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简介700多字,最少600多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3 11:43:19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简介700多字,最少600多字
x|Yr+IVT_ICwI]fm]k[M@31 A p& 3-[9 ^dK$2#<<|8>D ]2w{ް}s1OtY霚gI3)~> _ܯ$۟yޞqczvl;o%na6{ v^M=aS~ד}.`ߴqTLjL_o o730}6f wmؼ6م-{SS-ʱY6*xw?b|<[=[Lgӯ'W64{ @H1 cןz\UxJ_ֹ<3y=?5pt~%zmO.O x"Yyeza3m>E1}xU+_O3d ӹU3Ao6z /ûg2M?t$ͥ=2i3Yg2{l`Fծyy0/3>n6?!?CdqUàp fJX*2zGŽfql¥̚,K&e4ӻxj{xr4޻~ zK{#ֳw{كhxEÄ}S"˓`k g 0[t?jHoarU ݙJ?.ўuSZt徹M@8G<ZrȀIM.*53< v!`ԯ-80*f<½LϽ~)ܙaڤN!ofa^Һ(|=?Qbo MCȩz^X#fUk63jQt.CeKd2 cn\M٣龩^ܷeҠiުeC܊A e,M)_Ϟ9Y2bys=%~.|7i0r6 0LR|sYY<ܝ`~ zA *1{|o|ʽHQlrpτ/&7$fYOX/Mf|/rܹ)gG?w< Ao 6ɥ|z+wo.(zoI[a"[=*6凚'qEh槺g0( ;=';S&(x mJOEB T7=잧3ͥdJ~`Z>{<uƽ 1*. X(Xw7Ar7a{zm~{ F]>E0zb.p-@ل܅[~H~eI*A{'L? wnivrwezm-)AջzPc<*aԊhֹʴG3i[UzL܌=9 rTTsQ6D Ή dB5v*h=.  SLL^gJm'M٤MvM敟lt\\BJH6Ĺ- HI`~?^fa+6T>  oS,s;֮ N`9=:Htjn?,wB0?*H W(>|Hi4[^q{/ảMY{w!ۭ6pqyV Z3ˤc[JzFR@L35މU\Cڗ. kx<E?wM&Hb1J֥}FF}t@&ɼީ-taCIKWu$;5G"q}6WOi:Ќ uXęJ t[C({y ~γÔbCauL~9ed* A0@=>DC)ڷ9t$>_KRAM6ח[V~ŔRX_~kzYӿ&$[_>gnpW7ݨ^O/iP!lX^T 6s$!TˠQJWqz|V(LvjB7"LPc'e O^qrY&9qbua K#x7[鬷f^ xǢQ{yzf PqՍr@Mfd/M8,`Pp^_W_ A:~abE*v^b.-B"5 JOG/n+TAb`zNL)+E x(,`=}_ п+ݴ|Tt2НQggJy #kyL:P_{^T`_AaU8tXPџI<*ld2ȸ$Cb@pb kŅ e4` nG]Dh{"]S3b"#SNP}Hм`Pp>l"vߘuxg!r))Q@ Ug;wy<6FebĜ޷U=(;<M}1H@DAmhN.q^[yNVb\Oq[x T7eO!Ťp20 tIJSF[v,#j(xw?3g(Es`\:QBAԒH61oL )@(6WsYGV(GFԉ5B=_2S;b240gIu YL*H˗ ^~% ${ܢ H7|^0V< 4ey Oް~![pjL֒<S1!g8/{5hx ⢿Kߙ|D aMq'o&n.74/Ch0j@4;aUKO(8{_j-Ax==PgMCƠZtL*3$ٲ|~ۣ4ƎSdLqUO~twۭK{dZc].iiƷԟ5%|fHTi/qa{/}2?asUnpm{ j ݫFCZG9]۔Ԗ3\/MA;,qi(iS7Y/6Z=2\ffTNĔG/9Ʈ GE +qcĺ\};RRߘzC&c`UeePRo Xdm`9IFd50@ߝJ6g&n'(,<'tA # UQwd|0Mob۞žL*o &tռ#Ư2cyrP%XlcZaAs)AK_~fb֤DO{O͵md=] N" ۙ6(s6] DCFV՜gj9Y%ɾDm:޵2L 4Hs$@#3<߰s{. ~ǃb7gJWm@>rb_ PO{Z #1[=3*IqbPL6\."L$$Ε>ȴ=_e4`rR`CM$cLݞzrW[\vnkl(qVR=|#|Gd%s~Jܺ` _}iV<ɋí!02ߩp@Gu#>Dl^2ө@RF,BDTܖ>[Mjܞv=u On`y_~pH2!zeߕ;fPعWW,@!$Q_$*yAiL~bzfFh}Qa nz1ME:|kx$cFzD7A7CQ2J}{fQr#uOedL::^O WW;O= \L6G5 "R#TH$#rq\.yqY&_:0GIjjCXE(>τA<\@+H#- eϘ 57FT_%^#`? 1&DYvg5&aO#޳ѱy:nBQK|(mep;rҵ/ Vs1p*ꭍE 9a7|E.nfOZ1j*7?#1r~TރTG{tN56V!wuS{D_)gsU8kc&}c犝DЭkxJODd`@j_rF7kLO^!)Ό3()1"\iwp<>ނNnI\zHP &v&˰#50'[醳kpX2~ͥVlm4gnͰ٠Mu̎-MH3brKF2 #AphEI%Ҽ7;v~1%!`UsFf[k-~пe[\LRi5hca$Aw5,Izn"ٰL' DeA{ʟ AOvbq~6& =qI(!2ttE[=G7,l<{w..ekϘRYcDzER$b {r”ޟËI)7캾+YD=".t=)_l5@\jwK`ql!^} FP]~rAHwp=xqNvI+p"UĦ4z܈ 3tOE{Qu?nsq.ӎWu,W-7 :_}u 9 %C~,Wp o %yWb+bnSUϨ"+] \YvviؗqyM;Vhk89'=FuD֭i'4$ĉZAc N <8ζ;oGz I6}U,Zh,Q\J%3ٴx*AF/XSr^SW*9 ,RGc+ ^jS`5ń=V.AtJDC:cs^T>}02LukmF=`\V(ȱ4q.kUQ' OfD#ؖdž VI_Yz1s^K"lve@" A"+[u` ]/ ^ſ3qK?"bC鄧t`5D8M#Ahq\Hg@L#OD6_\"G=[\lY7v00~ǺP}62.?Y`ft6`:c3|:ȩj"nuZH<[a6d6  Ϩ?D֨8*Q5^1oQ͇_4s?