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22:38:25
梁祝的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啊?
x|r"I嫨2SK};06@$($$ .ݸGį~9?')c&˔_|E_$f;GɅa]U{znԞ:?9O˟YUn[hGq43;pt5x)Ɖmbt:Ϫ}Ǔ~|&dh;ΩW_.aQrbt/&nP`^7ŸK7>9rs#ye)/s >VbVYL `lM?^2: y]ypF-^-^ "*[f+F_Ç*7'ypr$r=TfT'r ?1'7-~1 |4z F]?*P;UF* 3aeϛ? $Fi/߃x1c}YŸ7-FSΞR7sp7qH޾5U7$KH (-4AWߜV֝)t)'~w RGxC2= X|Y<jwԼ?_bqs 0RHMnu1rUrKUȩžJްg1[5tGV5U'M= R9)~S8r7Lt7r{v<ިJ-}ʩNK,e?2]iL§E ~d_T,I-him1k!m܊{I{"0*:ouF3Kz~vosJhv(slElL $8`,}X`cf$z9갠arfCh8Jޫ/?}z GYY9B{q@⁸k1?zV]L.p f & IW[;xYm杠^^a+3HmPGPwUs3.^ 6~~6PWoI N?HѺT ލ|I*#^s^R;IQ-z薟4pհlKY6skRu4G3>;cR>95<[B-+g\A؂Sgjft:He14Ae7 0zZ]h :߽XaDBuS_BùrNp=f0 wFh5DnhsRbr^|?VnXb w.=T+Q)#[ĥϘLwGCb fTVuJxLc|fu5;Jsس4ox `sr8 -Gñ8Q>KgYP;MU¾0%.윂P ~ Ԗ0ja6 )n<PӃp0m̸?$0#5fPi ){1/)EX.Me.S8?p  h-b/u aA*醰@@Ht&'+2h fպبx]2:8l>6bz@}Gxtbcfb@wc!fQ~BR|3,.ȇܹ:/Xdt7à~ii0O`3xyΨ1yyWuǔyE ;25dm ȁ%ͧfqN$ NXgd0]t ;6Sy]y[^z#$OR5>pxaޘD?I;:B>؊ E<`۽gHFpzNc'Rex>C@&hqm G<$^Ng^T"B5GDWҡxW9@x(^~HnL#t,7DPi]9tx34D|to L`BDL.e#1~ \1eS}}PmI<¦-T:0OgTx10\4lS&i܁&7 D9e% $o%s IBxtBWSc/K<Â"ƻF; 'EWmr!soa񦣲AsF"w./WAkNm0!-W~(VFSUɁ|BhR8t]S^u׻Hϯpj:^xͦ&tɓ4<?kCPLh1L^n7­4%R7܉x/Ep#HYLئ1̘; a5RdFi pH }g-QoĬDpq˼j&(?{i؄0SFIB0k^j7miab0 ~+nY{7 A\M[j"bd3)c1U6]Y+1ks+[ք?^u:{= p3DfKwM2 ( B5l6źVeG&L/T3(AL뻹" rlTṁ=jݹ7l[.$` 3aS+ήw6m%bB'z ,j!&c/ϴ7|TsBXfsK2y]ʂX-COi41\iQyqo2C`0Nî.m7#WdpvQ[7bv]j;ڣbw]L =QuY:Ht?gl ue` 8 ȡm]D6КdZf^uVI{|y9#BџIoYf#v3Â*ʦw !- b-.A I#3-w^M( @Wo!ӛ]*dh2L| M1\YKaD/RmtFqH@k&9מ ̳ V+hS\VLbx(.7yFRu2Y ң]?p$MŒv@qa냱>*`5X-`CWL1s|=]W4u 4D+ aK9>c?U킣Io!<>A~fbDɤy/v P| cN3f,}A7Sߐ7? V2qs>q 5}(3҆IuQfH2o]gz&kM+V!\A=ل0W6Sedkz`5 qF⽍LVxzKl1E3g;M 1Kב0 MBfr^+s ^7lSHa(IV^Xǡ8*P:==M@9gp!%$-tZ]ěi&I^⃓<`A<"ź:'3_\fri?=iihtJY44a'Eۊd@R!!1ۤS2mUC<,fG̬gI3D.