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伤感富有哲理的文章做好有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4:32:37
有什么伤感富有哲理的文章做好有书
xZN+ISlF-C[f>`Ԛc|clcm|JUFd0kE$6Sm&{?.K1kFQkZN8#PGk>R/?P֢6[ 4&ẙn{ї7K$.WsgǦ59w"b4u/3v0s]d"25N;;{"DQL^ MrCd0-Yl 5,_%ݼGCFp)6|cRs シMX5y; n--587](a6xv[lZ,Eh2bh[de Y8 }{Ct ;(vˣU!} yыىgaQ"צ*#[;p'0%yQҖ2aOk0 [qƏsg:qf-E+/QX+o_Fpv}#fpCLbON0Tk(arP+(ų^5R_ٚɳ$~1+yx3 Kvd^Mq{?lNe aRn68-Hpp]=@xFX gpT'E/YwV>K m*G֭ރ"Уo4(ꗫ 9{ÙMXgꤪA>r#ўM{/z~6vyN`n$#'"s '6}P؞`n:8+p)/M4aX^/2 wY ~:Q*%L-Bԝ>Mٹ;CVb<د:"=RnT^4`%D,)!5ɧk5F 5D4NS|`bގv>ln#U%*Na&al:3[DLdJ(\Kd2]@vyh *?AtA5 ?.bOǦ(og9fd>(,Z#ZN6X2zS'NFۉ9(lWAE* 0dʭK_nF]pc29"!1a6Nj85U |9:43!m,/ϢD15HyY|H0.3af7Ly}l @JYn֍!{D=;pCܜsHMP~z0Ŝ#$0\Ԭ+PIEL7FHqmGx{o$7~%eG6$"*/*.W1:b"w) 4XD&\sN"0TxL4hYH"9> 1L+\(N锜P%,S& %q֮)z@f@`"x)w͊N)HdR;Ed&dpN4qnBeD^0j"~]R]^~8Sb3 5%b8@ F+XU D񢘆HtRlGg)Ú[L!ZrCL9pF$P[ o5~7vn"L_ k! ?qԯ3^eYPK8,gu)̴K̶!qlD'ʜV,U K!q>82hC@%*YV:_:/5zȶ5/[Njb8suM>.aTs3qur7B"1l<йc$pdɱ#bzaVl| ^xO4iXvW@.yv#6T8삄_ MS|S1:A`G'ڞ1S/Baz|CwPY3Nm(& )tJ&4plX6#F+ 'Aôǯ$ۣ54B|_ۏmMP؍KyG"Nf&Dst1Mz t̗YEpRQs&S4?wX{V/*(cH`Z 8h]!:[4R4fwp9]!75ed.ۧTl,պbr8;;`M;3fBmՐ[S:AЯuĜxxH]T_@ޘ[ϊ- 䨀e/po1vhS-u/䪡`AqV7hXuHL \;횡J4p /lJNDFTv#Q.\yƴ(o!Ѳ2ECU>d):E0A׺c)6;1Sn1OKʃ/+oT6@{ѹ\vO` K,SqinASD8o:@h p~_1Xy~X599L: ;8AuXtϘ= GXu9g'3K v4Op'پtv:!cN)җ7!B*eLjU8i?Xb~pO aX R{'Ms&99l F i vEYLpBZ, L=GZ |2]㌦xgY| jplux*FԅM溆='g\>eVA*, F[{bRyU&Z ˖aX7?Z_tEM4nw>(h /t\1ԑ}rge,GǗOc|@?oŋ!SwHv-oui'f. qtM/^rfM4 DWuZQ@ ȴs} ;.PlH4I5̷@o8p*2 rC ٦;\v e$'~^Fy,bհuB:G<\ŞdDȀ)`>[ %*ÄhjEX4ڞ,c5NYCNlێbU`*p_{]au™0Ag##yEunJ "V; d0+f7 Vb4͘t\ ;KqxԪgHM=FXxʞ~S.[WO42XCOǪ1>SpH^AWuBb|aAFLTuz)\:H04LF}I%dpmo%WEH5 v&c`5KOax[aY]uĴB@bBC9)NɢoouDG7jYEQ7/T{s=ÉWԱ V|O^FXb~'ikY_KwʻqGcjSXm{xar*HUPqu{CsNJvH@SS)hN9W!G6wm< _v+jb~)N$Nd{/Pd՗Fj/e.(,/6ט3䳬bJ3K4m u1aWY,熧4|sض4j$}-FX\Hb/f%QJ)^qЍQ CCyo_mEܛ R>|S¬vNhOZNOxm!В((1>H8,Z˛*Ē#baJ:87qvjET6@bNϚDVt, D\qWΐYlhKA$uyx{ql_qmN2 #Yݐ>ּe˃V uiyOz~'][ ML9C  u>OQ' HշLR(9V)fhW,xb4zc=eV`)6QՖh]Xǖا/{_ ߦ/֐#a!Dq-5\ޖ7tp򐟯i-!C\Ɇ? =T|'tܔ_hN Ⱥg]]__rXl#A,\-Q,!,ߵ4Ni,t8V' } U?}-U}&gS&KoYPKe]bYSګ'{yy/O/Vؐj+*c2_5ŦWgO|ao/Cf ~Ke|"S%އ_4~/? ~B?9/"`_L  ~)g>10CAG%^P`U|_LK y2~0_$LO˄.ӚPXQkT;ߦ?.V 3Ž$ú q}an/V 'a՛ɇi6K"b:_F Uğv_1u91KPD饤onka1|MZ̯zOK.0f}uɗ2cFBcJ=Klh[nLc.ɱBcçctCxoc_|uKB'A^"dm|2{ Um"3pbdZ/G^ $ Qh%K-LV iF%NQi[eZuFt_ʔgBeE;wHXy Ls`YmxdY5Ѳu%[~ׅ>.fJ=ɗv!`B$t5/d^/dmIWbfθ&gVY 1_I9–Yu~PL^6+IdKܬb%oVY>gY'e^&DÖY}ΪI[b?.x^66$:7D^seMۦW[`[Bj%*дާh.S4 ZRئZb%[r7}}.$ѺE#>E3ׄ;\p]#q4gOkS M\ZH+]dꌿJ{ĀOҞ~*VifiwyHdӚ~!i)V$x%ֵR>M\PskjКZJFMSn RJM&~95&VJR_D-Y5a5ܒV,[jF+y5aK`ͻ!F"k?Ys5[Bk ;bk~rkTp.Rrl/ѵBd–Z kyS~klJV{˰ uͰS![>rl cKAmHW7u- ]e_fs8O6*m:D2mk5Rm}-O˵5[l{%^SeoѶ ٶpMsm5O5|",b[A޿XM_ʸUrs3kRn251B[57j?"VMw[M1pM%I9_݊oʇo"oLd>ۻRK5!;Mmoɷ̽j^C)Ψ

有什么伤感富有哲理的文章做好有书
有什么伤感富有哲理的文章
做好有书