#9.ZոdGQFc0;Ց`H9E(\O .,ǬĖzPY8u嗬D;#C\'!!(Ս9`@%\: Yl]J`+X޸=h~OZȈzb).Mz'@ABmj{"jDV8;FҪ SM@rGfm2ٍ%`ĸRԽVƈ瓒,ŒZǴ)Ի)x0AJ#}_~=R$4Ƕ|B"fɩ(O|ٌ ۟OY$UUC48zP4|؏+䠝-4^/:2fNay2JQ|c'p-q>KZ#ۯwf;7C$X|ֶdOC ƜV_pXuh,7Dj<|7q`0{q} .$ܜЂfzrvX s1rEBR>.m8$Pu̦O%4FuFbnrؤyGjn08롧m , >xu=Q]Nj`5b d絛ui +{@| ~ 'P?=lh?t)FsXB5|9G!?Q3^ޒ &0h7f-T);r Mr Mb&LE\1D6SoA`$\P1gsr-IE;t>(0K^tQ~ʨH 4g:ޞ iشcXWoVb#:s\cF;-܁I[,}> aCsRC!oՊL³ֺ35ljb/ ۝e6(H[PهI==QK@=!E-!7~K~#i`gM9fOVJ;!h@c$e+Az5gw ;ɢXj)n*:=urْPwqH =rst {߂3-P(WO v,P+'V\Y٧F:l {zaM L 1NS*h[O4Rğ*_hF}e+*#nEpWJ ~ Z=1x+͊<GlwGNeVm} ]S5 H#Qkq`> ~-fPDhJXH.uMZq}Lo((&S I>Z\]T bvgv%tXKY+*g2M4nUrq/!a_~zIlzkwn@Gf>q$y#}>zqܹ#9`n Q;/u c{55JšNLhL'}ƶM>Grd#!aj}2]*wC\]-%lev[{ؾ$\*o_8Ӡyg <= ;OF9l.zZp3Y];Yk6w!lO\Лj]kbbrE[V D.I ~/.}>4xN, j3G\'(a*NhٽCQ[5 `5WʝVW͙h|}֛ϼ9ZnB$-e_wCMw-Oz9Ą{wTعh`z`&ՙX׸뿓 =F ݋4~ }'h=D=\YEʣ0ɦMUآ1f6S=5S dJ x'_t\B zRjRK]ϦDZ\:mY]hAd]j%dh/zx޶4b(æ/ #ԃ."9# ㇝w Q xkSs=ɰ3Ɍ(>ĭ3yԅ&iM:UR ޶_k-},қ4Ri?,.JI1`ZT2z1l4<7vL,<~kPVσ , b q omv_,= T\<(:dNGpj4N.4G9ڃ~\o\.WWk _5HZr!@*:{ P{q!IWn=ҀZ-S&Z^?r6!rVҳ'T\^x >GOYDlY ŒWiGe =בx>wfw 8sz$9}F~WI=4Bo|#'z^OC**Ux 8*l[d_9I|`:Z(%Ă0r:'wLOXf/3TsS(*XhW/)hu=WxLv#iHpڭWg{xPTu&K޹/$] )FOT`a*'=х[|85oswCUM/_ @,,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简介700多字,最少600多字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简介
700多字,最少600多字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简介700多字,最少600多字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立志从教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象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昂然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现在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他感到不和老师一起来.就不会发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当孩子们领略了这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急冲冲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还有一新招:“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象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反思失误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不要死背”
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却是在一次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
一天上午,苏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样,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课堂上的最初几分钟,学生们正紧张地思索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这位青年教师开始叫学生回答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真地记录下了学生的回答,可是学生们的回答,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他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很鲜明的表象,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不起来.