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最好是有点奇闻轶事同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1 01:27:25
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最好是有点奇闻轶事同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
x}n#ەkaf)oKOw凮6$JIDIDMԐIH' ?>_> Ii@/Ɉ8q=>'Ӛ?6qpM3z%SIӚz]F͛W{1bf1f`v hw~Oǎ'352?{cTm.b0i0z> ^K¤_־y+:M>gM.#tb1X /{exCnj^RIo1-HәWMca7xd0c)YA2b.'< rkc688#>a;J͔ o1}Fú4lJyG/FMvΎL:=~<څ}t*L-x#'6xL¼-Sf6Gs杤0ŰUpǙ:Y s^&~x{\j%\Ngdc1,RwyTZLjٶzKI ȫ]c_4M)tzǟd?>9ДZA˔-0{mJOv_IEߵ g/ ; g͠sTWQ34ZoLc,4V0X@2b~l76~1nc]&]&NUڋhtƔogf-|6pG?xH|Khv[s^dN=6'csg cVLe?/FO :|J ZXM>CߙR/ XЬvǟ\q\33Y7M?SbK|ZU t w&eUz3AЭŴ!"g1a>kZ01F|wXk%nl;kbayx4\U۝m湈vzLa=cv='f8 K;{[O@y\E)ʢח`sΛpE︥kʛ#+eUaPV]"=J7i'9iLÜߛz7M&sV[L]jyT֪;Z&^zв@yAbxFbJ73zmki]vzf)ݭb 1o?/[ <1_UKj5tE9M[OU/S^[-ZÖs_9A3~{~s.R*a/&r?D g3; rv^=EK쵘4窔6 a],Ѳ8H[BMGׇldJ`eg#'f_ôjDf-cF sLY%ࠠrY/}[?k{€`YI tzb_Ns,Ig0HLrb-M%}+:Kz.PldwnfoLOvG.VTG` V "%7, T_n`dޡ -2y/r3|/՚^],U]4rG_į^sez.qLkA>b>_?__Oޜ9oNYq1`"hH)j/8xchEU,~f&W>Dz+XI5 ,C>ϔ3xZ-`X!6 ;~3_+B0%~9 .ܝ{΃BhVι׾ Wտ6A@ R |5;5>ajt~ flw,Aal:Q#;#=`0k!\{F߂^`]Oua\ͫq6nhNXHx-ë FޮX:rA|sEkxցx tŴNM(H4t "QC鉚}@lU+T~Azg˃wPۤ×uAo\A̶ H[Ѹ)1c+w:Z^J5]9:|3J ]^+r gz fƛnӦ|S#gH-6ς5)+<I1]h݂I2(^0&ET^S/&SWoRM<σykP3`B~%4',DŽR'k@p~kFCd˭-S _;àqie[ci.oxuN>alP]|P|gQŤ"qyǵrgۘPǰI/s 9:1xz 8(b؏,f>XOAݽT6p1o;8T/^.O &>%0A"QcJhpX.Di:u[v-,Ϸh.4B?ʺ #ސQ*&s(J֘3z=8$^$RY@^L^/+z),{O{f Wwd/R d;:v4 O @+{&S_Va0()&iUE?dZ/5 &l#s]0phiI39]LNMam@D0 &&s)I֟~vSb+ppO9ޝjhd*s5`Dy NlDٝX@.L:yt.a'Pp pX fѠQx<_m&SoI+pia.!@jbؾ0(@ Bm!03di:$XIݦ.I^FSWab]6^#1MQѵ~]=Ȱȁy.LNƚpr-I Oiϕ.hb;Hl+/a M_ϥDRŲk²~߇WkN08]@٫_K{{iH'zr; Z)呗"Âcl 5~`'>, q;yM58SG vsOCuzqZ;nIME bUĿQwh_y -c˺H!]~2FX:\2ڐ; ׷-} $V UcW:^GHc?b{ azSsQfY'$f )A7C\ЈN0A3(+A]<X$IF 6$#Ч}Z6Lgٝ <ƥ( YmՄ8ğ`Te UX'WA#vCp9iI& UN m/,k +,&uǐ-ezɎT1_~ֵI&Sr5"fA6P*/fuxAL0r8 wHQ. PEa ]> ֋ bކ%Rysm I$ؗ u@j<sp}\U|]wpb'W>Nд" Hs|i XCX4@HskGSˑgBKd2_Q~PѕhTA>j D^.'LkɄ2ɘoHbt{Pjibh3eNyɪ\wMzsS ˜Ov,Ihb1В{gG4fL$9_79i2+-)3{[̥)IH Dbuu*Z]# .Ŧܪ_3Akۈ >f@֊ʪEm:MH‚QUz`5f3k9J5 3*Wz59`~GNEn3wT#JStGh#ْS_Rp OMA븁={x.E6V͑؇>OĂȐ;մu##'ꧧ?փ)!*A؇), 0 rd $EG3W ʭ2mRX"z?s?y'ֲa$VOFA ^+Uk/&3VL )7-SB'‚sTK#WT f"sƥʰoJt׽C_iiv^l1bΫtk,K K__Gi ZߴA'-̥ gjmUXyO7o(gI+!Awg^%òtfe[_iϔ'9dy%0B&=` Kv`z uGe&B~&c Si,0ꝦWq]GNg2Zd5o^(bFZCڎZrimʀ!Z̖g\lridjV>+RQA bӎ)#>]腶>y!5&̵Y_Mȫrh1%@%[rS=QoKhT Ί]o+L8Do-j{U#4w>Mv+zĪ~vV9йeJĤ徣=x\nӣ_'^WA=wBlזdZ .1E^aыv^E2 dGT2e孰V*քj;SKaH/$i1.Tfp6փzdqT:Цr#7c6%='R"K vls"=fHgsY8l+Dg|DH'6ae%x7glltW1c"i%L_uٴH $,ugU?+-.^8ZV ; ^Ha-QEKH/R]NyN.hWP Xo1\&2l; d KQ&sJci" N{N&M6{M- .ɵ [zd5x)^N&)%n5J.UzG <&yFv4<^;:.