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美”的作文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0:35:48
关于“人性美”的作文600字
关于“人性美”的作文600字
关于“人性美”的作文600字
真善美——人性的核心价值
——《生命禅院》的人性观
雪峰
展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大千世界只是真善美的艺术形态,真正的真善美隐藏在眼花缭乱的艺术形态之中.一块二维画布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但经过艺术大师的手笔,这快平面画布就可以展示多维空间:天光云影徘徊其间,远峰近岭错落其中,小桥流水穿插其内,人物鸟兽行翔其里,给人以悠远宁静、浩淼无限的真善美之感,但细细分析,这是真正的真善美吗?当然不是,它只是一种艺术形态,真正的真善美隐藏于这幅图画的后面——画家的心灵之中.
这就是说,真正的真善美隐含于艺术的表象下面,外界的一切只是隐性真善美的外在艺术表现而已.同理,人的真善美隐含在人性之中,外表展示的只是内在真善美的艺术表现而已.
我们生活在一个虚幻的艺术世界中,我们自以为真实地活着,实际上,我们只是艺术家画布上的一个个点缀而已.画布上的颜料洗掉后,画布就恢复到本来的一块单调平面,时空变迁后,“真实”的我们也就恢复本来的生命原状,再重新开始成为另一个艺术形态.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灵觉六种知觉,前五种知觉靠艺术化的物质作媒体感知世界,知觉到的仅仅是真善美的外在艺术形态,不是真善美的本质特性,惟有灵觉可以越过艺术化的物质层面,直接知觉真正的真善美世界.
一.艺术形态的本源就是真
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到的一切都不是真,而是真的一种艺术幻化,真正的真隐含在大千世界这个艺术表象的本源处.
张三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个“人”字,然后又擦掉了,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白纸上的“人”字不是真的,只是张三内心“人”的一种艺术表达或展现,真正的真不是字,而是张三这个人,没有张三这个人,就不会在白纸上出现这个“人”字,只要张三存在,即使把纸上的“人”涂掉了,仍然还会出现“人”字.
昙花一现是真的吗?当然不是,那只是写到白纸上随后又擦掉的“人”字而已,昙花一现只是昙花本源处真的一种艺术展示,其真隐含于昙花这个植物的生命结构之中.
人是真的吗?当然不是,人只是生命结构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已.
细菌、昆虫、草木、鸟兽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它们只是生命结构的不同艺术表现形态而已.
当我们看见闪电之光的时候,闪电已不复存在;当我们夜晚仰望满天繁星的时候,发出光的那些星体或许有些已经消失;当我们观看影幕上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的时候,有些演员可能已经去世;当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拥有的一切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些东西即将不复存在.
我们生活在虚幻的真实中,我们看见的一切其实都是虚假的,所谓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就是导致艺术世界形态的展现的东西,才是真的.
视觉上的真实符合科学的判断和逻辑上的演绎,但在哲学意义上却是十分荒谬的.站在某一点上一直往前走,最终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起点,其本质效果等于零.人类社会似乎在发展、在前进、在向更高的文明阶段迈进,实际上,是在走回头路,最后又将会回到起点.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等到丰收的秋天一过,又将会回到冬天.
春夏秋冬不断地循环往复,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今年这样,明年如此,后年也难逃如此.一个人,生了,死了,死了,生了,世世如此,代代这样,转世轮回不断往复,走啊走啊,似乎在向前走,但最终又将会回到起点.
若没有质的变化,只能在一个怪圈中不断循环往复.
要想不循环往复,只有忽略生命的艺术形态,专注于生命的本真,而要了解本真,非反常思维不可.《生命禅院》一开始先谈“反常思维”,目的就是引导一些人不要再恢复到生命的起点,而应该向更高一级生命的艺术形态过度.
人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真,实际上没有,起码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们只是生活在虚假的艺术世界中,根本没摸着真的边际.一个紧抓着枯树藤吊在悬崖上的人,他会本能地想办法往上爬,本能地想回到起点,假如我告诉他,“松开手,让自己掉下去,”他会认为我不慈悲,这就是佛与凡俗人的差距,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了解了真假的标尺.
什么是真?艺术形态的本源就是真,只要我们凡事层层剥皮,追根溯源,最后必然会找到真.其实,《生命禅院》已经把真展现在了人们的灵觉视野之中,那就是上帝,宇宙中只有一个真,除了上帝之外,其余的都是幻化的,都是上帝的艺术表现形式.
所谓求真理,就是求上帝,人类求真理求了几千年,除了找到上帝外,还有谁敢说“我找到了真理”了吗?
离开上帝求真理,那是在水中捞月,是在自欺欺人,是在给人类套怪圈枷锁,不论是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宗教领袖,还是其他求道人士,避开了上帝,他的一切努力全是徒劳无功的,是虚假的,是迷惑人性的.
《生命禅院》用十多万字论述上帝,就是在为人类揭示真,但有些求真人士读到“《圣经》宣扬的上帝不是真正的上帝”的时候,就迷惑了,推翻了人们思维中固有的模式,便难以接受了,就想努力回到起点,这就象紧抓住枯树藤吊在悬崖上的人一样,拼命要抓住枯树藤,不愿松手,其结果,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只能在半空中游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圣经》、《古兰经》、佛经、《道德经》、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要么看到的是岭,要么看到的是峰,要么看到的是远景,要么看到的是近景,只有把这些从不同侧面看到的片段有机地衔接整合起来,才能看到一个大概的真的全貌,若抓住一点,攻击其余,那是瞎子摸象,离真远矣.
寻求真,维护真,决不是在玩概念游戏或进行道德说教,这关乎每个人生命的走向.无源之水必然要干涸,无根之木必然会腐朽,无灵之心必然要死亡,无灵觉之人必然会在一个固定的圆圈中轮回往复.
真是人性核心价值的关键成分,人性中若没有真,这个人就缺乏人性,一个心中没有上帝的人,他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性,他的兽性随时会发作,随时会对他人和大自然造成伤害.缺乏人性,还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吗?做梦!
有人必然会反驳:“雪峰之说全是垃圾、废话、放屁,有些高官和富翁心中根本无上帝,活得比心中有上帝的人滋润潇洒.”不错,艺术世界中以假乱真的东西非常多,但要明白,越是比重小的东西越容易飘起来,浮起来,生长越快的植物寿命越短,能量越小越成形,获得的越多,损失越大,今世享受的越多,来世的生活越凄惨悲苦.
我们常夸奖艺术杰作非常逼真,但从来不说艺术杰作就是真,因为艺术只是真的一种幻化.我们赞美一切科学的成果逼近了真理,但从来不敢说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真理,因为科学行为只是探索真理的一种途径、一种方式.我们赞颂一些人是真人、圣人,但绝对不敢说他们就是真理的化身,因为他们的人性中只是比常人多了几分保持真、维护真的成分.
眼见为真吗?瞬间十万八千里,眨眼之间一切已经起了变化,那是真吗?真是永恒不变的,变化的不是真.还是让我们的人性中多点真的成分吧.(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