学生们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让人听到的仅仅是一些被学生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学生并没有搞清楚,苏霍姆林斯基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贫乏、苍白无力、毫无表情呢?为什么在这些回答里常常缺乏儿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这时课正在进行中,只听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要复习,词意、句式一定要记住,下节课提问……”听到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皱起了眉头,思维再也集中不到听讲上了.
他想到,难道教学摆在学生面前的唯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和再现?看来自己工作还存在缺陷,自己在实践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没有及时推广到广大教师中间.这时一年级学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头脑中再次清晰地映现出来:
“这是夏天的事儿,刮了一阵大风,大风把一粒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种子带到了草原上,种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丛里,青草惊奇地问:‘这是谁呀’,种子说:‘这是带翅膀的花儿.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青草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冬去春来,草儿发青了.在种子原来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壮的茎,在它的顶上,开出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它是那么鲜艳,就象一个小小的‘太阳’.‘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
这是带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这种花与那种花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把闪烁的阳光、白色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颤动的树枝、悠闲的小蝴蝶等这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看,然后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编出各种有关花的故事.
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词已进入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虽然表达还带有给他们所讲的童话故事的影响,但这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会思考已成为这类孩子的显著特点.对于学习效果差的学生,总听到一些教师议论是“愚笨”、学习不努力,现在看来,不能不说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局限,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观察、思考、推论,只好依靠死记硬背.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需要加以科学的改进,应当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当!当!当!……”下课的铃声打断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可是现在他已想好了下次校务会议上的一个议题,这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他将要向全校师生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这个口号.
循循善诱
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他把运用民间童话故事作为自己在学校教育的方法之一,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仅从他运用这一方法的众多教育实例中撷取其中的一个片断.
这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考虑到所带东西较多,其中一个学生建议,两个人结成一对,有的东西可以合用,这样可以减轻旅途负担.建议受到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的赞扬,孩子们开始自由组合,呈现一片欢乐的场面.大家都有了对子,唯独平时自以为是而妄自尊大的学生安德烈卡没有对子,他在一边哭泣着.