ʐV휱GN稼:ZHzI.kbrs4%⨠<&ˑ%A[yy 0 #-$jR^ZzG }4^<˅Yz`Cc5ȆdGE-uca\V e[岪Q,:P3 =w# Q5Py6eyH5,/z %D4xX eALRéX W8q $MsqQ;,SJ'$x̯Ib]T.Vf`m;/~sD c.jۤ&I{6\?毷 Y  I'^y6# Gm8| x!6[YkrR$|ca @yeaI $f5CNұyA,u*)Y,{Ey};&MDMXaiKGS >\˪s:1ɍZdb 9& #S~LVeD}|ZIŖja+̾-_iD^\)0yc+`ݼˉ_Tn[&a:־vn쾦q-ej22)]lP6~@')~nP +ؤCL'V #vVm~8,8) E%<Č+tzA{?=Dh?R CT) ;]H6*h(\C<1xme$ sdKXGf,2xX*x5aC;-}(y#I: QGhc+JHW^\cq͟PI![dq6r9?]U~SE~k.FEh+g4˴ jT3jԚa`GBX;["eMoXi{X{c1+ cX+ׂ@#d4bHM)6x[M_Mh/ژ$_rFCa0A9<(%0PM(a aunf/0tȭ4-Yɾ4݊MH;I+saK$YgoaX^T^Yv+Ātz&̤8XRwpi0+2V34^UKGZXfƮ/_ :3E[ ' d7]'vxb7{nXdfQ¼c[LܱvԳUTkJ#B~Dw$X/ #h̉r@ag%zMm!4x+!uWֻ4 hFÒ7}覼X |r Q?If$bxRna9PL= 9N(e$D>9l2:ѭdѤ%vwkW~&mD2 ךn Ml+ǔ~x8'%$¸儱<C)ߌ- 3[Sd^m>&,шZ# FCEnii%t/zgP4OzBl/b XAVgyg20'|_~OILbTщ^=< 'BVX8Ɖ!y=TAޥxR9ix~ʨieM+Au5 l)Ra;"C]ud^bYk|ޱX[5[]#%6\Y]pXrHTKżH)Qzcm@c#7%ױ'9X[ .Ch!y# ّ$JNMN92̣59"MHnB4bˡ'aɴvv1__\tz GDɴK @יDhy U4hU&g1i  :36Sa.܆5.Hz7bcxt`Fj$ΰJ>,*eaT{Вm)XI]e8hrrdIM=Ms:tNMe&keQ#΅0]1k{4%uf盦لͲڄѢ {n s^v \wyQ\EGͼ!K:Y:O JFd&d񄤶2䈠c[W< ~=Z0t91%RoG[~BX O>ټ QDT +qȟӏV >}@dѿk7]&X]j{Qa{?~dw8۷ۿ:09cR } È6բ2)"Jc7$޼( 48oK#(lb7l,[唱›[ѭ=ͯqA.Ux 5bv#.?[S7Ukl1#[rJȮñwfXϯ?t͚W'jT&qLV\&;7I2u]|ڈx2ՎRNgR^Ufk{]-ݜ?=g?~{l pkrx*d3wcu,4@6uS%aiA%hsln5dhq'}vx V AF܏vwίܵ)׆GDkq -t<4D g@ڬ:NT\c9"5O/v{ՈVMrY_jGl{=eBow!O)y-]eq d\Nwi:W1[YĐ*˳ɮxs Oԕd-"W\g)3K`pr$ TcD($eY[OƢUs4G1UI8LeId%$sCmuK<6lYK-6'&wRѣIo/-;7OAp~HXcisQ/¤n3'8bV,Ԝ @݅) <š6N|ܒܞtp.9HV{VxzǰcylnP`W]rfϟjD`hLea {%zHݯE{؉;=zVfy/YU9z^UF!}ѱ}ZYSވ6+NY^qPY].vl%2 b|jd+.wU˭ʻ=Lmɼih59'/:.eI|iKpR76tC}մwSlS UNWY@o$P͊tG\){{neƆ=!Eq'Aw  aΥ

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最好是有点奇闻轶事同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
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
最好是有点奇闻轶事同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

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最好是有点奇闻轶事同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
1872年5月18日,罗素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利亚时代两度出任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其父安伯力·罗素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因为鼓吹节育而失去国会的议席.与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约翰·穆勒是好友,穆勒也是伯特兰·罗素的教父.罗素4岁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曾将“不可随众行恶”(出自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3:7)题赠给罗素,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的座右铭.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祖母没有让他上一般贵族子弟上 伯特兰·罗素
