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6:28:36
【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
x|Yocə_ɧZʥ$e7ƃi40orli)%J$%)j%)wOœ_2<4z 2˸|@VN7t6Wc vC͙[ƿ –h3HeΠewt|õN*Xбox͝c47ԥ m@+޽;Ȩt،R@FlzSw&&<{O_o'N.t&XJ] ?Wm9oj|zt \ZTݮW:ä~/ۿī"p^ 7}g|igױ>w˵ן^[e4FuץL6I Zx@pD4vQsӅ 6=tTNs ; +6{=Țw_% TXYߖ>\2GRN3<883]*Oxu7$ի'uVe^ Q|p>pL{*pc=SsJ'#9t {T(΃{sjF^"KOM!Dʚ ;E+@uAIɬZUNOw#KӿLw'KZv:( <]4 8U;)g4ô*5Ŷtsw3z)[6}bÀ$ *퐿ԒA{Wa}85x &ΒT~zccH0~m{SZV(PeZ5{, :wpR5J`ª^5'aU.O#Iթ *{5е m"/VIK'Sme|BꮨRyLa'+ŕNT|VBf# M[k p2>{B%] hMz8gLQ'd,b:norzNx>9Ptz>Pz{+fSHr AR~WTKNe)^ a)׼fx ts0L_UTI~Я ؾwI0{?ǧKwp@Bt@by|"(n+2ű^CEC0,`!<''G_ nh F7`.RX-7ƙ:x-6ؠKE Уj$u4yhb;0n!:})Zv6%ي|l篞~gW=_$*Zx@^h '1˂Qz!YhFw Jc):=eݣ4p ?L9ԍ,, t J4G-90]i,{k4$;K%7XY5v44GZ0 Y,Z[\J@1f.7n^M&ٙSm٦[MNW8 /ycW8>'^#wM>K: C˜vӭ ܻ$|=}?>x~ L曧K*]Yys1M(dQMcT ΰш}$SBVR2J,"A/-}N2sͽeX#N%{x-=Xüf\ 9K`8 MbN7w~?7_V~n۷OWe?.7˿yۯ_~ož̠f?a]YEF/_|:q+8<"4ފa{3O,AM75P.săN0L5-_`ӛ f (b"0Dvp|!ǿ IZ4MN Y7pN!rO] o\`uK B|^TmV!Ldwa/WFvvGr{@Hˍ5Q5SDUЎݨꍦ}kS3`KPT@q6X%T*for-'U^M6Ր0M0&C~ Ta2U6mjhFNTH^nN:`Ps枓<86ITF7ͩ J\g[Lled-|f9!R˶!9wo呜1C.J+r3)NNy'82gD;TY։3i?lҡ?FO) ['4`;Y}e7Ȇ#ҧxILw7{lnuvY ѥ$yYߟx}V/⫥4%^%Oj7M_V-cN`W+ 3PU ӓ,Opng", 2wL|چ#3+ӍߕGj[-;6Kou37XhvH! T#cRZR*#5m:|S4z wT7J> y|w_~+}$Ey6XM!۫(H𖬑MH K{9 q oIM>ؽ/rncK˱m|6TT#)w;ة[iHIĥ@Gk`MۦV8Ke@:Dl1X~4qAswp{ ?-˯ >9&3ˍބ([V  k+/W^?[spm}}2Q(ǔ&HۓtS7e[#YNew3arF;'l5fzq! LtR;oFynx;>`b 64嵢^3ÀD lhf ň< y.A ,1J Oxww .N~E*yIyMBO*.l,V!t?d {ywūLð>5mHnyיy+2?^4ԶFrgiMeHeL+F%7 <Ĝ| vn)!؍c+GLWr7iNl3gt-ۋ.閼D>:}500nzniNwq,o~ [$LgK e"eߔvڤo&I;6ۙ'sF0TP)byrumM1g>WE___5}9<5o= <2UJ6{oJ^aIdPJy륲b>0nAeJs(KmK@`m,p>Kf 8>IJǓ<ѡSMaLoM(\'(ҥ2DuPga܅|30j끱x8Nt$I!"޻|SK Ql܂YS>xQWNs9h]0m<ԔD$|?;i%*sIu/wnNUu3̳( Z]ߴ-E\*aP*_ 0X!l@6a_e@-R h*b5Mڞ?Sc|cQaabtMIP}Yˆ%] V>.).u:g" e;UPWR3#Z^G!M;eدo9B4*:R:&׾ u$q +N+} by%#VN?*#yQԓ~l3#;IZLfMP,dva- &vSx7(:.n b۟9}fd;iAj'\Ţ%j0z7 "X̘$/Do);W5 `6`x[S{ Yj'i=` w%%2pW솘2h]0V%[/(9ՈP&&UMa/⃽G Y:y|'c `hw5G4ljɥ}9zJa~H$HVKg !o<3(.<#kypx¨#10& `OQE`3bR2 M+LF*3JH,7sL5<[#Mte2v*(1I/LgqO[=ޕPu 4taYސ6{Ęۻх<F#nuDL.z;`.~RA(!ge 1=N*X}%]榦g`U铽idL`; oѐ{LJKJ鶱gA@L'.|sf1ab;jXsI}!o'GMo_*/>?Wo. <h6&\2߶!vcipW4׈76nŲ߇'iaQE 7^]j{OC{`sL6Dx#iUt9uE#F3T!P(#}|.]!<_h`E랱a/N~E9Ͽ_L `olx+\P=ǢY1|? j?8ڙ&:IcV7WԲ.mr֦ϠrxR W xxo"c~/;FTbPHU;E̥;zڳEUn$b{[NX4`ʄy ^Ϙ(٬ddKT-q1IApe,BYnLof*Fn(ػKڊoKzC.-6Q6)"~ӽ͕cwYְW-naHĶbگ#JRLxҺ@$v۶$rSگwj DOӦ3 ( &IlnM7-7'>5 5Ӑ/BЯYH!>*IMV+k2|z1T*yG!9L檲iTnl{kb'[S:K`_*͟۲ׄMgeAi 0+Ajr w\ѡ]kMX![,si{JK^%XYV?Y8оHjӬXM S/XXC=hv(dugaKAjÅ @ BDDMIhvX=`y1ir)O-|"wRMAc]-d!HX^Nv_yԩw3),S4h،}K?RXΞdN;!|sS..waEqemuuv7 yr{$I ;ieyI(65

