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5 12:57:48
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
x}Yo+_9ș>0& \$3cwxFdHQE%J"%j!Ej#)GIͯxuB}*%qCV}-kwu^lgqn1,禇K~rl>Lv6ΫW] r>;~좷p1kMK }unN]eeNѭ5x\n,{>pߚ-wZSZtKfַS?,Ƒ0e^k3´LvRN5mvr"s8u7tAfy|p4a!gtSG&rLJ>Ԥo1GޕԿ2K\oOig 䩻10Zz"wx~pr߻OaKQQsS7y&5OOLO {n#3ͫ z,s5{Pc:[83 [Z FL Me;O&r֝o~<#a=xnl)˛Lשˍ]ӝ,&?&ʦuҸz#i4x1LQܽG/p߃1.fADf/ԁ_V.1}ncN&7i9sWvJC;:Q_sK}7tzs5ݩמԈ<$7o顬vIN]bC΃}zgV{1JYԏ[/=r[J .GJZfT: !i4VJ ?5mɩָٹ{[b|A2_;J?|kr='=\NuqT"Ļry^DʿeDF7[Ot ^H&̷dV \.!m.5EbqD&!X&eCcqxkg#"nO}ۿL{s}DŤ߼"[My'p(4gR;c0j.'tN'"в )FӜM3J6K$^$?P{3gR;$+S 5Nb19u5j7uԊnh' jzT)%A:?FcP')ي?y:F,M%}ecX7{ R,"TMC b H^ n A4;#kwͬ5G' 2-wcnTx{ nu>=z"Zk1'qKG^O^%eEDJX%9a-I`VPqܝeljrː(ϙ!Nżco1I/3:+3w\-i@2VCbs\æna>~OP?\`1>0%n}+$9roNLt?*arxL$M=#uN`)Px>3I)IxK={m6\.\(:geF]ĝ)69ó@٩/IVK>GԆmN'1a6I}Jf@YS"='ӭ8tەט2R#R=HuJr p \Bh-j ;o²S#VL61be[oT ?*krb 1BkvL2VGIJ17aN7|#?[8ҳ۩wJ,u/w ӌ{1`eGnɦT.)_QSA9ޡӈ"$ !lE8xAC. HsLi)O-'o>uF;?.FGa[!;3s)dNZN*;腾׹AB7*fǕJ?$,h!qQOBH\,(WlAx[-szҀSֻD-c(_jmОwPN>%wHnYk?Tm),FrS3TBce^1*' WI0pȹ%"Y GԿ#:t{zwdِIŭHdܺ-R6wqHCW |і]gȰLԫy t64{m >Mr ya#DU1Hv[)=b5ny1@3O,Kwf7!E/盟}_ǁAc()&LA/e2'MTFi 9P яHlu7.sm՘׾"9, %ܖ9y tdᣟ}~_cFfRL"!tQzɜ+kY_C%sԇU1O855.%ɍQ`X)B+ LY Gt6r6D{<"nz8 לQ>#l]1;t.\2l~F'7LdVJ[n`a?$XB`X7#\_. 8ó 骘o~LN ՖB@~dr)=؈ct)u?yS GQ= ݏ)(O7toXNSb@[*.O%J!gtxA10~⑨s&*^ڪ8FD_4h*L{> UJ-]=J\P9JzӹbVBÑGZ)U蕕' n1~e:|o~?2QajQdfM)}] s -51aA5"*=2E?p41q R3RpmLΙ!>Ujםn}X^xōऎ;|&HzC}:q1@112_ EyvB+l|):f7RL%ބb`۽lH6ԷAj9M9{t/鸏\Cy;$RS2*Z7&uS`&D |'UA;6wkNٶ2 s|/Q?_׿caeŲa;w{7g ß5`iL)(;PmL[E7cw @ڔ Mn4{zl ҍ2^V(^jIݚ+q8kRnIL.'{{7 'V>HtYRr2/bhlр=iFK6Vt2N8]^4`> v XL*D˸F56|a{K 1`"X߭fUPo|(o]`k53y&N~63v3=nnpQEvkq&UXquy!7j_Y 7x"[xV`A/}xxN㨜^WLj_O_B|CԊ Dž@+_*9LY^>ue/vW|O/tAq]wւO<{1o [M-ט;7}(`2PWkl!Ú=Svq?׶jvzANkaFgJ]dvs֭*kc+PvtCO怮An1o{TR]qzKrwu qDN@'SQfZYQe19K2 Xz#)tNYAΚwf" ԯCaf;uS7dx.#OM'㛕̬v"%)mTW24Na97-z>y?a3XmY3} 85$MṢCcCSbXbeLimPu(r9~ko?̢[u9".[r?{9LKE/: pYcG7L!:UNP3Ŕ[Lw%޻2o 6@Oqߨk*OVU؊PS>U :ˮb2":?3eX0NQs}(wK*B"hԓ䚔: Zzn=52, Ȳŭ5W涻H[(G1#uZVG_ ՠbDX wȖg"8#'e-ɂʢ^.)w .,6уUw(H&_:=n};)sEg򅴖U 5e1 E59I"tH 5lNM{ q/tN *UP3L&;?^`H2,D:\5:щ;; ;{DT@%l9=},WrB|Ҙ%p1ŢF³0}qLU+k#w|X ^$zцM@k/\ܪpG˜ҽ׍;[LDdTr`&MqYjC`^ćSL'jr#{;[^8ՑiI %͉'! q8|?