的公学,而是让他在家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师的教育.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先后对数学,历史和文学感兴趣.11岁时他的哥哥教给他欧氏几何学,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的爱好.他的叔叔零碎地给他讲过一些科学知识.他很快发现科学和宗教是有矛盾的,约在17岁时经思考放弃基督教信仰.他在祖父的书房里阅读了大量历史和文学著作,这对他今后的著述有很大影响.   1890年,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哲学和经济学.他的数学老师怀特海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介绍他与时任剑桥大学哲学讲师麦克塔戈和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穆尔相识.罗素于1893年获得数学学位,而后在第四年转学哲学,并获得伦理科学学位.他对选择以哲学还是经济学为职业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撰写了一篇论述非欧氏几何学研究员资格论文,这篇成功的论文使他在三一学院获得为期六年的的研究员资格.至少在1930年代早期之前,他努力跟踪新物理学的发展.   1894年,罗素不顾家人反对,与比他年长五岁的美国姑娘阿露丝·波尔萨斯·史密斯结婚.婚后第三年,他和妻子一道去柏林,在那里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来往,还参加工人的集会.罗素这些活动的成果,表现在1896年出版的《德国的社会民主》这本著作中.第二年,他又出版了《论几何学的基础》,这是在他研究员资格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1900年7月,罗素在巴黎国际哲学会议上遇到了意大利逻辑学家皮亚诺,在皮亚诺的数学逻辑系统中找到他多年来所寻求的“用于逻辑分析的工具”,从而使他在实现把数学还原为逻辑的技术可能性上打开了眼界.罗素对皮亚诺的技术进行改进,而后转到分析数学基本概念工作上.在几个月里,他处于智力上的巅峰状态,灵感有如泉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罗素于该年底完成《数学的原理》(The Principies of Mathematics)的初稿,经过仔细修改于1903年出版,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数学基础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数学原理》
在这之后,罗素和怀特海合作撰写《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罗素主要负责哲学方面内容,怀特海主要负责数学方面内容,他们相互交换草稿,共同订正.其工作的巨大成果分为三大卷分别于1910、1912和1913年出版.这部著作是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果,被誉为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为罗素赢得了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和荣誉.   在此期间,罗素并没有忽视哲学的其他方面.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质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满意,因为它包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伯克莱、大卫·休谟和约翰·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   随着一战的爆发,罗素对哲学的兴趣被他对欧洲文明面临的巨大威胁之恐惧所压倒,而作为反战人士投身到写作、演说和组织活动中去.1915年初,他写了一本反战的小册子《战争恐惧之源》,颇有影响.1916年,他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政治著作《社会重建原则》,该书对婚姻、教育、教会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与流行看法相左的观点,引起了英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自1914年英国参战到1917年底,他还一直为反战活动而奔波.他组织了“拒服兵役委员会”,并因一张传单而被法院判为有罪,并因此被三一学院解职.1918年,他因撰写一篇反战文章而被判刑入狱,他在狱中完成《数学哲学导论》,并开始撰写《心的分析》.自1916年后,罗素只有相对短期的大学职业,主要依赖写作谋生.这是他以后著述多产的部分原因.   1920年5月,罗素以非正式成员身份随工党代表团访问苏维埃共和国,考察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工作.他对苏俄政府的统治感到失望,甚至于恐惧.他的看法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得到阐述.同年8月,罗素应邀到中国讲学.他对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极为敬佩,对中国人的教养和幽默感十分欣赏.