苏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边,问明情况,知道是同学都不愿和他组合成对.这孩子委屈地认为,是同伴们嫉妒他.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便直接了当地对安德烈卡说:“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难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觉.你迫使自己去感觉,那你就会以另一种目光看你的同学、去看人.如果你老是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成一个最孤立的人……”
“但是,实际上我就是在解题上比谁都强,并比谁都快地背会诗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说:‘'好样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学习了,现在就懂了……’我比谁都懂得多,这难道是我的错?”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能用什么语言再去解释呢?说教显然对这个孩子没有多大效果.他思索着如何对这位男孩子进行解释,才能让他懂得、认识并相信……
“安德烈卡,咱们找个荫凉的地方坐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这件事十分相似,愿意听吗?”安德烈卡点点头.他们来到大橡树的树荫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菊花和葱头”的故事:
“在一个农村老大娘的住处旁,长着一株菊花.菊花老是沾沾自喜:‘你们瞧,我多美啊!在这地方我是最美的’,在菊花旁边长着一棵葱头,一颗普普通通的葱头.夏末,葱头熟了.绿色的茎叶蔫了,葱头散发出辛辣的气味.
菊花扇动鼻子.‘呸,你发出一股多难闻的味道呀!’它对邻居说到.‘我真感到奇怪,人们干吗要种这种植物呢?想必是为了薰跳蚤……’葱头没有作声,它把自己视为灰姑娘.
这时,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朝菊花走去.菊花屏住了呼吸.她想:大娘马上就会说,她的花多美啊.菊花由于心满意足,已经感到有点飘飘然了.大娘走近菊花却弯腰拔起了葱头.大娘端详着葱头,惊呼了一声:‘多好看的葱头啊!’
菊花感到困惑了:难道葱头会被认为是好看的吗?”
听完了这个故事,安德烈卡眼泪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好象悟出了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同学.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这种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并从类比中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挽救“困难生”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最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这一天,他来到了小学生高里亚的“家庭.”这个“家”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高里亚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在他刚满周岁时,又犯了严重的罪行,被判处十年徒刑.高里亚从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额外的负担.高里亚成了一个典型的“难教育学生,”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原来,高里亚从上学一个月后,大家就对他产生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懒惰成性、常会骗人的学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就表现出了“难教育”的特点.秋天,当高年级学生植树时,他有意破坏了几株树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行为”.有一次课间,他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拿出课本,用墨水把它弄脏,再放回原处,并以天真无辜、泰然自若的态度来欺骗教师审视的眼光.还有一天,他们班去森林远足考察,他一路上撞这打那.当班主任一位女教师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学生讲解山谷、丘陵、山和冲沟的有关知识时,他走到全体学生面前,做出滑稽动作,还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师旁敲侧击地提醒:“同学们,不能走近冲沟边缘,跌下去很危险!”他突然高声喊到:“我不怕!这个冲沟我滚下去过!”说着就卷起身子滚了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家访的情况,找来班主任等有关教师共同分析高里亚上述行为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亚对自己的行为所抱的态度,是故意装出来的、不自然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高里亚对人们失去了信心.对他来说,生活中没有任何神圣的、亲切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对教师们思想触动很大.大家一致认为,高里亚所以不好,是因为过去只看到他恶劣,放荡的一面,而没有主动关心、挖掘他身上闪光的地方.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缺点,是在向周围的人对他漠不关心、冷淡无情的态度表示抗议.这样的分析增强了教师们的同情心、关注之情、教育的敏锐性和观察力.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这个孩子单独玩耍,好象很随便的样子,他把高里亚请进了生物实验室,要高里亚帮忙挑选苹果树和梨树的优良种子.虽然高里亚装出不屑栽培树苗的样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他们两人一起做了两个多种头,直到很累为止.这件事引起了高里亚的极大兴趣,当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亚家时,已发现他正在施肥栽树.此后班主任老师因势利导,在班级栽树活动中,让高里亚指导别的孩子们.及时的发现和鼓励温暖着这个孩子的心灵.虽然后来高里亚曾多次反复出现不良倾向,老师们却着眼于长善救失,循循善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下,这个孩子在三年级时,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以后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其他同伴,为集体默默地做好事.高里亚好像重新变成了另一个人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信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特殊奖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因势利导,进行积极的鼓励,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人们把这赞为“特殊奖励.”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把12岁的儿子谢廖扎叫到眼前,给了儿子一把新铁锨,并对他说:“儿子,你到地里去,量出一块长宽各一百个脚掌的地块,把它刨好.”儿子很高兴地拿了铁锨,来到地里就刨了起来.
