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事例 简洁一点(除孔子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18:37
不耻下问的事例 简洁一点(除孔子外)
x}[Ok˖_9(OG(?#cgc|6X6]_Q<1ktGyɑXK0=gͪQK O|=)^%ד3}ˆmӭnմroO;DҔLcaڷ yMga7xQx4:N1܇f2 7陼sk('5s]4fn=GYy/f0{uӟzS%/{a _Z0-܇݋;:EśP붽ݖHiZT˿EXOf^o:yMe=bJ?-/.?75هOq&w1ǿͷSfXqIa^[U&;ޙvE Nڦ?' 7]r1q0 wx,v;wOÃ֯Neִ^.4_L/s £%6 iS}i~fC-A3)d-8]L ئ )օ1)MVy)vw5Yo1*]up8&`RX-nq'&Nɚzf=9 M'0 3??G T] O~xy٫w00{Xmk>?{+siJI3u ,.3mɤ'[b_p~y'GbxG 6 27&فj%,W"㍇&14볧 sLP&sj/27SE0~~#f/ n,+"yv=+# I){`aJ)]>se!3Ӄ <9I Կݧ TZv) g%/iПkPr4,B+️xko\R@9ыWP3jzZUXWs2q-eFMϒV+wy&D ?fR yד$j&_n&}ȼ%ʎeW7`a{'YN*k&h& |Jw=[LaY0G&;GvaW4`U׋m::=>7WբO^̡Y`xz?{{qď1 r%ˆ$y%z9JXGi׆ja8|+;\ j!?e#Nj!jj0u@%2X&?n!>n2vA7PN&z9!“jȰI]?% ~x+fH)9GMK!(qAKUc/tpNI>51𯮂.&-z,Ӳ?S0h&8K6XWEc߅6"EIbQ `z{P/aOg%f(@qq^\ TW|'D:U^][~_!Ћ0.>zW(@y9s.f`4ȋ5gI@M ?o4feݿ2wܟ]I /f 1w tui1kW$C)o.a'8IAAWĴ1U,Opp T猩r({< ]mpIFD4~MLaH Gmי-B]1#FIzf~+W3uvp_s,$- ]J)gZy|dWcGYȔFY%P@x7&K|[Y+HƦ7f|"w/tvhspP]-jvhTF^- af3GxON\ g,HrojiR]m8 "%?F, n7a|` |AyqdF^?"4\Cyݟ3L(3qވ˒ǛLWx=?; V`(z3wHx:h=^48P}zkeRGޕIzGAS;BcjC>?˿tnց6Mfrw.A-KY* *$wgzS16EgR8S-:_#~1H.@ٍ]~B)NU`o1#8GyRFgCjhVaZ3*!J,]4 ߥ36 3FPQ r6NPe xY^.\Hτ5@6&5>!*e #XYk0k;R)i޹퇵&/gu+@;,40h[FMFthwK;p HPrϏT I'F*Z'ʼn^? 0B+/qKq}_ ;*~ĤLpK8S1V$hn1at`URt9NnNXU(۽NGؠ&XI 1|T|p0.8V3F\QK`t(Gru%e=+ZvbdVZmqw5\Bqqg 4=KcM ~cakxR2*u!4gq<8Lz1-HQNaEgGTş"S[Uǟ0 0YYRug)32# -b2B(p 33$_ Bsj^O {'SS8:b43\0e0~g `gump|oAjO]x[N`{bXZ ~ͪnmr1CX#4V,420'g%"t֓3M"bUHz`s%-&q_+QQ ;RݗǂNRfȀLtFլk2~xgZ-nnRdx؋ {V+Pw&LLtߒ.ɛ=K|_Dظ xlƥ9w3r0CٸORO!Bsa Cy,q5.}'5ϤU23Ms 8DoN~_xgE ݳOCceB48}wR&eqWP|d:ȟiSnnLf.dAd %dQn4pwQuSG|#0bG6&i/qSEb7K \Ll _nL mjIw̽j0hGGϠ0ٙW^qg0L$7N-9?"r9Tn'NTAUV 6xʓ6.ֱZVcuotU<NiD|$*D2%,i#>jt}Rw_r  hc@KFzcN{Z1^>0gj9< C/uǸnD:0y9\B%:΍_j`Qo7K͂w(>p0^`Xީ:jTc\aN䏏hYy`ymbj<ƂLR"apES~K17-Oe>xbrnjCl `9Vtт,_gwl d>Ō'x:b&8BwHq>&GDe1%栃OHJ8 ^=2ׂ t;|j!