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通过什么,表达了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什么,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统一后“喜欲狂”的思想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1:39:23
《示儿》通过什么,表达了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什么,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统一后“喜欲狂”的思想感情
x[r#umQi~@;W\'oGfז]=fpTlK8/}^ero^%F^utcW:4jk5DSWd5վۡ;٫*VUs+RpKU[edO? o&lwO??|?NcܗU)邏Gu}AI1k$b!bS*p RF"5UZ_c/j_s^U S%E&+JcPMVa,,t@mϿ`0gkG_ۖ;?w*Wj9\Q&Es1q6UwW֭=xzGZ~N")a,B.HN-g5Rg}~ޞwDNE};*vO8p|Fғ)~Q^fi~^ϡ{]WYyɲ"N^uƪ5e؋:7{]U/יs׳.|ѹGTrmۄȉ1MF-pr,^QD$y$Ax7ţ'UI`'Ă't>rb/'j~yJ ,f:mtk]o'Nʼn*g GKfaSd0C\7ZtH:ti{e0@\`*>ϖmL];0$ԚJ؋^ً'm" hAū?_绒\\1~YnV<.B%sU2p+bF!ț ѳ1$~43>Ke\('t7LN׀whmԦ.(tGqo ٫_7M{yPUI$$;&ޅ?`qנPIUZKNJx`b$ v˾Mŭ݊ V'ۋ~8=9љ'[K]X8yDM,;eŷhk! rmFj4 %vS,:X T(Z[hwl5q[imVs@oj{:0.&!=1S<'XX{'/bĠ{7nX*zTTw ӑ4]} ĸgqӱ=[uEPaÂW2uZC۰vPZ2UDKww{20>rU苴~rgU:ؾc|3Z@_1%ZI7%`gkj`jeɇ?ca0g2j0u-ZL!S[5/Q_J,z8Lأ~)j|l]=UNK0T^0Ц7^#nZwoUw괮̸*-K^0*[`04TKuu$T98%ןhsdYسV&&TS1!ig!&OS{\c u'{Y&Ң_@7RX{ڸ`R+K=SDݪ>ϩx޽TUdޝ+X7gjsaH֠coqZJݜL1+>%tѢ:y>}O;oajmN T1<ΡyS{Zwu:tNB64>X&I' B\"Jwaׯe -h7 ZgW$ϡKz3x"RD`<կ3dK&xo:a"XZ}[q;  |2@ G)M/p" q![YÏ^Լp %@C<7g@pw\%gS]f N]*M I$tatj eqXkT7c` h,?fL teVZޓjqT>P/=Ib!³G@ xds)hXUYbP\OƽsA1 Rt,hY4e/ olAa nՋ)y}o`dL|7@5ƅ. "vc^}g4ߨb5FUs}0tÉCh=McxК7-`neE-0ʘ,3 ًz)W{`" T-# \rBFwZ"M]8jӤ:?Lc{ة `fc"xmh.Ⱦ䃩!kbMU=1iK)5`QƄXFZ}z+T]ЭƦ80,%0g*;ᣞAoSx= u-*Jk<;f5l⬬_]1QQ1)Z2"#>bM|/#ds·_#po~Oan[dW]uĬ@ɡ;@djW#+?peF (0W,-Z/@L@' A^Èw҉$&<>atC<߀oy1@KcTH  չAPRoZ5!Hi.ŲJtWGV-~h0&MkFDؒWH$%$o dxb;߃YgB`wRņ%$]eLc.u-vaSN}9J, Mtklc4|~!SeɎ[ CA±3Xɠk&=݀owdX rI KEvT`/z )^ fqSUs@LًXv^/H]@;b_ѕ5ZmA`LjtIV{w{__Aufή„t$D@GٰsR 0<6IsZG@5xaQ0;Rr H >uY_Ԡ w|&*KwcMGaFvQpS\c0N5Sk8hIOBRӑ}3Kr*I@hGYą gX,wTqG3VnU|nnP%{)xwnzX7i;9t9Y$Bz>Vqݼ_>Λ*UH01]KG^e ˽WM8׾eQ `S*a5 /VX f23hĻܳpR6%P!erʂ*UjSoF dy( OwwڑʫQ9/^X:NBQ8tӒ6aQ\ >` g}T8#u!xje6?K#mZo_9 K1X诔'zۻ:G #t YL5~{3%*弁\!)KLA7܊zԱ؋:VFq\/3M]oLРa?E<* <]nD@9تola/#IYcrFs,f{vzf,Ĺr1[tpSj_Zfa,ɿ je,>:N᳡3S4պA׊zTq3!/YeCX թx-8dDCAHBz@vŲs9}sv8_=CbR,y/QҬbQ\US" {ae*.{IpՑz=<f$LyMnr^(1虝'8f!flsV `:0~!&jM2gejyΟdLG.M|<}pjS?` Ţ\-tK|ickLH c qj l KE3BTwKVj0eVL{a%)LGG_"`(mɖ?}>^R!>R54垼HֽQWM{g"C3GA3s'#~=2vbe:)I]"$:nVx}h/g04T/tk'=hr;nzh҆A=Zf5Lxv p$GNƄ]bݞ>⯠b~HSt*#2UJ\0̙-8>rƸipmVD~pP!R3}{fV"#I[c:bIȗwWӌOOIйJrLlVEZdeAӍSz*cAzBM}R-ֈl’~K4.gkL3]t-l.+CCХhȿU3u2Ni(؉ѠL\S z! :7$ըG;Cl5OAʹ`2D4dHe1sdi  e\^mE\}hQwd3`vׇHT<c;<:co7gL1y\^t0]w( HE?20k tҙYAۮa{H 8Kc&UХ ɡDy8tt/H&EFcE|['P*je95S"zi06%,Yq i>ا_Y,Xfy`1\\֊S7f Ҕ}!Ep#ڭ*l3ՠ:5D)ǀqV](&ì ՛-KjC.=ҚtTqgC=}`ĀZO79r~pҵv>0fAІ8s_Jx7%jTT( Sԫ!Z*pn7'dݥ8 yBm {?tYl. y28MK#p `{1sn#%}];Ww^JVoJ ]?lxo}k#bR{"o'#V$!;EʰKSq0́uh,]&#M)f+m@4n oȍ\7e0C"i41 ZH&ڇD=w50 I8hsPK|f : ouQked_kݙ͟/X