有什么伤感富有哲理的文章做好有书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 大体说来,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庾信在梁时所作大多毁于战乱,留存很少,且基本上都是唱和之作.其中《奉和泛江》、《奉和山池》等,多写景之句.后一首中“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观察、描绘都很细致,与萧纲的诗十分相近.具有宫体气息的六言诗《舞媚娘》大概也作于南朝: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诗中写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虽包涵着伤感的情绪,却还是活泼而有生气的. 庾信早期的赋,现存有《春赋》、《对烛赋》、《荡子赋》等七篇,有些已残缺.这些赋均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不外是女子的美貌或相思别离,篇幅短小,语言华艳,注重音节之美.其中《春赋》最具体表性.此篇写春光之美及妇女游春景象,色泽极为艳丽.赋的开头和结尾多用七言诗句,有较强的音乐效果.如结尾一段: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和《舞媚娘》一样,也是歌咏对人生中短暂的欢乐时光的留恋.这种诗赋结合乃至诗赋难分的倾向也为后人所继承,如初唐王勃、骆宾王及稍后的刘希夷等都有类似的作品.总的说来,庾信早年的诗赋,在语言技巧上已有相当的成就,但反映的生活面过于狭窄,缺乏壮阔的激情. 庾信后期的创作,虽谓“老成”,但早年那一种风格,并没有抛弃.他同北朝显贵唱和的诗,依然是雍容华贵,且多艳情成分.另有《题画屏风》二十五首,也以精巧见长.题画诗在此之前极为少见,故这一组诗在题材的开拓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山水诗的手法,把画面的内容同想象结合,既不脱离画面,又富于自然的生趣.这启发了后代常在画上配诗以扩充欣赏内涵的风气. 不过,在庾信后期创作中,最受重视的,是与前一种风格很不相同的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类诗的代表.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拟咏怀》之三) 庾信只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却被命运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并且必须承担这种“错位”带来的痛苦.这就是此诗的内涵.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湖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拟咏怀》之十一) 这一首悲悼梁的覆灭,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把一切归诸“天意.”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拟咏怀》之十八) 这一首感慨自己虽有才学,却于国无益,想学庄子的旷达,又不能做到,所以忧愁无止.“残月”、“新秋”二句,写出日复一日的无聊与绝望,看似简单,其实精警非凡.“露泣”一联写景抒情,也是精美异常. 《拟咏怀》二十七首,大多是感情真实而深沉,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南朝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在这里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新的提高.庾信后期诗中,还有不少五言绝句,无论数量和造诣,都明显高于同时代诗人.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寄王琳》)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重别周尚书》)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峰.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山斋》) 南朝文人从民歌中化出的绝句体,主要是发展得更加精致和蕴藉.而像上列前二首诗中苍凉的情调、开阔而深厚的意境,以前很少有人达到.第三首也是优美而饶有情趣之作.可以说庾信对五绝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庾信后期的赋,也有很大变化.最著名的作品,是《哀江南赋》.赋前有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骈文,交代作赋的缘由,概括全篇大意,语言精丽,意绪苍凉,本身就是一篇杰作.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这一节抒发自己被扣留在西魏的悲愤.开头两句,将一生经历,化为一声长叹,悲凉无比.以下迭用典故,以一连串的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比拟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在抒情效果上起到积深积厚的作用. 《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这是骈文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格式.入唐以后成为定型,所以后人也有将这种骈文称为“四六文”的.这种文体的长处,是节奏感很强,但写得不好,容易显得呆板.庾信的文字,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 《哀江南赋》的正文,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历叙梁朝由兴盛而衰亡的经过,具有史诗性质.篇制宏大,头绪纷繁,感情深沉,叙事、议论、抒情结合一体,在古代赋作中罕见其例.