【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
【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
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
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人物描写】
呃……
好像也简短过头
高斯那个可能太常见了,抱歉

【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
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高斯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5.html?wtp=tt
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

全部展开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此纪念。另有相关影视作品以陈景润为名。

收起

华罗庚的妙对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十余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了谈古论今,纵论科学史上的是非得失。这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
这里的“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强国,却又隐喻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学对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全部展开

华罗庚的妙对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十余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了谈古论今,纵论科学史上的是非得失。这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
这里的“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强国,却又隐喻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学对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华老上联一出,在座的人都大费踌躇,不知所对,过了一阵,只见华老不慌不忙地续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
《九章算术》是首次记载我国数学家发现勾股定理的数学名著,而且,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的团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这样,华老这则妙对,开辟了数学对联的近代先例,在座的科学家无不叹服。

收起

【基本信息】
姓名:陈景润 (1933—1996)
身高:1.71米
国家或地区:中国
身份:数学家
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曾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具体信息】
■简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家境贫寒,学习刻苦,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在学校里成了个“小数学迷”。他不善言辞,为...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姓名:陈景润 (1933—1996)
身高:1.71米
国家或地区:中国
身份:数学家
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曾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具体信息】
■简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家境贫寒,学习刻苦,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在学校里成了个“小数学迷”。他不善言辞,为人真诚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数学事业。高中没毕业就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主要成果: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陈景润除攻克这一难题外,又把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明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巨星的陨落 :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雪上加霜,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长期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3岁。

