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08暑期作业本25页一,全部,只要序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2 19:05:01
文言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08暑期作业本25页一,全部,只要序号,
x[Yo#Ir+ 鞝`- %K$uK/ TfU,ERbxD̨8 y1aބy-bOb&F%jwRെj>~k5u5b&rwf7´˽~}b?Y.W0DWXtuSfܧA/~ ?ϕ)XӔًM{#uS > f>I[ RΣ IAZBηIQtxI6NTNtbj1([/'1vWeœfƼzKtf', 8FFR,ml?L,"t?{aVɸd=>O٢յ4;$SA2XieOa la,dTkՁUV+_Zd-Vw)g@3#  VXC!O9W|b.kC%f`\ل!b3Or 8\eVdn)Tf("BKp!A pO'>eHuٴ~nH+dIs7Vh&<[S(}qQV;k8rU%{PqQfʽ0+/' _S6ZՕUaAz eu~YA5MBN SԦKi׸0 "jNF19_B|Ts-p P MS,,{)SojV̪,U`{6}D;%B<#+Ux<3<\ȱ'pN¥"$X@~jJ]ì۬E+/lMkalddOo2a›ӖSʖO!klK(*[ Jqc~ҧc, 8q%\F(Y89ም_'%s'@"fU#xnduyVái5WV^;-.J 1n zdTEn3F!.bD_v ׅ,Аp~6#a>5Ǭ0:Ot(neSœSr>),L# fd#S7U ӹt0GE ayBY+ADeFˀz`6, =$0hq]plD#5-+Pp{+<Zt5²C]M nXAsp) gis>Ǖq@,D D?o]gY= 3KF(!E7x9MUb=-!Fy܊1#b5u8C[@AB$-ndA^:$K*zO˺_^L*k=e_2VbҐTWA[bX>ʐ''Jɯ3d32K4I/Y+y-Z^`.-> R!D4}7x&W3`liB=(NF Ж&X*\fQ<5%y`2 w$пyܤ]GBE ɪ(/3\_iTxKnyY*lH)un ^WqA]R'}SEQ195Ѹ"6pjBXe^ @@g$lP$ig>=A>Ŗ1D`M2WT8\ Auؑ*Cnp%d񘭪Q`s;Rk JXc?gtDŽgBu1": *P0Rz,`1Rq[E + *^Z RP{Vju/ic~WS@4fT.'+_$FFYÑoB][j50.*}ʹtQn14+FzOu`.tE%mG<2b6TNdz"jc_$Ѫ1y<Yx?I$!'_9%?RRyGXg*og}^C\p ~(M~v{,B j7qT@"UGAb,Y^lɒ2IÜ@S`bFRe N$[YLQG&KyjVm됱A zϯ8ָ / ˔DNSi7U'n퀬}>{D6Pk`sPQːB…\jng_DXu33Ҽ94sg!6RT; A!oD4qjV?)7mt%T҄ne?d ~ݦSZC]ym?X͙X~g &uGRF3θ!P.&@S23Ut 5޹5'9*R 9ng=z] P{$e 皧QozbOӱxow uQ8Fw?.M V[иd6Ől|WTGXFg#f3C(Y)=IfAf!%6tI]q~;B]?>^D(SfJ^/dz FpB:䁈DUu"*cD%uãm%g@G,INZ$N")t.<Ɠ y6{yd׿=+wV:[)]ȭj"ƛp,Ӊ*RD:ǟVϱ~O7+{w󕑩bfAJ}qT^,S[h֖CǏHb<B@?Jn/xL=sLţ鶣 Zt9+5}2r,Z&uoۧn7UBƬOmMZ9Dpx쩤Dmjdd]o/@umU%V䌠S1K&#'ߟ+).}#a"l0`I&m.^wuQ@3g0NoG, p9}9]JUoF7 *c&`QXPd)^W:HC)-| Q@͚ 4i0+d8"VjԪ[⍼̯ł|A6jݽ-$y:KNOwvm*_"]';yr1?z*fmB 4et-I*mF'{X9lPe r}L )gmQ?dW~RRvLЩuZ@A0N+yrX˜YcF=l%>08`:T~V*@>\vr^b2{a& PZ)yW&in[@ZrZr0C٥R54Dfֲ+[&2`n{/}կ5 $Az ~΅!PM/ˏc,"t֍6ד1b:.}Y"F_9DuE)0]몙Xl$RfJO͓Y*O-wЌT&P{_z(֜uzU[1kZ?]!._R5gw,承dU5-)F21~7 r2͞)ڑ飃)گ9%WNHm"Q蟢rčoP Q7z$7\DŖ~F}T"طcG/Ն`}TbvhhrT_*=UҌh~UNfC }R%"T%mh".~*"l@lWՆcl0@z[=VjvvY>9)Xb0cok i }z TaֶF_)ڪ57VnCզT n7D |?XRyx'RQ\n*R?J$wTVO1"mWE ;ӿLo`,$:d@ce+n@kՆk\eT_S UI2f*i5fj30mT+wQ EGZګlvPɪ=TmvO

文言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08暑期作业本25页一,全部,只要序号,
文言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
08暑期作业本25页一,全部,只要序号,

文言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08暑期作业本25页一,全部,只要序号,
间: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晓:清晨.“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顷之:过一会儿.“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
久之:很久.“久之,目似瞑”(《狼》)
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暮:傍晚.“暮投石壕村”(《石壕吏》)
寻: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顷刻:一会儿.“顷刻两毙”(《狼》)
未几:没多久.“未几,夫鼾声起”(《口技》)
旋: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瞬息:一眨眼.“瞬息可就”(《活板》)
俄而: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少顷: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口技》)
是时:这个时候.“当是时”(《口技》)
即: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立:立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日:天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曩: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
旦日:第二天.“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素:一向,平素.“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一、记年
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四册·《陈涉世家》)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六册·《曹刿论战》)
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如:
紒纭矠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
紒紝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紒紞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紒紟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
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
如:
紒纺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紒紣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紒紤矠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紒紥矠然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紒紦矠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纾纷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有意愿的朋友加我的群群号66023899

是那个年级的作业?

1须臾,少倾,俄而,寻,顷之,未几、少时,顷刻、间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

全部展开

1须臾,少倾,俄而,寻,顷之,未几、少时,顷刻、间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2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
②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罗贯中《杨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
②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
①不治将恐深。(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如:已而。
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如:
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
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
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收起

须臾

21 22 16 19 17 14 15 6 12 13 11 10 9 8 7 4 5 18 3 2 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