_Sɼmu O%5: z).@lx, Yeʰ0)~.q,!x0k>2)tM1;}dtS}v+r@"SY-`Qw*YW3ĴEKA;xi=?'bT?r5ľuJĒ߲&Xr9^ WѻIג |K2]ë|ʆqIg4ڼYgQNh%\x߂)ؓZ rSV)iͻ 0.j<=E_ UȴÊBu0 G̉8M5F~kFPvֳ=A.ذ}gߔbx. ū\)ï'uLOFh6 xvS5ڻiLfm*F$nv@A b)ubΘIVG~7gO~p?p=wXo0 ϧCWV\ %qNRo”UfG P`-.&\KjB7S߿[gzS묷3.r?6Ƶq7; y$1u d$w <ֈ/v=JXSQH$nL/krSz?7LePQ 4ЂPFC-#Tw_g5Ȳ0تBκsGb:C6tܛF:^hz?ap(Z/Q2Lxv:6À~D%NElLȕW]8I7`EЪtk OVP#X $ 大T-LFJn 1!(MmD`lRNy )yX`3b[u!`@{ڍ`%]Neڋ kK>QGcK=w-3OdsEJU7A {eț"Zh1y*6Okk q#-1C,б$>KY:Nҷ$<ڃ)hYpp'ѤTWuVQ{0sIN{hL~šR%jJYl#6>#:QMu{QmF1%إ#9ƥ?$䐃a:5F\MԺ7R|~Ϡ`#p~˩]mODboe3y',zO GD(DH^. y]S#bW<>+`v$m:Dmd4'UǮp0j#O{YԦPM|yq{G=zF%;?~7xيUy \} !)mDʤtVqÂu_xD_A 7 *OH4etHxZ*w],G/Yed 2d Y.-ie nȀ qEO!qNEJ_"R\!GKا%N !@c y4 4kFaYY&y_ Q /ym%dqs0k+Z:POTC?Pz&%9AR潔uL[L^FKryץHJ@]MI&Sh*yd;d76v$;M0> ˛q/ov,jDd.LgjE'_Pve:vofoc+Ao$%_z44.E&y~rz\uj\DKF]kL-dK;#$^=-j4pbvko*$Y[s߲tJ³=u_Kij\ID(;wn<{9vªʾج]#,'YzJdCmw@*'nEY`LSˀ{K-SQ )#炅Yce`^1@?aI4+Ux9Ŀt@fG.D-*\ՖnEW³ {i/p-|dsn۰;]FPt?Eue?fLM'T$a%`o C֤w%|%(6<~-~9:el3>0ɀAyGM+ƒ*DVA]5؁Yd)q :}m+2I]hKEŨI/?׶SbTxG&vFڸ7Hx+RIq{Aђ`˓r{t,x^J6:O\TGK#fgVt@*8gw+^fj ޶Rk!}]ݫ 䥀[AQé\4#TQzPz%=1'dh嘄dYQ%b, @#v^"[[ hX^x<~ۂ[OϮ@脧%Ӧ[,er`fa?**0yHE2xʝ0$»+`mA/]i7$="(szx\lR{ޣv gnͻ*%!3/(|_"ݒ2̈́TeD,w]K]i$**N*>E]( i6<<Ϊ64ksg{o ewMhXU1<ج,#,8gN9BU\:PKZ̚TW`oL|M/~%1Q4<M% <&(;2K,t n,tl^dl'kIdaຎtА*l'UZ94 SJ׾cNqK~Pīa &:ͬP pʝ#͠8*̎VTX\܍(7w_S:[W7O$YA:/cF% IgK%ZJ%2ZH䇔-J4+P Ng7N~ؚ`W; lz~х'7fV H$Fo=4[ D\m8z P+:yqcYJ NdS"&2?aWUJ[*YAlaMfҾndK,R)H)婇ri&@G6>̙ɿÍvgMu'EVB!]UaCfNOC*QkqϞݘ΋עRJמW~glE*kMmހG>hk-6jL`4C񆲻"h԰ }U+0w( OxGpS Ž.MS Gؿ¬~ ņWA%+nwQX$4y[]ܓ#ą<) 1s֛4]NN64OP4X4jMn08cB @db/5 8W5[yd7%_`.&\cޖvhV0ck#9!ѭǶ˚|5.Яwp +W܀^_Qi\$bœ{D36{/zX]xQQXn==ǟ<\TF-szR+lcAf$I]W G{$뗘p{Rf6C%ӶΧzhCёIi/:&KuzV7:=`8۲TQ#Xz$>yx8 H$43ZNٺsspl 7S"%1_ivaWѣg!L$LI)bA'~;Rݣ/-z16rlah5mkhb{ϻZz:e}UD%hůЬ!V9=1,d&`m<U<XVudE/1 %XY e ꤈L A\3D E`У2|Xgز)5<>d-vSvoQYGy<-E\Vm0Z6a}dOu$m#zTX#\ʇ fjY%6uuȌIT30 %5v i T_Im>L@Q@_o 6,I=.