作者对梁王朝深深眷怀,但对梁代政治的荒疏混乱,对梁元帝以及宗室诸王的忌刻自私,批评也很严厉.叙江陵被攻破之后,百姓遭掳掠之苦,尤为惨痛感人: 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饥随蛰燕,暗逐流萤.秦中水黑,关上泥青.于时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 《哀江南赋》正文和序,都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是庾信公认的特长.这不仅显示了他的博学与巧思.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是谓利弊两见,不可执一而谈.《小园赋》、《枯树赋》、《伤心赋》、《竹杖赋》等,则是庾信后期所作的抒情辞赋.其中《枯树赋》以象征手法,写各种树木由于人为的原因,不能保持其自然的生命,特别是由于受到宠爱而导致灾难,着重抒发了动乱时代中贵族文人难以自全的悲哀,有相当的哲理意味,感慨殊深.但在象征写法中夹入大量典故,尤难读懂.《小园赋》则偏重写景,借以抒写向往隐逸的怀抱,故文字较为清晓,在诸篇中最为出色.像“桐间露落,柳下风来”,“鸟多闲暇,花随四时”,“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等景句,都是精巧而自然的文笔,显示了作者的才华. 庾信可以说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他的骈文、骈赋,可与鲍照并举,代表了南北朝骈文、骈赋的最高成就;他的诗歌,则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有重要影响.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庾子山集》题辞说: 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玉台琼楼,未易几及.……令狐撰史,诋为“淫放”、“轻险”、“词赋罪人”.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穷形写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所自来,先纵寻斧欤? “令狐撰史”云云,指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对庾信的贬语.唐代一些文人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都有不合情理的批评,原因很复杂,在此不论.这里张溥不以“绮艳”为文学的罪过,又指出“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确实是有见地的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

全部展开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 大体说来,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庾信在梁时所作大多毁于战乱,留存很少,且基本上都是唱和之作。其中《奉和泛江》、《奉和山池》等,多写景之句。后一首中“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观察、描绘都很细致,与萧纲的诗十分相近。具有宫体气息的六言诗《舞媚娘》大概也作于南朝: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诗中写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虽包涵着伤感的情绪,却还是活泼而有生气的。 庾信早期的赋,现存有《春赋》、《对烛赋》、《荡子赋》等七篇,有些已残缺。这些赋均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不外是女子的美貌或相思别离,篇幅短小,语言华艳,注重音节之美。其中《春赋》最具体表性。此篇写春光之美及妇女游春景象,色泽极为艳丽。赋的开头和结尾多用七言诗句,有较强的音乐效果。如结尾一段: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和《舞媚娘》一样,也是歌咏对人生中短暂的欢乐时光的留恋。这种诗赋结合乃至诗赋难分的倾向也为后人所继承,如初唐王勃、骆宾王及稍后的刘希夷等都有类似的作品。总的说来,庾信早年的诗赋,在语言技巧上已有相当的成就,但反映的生活面过于狭窄,缺乏壮阔的激情。 庾信后期的创作,虽谓“老成”,但早年那一种风格,并没有抛弃。他同北朝显贵唱和的诗,依然是雍容华贵,且多艳情成分。另有《题画屏风》二十五首,也以精巧见长。题画诗在此之前极为少见,故这一组诗在题材的开拓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山水诗的手法,把画面的内容同想象结合,既不脱离画面,又富于自然的生趣。这启发了后代常在画上配诗以扩充欣赏内涵的风气。 不过,在庾信后期创作中,最受重视的,是与前一种风格很不相同的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拟咏怀》二十七首,就是这一类诗的代表。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拟咏怀》之三) 庾信只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却被命运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并且必须承担这种“错位”带来的痛苦。这就是此诗的内涵。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湖水竹,哭坏杞梁城。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拟咏怀》之十一) 这一首悲悼梁的覆灭,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把一切归诸“天意。”