”,诗中当更添洒脱吧。
下页余下全文篇三:浅谈如何利用课本积累作文素材
近水楼台先得月
——浅谈如何利用课本积累作文素材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里的应用能力当然就包括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年下降,作文中素材匮乏、陈旧的现象极为普遍。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尝试在教学中通过深挖课文素材、补充相关文本相关资料、整理课本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积累作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阅卷细则”里要求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的优秀作文来。
关键词:利用课本作文素材
肖川先生说过:造就一个人的书卷气,提升其思想和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使之表达时用词恰当、准确,对个人的文学素养以及想象的空间都有一定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语言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里的应用能力当然就包括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年下降,作文中素材匮乏、陈旧的现象极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课业压力等原因,使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也无暇阅读,故在写作中既缺乏鲜活的生活实例,也不了解很多经典的名人事迹,使学生在写作时呈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他们的作文有的内容空洞,有的事例陈旧或不够经典,还有的为凑够字数废话连篇。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尝试在教学中深挖课文素材,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语文各项能力的基础,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让他们认识到课本,也是作文材料“无尽藏也”,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作文素材,写出“高考作文阅卷细则”里要求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的优秀作文来。
一、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多角度解读教材中的名人经典事例。
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有很多名人经典事例,如《烛之武退秦师》《陈情表》《记念刘和珍君》等等。这些文章,传达出先贤们无穷的人格魅力。我们多角度、深入解读他们的事例,就可以为作文做好素材储备。下面我以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为例看看具体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主人公烛之武满腹经纶却一直不被重用,他韬光养晦,坚持隐忍。并能在国家关键时刻尽释前嫌,挺身而出。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国精神、社会担当与责任感、勇毅、口才或机智的重要作用、不计前嫌等。而从郑国君主身上,我们又能看到知错就改的意义。短短的一篇文章,有诸多角度可以审视,可以作为不同的作文话题的典例。
而在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换来多少世人的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的义气、诚信、壮烈、过人的胆识,都是值得肯定与颂扬的,也扣合了这样一些角度的作文立意。
语文课本是许多语文学科专家们投注极大的努力、苦心孤诣了几年的成果,文章内容又有着
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涉及到的是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等的方方面面;它们既是鲜活的例子,也是可供二度创作的不竭源泉。对课文素材进行再次利用,既是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也是较好的素材积累方法。教会学生多角度深入挖掘课文,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省时省力,简单易行。
二、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拓展、补充,使素材丰富。
除了多角度解读教材中的名人事例,对于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我们还可以以教材为蓝本,适当拓展、补充,使之素材进一步丰富化,也使得他们对很多课文内容理解的更深入,写作更有深度。
例如在教授选修读本《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儒家思想这一部分时,我适时地引入了鲍鹏山先生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伟大的人格魅力,看到了圣人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火炬般的耀世的光芒。学生们从鲍鹏山先生对孔子的解读中,理解了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五千年不变、不朽的精神领袖。对孔子深刻地认识和鲍鹏山先生文章中震撼人心的语言,都化为了学生作文中的精华,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认识下,学生才可能看到孔子的坚持、面对磨难的不屈、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对异己思想的包容等,进而才能准确运用孔子的生平事迹作为作文素材。
再如讲授李清照的诗词时,我带着学生一起阅读了梁衡先生的《乱世中的美神》,学生走进了李清照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她的诗词和人生结合在一起解读。这样学生对于李清照的诗词和她本人的解读就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上。他们对李清照的各个时期有了不同的了解,对李清照的“愁”有了全新的认识: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这样李清照就不仅是一个爱国女词人的形象,对人物的了解使得学生写作素材更丰富,解读也更深入了。
三、分类整理素材,便于熟悉、记忆、准确使用。