| Ce(>]wBɔG c ؤn TцOZWfkp:V\"ƭD굚2 ;QKTSa&laH&5n:&0_,CLo.nё^+kTX"X&r}ڜoo?~ɬzϋm^FL7A}BD3KRʗ! x~ 8BNk5mDfo絼olkTS} %)J-&EL"qJL-of3Gw +-Wk !4 I1bLpρ޿tٰu1缏j{fi7.A((YD*3rr0c+y*ҏVE| 2?fm+wa{gňTW_ؒjUq2fda7/Zbq^ܘ¾|sv {`eY*Ad! Wz=@DnIFTW#$t`U*/Xe`gdtnכR_)_Iq4u3{rm3/+"+͹Sxd1`U~ èOEJC3 Cta aA(:rReuțyL m#e4 ńb$xXNLEfj"`uCn̽s;[ -J4/#;^׆B||yZ`'_~;r& 53Fu4  4h=b>Ν&tv#5EJR1 k`{:Ύf\9i)n‚^TEALn79=۱&')u\D>ӉR'e ѐ# wn} TiL'aWIG2@JeOL=ouU>n6Rb#~y0 -ʝk9)eތ{D3b+w5sel }s,Ip@ Qvo<.g/Vш"llp ;bnBڸ@~bV0HN AFZ|s r2w8ig.3ԎM@ߘ!,Z9^tVXEN4N&%ZwMqq+T8&H@aĨkwߔw w.%Phכj|4jܫ͎sU~0N+Hdz<*S^= }Gآ`Hl=3DLbnӒ92)[@B{Q5gj[ÿ|Z/M~]!P;Ѧ Pf4y eŸ.QΖs2H*SerċW4-u4Q[e1rjZrbݒ_:f*Z2ͱ^Uئm,La^4s1WTlt~B XJC= Z7Ѕ4@84K"+U f Y %#8T3SWG-oiF%"eK#uSĜFl]h/I%.\;3Ef];NU8AGrD &0,-8 FF '30oGTcU:ks0D8)UXI. CU_ 5YvrW n(E+ 3Gݠ%-(FEqCӈ+bQQ<݄UnN vgQ0Lfb+N˪rIa_Z%@$閭*~%f0jnm?װ{tab OH =b20b, H؆a,s(ipy4V8; Zl$18~Ijk'z.yA?a-Rwo{Q^ I}62?93 y pI݄[@4,ڥS)7tfn}IJtb $wֱƥo+'8a]8 W빱;Tzc@/rj51E*׏kz2_ 7s jkCw30 ntb)˫DoIT\7 hݖ2tmI|M0JrX1i%0V1Am)L&1dۜ!P1؅́BS͵-*^ҙCÎt(6g>wjRqy^S+/5L) s"VlҍT[W]~P Y}10xV#!: =5]JJ½٩//x#-pQ)~ut1KBu?@@gi76(Hā( 0mnM6L09|Q9q_qթ2*`-&>h- -:`>Pb9h2;)r 'Pyq;`J:]؀0Hʲ$l"Uh&N&cV]7fI&Dc$X$;b<_a:K\jewӟ6J~`Cbʭ g|Wr[!,*5P;fAn3*6篃(𨟰Qv6{ c.RZ3m/='aBB̒UW=V NVutWfNމd$WpjǴ.|K ˼6֙x 3Z_u)`-3L׭8D[j}Ku>gЀ!k3tYn?T}j]H.X~ӓ#{g7Jw; o/E4As\V8^;Jq׊@kPdwh.@hsiOVlaJ`K`.QJDl?Ot"wzRҔk=lȨSZSƴ`9Y(s=aKSLU'yf]4ӎy9BD NZ ȚTk0EabS0I~dI]gI'z2`] ]Ej9i BRWE!4t,tR\9(&aV}58@7Y: ]cF]KY$=WIQ 쐘 b8|j/ꈑ ԶZA'JaMycd 7 hև{_EF#z;B1l;WfBbsj:^Vܑz~[>J7i-p+mjgWN@EaL(CθWwyQ~lNDICbi6rHh % ~0V9b}>!-UaIƝz8<] {i-BN (d~{\o^q[Gb"㗲[f=u";Ibra j9-/W ݘKcPS4f.9ji5s zFQ2#vxzv!;܇{I5ĖmY)_T&8H[X%0]b[!ڴ3S9쫣e׌P#y `[0;ӽNQKn tS-=WˁcěW f]oTkeo/Cu}$iD<{6{<Àk;7x/>bjUuCH-&/^/Kkc0k3; 6灲&uT z? <ߝbУ׏> Q'=.wUuřJbʹe%(JL#X2kPl(dϿlE|yV|lU*]lXWQ Ĭv7VM 0d̥Yr< `9n cZ!|<*%4!A[W4ܑxbKZ|gh|Gޒr@fH_.08Y..fX>0L)Q|a,Tnm)#pX|^ѤwlT /T&~4su9w83?C˦gJ 0eoG2{OK qy3iJ:uNW2i\p>Lrf ˮFLpd1Uyˍ\WDV@d)tJ, zESvfr`QXJsWw.C" VxAoΜi\ۗo/| SxKv 6Gj`¾'i>fE8 g$l m4mIc8!' (U)᮵HoJ"$g&Wi3r0dvm7* 7|.H0vj dASvﲬk{l8+y*cX tbGlcAMi2gNͲaC0.N=3׬WK`|loœQ/?H]7(xvMNkS1gR`() Rv@*L.bBw1%vAR(^#8U{ JO&ekMl&PdC[9]nưȋcVW?I| 1zE4g^R33b!éu8ɧQ0 .