‰r_a3:wʆ0DVˬFA^v2 +ӐLKƓU VpV?,rҷl*gw*pjVPo mwFDmΈ O@(0?VT'Z}^/6҈pQPxRp˜t:|.ľ)0xM67WY f$mdohnT9V:'GdFIM*y\Q(g9Y"8e Qaos4]ONiURr,Lw]ڔ\!$MKz}u-8'솶Y9w#V.I'9R$L".
\= {Ps3?୺.~FCڽXSud鱅BX f} >2x;9Mip#UB:j#p*9Y_mM'){:ֱ;؜^dw's R{'3P(iLƼE2]jmX{Oɾ|].n{theuvBΈ2m0fͷ~ߚ[%ti4L)^j7X+e?鮫}[+xdtU$&MynAP7&e>,+޵?4wae6c9SNi4JٖD`vf- [51fP[l >usrdO*׵필!Wp>Big@LBTekjOSli{F8kȣs="5];9ԍr]eBrR 95ZH{m[bE<[X"ff۹S`Ցv^9=C!'W2TDޣ ڐuKlxtPA)r=X J\A\=~!`SKR8X#nx=Se ᠗$@ߢ ~e(')f ]aAdIrl0.=h@-5}' M[UIi?#HU!HQo`=p&+Sr)n 绯I޲քk&uV@6{O-P''p&+ca٘ᗓ`9CGofEjr@NQms/H3F_3CQV훢E 8r<$Gkc?7 ~]&lak(D!(("i~QQҹ98%܉ 7}O&YԼ\٤ Ra7 ¬1N0 (]VM;;ժa ;&%LVg+YSpf{H&nX\c4 ?(R;MOESfBI?J;x鱗&8v?3M[ oDHr5_AסiL֎)at opy1LI=?jH"hKF;3N~\+-=O/&WUw95cFe̾/ܶ^ֳiF3|m ^J|[ n#*ݭ2,9MiN6>*ӣ l^["3CqU O6u#Of[qB* Bk357UIE]BNxL+ψnl2[l?X(I}h%AnӮqA-ke*!7OfCү߼u@'E$gM}ZoJz6t 볱\1 YprX Y#vod|"yV1M6 #Om>Kbx:wӲp?[q璨ALcqܝ"Yȗ}-psV?R-{hOkBj'W`}Y8b&߰^F]iU߸Qp8

不耻下问的事例 简洁一点(除孔子外)
不耻下问的事例 简洁一点(除孔子外)

不耻下问的事例 简洁一点(除孔子外)
1、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2、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

我问我小侄子问题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

全部展开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收起

我不耻下问问学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这是个比喻句,阐述“失败”与“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指明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总结经验教训就可能成功。论点鲜明)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行动和言语有时是不相一致的。(开篇首先摆出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会怎样呢?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才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的成绩单上...