经过对课本素材的整理、挖掘和适当补充,我们发现内容相当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来引导学生作好语文课本中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课本中的文学形象
课本中的名人名家
通过这样的整理,学生会对素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样整理出来的素材清单便于随身携带、阅读、记忆,可以有效起到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素材的作用。
四、对课本素材,或展开想象,或记叙抒情,进行多角度写作,学以致用。
在多角度、深入对课本素材进行解读后,我们要还原到一个根本问题上来,即学以致用。好的素材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将素材精当、优美地呈现出来,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因此我告诉学生,素材积累不只是要了解、理解,更要运用素材积极练笔,让素材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我引导学生或展开想象,或议论抒情,做好相关练笔。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是夜,万籁俱寂,暗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着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前途的生死难料,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也是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着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再如,对于陶渊明我们可以进行抒情议论: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当然我们也可以教会学生,将素材并列使用,形成排比:
“廉颇年迈。仍思舍身为国;越云古稀,枪挑五名魏将;张辽跃马,威震江东吴楚;李广弯弓号,尽退南下匈奴。英雄本就该生得顶天立地,死的轰轰烈烈,而不是穷途末路,困死与藩篱之中。谭嗣同说“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秀夫携小皇帝跳海,后人赞其刚烈,他死得轰轰烈烈,人生亦已无憾。”
在素材积累和写作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这样的从横向、纵向与深度、广度等多个方面,以片段训练为主的练笔,引导学生随时积累、掌握,随时运用。这样做随时能捡拾到“最美的珍珠”,耗时少,效果好。
“课本,语文课本,它是一座富矿;它是一口深井;它是提高学生创作兴趣的源泉。用足语文课本,开动脑筋,灵活处理好这一阅读材料,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自然地激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有感而发。这里的“多方面地积累素材”提醒我们,其实,“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篇四:李白苏轼李清照诸葛亮作文素材与方法
高考作文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小技巧
技一:宿构+合情合理的改装
此术适合胸无点墨之学子,只要改装形似,即可跻身优秀作文行列,可谓兵贵神速之法。先于心中默记一篇美文,其行文结构要放之四海而皆准,看好作文要求,紧扣题目、话题、材料,用旧瓶装新酒。此术可经过反复训练,最终定能修成正果。
技二:熟背几则万能材料,以一当十。
此术简便易行,往往几周训练即见效果。所背之材料,必须文质兼美,有大家风度,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甚至为之心动,即可达到目的。如下面这则材料:
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在朝为官,却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不羁的诗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倾轧与黑暗?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找到自己的位置,诗仙才成为真正的诗仙。
若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可改装如下:
古之骚人墨客,无不面对着心灵的选择,从而成就旷世美名。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在朝为官,却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不羁的诗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倾轧与黑暗?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经历心灵的抉择,找到自己的位置,诗仙才成为真正的诗仙。
从对比中可发现,开头结尾略有变动,死扣话题即可。阅卷者即使博学,也不可能阅尽天下美文,因而观之惊叹,大笔一挥,画为高分。呜呼,是可忍孰不可忍!
技三:采用大量修辞,大事词藻,求语言之优美绝伦,愚人耳目,且不管腹内草莽。此术颇合快速阅卷,往往能得高分,现出示几例,以飨读者。
例一,用排比取悦阅卷者。如:没有风吹雨打,小草怎会品尝快乐的滋味;没有霜雪冰寒,梅花定难体会傲视冰雪的愉悦;没有悬崖断路,江水哪能激荡一泻千里的豪歌。没有痛苦的快乐是浅薄的,生命原本需要鞭子的抽打,厄运的叮咬。
例二,以引用博取高分。如:你是谁?可是“嫁与东风不用媒”的潇湘妃子,或是仰望青云的蘅芜君?可是一叶扁舟寄余生的东坡,或是瘦比黄花的易安?是云一样投影在波心的志摩?是夏末黄昏里摊开莲的掌心的余光中?抑或你谁都不是,谁都不必学,天地间夏日冬雪里独一无二的你。
其他修辞如比喻、反问、对偶等。如果是考生本人独创,另当别论,可惜大多是剽窃来的拼盘,可悲可叹。
技四:写好开头结尾,趁阅卷之虚而入,取得不错分数。这些开头,盛装威步,俨然大家手笔,仿佛文采飞扬,阅卷老师岂能判为低等?且看下列开头:
1.有一种舞台叫作人生,有一种剧情叫作感动。(“感动”为话题)
2.有一种舞台叫作人生,有一种剧情叫作抉择。(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3.有一种人生叫作伟大,有一种肩膀叫作巍峨。(以“肩膀”为题)
上述三例,可以管窥投机开头。此外开头术多种多样,如题记式、诗歌式、数字式,不一而足。学生各有专长,根据实际要求灵活采用,实效性强。
技五:牢记一部作品,牢记一个人物,牢记一个事件,根据要求作适当改装。如无论什么作文,我都可以写“海子”。写“转折”,我可以说海子的死是他生命的一个转折;写“肩膀”,我可以说海子的肩膀是世界上最诗意的肩膀;写“我想握住你的手”,可以说我想握住海子的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以“读”为题,那更好写了,读海子,读海子的诗,读海子的人生,读海子的灵魂,读海子的哲学,读海子的痛苦。凡此种种,以不变应万变,高考作文,你奈我何!