` 潇bZͻ gE'#&$O#Rt`f\<(j V֏f|ĉ2}R+擾/"M)}wETmɺ7'AgI=tYѝ̀7|-/$e9ts#CUL ULbjA#!n+Ip^zdc|5c˲͢srEvTxsr^A*7J Vݵ%] -l') %Zۤ(˪"1(ŜkW챕7u5wyL7nv=B,#l "'!=/N~ZynnO2ߦٛu)\%縯j&(C3UVgjxnF4*l%xzSB T+cbg+m싕JeJ[9=|-"]Yr@{/:k#&m(>aAw.VI{VK ķ[:x. r U˚M4(a"uc#37JvLs~/w_}| Tѕ<];$IS9\TJ ?H;f<ӏ-eb>_4IgkBJ:el NޒtoNdMlC0\ s׍ɖ_ ŢLrܔt x7s*wohȫkk )8b^.3gC׉)WXm[*$v1ɳ\a) ”hZb.viPRi];sdp2ɋ Iq 0֍&ؓ0sm+s=#9^(v\o_Pw^*+$Z"Y 6LJ 4fJK/ _˛ŠGayy1} eM `fd+,>iK!/v@hgd9@Jg-MS|: nѝޚLUB MښCk /ЧRf_.} m7G0GRl|@M܂CnQ'Wit0ԥ{C4<6 k|SoQ'VEo0$<_x(My#>".WJϝ9 اuml՚-G,@XĦ}b ;G3 {ʘiUm w B0`"?~'撀o  Q1̘oq[U&Vø[ܠMyY*:ɩݣ{'S^+ƑATYaJQ{(zϺ'TA.9Ast W'GZG-NVHf07jůxZ_6(ZѮ NȤ&mÃhRRn ,UB~9EvA VPlˡr @ $6xb*M\;DŽN1OÛ.< 6Co$`坤"a oϯt֭j?iB7yz?lՇK(͆ՕPkch PRZ &m߇9-Xȫx,^or:5/7M,:T]2!@=vY{5ױ\czFP

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
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
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希特勒又有哪些恩怨?
虽然这个上面有些介绍,但太不具体,本人先给100分,如果答的好,本人在另给+100分.
补充几点,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1.这个家族的起源,他的创始人是谁,是如何起家的?
2.介绍一下他300年的家族史。
3.这个家族的现状?

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
罗思柴尔德-维特根斯坦家族的人是世界上真正的最最富有的人.当他们被称为欧洲第六帝国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建国,当他出钱给我们熟悉的高尔查克邓尼金去和列宁打仗的时候,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在金钱上帮他.他们一个家族和列宁在战斗.
巴尔扎克把他们家族的名字改为纽沁跟男爵对他们极尽讽刺,但300年来在金钱上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家族超过他们.
富裕后的这个家族还为我们贡献了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特别是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家族应该是与奥匈帝国有关,发家时期在拿破仑时代,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个人涉及帝国的财务工作,而这个人与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先辈有密切联系,后来他们家族的发展可能与这有关.查了很多资料,却找不到可靠的资料.要了解维特根斯坦家族这个家族的起源、创始人、发家史、家族史以及家族的现状,可以去看看连载小说《第六帝国》3,虽然是小说,但也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找不到可靠的史料的情况下,可以拿来一用.

第1章 家庭(下)


哈耶克不光在政治上,从性格上看,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德国人的知识传统,偏爱某种不为其他地方的人们所知的‘个人主义’,他们坚持理性主义,他们认为,从很多方面来看,‘独创性的’个性的发展是个人有意识选择的产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还是位青年学生时,第一次与当时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接触时,我是多么地吃惊甚至...