全部展开

失败是成功之母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这是个比喻句,阐述“失败”与“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指明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总结经验教训就可能成功。论点鲜明)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似乎已成老生常谈,但行动和言语有时是不相一致的。(开篇首先摆出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当你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会怎样呢?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才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的成绩单上出现“红灯”,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的心中是否除了沮丧,别的一无所有?你是否意识到这失败之中有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呢?对此,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样!在此颇有必要谈谈:失败是成功之母。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用生活中普遍的感受,重申我们经常会遇到失败)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综观历史,(紧接着以伟人之所以成功来说明正是因为他们正确对待失败)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以爱迪生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现实中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总结与超越。如不认识这一点,就会导致“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荒谬结论。(进一步排除对论点的误解,即“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谬论)比如数学上有名的平行公理,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怀疑。几千年来,无数数学家致力于求证平行公理,但却都失败了。数学家波里埃终身从事平行公理的证明却毫无成就,最终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正当这个问题像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人们的智慧而不给予任何回报时,罗巴切夫斯基(用波里埃和罗巴切夫斯基的事实对比,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经过七年求证而毫无结果时,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罗巴切夫斯基在屡次失败之后,总结分析了失败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认识了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条客观规律,但真要把失败向成功转化由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科学的分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这样才算没有“白白”地失败。
年轻人在工作中容易失败,也容易灰心,因此,我们只有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名言,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从失望中看见希望,从失败走向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失败中获益,从勤奋中崛起,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评析
文章开门见山,围绕题目中提出的中心论点,就生活中的感受谈了这一话题的重要性。然后以爱迪生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实验,最终因坚持不懈,得以成功的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文章可贵的一点在于并没有到此罢笔,而是更深入地剖析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涵,即:并不是失败越多,就越成功,强调了“失败的积累过程应是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最后重申论点。
例文二
有志者事竟成
何伟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其含义是说有决心、有志愿的人终能取得成功。中心论点在题目中提出更明确)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针对论点,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谛)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初中未毕业到数学巨人的巨大变化再次强调成功之真谛:立志在前)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这些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当属如下两条: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一个方面论述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二)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论述“恒志”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前提条件,从另一侧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著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由司马迁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史记》这一事实,再次有力阐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说明“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无志者则事必定无成,有志而脱离实际则事不成,有符合实际之志而无“恒志”则事难成,有符合实际的“恒志”而无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则事也难成。只有把上述条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事竟成”。
年轻的朋友们,成功的鲜花正准备献给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吗?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结尾通过分析有志与事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中心论点)
评析
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有志者事竟成”。全文的论述中充分注意了论述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先阐述“有志”与“事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比的分析,让读者感到“有志”则“事成”,“无志”则“事不成”的道理,自然引起下文。又列举了越王勾践和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证实这一道理的正确性。接着又分析了“立志”的两个先决条件。最后结合现实生活,强调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观点。
精彩片段欣赏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写作指导
2.中心论点在文章的开头。
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便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骨气》。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这样才能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
例文三
失败是成功之母?
现在,有些人失败了,或是遇到挫折就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来自勉。这本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因此认为失败了也无所谓,仿佛失败后总会成功,也不对失败进行认真的总结,结果一败、再败、三败……终不见成功,这就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了。(文章开始即摆出明确的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竟与鲁迅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失败后应该不灰心,不丧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但尽管如此,失败仍然是失败,它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母亲了呢?我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一点哲学含义。失败表示你不行,在这方面你还是个弱者,或者赢家比你强,应该自己感到羞愧(当然,也不能像日本武士一样,一失败就剖腹自杀),而不应该大言不惭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自居。(语势铿锵,剖析失败者心理,论证自己的观点:“失败就是失败”,要正视现实)其实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如主观的努力,客观的环境,偶然的机遇等等,却都与失败搭不上边儿。
失败后面就一定是成功吗?我看未必。(设问,引人思考,接着予以否定)没有自身努力谈何成功。所以在第一次做事的时候就应该认真一点,努力一点,要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决不能想“失败了不要紧,还可以再来”,孰不知玩游戏是有一定规则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失败了,就Game Over,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表演失败,降落伞没打开,你想“再来一遍”,恐怕要等下辈子喽!(用事实证明失败并不意味着下一次的成功,强有力地论证了失败后面不是成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想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失败了一次,其结果是我们要付出上百年的代价才能恢复大清初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之所以可以自诩为世界警察,就是因为它在经济上的成功推动了各个方面。成功就是成功,明摆着中国普及“凤凰”(自行车),美国普及奥迪。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失败别说当母亲,连孙子都当不上!