收起

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

全部展开

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罗捷雅真诚地希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然而,他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W.波尔约(W.Bolyai,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之父)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W.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高斯的计算能力,更主要地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J.M.Bartels)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1788年,11岁的高斯进入了文科学校,他在新的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极好,特别是古典文学、数学尤为突出。经过巴特尔斯等人的引荐,布伦兹维克公爵召见了14岁的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让他继续学习。
布伦兹维克公爵在高斯的成才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表明在科学研究社会化以前,私人的资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高斯正处于私人资助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社会化的转变时期。
1792年,高斯进入布伦兹维克的卡罗琳学院继续学习。1795年,公爵又为他支付各种费用,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家,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家乡布伦兹维克,正当他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担忧而病倒时—虽然他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已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讲师职位,但他没有能成功地吸引学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公爵为高斯付诸了长篇博士论文的印刷费用,送给他一幢公寓,又为他印刷了《算术研究》,使该书得以在1801年问世;还负担了高斯的所有生活费用。所有这一切,令高斯十分感动。他在博士论文和《算术研究》中,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献词:"献给大公","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独特的研究"。
1806年,公爵在抵抗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时不幸阵亡,这给高斯以沉重打击。他悲痛欲绝,长时间对法国人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大公的去世给高斯带来了经济上的拮据,德国处于法军奴役下的不幸,以及第一个妻子的逝世,这一切使得高斯有些心灰意冷,但他是位刚强的汉子,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窘况,也不让朋友安慰自己的不幸。人们只是在19世纪整理他的未公布于众的数学手稿时才得知他那时的心态。在一篇讨论椭圆函数的手搞中,突然插入了一段细微的铅笔字:"对我来说,死去也比这样的生活更好受些。"
慷慨、仁慈的资助人去世了,因此高斯必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高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他的名声从1802年起就已开始传遍欧洲。彼得堡科学院不断暗示他,自从1783年欧拉去世后,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位置一直在等待着象高斯这样的天才。公爵在世时坚决劝阻高斯去俄国,他甚至愿意给高斯增加薪金,为他建立天文台。现在,高斯又在他的生活中面临着新的选择。
为了不使德国失去最伟大的天才,德国著名学者洪堡(B.A.Von Humboldt)联合其他学者和政界人物,为高斯争取到了享有特权的哥丁根大学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以及哥丁根天文台台长的职位。1807年,高斯赴哥丁根就职,全家迁居于此。从这时起,除了一次到柏林去参加科学会议以外,他一直住在哥丁根。洪堡等人的努力,不仅使得高斯一家人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斯本人可以充分发挥其天才,而且为哥丁根数学学派的创立、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数学中心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标志着科学研究社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虽然数学研究、科学工作在18世纪末仍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高斯依然生逢其时,因为在他快步入而立之年之际,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随着拿破仑对法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重视,俄国的沙皇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也开始对科学家、科学研究刮目相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高斯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泰斗都把高斯当作自己的老师。
1802年,高斯被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喀山大学教授;1877年,丹麦政府任命他为科学顾问,这一年,德国汉诺威政府也聘请他担任政府科学顾问。
高斯的一生,是典型的学者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农家的俭朴,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先后结过两次婚,几个孩子曾使他颇为恼火。不过,这些对他的科学创造影响不太大。在获得崇高声誉、德国数学开始主宰世界之时,一代天骄走完了生命旅程。

收起

【十万火急高加分!】求数学科学家们的数学小故事像华罗庚啊.陈景润啊.都可以的.故事要简短【因为是做手抄报用的】是有关数学的,而不是生平经历的【最好是如何解一道数学题,有过程或 数学科学家的故事 求一位外国数学科学家的故事,要1000字左右! 高二数学二次项定理求解释一下黑笔框出的步骤看不懂,最好写在纸上拍照片给我,加分 求初中数学填空题!急!好的加分. 数学,十万火急,求过点A(1,2)且于坐标轴同时相切的圆的方程,十万火急,雷锋来 求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卷(最好多递等式的)十万火急!求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卷(最好多递等式的)越多越好,十万火急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答得好加分!)如图所示~求具体过程与答案~谢谢! 求我的星期天作文,800字左右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十万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哪位科学家?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谁?A 牛顿 B 阿基米德 C 高斯 D 陈景润 中国数学科学家的故事200字左右 中国数学科学家的故事220字左右 数学的科学家有多少个? 要数学的科学家?说错了, 被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谁?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