在中国时罗素患上严重疟疾,以致日本人谣传他已病故.1921年罗素回到英国,与多拉·布莱克结婚.生有一男一女.父亲的角色使他对教育发生了兴趣,和妻子一道创立了一所实验学校.在罗素看来,这所学校并不成功,而且运转费用昂贵,使他有必要去美国讲学,筹集钱款.1932年,他与多拉离婚,不再参与学校事务,多拉则自己独自经营,直到1943年.   从1920年代到1930年代,罗素撰写了大量有关俄国、中国、相对论、历史、教育、性道德、国际关系、宗教和未来社会的著作,其中较重要的有《心的分析》(1921)、《论教育,尤其是幼儿的教育》(1926)、《物的分析》(1927)、《哲学大纲》(1927)、《怀疑论文集》(1928)、《道德与婚姻》(1929)、《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自由和组织》(1934)、《宗教和科学》(1935)、《权力:一个新的社会分析》(1938).尽管这些活动的许多部分是为了挣钱维持生计,但罗素仍然是各种政治活动孜孜不倦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由于厌倦这种生活和需要支撑两个家庭(他于1936年再次结婚,次年得子),他希望重归大学生活.这并不容易,因为大学职位稀缺,而罗素又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1938年,他在牛津大学演讲,而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和洛杉矶州大学获得访问职位,最后纽约市立学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永久职位.此时,二战爆发,而他被困在了美国.由于罗素对堕胎、离婚和同性恋问题看法“不够正统”,这个聘任引起了纽约天主教社团的反对,在一场著名的诉讼中被推翻.幸好,哈佛大学仍然坚持原来的邀请,让罗素去作詹姆斯讲座的演讲,为期一年,演讲稿于1940年以《意义和真理的探究》为书名出版.   由于保守势力猖獗,罗素的其它讲学和旅行计划纷纷告吹,各家报纸也不敢向他约稿,这使罗素差不多完全失去维持生计的手段,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时,费城的百万富翁巴恩斯博士把罗素从困境中解救出来,邀请罗素在费城的巴恩斯艺术基金会讲授西方哲学史(为期5年).尽管巴恩斯于1942年解雇了罗素,但他永远解决了罗素的财务问题,因为罗素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违约金,而他的演讲则成为使他获得巨大成功的《西方哲学史》(1945)的基础.这部作品是他后期国际声誉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其版税则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1944年,罗素回到英国,并接受了三一学院的聘请,并在那里完成了最后一部重要的 《人类的知识》
哲学著作《人类的知识》(1948).他的返回不仅标志着他与三一学院关系的改善,而且标志着他与英国行政机关关系的改善.他对一般的共产主义尤其是苏式共产主义的持续谴责很适合于冷战时期,因此罗素享受了一段不寻常的声誉.(虽然他同时也批评美国人的核弹和审查制度).1949他被选为英国科学院荣誉院士,1950年英王乔治六世向他颁发“功绩勋章”,这是英国的最高荣誉.   1950年,罗素应邀去澳大利亚作巡回讲演,他除了在各地讲演,还在电视台发表演说,到大学开设课程,并给报纸撰稿.他的讲演稿后来编成《变化中的世界的新希望》一书.接着,他应邀到美国讲授哲学.再去普林斯顿大学作讲演的途中,传来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向他颁发文学奖的消息(获奖作品为《婚姻与道德》),发奖的原因是罗素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做出了贡献”.罗素飞抵瑞典受奖,发表获奖演说《政治上的重要愿望》,他借这个重要讲坛呼吁世界和平.约在同期,与第四任妻子结婚.   斯大林逝世后,罗素对苏联政府的态度趋于缓和,而核战争的威胁开始支配他的思想.他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晚年最为关心的,就是在这个拥有核武器的世界中人类的前途.在1950年代,他广泛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并越来越感到需要行动.他于1955年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在同意信寄达前不久逝世),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或称《爱因斯坦-罗素宣言》).他还向各国著名科学家征集签名,召开了一次世界性会议,商讨采取什么实际步骤来应对由原子武器出现面临的危机.由于签名的著名科学家很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该宣言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后,该会议逐步演变为著名的《维也纳宣言》.   罗素于1958年为促进核裁军活动,而后创立非暴力反抗运动百人委员会.1961年,他因煽动非暴力反抗运动再次入狱.对罗素来说,1960年代是政治上忙乱的年代,他对许多事业给予支持,反对越南战争,并与让·保罗·萨特一并成立了罗素-萨特特别法庭.1964年,他建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为筹集基金而拍卖了他的部分文献档案.他于1967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越南的战争罪行》.他的最后政治声明是有关中东的,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这个声明写于他逝世(1970年2月2日)的前两天,这说明罗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操劳.
