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语文语法知识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01:34:12
初一的语文语法知识有哪些?
x\n#Ir~.pc]K` HJպI&%uxx2}YYcfz4UqGd&7&w6ViGY}: .agۯo?gB|?U֒p: OoUL{MiZe kJOGul:_.awu sI`aڴx6M{,>h tLu՚Ef ]5?W1YxT𢘬H4єE0NڳfWG3 | 6x@^ǃԟ A+խi^«&&P%U3V`:IqrNM=:ݞe:68L{ݠV@Y4']8.)\.2y(DS !i ӳl!]g-?$*3lio @f:|] tA Qad`''N L/Hm -U&fk.k/oZdzkE:lmy} j=5mXtx3 t!˽^a>2V^GOuz|:(&Bʭ*ǗAc?wM-vdZt6P߿ɡ0.(Z,&ٕ%M,6^j`(; 7-}2dLCo~xS!+9[)5?7)XzI"@#:|_f O?4@d2\o}S:ݍYAѾo_mkjQg#N z 9Dttj ti/%f$3SPHB<-,;@+fJ8鰡73F1x.:! O{,v s|OO;jY$)J!F 9N4^ t;FՔN{j)i /)HEr4(W f S (*Ǒ4E$nX:={aQ6_mFmVٮЩ {mbιan@dB}SeAg7PܔXXpar,(`il?!dxc6=E io<#N'f(+r[ Rp9}fD3d\E hAG5(Uaݲj*S#j*~@vݔsdY;[d.b$Sʞ?LvElގ66KW`lPΐb¤/HGDPG\$0I*Fjg{/eS˿9+N3NUAjzEzj<lgJ²A-rs1aA'"O]$h_ |tF@2h@bY[cl҃aنȯjVS6?]$7>F?'Y߬z"_+/m)x cRӏKM?KMJ-6\4AȔlhDBM$Jy aF\,( / MuRKL5!W/Z3ab00?=w '!WF QEa^cbdr];HvQd^:HatLy23E``c ,+rzNU vACY;S A>r,Sj?_V3G\x#C26kL~Krќk* ʞhfS@oDc{ǿXfE4\[”ʛ9ha@anh搜6֧%wҎM^Kfz`ޢskJ^`n/deT[,hd:ϡ050-0ٶ{@vTld#9X%ù(dsʳD ghzRC״I78㩕[]vXFR2vFJyj9=nL*YBve.I\.awOi;_j.LL2v>X_ PdLp$}݂B; TѹZD$ ,ts TaDN*mKѬ֍,i?oJl- :M: UupGN.Q=n|>/##=Gj'EsC#o,E UcIdV 4Ns*6%HTu+a~/XptVT,i4 c&va?.o_[f'"A-qU’E >ImgE#&h"Sl{NWz KazrfbȺ^^nˡYIZݚSRjӚ mт{TJTq4Ra/LQXH/ޤetS&OOD]"i\VID]N]3)ԓ)#oH_YیK컹 v32U~Z塪*dF!췚 W9+oҔ \g29ꐎYzϝj-FRѺqMq7x`Gˏɀti}HM5 c%8U%yLo{1gEeb]p8Ġ=l&J+ZSʐ"O)}5m.<b[˺3e cQ8$.%#Qc_91$VͭCo˂Bm{_ⱄyz[&Gn$ Hwnx-J%-{FH4w9USKdi^Ɣ?qjXKm!f M0 RyvHt*n };%nO.oS ibr ܆ы_{U'? hj5f;6 34{LW@B}W#FĒݣ#O#JZrю3*,>iqO]Ff^]MDZZ*Xw#!:>{mMDˆ^khH1]p rip7/$J zϊe]uEFIM.x.lSwZv *"[ ݞ uVsAmNW5gΎ3'Bb(BU[ " xl3=?⠕b6wn:o̽SX'js]2Q0v!^pvfq'0:Da)|^̮MH,вMQc'^-j]lM4(:I> ]EZh{C:k; !^/JgF~>d+r~zbU؝0~U ˍ]^ԛ+.JRR`fKz&K3F~Š>KW]$[?q$ ]%W&5%}H(@\҆P."3 mW_,"WX[(qH!q)*&#\;zdYcwk^OƯG̷7/";Ǽ~[`Zx\U| sDe Z6RBBMAZb`Ka 1bLg3( yt#xnThv޵IN f? 3iKRJ7܏dxW\S埾Uy6siqg {e.hm11hQ{J@'Odu/5d[`!LY{ ng,qh ϔ?D?Z*D4>яPje$u5QT_*S睒D-X Fg| âtǿi,TVCWP Hѐ餈U=n#3o<ٵD:}"KxvǗQ?qca#xux_Vŷ_fE"}QPxՕP4yZ ;y@wX8u(~\y&=>iU|1`a2c3'}A"k.KD.|kuZOȉ G* ~U Us\RySCxJy]r/^`hsX"ʳ:?e9^ R/$mgxH2#OoF^b*'KfZ~eWK7P4>A,WZ)I?QPfԼ\  5n(T"3MO` u6

