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6:43:23
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听《拔苗助长》有感无意中听了一节小学二年级的《揠苗助长》.这是一则小寓言故事.对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文章的大意应该耳熟能详.好像不光在这则寓言,还有很多如龟兔赛跑、刻舟求剑、南辕北辙、小马过河等等.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早已熟知的寓言故事我们应该给他们讲什么呢?因为,知道所谓的“不能违背发展规律”的大道理似乎很容易,但讲好却也很难,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老师上课前部分时间帮助学生学习字词,从拼读到书写讲解的很清晰.接下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把故事的大意填充完毕.我是不太赞成这种直接命中靶心的课堂训练的,因为,这样学生出错的几率不大,即便有也是在我们可预测范围之内,对了解学生的复述概括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但它却很快地帮助教师完成该环节的教学意图,所以,这种方式很多老师还在愿意使用并坚持的.接下来,老师在处理重要字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问题,什么是转来转去?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有同学提出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很焦急.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急忙跑回田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农夫认为他想的办法一定很行!这是一个金子般的话题.因为,这个孩子的回答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农夫应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帮助禾苗.可惜,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留意,一个极好的提升课堂思维品质的话题就这样逝去了.接下来,老师带着学生顺了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观察的拔苗助长的故事.于是,有学生说自己浇花原来是用一瓢水的,后来用了三瓢;受其影响,紧接着有同学说自己原来吃药一天三次,那一次,一次吃了三包……最后出示了一道训练题:让农夫讲述一下自己的“故事”.下课结束.与之前听过的神话故事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对于寓言类文章如果讲授的问题.同样,它也需要理清真与假的问题.寓言肯定是假的,正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样: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就这个拔苗助长来说它又在讽刺什么呢?是否就如教材所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呢?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与之关系紧密的道理呢?我认为有.因为,就本则寓言而言,是农夫太过着急,或者急于求成在先,才导致“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急于求成,过于着急,才导致后面的一系列失误或错误.因为,从人教版的文本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编写者的写作意图:如“巴望”(眼巴巴地盼望.而没有用希望、盼望、渴望等)禾苗长高“天天”“一天”“两天”“三天”“转来转去”“终于”“急忙”这些词语无一不在刻画一个心急的农夫.他太过着急,天天想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认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如同上面一个同学提出的一个话题).可惜的是,他的办法不是除草、施肥、浇水、打药,而是直接把禾苗拔起来.原因还是着急,因为,与前面的方式相比都太慢,都看不到长的效果,于是,比较下来,他认为只有拔起来才能看到效果.这就是那位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他想的办法一定很行”.其实,这种很行的办法建立在看到效果,看到禾苗长出一大截的前提下,而是不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此说,拔苗助长的育人价值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太过着急,总想看到“长出一大截”的效果.这则寓言的解析应该涉及到这个核心问题.有了这个分析,下面来说无论农夫多么辛苦,多么勤劳,无论他“从中午干到太阳落山,累的筋疲力尽”都无济于事.因为,他的行为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决定上.走出这则寓言,孩子们举出了一次吃了一天的药,应该再追问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也许对他们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并通过这则寓言故事观察思考现实生活有些帮助.要知道,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与这个农夫一样也都在做着拔苗助长的事情.附:【人教版】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颗一颗往高处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题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长春版】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x0d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x0d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x0d他的儿了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