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06:55:29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
xVYrH@A_w>D i6f5 .=ʪW_a^ԲQKVV˗/u3y*w Uy4< WzFN7?}|a$=7_]*5_c/pK¼ 9k1jdH{ 3V)صE-by;UvlaoS6:OFX20MǮ>VHȔܙ\n3l   ʏHCu$x4G5KipВ2+v☕6q,V\QV>E ~,؎@!p|QZ,[ɼ-tm1(Z-z%%#QE n?`ZvocuR=`C|55٤S*p'MfMa{uM8 ͪޥ5`ւ bv1'ι@ 蚸L[e>D;أf.m{ kP5-|=Z/S?V̩%6QXh)n~?q\|Սk-JʧE ƒy ݸ>铺m},є'K ϧ i>yNJ3ɧg8Z*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
佛经讲“烦恼即菩提”,又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有了烦恼,才会懂得寻求解脱之道,才会增长智慧,所以不要害怕烦恼,重要的是要找出烦恼生起的原因.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二、烦恼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三、烦恼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四、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其实,人间的是非烦恼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化解烦恼,所以“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