在没有用惯铁锨之前,谢廖扎感到很费力.随后干得越来越轻松了.可是待到他用铁锨准备翻出最后一锨泥土时,铁锨把折断了.
谢廖扎回到家里,心里感到忐忑不安:父亲一旦知道铁锨坏了,会怎么说我呢?“爸爸,您可别怪罪我”,儿子说:“我让家里失掉了东西.”“什么东西?”父亲问.“铁锨坏了.”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问:“你学会刨地了没有?刨到最后,是觉得越来越费劲,还是感到越来越轻松了呢?”
孩子回答:“刨到最后,越来越轻松了.”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说:“看来你不是失,而是得”.孩子疑惑不解.他继续说:“愿意劳动了,这就是最宝贵的收获.”这时孩子一颗忐忑不安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这不仅是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愉悦,而且孩子从中看到了劳动的价值,树立起了良好的劳动观点.
还有一次,一年级女学生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欢乐.但是,时值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这时她想到学校的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都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重病的祖母,忘记了学校的规定,她一清早就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
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当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时,大为吃惊.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他向季娜问明了情况后,非常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娇花”问题
深夜,静悄悄,苏霍姆林斯基正伏案写作.现在他又在进行着一个新的课题的研究,这就是关于那些由于记忆过于孱弱而能力较差儿童的教学问题.
这样的孩子,人们通常称之为“智能低下者”;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把他们比作人类“娇嫩的花朵”,虽为数不多,但每年总会有两三名.据苏霍姆林斯基对这些孩子学习结果的观察分析,他们的精神生活十分空虚贫乏,常常被列入留级生的行列,往往还要多次重读.因此在教员休息室里常有人谈论这种学生.
现在他就是针对这些儿童的特点来研究对他们的教育与教学问题.他全神贯注地想着、写着,突然,皱起了眉头,停下笔来.他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应如何对待这类儿童?这时他又想到了白天发生的一幕:
那是在教员休息室,当一位女教师知道有一个重读一遍的低智能儿童还要留级、被校长同意的消息后,她眼里含着泪水追问苏霍姆林斯基:“怎么还能在学校里留这样的学生?要知道,他简直是个糊涂蛋,性格又那么坏!是个不可造就的人.”
对这位老师的焦躁心情,作为校长、同事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能够理解的.一般学校是不会接收这样的孩子的,因为这类孩子看起来思维正常,可是他们的记忆“轮子”却转得很慢,还可能“空转”;他们智能较低,往往使教他们的老师陷入苦恼.但他不能默认这位教师的观点,依然有信心地进行了反驳:
“我认为,他不是没有希望……”
“请您看看他怎么回答三六得几……或者听听他怎么朗读……”“依我看,应当把这种孩子说成是人类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温和地说,“他们来上学,象人们所说的,脑子差劲,这不能怪他们……”
“应该送他们去上特殊学校.”
“可我认为,我们的人道使命在于挽救他们,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精神生活和美的世界里来……”.
“您只是出于怜惜才这样讲”.
“正是这样,是出于怜惜和同情”.
看来要教育好这些孩子,首先应端正教师们所持的态度.这时他从回忆中又回到了思考这个问题上来子.“这些孩子的思维到底有什么特点?”“应该告诉教师们注意些什么呢?”他又提笔写道:“思维、儿童的记忆,的确应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赤子之爱和怜悯之心,从惊奇和赞叹,从儿童生活中发出的种种事件的情感色彩开始的.”教师应牢牢记住“学校教育中的智育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师绝不应持片面观点,放弃对这些孩子的全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