全部展开

第1章 家庭(下)


哈耶克不光在政治上,从性格上看,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德国人的知识传统,偏爱某种不为其他地方的人们所知的‘个人主义’,他们坚持理性主义,他们认为,从很多方面来看,‘独创性的’个性的发展是个人有意识选择的产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还是位青年学生时,第一次与当时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接触时,我是多么地吃惊甚至震惊,我发现,他们的所有行为举止,都十分乐于与公共习俗保持一致,而我曾经自然而然地以为,在大多数问题上与别人不一样、具有独创性,才是值得自豪
的。”[10]
哈耶克不断成长。冯·哈耶克家族中,最吸引他的是父亲收集的植物标本。他们家不管准备搬到哪儿,前提条件都是要有地方来装无数晾干的植物标本及有关植物的书籍和图片。除了自家人生活之外,一家人,尤其是费利西塔斯与孩子们还会去走访费利西塔斯的父亲及其后妻与他们生的孩子。哈耶克的家人今天还记得,哈耶克的外祖父有个大家庭,大家关系很紧密。哈耶克自己也回忆说,在外祖父家的聚会人总是很多,好几代人共聚一堂。
与外祖父相比,哈耶克的祖父比较谦逊。冯·哈耶克家族被封为贵族的时间要比冯·尤拉舍克家族早一代人,他们以“自己的教养和血统而自豪”。比较而言,冯·尤拉舍克家族是“严格的上层资产阶级,要富裕得多”。哈耶克还记得,他的外祖父的住宅“很壮观,甚至很宏伟……毫无疑问,是维也纳最美丽的住宅之一。”[11]他们有好几位仆人。
“冯”是奥地利帝国两级贵族中的第二级中的第四等、也是最低一等、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贵族。第一级则是统治日尔曼地区各公侯国达数个世纪的皇室成员,下一级则是冯·哈耶克和冯·尤拉舍克这样的家族,他们的祖先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陆续被封为贵族。“冯”与英国的“爵士”(sir)大体相近。
哈耶克家的姓氏以“ek”结束,这是典型的捷克姓氏。哈耶克认为他的祖先是来自布拉格的一位“Hagek”,他是著名天文学家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丹麦人,其观测资料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奠定了基础——译者注)的助手。哈耶克喜欢跟人说,在有些比较古老的月球图上,有一个叫做Hagetsius的环形山,可能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祖先。他也曾提到,姓“哈耶克”或“Hagek”的家族,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波希米亚(基本上位于今捷克共和国),因而——尽管就他了解的情况,他的家族说的一直是德语——“哈耶克”可能源于捷克语的“Hajek”,意思是“碎木材”。
他的祖先中也有人来自萨尔茨堡地区,跟他的第二任妻子一样。在他就任萨尔茨堡大学教授的就职演讲中,他上来就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在上课前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说自己是个外国人。不过这一次,我却可以说,我是本地人。距今370年前,我本人和我妻子的一位共同的祖先当时担任公爵大主教法庭的书记官,他接到一道敕令”,去负责一项建筑工程[12]。源出萨尔茨堡地区的哈耶克的很多祖先都是政府官员或盐商。这个家族后来迁居到维也纳。.
约瑟夫·哈耶克(Josef Hayek)是一位贵族手下的行政官员,由于开办了奥地利第一家纺织厂,而于1789年被册封为贵族,办工厂也让他发财致富。他的儿子海因里希(Heinrich)就是弗里德里希的曾祖父,成了维也纳的政府公务员,用他的曾孙子的话说,他“作为一位绅士,度过了漫长、尊贵而又舒适的一生”。海因里希的儿子古斯塔夫早年由私人教师教育,后来进了一家专为贵族开办的上流社会子弟学校。哈耶克记得,古斯塔夫成了一名“海军军官,事实上,倒有点像是海军的花花公子。”[13]到1860年代,海因里希已进入晚年,散尽家财,古斯塔夫也不得不去当教师。
古斯塔夫就是奥古斯特(即传主哈耶克)的父亲。
哈耶克曾讲过一件轶闻,关于他如何于1918年在一个火车站结识维特根斯坦的,当时,两个人都是在奥地利军队服役的军官,这件事可以帮助我们略微了解一些他的童年生活。“维特根斯坦绝对是个英俊、文雅的小伙子,我大概是在1910年前后认识他的”,哈耶克回忆说,“我的外祖父曾经在紧邻维特根斯坦家族位于Neuwaldegg郊区的一个地方,租了一间瑞士乡间村舍,住过一个春夏,他们家人经常从他们更为豪华的乡间别墅跑出来,喊我妈妈的几个小妹妹过去跟他们打网球。”[14]他与维特根斯坦的亲戚关系并不很近。
哈耶克跟父亲一起,从植物学中享受到了很多乐趣,这是他童年时代持续时间最长的业余兴趣。奥古斯特收集了大约7万5千至10万件干燥标本,来自中欧、斯堪的纳维亚、法国、突尼斯、希腊、埃及等广阔地区。弗里德里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标本,除了植物之外,还有昆虫和矿石。奥古斯特编辑了一本《外国标本》(Flora Exotica),专门供应和交换罕见植物的压制标本,而弗里德里希则帮他搞一些杂务。[15]
哈耶克童年及青少年时产生过兴趣的业余爱好还有摄影、骑自行车、滑雪、帆船、爬岩、登山、戏剧等。他曾描述过爬山对自己的吸引力。“让他入迷的并不是需要很多攀登技巧的地方,因为在这种地方,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有向导”。而他是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攀登,从“艰险的地形”享受乐趣,“不过也不是非常艰险——都是覆雪和岩石交加的地方”。在他看来,最大的乐趣在于,在只有一条可以通往山顶的路线的地方,寻找自己要走的路线。这“从技巧角度看未必是最艰险的,但你知道,除非你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顶之路,否则你就只能在原地打转。”[16]登山则是这个家族的传统——他的外祖父冯·尤拉舍克在1880年代曾与奥伊根·冯·庞巴威克一起爬山,他们当时都任教于因斯布鲁克大学。大多数情况下,弗里德里希跟弟弟一起爬山,偶而会跟父亲一起爬山。