《示儿》通过什么,表达了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什么,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统一后“喜欲狂”的思想感情
《示儿》通过什么,表达了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什么,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统一后
“喜欲狂”的思想感情

《示儿》通过什么,表达了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什么,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统一后“喜欲狂”的思想感情
示儿
  百科名片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目录
  《示儿》陆游诗词鉴赏: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创作背景:
  后世影响:
  革命烈士诗《示儿》原文:
  概述:
  《示儿》陆游 诗词鉴赏: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创作背景:
  后世影响:
  革命烈士诗《示儿》 原文:
  概述:
  展开 编辑本段《示儿》陆游
  诗词概述: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遗嘱诗 爱国诗 体现陆游忧国忧民之情.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他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陆游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指陆游自己)   乃:你 ,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为通假字,通“勿”)   九州: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我本来以为,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中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失地的迫切愿望.
  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以为;“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目录
  原文
  注释
  译文
  杜甫的高尚情操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境图
  编辑本段注释
  收:收复   官军:指唐王朝军队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刚听说   涕泪:鼻涕和眼泪   却看;回头看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明丽的春天   巴峡:地名,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地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编辑本段译文
  房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消息,我高兴极了,热泪流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和孩子,他们的愁颜不知哪儿去了,我胡乱地收拾书稿,高兴得要发狂.   白天放声高歌还要痛饮美酒,有这明媚的春天作伴正好回乡.   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下达襄阳再从陆路回洛阳.
  编辑本段杜甫的高尚情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到此算是结束.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