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肝右叶见一个低回声团大小约17mmX13mm,边界尚清,CT见一不规则斑片的低密度影,甲胎蛋白为7.31,是肝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2:25:47
B超肝右叶见一个低回声团大小约17mmX13mm,边界尚清,CT见一不规则斑片的低密度影,甲胎蛋白为7.31,是肝癌
B超肝右叶见一个低回声团大小约17mmX13mm,边界尚清,CT见一不规则斑片的低密度影,甲胎蛋白为7.31,是肝癌
B超肝右叶见一个低回声团大小约17mmX13mm,边界尚清,CT见一不规则斑片的低密度影,甲胎蛋白为7.31,是肝癌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肝硬化是肝脏病变后期的表现,在诊断上除临床表现之外 ,还应作以下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 A/G比率、谷丙转氨酶(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r—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性、血清胆红素、甲胎蛋白、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糖等以及乙肝放免检测.
肝硬化时血清 A/G的比率非常重要,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与病变的发展一致 ,血浆白蛋白降低的同时 A/G比率倒置 ,对确定肝硬化病变的程度最有意义.转氨酶常轻度增高 ,AST常接近或超过ALT.胆固醇脂化可减少,r—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可增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 ,有少数病人甲胎蛋白可增高,约20%~30%的病人可血糖升高.在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时 ,以上指标更明显.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表明在肝硬化的仍有炎症活动.胆红素越高可能并发肝坏死、肝脏肿瘤或肝外梗阻引起 ,应加以区别.有肾功能损害或肝肾综合症时 ,尿素氮、肌酐可增高.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较正确地反应肝脏内部组织的结构变化.包括肝边缘、肝外形、肝内回声和血管的改变.但约有 1/3的肝硬化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在 B超提示肝硬化时,肝脏影像增大 ,也可缩小,较常为右叶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整、不规则 ,甚至呈波浪状.肝实质常不均匀,在致密的回声区内光点增粗并分布不均 ,进而融合呈不规则斑片状.肝内血管模糊、变窄.但可清楚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和动脉、门静脉增宽超过 1.3CM,提示有门脉高压.
脾脏肿大未能在肋下触及者 ,B超可作出正确测量.少量腹水未能被叩诊查出者 ,B超能发现.B超可查出1CM以上的占位病变.肿瘤、囊肿和脓肿、根据回声性质易于鉴定.肝硬化的大结节可能误诊为占位性病变 ,甚至伴有AFP增高 ,须谨慎鉴别.B超主要的价值还在于诊断肝硬化的并发症,即门脉高压和腹水,以及肝内、肝外瘀胆的鉴别.一般肝硬化应定期B超检查,应1~3个月复查一次,以观察肝内的动态变化.
CT扫描: 以系列连续的切面 ,组织影像可构成一个立体印象,且肥胖者、肠内积气不影响检查,分辨率较高.可查出小至1CM以下的占位病变.还可同时显示邻近脏器 (肾、胰、脾)和肿大的腹膜后淋巴结等.
CT可分辨肝硬化的肝变形,外形圆钝,各肝叶大小例失常,左叶特别是尾叶增大,脾肿大,外缘超过5个肋单位,腹水呈围肝一圈的低密度影.但CT不能单独确定诊断肝硬化,须与其它检测结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肝硬化判断.
3.纤维内窥镜检查
主要是检查食道和胃的静脉有无曲张和曲张的程度 ,在提示食道静脉和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时,可随时有破裂出血发生,应重视预防.同时也可查出胃的炎症和溃疡等.
甲胎蛋白是正常的,这个不好说,以前有肝炎病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