#8D@x;fJlwYԨ'nm).Qn=XgM'KY˿8yTn?}HC#cԾnK3,p1k)fD*^LL mB|Y2쪗 8?Yfinwyh-@'=ў {/yo0FB7o+'"v''KР^H}HxմO[wlNZ1摣N c=¼^B-uGYLGBHA2T G56 v8Pqn,t|1z:_xTO=hDxzkzQZ$ܷF~y`ܹ)%Ԟ5# 9iK4xyjVM^iyB-k/?Ͽ|ZTv)a |G/~Dj1F8ے}Vڤ[}zH*48s_Vn2c?}Y<},|%oWA1ࡪ' KD- T=9Wvpyj G^n\3LXP 56xPWMinrls]MZ$~EK),̊~1b,~4B%[Z%%  LVdHy@W\=4^IP=g31xy 2er$6OlXO b_7tv7nv{wl L]b?Ƅ@$-1}3ydޔCzB) /߉^( 3BYr-e]k]bǦdE:J5(z)ZKߟ5};[ea_-2ܧiLUe8ϫa&,>Qp9рy`#**Qj6Q\WOm :.0lg8=z>j+cPe7sTdа g5nE` J18=Mmna= %/bWiݍ1.R&FJOèltao  le2Vra ;#d a0ݨst䈀}d˳:}-u1ė՛Un{ZV4ʍeuG ޽1 t"yWM^²D{`[^C(7mCT,y>mO-e}dN{Mʴ1xXk"H.fSiN|nHL OƕˢXd0t3.zjؒC"a$YtB_r,*k+P{<  l0CPiھ wyInYk2AWxMڸ}=8LSNս]: X2jfx7CEyB-I]Nh߭{1ʹsXA׸Qv7 6.jI+2!ɷuXWǥU3jDؖggPCǫgz1Yۋ<* YZO¿=~gH:lAvOi^#xdA6::wK9;]Euz9< /UZXe"{H T~xdu\1=%CZ P?q\H=8ɫb /tNy.i<<'[N$(^'MGՙQi5d,8̊(-]~prsIRS 7bP^7l,EQq8!T+mlA 5Tcf3-f0D=i=cdHV|b:Wͱjuu{ʵ{2**CӢ?Ax.e0nE]1~W&NC'8].65k$شvj_%{1i%{5d=o۔Fw`!cA<#"Q 5cVj[郶02RGn/Tk#^ml)Hxɦ+N׏R "*1v4;1ZN Yk7OxU_L5er{: {GDua?rظ@Rz3BaRyxr<D#rޘk Ǐg\W5SА&*qyZN&WN=UCgƲI.MZ_#Gi vm_n[aْ)xcvwȦ*IÜ;*[ {as#8u#aQT\SiT`ŒvP׺b5=36Ld䂘IJI~ܐevYr\F_qA»9<{$ҧe;JԒXT\]ކɭfaaSK 7CIBk^+Gvm7gr|Lwjfpf3kM&eVNis}gbg^gWoVX/^"DBl !0Gf|̯xYxu^xkBTge9>C Q]ߔ^J1찡RFS~En6zeS;3Fh|,G%$s6dn&cm9=ԕchXXfKnJYX3etZٶb *և3J˲k//-f'O䆯)TyM"Tm[/Q2H6)S uhn6½Z 5E]^"wc斎Tٲ* ,-Ok#?04a7I偩LwZ B)b# &˖ve9FK3I_]MG#\X" Ͼʷ^ o`BwB*opWMͷ:c%G?]-.~#a~ń@&#wt%:".d5o1165m:}1k?Fr) (a,V$hnŽvi5sX~AՂYh\Kb4FxĎZ> !]k!wH& eY~qzpF3+o}M/\[Ą˵ ZNGB581F{w1 C ] NF;3V";EQec`x>eC]>v sـ ̧L]YhF".^}eu9l3Ŏ#pn107DTb]~gwÿ?~W: ? X (h ޿ǣUq;z{k ̷t_E_ٜ='~_X P42qF>c ~όG?{'Vk_wž0帑x)h]6#+k_>._U6x 0.D$yM9Wh?_ߗm

梁祝的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啊?
梁祝的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啊?

梁祝的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啊?