他曾谈及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说直到上大学之前,他的性格是“十分讲究实际的”,他想成个“能干的人”[17]。一位采访过他的人引用他的话说,他“真正系统地努力追求过的”第一种兴趣是“戏剧,[他]甚至发奋写作跟暴力及具有色情色彩的主题有关的悲剧——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特洛伊王子Hector之妻,以对丈夫忠贞而著称——译者注),罗莎蒙德(Rosamunde)等等”[18]。哈耶克经常去看戏剧表演,阅读了从17世纪到18世纪的西班牙、法国戏剧和古希腊戏剧译本。他也阅读德国诗歌,尤其是歌德的作品,他认为,歌德对他早年的文学思想的影响是最大的。当时的哈耶克是个身体瘦高、不修边幅的男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文学作品。
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什么宗教方面的指导,尽管他的父母都是正式的罗马天主教徒。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带他上过教堂。学校中有一点宗教教育,但只是最低限度的。一到春夏季节,每逢周末,是他们他们家“雷打不动”[19]的全家郊游活动,他和弟弟们就缺席学校里组织的半强制性弥撒,这使他们经常与学校当局闹别扭。他和父亲有时会在星期天到森林中远游。
不过,哈耶克也记得,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有过某种“苦闷的感觉,因为他在忏悔与领受圣餐曾违反教规”[20]。哈耶克回忆说,十三、四岁那会儿,他请求他认识的每位牧师向他解释,“他们所说的上帝”是什么意思,“没有一个人的解释让他信服。[大笑]这本来就是我的目的。”[21]“到十四岁那年,我确信,没有人能够对‘上帝’一词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不管是声称信仰上帝还是不信上帝,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事。”[22]他家的亲朋中没有几个人信奉宗教。
今天,他的家人讲起他在学校的生活,觉得他是个多少有点叛逆的学生。这跟他的弟弟们不同。哈耶克脑瓜很聪明,但他不是那种少年老成的孩子。除了生物学之外,他对别的课程一概提不起兴趣。十四岁那年,他的拉丁语、希腊文和数学都不及格,不得不留级一年。他换了所高级中学,而且换了两次,因为他跟老师老闹别扭。他一般是在“年终考试前突击几个星期,把几门课程一年的内容都大概学上一遍,”除此之外,他根本就“不用功学习”。[23]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他让大部分老师恼羞成怒,他很聪明,但却没有兴趣学习。尽管他在学校表现不好,但他的伙伴们都认为他是非常聪慧的孩子。他声称自己不会绘画,于是离开他上的第一所高级中学,进了另一所专收穷人家男孩的学校(当时是男女分校)。他的大部分必修课的成绩都是班中垫底的。他对他的同龄人学的、老师们教的东西了无兴趣,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则毫无悔恨之意。
在家里,却是另一回事。他成了位小学者,帮着父亲进行植物学研究,跟父亲一道出席维也纳动植物学会的学术会议。十四五岁那年,他对生物学的分类方法越来越不满意,想获得更多理论知识。“我父亲看出这点后,把一本进化论的重要著作交给我。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太艰深,我还没有准备好去疏理这样的理论性论证。如果他一年后给我这本书,我可能就会被生物学吸引住。这些东西曾经激起过我强烈的兴趣。”[24]在后来全部的学术研究中,他都对进化现象保持浓厚兴趣。
在达尔文的著作刚刚发表的头十年,进化论的地位可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为突出。适者生存的观念,与人们未曾预料到的、不是由谁指挥的演进发展的观念,一直是哈耶克思想的关键所在。
他的父母“彼此十分琴瑟和谐,他们的婚姻生活是宁静幸福的(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25]他的家庭生活“可能是人们理想中的生活——一日三餐都是全家人共同进餐,在阳光下无所不谈,我们的父母总是让我们自由地闲逛、思考甚至干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26]
弗里德里希曾回忆说,奥古斯特是个对德国文学领域的“学问极为渊博的人”。哈耶克的家人今天还记得他对父亲作出了非常肯定的评论。哈耶克回忆说,父亲每天早上都冲冷水澡,为的是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哈耶克年轻的时候,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很多晚上,都和家人一起,听奥古斯特朗读德国的伟大戏剧和德文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奥古斯特的记忆力极好,可以把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诗Die Glocke从头背到尾。弗里德里希将会实现他父亲未能实现的作学者的梦想。受奥古斯特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长子。

收起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于把奥匈帝国跟巴伐利亚分开的莱因河河畔边境城市布劳瑙。六天以后,一位叫做利奥波丁·维特根斯坦的社会名流在金碧辉煌的维也纳生下了她的第八个儿子,路德维希。
这两个孩子出生在一度辉煌的奥匈帝国走向衰亡的没落年代。奥地利曾经主宰过欧洲的命运,而今普鲁士取而代之,成为德意志的统治力量。奥地利的皇帝统治着从波斯尼亚到乌克兰的一大片国土和各种各样的民族。这个帝国庞大...