编辑本段政治学
   伯特兰·罗素
罗素有时坚持说,他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毫无联系,但他的传记作家艾伦·伍德认为这不是真的.伍德认为,罗素的哲学观点和其他方面的观点之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联系.如罗素在哲学上倾注的全部心血就在于试图摈弃先验的观念而注重经验性,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这个倾向.正因为罗素对政治问题的看法所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先验的原则,因而他的政治见解具有经验性和现实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罗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却使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作为一名自由主义者,罗素坚持个人的基本自由不应受到侵犯.他认为,实践中的个人学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除了经过应有的法律程序以外,不应接受处罚;另一方面,应当有一个范围,在这中间个人的活动不受政府控制.这个范围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它通常还包括经济上的经营自由.罗素承认这些自由是有限制的,即便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意见的自由也以不危及国家安全为先决条件.至于经济上的经营自由,罗素是在一定范围内赞成的,他反对经济权利的集中——不管是集中在国家手里(斯大林模式)还是集中在卡特尔手里(帝国主义),同时,他希望对私人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实行严格的限制.他不是不同意一个人应该享有他自己的成果这一原则,但他认为继承财产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在不依赖继承的财产这种罕见的情况下,他也反对大企业的私人所有制和土地的私人所有制.   正是由于罗素的主张对自由的限制,他甚至把自己说成是社会主义者.他早期的两部严肃的政治理论著作分别于1916年和1918年出版的《社会重建原则》和《自由之路》.在这些书中,罗素提倡一种基尔特社会主义,这种体系有一个要求,即工人管理工业,而不是由政府管理.罗素认为,国家权力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恶,应该被限制,他还把“国家权力过大”看作“现代世界不幸的根源”.《社会重建原则》是罗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宣传和平而撰写的政治理论著作.他在该书中企图创立一种政治哲学,以提供一种比较好的政治模型.在《自由之路》中,罗素则纲要似地论述了他所主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他相信“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建议,而且是一种能得到自由的制度,但又没有在完全无政府主义政体下所最可怕的经常诉诸暴力的现象”.《自由之路》中对无政府主义等方面的描述却有其独到之处,至今仍然值得一读.   女权主义思想   一战后,罗素日渐表现出对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极大兴趣.尽管他论述性关系和“女性解 《婚姻与道德》
放”的著作只占他作品的一小部分,但恰恰就是这些著作比他的其它所有著作都更强烈地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改变了整个新的一代人对性道德的看法,而且,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看到一度被视为一场狂热者卷起的旋风的女权主义运动这一事业大功告成,成为国家法律和人人接受的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罗素认为清教徒对待性的态度是人类不幸的根源.他在1929年出版的《道德与婚姻》一书中,他倡导试婚和离婚从简,对婚外性行为和同性恋现象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这很快招致宗教界人士的激烈反对,而且于1940s初受到法庭审判,他被禁止入纽约市立学院任教.然而,戏剧性的是,罗素于1950年因该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本段数学与哲学