历史渊源
  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   (1)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   据传,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化蝶飞
  (2)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今微山县)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济宁市梁祝读书处邹县峄山上有梁祝石像,陈云琴游峄山写有七绝《万寿宫梁祝像》云:“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双万寿宫”,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和微山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复出仪式,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为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中国历史上见证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职位最重、权威性最大的一位.而且从碑文中反映出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是:从崔文奎向明朝皇帝“书以奏名”、而至得到当朝皇帝应允“奉敕”到“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扬环书;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元额”.可以说重新修缮梁祝墓此事上至当朝皇帝、中央官员,下到江西都昌县事、邹县地方县事及其他当朝名士都参与了此事.由此足以可见:梁祝故事发源地及梁祝二人故里究竟在何处在明朝官方乃至朝廷早已得到确认并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女士,山东省民俗学会原会长李万鹏先生,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叶涛先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出土仪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的国内新闻媒体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外国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梁祝故事的产生年代问题,樊存常认为,根据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测,此故事最早应产生于汉代.三国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产生此类故事的社会背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让梁祝去追求读书做官之路,唯有社会安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才有梁祝故事产生的土壤. 济宁为中国汉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国大部分汉碑出自济宁,作为孔孟故里的济宁,汉墓众多、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国闻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龙山汉墓群、任城王汉墓群等,这些都是当时注重厚葬的社会风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考古专家在对梁祝墓周围的墓地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有很多汉代墓葬,并出土有陶罐、泥人、动物兽等.据此,可进一步推断此墓为梁祝汉代合葬墓.以上均为“梁祝觅踪”节目组电视台采访马坡梁祝墓的真实现场视频报道.同时祝英台所在村庄九曲村发现了大量汉代石碑,微山县马坡乡政府党委宣传干事吴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发烧友,一直在当地民间探访搜集梁祝的有关材料,至今已经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出土后,吴琦又发现了新的重要线索,他从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块残破的汉代石碑,上面刻有几个祝姓字样.这块小碑令他很兴奋,这说明汉代九曲村的确曾经有祝姓人氏生活过.这是梁祝为济宁汉代人极为有利的证明.   (3)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5)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据查证,此“两朝说”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史籍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且梁祝传说早已于唐宋年间传入高丽,宋朝高丽史籍中明文记录两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况看来,此“两朝说”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可信度有待商榷.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11)其他史籍记载: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南朝梁元帝时(公元552-554年)《金楼子》一书中有记载.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记叙:“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二书已失传)   3、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4、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宁波)郡守李茂城写的《义忠王庙记》记载:“神喟然叹曰:‘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君,诏为鄮令.”   5、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津《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6、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记》:“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寺”   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   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毗陵志》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皆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9、明代作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   10、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著名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久远.而且以后几乎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   (12)此外,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其他版本传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据查证,此记载最初版本为82年报刊山海经搜集的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该文作者曾于86年从慈溪给编者来信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侠,梁山伯是清官,两者墓穴碰巧在一块的传说故事”是年轻时曾做小贩的同村的民间医生讲给他听的,而这位乡村医生又是从宁波中山公园听一位老人讲的这个故事.当时公园内有好几个人在讲梁祝爱情故事,这个鄞县老翁摇摇头说:‘都是乱话!'这位乡村医生便上前动问: ' 老伯,他们讲的是乱话,那真话究竟是怎样的呢?'鄞县老翁便讲了这个故事.”,因此该文作者将这位宁波公园老翁讲述的故事刊登在了报刊山海经上,而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有感于梁祝故事上报朝廷,封祝英台墓为“义妇冢”的历史事实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众多权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学著作明文记载两人姓名及生平事迹来看,此“梁祝属于两个朝代”的说法并不是历史文献记载,而是民间百姓的主观臆想,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故事基本内容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不同故事版本
  虽然“梁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儿,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大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   (1)鄞州版本   金代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官,由于得罪权贵,被人残害致死,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为了纪念他们,当地将两人合葬,算结了阴婚.鄞州现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2)上虞版本   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 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3) 杭州版本   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 越剧《梁祝》中,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4)宜兴版本   化蝶传说根深蒂固 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5) 济宁版本   士大夫们为梁祝修合葬墓 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6)汝南版本   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 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篇目及流传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43则 浙江(其中宁波22则,其中有畲族)   △山伯琴剑英台扇等15则 江苏   △三蝶奇缘等8则 广西(其中有壮族、瑶族)   △尼山姻缘来世成等6则 河南   △梁祝同化白蝴蝶等3则 福建
  编辑本段梁祝歌谣及流传地
  △梁祝叙事山歌 2885行 流传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 2845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结义兄弟攻书传 2500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   △柳荫记 676行流传于全国各地   △英台恨 800行流传于全国各地   △梁山伯重整姻缘传 889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   △梁山伯祝英台还魂团圆记后传 1865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   △游地府后生结夫妻 1050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   △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 400行 流传于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