全部展开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于把奥匈帝国跟巴伐利亚分开的莱因河河畔边境城市布劳瑙。六天以后,一位叫做利奥波丁·维特根斯坦的社会名流在金碧辉煌的维也纳生下了她的第八个儿子,路德维希。
这两个孩子出生在一度辉煌的奥匈帝国走向衰亡的没落年代。奥地利曾经主宰过欧洲的命运,而今普鲁士取而代之,成为德意志的统治力量。奥地利的皇帝统治着从波斯尼亚到乌克兰的一大片国土和各种各样的民族。这个帝国庞大、虚弱,而又笨拙,其贵族精英的最大愿望莫过于自我保存和享受维也纳的繁荣和优雅生活方式。
“那儿没有对于世界市场或世界霸权的野心,”维也纳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评论道。“尽管在军备上花费了巨额款项,但只能保持奥匈帝国在列强中倒数第一的地位……国家机构是由欧洲最好的官僚们以开明和节制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其唯一的缺憾就是将没有尊贵血统和高官厚禄支撑的天才和卓越的首创精神视为傲慢和放肆。”
然而,奥地利确实天才辈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揭示了维也纳上流社会的性精神病;古斯塔夫·克里木特用错综复杂的新艺术来装饰维也纳的家庭,但却被现代主义先驱阿道夫·卢斯的先锋派时尚所取而代之;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仍然出没于富人的沙龙;古斯塔夫· 马勒以其感情奔放的音乐冒犯了维也纳的优雅趣味;阿诺德·舍恩伯格使听众和音乐家都惊得目瞪口呆;阿瑟·施尼茨勒记述了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反讽、玩世不恭和自负;而讽刺家卡尔·克劳斯则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腐败。1889年4月出生的两个孩子之一,路德维格 ·维特根斯坦,就是在这种思想骚动中成长起来的。他是维也纳一个巨富家族的成员,而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犹太人情绪,该家族试图通过皈依基督教来切断跟犹太根基的联系。路德维格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拥有一家钢铁厂,但他通过跟罗思柴尔德家族组建卡特尔而一跃成为奥匈帝国的首富之一。这两个家族一起生产了帝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钢铁,并且控制了它的铁路和轮胎工业。
尽管名义上成了天主教徒,但维特根斯坦家族的犹太根基是众所周知的。家族中的气氛是一种纯粹的高雅文化。勃拉姆斯是家庭音乐沙龙的常客。马勒也是,还有帕布罗·卡萨尔斯也在那儿演奏过大提琴。卡尔·维特根斯坦是视觉艺术的赞助人。他不仅欣赏克里木特的感官效果,也喜欢奥斯卡·科可西卡的先锋派表现主义。
路德维希在14岁以前的知识都是由私人家庭教师所传授的,但他父亲于1904年决定让他脱离这个娇生惯养的高雅文化氛围,把他送到一个偏远省份的国立学校去念书。这里的原因不为人所知,但路德维希的一个哥哥汉斯已于1902年自杀,另一个哥哥鲁道夫也于1904年自杀。他俩都是同性恋者,鲁道夫在绝命信中为自己“反常的性情”感到绝望。路德维希这个尖嗓子和结巴的瘦弱男孩长大以后也成了一个
积极的同性恋者。
卡尔·维特根斯坦将他在远隔100英里的林茨里尔学校注了册,路德维希寄宿在一位教师的家里。按照其传记作家的说法,他在看到同班同学时的最初印象是把他们都视为“臭大粪”。他们则把他看作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自命不凡者。他感到非常不快活,功课学得很糟糕,并且没有在那儿呆上很久。
然而这并非是一个因令人痛苦,并最终无足轻重而可被人遗忘的小插曲,相反,林茨的里尔学校非常重要,因为那儿另一位学生的行为将开创二十世纪新纪元,这当然是指来自布劳瑙的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出生在一个跟维特根斯坦家族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中,而且他为自己的家庭感到羞耻。他的家族原本来自奥地利北部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地区,沃尔德维尔特尔。“近亲联姻在农民中间司空见惯,希特勒的家族也不例外,家族成员中有许多是畸形儿和精神病患者,” 罗纳德·海曼在描述“元首”童年生活的《希特勒与格里》一书中这样写道。
他父亲阿洛伊斯是一位私生子出身的农民,好不容易才在地方上混出个模样,作为海关官员,家境也算宽裕。他母亲克拉拉依次作为阿洛伊斯的女仆、情人和第三任妻子,先后在家庭中扮演过不同的角色。
她宠爱年幼而多病的阿道夫,但在孩子长大后不断被父亲毒打时却没有去调停干涉。海曼写道,就在她“爱恋、尊崇和顺从”丈夫的同时,“幼小的希特勒懂得了恃强欺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希特勒青少年时去林茨的里尔学校上中学,并在那儿被人看作是性格孤僻,成绩很差的学生。就在这时,即1904年的第二个时期,维特根斯坦也来到了这个学校。二十世纪中两个最不同凡响的人物就这样聚到了这所只有300名落榜生的学校里。
尽管年龄相同,但他们却没有在同一个班,因为希特勒留了一级,而维特根斯坦则跳了一级。然而,他们之间却有着奇异的相似之处。他俩都因远离家庭而郁郁寡欢,俩人都觉得很难跟同学们交流。
俩人都以“您”(Sir)来称呼同学,而正常情况下同学间都相互称呼“你”(du)。希特勒这样做是出于孤傲,而维特根斯坦则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两种称呼间的差别。
当时学校的一张照片显示出这两个14岁的学生相距仅一臂之遥。希特勒的神色孤独而阴郁,而维特根斯坦却热切地凝视着镜头。
他俩各自的兴趣也有酷似之处。俩人都沉迷于建筑学和语言的力量。俩人都对十九世纪哲学家叔本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维特根斯坦将瓦格纳的歌剧《名歌手》熟记于心,希特勒也是如此。俩人都有吹口哨的才能,可以大段而准确地吹奏各自喜爱的音乐。根据一位同时代人的记载,希特勒吹口哨时“带有一种奇特而响亮的颤音”;维特根斯坦则常常纠正那些即使是稍微走调的人。
有着共同思想和兴趣的青少年往往能凑到一块儿———但这两个男孩都具有能使他们在二十世纪叱咤风云的倨傲个性。于是冲突便在所难免。
请把维特根斯坦习惯于纠正别人的报告跟以下对于战争首脑希特勒的描述作一比较:“战时有一天晚上,希特勒在用口哨吹奏古典音乐。当一位秘书冒昧指出他吹奏的曲调有误时,元首大发雷霆,高声喊道:‘我没有错,是作曲家弄错了。’”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懂得他的艺术。他年轻时笨拙的绘画是模仿奥地利大师鲁道夫·冯阿尔特之作;维特根斯坦则来自一个墙上挂满阿尔特作品的家庭。希特勒在学生时代就经常上歌剧院,维特根斯坦也是如此。但对于他来说,上歌剧院那套昂贵的的行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此外,有不少乐队指挥、作曲家和音乐家去他家拜访。希特勒在晚年就曾抱怨说:“珠宝将勃拉姆斯推到了顶点。他在沙龙里被奉为名流。”就勃拉姆斯而言,最大的沙龙就是维特根斯坦家。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竭力否认他来自一个反犹太人的家庭。有些评论家将他迫害犹太人的情绪归咎于他离校后读到过的小册子。但在我看来,光是阅读小册子就会造成这种刻骨仇恨,这种说法似乎荒谬之极。