  罗素最早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才逐渐转向哲学方面,因此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树.在数理逻辑方面,罗素提出了罗素悖论.罗素在1900年便认识到,数学是逻辑学的一部分.1910年,他和他的老师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一起发表了三卷本的《数学原理》,在其中对这一概念做了初步的系统整理.   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   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编辑本段历史学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 《西方哲学史》
《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其中,《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哲学史著作,其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哲学思想和发展,其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历史眼光不亚于作者的哲学见解.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西方读书界的畅销书,确立了罗素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   罗素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其原因在于历史学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是我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成为一个大的宇宙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哲学不仅追求知识,而且追求智慧.历史在这个根本点上与哲学是相通的.   罗素的历史哲学或他对历史的解说,既不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也不是分析的历史哲学.一方面,他并不凿空立论,想要为历史构造出一套思辨体系来;另一方面,他并不对历史命题进行逻辑或语言分析,也从不讨论历史识的性质、可能性和客观有效性等问题.历史对于他只是朴素的事实,他经过对这些事实进行反思后,得出自己的理论和理解.像心理分析学家解释梦一样,罗素对历史学所做的工作,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用人心之中最深邃的欲望作为一把钥匙来解开.因此,他对历史的理解,是根据他对人性的理解的一种看法,基本上是常识性的看法.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由专制而民主、由愚昧而启蒙、有残暴而宽容、有迷信而科学,他的这个基调乃是得自反思的信念,而不是从某种思想体系或逻辑分析推导出来的结论.因此,罗素的历史哲学被悉尼·胡克称作是“反思的历史哲学.”   多元的人性论是罗素历史观的核心部分.他认为,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性,即人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而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乃是人性动力学或人性发展史.罗素把人类的天性最后分解为三个不可简约的组成部分:占有欲(物质财富)权力欲(统治权力)和创造欲(智力活动).在其多元论的历史观中,罗素特别强调权力欲的作用.在《权力:一个新的社会分析》中,他认为,“正统经济学家假设经济的利己主义可以当作是社会学的基本动机.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人类不但纯是受着物质享受的欲望的驱使的,往往“他们所要追求的是权利,并不是财富”,这时“他们的基本动机不是经济的”.因此罗素自称:“我所关心的是要证明,社会科学上的基本概念是权利”,而“权力也想能力一样,有许多形式”,它们“没有一样可视为附属于其它东西,没有一种形式是导源于其他形式的”.这就是说.权力欲和占有欲一样是根本性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个来解释另一个.所以,历史不能看成只是物质财富运动的一个函数.   在罗素看来,历史生命的内容是如此之丰富,乃至不可能被纳入到任何一个人理论框架内.人生的各种因素,如饮食、男女、贪婪、追逐享乐、权力斗争、虚荣心、创造欲等,都是本能,都在起作用,所以就都是人的行为的动因,从而也就是历史的动因.他无异于并且认为也不应该把这些都归纳为一个一元的理论结构.
