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19:12:38
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xU[rVJ•|_?#$ۛnŷ{,Z̩"9&&u5y<=S o NVbNQ#â#vq("F¯Dz ЈwY{-&vGa+V.kjH.qɸ +/(*>P4m&hEUX&K:CmnXr94Tg`x6H-GU7ܛ|M/U8!=w݅šjT?x,tM]MTy76l;'Lٰz0"(mN􃮆+&m >,p¿=-*vKAX㓸 bA(<\Sni4r/57s_h*o؄"m~2LŲ6Lid}B(Mu#$K郶5%z9g{N$Tv2XZ}Yq]/6U .\+(v!sJZ.-@,*o.0]V#ce7p?ψU@+Θi澟5n_u68|bV,Z'5 i߾h#{ $?;uL7\ݤu

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正月初一吃饺子这一习惯是从什么朝代开始?
明代开始
附: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