初一的语文语法知识有哪些?
初一的语文语法知识有哪些?

初一的语文语法知识有哪些?
初一语文 语法知识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谓语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写小说在乎的六要素分别为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人物是灵魂,所以把他不归入六要素中也是正常.
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却是,将高潮除掉加入了人物,实际上这样一来,看起来对.因为高潮其实包括在了发展之中,起因—发展—结局,实际上已经具备了高潮了.
但我想之所以有第一种说法出现,是因为其中最令小说情节蓬荜生辉的便是高潮的设置,因此这一特别便被放大出来.
这样想来,人物是书的灵魂,但人物的性格也是多变化的,没有人的性格是一样的.因此人物也实际上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与其说小说六要素.
不如这样来说,从书的基本框夹来考虑的话,人物应该是六要素,而高潮不是.
但从书的情节来考虑,也就是整个书整体情节上的考虑,那么高潮应该加在其中了.
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将六要素直接变成七大要素.
那么这七个要素要怎么样使用呢?这在我看来,是根据形势的不同有不同的方法,对于我们网络小说写手来说.
可以这样应用:要合理的安排人物出场的时间,地点,要记叙故事开始,高潮和完美的结尾.大多类小说都采用意想不到的结尾,这就叫做小说的悬念.
这七个要素是可以互相串联的,也是必须互相串联的,他可以少一个两个,并不重要的要素,但却必须把不可缺少的要素写出来,而且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就比如,我们在安排一个时间,在一个地点让人物出现,人物出现必然要有其原因,为什么出现,接着人物出现了之后,这时候我们要把故事做真,话语、人物、场景要新要活起来.语言哪个味,人物哪个劲儿,要出来,让他们按你设计的角色理念动起来.这样就谈到了发展了,一个故事要做真,必须有剧情的发展,剧情的发展也必须朝向高潮发展下去,高潮的跌宕起伏和前戏的悬念铺置是使人渐入佳境的基础,这样的书才有人看,而网络小说,有人看自然就成了好小说了!
最后结局就出来了,这里结局运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相对网络创作)的结局方式就是高潮之后的完美结局.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悬念小说.
不管是大剧情,还是小剧情,或者主线,暗线都必须这样写下去,七个要素没有任何一个能独立运行,所以说怎么应用这七个要素,不如说怎么完美的结合这些要素,达到一篇小说,或者一个章节的出现.
主语:一个句子的发生动作的主体
谓语:一般是动词充当
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
举个例子~ 我吃饭
我是主语 吃是谓语 饭是宾语
定语:一般是形容词充当 修饰主语和宾语
状语:表时间、地点、状态、方位等等的限制补充的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宾语的(好象是吧 记不清了)
举个例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饭馆里是状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一顿丰盛的是定语,晚餐作宾语.
(只能这么讲了,要不太复杂了说不清楚,以后多揣摩揣摩就自然会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在判断是定语后置还是宾语前置或是介词短语后置~
举个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讲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叫宾语前置,属于倒装句的一种.
“蚓无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讲是“蚯蚓没有爪子牙齿的锋利”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所以是把定语放后面了 属于定语后置,也是倒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讲是“着就是战胜别国在朝廷上”但用现代人的话讲是“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所以古语里是把介词短语也就是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词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也是倒装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断句,表示对某一对象作出性质、身份、状态上的判断.所以上句是说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表职能,所以是判断句.
“晋军函陵”
按字面意思讲是“晋国军队驻扎函陵(地名)” 实际上应该是“……驻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词“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个人的回答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五种表达方式,赏析句子,理解一篇课文

一楼写得太烦琐了 基本上了解一下各类词性就行了 多了解修改病句和修辞方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