日本人办事效率之所以高,因为他们不准失败,只许成功,(事实论据)否则回家做“看门狗”。所以他们做事认真、迅速、有质量,让你放心。怪不得市场上日本彩电再贵也供不应求,而国产彩电只能是仓货堆积。别人就是成功,你失败者在成功者面前会有母亲的威严吗?同样从60年代开始发展,为什么日本就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日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我们在成功之前还要走一段“母亲”的路。(摆出事实,进行分析,以发达国家的强大国力证明不准失败才能成功)
或许“不许失败”这种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压力,但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就能办好事吗?以前的“大锅饭”就是没有压力,大家得过且过;现在竞争上岗,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做事也“卖力”了。老是给自己留点后路,没有豁出去的精神,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全力。化压力为动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在“不许失败”的压力下,会将事情做得更好)
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正视失败、承认失败、不许失败,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情,力争成功,远离失败!(结尾再次深化观点)
评析
文章开篇即明确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观点新颖又鲜明;接下去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失败就是失败,与成功无关”、“失败之后未必会有成功”、“不准失败,才能成功”,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最后作者在指出对待失败的种种错误态度及导致的后果之后,强调要正视失败,要在“不准失败”的压力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例文四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吴小河
一位地理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知道”以后并未就此了之,而是查找资料,请教同事,出差时又询问旅伴,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由一个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来寻求和积累知识。(总括句,引起下文)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用李时珍、罗蒙诺索夫虚心求教的故事,从中外两方面论证了他们的成功和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以此论证论点)
我国古代学者刘开说过:“(引用名人名言加以论证)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相辅相成。一个人智慧有限,知识无涯,学习中总会碰到许多疑难问题。我们提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碰到问题,实事求是,不懂不要装懂,不懂就要多向人请教,而且要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上海有位青年职工,只上过小学,靠自学考上了高校文科。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人请教,在路上、公园里、书店里都可以找到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数以千计。”学习无捷径。这位青年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向别人请教,要有点勇气。我们许多同学遇到问题总不虚心请教,他们感到难为情,怕别人说自己无知。那么,从上文所谈到的许多事例中,从那位地理老师身上,我们应该明白了吧:人家能够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我们有问题,不能向同学、向老师求教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抱着“人皆我师”的态度,在虚心求教中获得真知吧!
评析
文章开头从一段故事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论点明确而集中。接着举了李时珍及罗蒙诺索夫的例子,证实论点的正确性。又引用名言,从我们身边找出证据,再次证明论点。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论证过程清晰而有说服力。最后,以孔子话作结,令人信服!
精彩片段欣赏
一篇议论文,好的开头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喜欢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啰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就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写作指导
3.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中间。
有些议论文,在文章开始并不提出中心论点,而是讲述一段故事或是引述一个事实,作者或是从中直接引出论点,或是对所引述的事实稍加分析、议论,然后自然地归纳出论点。
例文五
从“滴水穿石”想到的
颜俊伟
如果说水能滴穿石头,你也许不大相信,但这的确是事实,屋檐下的石板上一排整齐的小洞就是见证。(题目没有明确论点,文章开篇即摆出这种生活现象,以此引发读者悟出一个道理)
从“滴水穿石”这个浅显的道理中,大家也许不难想到:只要有恒心,(根据上文所举生活现象,从中引出中心论点)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成功。正如一句谚语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谚语加以论证)
古今中外的名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以科学家竺可桢为事实论据)为了研究气象学,每天总是步行上班,并绕道公园,以便观察动植物的活动情况。不管三伏天还是三九天,总是如此,(几个词语点明了竺可桢为研究气象学,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对他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另一位科学家童第周,小时候成绩特别差,经常考试不及格,学校便把他列入试读生的行列,并规定,学习成绩再无起色,就将他开除。由此,他开始勤奋学习,并持之以恒,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连上厕所时也不忘看书,终于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以科学家童第周小时候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最终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事实证明论点)不仅科学家如此,文学家也一样,(从另一角度加以论证)鲁迅在国民党反动派到处通缉他时,仍不停地工作,并且将别人喝咖啡的工夫也用在写作上。张海迪不也是这样?她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理应躺在病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顽强的她并没有这样。