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拟咏怀》之十八) 这一首感慨自己虽有才学,却于国无益,想学庄子的旷达,又不能做到,所以忧愁无止。“残月”、“新秋”二句,写出日复一日的无聊与绝望,看似简单,其实精警非凡。“露泣”一联写景抒情,也是精美异常。 《拟咏怀》二十七首,大多是感情真实而深沉,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南朝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在这里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新的提高。庾信后期诗中,还有不少五言绝句,无论数量和造诣,都明显高于同时代诗人。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寄王琳》)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重别周尚书》) 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峰。遥想山中店,悬知春酒浓。(《山斋》) 南朝文人从民歌中化出的绝句体,主要是发展得更加精致和蕴藉。而像上列前二首诗中苍凉的情调、开阔而深厚的意境,以前很少有人达到。第三首也是优美而饶有情趣之作。可以说庾信对五绝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庾信后期的赋,也有很大变化。最著名的作品,是《哀江南赋》。赋前有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骈文,交代作赋的缘由,概括全篇大意,语言精丽,意绪苍凉,本身就是一篇杰作。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这一节抒发自己被扣留在西魏的悲愤。开头两句,将一生经历,化为一声长叹,悲凉无比。以下迭用典故,以一连串的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比拟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在抒情效果上起到积深积厚的作用。 《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这是骈文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格式。入唐以后成为定型,所以后人也有将这种骈文称为“四六文”的。这种文体的长处,是节奏感很强,但写得不好,容易显得呆板。庾信的文字,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 《哀江南赋》的正文,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历叙梁朝由兴盛而衰亡的经过,具有史诗性质。篇制宏大,头绪纷繁,感情深沉,叙事、议论、抒情结合一体,在古代赋作中罕见其例。作者对梁王朝深深眷怀,但对梁代政治的荒疏混乱,对梁元帝以及宗室诸王的忌刻自私,批评也很严厉。叙江陵被攻破之后,百姓遭掳掠之苦,尤为惨痛感人: 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饥随蛰燕,暗逐流萤。秦中水黑,关上泥青。于时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 《哀江南赋》正文和序,都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是庾信公认的特长。这不仅显示了他的博学与巧思。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是谓利弊两见,不可执一而谈。《小园赋》、《枯树赋》、《伤心赋》、《竹杖赋》等,则是庾信后期所作的抒情辞赋。其中《枯树赋》以象征手法,写各种树木由于人为的原因,不能保持其自然的生命,特别是由于受到宠爱而导致灾难,着重抒发了动乱时代中贵族文人难以自全的悲哀,有相当的哲理意味,感慨殊深。但在象征写法中夹入大量典故,尤难读懂。《小园赋》则偏重写景,借以抒写向往隐逸的怀抱,故文字较为清晓,在诸篇中最为出色。像“桐间露落,柳下风来”,“鸟多闲暇,花随四时”,“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等景句,都是精巧而自然的文笔,显示了作者的才华。 庾信可以说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他的骈文、骈赋,可与鲍照并举,代表了南北朝骈文、骈赋的最高成就;他的诗歌,则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有重要影响。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庾子山集》题辞说: 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玉台琼楼,未易几及。……令狐撰史,诋为“淫放”、“轻险”、“词赋罪人”。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穷形写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所自来,先纵寻斧欤? “令狐撰史”云云,指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对庾信的贬语。唐代一些文人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都有不合情理的批评,原因很复杂,在此不论。这里张溥不以“绮艳”为文学的罪过,又指出“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确实是有见地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