编辑本段经济学
  在《悠闲颂》(1935)中,罗素比凯恩斯先行一步,向那些总是一味赞扬节俭反对消费的传统经济学家挑战.他写道:“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收入用于消费,那么他也就是把面包送到别人嘴里.从这个观点来看,真正的恶棍乃是节俭的人.”他认为“节俭这可恶的罪行”是能够导致失业的.罗素说,如果节俭者使用手里的钱,哪怕是用于饮酒,赌博或者拿来请客招待朋友,那都是极好的事.那些经济学教授们,把罗素的这一观点轻率地说成是一位偏离本行的哲学家所犯的可笑错误,对之根本不予理睬.而自凯恩斯的《利息、就业和货币通论》(1936)发表后,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经济学说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贡献与影响
  在现代西方哲学界,逻辑学界以及社会政治领域内,罗素都享有崇高声誉.在学术领域,他不仅是风靡20世纪的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而且是对数学逻辑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逻辑学家,他在政治领域所从事的大量活动,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大影响.作为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罗素对分析哲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他所提出的观点上,而且表现在他对分析哲学的其它两位创始人穆尔和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对逻辑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硼因等人,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为一位逻辑学家,罗素甚至被看作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在数学逻辑方面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和怀特海合作的《数学原理》一书已被公认为现代数理逻辑这门科学的奠基石.他所提出的“罗素悖论”刺激和推动了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他的类型理论为解决这个悖论作出重大贡献.他所主张的逻辑主义——即认为可以用逻辑概念来定义数学的核心概念也对数学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思想家,罗素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平运动他的探讨和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学,他的知识成果在全世界开花,郁郁葱葱.
编辑本段名言语录
  1·一部分儿童具有思考的习惯,而教育的目的在于铲除他们的这种习惯. 在剑桥大学求学时的罗素
出处:《我的信仰》,1925   2·科学使我们为善或为恶的力量都有所提升.(11月20日名言)   出处;《我的信仰》,1925   3·广义地说,最渴望权力之人就是最可能获得权力之人.   出处:《权力论》,1938   4·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   出处:《怀疑论》,1928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觉得懂得之事变少了.   出处:《现代科学及其将来》   6·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出处:《幸福之路》,1930   7·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11月6日名言)   8·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9·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10·从每天上学的时间看,中国儿童最有思想.   11·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12·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13·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14·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15·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却总充满疑惑.   16·科学是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哲学是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哲学是我们可以胡说八道的一种特殊权力.哲学是有道理的猜想.   17·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   出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素积极宣传反战思想,鼓吹“CO”(以良心为由拒绝从军);几次反战演讲时,都遭到英国爱国主义民众暴力攻击.剑桥大学要求罗素缴交罚款110英镑或自愿解聘.罗素选择了解聘,并以这句话讽刺爱国主义.   18·美国的民主,没有生命,也无意义,因为人民无法撤换那些真正统治他们的人.   寓意:讽刺美国真正的统治权是在大老板的大公司里“世袭”着,每一个美国总统都必须为这些呼风唤雨的大公司的利益服务.   19.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编辑本段推荐书目
  《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   罗素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凡是心灵观照整个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样伟大.他摆脱了被环境奴役的人所具有的恐惧后,便体验到一种深沉的快乐   《幸福之路》——傅雷译   这部书不是献给博学之士的,也不是给那般把实际问题作为谈助的人的.在以下的篇章内,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配合这张献给读者的方子时,我所采取的学说都是由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而且我每次遵从这些学说时都曾增加我的幸福的.为了这个缘故,我敢希望在无数感着忧郁之苦而不自溺于忧郁的男女中间,能有一部分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因为相信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部书.——序
编辑本段评价
  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伯兰特·阿瑟·罗素逝世.   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声誉卓著、 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中完成了40多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   罗素的首要事业和建树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罗素是当代的一位巨人,集哲学家、作家、数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于一身.中年时期所写的有关道德、政治、教育、和平主义等方面的著述,激励和启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晚年在积极反对制造核武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斗争中,成为全世界理想青年的鼓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