据记载,希特勒在学校里唯一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泽克,曾经说过:他在校时就已经“明显反犹太人了”。真正的线索来自《我的奋斗》中的某处,希特勒提起在学校里有一位“我们都不太信任的” 犹太学生。
他写道,“各种经历都使我们怀疑他的判断力,”
尽管里尔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犹太学生,但是维特根斯坦却完全符合以上的描述。他在诚实这个问题上持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并认为诚实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品质。他觉得对人坦诚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所以有时他会主动向别人忏悔。这是一种神经质和孤独个性的普通症状,具有此症状的人把忏悔作为一种建立亲密关系的手段。
在学生时代的密码日记中,维特根斯坦记录了在就读里尔学校后不久,“跟我同学关于忏悔的谈话”;但这种被文雅和有教养的维也纳人视为袒露胸怀的勇敢行为,在不那么高贵的农村孩子眼里也许就不屑一顾,尤其是当这种忏悔给他们带来麻烦的时候。矮小瘦弱、说话结巴的同性恋青少年在学校中往往受到虐待,而当他们泄露真情时就更是如此。
在《我的奋斗》第二卷中有一大段攻击学生忏悔和背叛的言论。希特勒最后下结论说:“一个告发同伴的男孩就是实施了背叛,这种行为所反映的心态……跟背叛祖国完全相同。这种男孩决不能被视为善良正派的孩子……小密探长大成为大恶棍的事屡见不鲜。”
这儿能有什么联系呢?希特勒凶恶的父亲已经去世,而孩子也已经开始有行为不端。他被勒令在年底退学。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还讲述了他后来跟其他犹太人交往的经历,试图以此来为他的反犹太主义辩护。但是,里尔学校的犹太学生是作为他第一个,也是唯一作为他碰见的个人,而非类型,来叙述的。希特勒与维特根斯坦之间一定在学校里发生了某件事。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令人震惊的可能性,即这两个中学生之间的争吵极有可能完全改变了二十世纪的发展进程。
假如我没弄错的话,维特根斯坦复杂、易怒的个性是造成一系列反犹太人事件的部分原因,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灭绝欧洲犹太民族的企图。希特勒本人复杂、易怒的个性受到了维特根斯坦个性的排斥,于是他就将自认是维特根斯坦特定个性中的缺陷加诸整个犹太民族。
与希特勒迁怒犹太人一事密切相关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在奥地利工业和文化生活中无可比拟的财富和权力与希特勒作为布劳瑙一个小镇土包子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过去有关希特勒反犹太主义的叙述都假定他并不认识任何富有的犹太人。现在问题已经相当明朗———远在敏感的青少年时期——— 他的同学中就有奥匈帝国由犹太人一手控制的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家族成员。
希特勒决不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决不会没注意到卡尔.维特根斯坦在法国南部度假时的奢靡和放荡———《我的奋斗》对此也作了谴责。他决不会不知道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当时最活跃的艺术运动家,即以古斯塔夫·克里木特为首的“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赞助人。克里木特有一幅著名作品画得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姐姐。当这个艺术流派后来分裂时,希特勒是一位在维也纳竭力求生存的艺术家;他很快就成了反维特根斯坦派系的一位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他似乎从报纸上收集了更多有关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消息,这些在《我的奋斗》一书后半部也有所表现。他恶毒地攻击那些改信基督教,并与雅利安人联姻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家族假装自己祖先中有日耳曼贵族);那些操纵股市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的父亲经常面对此类公开谴责);那些欺骗公众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在希特勒必读的报纸上辟有专栏);那些控制经济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罗思柴尔德家族是彻头彻尾的“犹太垄断资本”)。
希特勒一生都妄想使林茨成为比维也纳更大的艺术中心。艺术珍品从全欧洲都源源不断地运往这儿的希特勒博物馆。这不仅是为了帮助故乡,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把维特根斯坦家族的鼻子摁到泥地里去,至于维特根斯坦钢铁公司,希特勒在林茨建起了赫尔曼·戈林钢铁厂,并以此兼并了维特根斯坦卡特尔的工厂。
有关林茨和希特勒博物馆的计划对于1945年春天因苏军炮火的迫近而躲进柏林地下钢筋水泥掩体的“元首”来说是一种安慰,这是他一生中未尽的事业——而至于犹太人——他已经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他们现在再也不能嘲笑他了,以后也决不能。
然而,这个故事的真正结局发生在1930年代的剑桥。维特根斯坦中学毕业以后,曾去柏林和曼彻斯特学习工程学:这激发了他对于数学和逻辑学的兴趣,并最终将他引到了剑桥,因为那儿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他是个天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他出于鲁莽的勇气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时,他就以札记的形式写下了有关逻辑学和伦理学的思索。在奥地利和德国战败以后,这些札记被收入《逻辑哲学论》一书出版。这部异常艰深的书被后人奉为经典。它论述了语言和人类思想如何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用英国哲学家布赖恩·马吉的话来说,它“强调几乎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根本不能阐明,至多只能通过语言来加以表述。”然