她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自学各门功课,还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练习写作。她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后,仍不懈地努力,终于完成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迪生从小就热爱科学,他在列车上读报时,仍不忘做实验。有一次,由于意外,实验时引起了火灾。老车长一巴掌打聋了爱迪生的一只耳朵。但是,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更加努力,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贝多芬也是如此,耳聋后继续作曲,终于,成为大家热爱的音乐家。居里夫人、达·芬奇(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以不同领域中成功人士的事实为证,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故事,也都说明了这一道理:只要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就能有所作为。
当然,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身边举例,从反面证明不持之以恒的结果:半途而废)结果自然令人失望。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不懈地努力,争取成为“穿石”的“滴水”,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吧!(结尾处以俗话作结,鼓舞读者,再次重申论点)
评析
“滴水穿石”是一个成语,也是一种生活现象,作者开篇先摆出这一现象,然后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只要有恒心,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成功。接着以大量各个领域中名人成功的事例加以佐证。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很有说服力。
例文六
飞瀑之下必有深渊
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冲泻而下,天长日久,地上就会被冲出一个深难见底的潭来。由此我们联想到,水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它们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先明确“飞瀑”与“深潭”的关系,并展开联想)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他们惊叹潭的深、水的绿,而忘却了飞瀑的功劳。正如有些人,对科学家的伟大成就羡慕不已,却没想到科学家为此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巨大牺牲。(以上文的“飞瀑”与“深潭”作比,说明任何伟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
“聪明出自勤奋”,“成绩在于积累”,“深渊”来自“飞瀑”。学习、积累、奋斗是聪明和成功的前提。(由上文的论述中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世上没有哪一项伟大成就不凝聚着有超人毅力攻关者的心血。
爱迪生发明电灯,(以爱迪生发明灯泡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使得人类生活和生产发生了飞跃。他为了研究灯丝,积累了四千页资料,用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做实验,才获得成功。如果把他研制成功的灯丝比做“深渊”,那么他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应是奔泻不已的“飞瀑”。
《浮士德》(以《浮士德》的问世,再一次证明论点)一书从构思到问世,歌德用了60年时间。世间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不知多少,能写出像《浮士德》这样伟大著作的人却凤毛麟角。
张海迪是一个躯体瘫痪了三分之二的残疾人,(以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故事,论证中心论点)从小就无法进学校,可她硬是靠着自学,翻译出13万字的小说《海边诊所》,写出长篇小说《黄河的女儿》。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是同样道理:“深渊”来自“飞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知崇拜歌德的盛名,却不去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创作的韧劲与恒心;有些人只是羡慕张海迪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却不去学习她刻苦自立的精神。这些人不愿做“飞瀑”,自然也难于造就“深渊”。
荀子在他的《劝学》中有这样的名句:(引用古代名人名言,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恰好反过来为“飞瀑之下,必有深渊”作了一个注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乐于当“飞瀑”,那么成功就决不会像一些人想像的那么遥远。
评析
文章以“飞瀑”与“深渊”的相互关系作比来论证“学习、积累、奋斗是成功的前提”。开头即以“深潭”是由“飞瀑”年长日久所冲成,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相通作引,然后以类比法转入正题,提出中心论。各个论证层次都归结到“飞瀑”与“深渊”的相互关系上面,一层比一层深入。结论部分寓意深刻,哲理性强,富于鼓舞力量,颇具特色。
精彩片段欣赏
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
例一
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的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不被人理解而被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已”,却“慷慨于人”的人。
例二
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花下的那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意,又可避免偏颇,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尽才会甘来。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巧妙又新颖。
写作指导
4.中心论点在文章的结尾。
作者首先摆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再针对这一话题列举事实或引述道理以明确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态度,通过分析和充分的论证,最后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自然点明中心论点。
例文七
扬长避短,做适合自己的事
近来读宋史,一则野闻轶事令我感触颇深。(文章开头,先引出一段轶事)
元兵攻打四川时,襄阳陷落,钓鱼城成了防线中坚,元兵围攻钓鱼城,城中老少皆上阵守城,惟有一商人说:“让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去打仗是

收起