技六:作文新八股。此计最适合无话可说的考生。
余味悠长。
技七:采用小标题式,将文章分成三到五块,眉目清晰,层次明朗。每一部分结合题目要求,写一个人物,先点题,再叙述人物事迹,语言要优美,最好是背上一段,最后评论、点题扣题。
技八:改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求取创新美名得高分。如屈原投江、荆轲刺秦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朱丽叶、和伟人对话,等等等等。
高考满分作文(李白)李白的泪(河南考生)
远远地,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对李隆基的一句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
生命萌动伊始,人在母亲的胎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生命终结之际,一堆坟冢、一方净土便是人最后的位置——或高或低,或浮或沉,人一生总有自己的位置,或如鹰击长空,或如鱼翔浅底。
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莘莘学子千百年来的梦想如一——中举出仕,一生便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有,那高高在上的位置。
然而,这真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吗?人生真的需要这样的位置吗?
陶渊明曾走过这样的路。寒窗十年,一朝功名,而他却在官场上寸步难行:官场的路,泥泞湿滑,一不小心被染得一身污泥,水洗不去。他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看清楚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最适合他的生活,三十年误入尘网,久在樊笼中的苦闷,全因他选择归隐,归园田居而“复得返自然”。这是属于陶渊明的位置——隐逸于山水之间,悠闲自如地做他的山水田园诗人。
李白也曾走过这样的路。虽然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却因为超凡脱俗的才情为唐玄宗所赏识,坐侍御前,享受着贵妃端砚,力士挽靴的待遇。但他终究是个天真烂漫、不经世事的“仙人”,怎堪忍受官场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能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怎能在官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李白的位置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永不是官场。于是,他饮酒放歌,潇洒人生。这是属于李白的位置——独酌与明月之下,做他的浪漫豪放的“诗仙”。
又如张良、范蠡,在辅佐君主成就霸业之后,都选择了泛湖而去,归隐山水之间。
这或许才是人生的最佳位置。当历尽沧桑、洗尽铅华,人总需返朴归真,重回宁静。
何必为了俗世的所谓“位置”而苦闷烦恼?功名利禄不过如过眼云烟,倒不如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用心去品味生活。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位置,自在人心,且放白鹿青崖间,复得轻松返自然!
醉李白
你从青莲乡走来,带着巴山蜀水的灵气,带着飘逸张扬的性情,带着旷达洒脱的态度,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了诗坛,从此,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李白
自打中南山上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进行曲,一路伴随你这个长裾飘然,风度翩翩的诗仙,来到天子身边。
你狂的有些离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闹得有些过分,竟叫力士脱靴,贵妃研磨;自己对月酤酌,举杯畅饮,影随月伴,醉卧青莲---青莲居士!
三年的伴君生活让你度日如年,如坐针毡,看不惯权贵的骄横,看不惯朝政的腐朽,更看不惯做了行欢的君王,御用文人的生活并非你李白所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你带着沉重的心情,挥挥衣袖,挼弗衣襟,昂首仰天退出朝门。身后的君王无奈的表情:“去吧去吧!”“五噫出西京”的你,不仅带着壮志难酬,还带着对国家的忧虑。
思意回游,寄情山水,诗酒自娱,二十六岁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浮洞庭,上庐山,至金陵扬州,北游洛阳,龙门,崇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浙江,江苏,放荡不羁的个性,傲岸不屈的灵魂,伴着你的诗篇,散落在半个中国!
“世间行乐亦如此”,“明照散发弄扁舟”,这就是你,大鹏一样自在翱翔,风一样超凡洒脱的李白!
唐朝的天开始变得昏暗,你已醉意分明了,冷笑间满是诗仙酒仙的痴。你感慨处事如大梦,不如颓然一醉,你谓叹清贤浑清难辨,洒趣勿为醒者传。于是你纵身一跃,追寻月光,去了。
玉碗频换,酒兴正酣,花前月下,开怀对嫦娟;
山贤好月,月隐愁心,江水之上,酒洒白云边;
金陵古台,凤游凤去,酩酊忘离,酒肆别知己。
醉!李白!
高考满分作文(苏轼)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定风波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简评]
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风波》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
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
下页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