而在当时,以及其后几十年中,人们都认为它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通过继承遗产,维特根斯坦成了战后奥地利的首富之一,但他放弃财富,选择了贫穷,不要学术地位,宁可默默无闻。他捐赠了大部分钱财以后,去当了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他也获得了左翼分子的名声,并与一位朋友议论要“逃往俄国”。
维也纳是敌对政治派别角逐的场所,那种即将造就1930年代英国左翼分子的经历与那些不得不在二十年代中期忍受维也纳生活的人们经历相差无几。但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去俄国,而是作为哲学讲师又回到了剑桥大学。他这样做的理由至今仍令人费解,因为评论家们一致认为他厌恶学术生活和三一学院那帮学究们。
他在三一学院有几位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同时代人,其中有后来成为间谍的金·菲尔比(他于1929年开始进入三一学院)、盖伊·伯吉斯(1930年10月)和安东尼·布伦特(1932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唐纳德·麦克林就读于邻近的三一讲堂。所有这些人都在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之后不久信奉了共产主义。
当然,他们都在三一学院这一简单事实并不说明什么问题——但维特根斯坦全都跟他们认识,或是通过学术工作,或是通过三十年代支配了剑桥的共产主义思想骚动,或是通过他的同性恋倾向——更主要的———是通过“使徒社”(theApostles)这个秘密思想“交流” 团体。
维特根斯坦不仅有左翼分子的名声,而且还被称做斯大林分子。我并不想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但下列问题从未得到过满意的在剑桥招兵买马,组织间谍网的苏联特务究竟是谁?曾经有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名单,但有一个可能的假设就是这位神秘的人物即维特根斯坦。正是这位被人寻觅已久的三一学院同性恋“使徒社”成员征募了布伦特和其他剑桥的间谍。
以前所有追踪征募者的调查人员都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公开的共产党员大学教师或同情者身上。但基于这种假说而进行了长达五十年的缜密侦探工作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人们对于这位神秘的征募者众说纷纭,但大家都同意他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可没有人怀疑他也许是二十世纪中最才华横溢的思想家。
维特根斯坦尽管是斯大林的忠实捍卫者,但据我们所知,他却不是位党员;但是他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他的学生都为他的讲演所打动,并对他那种居高临下和富有魅力的个性所具有的非凡力量作出了响应。“人们简直感觉他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一位 “使徒社”成员当时这样说。
在三一学院的教员中间,有哪些人能使学生把他们视为上帝?又有多少人能完全意识到希特勒仇恨犹太人的根源,以及希特勒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中有多少人当纳粹运动在慕尼黑崛起时曾跨国界在巴伐利亚工作过?又有多少人亲眼见过纳粹反政府武装暴动,或是罢工工人横尸街头?还有多少人看到过绝望而又沮丧的犹太人难民翻山越岭,涌入奥地利的?
这个人一定会这么想:“我可以帮忙,我将挑选那些在我看来能推动共产国际事业的人,因后者是唯一主张武装抵抗希特勒的国际组织。”维特根斯坦学过俄语,访问过苏联,并曾经想居住在那儿。有多少其他的剑桥教员会积极地欢迎在斯大林统治下生活的社会?
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以其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剑桥这出间谍剧中的许多演员都有关联。假如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话,那么他的门徒在二次大战中将英国的最绝密情报转送给了斯大林,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只 “犹太人的手真的为他的垮台作出了贡献。如果这个假说没错,那么维特根斯坦就是二十世纪中最杰出的间谍征募者。跟菲尔比、伯吉斯、麦克林和布伦特一样,他也逃脱了刽子手的魔掌,而他的老校友和老对手则在柏林举枪自毙了。

收起

谁能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家族注意:我问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不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可是号称欧洲第二豪门的家族.我想知道他是如何起家的,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关系,他和 谁能介绍一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么? 谁能介绍一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么?他有哪些畅销书? 介绍一下丁克家族 谁可以给我介绍一下“死”姓家族历史之类的内容?历史、时间等的.习俗之类, 我想问一下,学软件开发要学的英语,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是那些英语,最好打出来 爱德斯柴尔德家族介绍知道爱德斯柴尔德家族吗? 知道的介绍给小弟 了解一下 怎么生龙凤胎宝宝,我老公他爸爸是双胞胎,但是他和他哥哥不是双胞胎,我家族也没有双胞胎宝宝的基因,所以我想问一下,怎样生双胞胎宝宝的几率能大一些? 我的家乡是江西省石城县,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谁能跟我介绍一下晋朝到南北朝之间的历史. 我看南北朝的历史,开始是刘裕的宋,但是我看那时候已经有了,前秦和北魏,这是咋回事?当年三国后期,司马家族不是把全国都统一了吗?能介绍的详 问介绍蒙娜丽莎的英文文章最好能翻译一下中文.我真是太有才了 谁能给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打鱼机?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谁能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忆秦娥 娄山关》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秦始皇的生平?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纳兰词怎么样?写的主要是些什么?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清西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